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10)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分析。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重点: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学难点: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和图6.2来告诉我一下。

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的位置”图

学生: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学生:亚洲北部约达到北纬81°,南部达到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

教师小结:刚刚三位同学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角度帮大家明确了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板书: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读图分析: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读图6.1和6.3分析一下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并出示问题。

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后回答:北美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从海陆位置关系看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边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从经纬度位置:北纬84°到北纬7°,东经171°到西经22°。

过渡:上个学期我们学习过,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

学生: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七个大洲中,哪个大洲号称“世界第一大洲”吗?

亚教师: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亚洲是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课件:显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并出示问题。

板书: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显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出示问题。

生答: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北亚、西亚。

教师: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到并圈画出来,然后分析一下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什么特色?

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

课件:显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教师:教师结合相关图片总结概括。

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范围和位置,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都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课件:显示表格“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课堂练习:读图分析,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学反思:可以说,本节课我是在充分学习并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所以始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亚洲的范围和地理分区。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难点: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2.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原因。 【教具准备】 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课件。 2.世界地图、地球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本章我们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认识区域,

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从海陆位置的角度看,亚洲位于哪个地方?(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提问:大家谁能说出亚洲的经纬度范围?(学生回答)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2.范围:经度范围:东经26°至西经170° 纬度范围:北纬81°至南纬11° 课件展示:“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并显示问题: 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读图,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读图,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案

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2 初步感受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难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大洲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好!新的学期开始了,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地理课又将学习什么内容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再具体到某一国家。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路,你能为我描述一下你家的地址吗? [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 (1)你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是楼房还是瓦房。 其实,认识、学习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二)、讲课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课件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提问]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生]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小结并过渡]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半球位置。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 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 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 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 课题: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利用地图读出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亚洲是第一大洲和地理分区。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并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的特点;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多媒体演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亚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配以高亢的《亚洲雄风》的音乐,让学生对亚洲有个初步认识,激发对亚洲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引出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的内容—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师]了解亚洲,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位置和范围。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课标要求,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课标。(多媒体展示课标,学生齐读) [分解课标之一]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一下亚洲的位置,请同学们读图6.1和6.2,回答PPT上展示的三个问题。(分组活动,2分钟时间)[生]到屏幕前读图分析回答。 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教师指导学生找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 海陆位置:相邻的大洲和大洋、分界线(提示用方位描述,例:北临北冰洋) [过渡]知道了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那如何来描述它的经纬度位置呢?我们先找一位同学上来找一下亚洲的经纬度范围是多少,也就是最北、最南、最东、最西分别是多少度? [生]到屏幕前指图回答。 纬度:81°N-11°S 经度:26°E-170°W [过渡]通常情况下纬度位置多用温度带来描述,那找温度带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哪些特殊的纬线穿过亚洲呢? [生]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很明显可以看出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师]这样我们就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三个方面对亚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亚洲位置和范围 教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落实“运用地图等资料阐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一课标要求.“雄踞东方的大洲”从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重点是突出描述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世界第一大洲”突出说明了亚洲范围之大,介绍了亚洲地理分区,并以图画辅以说明的形式展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同时以北美洲地理位置和范围和亚洲进行对比.【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亚洲的面积,地理分区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概况及及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大洲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亚洲的地理分区. 2.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亚洲位置和范围》课件;《亚洲位置和范围》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知识讲解: 多媒体展示: 教学三维目标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播放多媒体课件: 1.指导学生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老师提问):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板书1、半球位置 2.指导学生读图6.2《亚洲的范围》 (老师提问):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亚洲所跨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数?亚洲位于五带中的哪几个带? (学生回答): 跨经度:26°E--180°--170°W;跨纬度:81°N---11°S;跨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板书2、经纬度位置 3.指导学生读图6.2《亚洲的范围》 (老师提问):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洋和大洲. (学生回答):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位置和范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这三个方面,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 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能从亚洲的面积、分区、不同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等方面,描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大洲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难点】 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资料分析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身距离

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地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那么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呢?其实认识一个大洲和参观别人的家一样,首先要 知道“在哪里”,也就是地理位置,弄清楚范围、边界。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二、新课学习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你能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吗?(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它们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北→北冰洋、东→太平洋、南→印度洋) 亚洲主要位于什么大陆?(亚欧大陆) 你能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吗? 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3)经纬度位置 动手在图中标出亚洲领土的四端。 说一说最南、最北的纬度,最东、最西的经度。 最南→约11°S、最北→约81°N,最东→约170°W、最西→约26°E。 你能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吗? 纬度:约11°S~81°N之间;经度:约26°E~170°W之间,范围广大 2.亚洲的范围 用“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洲?分别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它们与亚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亚洲是七下地理教材的开篇,也是学生首次接触区域地理的学习,构建区域自然地理的知识体系、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是本章重要的知识内容和学法指导。第一节主要学习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方面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结合相关图片了解自然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时说明:本节教材建议用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相关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掌握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相关图文资料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在相关地图上说出亚洲的区域划分,结合景观图片说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说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初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策略与技术: 1、读图分析: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读图提取相关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是初中地理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本节的三个学习目标均需要通过读图分析归纳达成,这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途径。 2、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合作扮演亚洲邻居、说出大洲分界线等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互相帮助的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_10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地理分区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解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并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其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水平。 4.学会用歌谣的方式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刚开始由上册的总论内容的学习转入区域内容的学习。本章教学内容是过渡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分析某地区(国家)位置和范围及自然环境的思路、方法,为学习后面的章节打下基础。【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理解大洲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准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共1课时) 【导入】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问:同学们,在听了这首歌之后,大家心中有没有一种骄傲或自豪的感情? [生]有! [师]找一名同学与大家分享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 [生]由于我们就生活在亚洲! [师]我们既是中国人,同时也是亚洲人,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们所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首页展示。 [师]亚洲也是我们由上册的总论内容学习转入本学期区域地理学习的开始,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给大家介绍利用歌谣学地理的方法,协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讲授】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师]提问:如果要描述一个区域的位置,一般会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生]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师]指出本节课对亚洲位置的描述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实行。 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亚洲的范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地球仪、教材第二页图 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8)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一、二课时 课题:第八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和范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三、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_10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与其他洲的分界线等。 ②通过课件展示,了解亚洲各区域居民的生活差异。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难点:学会归纳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

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新授 (一)温故知新(学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活动1]: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东:170°W;最西:26°E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活动2]: (一)算一算——世界第一大洲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_7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 1,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2,学习重点;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3,学习难点;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4,学习方法及准备;小组合作探究课件亚洲 一、导入设计: 二、自主学习(请你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3.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和半球。 4.亚洲占据了_______ 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______洋。 5.亚洲北部约达北纬,南部约达南纬,经度位置约在东经至西经之间,范围广大。 三、合作探究(先将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再与同学合作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半球位置:读图6.1,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在_________半球,小部分在_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大部分在_________半球,小部分在____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读图6.2,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_________洋、东临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洋。亚洲西北与_________接壤,东北以________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_________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_________洲相望。 3、纬度位置:从图6.2中可以看出,亚洲大约位于南纬________至北纬_________之间,地跨五带中的热带、_________和北寒带。 四、拓展延伸 五、课堂检测; 1、认识区域,首先认识区域的()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教案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亚洲的地点和范围 【课程目标】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 【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能够说明亚洲的半球地点、海陆地点、经纬度地点;认识亚洲 的面积及地理分区;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某大洲的地点和 范围。 过程与方法:经过大洲地点和范围的学习,指引学生学会利用地图简述某一 地域地点和范围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描绘空间地点时的重要作 用,进而更为自觉地热爱地理学习;经过察看不一样地域居民的 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别,帮助学生理解就地取材的思想。 【教课要点】 亚洲所处的地理地点和范围。 【教课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域地理地点和范围的方法。 【教课方法】 类比法(第一课时)、概括法(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课内容师生活动设计企图【教师】今日是开学第一课,俗语说温故而知新,所认识课本导入新课以我们先往返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知识?有整体框架没有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 【学生】明确知识的 【教师】很好,上学期我们学过对于地球、大陆与大逻辑关系 洋、天气、人种等方面知识,那么这些呢,都是从地 理因素的角度来进行学习的,这一学期我们就会将这 些因素,填进某一个详细地区里,我们会认识到,上 学期我们学过的知识,是多么的实用。 【教师】同学们请翻开目录,有没有同学能够给大家 读一读目录里章的标题,而后想想有什么规律啊?

【学生】 【教师】很好,我们发现,课本大概上是依据距离我 们的远近来安排内容的,对不对啊? 那么,我们就从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开始学起。 【教师】同学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第一应当从哪些 方面进行认识呢? 【学生】什么样子,什么地点 绝对地点【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要想认识一个事为学习和物,是否是第一应当先找到它在哪儿啊?这就是地点某一地域相对地点和范围。的地点的【教师】那么我们下边就来做一个对于地点的小游做铺垫实质戏,这个游戏很简单,第一我们把教室里的每个地点 进行编号,而后我先随机点一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实质 状况,说出这段话,比如,我是22,我坐在教室的前 半部分、左半部分,我的前边是*** ,我的后边是 *** ,我的左侧是 *** ,我的右侧是 *** 。 而后这位同学就能够履行你的特权,随机点班里其余 的一位同学来连续游戏,我们来看一看谁说的最快最 准,说对了的呢,我们能够有一些小奖赏。 【学生】挨次睁开游戏,大体连续十个人左右。 亚洲的【教师】那么大家既然能够描绘清楚自己在班级的位半 球地点置,那么我相信大家应当也能够描绘清楚大洲在世界 上的地点,对不对? 【教师】我们来想一下,刚才我们描绘自己的座位地 点时,说到我们在班级的哪一部分,假如亚洲来描绘 自己在全世界的地点,它应当如何来描绘呢? 【学生】亚洲应当说自己在哪个半球。 【教师】很好,那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如何区分南 北半球?如何区分东西半球? 【学生】赤道区分南北半球,西经 20°和东经160 °来 区分东西半球。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这一节主要从亚洲的位置和结构入手,使学生学会总结某一大洲位置的特点,应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来分析归纳。了解亚洲由于南北跨度大,导致气温差异大;由于东西跨度大,导致降水差异大,所以生活在亚洲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分析。 2.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3.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难点:学会归纳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世界之最,你知道吗? 展示图集(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的山脉、世界最高峰、世界最大的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陆地最低点、最

深的淡水湖) 图集中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世界之最”,都在我们生活的——亚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知道他在哪儿,也就是明确位置。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讲授新知】 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 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 学生回答:…… 对于亚洲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从哪几个角度来描述呢?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学生作笔记)。 2、从这三个角度分别怎样描述? 教师提问: (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位于哪个半球? 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位于哪个半球? 北半球 (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学生作笔记),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 力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 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 小结: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新人教版

《亚洲位置和范围》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节内容。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但仍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Q宠宝贝亚洲神奇之旅”这一情境主线,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学会描述大洲位置和范围的一般方法,并能举一反三,从而开拓思路。 三、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并叙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和探究活动,享受思维美和发现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识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QQ游戏中的宠物宝贝学习成长这一情境为主线,创设情境,通过资料搜集等活动积累感性知识,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受QQ游戏中的宠物宝贝学习成长启发,以此为情景主线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引】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新朋友,它是QQ游戏中的“Q宠宝贝”,你和它玩过吧,它爱学习、爱打工,更爱旅游,我们和它一起体验成长的乐趣吧! 课件展示“Q宠宝贝神奇之旅”游戏图片(需要登录游戏界面在线演示)。今天我们跟着Q宠宝贝体验亚洲神奇之旅,让我们一起来闯关学习,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QQ网络游戏情景导入,Q宠宝贝的亚洲、欧洲、南美洲旅游见闻,是非常好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合探究启迪思维】 Q宠快递: Q宠宝贝正在打工当快递员呢!你在网上拍的一套物理实验器材到了本地快递公司。宝贝给你打电话:“你好,你的邮件到了,你的收货地址上面写的是学校的地址,现在学校放假了,能把你家的具体位置告诉我吗?” 同学描述自己家的位置,说出具体的门牌号,为了能让别人迅速找到你家,还要说出邻近你家的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学生回答预设:吉林省白城市北胜利小区13号楼1单元8号,在大润发超市东200米,清真寺路南胡同内,等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