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教材的五个层次

合集下载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研读教材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善于研读教材。

不同的人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境界,一般来讲,研读教材的境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境界、中级境界和高级境界。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一、初级境界初级境界是指对教材的简单理解和机械记忆。

这一境界的学生大多只是在教材上略加阅读,对教材中的概念和观点缺乏深入的理解,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和信息。

在学习中,他们只是简单地记忆教材上的内容,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他们不会主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质疑或者反思,只是机械地接受和记忆。

在做习题时,他们会碰到一些稍微变形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级境界的学生通常在成绩上表现不佳,因为他们只是过目不忘,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一境界的学生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不断地扩大视野,提高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中级境界是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逻辑思考。

这一境界的学生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

他们会主动去探求教材背后的逻辑和内涵,不满足于教材上的表面信息,而是追求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在做习题时,他们能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其中的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知识的运用价值。

高级境界的学生通常在学习中表现出色,他们不仅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和挑战灵感,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善于创新和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

这一境界的学生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能力。

研读教材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境界。

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研读教材的境界,逐步提高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何钻研教材编制教案

如何钻研教材编制教案

第一步是深入地钻研教材。

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教学大纲,把握分年级的要求;通读全册教材,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二是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认识每组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

一句话,就是要搞清各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对每篇教材作深入的钻研。

一般分五步:1、从字词句着手,把握思想内容,明确中心。

2、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把作者行文的线索搞得清清楚楚,既要分清段落层次,又要搞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搞清楚了,教学才会得心应手。

3、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

抓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便于我们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4、要备读课文。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反复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5、做好课后的练习答案。

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小结和归纳。

第二步应该是全面的了解学生。

本班学生情况如何,一般是比较清楚,一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了解学生呢?一是了解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例如对国家领导同志对工作这样负责,是怎样看待,怎样想的;二是要了解学生生活常识水平怎样,海防、边防、战备、常规大炮、军法处、前沿,这些知识清楚不清楚;三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每个学生的个性等。

第三步是确定教学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来确定几点。

第四步是选择并确定教法。

备课到这里就是基本结束了。

有不少老师在上公开课前,有时与我们共同研究研究,总是过多的考虑教法,我想,教法的选择一定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

第五步才是编制教案。

编制教案的过程是教师把备课内容书面化的过程,一般在开始作简洁的教材分析,然后写明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教案必须写得有条理,重点突出。

老师钻研教材时所理解的,不一定都要写到教案上,有些可以存乎于心,把重点的自己不易记牢的写下来就行了。

教师怎样钻研教材

教师怎样钻研教材

一、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

具体做到:1、纵览全册教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的思路。

做到: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本册安排了哪些内容?(2)本册教学目标是什么?(3)本册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本册教材有什么特点?(5)本册教材需要哪些教具和学具?2、深究细研教材,整体把握每章每节教材内容。

(单元)做到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本单元安排了哪些教学内容?(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3)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本单元需要哪些教具、学具?(5)本单元需要几课时?(一节课)做到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本节课在本章中所处的地位怎样?(3)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本节课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什么?(5)本节课需要哪些教具(含多媒体)、学具?二、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

(具体做到)1、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教师应做到的:(1)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会每一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

(2)像学生一样提问题,边读边想:A本节课新旧知识点的桥梁是什么?B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C我自己能完全学什么?2、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老师应想到的:(1)学生原来学习了什么?(2)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3)为了学生的学习应做什么准备?(4)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是什么?(5)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和策略是什么?三、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

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要抓住两个统一,即编者与教者的统一,编者与学者的统一。

编者的意图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各位同学,大家好:经过一上午紧张而有序的学习、交流,你们一定会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了教师礼仪的内容,前面学习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礼仪,班主任工作等。

”)今天将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教师应怎样钻研教材”。

这部分内容,对于每个新上岗的老师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把教材钻研透了,才能备好课,既而上好课。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

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提供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和发展自己。

而研读教材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

那么,研读教材的三重境界是什么呢?境界一: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研读教材的第一步,只有了解教材的内容和基本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首先,需要通读整个教材,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其次,要重点阅读,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阅读并理解教材中的定义、原理和定理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和实践所必须掌握的。

同时,还需要通过练习习题、做实验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进行练习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从容应对考试,并注意巩固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境界二:深入探究教材知识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后,就需要深入探究教材中的知识,掌握知识背后的原理和逻辑,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深入探究教材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也可以密切关注学术前沿,了解知识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保持自己与知识发展的同步。

通过深入探究,可以提高深度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创新精神,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境界三:融会贯通应用教材知识熟练掌握和深入探究教材知识后,还需要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具体的问题。

要做到融会贯通,需要将零散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联,学习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实践活动、项目实践、学术研究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各种工程学科的设计、制作、调试等,这样可以落实学习成果,提高对已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钻研教材 准确把握智慧

深入钻研教材 准确把握智慧

用实教材 , 而且 要 针 对 学 生 的实 际 情 况 对 教 材 中 的 基 本 内
容 与 重 点 问 题 剖 析 透 彻 , 学 生 现 实 的 认 知 特 点 和 需 要 出 从
发 , 教 学 内 容 进 行 创造 性 的 处 理 , 而 将 教 材 用 活 、 新 . 对 从 用
为 了能 开 发 教 材 .教 师 必 须 扩 大 自己 的知 识 领 域 , 要 站得高 、 得远 , 样讲起课 来 , 能生动活 泼 , 人人胜 . 看 这 才 引 物 理 学 家 严 济 慈 曾经 说 过 : 教 师 对 他 所 教 的 每 一 门 课 程 , “
要 从 整 体 上 研 读 教 材 . 确 理 解 数 学 每 一 模 块 、 一 章 节 正 每 内 容在 整个 数 学 教 材 中 的地 位 与 作 用 , 要 仔 细 研 究 数 学 更 知 识 之 间的 种 种 联 系 . 握 数 学 知 识 的贯 通 和 延 伸 . 把
中学数 学各 年级 教材 的体 系 ,是 教 师顺 利完 成教 学任 务 的基
本条件 , 师必须 深入 钻研 教 材 , 能准 确 把握 智 慧 . 教 才


抓 住联 系理 清脉 络 , 智 慧读 出教 材 中 的丰 富 内涵 用
教 材 体 现 了 课 程 的理 念 和 教 学 大 纲 的要 求 , 完 成 教 是 和 学 双 边 活 动 的 重 要 工 具 . 读 文 本 ,是 开 展 教 学 设 计 的 研 基 础 工 作 . 能准 确地 把 握 教 材 内容 的 教 学 活 动 , 会 导 致 不 教 学 内容 科 学性 、 想 性 的偏 差 , 至 误 人 子 弟 . 思 甚 只有 深 刻 透 彻 地 把 握 教 材 .才 会 有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精 彩 纷 呈 . 师 教

钻研小学数学教材的着力点

钻研小学数学教材的着力点

口张卫星小学数学教材既是教师备课、执教的材料,又是小学生学习、复习的主要依据。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较好地完成数学教材的教学任务,就必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

教师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掌握了教材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

那么,如何钻研小学数学教材呢?一、梳理教材,厘清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是对《标准》的具体化。

因此,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要认真学习《标准》,深入领会《标准》的实质,再通读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根据内容特点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在整套教材中的结构,掌握各年级相关内容的联系以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把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

在此基础上,再去了解全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这一册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了解课时教学的具体知识点。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知识点确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前,笔者对教材作了如下梳理: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习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引入是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别。

为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直观图形和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在剪一剪、涂一涂、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分的意义等有关知识,也为进一步学习小、分打好基础。

课堂新探教材编排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重点感悟I/2的形成和意义以及读写的方法。

第二层次,进一步感知I/4和几个I/4是几分之几的形成和意义及读写的方法。

第三层次,认识各种分数及其初步意义,在这里不下分数的定义,也不讲分子和分母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笔者理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厘清知识点后,笔者又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如何钻研教材

如何钻研教材

如何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一、为什么要钻研、分析教材教材就是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用书。

现行教材,除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中学通用教材之外,还有各种实验教材。

作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要注重钻研和分析教材呢?1.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数学课本是按照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实用性、教育性以及教学法的要求,为在校学生编写的教学专门用书。

学生获得知识,除了通过教师口头传授和自己做练习外,还要依靠阅读有关书籍。

课本就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材料,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也只能依靠学生的主要用书——课本,去进行教学,离开了课本的教学,就背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就不能完成教学大纲赋予我们的教学任务。

因此,课本应该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2.钻研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它由课前准备、上课、课后检查等环节构成。

课前准备就是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备课又包括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阅读参考资料、了解教学对象——学生、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方案、准备直观教具等项工作。

这里,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备课的首要任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对教材认真钻研后,才能确定章节、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才能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才能明确数学思维训练、技能训练的要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那些浅学易懂的课本知识,教材里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可以略讲,不妨让学生自己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那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而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

绝不可一带而过,回避矛盾。

又如,教师为了讲清楚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往往都要联系旧的知识,把它化归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时就必须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前后联系,“温故知新”。

这里,哪些内容应该略讲?哪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新课中怎样注意知识的衔接?所教知识在后继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如此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去解决,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浅谈怎样钻研教材

浅谈怎样钻研教材

浅谈怎样钻研教材浅谈怎样钻研教材内容摘要:备课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前提,也是教师提高专业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设计教案,并不去深究教材,这样就会造成教学方法的千篇一律。

钻研教材要注重方法,同时要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钻研教材现状方法深度广度钻研教材的意义及现状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日常教学活动常规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而钻研教材则是备课最根本的一环,也是最重要一环。

于永正老师说:“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

”言下之意就是: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的艺术。

可见钻研教材在备课中的重要作用,是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的。

对于一篇教材,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力求明其思路,探其精微,对作者通过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的所谓“文眼”,能够抓准用活,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可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的研读教材不到位,造成课堂千篇一律,抓不到文章的精华所在,以至于教非所教,教了等于没有教。

很问题看起来是教法的问题,其实归要结底是钻研教材的问题所致。

教师们的备课更多的是从应付学校上级的检查。

教师缺乏一定的钻研意识,把钻研教材视为外在的强加要求,只拿教案来应付了事。

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案来分析备课。

其实钻研教材就是教师在研读教材,一个教师的语文素养其实就他的语文课堂。

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在教学实际中,钻研教材,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一、首先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基本内容1、课前出声朗读三五遍于永正老师说:“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一般要朗读四五遍。

”可笔者认为朗读,教师课前的朗读是钻研教材的第一步,而不是第二步。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朗读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

可是,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远远不容乐观。

钻研教材的“三种境界”

钻研教材的“三种境界”

小教研究2016.7~8教育科研“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六、在“困惑处”确定核心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困惑、疑难或模糊不清的认识,而这正是教学中最值得探究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在探究中追根溯源,寻找核心问题。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解惑的过程,教师要抓住“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学会新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这些分数根据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成两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规律?要求学生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和充足的探究时间,学生在验证自己猜想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有的通过认真观察,把分母扩大一个整数倍后,让分母变成了10、100、1000……让这个数成为了10、100、1000……的约数;有的直接将分母分解质因数,发现分母分解出来的质因数只含有2与5……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现并理解所学知识,从而解决了这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旧知大胆猜测新知,并进行验证。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是以“核心问题”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新知,掌握所学知识。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是“以学为本”的课堂,关注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1.懂。

“懂”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材料都弄清楚了,但教材的本质和内涵还没有揭示出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是隐蔽的,知识还是零散的。

也就是说,“懂”是备课中书由薄到厚的过程,是钻研教材的最初阶段。

第一课 阅读与钻研教材

第一课   阅读与钻研教材

*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
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 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 舞”的刑天。 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 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 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 起一阵一阵烟雾。 *伤心崖是夏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 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 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 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 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 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 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第三,教材研究的三个要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钻研理解教材的八种方 法
1.整体把握法 2.序列探讨法 3.单元理解法 4.单篇钻研法 5.专题比较法 6.立体展现法 7.教例收集法 8.学科渗透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教材研究的十个层面
1.全套特色 2.文体线条 3.单册内容 4.单元组合 5.单篇细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 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 飘入湖水里。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 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 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 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 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 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 烧在一起。

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

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

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即课本。

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参、练习册、课外读物以及磁带、卡片等辅助资料。

这里的钻研教材主要指的是指研究狭义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备课、上课,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吃透课本,也就是正确地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这是教学的基本点,如何钻研教材呢?如何更深入的钻研教材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1、理顺知识结构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钻研教材要把数学知识做重点分析,而且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表明数学知识必须深入钻研,因为它系统性较强,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横向与纵向都有深刻的联系。

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了解课程的全貌。

你教这个年级,那么这个年级有什么新知传授、需要哪些旧知铺垫都要有大概的了解。

通过对几册书的大概了解,做到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心中有数,并设计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传授程序,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教师应明确每册书、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只有把握好教学要求,才能把握好教学尺度。

2、领会编写意图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

钻研教材是就要认真揣摩这些编写意图,并根据需要对教材做一些增删和调整。

例如平均数的教学,以前是放在应用题重教学的,而新课程则放在统计重教学,这样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概念。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室的思路就要与以前有所变化,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的理解。

3、研究思想方法教材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渗透于这些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在理顺知识结构和领会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下功夫研究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教材一开始就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着是长和底相等,宽和高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求面积方法的对比。

小学语文教师备课钻研课文包括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备课钻研课文包括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备课钻研课文包括哪些方面学会钻研课文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关键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钻研教材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包括学习课程计划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读小语整套课本,熟悉各册教材,钻研一组教材;从整体上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训练序列、编写意图,准确把握语文基本功训练在各部分的要求,把握基本功训练的点、线、面。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为了准确掌握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步骤和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在整体把握教材,特别是在把握一组教材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每篇课文。

理解教材也不是单纯的从整体到部分,而要走几个来回才能有透彻的理解。

一、钻研一篇课文应包括的内容(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包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情感、思路。

(二)弄清课文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课文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

(三)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四)找准课文的基础知识,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应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

(五)结合本组的训练重点,弄清课文承担着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任务。

(六)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明确应渗透哪些思想教育。

(七)挖掘课文具有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因素。

(八)根据课文的类型,弄清本课所蕴含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统一在课文之中。

透彻钻研课文,就比较客易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因素和思想教育因素,虽然要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但必须在钻研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来。

二、钻研课文的基本原则(一)一篇课文与整册、整套教材相联系的原则。

文章放到教材中变成了课文,课文不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文章,要服从训练的需要,钻研课文要放到整套、整册、一组教材中去理解、去认识。

(二)课文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内在联系的原则。

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有其内在联系。

钻研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又要从内容回到形式。

要了解作者用怎样的语言、结构来表述思想。

(三)钻研课文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原则。

钻研一篇课文的五个步骤

钻研一篇课文的五个步骤

钻研一篇课文的五个步骤1、初读课文,掌握全貌,疏通文字当教师刚接触课文的时候,应当认认真真地读几遍。

这里的读不是默读而是出声读。

这里的读,即使教师感受到了句子的抑、扬,重音,间隔怎么处理;知道了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还能基本搞清课文有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怎么一层一层表述出来的,理清课文的大致脉络,从整体上先把握课文的基本点。

疏通文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做到准确理解词义。

2、逐段细读,理解内容,抓好重点词句段指自然段。

钻研理解课文时,教师要静下心来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去揣摩语言文字,理解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以便分清课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每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细读每个自然段后,要确定出重点段和重点词句,认真品味。

3、划分段落、理清思路,理解布局谋篇在逐节细读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归纳出自然段的段意之后,教师要把课文的结构段分好。

因为结构段是课文展开的几个必须步骤,是作者的思路顺序。

当前阅读教学中虽不是课课都要让学生掌握分段,但教师能透彻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对教学十分有利。

例:《鸬鹚》思路:捕鱼前——捕鱼中——捕鱼后。

湖面由静——动——静《挑山工》思路:设疑——解惑——启迪《夏夜荷花》思路:外形美——品格美4、通观全文,了解写作意图,抓住主旨到了这一步,要通观全文,明确中心。

注意:中心明确后,应该回头看一看,原来抓的重点词句、归纳的段意是不是服从中心。

如果游离了中心,就应加以纠正。

5、结合实际,制定目标,选定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这里的实际,即指教材的实际,更指学生的实际。

要了解孩子们的知识能力水平、生活范围,哪些是学生们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哪些是他们的盲区。

这对制定目标,选定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十分重要。

钻研教材是教师和教材独立对话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要急于看教学参考书及其他参考资料,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再去参考,纠正完善自己学习的过程。

有了这个过程,对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非常有利。

钻研教材的步骤

钻研教材的步骤

研究教材的步骤A、浏览全套教材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进行粗读,浏览一遍教材的主要内容,了解全套教材共有几册、几单元,分布在哪些年级学习,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从整体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概貌,把握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

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序性和整体意识,备课与上课时就能瞻前顾后,不至于重复讲解,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教材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B、通读某一册教材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就要通读所要教的某一册教材。

通过通读全册教材,全面了解全册教材有哪些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各个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从而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深广度,领会编排或修改的意图。

这样就可以为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钻研某一单元教材、某一章节教材作好准备。

C、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一个单元的教材是相对独立的一块知识,教师在单元备课时,不仅要对本单元教材细细读懂,清除障碍,而且要分析其内部结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个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以至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求明确,重点突出,而且可以前后联系,上下连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D、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教材对即将施教的教材要认真阅读,细心分析,深钻细研,逐字逐句推敲、研究,做到“字字落实”,从而明确以下问题: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要使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熟练哪些基本技能?培养什么能力?②本节课教材有什么内在联系?教材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最难理解与掌握的问题是什么?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各个例题、习题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搭配使用?E、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教材内容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来编排的,教学时教师不能把教材结构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教材处理的5个层次

教材处理的5个层次
ps:基本上全国一等奖的课都是这层次,比如设计新的实验,dis实验等。
第四层次:
教师要关注“教科书内容应该如何组织与整合”,着眼点在教科书的组织顺序与结构上。关注教学内容组织顺序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思考教科书的组织顺序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ps:就是要研究国内国外的教材,看怎样的呈现方式是最适合你的学生,同一节内容,不同教材的呈现方式是不同的,达到这一层次的老师上课肯定是一等奖。遗憾的是我看到的少。
第五层次;
教师要关注“应该如何看待教科书文本的地位和作用?” “教科书折射出什么学科教育理念?”“教科书折射出哪些教育目标等?”
ps:其实教材编写有3条线索:1。是我国的,以知识为线索.2。是以方法为线索.3.是以物理学历史为线索.这是国际上教材编写的3种模式.
比如,万有引力就可以采用以物理学历史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设计.我用第4、5层次成功指导2位教师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希望参加比赛的教师可以用这方法。教处理的5个层次第一层次:
主要关注“教科书包含了什么”,着眼点在教科书的表层内容和呈现方式,比如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话题,或者教科书设计的图片、问题与活动等。
ps:青年教师经常这样
第二层次:
主要设计教学目标,主要是“教科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内容的难点何在?”
第三层次:
要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与整合。教材内容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可以对同一内容配备不同的资源。

钻研教材三部曲

钻研教材三部曲

钻研教材三部曲教材教材,教学之材,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备好课上好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熟悉吃透教材掌握教材,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呢?我从钻研教材的广度、深度、拓展延伸三个方面解读:一走近教材,二走进文本,三走出教材。

走近教材教材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落实高考大纲的中介,所以一名教师尤其是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首先就要研读课程标准要求、考试大纲要求,做到统观全局。

同时了解全套教材,必修五个模块选修要学习内容,各个年级所学内容编排体系,例如诗歌的鉴赏从必修一的新诗,必修二的《诗经》《楚辞》魏晋南北朝诗歌到必修三的唐诗,必修四的宋词心中有清晰的思路,内容了然于心。

还要全面了解一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知晓每一单元学习目标、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的技能、要提高的能力。

比如必修三小说、诗歌、议论性文言文、科普文章必须清楚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走近教材还要阅读教师用书,站在编者肩上读懂教材编写意图,参考教辅资料了解与文本相关资料,参考教学建议,了解有关评述、名人赏析、评价观点,掌握文本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泛地占有资料,更为广阔地审视文本才会在备课、上课中加以整合,选择最好内容最佳切入点更好地服务教学活动。

走进文本语文教材所选文章都是经典名篇,文质兼美丰富多彩,具有代表性时代性而又多元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高考,可以说为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时深入钻研。

首先就得专心走进文本,认真阅读细心分析,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真正地领会编者意图、文本旨意、文章内容,理解文本塑造形象特点、所抒发情感、阐发哲理,把握文本结构层次,分析文本所用艺术手法,品味语言美,让自己与文本相融,真正达到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教育口号。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

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能够随意调整、更换教材。

这是误解。

很多“新课堂”更多注重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教材,有的课脱离教材,有的课甚至放弃教材,夹杂着一定水准的肤浅、浮躁。

因为教师忽略了“钻研教材”,表现出种种弊端,无效微效教学现象严重:──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难以操作。

机械地将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来表述,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

──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过度注重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

──无视教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科本位缺失。

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实行非本学科活动。

(形式多了,化学味没了;与生活联系紧密了,化学的思想方法缺席了……)虽然,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但是,教材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教材教材,教学之材。

所以,无论教学观点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老调重弹:“钻研教材”。

在“钻研教材”过程中教师要达到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师要会“煮”教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接触教材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会文。

反复诵读,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课题独到的理解。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会“煮教材”。

“煮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

教材一旦被教师“煮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

有些教师“煮透”之后甚至能够“背诵”教材。

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师要会“组”教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钻研理解教材的五个要点

钻研理解教材的五个要点

钻研理解教材的五个要点
佚名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
【年(卷),期】1997(000)007
【摘要】一、把握整体从全局上理解全套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体例,做到对每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胸中有数,要把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起来钻研理解,掌握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教材的重难点,明确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

学会哪些技能,发展哪些方面的智力,培养哪些道德品质、习惯等等。

【总页数】1页(P23-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教材钻研的“深入”与“浅出”——关于师范生钻研小学数学教材的思考 [J], 任全红
2.钻研数学教材“五要点” [J], 麻景芬
3.扎根现实开鲜花钻研创新结硕果——年轻教师成长要点简析 [J], 缪立雄
4.钻研理解教材七法 [J], 曹恩尧
5.钻研理解教材六法 [J], 唐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钻研教材评价方案

钻研教材评价方案

钻研教材评价方案引言评价教材的质量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教材评价方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钻研教材评价方案,用于评估教材的优劣,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评价指标1. 教材内容教材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特点: - 知识点全面且准确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知识层次分明 - 知识体系清晰 - 容易理解且易于教学2. 教材布局教材布局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组织结构合理 - 章节划分清晰 - 内容之间的连接性良好 - 知识点的重点突出 - 图表和例子鲜明生动3. 教材语言教材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语言特点: - 语言表达准确清晰 - 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 - 语言简练易懂 - 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 教材配套资源教材的配套资源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教材与配套资源协调一致 - 配套资源丰富多样 - 配套资源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 - 配套资源易于获取和使用评价方法为了评价教材的质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问卷调查:向使用过教材的师生发放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对教材内容、布局、语言和配套资源的评价意见。

根据回收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实地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学习积极性、教材使用的效果等,从而评价教材的实际效果。

3. 小组讨论:组织教师或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4. 专家评审:请教育专家对教材进行评审,从专业角度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评价结果的应用根据钻研教材评价方案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材进行改进和优化,重新修订教材内容、布局、语言和配套资源。

- 根据评价结果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材的选用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研教材的五个层次
王海萍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如何钻研教材,里面可谓玄机多多:从内容上说,要把握内容、提炼中心、研究写法、揣摩语言等;从程序上说要思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何让学生学习、让学生从中得到什么;从观念上讲,既要从传统的文章学的角度去鉴赏和品味,更要从现代阅读学、信息学的角度去吸收、筛选和占有;从层次上说,要走出自我的、一元的认识误区,学会换位思考:从作者角度、从编者角度、从自我解读角度、从学生学习角度、从他人评价角度等层次上认真钻研教材。

下面就从层次的角度,谈点本人对钻研教材的粗浅认识,并就教于方家。

所谓钻研教材,从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角度看就是教师本人以课文为中心形成一个辐射圈:广泛占有各种与作品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文本的、生活的、生命历程的等)而读出自己的感觉,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的行为。

钻研教材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教材。

多读既包括遍数的规定,也指方式的多样——比如朗读默读交叉进行、浏览精读相结合,还指占有丰富的相关资料。

我认为钻研教材,至少要读四遍,并做到边读、边思、边悟、边记:第一遍,整体感知,捕捉灵感;第二遍,带着问题,读书解疑;第三遍,读出启迪,读出联想,读出新意;第四遍,读书质疑,有所挑剔。

在此过程中,读出五种境界、五个层次。

⒈自我解读。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忽视自我的存在,语文我们知道,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此外教师的自我解读还有更独到的育人价值——以自己良好的习惯感染熏陶学生,进而让学生从中悟出求知做人的哲理。

在自我解读时,需要尽可能地创设一种陌生化的阅读情景(即远离各种资料只与作品对话),才容易读出自己的新意。

从自己的人文视野、生活阅历、性格习惯、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出发,有所思考的读、有所联系的读:或主旨、或题材、或手法、或语言,或读有所启发、或读有所顿悟、或读有所联想、或读有所疑惑,进而再读、思考、探究、实践,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在自我解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选择阅读视角的问题,那就是尽量选择多个角度,把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去解读、去感悟、去品味,以期获得不同的结果。

⒉回归阅读。

这是一种传统的读法,即尽可能地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

设身处地地为作者想想,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过程中,读懂作者创作意图:这主要是针对文章主旨而言的。

通过对教材自身及相关资料阅读、思考、钻研,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脉络、思维轨迹等。

途径有三:⑴从文中捕捉作者思维、情感、思想、认识的蛛丝马迹;⑵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从作者的角度进行考虑;⑶多看些作者谈创作的相关资料。

⒊换位阅读。

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角度阅读,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阅读,从促进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阅读。

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情感、思维的层面上换位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针对学生阅读读中发现和存在问题,进行有所侧重的选读;其三在设计教学时,多从学生生活阅历、心理发展出发、学识疑惑、思维障碍确立教学策略和评价尺度;四是针对教学具体情景,从学法指导的角度进行急中生智式的阅读,以便自己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五是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教师自己的某些阅读见解不是框定学生认识的金科玉律,而是众多见解中的一种、示范学生的例子、点拨学生的魔杖、师生平等对话的契机。

⒋目标阅读。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选入教材的文章不仅仅具有作品的价值,还有教学的价值,是编者选来供学生学习的例子。

教师在钻研课文时,还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体系,读懂编者的意图。

也就是说,要把一篇文章放到课程标准中读,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读,放到整个单元中读,目的在于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这样需要读懂三方面的内容:读懂课程标准中有关的条款及要求,结合单元提示课前提示、
课后练习去解读课文、读懂教参中的相关分析和拓宽性资料。

并在此坚持上加以整合,选择教学的最佳角度和切入点。

⒌借鉴阅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历代前人的解读感悟和分析,以便站在前人的肩上,高瞻远瞩,眼界更开阔。

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联系原文对照阅读,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去精;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让他人观点为我所用,丰富充实补充自己的认识,而非人云亦云,让前人之认识左右自己。

——《语文教学之友》2002年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