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一等奖5篇

合集下载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通用5篇)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木兰诗教学设计详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第一教时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

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

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

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辞教案参考5篇

木兰辞教案参考5篇

木兰辞教案参考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发言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木兰辞教案参考5篇我们写的教案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木兰辞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新教材教学设计《木兰诗》一等奖5篇

新教材教学设计《木兰诗》一等奖5篇

新教材教学设计《木兰诗》一等奖5篇新教材教学设计《木兰诗》一等奖(篇1)教材分析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这首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呈现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这节课的学习重在使同学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维目标1.学问与力量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木兰的形象,提高同学们阅读分析文言文的力量2.过程与方法(1)注意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2)采纳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同学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3)加入情景剧表演,关心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木兰形象教学难点熟悉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教学流程一、导入语: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经常用许多美妙的词语来形容女性,信任今日这个女子也会给你留下美妙的印象,由于她为我们树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榜样。

这节课我们连续走进《木兰诗》,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二、重点研读:(老师先带领同学齐读课文,之后以提问式绽开课堂教学。

)[提问]:本文由木兰户织引出故事情节,由“当户织”可见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明确]:是一个勤劳的女子。

[提问]:首段写木兰停机叹息有何作用?[明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爱好。

[提问]:文中哪句话交待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明确]:“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今替爷征。

”[提问]: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木兰毅然打算代父从军,这体现了她身上的什么优秀品质?[明确]:深明大义,忠孝皆备,英勇坚决。

[提问]:在出征前木兰做了哪些预备?[明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师:这里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渲染了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突出了战事的紧迫。

一切预备就绪之后,木兰踏上了征途。

[提问]:是如何呈现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的?[明确]:“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

《木兰诗》教案优秀9篇木兰诗教学设计篇一【学生分析】在中国,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学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可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刚强的女英雄,她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样,爱美,爱她的亲人,爱朴素平淡的生活。

所以,学习《木兰诗》,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的。

【教学建议】1、这首叙事诗字面意义浅显,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

2、《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种艺术手法如铺排、互文、对偶等对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

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

3、体会本诗的选材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责任感。

5、指导朗诵,争取当堂背诵。

建议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木兰停机()──决心()──从军()──奔赴()──十年()──拒赏()──与亲人( )明确:叹息、出征、准备、沙场、征战、辞官、团聚三、探究理解木兰形象讨论:1、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诗中哪些描写刻画了她这一形象?两处: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前者烘托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惨烈,从正面塑造了一个勇敢刚强的战士形象。

后者通过写天子的赏赐之多,侧面表现出木兰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女英雄。

2、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

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心理?⑴ 停机叹息时的心理描写:既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引言:《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以《木兰诗》教学设计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教学设计以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获得了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 掌握《木兰诗》的基本诗意表达和情感意蕴;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木兰诗》的背景介绍和文化内涵;2. 《木兰诗》的文字分析和诗歌鉴赏;3. 《木兰诗》的情感描写和形象表达;4. 《木兰诗》的口语演绎和写作创作;5. 学生团队合作和展示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师讲述与学生研读结合:教师通过讲述木兰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诗歌的文字和诗意表达。

2. 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理解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辅导。

3. 创新思维与艺术表达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木兰诗》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 口语演绎与写作创作相结合:学生通过小组朗读、表演和个人写作等形式,展示对《木兰诗》的真实理解和独特见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5. 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相互合作、协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导入《木兰诗》的背景介绍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文字分析与诗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诗歌的文字表达和诗意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3. 情感描写与形象表达:学生通过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感悟和理解,展示个人独特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木兰诗》示范课一等奖教案《木兰诗》教案㈠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㈡教学重点⑴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⑵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㈢教学难点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㈠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请讲一讲。

(学生讲)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㈡探索新知识1.相关的文学常识(投影显示)《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读文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播flash)需要注意的字音: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著扑朔戎机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⑶找学生读文,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⑷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划节奏,读文。

找三至五名同学读。

师生共评价。

⑸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着读文,提出不懂的字词句。

学生质疑: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例如:当户织:户,军书十二卷:十二,阿爷无大儿:爷,胡骑,戎机,朔,赏赐百千强:强,郭,扶将,著,裳,扑朔,迷离,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优秀教案一等奖

《木兰诗》优秀教案一等奖

《木兰诗》优秀教案一等奖《《木兰诗》优秀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木兰诗》优秀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探究主题。

【教学设想】前面已经说过,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

这首诗尽管长达330字,也要当堂背下来。

当堂能背,而且背得准确无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

设想要点如下: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如果学生中有人在课前就背了下来,也要请他们作背诵表演,总之,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二、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加快记诵的速度这首诗共14节,除“万里”“爷娘”“开我”三节各有六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

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顶真(又称联珠,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来也有助记诵。

三、要讲得精当、简练须知,名篇中词语句的解释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必须严格区分学术研究和教学要求,认定一种解释即可,用不着辨析、征引;分析内容但求具体、贴切,不贴政治标签,不用空洞的赞语;修辞常识(如“互文”)也要讲一点,不讲可能产生误会(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解题说明:诗中有多处涉及历史背景,不交代学生不明白;零零碎碎地讲,既费时又可能打断学生的思路,效果不见得好。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就是借“解题”之名,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讲。

教师讲述要点:1、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2、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

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的背景、结构和意义,掌握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木兰诗》的意蕴和价值,培养学生感悟人生、思考责任的能力。

3.通过阅读、理解和演绎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个性与情感的发掘和表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木兰诗》的结构和意义,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难点:《木兰诗》的价值和意蕴,学生个性与情感的表达和发掘。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用诗歌《儿女英雄传》引入,让学生了解《木兰诗》所属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讲解】1.讲解《木兰诗》的起源、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梳理其主要结构和表现手法,阐释其艺术特点。

2.分析《木兰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人物命运和国家命运,探究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实践】1.朗诵《木兰诗》,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和表现力。

2.分角色朗读,扮演不同角色,在体验诗歌情境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内涵和情感意义的理解。

【总结】小组讨论,梳理《木兰诗》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自主思考和表达。

第二课时【导学】通过历史背景和故事重点的梳理,引入《木兰诗》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用学生的思考问题展开课程,如《木兰诗》对现代人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木兰诗》的译文、注释和赏析,探究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从中感受诗歌的美和思想价值。

【分析解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义,解读诗歌的细节处和表现手法,深入探究其表达的思想和价值。

【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景演绎,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木兰诗》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自己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总结】小组合作,展开自主探究和思考,总结《木兰诗》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回顾课程内容并自我评价。

【作业布置】1.写《木兰诗》的读书笔记,简述诗歌内容和意义,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和思考。

2.在家中扮演《木兰诗》中不同的人物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并做对话整理。

《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 品读重点诗句,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

3. 感受木兰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1.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 品读重点诗句,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

3. 感受木兰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准备】1.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大意,试着读出节奏、韵律、情味。

2. 观察下发的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邮票图案,思考画面内容是否充分表达出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2000 年,中国邮政开展了“邮票传经典家国在心间"主题活动,发行了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特种邮票,方寸之间展现了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的传奇故事。

2018 年,中国邮政又推出了“声音邮票”,用手机对着邮票扫一扫,邮票便能“开口说话"。

为了更好地复活经典,这节课我们以北朝民歌《木兰诗》为依据,将这套《木兰从军》邮票改版升级为“声音邮票”。

二、创意朗读诗歌任务一:“音"为“邮”你——朗读诗歌,再现故事画面(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内容提示:注意重音、停连、语气、情感。

1. 正音: 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2. 重音、停连: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句中“无"不闻”“但闻"重读,“声”和“但" 之间连读,“溅溅”拖音读。

(二)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朗读诗歌各节,体悟情感特色(学生朗读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 朗读第一节时,重读韵脚“唧"织”“息" 等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朗读第二节可采用问答式对读。

问者语调轻柔,体现关切;答者读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时,有欲言又止之感;“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句,语气坚定,语调高亢。

《木兰诗》文言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木兰诗》文言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1、《木兰诗》文言文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文言词汇积累;2)品味诗歌的传奇美、形象美、语言美;3)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领会木兰保家卫国的热情,领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诗歌传奇美、形象美、语言美的探索。

教学理念:以讲述、品味、朗读为主的板块教学模式。

教学步骤:1、导语引入。

由穆桂英(有男子刚健的巾帼英雄)、西施(集娇美女儿于一身的美人)形象引入刚柔相济的女子——木兰。

(板书课题)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点读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讲述传奇美。

1)默读课文。

用4——8字完成每节大意:第一、二节:决定代父从军;第三节:;第四节:十年征战生活;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比喻作结,解答奥密。

(第三节:准备出征,奔赴战场,第五节:还朝辞官,第六节:还乡团聚)2)主题探索。

讨论:下面对《木兰诗》主题的概括,你认同吗?A赞颂劳动人民出生的妇女英雄;B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C歌颂尚武精神。

3)繁简处理探索。

讨论:作者七节诗是否平均用笔,哪些详、哪些略?为什么?(备忘: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不惜笔墨,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板书:得当的详略处理(依据主题需要)4)讲述传奇故事。

要求:①理清文章脉络②体现主题③详略得当。

4、品味形象美。

1)根据提纲,找出诗歌原句或用自己的语言品味人物形象。

娇美女儿勤劳善良淳厚质朴热爱亲人巾帼英雄坚毅勇敢机敏活泼报效祖国2)小结板书:丰富的'人物形象。

3)画木兰。

分组画女儿妆、巾帼妆的木兰。

5、朗读语言美。

1)品味下面诗句,说出句式特点,从诗中找出类似诗句。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复沓句)②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

(排比句)(备忘:①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东市……,买长鞭。

)2)小结板书:独特的语言风格(民歌:反复咏叹、反复铺陈)3)朗读品味。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感悟,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

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

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

第二环节:朗读,读准字音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整体内容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关于《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关于《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关于《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在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主题。

3、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把握主题,理解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熟能成诵;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听过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诗歌。

二、走近作家作品:《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它是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首乐府诗,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又叫汉乐府。

秦时有乐府机关,是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汉武帝时重建乐府,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把由乐府机关搜集整理的诗歌,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与“诗经”“楚辞”鼎足而立。

二:朗读课文,熟能成诵1、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句式特点,感知课文内容。

师提问:这首诗歌的每句有几字?点拨:这首乐府民歌以五字句为主,还有七字句和九字句,骈散结合,整齐中有变化,不显得呆板。

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又有变化,不会形成顺口溜。

2、朗读诗歌时要注意的特殊字音:军帖(ti)帖(ti同“贴”)花黄可汗(kèhán )十二转(zhun )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3、找出每一小节的韵脚,读出诗歌韵味。

4、划分节奏,有节奏地读课文。

老师点拨: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五字句划分为二三节奏);不闻/爷娘/唤女声(七字句划分为二二三节奏);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九字句划分为二四三节奏)5、朗读节奏训练,读出文言味道。

木兰诗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木兰诗教学设讣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教学设计: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乂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借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读指导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

3、优生范读。

4、自读体会。

5、抽査朗读。

四、疏通大意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口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

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

3、老师评价纠正。

注: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研讨赏析1、提问;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已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乂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例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学情分析】让学生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并掌握一定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妇女被三从四德(三从: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许多封建礼教束缚着。

(鼓动学生情绪)现在妇女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呀?(多数学生会根据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给予肯定回答)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唱出了所有女性的心声:“谁说女子不如男”。

是否有同学知道这是唱的哪位巾帼英雄啊?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木兰诗》。

主人公花木兰是一个凝聚了千年传说情感丰富的巾帼英雄形象,甚至已成为一种文化。

(放映演示课件:木兰像、木兰祠、豫剧、京剧……)简介如下:自汉代起民间开始修建木兰祠。

每年四月初八木兰生日致祭。

历经各代,香火不绝。

祠祀木兰像的庙宇遍布神州。

较为著名的有:河南虞城木兰祠、安徽亳州木兰祠、河北完县木兰祠、湖北黄陂木兰祠、陕西延安万花山木兰祠。

梅派大师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花木兰》,突出了爱国主义思想,艺术成就极高。

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中国邮政2000年还发行了《木兰从军》邮票。

而这众多的木兰文化都起源于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分析关键句子,来总结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竞相开放的两朵鲜花。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

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填空:理清情节:木兰停机(叹息)决心(替父从军)从军(准备)奔赴(战场)十年(征战)拒赏(高官厚禄)与亲人(团聚)。

《木兰诗》教案集合五篇

《木兰诗》教案集合五篇

《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集合五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

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学设计需要考虑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因素,确保教学环节的连贯和协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中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二、简介背景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三、配乐朗读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四、复述故事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五、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主要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否围绕着学习目标或在探索活动中提出的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5、我对木兰的看法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

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一等奖5篇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表达的诗人思想感情。

2、学会朗读古代诗歌,背诵这五首诗歌。

3、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并试着体会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2、学习《回乡偶书》:(1)、了解及背景:贺知章,字率真,少以文词知名。

进士,累迁太常博士。

自号四明狂客。

善草隶。

天宝初,年八十六卒。

还乡里。

此时已离家50多年,漫长的岁月,人事沧桑,诗人的内心深处勾起层层波澜!在此情景下写成此诗。

原诗共两首,此选的是第一首。

(2)、朗读全诗:听读诗文,划分节奏,要求同学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留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同学回答,总结规律老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

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

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同学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把握读诗的方法。

(3)、同学按小组争论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创设的意境。

意境:一伙儿童在村道上玩耍,观察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来,便上前问讯:客人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到谁家去?原来,他是告老还乡,家乡有他的亲戚伴侣,有他青年时代的温馨的回忆,可他离家时间太长了,家乡的人对他很生疏,特殊是年轻的一代。

儿童们不熟悉他,把他当作客人的问话,勾起了老人的多少感慨:是啊,年轻时风流倜傥,文词清华,走出家乡,去追求功名事业。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归来,已是白发老人,只是乡音未改。

这一偶然的生活场景,在诗人来说却富有很深的生活内容,是生活变迁的必定,登记来便成了诗。

一、二句写实的手法写感慨,诗人把“少小”和“老大”、“离家”和“回”、“无改”和“衰”这些有对立意义的词组合起来,把几十年的变迁包涵在短短的句子中。

(4)、探究诗中抒发的情感:表过了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5)、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3、学习《夜雨寄北》(1)、了解: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

李商隐早年即以文才得牛党令狐楚赏识,被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楚之子举荐,及进士第。

后李党王茂元镇河阳,慕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

他这一举动被牛党视为叛恩之行,所以令狐为相后,即使李义山屡屡致信剖析心迹,他也不予理置,李商隐因之始终过着极为清寒的幕僚生活,后至客死荥阳,潦倒而终,成为牛党争的牺牲品。

其诗作内蕴的思致深曲、情感沉厚而移情折心,也往往为其辞饰的用字瑰丽、笔法沉郁、色泽凄艳、情调迷离而魂迷目眩。

但也会由于其诗作谜样的语言而难求甚解。

历代诗评家对其大部诗作或以为情诗,或以为寓托之作。

《夜雨寄北》也是一首难解之诗。

这首诗,有的选本也作《夜雨寄内》,是写给他的妻子的;但有人考证出,此诗写于李妻去世之后,是写给北方友人的。

(2)、朗读这首诗。

(3)、同学探究诗歌的内容,先行争论,之后把记录下来的难词难句提出来。

“君问”:您(致信)垂问,但“君”指何人,不知;“归期”:归家之期;“未有期”:没有准信。

“巴山”:寓处;“夜雨”:最有利于表现羁旅之愁和不归之苦的境域氛围;“涨秋池”:绵密秋雨使池塘涨满,交代时令。

“何当”:何时能够;“共剪西窗烛”:承上文苦况向往将来欢愉。

“却话巴山夜雨时”:今夜的苦境又成了将来剪烛夜话之资料。

说明:这是一首有多种理解的诗。

(4)、诗歌中抒发的情感:表过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5)、背诵全诗。

4、作业:课后练习题一其次课时1、学习《淮上与友人别》:(1)、了解及背景:郑谷,唐朝诗人。

字守愚,今江西宜春人。

本诗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

本诗不是送别而是所握别。

淮上是指扬州(2)、朗读这首诗。

(3)、同学争论疏通文意。

体会诗中的意境。

前两句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味道。

大好的春天里却要与友人分手,心中的离愁别绪与此形成鲜亮的反差。

这里虽只写渡江人,但彼此羁旅飘泊,君愁我亦愁的内心波动,跃然纸上。

这两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

后两句,在握别岸头,已是愁绪万千;到得离亭宴上,更是酒酣情浓,欲言又止。

此时风笛奏起,笛声载着愁情,诉说别离的时间到了,两位互道珍重,各奔前程。

这是即景生情,颇具典型意义。

(4)、争论诗人抒发的情感:表达了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5)、背诵全诗。

2、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了解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杰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离别之情,但由于诗人开阔的胸怀,完全没有给人一种因离别而哀痛的情调。

(2)、朗读这首诗。

(3)、探究诗歌的内容。

首联:前句写送别地点,后句形容伴侣去的地方不远,五津风烟在望,示意不必为此行哀痛,为下文铺垫,奠定了抒情基调。

颔联:用彼此相同的境况来劝慰伴侣,既蕴含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出他的旷达爽朗的胸襟。

颈联:这是全诗的中心,对友人的深厚情意和表现出的豪迈气概跃然纸上,与前文一脉相承又有升华。

尾联:这两句是对伴侣的吩咐,也是自己情感的吐露。

豪放之情溢于言表。

(4)、争论诗歌中抒发的情感。

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式了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5)、背诵全诗。

4、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风赠》:(1)、了解: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诗人,不到二十岁就中进士,做过太子来宾等官。

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联合一批朝臣搞了一场政治革命,几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其他人被贬官放逐,就是其中之一。

他被贬到几个地方去当刺马、司马等官。

长达二十多年。

公元826年冬,他奉召回朝,在扬州遇见白居易,白设宴款待他,并在宴上写了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七律给他,他就作了这首诗回赠。

(2)、解题:酬:答谢。

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赠:相赠,赠我(诗作)(3)、朗读这首诗。

(4)、同学探究这首诗的内容、意境等。

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23年。

在外面,我怀念老伴侣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家乡,恍如隔世,正像传奇中的烂柯人。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了你吟诵这首诗,暂且靠着杯中的美酒兴奋精神。

(5)、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感。

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5、背诵全诗。

6、作业:课后练习二。

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精选篇2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1)文言词汇积累;2)品尝诗歌的传奇美、形象美、语言美;3)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领悟木兰保家卫国的热忱,领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诗歌传奇美、形象美、语言美的探究。

教学理念:以叙述、品尝、朗读为主的板块教学模式。

教学步骤:1、导语引入。

由穆桂英(有男子刚健的巾帼英雄)、西施(集娇美女儿于一身的美人)形象引入刚柔相济的女子——木兰。

(板书课题)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点读解释,理解诗歌大意。

3、叙述传奇美。

1)默读课文。

用4——8字完成每节大意:第一、二节:打算代父从军;第三节:;第四节:十年征战生活;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比方作结,解答奥密。

(第三节:预备出征,奔赴战场,第五节:还朝辞官,第六节:还乡团聚)2)主题探究。

争论:下面对《木兰诗》主题的概括,你认同吗?A赞颂劳动人民诞生的妇女英雄;B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憧憬;C歌颂尚武精神。

3)繁简处理探究。

争论:七节诗是否平均用笔,哪些详、哪些略?为什么? (备忘:反映美妙心灵的内容不惜笔墨,残酷的战斗一笔带过)板书:得当的详略处理(依据主题需要)4)叙述传奇故事。

要求:①理清文章脉络②体现主题③详略得当。

4、品尝形象美。

1)依据提纲,找出诗歌原句或用自己的语言品尝人物形象。

娇美女儿勤劳和善淳厚质朴喜爱亲人巾帼英雄坚毅英勇机敏活泼报效祖国2)小结板书:丰富的人物形象。

3)画木兰。

分组画女儿妆、巾帼妆的木兰。

5、朗读语言美。

1)品尝下面诗句,说出句式特点,从诗中找出类似诗句。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复沓句)②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

(排比句)(备忘:①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东市……,买长鞭。

)2)小结板书:独特的语言风格(民歌:反复咏叹、反复铺陈)3)朗读品尝。

6、迁移阅读。

孔雀东南飞(节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四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妒嫉嫌迟。

非为织布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准时相遣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守节情不移( ) 妾不堪驱使( ) 便可白公姥( )2)你认为诗中仆人公的性格是怎样的?3)按原文回答:①描写仆人聪慧能干的句子是:②描写仆人自尊的句子是:板书设计:木兰诗一、传奇美1、得当的详略处理二、形象美2、丰富的人物形象三、语言美3、独特的语言风格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精选篇3教学目的一、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英勇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憧憬。

二、学习《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写法。

三、领悟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布满传奇颜色的表现方法。

四、体会民歌刚健清爽的特色,把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一、教学中,让同学反复诵读,留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培育阅读古代诗歌的爱好。

二、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指导查阅工具书,引导看解释,熟识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自读——讲析——问答——练习,也可以协作电化教学进行。

四、支配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言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古代北朝民歌《木兰诗》。

(板书课题) 1.题解(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a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

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立刻演奏的军乐,由于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

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斗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斗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斗尤为频繁。

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斗。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指导自读1.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词,要求同学利用工具书,借助课文解释给加粗字注音并辨析其中某些字形。

机杼zh),与“抒情”的“抒”区分,“杼”,“木”旁,“抒”,“扌”旁。

可汗k8h2n。

鞍鞯ji1n。

辔头p8i。

溅溅ji1nji1n,拟声词。

胡骑j@。

戎机r、戌,音x、戍,音sh)。

朔气shu^。

金柝tu^,区分:析x9——折zh6——拆ch1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