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是进行摄取、咀嚼、咽喉以及开始消化的重要器官。

因此,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对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口腔解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口腔的整体结构口腔是由口腔腔膜、口腔骨骼、口腔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构成的。

口腔的主要结构包括口腔前庭、舌、颊黏膜、软腭、硬腭、牙龈、牙齿、口腔腺体等。

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是位于口腔内侧和颧骨、上颌骨之间的一段骨性腔隙。

它与牙龈黏膜相衔接,其下缘为颊粘膜,上缘为颌黏膜。

口腔前庭内覆盖有相对固定的颊黏膜,颊黏膜粘膜下层紧密贴附于颊部黏膜固定组织表面,其上缘为颊黏膜表面上的上皮下层。

2. 舌:舌头主要有舌体和舌根两部分组成。

舌体前端尖尖,称为舌尖,舌根位于舌体腱膜所在位置,有乳头众多,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可分为疣状乳头、顶状乳头、颗粒乳头、盲管乳头。

舌的肌肉含有从外圆肌和内圆肌构成的横、纵、斜三层,内圆肌为辅助运动。

3. 颊黏膜:颊黏膜是下颌骨外面被覆的粘膜,它与硬腭黏膜从硬腭颊角处延延伸至舌黏膜。

颊黏膜的黏液层细胞含有大量的分泌颊腺、舌腺分泌物,能使粘膜表面保持湿润。

4. 软腭:软腭是口腔的上壁,是由平滑肌和其覆盖的黏膜组成的。

软腭在口腔后部下垂,咽部可活动。

软腭呈半圆形,被分为咽部表面和口腔表面。

5. 硬腭:硬腭是口腔的上壁,是一个平坦的呈半圆形的结构,硬腭由总下切、颚嵴、横形腱膜、提肌组成。

硬腭前面为上唇,后面为软腭。

6. 牙龈:牙龈也称为牙龈脏所,在口腔结构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牙龈是颌骨上颌部和下颌部颊黏膜的一部分组成,分布于上下颌牙的周围组织内。

牙龈由颌骨上的齿槽骨组成,其上部由固有的与牙槽骨顶部区域一样的黏膜表面居住所组成。

7. 牙齿:牙齿咀嚼和发音的一个重要工具,牙齿通过与颌骨紧张咀嚼和动物食管的运动,可显示出将食物粉碎的作见。

牙由齿冠、牙根和咬槽膜三部分组成。

齿冠部分的颈部与牙所分布于较固的牙龈结合,及其外与基质膜相衔接,内面有一薄层象牙组织。

口腔解剖生理名解终版

口腔解剖生理名解终版

口解名解自理版1.牙冠(dental crown):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是牙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2.牙釉质(enamel):指覆盖于牙冠表面的、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牙体组织,也是全身矿化组织中最坚硬的,对咀嚼压力和摩擦力具有高度耐受性。

3.牙髓(dental pulp):牙髓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是一种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本质所构成的髓腔中,其主要功能是形成牙本质,同时具有营养、感觉、防御、修复功能。

4.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5.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6.中线(median line):是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和上、下颌两中切牙之间。

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7.牙体长轴(long 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8.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9.切缘结节(mamelon):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0.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为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

三角嵴由构成牙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11.斜嵴(oblique ridge):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行相连形成的嵴称为~。

为上颌磨牙牙合面的重要解剖标志。

12.横嵴(transverse ridge):牙合面牙尖两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嵴。

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重要特征。

13.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融合所形成的浅沟。

14.点隙(pit):为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口腔解剖名词解释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

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

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9.中线: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

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0.牙体长轴:牙体长轴(long axis)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1. 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14. incisor ridge:前牙无胎面,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5.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dental cusp)。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转]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100个专升本备考题库2012-2-2 22:46阅读(19)转载自米彩云赞赞赞赞转载分享评论复制地址举报编辑上一篇|下一篇:口腔解剖生理学名...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

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

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9.中线: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

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0.牙体长轴:牙体长轴(long axis)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1. 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完整版)口腔解剖学题库

(完整版)口腔解剖学题库

(完整版)口腔解剖学题库口腔解剖学题库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

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

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局解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局解

八、舌(tongue)
(一) 上面
舌盲孔
(二)下面
(三)肌层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第十一章:口腔局部解剖
一、口腔(oral cavity)的境界和分布

咽门


口腔前庭
(oral vestible)
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舌下区
二、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垫尖
三、唇(lips)
口角
唇的层次
粘膜 粘膜下层 腭腱膜 腭肌 幻灯片 30
七、舌下区(sublingual region)
(一)、境界

口底粘膜

颏 舌 肌


舌骨 舌肌
下颌舌骨肌
颌下三角
舌 骨 肌
(二)表面解剖标志
(三)、内容及其排列
1.舌下腺及 颌下腺深部 2.颌下腺导 管及舌神经 3.舌下神经 及伴行静脉 4.舌下动脉
(一)、硬腭
腭中缝 切牙乳头 腭皱襞 上颌硬区及 上颌隆突 腭大孔幻灯片 23 蝶骨翼突钩
1、表面解剖标志
2.层次及结构特点
粘膜下层前后不 同
骨膜、粘膜结合 紧密
中线薄而两侧厚 移动性小
(二)软腭(soft palate)
1.表面解剖标志
腭小凹 腭帆 腭垂 舌腭弓 咽腭弓 扁桃体窝
2.层次
皮肤 浅筋膜 肌层 粘膜下层 粘膜
四、颊(cheeks)
上界:颧骨与颧弓下缘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鼻唇沟 后界:咬肌前缘 由外向内分为六层
五、牙龈(gums)

口腔解剖考研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考研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考研名词解释本文将介绍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口腔术语。

首先,牙冠是指牙体的外层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与牙根以牙颈为界,这被称为解剖牙冠。

而临床牙冠则是指露出口腔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同样的,解剖牙根是指被牙骨质覆盖的部分,而临床牙根则是指在口腔内看不到的部分。

每个牙根尖处通常有一个小孔,称为根尖孔,以供牙髓神经血管通过。

对于多根牙,牙颈至根分叉之间的部分被称为根干。

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形成的弧形曲线称为颈缘,也称为颈线或者牙颈。

牙骨质和牙釉质在牙颈部相接处被称为釉牙骨质界。

中线是将颅面部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和上颌两中切牙和下颌两中切牙之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牙体长轴是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被称为接触区,也称为邻接区。

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为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唇线角。

而牙冠上三面相交所成的角称为点角,如磨牙的近颊牙合点角。

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形高点。

为了便于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部位所在,常将牙轴面在一个方向分为三个等分来描述,这被称为牙体三等分。

牙冠上的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为牙尖,位于尖牙切端、后牙的牙合面上。

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称为舌面隆突,而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则被称为切缘结节,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

牙冠表面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称为嵴,而切牙切缘舌侧长条形的牙釉质隆起则被称为切嵴。

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被称为轴嵴,如唇轴嵴、颊轴嵴、舌轴嵴。

22.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

23.牙尖嵴是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

尖牙的近、远中牙尖嵴组成切嵴,后牙颊尖和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分别组成颊牙合边缘嵴和舌牙合边缘嵴。

24.三角嵴是由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

每条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25.横嵴是牙合面相对牙尖两三角嵴相连、横过颌面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重要解剖特征。

口腔解剖

口腔解剖

外形高点:牙体个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点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

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颈嵴: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

轴嵴: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临床牙冠:为牙体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颈缘为界。

楔状隙:相邻两牙邻面接触区为圆突面,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覆牙合(over bite):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

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覆盖(over jet):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

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之间的水平距离。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密切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

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向后下移动约1mm左右,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髁状突位于颞下颌关节窝的最后位置,从该位置开始,下颌可以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触位,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釉质namal为覆盖在牙冠部表面的一层硬组织。

其基本结构是釉柱。

釉柱enamalrod釉质的基本结构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而到达牙的表面。

在窝沟处釉柱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部。

绞釉gnarledenamel釉柱在近釉牙本质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釉柱鞘enamalrodsheath在一个釉柱尾部与相邻的釉柱头部的两组晶体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这类间隙构成了釉柱头部清晰的弧线边界即所谓的釉柱鞘。

釉质生长线incremantallineofenamel幼稚周期性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

新生线neonatalline在乳牙和恒磨牙的磨片上常可见的一条加重的生长线。

釉板enamellamella是一薄层的板状结构垂直于牙面有的停止在釉质内有的达釉牙本质界有的甚至伸到牙本质内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的结构。

釉丛enameltuft是一部分矿化较差而相对蛋白含量较高的釉柱起自釉牙本质界向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釉梭enamelspindle是位于釉牙本质界处的纺锤状结构在牙尖部位较多见。

釉牙本质界enamel-dentinaljunction是由许多紧挨着的圆弧形的小凹所构成的釉质和牙本质的交界线。

釉小皮enamelcuticle是指覆盖在新萌出的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见残留。

釉面横纹perikymata是指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是釉质生长线到达牙表面的部位。

釉帽enamelcaps釉质表面的一些不规则的帽状突起。

牙本质dentin为构成牙主体的硬组织色淡黄其冠部表面覆有牙釉质而根部覆盖牙骨质。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pulpo-dentinalcomplex牙本质和牙髓因为在其胚胎和功能上相互关系密切故两者有此合称。

牙本质小管dentinaltubule为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了组织液和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口腔解剖知识点归纳总结

口腔解剖知识点归纳总结

口腔解剖知识点归纳总结人体口腔是一个生理结构复杂的器官,它由唇、颊、硬腭、软腭、舌和牙齿等组成。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也是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起着咀嚼、吞咽、言语、味觉和消化等重要作用。

口腔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口腔外部结构和口腔内部结构两部分。

口腔外部结构包括唇、颊、口腔前庭、口角和口唇等。

口腔内部结构包括硬腭、软腭、口腔腔、口腔底、口腔顶、舌、牙齿和牙龈等。

1. 唇:唇是口腔的前部入口,由外唇和内唇组成。

外唇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内唇上有较薄的黏膜。

2. 颊:颊是指两侧口腔内壁,由颊粘膜、颊脂肪垫和磨牙垫组成。

颊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口腔内部组织,帮助食物咀嚼。

3. 硬腭:硬腭位于口腔的上部,是骨性结构。

它由硬腭骨和硬腭黏膜组成,主要功能是分开口腔和鼻腔,帮助吞咽和发音。

4. 软腭:软腭位于口腔的后部,是一块柔软的组织。

它由软腭肌和软腭黏膜组成,主要功能是关闭口腔和鼻腔之间的通道,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5. 口腔腔:口腔腔是口腔的主要空间,由舌的下面和颊的内侧包围。

口腔腔内有牙齿、舌、唾液腺和口腔黏膜等组织。

6. 口腔底:口腔底位于口腔腔的下部,由口底粘膜和口底肌组成。

口腔底主要功能是帮助发音和咀嚼,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区域。

7. 口腔顶:口腔顶位于口腔腔的上部,主要由硬颚、软颚和口腔顶肌组成。

口腔顶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发音和咀嚼,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区域。

8. 舌:舌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器官,位于口腔的底部。

舌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咀嚼、吞咽和发音,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区域。

9.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的一种硬组织,主要用于咀嚼和分解食物。

人类的牙齿分为前牙、犬牙和臼齿三种,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10. 牙龈:牙龈是牙齿周围的黏膜组织,主要作用是固定牙齿并保护牙齿周围的组织。

除了上述口腔的主要解剖结构外,口腔还包括多种重要的组织和器官,例如唾液腺、牙髓、牙周组织和舌下腺等。

这些组织和器官都对口腔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解剖结构和功能十分丰富。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和作用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它主要涉及口腔内各种组织、器官以及其生理功能的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

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在咀嚼、咽喉、发音和呼吸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腔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器官的关联,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主要结构和功能1.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用于咀嚼食物和语言表达。

它们包括牙冠、牙根和牙髓,由釉质、象牙质和牙本质组成。

牙齿的结构和数目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功能和解剖特点基本相似。

2.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内壁的覆盖层,包括颊黏膜、唇黏膜、舌黏膜和硬腭黏膜等,它们在口腔中起着保护、吸收、分泌和感觉等多种功能。

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舌头和咽喉舌头和咽喉是口腔与呼吸道相连的部位,它们在咀嚼、吞咽和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

舌头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口腔黏膜、牙齿等密切相关。

4. 唾液腺唾液腺是口腔中最重要的消化腺,它包括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等,主要用于分泌唾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口腔的湿润。

唾液腺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观察、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医学影像学等,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应用涉及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不仅涉及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解剖学特点,还包括口腔生理学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

口腔是人体消化和语言表达的重要器官,它的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1.transverse ridge即横嵴,是相对牙尖的两条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嵴,横嵴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重要特征teral canal即根管侧支,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腔。

根尖1/3的根管侧支。

3.pulp horn即髓角,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外形相似。

髓角距牙合面的距离因年龄而异,乳牙与刚萌出不久的恒牙髓室大,髓角至牙合面的距离近;老年人髓腔内径变小,髓角变低,髓角至牙合面的距离变大。

4.clinical crown即临床牙冠,指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组织。

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临床牙冠的长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常健康的牙齿临近牙颈部被牙龈覆盖,特别是年轻人的牙冠,临床牙冠常小于解剖牙冠;随着年龄增长或牙周病变,牙龈萎缩,部分牙根暴露在口腔内,临床牙冠大于解剖牙冠。

5.root canal orifice即根管口。

髓腔为一由冠部延伸至根部直至根尖部开口的连续结构,位于牙冠的部分空间较大,称为髓室(pulp chamber);位于牙根中心的管状系统,称为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髓室与根管在牙颈部釉牙骨质界水平的分界呈现一漏斗状的移行结构,称为根管口。

6.pit即点隙。

牙发育的钙化中心叫生长叶(development lobe),其交界处为发育沟,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所成的点状凹陷称为点隙。

此处釉质未完全连接,钙化不全,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7.T riangular ridge即三角嵴,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每条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8. height of contour即外形高点,为牙体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前牙的外形高点一般均在牙冠颈1/3,后牙的外形高点颊侧一般在牙冠颈1/3、舌侧一般在牙冠中1/3。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

QA1.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

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2.牙体长轴(long axis)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3. 接触区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4.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3.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4.点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

5.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6.颈嵴: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7.三角嵴: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

8.轴嵴: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9.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

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10.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11.临床牙冠:暴露于口腔的牙体部分称为临床牙冠。

12.解剖牙冠: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称为解剖牙冠。

13.临床牙根: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牙体部分称为临床牙根。

14.解剖牙根:外层由牙骨制裁覆盖的部分称为解剖牙根。

15.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16.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17.楔状隙:相邻两牙邻面接触区为圆突面,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18.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19.点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

20..管间吻合:发自相邻根客间的交通支。

21.根管侧支: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成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23.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

24.根尖分叉: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组织结构及其互相关系的学科。

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入口,也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的重要场所,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功能的多样性对于口腔医学、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口腔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1. 口腔的整体结构口腔由口腔前庭、上颌骨、下颌骨、颅骨底和舌、软腭等组成。

口腔前庭由颊、唇、颚及其粘膜组成。

上颌骨和下颌骨是构成口腔壁面的重要骨骼,颅骨底则构成口腔的颞面。

舌和软腭是口腔内分隔组织、协助咀嚼及发音的器官。

2. 牙齿的形态结构牙齿是口腔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形态结构复杂,主要由牙冠、牙根、牙颈和牙髓腔等部分组成。

每颗牙齿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都有一定规律,掌握牙齿的结构和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

3. 口腔黏膜的结构口腔黏膜是口腔内部的内衬组织,其结构包括上皮层、粘膜结缔组织及黏膜下层等,不同部位的口腔黏膜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颊粘膜、牙龈粘膜等,了解口腔黏膜的结构对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4. 口腔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口腔的血管和神经丰富,其分布对于口腔的感觉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口腔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5. 口腔的淋巴系统口腔的淋巴系统是人体淋巴系统中的一部分,其结构和功能与全身淋巴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6. 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口腔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咀嚼、吞咽、发音等功能与口腔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了解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口腔医学及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口腔解剖学的知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也是口腔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口腔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与其他器官之间的联系。

口腔解剖学的研究对于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口腔解剖学

一、口腔解剖学

一、口腔解剖学
口腔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入口,也是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器官,因此对口腔解剖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口腔解剖学涉及到口腔内部结构的组成。

口腔内部主要由口腔粘膜、舌、牙齿、唾液腺等组成。

口腔粘膜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包括颊粘膜、舌粘膜、牙龈等。

舌是口腔内的一个重要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品尝食物,还能参与语言的发音。

牙齿是口腔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用于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唾液腺则是口腔内的一个重要分泌器官,它可以分泌唾液,帮助咀嚼和吞咽。

其次,口腔解剖学还涉及口腔内部结构的功能。

口腔内的各个器官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完成各自的功能。

例如,舌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品尝食物,参与语言的发音;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帮助消化;唾液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帮助咀嚼和吞咽。

口腔内的这些器官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口腔的各项功能。

此外,口腔解剖学还涉及到口腔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口腔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口腔与咽部相通,口腔内的食物经过咽部进入食道,从而进入胃部消化。

口腔与鼻腔也有密切的联系,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也受到鼻腔内气味的影响。

综上所述,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它对口腔的健康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口腔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内部结构的组成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口腔健康,注重口腔卫生,保持口腔健康,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口腔解剖

口腔解剖

外形高点:牙体个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点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

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颈嵴: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

轴嵴: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临床牙冠:为牙体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颈缘为界。

楔状隙:相邻两牙邻面接触区为圆突面,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覆牙合(over bite):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

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覆盖(over jet):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

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之间的水平距离。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密切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

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向后下移动约1mm左右,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髁状突位于颞下颌关节窝的最后位置,从该位置开始,下颌可以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触位,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1解剖牙冠(anatomicalcrown):牙体外层被牙釉质覆盖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2临床牙冠(clinicalcrown):牙体露出口腔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3解剖牙根(anatomicalroot):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4临床牙根(clinicalroot):口腔内见不到的牙体部分。

5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6萌出(eruption):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牙萌出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7唇面(labialsurface):前牙牙冠接近唇黏膜的一面,称为唇面。

8颊面(buccalsurface):后牙牙冠接近颊黏膜的一面,称为颊面。

9舌面(lingualsurface):牙冠接近舌侧的一面,称为舌面。

10腭面(palatalsurface):上颌牙牙冠舌面因接近腭侧,称为腭面。

11邻面(proximalsurface):同一牙弓内相邻两牙相互接触的面,称为邻面。

12近中面(mesialsurface):牙冠离中线较近的邻面,称为近中面。

13远中面(distalsurface):牙冠离中线较远的邻面,称为远中面。

14牙合面(occlusalsurface):上下颌后牙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

15切嵴(incisalridge):前牙无牙合面,切端【舌侧】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6中线(medianline):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两中切牙、下颌两中切牙之间。

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7牙体长轴(long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18接触区(contactarea):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区域,亦称邻接处。

19线角(lineangle):牙冠上两个相邻牙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唇线角。

20点角(pointangle):牙冠上三个相邻牙面相交所成的角称点角,如磨牙的近颊牙合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pulp cavity:牙髓腔简称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牙尚有副孔或/和侧孔)外,其余绝大部分均被坚硬的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
30.髓室:髓室为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与牙冠的外形相似。
31.髓室顶:与胎面或切嵴相对应的髓室壁称髓室顶。
32.髓角: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的高度相似。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6. stomatognathic system:系指咀嚼器官及其有关组织,如颅面诸骨、舌骨、颈椎、肩脚骨、胸骨、锁骨等与联系其间的肌、韧带、牙、题下颌关节,以及血管、淋巴、腺体及各种结缔组织等,视为由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功能整体。
57.水平肌链:从前向后呈环状排列。由口轮匝肌、颊肌和咽上缩肌组成,该肌链像括约肌样。
41.修复学胎平面: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胎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并与上唇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42.横胎曲线:又称Wilson
曲线(curve of Wilson)。连接同颌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为横胎曲线;上颌者称为上颌横胎曲线,下颌者称之为下颌横胎曲线。
38.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较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39.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40.牙弓:上下颌牙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dental arch)或牙列(dentition)。上颌者称为上牙列(弓),下颌者称为下牙列(弓)。
转]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100个专升本备考题库 2012-2-2 22:46阅读(19)转载自米彩云赞赞赞赞转载分享评论复制地址举报编辑上一篇 |下一篇:口腔解剖生理学名...
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60.肌力轨道: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力,直接作用于下颌骨,逐渐形成骨松质轨道称为肌力轨道。
61.颈动脉窦: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
66.口腔前庭沟:口腔前庭沟或称唇颊龈沟,即口腔前庭的上、下界。沟呈蹄铁形,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
67.上下唇系带:上、下唇系带(frenulum
53. long centric:下颌从后退接触位向前上移动约1~到达牙尖交错位,这两个颌位的关系主要为水平方向的关系。在此移动过程中下颌无偏斜或偏斜小于0.5 mm,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单侧的咬合性接触,通常将这两个颌位之间的这种无偏斜的以前后向为主的位置关
58.垂直肌链:从上向下几乎呈垂直排列,由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等组成。该垂直肌链的上半部分肌收缩使软腭向上活动乡下半部分肌收缩使软鳄向下活动。
59.牙力轨道:下颌骨表层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骨松质在一定部位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下颌骨牙槽窝底部周围,骨松质包绕该处并斜向后上,通过下颌支到达骸突,形成牙力轨道。咀嚼力即通过这一轨道传至颅底。
51. canine protected occlusion:正常情况下,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可以是仅尖牙接触,后牙不接触,称为尖牙保护胎(canine protected occlusion),简称尖牙殆。
52. group function occlusion:正常情况下,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可以有2对以上后牙接触,或1对后牙(通常为第一前磨牙)以及尖牙有咬合接触,工作侧其他后牙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明显咬合接触,称为组牙功能胎(group functional occlusion),简称组牙胎。
47. overjet:覆盖是指牙尖交错胎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前牙覆盖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约为2^-4 mm;后牙覆盖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48: over bite:覆胎是指牙尖交错胎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前牙覆胎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v4 mm;后牙覆胎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49. 下颌姿势位:当人直立或端坐,两龈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
50.胎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从前向后有一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称之胎间隙或息止胎间隙(free way space)。
62.角淋巴结:又称颈二腹肌淋巴结(jugulo-digastric lymphatic nodes)或扁桃体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后腹下缘的下方至面总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处,与舌下神经和颈内动脉紧密相邻。颈二腹肌淋巴结中有一个淋巴结较大,位于二腹肌后腹与颈内静脉所成的交角内,紧贴颈内静脉的前面。
63.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jugulo-oinohyod lymphaticnodes):位于肩脚舌骨肌下腹上方,在肩脚舌骨肌跨越颈内静脉处。
21.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称舌面隆突(cingulum),系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22.窝:牙冠舌面及胎面上不规则的凹陷,称为窝。如前牙舌面的舌窝,后牙胎面的中央窝等。
23.沟:位于牙冠的轴面及胎面,介于牙尖和晴之间,或窝的底部的细长凹陷部分,略似山间的溪流。
24.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规则的浅沟。
33.髓室底:与髓室顶相对应的髓室壁名髓室底。
34. root canal:根管,系位于牙根内的大部分髓腔。
35.根尖孔:根管在牙根尖表面的开口称为根尖孔。
36.根管侧支: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37.管间侧支:又称管间吻合(intercanal anastomoses)或管I'7交通支,为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可为1至2支呈水平、弧形甚或呈网状,多见于双根管型,根中1/3的管间侧支多于根尖1/3,根颈1/3者最少。
系,称为“长正中”(long centric)。
54.眶耳平面:眶耳平面是连接双侧眶下缘最低点和外耳道上缘的一个假想平面,当人端坐,头保持直立位置时,该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55.鼻翼耳屏线:鼻翼耳屏线(Compers line, Ala-tragus line)是指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假想连线,该线与胎平面平行,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15°。
43. Spec curve;系下颌牙列的纵胎曲线,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
44. ,Bonwill等边三角:根据Bonwill的研究,下颌骨双侧骸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相连,恰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边长为10. 16 cm (4英时),称之为Bonwill三角。
45. Monso。球面:Monson在Bonwill三角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以眉间点为中心,以10. 16 cm (4英时)为半径作一球面,下颌牙列的胎面与此球面相吻合,上颌牙列的补偿曲线也是该球面上的一部分。
46: intercuspal occlusion: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又曾被称为正中胎(centric occlusion; CO)。
64.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当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前外侧部称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后内侧部为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65. P皱璧:腭皱璧(palatal rugae)位于硬腭前部,为自腭中缝前部向两侧略呈辐射状的软组织嵴,其形状不规则。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14. incisor ridge:前牙无胎面,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5.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dental cusp)。位于尖牙的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胎面上。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16.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称切缘结节(mamelon),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7. marginal ridge: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胎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称为边缘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