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声现象(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声现象问题求解题分类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声现象问题求解题分类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

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

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求:(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小车的速度。

【答案】(1) 68m;(2)34m;(3) 37.78m/s。

【解析】【分析】【详解】(1) 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68m。

(2) 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第二次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过程中的路程汽车的行驶时间汽车的速度小车的速度是37.78m/s。

答:(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为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小车的速度为37.78m/s。

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响度声源处【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

[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3.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信息响度【解析】【详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点睛】本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声波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声学实验【附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声学实验【附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声学实验1.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填变大\变小),听其响度(填变大\变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2.用一片钢锯条可以进行很多实验,例如:(1)实验一:器材:断钢锯条、硬纸片。

如图甲: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用相同的力度滑动两次,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的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如果反映在乙图的声波图像中,这两次的图像应该是哪两幅图?。

(2)实验二: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再用力拨动锯条,这两次听到的声音的不同3.如图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1)甲图: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的关系.(2)乙图: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这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4.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的振动引起的(2)吹(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高,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5.在学习吉演奏过程中,小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B 铜60 1.02C 铜100 0.76D 尼龙100(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6.苏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她对老师讲过的“蜜蜂发声是双翅不断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为了弄清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苏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测验—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测验—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测验—声现象(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答案】D。

【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当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可以通过大地和空气同时向外传播,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时可以提前听到从大地传过来的声音,做好准备,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2.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铃声渐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声音由纸团振动发生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D.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后,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答案】B。

【解析】A. 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铃声渐弱,是为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 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声音由鼓面振动发生,纸团的跳动只是起放大振动的作用,不是纸团的振动发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是屋内较高温度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液化而形成的,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故C正确;D. 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所以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后,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故D正确.选B。

3.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答案】D。

【解析】ABC.开着窗时,部分声波会传出室外,减小了声音的反射,且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被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所以声音变弱.故ABC不符合题意;D.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所以空教室内讲话声音响亮,故D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迎战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声现象》(解析版)

迎战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声现象》(解析版)

《声现象》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 “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C. 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D. 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 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D. 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B.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D. 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B. 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C. 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 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B. 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7.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B. 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B. 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一定越大C. 声音的音调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大D. 利用超声波无法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10.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声现象的综合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声现象的综合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A.165m B.198m C.22lm D.330m【答案】A【解析】【详解】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10.3s=0.15s 2t=,110.15s330m/s=49.5ms vt==⨯,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20.7s=0.35s 2t=,220.35s330m/s=115.5ms vt==⨯,则峡谷的宽度为:1249.5m+115.5m=165ms s s=+=,故选A。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答案】B【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详解】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则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B. 超声波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也在振动,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是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2.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3.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4.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声现象含解析

声现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

【解析】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但是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2.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答案】A。

【解析】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鼓声传播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故其响度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响度大,故C错误。

D、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观众是依据音色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故D错误。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因此选项D说法不正确.由上可知,选项B、C、D 的说法不正确;故选A。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答案】D【解析】【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详解】A.诵读声是由学生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诵读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于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音,故B错误;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故D正确.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 正确;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解析版)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解析版)

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考点一:声音产生的条件1.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2.人们谈话时彼此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而产生声音,经传播到人耳,引起人耳的振动,产生了听觉.3.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考点二:声音的传播与声速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不能发声B. 声音是一种波C.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B.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3.声音能靠一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__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______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_________中比在中_________传播得得快.如果这根管子长为1120m,两次响声相隔3s,当时的气温为15℃,则管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4.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传播,的传声能力较强.5.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6.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它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①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②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2.在一只玻璃杯里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分别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测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仔细倾听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主要根据是(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4.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乐音三要素D. 响度大小5.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频率不同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7. 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8.六月的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2.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3.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考点五:噪声与控制1. 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2.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乐器商店标志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3.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_____.4.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参考答案考点一:声音产生的条件1.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A.我们听到声音的条件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并且在介质中传播.物体振动时,如果没有介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故A不合题意;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B符合题意;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色辨别,故C不合题意;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不合题意;2.人们谈话时彼此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而产生声音,经传播到人耳,引起人耳的振动,产生了听觉.【答案】振动空气鼓膜【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声音会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3.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答案】塑料球被弹开发声体(音叉)在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也在振动,所以会将接触它的塑料球弹开;音叉的振动比较小,通过塑料球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考点二:声音的传播与声速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不能发声B. 声音是一种波C.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答案】B【解析】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错误;B.声音是一种波,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错误D.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B.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答案】A【解析】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声音的反射,回声现象,和次声无关.符合题意.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不符合题意.C. 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不符合题意.D.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把能量传递给眼镜和上面的灰尘,使眼镜和灰尘分离,起到清洗的效果.不合题意.故选A.3.声音能靠一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__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______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_________中比在中_________传播得得快.如果这根管子长为1120m,两次响声相隔3s,当时的气温为15℃,则管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答案】 (1). 固体 (2). 液体 (3). 气体 (4). 钢管 (5). 空气(6). 固体 (7). 气体 (8). 3808【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可以通过固体和气体传播,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击这个管子,声音同时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速度快,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先传到把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甲同学耳朵里,就是第一下响声;随后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也传到甲同学的耳朵里,这就是第二下响声.假设声音沿空气传播所用的时间为t,则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3s;由v=S/t得s=vt;所以有,v空气t=1120m①,v×(t-3s)=1120m②;所以,由①②式得 v≈3808m/s4.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传播,的传声能力较强.【答案】骨头(或固体)、固体【解析】当别人嚼脆饼干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是应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你自己嚼同样的饼干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是因为声音通过骨传播到自己的耳朵,这也说明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强.5.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答案】能;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后,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收到呼叫信号,是因为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瓶内手机发出的声音在瓶外不能听到,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6.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它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①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②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比较听音距离 (2). 电铃的方向 (3). 电铃的响度 (4). 听音的人【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实验可知:小明是通过比较声源到听者的距离的方法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不同的人及不同的声源可以影响声源到听着的距离,所以在实验中还应该控制的变量是:声源相同、观测者相同.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答案】C【解析】A.敲鼓用力越大,振幅增加,响度越大,振动频率不变,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即音调不变.不符合题意;B.广口瓶中空气越稀薄,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小.不符合题意;C.纸板划得慢,梳齿振动得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也越低.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噪声强度,不能减少消灭噪声.不符合题意.2.在一只玻璃杯里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分别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测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仔细倾听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主要根据是(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答案】B【解析】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故选B.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4.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乐音三要素D. 响度大小【答案】D【解析】“引吭高歌”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低声细语”指声音很小,低指的响度小.故选C.5.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频率不同【答案】C【解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故选C.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答案】 (1). 甲和乙 (2). 甲和丙【解析】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7. 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答案】(1)ABCD,(2)DCBA.【解析】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管内空气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用棒敲击试管,振动是试管和管内水振动发声的,水越多,音调越低.所以:(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低到高的顺序是:DCBA8.六月的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答案】 (1). 空气 (2). 音色【解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介质传播来的.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大多是通过气体传播来的;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答案】噪声;能量【解析】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产生很大的噪声.也可以传递能量.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答案】 (1). 信息 (2). 能量【解析】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答案】(1)从表中可以知道: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狗和其他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解析】(1)从表中可以知道: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狗和其他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考点五:噪声与控制1. 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答案】B【解析】解:A、减小音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紧闭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2.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乐器商店的标志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答案】D【解析】题中所示的标志是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D.3.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_____.【答案】 (1). 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2). 隔音盘【解析】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拦反射或吸收、阻挡、在人耳处减弱.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来减弱来噪声的;如图,噪声在隔音盒中传播时,被逐渐减弱,所以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隔音盒.故答案为 (1). 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2). 隔音盘4.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答案】(1)无规则;(2)声源处,传播,人耳;(3)把门窗关上,停止制造噪声,在人耳处塞棉花.【解析】(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声现象专题及详解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声现象专题及详解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声现象专题及详解1、(2021大连)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发出声音的不同点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1、【答案】C【解析】声音的三特性为:音调、响度、音色。

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2021无锡)小红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手指不断变化按压琴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2、【答案】C【解析】演奏二胡时,手指不断变化按压琴弦的位置,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能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3、(2021宿迁)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高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声呐利用次声探测鱼群位置3、【答案】C【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探测鱼群的,故D错误4、(2021湖南)高铁即将开通,工人师傅在铁路经过有住户的地方加装了隔音墙。

隔音墙的作用是()A.声源处减弱噪音B.传播途中减弱噪音C.人耳处减弱噪音D.以上都正确4、【答案】B【解析】减弱噪音通常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隔音墙的作用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

5、(2021湘潭)端午节赛龙舟,选手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C.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音调高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答案】A【解析】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选手能区分开鼓声和其他声音,依靠的是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故B 错误;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6、(2021娄底)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大地传到人耳B.“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河岸作为参照物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实像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6、【答案】D【解析】A.狗叫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A错误;B.“桥流”是以流动的河水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C.“倒影” 是光的反射现象,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虚像,故C错误;D.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7、(2021湖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俗话说“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7、【答案】B【解析】A.“声如洪钟”,形容声音比较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所以我们可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声现象简答题(解析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声现象简答题(解析版)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1-声现象简答题1.如图是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工作时,10m范围内的老鼠会被声波吓跑,而人却没有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当距离超过10m时,驱鼠效果逐渐减弱,请解释原因。

【答案】见解析【解析】家庭使用的高频声波驱鼠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老鼠能够听到,人耳听不到,所以老鼠会被声波吓跑,而人却没有察觉;当距离超过10m时,距发声体的距离变大,响度变小,所以驱鼠效果逐渐减弱。

2.小红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注热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听,水快满了”,说话间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满了,小红疑惑的问小刚: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请你帮助小红解释其中的奥秘。

【答案】见解析【解析】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来越高,就是凭借这一点,知道水快满了的。

3.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的小狗:“2+2等于几?”小狗立即叫了四声,观众为这条聪明的小狗所倾倒。

小狗真的会做算术题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提示:在后台的助手有一个高频口哨)【答案】见解析【解析】小狗不会做算术题,在后台驯兽师的助手,吹了四下哨声,由于哨声频率太高,人类的耳朵听不见(人听不见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而狗可以听到高达50000Hz的声音,它听到四下哨声,故立即叫了四声。

4.晚上在房间学习时,爷爷在厅堂看电视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

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答案】见解析【解析】为保障学习,可利用以下减小干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比如让爷爷把电视的音量调小;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比如戴上耳罩。

5.蝴蝶在花丛中飞行,它的翅膀不停地振动,我们却听不到声音,而蜜蜂飞行时我们却能听到声音,这是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解析】人耳听觉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在350Hz左右,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Hz左右,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

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答案】D【解析】【详解】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A. 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 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 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4.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 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
C. 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13.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17.下列关于声现象 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 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冲刺真题复习—声现象 专题训练(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冲刺真题复习—声现象 专题训练(含解析)

—声现象专题训练1.(2022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没有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没有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2.(2022四川自贡)为创建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公共场合“轻声”说话。

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音调3.(2022)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A.音调相近B.音色相近C.频率相近D.响度相近4.(2022天津)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

听众能够分辨出没有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5.(2022恩施州)甲、乙音叉的形状差没有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B.甲音调低C.乙振幅大D.乙声速小6.(2022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7.(2022四川内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次声波8.(2022赤峰)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9.(2022娄底)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没有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没有会变化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10.(2022四川南充)某学校九年级三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现象解释没有正确的是()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没有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两者的响度没有同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显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声的缘故11.(2022四川眉山)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一一形容声音的音调很高B.闻其声,知其人一一是因为人与人的音色没有同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一一可以直接减弱声D.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一一是因为声能传递信息12.(2022四川达州)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3.(2022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确的是()A.“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B.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噪声C.声音在没有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14.(2022娄底)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产生回声B.“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没有断升高15.(2022宁夏)2023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声现象问题求解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

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

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求:(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小车的速度。

【答案】(1) 68m;(2)34m;(3) 37.78m/s。

【解析】【分析】【详解】(1) 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68m。

(2) 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第二次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过程中的路程汽车的行驶时间汽车的速度小车的速度是37.78m/s。

答:(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为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小车的速度为37.78m/s。

2.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挂在钟罩内,如图所示:用抽气筒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声音 _____;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______的结论。

实验中声音无法完全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写出一种)【答案】逐渐减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上方的固体传声【解析】【分析】【详解】[1]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挂在钟罩内,用抽气筒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传递声音的介质变少,所以将会发现声音逐渐变小;[2]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3]实验中声音无法完全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声音通过上方的固体传声,或空气抽不干净。

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A. 一声B. 最多2声C. 3声D. 4声【答案】 C【解析】【解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甲在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引起水管振动发出声音.声音沿三个途径传播,一是在空气中,一是在水中,一是铁管中,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铁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水中,最慢的是在空气中,所以,最先听到的一声是沿铁管传播来的,第二声是从水中传播来的,第三声是从空气中传播来的,故选C。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出人类听觉范围上限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的传播要依靠弹性介质,其传播时,使弹性介质中的粒子振荡,并通过介质按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传递能量,这种波可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 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故AC正确;B、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故B正确;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5.考试时,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笔经常会掉在桌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出声音时,只有桌子在振动B. 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 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D. 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解:A、发出声音时,笔和桌子都在振动,故A错误;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故B正确;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是因为笔具有惯性,故C错误;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受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了合力为0;(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7.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8.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 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 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 A【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声现象

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声现象

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声现象【试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能够阻断噪声传播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惊天动地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晰。

那个地点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内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4.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能够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要紧是依照声音的音调来判定的【答案及解析】1.【解析】选A。

本题综合考查声学知识。

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A选项正确;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B选项错误;惊天动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因此C选项错误;假如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物体振动也可不能使我们听到声音,因此D选项错误。

故选A。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B.3.【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用扩音器讲课,为了减少声音的发散,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能够改变音叉的振动幅度,改变发声体的响度,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4.【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知识点的综合:声音产生的缘故---物体的振动,因此B中物体不振动就发生是错误的;声音的特性中音调和音色应用,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频率决定的,而音色是判定发声体不同的因素,因此D中闻其声而知其人是由声音的音色来判定的;噪声危害的操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确实是声音传递能量的佐证【试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能够阻断噪声传播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惊天动地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详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C。

3.在“哈夏音乐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A.B.C.D.【答案】C【解析】【分析】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低音指音调低,即频率低;放声歌唱,指响度大,则振幅大;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高音指音调高,即频率高;轻声伴唱,指响度小,则振幅小;【详解】A.男低音振幅小,女高音振幅大,不正确;B.男低音频率高,女高音频率低,不正确;C.男低音振幅大、频率低,女高音振幅小、频率高,正确;D.男低音振幅小、频率高,女高音振幅大、频率低,不正确;故选C。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题型训练—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题型训练—声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题型训练—声现象(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若在月球上(认为真空环境)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和解释正确的是()A.甲、乙实验都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B.甲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C.乙实验右边音叉敲击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能发出声音D.能听到甲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解析】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图甲中,音叉振动,能看到甲球能弹起,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乙中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不能发出声音,泡沫塑料不能弹起,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解析】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可以感觉琴弦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知发声体的音叉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D、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3.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振动,故A正确;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是通过无线电进行相互交谈的,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声现象(含解析)1.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

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反射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答案】B【详解】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在公共场合,当有很多人同时讲话时,我们能够从众多声音中辨别是谁在讲话,那么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

A.响度B.音量C.音调D.音色【答案】D【详解】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够从众多声音中辨别是谁在讲话,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辨别的。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在音乐会上演奏二胡时的情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色【答案】D【详解】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弓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弓弦的长度,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利用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答案】A【详解】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关于超声波和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耳可以听到振幅较大的超声波B.超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答案】A【详解】A.蝙蝠发出的是超过20000Hz的超声波,人耳无法听到,故A错误,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属于声,所以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发出以后,到达海底就会反射回来,回声探测仪接收到讯号后,计算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知道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利用s=vt求海底深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声音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下面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汽车尾部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距B.孕妇去妇产医院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C.老师给同学们讲“学雷锋”的小故事传递正能量D.歌手对着玻璃杯发出“啊”的声音,玻璃杯被震碎【答案】D【详解】A.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孕妇去妇产医院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老师给同学们讲“学雷锋”的小故事传递正能量,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歌手对着玻璃杯发出“啊”的声音,玻璃杯被震碎,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将玻璃震碎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污染之一。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临近居民楼的高架路安装隔音墙B.中高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C.机场停机坪工作人员佩戴耳罩D.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答案】A【详解】A.临近居民楼的高架路安装隔音墙,可以使声音在隔音墙上发生反射,阻断声音的传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声音是汽车的喇叭振动产生的,所以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机场停机坪工作人员佩戴耳罩,防止声音进入人耳,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可以使发动机产生的声音响度变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8.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玉笛声”是由于笛子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散入春风”由物理知识可知笛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答案】空气柱振动空气【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玉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及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散入春风”由物理知识可知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9.如图是贾晓同学用纸盒和橡皮筋自制的“手弹琴”,用手拨动橡皮筋,就会听到琴声。

琴音是由橡皮筋______产生的,贾晓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学校的教室周围通常会种植一些树木,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空气传播过程中【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音是由橡皮筋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贾晓听到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学校的教室周围通常会种植一些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0.学校教学楼的楼道上张贴有图示标志,提醒同学们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不要大声喧哗”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响度声源处【详解】[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2]大声喧哗产生的声音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所以“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一组是()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答案】C【详解】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明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故甲不符合题意;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故乙符合题意;丙.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故丙符合题意。

故选C。

12.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C.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答案】C【详解】A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大,故AD错误;B.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C.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就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故C正确;故选C。

13.用钢琴和长笛同时演奏一支乐曲,听众一听就能区分是钢琴声还是长笛声,这是因为它们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声速不同【答案】A【详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听到的乐曲是由钢琴还是长笛演奏的,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及声速没有关系,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4.小红同学周末向爷爷奶奶问好时,经常利用微信进行语音聊天。

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能分辨出爷爷和奶奶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响度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手机中传出的爷爷说话的声音和小红说话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小红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C【详解】A.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小红能分辨出爷爷和奶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大小和强弱,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与音色、音调无关,所以手机中传出的爷爷说话的声音和小红说话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C正确;D.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红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四幅图中,主要探究声音的响度的是()A.用牙齿轻咬发声的音叉,脸部感觉到发麻B.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跳动C.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铃声渐渐变小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答案】B【详解】A.用牙齿轻咬发声的音叉,脸部感觉到发麻,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鼓面的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符合题意;C.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中不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D.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则锯条振动的频率不同,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现代社会里,养狗、遛狗伤人事故常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

使用时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

这是因为驱狗器()A.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发出声音的响度小C.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答案】D【详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D.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超声驱狗器发出超声波,其频率高于20000Hz,所以狗能听到,而人听不到,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所以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7.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工人师傅利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工件检测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答案】C【详解】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对信息进行传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对信息进行传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对能量进行传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探测道路上的障碍,利用的是回声定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