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郑州市,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
下面店铺整理了新郑风景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郑市名胜古迹盘点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1: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为有熊氏少典及轩辕黄帝的故有熊之国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少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河南省新郑市古为有熊国,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西汉年间,为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
明朝,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在祠前建轩辕桥。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
《重修大殿记》记述:“古
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20世纪90年代后,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至今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被评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游客接待中心被命名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2010年被命名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被命名全国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2: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遗址年代距今约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
该遗址出土的器物有独具一格的文化面貌,被考古学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
证明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
经勘查得知,裴李岗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迹,西半部为氏族墓地。
1977~1979年先后经过4次发掘,共计发掘墓葬114座、陶窑1座、灰坑10余个以及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
出土各种器物400余件,包括各种石器、陶器、
骨器等。
已发掘墓葬的墓坑多呈长方形,死者葬式绝大多数为单
人仰身直肢葬。
随葬品主要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该遗址的出土器物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故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3:新郑博物馆
新郑博物馆位于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是河南省县 (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现存馆藏文物6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4400余件,主要陈列有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等
位于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是中国
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199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在业务方面设立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等部门。
新郑博物馆是一座县(市)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达6万余件,居河南省县级博物馆前列。
博物馆的主楼坐北向南,为两层歇山式仿古建筑,长43.2米,宽16米,高16米。
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上层两坡,下部四坡,全部用琉璃瓦勾彻,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主楼两侧,各建卷棚式厢房11间。
新郑市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6万余件,分青铜器、陶器、瓷器、石刻、砖瓦等17个类别。
主要藏品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乐器、兵器和生活生产用具以及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动物化石等,其中50万年前的纳玛象牙化石长3.55米,是国内同类象牙化石中最长的一枚。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4: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与韩国的国都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周围,出土了大量文物与建筑遗址。
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在此建都539年,因此称郑韩故城,郑韩故城周长约45华里,其平面形状象一只牛角,郑韩故城分东西两区。
西
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和平民居住区。
郑韩故城的城垣均是用土夯筑而成,城墙高一般为10米左右,最高可达16米、城墙基宽40—60米,顶宽2.5米。
2100多年过去,郑韩故地至今仍城垣逶逦,巍巍壮观,它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而且是供人们游览的重要古迹
郑韩故城位于今新郑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
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
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郑韩故城内文物遗迹星罗棋布,目前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
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缫丝作坊遗址。
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
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
平民墓葬区主要分布在城东黄水河东岸、城南和城西双洎河西岸一带,城北墓葬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