舞剧《乳娘》观后感
人间大爱,,太行奶娘歌舞剧《太行奶娘》之观后感
人间大爱,,太行奶娘歌舞剧《太行奶娘》之观后感“一份圣洁高尚、义薄云天的母亲情怀,一个无怨无悔、朴实善良的奶娘群体,一段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间大爱,一首太行军民、携手抗日的壮丽诗篇”。
歌舞剧《太行奶娘》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烽火硝烟的太行山上,一对年轻的八路军夫妇张团长与向红将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杏花交给了当地的老乡巧梅和石娃一家收养。
八路军转移后,日寇在汉奸的带领下,进村扫荡收缴八路军的后代,奶娘巧梅与丈夫石娃为救杏花,牺牲了自己的一对儿女,奶娘巧梅为此哭瞎了双眼。
后来,在一场惨烈的战争中,张团长以身殉国,向红只身回到村里寻找奶娘巧梅和女儿杏花,却看见整个村庄已经被烧光踏平。
16年后,新中国建立,为了报答太行山老区百姓对革命的养育之恩,毛主席派来一支解放军医疗队重返太行山巡回医疗。
在左权县的一个乡村,向红遇见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大嫂和杏花,几经周折,却发现杏花正是她寻找了多年的女儿。
恩人相见,母女重逢,这意外的惊喜让全家人百感交集,而心情最为纠结的是女儿杏花,一位是十月怀胎把自己带入人间的生母,一位是为救自己献出女儿,有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奶娘,多年来对母亲的盼望,对奶娘的依恋,对奶爹的感恩,对太行山乡亲的深情,这炽热的情感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
作品分为《序幕》、《社火》、《燃烧》、《重逢》、《深情》、《尾声》六部分,全局首先在“元宵闹社火”的军民联欢场景中开始,用秧歌、旺火、花戏来衬托在残酷的战争下,军民携手保卫家园的血肉深情,同时也为“向红战前托女”“巧梅用桃花换杏花”等剧情做铺垫。
在这部歌舞剧,围绕着母亲巧梅的“三次选择”展开,第一次是国难当头,外强入侵,她选择了抚养八路军的后代杏花,第二次是在日寇进村猎杀革命后代时,舍弃了自己的女儿救了杏花,第三次是在16年后革命胜利,杏花的母亲重回太行山时,她放弃了自己多年难以割舍的亲情把杏花送回到自己母亲身边。
三次选择,三次的精神升华,舍小家顾大家,“情”字贯穿全剧,党群情,军民情,母子情,整场演出荡气回肠,触及灵魂,在不经意间冲击着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们为人性的善良和母爱的伟大而震撼落泪,从而记住“太行奶娘”这一伟大的全体,牢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
《娘》剧观后感
《娘》剧观后感《娘》剧观后感1一部很好看也很感人的母爱大剧《娘》在我的情动之中落下了帷幕。
两位实力派演员,斯琴高娃和宋春丽,将两位不同身分,不同阶级的娘演绎的淋淋尽致。
故事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每位娘都在不断的起伏中改变着她们的命运。
生活中无论自己承担多大的痛苦与磨难,都会时刻把对儿女们的爱与关怀牵挂在心中。
这部剧尽管也有些许瑕疵,但整体上编导以人性化的角度做为平台诠释了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伟大、最纯真也最崇高的母爱。
也给观众带来了情感上的震撼。
斯琴高娃塑造的娘,是整部剧的核心,这个身怀正义,刚直不阿,善良、宽容有情有义的娘,在战火纷飞的贫苦年代不但收留了孤儿做为养女,还用最仁慈的胸怀不计前嫌的接纳了一个曾经被百般阻挠和被屈辱过且又深深爱着满仓的地主家女儿灵芝。
她的宽厚与大度感动了原本刁钻尖刻的地主婆金斗娘。
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夫从军女拿枪,战场上的枪淋弹雨让她的大女儿谷雨英勇就义在国旗飘扬的战场上,亲临母女生死离别的那一刻,坚强的母亲不卑不亢擦干了眼泪,挺起了胸膛用她那柔弱的脊梁蹒跚的小脚,背起女儿走在回家的田埂上。
影片渐渐拉远的镜头,让人痛断心肠。
新中国解放了,儿女们相继奔赴了不同的地方,含辛茹苦的娘几十年中依然穿梭在几个儿女之中为他们操劳和解决着各种生活的困惑和矛盾。
无论是自己的儿女还是漂泊的媳妇,女婿和继养在农村王嫂家的外孙都是她挂记的对象。
更难得可贵的是她一生都恪守着做人的信念,为她亡夫的亲密战友保守着已经牺牲的儿子宁亚的书信传递,直到在她去广州探望程教员时才知道宁亚的母亲程教员已经离世十年。
当她从邮递员手中接到程教员的最后一封明信片时那种惊愕与悲伤的复杂心情让她潸然泪下。
程教员在最后所留下的字字句句里都渗透着一个母亲对另一个伟大母亲最崇高的敬意和感恩的情怀。
宋春丽扮演的娘,是一个悲情的娘,尽管有田有地,富足的生活和收租的快乐,并没有让这个命运坎坷的强势女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却让她在儿女们的操劳上悲悯绝望,儿子的叛逆,女儿的惨遭屈辱,乡亲们那鄙视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她那曾经高傲敏感的神精,那种又爱又恨,又无奈割舍的亲情,纠结在一起的矛盾心里的抗争,让宋春丽刻化得栩栩如生。
纤纤的彩绣烈烈的情一无锡歌舞剧院大型舞剧《秀娘》观后
纤纤的彩绣烈烈的情一无锡歌舞剧院大型舞剧《秀娘》观后作者:于平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7期舞剧《秀娘》演述的是一位“绣娘”的故事。
说到“绣娘”,你就会想到纤纤的彩绣、纤纤的玉指和纤纤的情态。
于是,期待中的《秀娘》就呈现出用纤纤彩绣衬映纤纤情态的风貌。
当一位俊秀潇洒的“秀郎”手捧《绣谱》步上舞台之际,我们透过《绣谱》的点线图象看到了流连在“小桥流水”之上的秀娘,我们意识到《绣谱》中凝结着一段生命的喷薄和一帧绣艺的绚烂。
手捧《绣谱》的“秀郎”叫明轩,舞剧的演述是他记忆的洞开。
在这个题为《怀春》的序幕后,我们才真正步入到秀娘的人生境遇中。
秀娘的世界最初向我们呈现的是“绣娘们”的世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全背身、坐条凳表演的女子群舞,我们当然明白舞者们是坐在“绣绷’’前的“绣娘”,但“坐着”且是“背身”的舞蹈,在双重限制中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
这种“背身”表演的舞蹈当然还有更深的意味,这就是它仿佛引导我们走向记忆的深处,引导我们走向人物的内心……于是,秀娘在绣娘们的影象中凸显出来,她将精心刺绣的红喜帕当作盖头,沉浸在怀春少女的美好憧憬中。
不过这一幕的标题叫《伤春》。
在4个媒婆鱼贯登场的“过场舞”之后,秀娘被嫁给绣坊老板花觉为妾。
也就是说,这一幕简短的“开场舞”除定位秀娘的身份外,还对比出她人生境遇的心理落差。
这一心理落差在花觉、大太太和秀娘的三人舞中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这段“三人舞”成为揭示“伤春”主题的最具戏剧性的舞段一一花觉的狡诈、大太太的歹毒与秀娘的善良势同水火、别如天壤。
感伤人生无奈的秀娘“以绣代言”,绣了一幅《秋海棠》寄寓“断肠之哀”——这时的舞台成了秀娘外化的心象,一组大群舞以多组男女“对舞”的方式,描绘出在神权、皇权、族权之外,女性还深受夫权的威逼。
其实也正是这段群舞,在外化秀娘心象的同时还成为其人生境遇的昭示。
由此我们看到编导没有刻意先行描绘时代背景,而是在剧情的自然展开中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时代。
参观红色乳娘的观后感200字
《红色乳娘》是一部描写中国乳娘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不挠、舍身救子的故事。
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伟大母亲的爱与坚韧,也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勇气和毅力。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被故事情节深深打动。
红色乳娘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救子,用母爱和毅力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电影中,红色乳娘和其他乳娘一起,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许多抗日战争时期的孩子,用自己的爱去拯救了这些孩子。
这种母爱是无比伟大和神圣的,它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观众。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
红色乳娘是一个勇敢、坚强、善良、有爱心的母亲形象,她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追求正义和真理,用母爱去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
其他乳娘也是同样伟大,她们虽然身份低下,但都有着无比高尚的灵魂和爱心。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珍惜亲情和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信息也非常深刻。
它告诉我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可以超越一切,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
同时,这部电影也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勇气和毅力,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追求正义和真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以《乳娘》为例
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70年的光辉历程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1]91,舞蹈也记录了这段辉煌历史。
尽管不同时代的舞容舞貌不同,然而,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却始终是舞蹈创作的主旋律,在70年的舞蹈发展历程中从未缺席,并成为中国舞蹈发展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如果说早期的舞剧在某种程度上是阳春白雪,接受群体大多是业内人士,人们看到的多是某部作品编导是谁、演员是谁、内容是什么,相关研究和评论文章往往仅用“雷鸣般的掌声”代替观众的反映。
接受以专家的艺术批评为主,普通观众这一环节被淡化了。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惠民政策的实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舞剧的接受群体日渐扩大,观众在接受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舞剧还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观众的接受直接的影响着作品价值的实现与否。
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和济南市歌舞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以《乳娘》为例杨 倩(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舞蹈学院,济南 250103)摘要: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艺术生产系统中的中心地位,这无疑为艺术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也理所当然地为舞剧的阐释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资源。
革命历史题材舞剧作为我国当代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发挥其基本的艺术价值功用,还肩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主旋律的重要使命。
因此,结合时代环境,以观众接受为中心思考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编创,进一步拓展接受研究、观众研究、影响研究,既是舞蹈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提出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接受美学;革命历史题材;舞剧;《乳娘》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9)05-0007-05剧院、山东青年艺术团联合创作舞剧《乳娘》是一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
读后感
太行大爱义薄云天—《太行奶娘》歌舞剧观后感“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香,望见那太行就想起娘啊,想—起—娘。
”——题记十八日晚上,我有幸观看了“政治倾向好、思想感情好、艺术风格好、民族音乐好、乡土演员好”的五好佳作—大型歌舞剧《太行奶娘》。
该剧以太行奶娘这一真实的妇女群体为题材,演绎了抗日战争时期奶娘忍痛割爱养育八路军后代的感人事迹,讴歌了军民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
剧情荡气回肠,故事感人至深。
隆隆的枪炮声,硝烟弥漫的战场……霎时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
八路军战士向红为了抗日,忍痛把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杏花托付给了有着和杏花同样大女儿的当地村民石娃、巧梅夫妇抚养,之后毅然决然地和丈夫一起跟随部队奔赴前线打日寇。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多少抗日夫妇把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寄养在了百姓家中,他们与根据地人民鱼水依存、和衷共济、团结战斗。
儿是娘的心头肉,向红的依依不舍和果断牵动着我的心,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观众。
由于叛徒告密,日本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到各村子进行扫荡,寻找八路后代,斩草除根。
他们叫嚣着“再不交出八路的孩子,就要杀光、烧光,把这里变成无人村”。
为了掩护娘和妹妹,掩护杏花,奶娘年仅8岁的儿子在同鬼子搏斗中惨遭毒手。
突然,传出一声婴儿啼哭,汉奸在人群中发现了身背怀抱两个同龄婴儿的巧梅,认定了其中必有一个是八路的后代,鬼子嚎叫着从巧梅怀中一把抢过杏花就要杀害。
巧梅想到:“人家把孩子交给俺,俺就要对得起孩子的爹和娘”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为了遵守这一承诺,机智的奶娘哭喊着说“那可是我的亲生骨肉哇”!随即将自己的女儿交给鬼子,换回了杏花。
为了保护杏花,奶娘眼睁睁地看着鬼子凶残地用刺刀将婴儿挑起杀害。
“孩—子—!”奶娘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奶娘啊,奶娘,你那博大的襟怀,令人肃然起敬!你这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举,必将永久地载入史册!千层底的布鞋针线长,八路军的孩子靠奶娘。
论民族舞剧《乳娘》中乳娘的身体意象
September,2019No.5 September. No. 201 Vol. 352019年9月第5期(总第201期总第35卷)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主持人语江 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市歌舞剧院联袂打造的舞剧《乳娘》,将战争炮火掩埋下的红色革命故事挖掘出来,把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的感人故事搬上了舞台。
乳娘的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层层封锁中被迫频繁转移,不得不抛下亲生骨肉,当地300多名妇女在十年间先后秘密哺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无一伤亡。
舞剧《乳娘》以“生、离、死、别”的结构,以“乳娘”为表现对象,以发生在山东胶东地区的战争故事为主线,展示了“乳娘”这一群像感人至深的伟大母性情怀,突显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光辉。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山东三大秧歌为基础舞蹈语汇,弘扬山东传统文化,凸显山东地域特色。
本专栏内的论文从不同角度对《乳娘》进行了学理上的观照和探究:《论民族舞剧〈乳娘〉中乳娘的身体意象》一文,在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学术视野中考察了这部舞剧身体意象的建构及其对作品思想情感有效传达的重要作用,将舞剧的探讨引入到哲学—美学的更深层次;《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以〈乳娘〉为例》一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审视《乳娘》等革命历史题材舞剧,为舞剧的阐释提供了较新的理论资源;《以当代视角讲述革命历史故事——舞剧〈乳娘〉创作反思》,则以这部舞剧为例思考新时代的舞剧创作,围绕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如何在当代语境焕发活力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三篇论文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为红色基因在舞剧中的传承探寻可循之路。
(江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论民族舞剧《乳娘》中乳娘的身体意象尹 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舞蹈学院,济南 250103)摘要:从现象学哲学——美学的角度审视,舞蹈传情达意成功的本质,在于其所建构的身体意象融合了舞台外在的身体形象与观众内心的主观情思,使观众在其自身生活世界与舞蹈身体形象内含的艺术世界相互映射的基础上,澄明其与世界的本源归属关系,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共振。
太行奶娘歌舞剧心得体会
太行奶娘歌舞剧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以“太行奶娘”为主题的歌舞剧。
这是一部传达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对奶娘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作品。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也产生了很多思考和感悟。
首先,这部歌舞剧的制作非常精良。
从舞蹈编排、音乐制作、舞台布置到演员表演,每一个环节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特别是演员的表演,不仅表现出了太行奶娘的淳朴与坚韧,更通过情感和形态的呈现,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太行奶娘背后的故事和内心世界。
另外,这部作品所传递的奶娘文化也十分珍贵。
太行奶娘是中国南方唐山一带流传的古老习俗,从唐朝时期就存在,历经千年不衰。
太行奶娘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守护着别人的孩子,没有亲情可以依赖,只有自己的信仰和胆识。
太行奶娘的精神,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鼓舞着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这部歌舞剧通过叙述太行奶娘的历史、文化和风貌,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历史和价值。
此外,这部作品还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太行奶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歌舞剧中得到了极好的呈现。
舞蹈、音乐、戏曲等表现形式,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绎方式和艺术特点入手,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观众的心灵深处,激发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这部作品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太行奶娘,弘扬太行奶娘文化的深刻意义也得到了体现。
在太行奶娘的时代背景下,作品用一个个充满生命和情感的故事,描绘了太行奶娘内心的坚强和值得肯定的价值观念。
这样一种文化呈现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深入地了解和认知太行奶娘文化,更好地认识和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厚度。
总之,这部以太行奶娘为主题的歌舞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认识和珍视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太行奶娘文化应该得到更广泛地传承和发扬。
同时,这部歌舞剧也给我启示,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
让大家平日工作生活中也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承。
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大型民族舞剧《乳娘》观后
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大型民族舞剧《乳娘》观后作者:于平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12期舞剧《乳娘》说的是“乳娘”的故事,说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抚育革命后代的胶东“乳娘”——胶东“乳娘”是一个令人景仰的群体,经她们抚育的革命后代就达千余人之众。
这使我想起革命领袖毛泽东的一段名言:“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是的,如果不是“真心实意拥护革命”,她们怎会心甘情愿去做抚育革命后代的“乳娘”!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许多被抚育的革命后代,也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爹娘。
但他们肯定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亲生爹娘都义无反顾地献身于一个崇高的信仰;他们也切身地感受到,在那种“义无反顾”之后是因为“情有所寄”——他们献身于崇高信仰的父母,为自己爱情的结晶、也为自己未竞事业的继承者,找到了寄放自己的骨肉、同时也安顿自己心灵的“乳娘”。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乳娘”岂止是养育了“革命后代”,她们也实实在在地养育了“革命”,养育了我们的“新中国”,养育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说,我们的志士仁人能义无反顾地献身于一个崇高的信仰,支撑着他们昂起的头颅的,还有这样一种博大的情怀——它或许不像“狸猫换太子”的“程婴救孤”那样惊心动魄,但同样是值得我们罄竹以书、永垂青史的。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的师生们,认为把“乳娘”精神载入史册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是为先烈们的“义无反顾”做一个深刻的注释,是把这个深切感动了自己的“博大精神”化作强劲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征途中书写新的青春篇章!于是,他们创编了大型民族舞剧《乳娘》,总导演为该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
舞剧的序幕题为《生》。
先是在台沿的纱幕外,由上场门向下场门走着一位待产的孕妇;那着意强化的“胶州秧歌”的拧碾步态,似乎在强调人物的地域属性(因为这种“拧碾步态”与孕妇的行走无关)。
当这位农妇装扮的孕妇从下场门远去后,迅速拉起的纱幕让我们看到的是战场的一角:浴血奋战的军人似乎不用贴上“地域”的标签,他们的匍匐动态是作战行为的提炼与编排。
“乳娘精神”对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积极意义
“乳娘精神”对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积极意义作者:胡馨元孙晓范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8期本文就学习“乳娘精神”对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进行了阐述。
“乳娘精神”的核心是“忠心向党,大爱无疆”。
高校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就是学生远离父母身在异乡的“乳娘”。
因此,学习“乳娘精神”对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想认识、职业能力、工作作风都有积极意义,是新时期开展高校辅导员岗位培训的可取素材。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怎么培养人”的执行者。
“怎么培养人”,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能否实现。
2019年2月26日晚,由山东省妇联、市委宣传部、乳山市委、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共同举办的大型红色民族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舞台进行了公演,通过舞蹈艺术丰满厚重地再现了胶东“乳娘”与前线子弟兵后代、烈士遗孤之间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
“中共胶东区党委于1942年的7月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了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对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进行哺育。
在此后10多年的时间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先后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
虽经日军‘扫荡’和迁徙,乳儿无一伤亡。
在那充满硝烟战火的年代里,在那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乳娘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
有的为了保护革命后代,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
”“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深深触动观者心扉。
高校辅导员重视和学习“乳娘精神”,对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怎么培养人”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是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切入点。
笔者将从辅导员工作特点、“乳娘精神”与辅导员工作内在联系及对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意义等角度进行阐述。
舞剧《乳娘》观后感
舞剧《乳娘》观后感《舞剧〈乳娘〉观后感》前段时间,我有幸观看了一场令人动容的舞剧——《乳娘》。
这场舞剧没有绚丽夺目的舞台特效,没有大牌明星的加持,却凭借着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演绎,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舞剧开场,灯光渐暗,音乐缓缓响起,我的心也随之沉静下来。
舞台上,演员们用优美的舞姿和生动的表情,将那段特殊的历史岁月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
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年轻的母亲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付给当地的乳娘们。
乳娘们虽然自己的生活也十分艰苦,但她们却毫不犹豫地接纳了这些孩子,用自己的乳汁和爱,给予了他们温暖和呵护。
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位年轻的乳娘,自己的孩子因为饥饿而身体虚弱,但她却把仅有的一点食物留给了托付给她的革命后代。
看着她那坚定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双手,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营养,可她更明白,这些革命后代是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
她轻轻地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眼中满是慈爱和坚定。
那一刻,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还有一个情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乳娘们的勇敢和智慧。
当时,敌人前来搜查,乳娘为了保护孩子,迅速地将孩子藏在了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镇定自若地面对敌人。
敌人凶狠地逼问她孩子的下落,她却面不改色,巧妙地与敌人周旋。
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勇气和决心。
最终,敌人一无所获,悻悻离去。
乳娘赶紧跑回藏孩子的地方,紧紧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喜极而泣。
舞剧中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演员们用身体语言,将乳娘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们的每一次旋转、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当舞剧接近尾声,所有的演员们手牵手,共同演绎出了一幅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画面。
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我意识到,乳娘们的付出和奉献,不仅仅是对一个个孩子的关爱,更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
观看完《乳娘》这部舞剧,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舞剧乳娘舞台设计理念
舞剧乳娘舞台设计理念舞剧《乳娘》将细腻的东方文化融入了舞台设计中,通过独特的理念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本文将就该舞剧的舞台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首先,舞台的整体设计理念以传统滚轴画为基础,将其作为舞台布景的灵感来源。
滚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其以纵横比例恰当的布局形式,展示了绵延不断、层层叠叠的画面。
舞台设计师巧妙地将滚轴画的结构元素融入到舞台布景中,通过设置多层次的舞台,使得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滚轴画的艺术魅力。
同时,舞台的色调采用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点缀上淡雅的颜色,凸显了东方文化的庄重和古朴。
其次,舞台的灯光设计是整个舞剧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灯光设计旨在为舞剧营造出理想的舞台效果,将观众与剧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舞剧《乳娘》中,舞台设计师通过巧妙的灯光运用,营造出了不同场景和氛围。
比如,在描绘农村乳娘们快乐劳动的场景中,灯光明亮、柔和,给人以温暖和充满希望的感觉;而在描绘农村乳娘受到压迫的场景时,灯光则变得昏暗而压抑,强调了剧情中的痛苦和抗争。
通过不同的灯光效果,舞台设计师成功地表达出了舞剧《乳娘》想要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最后,舞剧《乳娘》的舞台设计理念体现了对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在舞台布景和装饰方面,设计师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元素,如布帘、竹林等,以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在舞蹈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又结合了现代舞蹈的技巧和创新,使得舞剧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使得舞剧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能让观众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综上所述,舞剧《乳娘》的舞台设计理念以传统滚轴画为灵感,注重灯光运用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得舞剧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观众更好地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发展的成果。
通过精心的舞台设计,舞剧《乳娘》成功地传递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的主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乳娘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乳娘精神,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对乳娘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乳娘精神,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母亲角色的尊重和赞美。
乳娘,即母亲的代名词,象征着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乳娘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首先,乳娘精神让我明白了关爱学生的真谛。
在教育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我深知,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潜能。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互相帮助、生活上相互关照时,我深感乳娘精神的力量。
其次,乳娘精神让我学会了耐心。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的基础薄弱,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面对这些学生,我始终保持着耐心,用爱心和关怀去引导他们,最终他们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让我更加坚信,乳娘精神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再次,乳娘精神让我懂得了责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的重任。
在教育工作中,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的才华、在生活中展现出的担当时,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最后,乳娘精神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的成绩优异,有的特长突出,有的品学兼优。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乳娘精神的滋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将乳娘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总之,乳娘精神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乳娘精神,关爱学生、耐心辅导、承担责任,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舞剧观后感
大学舞剧观后感《大学舞剧观后感》篇一嘿,前几天看了一场大学舞剧,那可真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啊!当大幕拉开,舞台上那灯光一打,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
舞者们就像一群灵动的精灵,在舞台上跳跃、旋转。
那舞姿,哇塞,简直绝了!我感觉他们的身体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柔软得不像话。
有一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刻,男主角像是在一片迷雾中寻找着什么。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犹豫和不确定,就像我每次在做选择题时一样,不知道该选哪个答案。
他一会儿伸出手,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可又缩了回去,那种纠结的感觉被舞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他是在寻找爱情,或者是梦想?我不太确定,但这恰恰就是舞剧的魅力所在,它给你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大学里的迷茫时光。
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参加了好多社团,今天觉得这个好玩,明天又觉得那个有趣,就像舞剧中的男主角在迷雾里乱转一样。
看着舞剧里的他,我就想,这不就是曾经的我吗?再看那些舞者之间的配合,那默契程度简直了。
他们就像一个完整的机器里的各个零件,缺了谁都不行。
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身体的触碰,都传递着一种情感,或悲伤或喜悦。
我就在想,他们在台下得花多少时间去排练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啊?就像我们在大学做小组作业一样,要想做得好,那可得花费不少精力去磨合呢。
不过呢,我也有一点小想法。
有些舞蹈动作感觉有点太复杂了,对于我这种舞蹈小白来说,看得有点晕头转向的。
我就在想,舞剧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的感受呢?但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高深之处吧,就像那些抽象画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看懂的。
总的来说,这场大学舞剧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心里。
它让我看到了大学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用舞蹈去表达情感,去讲述故事。
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特别美好的梦。
我甚至有点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去学舞蹈,说不定我也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呢。
哈哈,这可能只是我的一个白日梦吧。
高校红色文化实践创新:舞剧《乳娘》编演项目
作者: 傅小青[1];李大海[1];王斐[1];颜焱[1];赵才惠[1];庄鹏[1];邵荣震[1];杨倩[1];李可如
[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人文天下
页码: 72-7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1期
主题词: 本科层次;歌舞剧院;民族舞剧;实践创新;一所;强强联合;艺术作品;舞蹈教育;
摘要:高校作为红色文化实践和传播的主阵地之一,肩负着红色文化实践创新的重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凭借三十余年的舞蹈教育办学经历和专业实力,在大型艺术作品舞剧创作及巡演方面摸索出了高校与专业艺术团体合作的新模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与济南市歌舞剧院强强联合,推出了大型民族舞剧《乳娘》。
红色舞剧《乳娘》中的民间舞蹈元素与情感表达融合研究
红色舞剧《乳娘》中的民间舞蹈元素与情感表达融合研究作者:李诗雨来源:《艺术评鉴》2022年第11期摘要:红色舞剧作为现在舞蹈编导的一种剧目类型,也是一种民族情怀舞剧,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抒发革命精神、发扬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红色舞剧有力抒发了民族精神,有利于形成一种民族凝聚力。
为了更好的发扬红色舞剧精神内涵和推动红色舞剧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红色舞剧《乳娘》进行研究分析,以民族特色表达民族团结、从地方革命故事表现民族的精神力量,针对舞蹈元素和基础情感的表达与融合进行分析,从而展现出底层人民的生活,赞扬了他们为革命奉献自我的精神。
关键词:红色舞剧民间舞蹈情感表达《乳娘》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144-04红色舞剧是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背景故事创作的,在各种类型的舞剧里,红色舞剧具有传达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的作用,红色舞剧《乳娘》是一个具备民族舞蹈元素的舞剧,表达了当地人民的情感和爱国的精神,以及一种奉献精神。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在表达情感这一块,每个民族都会载歌载舞,特别是在舞蹈方面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本文就将民间舞蹈元素与情感表达的融合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舞剧《乳娘》的创作背景舞剧《乳娘》是以山东民间舞蹈元素创作的历史题材,讲述了在山东乳山,胶东的育儿所三百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在当时哺育了1223名革命战士后代,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他们的伟大事迹。
这段故事鲜为人知,《乳娘》的创作团队在无意间了解到这段故事,决定用舞剧的形式来记录这段历史,讴歌出红色乳娘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情感体现。
二、舞剧《乳娘》中民间舞蹈元素与情感表达的融合(一)鼓子秧歌鼓伞的运用表达团结之情鼓子秧歌鼓傘的运用,在舞剧前半部分就展现出来了,在山东胶东地区,他们以庆祝舞蹈表达情感和传递情感信息,在战乱的年代,他们还是和以往一样正常的生活,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和对国家的希望,他们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也为国家战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舞剧《乳娘》讲述了乳娘这个人物的伟大事迹,但舞剧整场不仅仅专注于展现乳娘的精神和事迹,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团结精神,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有着美好生活的表达和向往,在战乱的年代也能感受到这种平静的生活,这是创作者埋下的一个微小的细节,表达出当时人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人们拒绝战争的一种心理。
舞剧《丽娘》创作感思
舞剧《丽娘》创作感思
《丽娘》是一部充满爱情感动的舞剧,整个剧情围绕一对痴情的恋人展开,他们在恩怨纠葛中最终走向幸福。
剧中男女主人公虽然有诸多不同,却依然彼此牵手相伴,最终携手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浪漫之旅。
在创作《丽娘》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在舞台上呈现出真实、真诚、浪漫、感动的气氛。
我们希望通过舞台上对对方的表达来体现形形色色的感情:害怕、牵挂、忍耐、理解……,这些都是男女主人公重新相伴时应该具备的情感。
此外,我们也要传递出一个信息:即使生活道路上布满险阻,只要彼此相伴守候就能得到幸福。
《乳娘》剧情简介
《乳娘》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抗战期间,日寇铁蹄踏进胶东,烧杀抢掠,硝烟弥漫。
我抗日军民英勇杀敌,浴血奋战。
为支援抗战,山东乳山创办了胶东育儿所,300余名育儿所的保育员收养着八路军1000多个孩子。
这天夜里,因汉奸告密,育儿所遭到破坏,育儿所的孩子被迫转移到各村各户隐藏。
乳山庄村民玉英(保育员)一家正为儿子虎子满月庆贺,育儿所所长慧娟怀抱八路军于团长不满月的孩子龙儿突然闯了进来。
玉英得知育儿所情况,决然的将龙儿收养在家中。
“一份承诺千钧重”。
玉英用奶水精心喂养着龙儿,却苦了自己刚满月的儿子。
泼皮陈三趁玉英丈夫不在前来调戏玉英,无意间发现收养的婴儿。
贪财、挨打的陈三向鬼子告发了玉英收养婴儿之事。
为救婴儿,玉英痛心将自己亲生儿子交予鬼子。
乡亲误解,大骂玉英汉奸。
丈夫为报仇参军离家,牺牲在前线,婆婆想孙儿盼儿子哭瞎双眼,为了保全龙儿的性命,玉英忍辱负重,背负着汉奸的骂名,承受着乡亲的指责,十几年,含辛茹苦地把八路军的孩子抚养长大。
全国解放,众乡亲在准备拉玉英游街时却意外地得知玉英舍亲救婴、撼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举,众人为之震惊。
在政府的帮助下,玉英找到了龙儿的亲生母亲,并毅然地将龙儿交给他的亲生母亲,兑现了自己“有俺在就有孩子在”的承诺。
该剧用感人的故事和艺术形象诠释了“慈母大爱”的真谛。
同时也赞美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的真情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剧《乳娘》观后感
观看了舞剧《乳娘》演出,非常震撼,深受触动。
舞剧《乳娘》由序《生》、第一幕《离》、第二幕《死》、第三幕《别》和尾声《望》组成。
以山东民间舞蹈元素为基础,以胶东乳娘哺育革命后代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乳山妇女冒着生命危险哺育前线子弟兵和烈士遗孤的感人事迹。
在险恶的环境中,不少抗日队伍的妇女干部生了孩子却无法随身带养。
为了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组织上挑选当地哺乳期妇女帮助带他们的孩子。
孩子是随乳娘分散在各村居住的,称乳娘是“妈妈”。
10年中,日军多次扫荡、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围剿,但乳儿们无一伤亡。
在那个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的年代,堪称奇迹。
舞剧《乳娘》使历史再现,情节再生,令人感触颇深。
旨在通过讴歌一群伟大女性在峥嵘岁月中的人间大爱,传承和弘扬党群一心、军民一家、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齐鲁情怀和革命精神。
观看舞剧《乳娘》之后,让我们感知了“乳娘”的动人故事,深受教育,对红色革命时期乳娘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与感动。
在极端艰苦的年代,红色乳娘能够舍弃自己孩子的性命保护革命后代,这种大爱精神令人感动,更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乳娘》表现了夫妻情、母女情、母子情、兄妹情等,更着力表现母爱,那种人间大爱,触碰到每个人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产生打动人心的巨大情感力量。
一幕幕剧情,一次次生死离别,让人深切的感受到“舍小家为大家、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对于新时
代的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乳娘们对待乳儿如同己出,在艰难困苦时呵护有加,在病魔危险前挺身而出,在父母来寻时忍痛割爱,在乳儿成才之后不图回报。
乳娘们以超越传统的血脉亲情,延续革命后代的生生不息,映射出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女性善良、质朴的本性。
在牢记中华民族成立的来之不易同时,更要铭记乳娘哺育革命后代的伟大历程,并传承乳娘这种“比亲生儿女还要亲”的舍小家为大家、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乳娘》不仅使我们学习了革命先烈无畏的精神,接受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上得到净化,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爱我中华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让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根植于心。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对党生死与共、以命相助的鱼水深情,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