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社会组织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组织教材丛书》评介
个 新 生 事 物 。 社 会组 织 新 的 崛 起 ,打 破 了治 理 主 体 对 治 理
过 程 以及 治 理 行 为 的垄 断 性 ,使 治 理 主 体 呈现 出 了 多 元 化 的 局 面 ,治 理 者 与被 治 理 者 的 界 线 开 始 变得 模 糊 起 来 ,一 种 由 政 府 与 非 营利 组 织 合 作 治理 的结 构 正 在 生 成 。 也许 正是 在 此 意 义 上 ,学 者 们 把 非 营 利 组 织 的 出现 称 为一 场 “ 全球 性 结社 革 命 ”的 运 动 。事 实上 ,2 世纪 后 期 以 来 ,非 营 利 组 织 已经 O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自治 力 量 登 上 了历 史 舞 台 , 它 与政 府 之 间 的 平
而 不杂 , 既体 现 了 专 业 性 ,又 通 俗 易 懂 ,针 对 性 和 适 用 性 很
强。
改 革 开 放 的发 轫 期 。 随 着 经 济 改 革 的推 进 ,社 会 财 富 在 量 上 有 了可 观 的增 长 ,并 且 促 进 了社 会 利 益 的 分化 与重 组 。 在社 会 利 益 分 化 与 重组 的 过 程 中 ,代 表 不 同群 体 利 益 的 社 会 组 织 应 运 而 生 ,我 国社 会 组 织 逐 步 进 入 稳 步 发 展 的 ( 转5 页 ) 下 7
的社会影响和普及社会组织知识打开 了一 扇大门。
笔 者 作 为 丛 书 的 编 委 之 一 ,参 与 了 丛 书 的 后 期 编 辑 工 作 。 拿 到 丛 书 后 , 我就 急 于 看 个 究 竟 。 一 口气 读 完 , 留 给我 最 深 的 印象 ,丛 书 不仅 是 社 会 组 织 教 材 建 设 的 有益 探 索和 成 功 尝 试 ,更 是 一 项 具 有 战 略 眼 光 的 重 大 课 题 成 果 。 为什 么这 样说呢? 社 会 组 织 是 一 个 新 的 社 会 现 象 ,在 世 界 各 国都 是 这 样 , 它 是 在 2 世 纪 8 年 代 前 后 才 在 世 界 各 地 成 长 起 来 的 ,属 于 0 0
如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以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社区营造
理论如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以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社区营造实验为例e 文I 梁肖月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在藏区学校开展"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健康教育项目。
供图/青海省民政庁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地方。
然功X 而,当前不少社区除了有商业业 态和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外,社区 居民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
社区工作遇到的首要挑战就是社区居民参与 率不足的问题,不论是社区工作者还是 社会组织到社区从事服务项目的专业 社工,往往会用各种方法调动社区居民 参与它们组织的活动,如通过发放小礼 品等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笔者曾经观察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案例:以一个常住居民为6000人的城市 社区为例,社区里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 居民人数约在100人左右,非常积极参 与社区公共事务并且可以承担一部分 社区工作的约在50人左右,占比约占 社区总人口数量的1%。
笔者通过后期的观察发现,类似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提高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显得尤为迫切。
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 务积极性中,社区社会组织无疑可以发 挥其独特作用;当前,我国社区社会组 织的培育与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应该如何培育并促进其发展?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 道社区营造实验为例,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当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存在的几个问题(一)与社区居委会之间边界不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由国社会组织2019 第20期49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在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社会组织是由社区居民发起成立,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社区居委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服务居民的作用,然而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又有所区别和联系,有时会出现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社会组织边界不清的问题。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团结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加速推进,给社会团结和谐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以及其对于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作用。
二、理论分析1. 社会组织的概念与功能社会组织是指在特定目标下由自愿参与者自发形成并具有相对稳定性质的群体性机构。
它具有凝聚力、服务功能以及监督与参与功能等特点。
2. 社区组织与社会团结和谐社区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于社会团结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社区组织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居民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等,从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形成。
三、实证研究1. 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来源不稳定、管理体制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社会组织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2.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首先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其次是加大对于社会组织资金支持力度;再次是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3. 社区组织在促进团结和谐中的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发挥社区组织在促进团结和谐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组织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组织社区活动、推动社区发展等方式,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进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形成。
四、建议与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于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其地位和职责,提供保障。
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对于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深圳社区为例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以灵活的体制和多功能的服务形式在承接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整合社区资源、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以全国社区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深圳为例,首先对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目前深圳市有社区社会组织3000多家,在深圳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后分析了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指出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相关立法滞后、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行政监管亟需完善、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缺乏协同机制、新型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缺位、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的理念、方法滞后。
最后文章针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简化登记程序,出台规范性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制体系,规范监管体系,实现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框架,同时,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方法,推行“四位一体”管理体制。
关键词:社区社会,发展,城市社区建设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二)研究的意义 (1)(三)相关文献综述 (1)(四)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2)二、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3)(一)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基本情况 (3)(二)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4)三、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4)(一)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4)(二)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相关立法滞后 (5)(三)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行政监管亟需完善 (5)(四)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缺乏协同机制 (5)(五)新型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缺位 (6)(六)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的理念、方法滞后 (6)四、推动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6)(一)简化登记程序 (6)(二)出台规范性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制体系 (7)(三)规范监管体系 (7)(四)实现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7)(五)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框架 (8)(六)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方法,推行“四位一体”管理体制 (8)五、结论 (8)参考文献 (10)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绪论(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市场化改革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计划和工作单位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生活,逐步走向一种以市场和社区为框架的社会生活,公民社会开始成长,城市社区日益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空间。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当前面临着资金支持不足和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建立更多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加强管理能力培训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问题、对策、资金支持、管理能力、解决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是指通过提供资源支持、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社区内的社会组织进行创新和发展,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组织数量的增多,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逐渐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对策。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社会组织大多是非营利性质的组织,他们在进行项目开展和运营过程中往往面临资金匮乏的困境,导致孵化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还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许多社会组织创始人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导致组织发展缓慢或者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本文将对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是社区中支持和培育新的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丰富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可以提高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社区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可以促进社区民众的参与和自治意识,加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为社会建设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10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娟玲,刘允华(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服务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在遇到了重大灾难的时候,社区社会组织往往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就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以及必要性加以分析,然后就发展的策略详细探究。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问题;原因分析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单位制在瓦解,人们的生活区域也存在着杂居现象,时代的改革发展形势下,需要有新的治理模式,社会管理转型时期,要注重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方面加强重视,这对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一、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以及发展必要性1.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社区工作是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要更好的解决老百姓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进一步研究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这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但是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样的,如:①社区社会组织角色定位不准确。
社会发展中,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近些年社区社会组织在政府主导下,数量在不断增多,这对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1]。
但是却存在着角色模糊以及交叉和缺位的问题,主要是政府权利让渡和政府购买服务能力在不断提高,所以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有效保障。
②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社工是非盈利服务于他人以及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活动。
从当前我国的社区社会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来看,多数的社工人员都是兼职以及志愿者身份,流动性比较大,这对社区社会组织稳定发展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2]。
③缺乏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
社区社会组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发展。
但在实际发展中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扶持,资金方面受到了很大程度限制,未来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不能够只靠等和要,要在政府扶持监督基础上,通过社区社群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社区小项目微创等方式融合社会资源实现集成共治共享。
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了社会组织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随后,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总结,探讨了近五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和成就。
接着,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为未来的社会组织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全面综述,详实分析,为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路指引,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社会组织研究、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发展现状、热点问题、研究成果、未来方向、意义、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补充。
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开展对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探索和分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还可以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成为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
加强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深入挖掘社会组织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研究意义社会组织是社会中非政府部门的组织形式,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社会组织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对社会组织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组织在不同领域的活动以及其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的脉搏和发展方向。
分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目前 ,我 国对 社会组织还 没有明确 的
新 公益 社会组 织是相对于传统 公益社
会 组 织 而 言 的 ,主 要 指 在 环 境 保 护 、扶 贫
二 、东 城 区 社 会 组 织 的 发 展 现 状 与存 在 问题
( )互益型社会组织 一
这 类 社 会组 织 的 服 务对 象主 要 是组 织 内 部 成 员 ,强 调 受 益 群 体 的 特 定 性 。 它
截 至2 1 年4 ,东城 区正 式注册登 0 0 月 记 的 社 会 组 织 共 3 9 ,其 中社 会 团体 1 O 们 存 在 于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 方 面 , 比较 集 中 6家 3 作 用 ,发 挥 社 会 组 织 的 活 力 ,但 同 时 对 于 家 ,民办 非企业单 位2 9 ;社 区社 会组 的 是 经 济 领 域 和 社 会 领 域 。 存 在 于 经 济领 3家 不 同 类 型 的 社 会 组 织 要 采 取 不 同 的扶 持 发 织 1 6 家 ,参 加 人 数 5 0 3 ,主 要 包 含 域 里 的 互 益 型 组 织 主 要 是 通 常 所 说 的 行 业 5 4 58人 展策略。对于那些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 兴趣爱好 类、公益慈善 类、 自治 管理 类和 协 会 、 商 会 、职 业 团 体 、工 会 等 ,存 在 于 文 化 发 展 的 社 会 组 织 要 大 力 扶 持 发 展 , 于 对 社 会 领 域 里 的互 益 型 组 织 主 要 是 社 会 性 团 生活服务类等社 区社 会组 织。 可 能会影响社会稳 定的社会组 织要制定相 体 ,如各种学会 、兴趣 团体 等 ,也涵盖 了 这 些 社 会 组 织分 布 在政 治 、经 济 、 应 法律 予以规范和 限制 。基 于此 ,本文 以 文化 、教 育等各个领域 ,在 满足社 区居民 兴 趣 爱 好 类 社 区社 会 组 织 。 北 京市 东 城 区社 会 组 织 为 例 ,结 合 东 城 区 日益 增 长 的物 质 文 化 和 精 神 文 化 需 要 、 促 ( )公益型社会组织 二 社 会 组 织 的 发 展 现 状 和 存 在 问题 ,根 据 社 进 政 府 职 能 转 变 、 参 与 社 区 治 理 , 沟 通 公 益 型 社 会 组 织 主 要 是 提 供 公 共 服 会 组织 的 性 质和 功 能来 分 类 ,研 究不 同类型 政 府与 民间社 会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 用。 务 ,以社 会 困 难群 体 或 者全 社 会 为服 务 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以不同的对策促进 但 是 ,与 当 前社 会 建 设 发 展 的 需 要 ,尤 其 对象 ,受益群体是社 会上不特定 的多数人 不 同类 型社 会 组织 的 发展 。 是 加 快 推 进 以 改 善 民生 为 重 点 的 社 会 建 设 群 。 为 了科 学 分 析 这 类 社 会 组 织 ,我 们 将 的 要 求 还 存 在 很 大 差 距 ,主 要 表 现 在 :规 社 会 组 织 的概 念 其 分 为传 统 公 益 社 会 组 织 和 新 公 益 社 会 组 模 偏 小 ,能 力偏 弱 ,资 源 匮 乏 ,作 用 功 能 织两类。 十 六 届 六 中全 会 决 定 中 首 次使 用 了 发 挥 不 充 分 ;制 度 不 完 善 ,活 动 不 规 范 , “ 会 组 织 ” 这 个 词 ,在 十 七 大 报 告 中得 公信 力 较 差 ,影 响 力 有 待 提 高 :结 构 不 合 社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社 区社 会组 织 的成 长 不应 主要靠 市
场, 也 不 应仅 靠政 府 , 而 是 要靠 自身 服 务 公
时的许可和成立后 的放任并行。
众的能力和互惠性的社会机制。一是加强
规 范成 员 的行 为 。 二 是通 过参 加 公 益 活 动
二、 对 城市社 区社会 组织 发展 的 完善社 区社会组织 内部管理 制度 ,以制度
建议
( 一) 降低 准入 门槛
社 会发 展
城市社 区社会组织发展研 究
◎文/ 尹欣
由社 区组织或个人 在社 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 办的、在社 区范围 内开展 活动 的、 满
民间 自发 组织。社 区社会组织不等 于社会组 织, 但 社 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 主要体现在 : 第一 , 组织成 员主要 是本社 区的居 民; 第二 , 活动 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 区 范围内; 第三 , 基 于社 区居民的 内在 需要 建构起 来 , 因此具 有较 强活力 ; 第 四, 组织成 员自由进入 、 退 出, 组织 结构相对松散。近些年 , 在政府的大力倡 导下, 我 国社 区建设 如火如荼 , 城市社 区社会组 从 少到 多, 日益丰 富, 在提供 公共服务和社 区整合方面发挥 了一定 的作 用。但 总的来说 发育不足 , 发挥作 用有 限。
明。 内部制度不健全 , 运作欠规范, 随意性很 大 ,使得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不足 ,
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模式探究
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模式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公益创投在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介绍了公益创投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公益创投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资源支持,推动其持续发展。
最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提出结合创投模式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
未来,公益创投有望成为社会组织获取资源和支持的重要途径,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公益创投, 社会组织, 培育模式, 发展模式, 案例分析, 可行性研究, 资源支持, 创投模式, 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关于公益创投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在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方面的探讨更是少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益创投的定义和特点、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社会组织发展模式以及相关案例分析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社会组织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公益事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公益创投在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可行性,为社会组织获取更多资源支持和推动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公益创投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社会组织在创投模式下的培育和成长路径,以及如何借助创投模式推动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揭示公益创投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潜力,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为公益领域的发展提供实际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合作,推动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和提升社会效益。
2. 正文2.1 公益创投的定义和特点公益创投是指将创投的模式和理念运用到公益事业中,旨在通过投资的方式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公益创投的特点包括:1. 长期价值导向:公益创投注重社会效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追求经济回报,更注重社会影响力和改变。
2. 社会效益衡量:公益创投不仅考虑项目的经济潜力和商业模式,还注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价值创造。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政策研究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政策研究一、引言社会组织是指由公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团结力量为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
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涉及了组织的起源、发展、管理与政策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
二、发展历程1. 文化革命前的社会组织在文化革命之前,社会组织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中国的宗教组织、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等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组织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组织迎来了快速、多样化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民间经济发展起来,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3. 社会组织的类型与范围中国的社会组织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行业协会、慈善组织、基金会、志愿者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稳定与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社会组织管理与政策研究1. 政府及相关机构的监管与规范为了维护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政策,对社会组织的设立、登记、运行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相关部门也负责对社会组织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2. 政策研究的重要性与现状政策研究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政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目前,中国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四、政策研究的方法和主题1. 方法政策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通过对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的深入解读,分析其中的政策内容和逻辑关系。
定量分析则通过搜集社会组织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探讨政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2. 主题政策研究的主题包括社会组织的政策环境、政策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政策对组织治理的影响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主题包括社会组织的创新管理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等。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始 于 改 革 之 初 的 这 场被 称 为 “ 社 革 命 ” 汹 涌 浪 结 的 潮 ,在 体 制 上 并 没 有 相 应 的 法 律 法 规 和 相 应 的 制 度 框 “ 架 加 以规 范 , 内部运 作 和管 理 也 没 有 统 一 的模 式 和 范 其 本 加 以约 束 , 成 万 马 奔 腾 、 行 其 道 的 近 乎 混 沌 的 初 形 各 始 状 态 ” { ’ 这 种 无 序 发 展 态 势 , 取 得 巨 大 成 绩 的 J 。 在 同 时 , 产 生 了 相 当 大 的 负 面 影 响 , 的 甚 至 触 及 体 制 也 有 容忍的底线。例如 , 于 2 始 0世 纪 8 0年 代 中 期 的 农 村 合 作 基 金 会 , 发 展对 于 改 善 农 业 服 务 、 解 农 村 资 金 短 其 缓
第 一 家 个 体 劳 动 者 协 会 成 立 ;9 4 年 , 国 残 疾 人 福 利 18 中
基 金 会 、 国 消 费 者 协 会 、 埔 军 校 同 学 会 成 立 ;9 5 中 黄 18
年 , 德 基 金 会 成 立 ;9 6年 , 小 学 幼 儿 教 师 奖 励 基 爱 18 中 金 会 成 立 , 层 计 划 生 育 协会 开始 成 立 并 以惊 人 的 速 度 基
人 惊 讶 的爆 发 式 增 长态 势 。据 我 们 估 测 , 18 至 9 7年 底 , 仅 中 国科 协 属 下 的 学 会 ( 会 ) 农 民技 术 研 究 会 以 及 协 、 计 划 生 育 协 会 三 家社 会 组 织 总 数 就 已达 4 0万 左 右 。
社区运营模式创新与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社区运营模式创新与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于建设和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社区运营和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是指在传统社区运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优化社区内部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入数字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成为社区运营的新趋势。
社区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提供在线服务和信息交流渠道,方便居民获取社区资源和参与社区活动。
例如,社区可以建立在线社区论坛,让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和分享经验,还可以通过社区APP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如物业费缴纳、报修等。
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社区运营的效率和便利性。
2. 多元化社区服务传统的社区服务通常只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维护,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需要从传统的“提供服务”转变为“参与服务”,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吸引和激励居民的参与。
社区可以引入健身俱乐部、文化艺术活动、社区合作农场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提高社区的活力和凝聚力。
3. 加强社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社区运营的创新还需要积极与外部社会资源对接,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拓展社区运营的发展空间。
社区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公益事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提高社区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二、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社区运营模式的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的探讨:1. 组织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组织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应具备合适的领导风格,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及经验启示
浅谈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及经验启示【摘要】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其中涵盖了组织数量、类型和活动内容等方面。
然后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资源整合等方面。
接着探讨了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如资源匮乏、组织能力建设不足等。
在经验启示部分,总结了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回顾,展望了未来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
整体来看,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具有积极的现状与潜力,未来有望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启示、挑战、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逐渐崛起。
这些社会组织不仅能够提供居民更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还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治意识。
在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组织发展不均衡、资金来源不稳定等问题。
深入研究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主要经验和挑战,总结经验启示,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前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更加和谐、公平、共享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发展经验、挑战以及提出经验启示和发展建议,旨在为加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时代下的社会组织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
新时代下的社会组织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在新时代下,社会组织结构与发展趋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元化,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化。
本文将就新时代下社会组织的变化及其趋势作深入的研究。
一、社会组织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
无论是发展层面还是数量层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其疲弱的自身建设、与政府合作的关系、资金来源等问题。
在新时代下,社会组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普惠性社会组织增多普惠性社会组织是指面向公众,服务覆盖面广的社会组织。
在新时代下,普惠性社会组织的数量与质量都在增加。
比如,以儿童为主要服务目标的组织、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等等,这些组织每年的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广。
2.新型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新型社会组织是相对于传统型组织而言的,指根据新技术、新模式、新方式而发展出来的组织形式。
新型社会组织的发展相对较快,并具有创新性。
比如,以“互联网+”为手段,为民众提供信息服务、教育教学等。
3.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扩大随着制度创新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在新时代下,社会组织发展的监管和扶持政策越来越完善。
政府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使得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趋于扩大。
二、社会组织的趋势在新时代下,社会组织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是社会组织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社会组织的类型和形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泛娱乐化、泛阅读化、泛生活化等新兴领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门产业。
2.社会组织个性化社会组织将逐渐与个性需求和社会定制需求结合起来,这就促使了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的动态结合。
如何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大的贡献和分析力,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向。
3.数字化数字化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数字化运营和管理,将使社会组织更加高效和透明化。
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践经验
世纪 9 o年代 至今仍然是研究社会组织的重要的视角 。 一些学
者 把“ 社会 资本” 作 为 一 个 工 具 来 分 析 社会 组 织 , 认 为 健 康 的
社 会 网络 有 利 于 个 体 和 组 织 的 社会 成产 。 因此 , 社 会 资 本 的存 在对 公 民互 动 和 政 治 参 与 有 重 要 的 意义 。在 社 会 组 织 内建 立
方面 : ( 1 ) 社 会 组 织 兴起 的 背景 研 究 。一 些 学 者 认 为 民间 社会
条例》 和《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管理暂行条例》 这两个 文件 中
对 社 会 团体 和 民办 非 企 业 单 位 进 行 了概 念界 定 。明确 了 它 们
的非 营 利 性 质 。2 0 0 4年 国务 院 出 台 了 《 基金会管理条例》 ( 试
度很 高 , 阅读广 泛 , 熟 悉 国家 方 针 政 策 , 这 使 得 领 导 他 们 很
间组织。2 0 0 6年 , 十六届六 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 中央关于构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若 干重 大 问题 的决 定 》 中提 出 。 要 规 范 社 会
组织 、 加 强社 会 管 理 等 方 面 的 法 律 法 规 , 支 持 社 会 组 织 参 与 社
二、 国 内研 究 现 状
、
国 外 研 究 现 状
在国外 , 尤 其 是 西方 发 达 国 家 , 从 上个世纪开始 , 就 开 始
研究社会组织 , 并提出一系列的概念如 “ 公 民社 会 ” 、 “ 民 间社
国 际上 通 常 称 为 非 营 利 组 织 , 而具体到我国 , 官方 最 早 正 式 使 用 的 是 民间 组 织 。1 9 9 8年 国务 院在 《 社 会 团 体 登 记 管 理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社会组织孵化是指社区社会组织在萌芽状态或者成立初期,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社会组织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志愿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应从政府、市场等方面在政策、资金、组织内部结构上对其加以支持和帮助,实现其从无到有的动态性发展过程。
【Abstract】The social incubator refers to the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early bud or the initial stage of establishment. In this period,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inadequate government support,inadequate internal management mechanism,weak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 personnel professional quality,volunteer team instability. We should support and help the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market and many other aspects,and help them in the policy,capital,organization internal structure to achieve its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cratch.标签: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对策1 问题提出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部分群众活动团体都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研究
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研究社会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和商业机构的第三方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社团组织、基金会等,担负着在社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责。
在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组织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积极探讨与应对。
一、社会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1.政策成本高。
在我国,社会组织的注册、报备、公示、年检等相关程序相对繁琐,认证审核难度大,而且政策法规繁复多变。
这些抬高了社会组织接受管理和发展的成本,阻碍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2.管理权限不明确。
在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主管部门存在重叠、缺乏协调的问题,造成了管理权限的不明确。
这会让社会组织在管理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对其发展产生影响。
3.缺少公共资源。
社会组织在发展初期经济会比较困难,此时需要得到资金、场地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但是,在我国,政府对社会组织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导致社会组织发展所需的资源无法得到满足,这也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难点之一。
4.缺乏交流平台。
社会组织与社会其他机构之间交流相对较少,导致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和合作支持。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挑战所在1.资源不足。
社会组织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财政支持、人才支持、信息资源等等。
由于政府和市场主体对社会组织的适当权重不够,导致社会组织的资源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发展方向不明。
社会组织发展与市场和政府发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逐利性并不是最大化,它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多角度的。
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社会组织往往会为了存活而去寻找最大利益,使其资源倾向于相对单一化的领域。
3.社会组织的品质问题。
由于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不同,其创新能力、可供依靠性也会相应地不同。
因此,缺少社会组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将会严重地削减其发展比例。
三、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完善消除障碍机制1.优化管理机制。
在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协调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机制,明确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市场和家庭三个主要社会组成部分之外的各种组织形式。
它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和协商合作的,而不是对等竞争的,这是其与市场之间的最显著的不同之处。
社会组织可以是非营利性的,也可以是营利性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的社会需要。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研究。
首先是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
该制度是社会组织在法律和政策环境下创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此基础上,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管理制度、社会组织的税收政策、社会组织的人才制度等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面。
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管理制度应当注意到对社会组织的分类、分类标准、注册登记的规范、审批程序以及诈骗的防范等方面。
社会组织的税收政策可参考以其他国家为参考,参考暂免缴纳相关税费,优惠税收等政策。
在社会组织的人才制度方面,应注意对社会组织能够接收的人才来源的限制,招聘人才的方式、社会组织的激励机制等。
其次是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形式,其治理结构与公司、政府等组织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应该包含五个方面:权力配置、意愿表达、讨论与决策、资源配置、防范与纠错。
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制度规定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中,有许多成熟的主管模式可供社会组织参考,如“分权制衡”、“大处着眼,小处用心”、“三重制度”,这些制度可以帮助社会组织正确地对待权力、资源和纠错等问题。
要做到对资源、管理和有效性方面的比较来支持社会组织的能力和发展。
再次是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
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是指其理念、使命和愿景,这是社会组织在发展和运营中的灵魂。
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涉及其自身目标、愿景和使命等方面。
社会组织的目标是从社会、环境、文化等角度出发核心价值的来源。
社会组织应尽力提高效率和有效性,这是促进核心价值的最主要方式。
最后,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
中国社区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
中国社区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第一章绪论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区治理与社会建设工作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国社区治理在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方参与下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模式。
本文旨在对中国社区治理与社会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社区治理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
那时,社区工作是中央政府下放到地方政府层面的一项任务。
随着社区的逐渐成形,社区治理工作的体制也逐渐完善。
1984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社区是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要建立社区自治的制度。
1990年代,社区委员会制度依法设立,社区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
第三章中国社区治理的模式与特点中国社区治理的最大特点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
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政策和规划,协调社区事务并承担一定的责任。
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负责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
居民则是社区治理的最终实现者,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中国社区治理的优势与问题中国社区治理的最大优势是参与性强,能够有效地满足居民需求。
然而,由于社区发展水平差异大,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居民参与程度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社区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区财政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是制约中国社区治理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五章中国社区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前,中国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中国社区建设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应该加强社区建设规划和管理,改善社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培育。
居民也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第六章结论总之,中国社区治理与社会建设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三方面的参与是中国社区治理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的核心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摘要]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对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社区自治和提高公民参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困境。
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业已成为社区服务和发展的主力军。
借鉴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寻求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社区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一、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
滕尼斯认为:“社区中社会关系是基于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存在于同一地方的人群之中,社区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疾病相抚,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是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主要纽带,对其成员行为的控制通常依据传统、习惯或乡规民约”[1]。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
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第二,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第三,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建立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活力;第四,组织成员进入和退出自由,组织相对松散[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其变化历程是与社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1991年我国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参与逐步实现社区自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就是重新进行社会整合。
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浪潮,引发了城市社会关系深层次的变化,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带来了契机。
在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早期,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成立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
如2002年全国第一个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在上海长寿路街道正式挂牌;2004年上海市市级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成立;2005年初,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若干意见(试行)》的文件。
至此,我国政府开始积极培育、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并通过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出来的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社区居民也开始根据自身需求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以北京市为例,社区社会组织2000年约有3000家、2009年有11683家、2011年有14895家,这主要归功于城市功能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北京市相对灵活的管理方式[3]。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时期,许多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老龄化趋势加快、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社会生活需求日益丰富,从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从改善居住环境转向精神文化需求。
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仅仅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是远远不够的。
社区社会组织在繁荣社区文化生活、弥补公共服务不足、提供便民服务、参与社区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总体而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发挥能力有限,进一步发展存在种种困境。
二、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一)缺乏对社区社会组织作用的认识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激增与社会矛盾多发并存。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发源于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由于其成长历史的短暂和现有规模、能力的弱小,其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疏导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
一种观点认为,其可有可无,“多之不多、无之不少”,倾向于任由社区社会组织自生自灭;一种观点认为,社区社会组织不过是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的装饰品,并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甚至因为多数社区社会组织不能正式登记;另一种观点倾向于将其定义为非法组织[4]。
多数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忽视其在提供公共服务、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区自治、提高公民参与水平中可以发挥的巨大影响。
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公益意识也尚未广泛形成,直接导致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热情不够,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人群往往就变成“老人团”,年轻人与上班族不愿意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
(二)缺乏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社区社会组织面临合法化困境。
2010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教授认为,作为社会管理新兴主体的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立法需要加强和完善。
当前,我国实行的依然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和《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这些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并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亟待制定国家层面上的专门法律。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的创建设立了过高“门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双重许可主义”,即社会组织的成立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审查和批准后才能够成立。
这样的审批程序不仅使成立程序繁琐,而且两个部门在审查标准上可能会出现不同,许多社区社会组织很难找到主管部门,“社会组织须有业务主管单位批准”这一规定仍然束缚着此类组织登记成立,获得合法身份。
二是对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的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过高。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第1、5项的规定,成立社会团体需要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
全国性的社会团体需要10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需要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8条第2项的规定,设立地方性公募基金会需要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的原始基金,设立非公募基金会需要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5]。
目前,我国多数社区社会组织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很难达到诸《条例》中关于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导致其无法得到合法身份。
(三)缺乏充足、稳定的活动经费一般而言,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资助,但是目前来自各方面的资助有限,而且其支持重点可能随时转移。
而服务于社区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对充足活动经费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经费缺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问题,大多数的社区社会组织都面临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创收能力弱而关闭的危险,这就严重制约了它们稳定、有序地成长和发展。
(四)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大多处于自发的状态,社区内部社会组织的成立缺乏宏观规划,已成立的组织内部职责交叉,容易造成职能重叠、资源浪费。
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关系不明,行政事务与社区管理事务交缠不清,政府存在干涉组织的日常运营和管理的情况。
另外,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无序,部分组织建立了章程,但大都不按章程办事,其法律上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外部监督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使其在管理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
多数社区社会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且运作欠规范,随意性很大,使得其社会公信度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支持组织的发展。
(五)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能力较低,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短缺,是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目前,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仅有工作的热情并不能保证将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社区社会组织真正运营好。
另外,一些社区服务机构多是由政府投资或利用发行彩票募集的资金筹建的,然后移交给社区居委会管理和使用。
一般依靠社区民间力量兴办的服务机构,大都是一些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点,专业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较少,基础条件也很薄弱。
(六)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与内部自律在外部监督方面,一方面有的社区社会组织将经营所得用于私益分配,具体运作情况鲜为人知,导致其社会公信力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资金募集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政府监管机关在组织成立时审批严格,而放松日常监管,成立时的许可和成立后的放任并行。
在内部监督方面,少数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为了应付上级考核虚报工作,使上级无法准确得知下级的真实现状,监督工作更加无从谈起。
很多的社区社会组织未建立起良好的自律运行机制,如组织章程、活动规范、财务制度等不正常,内部纠纷时有发生,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
导致以上种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居民自治发育不足;二是社会组织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具有因果关联性。
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按照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问题,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建立属于居民自己的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它是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
然而,如果社区自治管理变成行政化的管理,社区居民自治不能得到充分发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主导推动的社区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如新型社区制基本建成,各项社区服务改善明显,形成了各种社区管理模式,但是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行政色彩较浓,社区自治不能正常发育。
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管理人员公职化、社区工作方式机关化、社区运行机制行政化、社区权力行使集中化、社区建设政绩化等。
因此,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社区管理去行政化。
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部分地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改革策略取得成效。
但是社会组织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上有三项主要行政《条例》亟需修订,《慈善法》应回应社会需求尽早出台,《社会组织总法》的制定应提上议事日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失当,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上,市场经济不健全,使得经济领域内社会组织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企业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支持不够;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上,志愿文化缺失,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