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三、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010
李中山
(一)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币
基础货币( )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B)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它直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由存款货币银行保 有的存款准备金( ) 有的存款准备金(R)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C)所组成。 )所组成。 即:B=R+C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周小川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 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 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可分为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 银行职能的银行, 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有一个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 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 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
(三)中国的中央银行
1、1905年设立户部银行 、 年设立户部银行 2、1908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 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3、1912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 年成立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 能 4、1924----1928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 年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5、1942年将货币发行、国库、调节金融市场、储备集 、 年将货币发行、 年将货币发行 国库、调节金融市场、 中于中央银行
二、 中央银行的职能
2010
李中山
(一)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主张独立性的论点: 政治家目光短浅,目的是选举,因此注重短期 方案轻视长期目标。如央行受到较多政治压力,可 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政策。 政治家缺乏专业知识。
反对独立性的论点: 将货币政策交给不对任何人负责的人去控制是 不民主的。 总统和国会对国家经济全面负责,却不能控制 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央行,有违选民意志。 货币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配合才是有效的。 国会也不一定短期行为,如外交政策、国防政 策都是由国会制订的。 联储的政策失误很多说明也没有很好地使用其 独立性。 官僚行为理论认为:官僚的目标是自身福利最 大化,如消费者行为是个人福利最大化,企业行为 是利润最大化,央行官僚往往在独立性的幌子下, 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 区,建立12家联邦储备银行。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有9名董事,分为A、B、C三 类,A类董事3人,由职业银行家担任;B类董事3人, 农、工、商界的知名企业家担任;C类董事3人,代 表公众利益,既不能是银行官员、雇员,也不能是 股东。 A类B类董事由会员银行选举产生,C类董事由 联储理事会任命。
3,特点 1)作为金融机构,举办通常的金融机构业务, 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以个人和一般企事业单位为业务对象; 3)作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部门,调控 方法和手段既有与其他国家行政部门相同的行政方 法、行政手段以外,更多的是利用金融业务的方法;
4,与政府的关系 央行与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 于分工不同,有时可能产生分歧。 例如作为政府不仅关心宏观经济目标,还关心 社会目标。如果经济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 政府可能要求央行放松银根。而央行可能认为调整 还没有到位,不能半途而废,否则通货膨胀可能死 灰复燃。 因此导致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从历史上来看, 战时和战后都发生过政府为了筹措军费和寻求高增 长,迫使央行过度放松银根,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的 事实。因此,引发了央行独立性的争论。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讲义课件.pptx
1913年,经过周密的研究,美国通过了《联邦储备条例 》,从而宣告了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 员会和12家地区性的联邦储
备银行构成。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 家联储银行,这些银行的 股份为本储备区内的联储 体系成员银行(一般为私
人商业银行)所持有。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872年,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1928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 使用,其它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
独占 货币 市场
央行 的正 式产 生
补充: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791年,美国国会暂时批准成立第一国民银行,但是在 各个州银行的反对中于1811年停业。
1816年,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也遭到同样命运,于 1836年宣告终止。
1-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拥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 负责全国本位币的发行,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这一职能是指央行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供应货币 、调节货币量、管理货币流通的职能。
独占货币发行权 是央行控制全社 会货币量的基础 ,而通过对货币 供应量的控制, 央行即可实现对 宏观经济的控制 。
1928年新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立于上海.
2、中国人民银行 People's Bank of China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 1953年—1978年:“大一统”时期 → 一身二任。 ➢ 1983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二元银行制建立。 ➢ 1998年,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 1992、1998和2003年,国务院分别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和
3、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中央银行制度基本设立时期的主要特点(规律性)有: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
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2、实行国家控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3、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
4、中央银行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国中央银行简史:1904年大清帝国建立户部银行,1926年12月孙中山在武汉建立中央银行,1928年11月1日蒋介石政府在上海建立中央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
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改革开放前中国中央银行的主要缺陷:政企不分,不利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统一核算,吃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各级银行的积极性;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一种混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1983~1992年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加强对宏观的经济的调节和控制,进一步搞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1993年以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中央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1、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01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
• 三、苏维埃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 1932年,根据地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除经营一般 业务外,还具有发行货币、代理国库、 代发公债及还本付息等中央银行职能。 • 四、新中国时期的中央银行
• (一) 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 • 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 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 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 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从土地革命 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 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 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 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 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 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 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 2、建立情况 • 1921年到1942年,世界各国改组或者新 设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其中,德国国 家银行、奥地利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 银行、苏联国家银行、智利中央银行、 厄瓜多尔中央银行是典型代表。19211942年间,设立和改组的中央银行约40 多家,其中设立是主流(约34家)。 • 德国国家银行、奥地利国家银行、匈牙 利国家银行、苏联国家银行、智利中央 银行、厄瓜多尔中央银行
(二)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17世纪初18世纪末,经济危机中银行破 产,面对危机,政府从货币制度上寻找 原因。
(三)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1、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 2、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垄断
• 1.银行业随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步兴盛,其产 生渠道有演进和新设两种。 • 2.14世纪末出现了主要为贸易服务的“银行” (核心是汇兑业务),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兴起时出现了银行设立和发展的高 潮。 • 3.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使银行业务范围大幅拓展,并逐渐具有了现代 银行的特点(核心业务是银行券发行、转帐结 算和提供信贷融资)。这期间设立的瑞典银行 (1656)和英格兰银行(1694)尤其值得关 注。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频繁显现二、中央银行产生的金融基础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4.关于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三、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及时间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初步形成阶段:17C中后期-19C初期(1656-1913,257年)中央银行制度迅速发展:一战到二战结束(1914-1945)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与完善:二战后至今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一)初创时期典型的中央银行1.瑞典银行:1656年成立、1668收归国有、1897年立法统一货币发行2.英格兰银行1694《威廉玛丽法》成立英格兰银行,1833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1844《皮尔/比尔条例》(《英格兰银行条例》),1928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1979《英格兰银行法》(中央银行法)3.法兰西银行:1800年成立,1848年取得货币发行权,1994年《法兰西银行法》,现欧洲中央银行4.德国国家银行:1875由普鲁士银行改成,1957《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现欧洲中央银行5.日本银行:1882成立,1899垄断货币发行,1942《日本银行法》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美国联邦储备法》(二)初创时期中央银行的特征1、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 1.其经营对象是货币信用业务 其经营对象是货币信用业务 2.处于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 处于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 3.业务主要以存、放、汇为主。 业务主要以存、 汇为主。 业务主要以存 (2)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1.地位特殊,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最高金融管 地位特殊, 地位特殊 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理机构 2.权力特殊,垄断货币发行权,管理货币流通 权力特殊, 权力特殊 垄断货币发行权, 3.业务特殊,业务对象只针对政府和金融机构 业务特殊, 业务特殊 4.目标特殊,不以盈利为目标,以社会的长期利 目标特殊, 目标特殊 不以盈利为目标, 益为目标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和意义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基于信息不对称、逆向 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 的总和。 (二)金融监管的意义 1.实施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保持良好货币金融环境的重要保证 2.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效果,促进经济和金融 的协调发展 3.金融监管是一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 施货币政策, 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2.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职责是职能的具体化) (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3)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4)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5)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6)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7)经理国库; (8)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9)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0)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1)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央银行 形成及发展
二战后,瑞典的国内政策重心放在充分就业和住房市场上,央行实行 低利率政策。但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货币不再盯 住任何贵金属,而是完全依赖于使用者对该货币的信心。伴随着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出现了石油危机,工资水平高涨和日益增加的财 政赤字。 战后实行低利率,高税收政策,1946 年瑞典克朗对美元汇率法定升 值17%.。1948年,马歇尔计划。1949年,瑞典克朗对美元汇率法定 贬值30.5%。 1951年,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1952年,央行开始使 用流动性比率工具。 1958年, 瑞典克朗实现可自由兑换。 1976-1977 瑞典克朗三次贬值,1981年瑞典克朗贬值 1985年,放弃利率管制。1986-1990,解除汇率管制。1992年,国 内银行危机,放弃固定汇率制。1993年, 央行改为盯住通胀。 1999年,Riksbank Act法案修订增强了瑞典央行的独立性。2002年, 欧元钞票和硬币开始在欧元区流通。2003年,瑞典全民公决决定不 加入欧元区。
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类型与组织结构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初期
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发展背景、原因 新发展:超越国家的中央银行
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 几个典型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南风窗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 中国正在走向权贵市场经济? /articles/2249/page/1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新发展
欧洲中央银行,它是中央银行制度的新发展, 总部设立在德国法兰克福。 欧洲央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 央银行,它不接受欧盟领导机构的指令,不受欧 元区各国政府的监督,是唯一有资格在欧元区发 行欧元的机构。
第六章 中央银行
22
作为发行银行的职能: 作为发行银行的职能: 发行银行的职能
1. 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 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 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 管。 3. 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取 决于: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以及存款货 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那时,中央银行 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的货币流通的基础和 稳定币值的关键,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银行券的发 行保证制度。
21
总之: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 方针政策。 但它除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 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 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那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 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 和控制。 其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管理金融机构并保护、扶 持金融业的发展,稳定金融与货币并促进济发展等。 其宏观经济政策一般都规定为四大目标: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客观要求,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客观要求,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 步提出并实现的。 步提出并实现的。 中央银行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银行信用业的发展 过程中,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来, 过程中,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来,并逐渐演变发展而成 的。 当货币发行集中于一家银行的时候, 当货币发行集中于一家银行的时候,中央银行就产生 了。 货币发行的垄断是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 货币发行的垄断是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
17
1、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权力分配结构是指最 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 高权力的分配状况。最高权力大致可概括为决策权、 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 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2、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⑴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 ⑵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分析的部门 ⑶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的 部门。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 ⑴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⑵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⑶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4、再贴现操作规则的自身局限。
按照现行贴现的主要操作规范——中国人 民银行制定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 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 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 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 的活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也较大,基本上 考察的仍主要是手续是否完备。近年来,虽然中 国人民银行采取了适当扩大再贴现的范围(对城 乡信用社)、拓展再贴现的票据种类等政策措施,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商 业承兑汇票的再贴现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
§5-3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中央银行通过自身业务操作调节商业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进而实 现宏观金融的调控。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业务操作情况集中反映在一定时期 的资产负债表上。
资产
负
债
国外净资产
13 560.3
外汇
13 087.9
黄金
12.0
其他国外资产
460.4
对政府债权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 上买卖有价证券,以影响货币供应量与市 场利率,从而调节社会信用活动规模的一 种货币政策手段。
目前,其操作方式主要有五种:
现券买断 现券卖断 正回购 逆回购 发行央行票据
现券买断——是央行从债券市场买入债券。
现券卖断——是央行在债券市场上卖出债 券。
债券正回购——是指央行在向商业银行卖 出债券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 照约定的价格再买回上述债券的业务,其 实质是央行用债券做抵押借入资金,目的 是为了回笼货币。
2)其次,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票据 承兑授信业务的管理方式,在注重风险的同时, 扩大基层行的贴现自主权,对经营条件较好的 基层行适当扩大贴现比例,对一些资信较高的 企业,适当放宽审批程序,鼓励企业实行商业汇 票结算方式,并自觉克服要求企业缴存高额承 兑保证金的违规操作行为,保证企业在使用商 业汇票时能及时地通过贴现取得资金。
第七章 中央银行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也称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不 设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货 币管理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 制度。其特点是一般只具备发行货币、为政府服务、 提供最后贷款和资金清算等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实 行此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香港(1993 年4月1日,香港成立了金融管理局,它集中了货币政 策、金融监管及支付体系管理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但与其他中央银行不同的是一些中央银行的职能依然 由别的机构分担,例如发行钞票的职能由渣打银行、 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共同承担;银行间的票据结算由 汇丰银行完成;政府银行的职能也一直是由商业银行 执行)、斐济等。
第七章
中 央 银 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 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 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 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中央银行是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它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
(二)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由各个银行当 日自行清算已非常困难,而票据交换及清 算如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处置,会影响正 常的经济运行。 企业间的支付由银行来完成,银行间 的支付就需要一家银行的银行来为之服务。 所以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 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来完成这个使 命。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 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世纪中叶到1843 年。这一阶段是中央银行的萌芽期, 1668 年瑞典的克里斯银行由一家私人资 本创建的银行被改组为瑞典国家银行, 它是现代中央银行的萌芽,但是此时的 瑞典银行并未独占发行权,所以还称不 上是真正的中央银行。
第八章中央银行 (教材第六章123节)
三、 独立性 (试说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的含义及其对该问题的理解。) (以补充的为主、黄达226 )
(1)含义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文 献,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 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 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 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的矛盾时存在公 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 和财务是独立的。 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了确定目标 的独立性和运用工具的独立性。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229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户部银行。 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 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 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2)大清银行。 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中国银行。 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覆灭, 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3)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 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 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 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 事业。 •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 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4)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 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 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 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 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 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 形成。
4、提供透支便利 中央银行不仅运行管理整个支付系统, 还以提供信贷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统的平稳 运行。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央银行提供信贷 的重点,尤其是当大额支付系统所处理的 支付指令为不可撤销的终局性支付指令时, 中央银行的透支便利更为重要。
金融学课件7 第七章中央银行
目前,欧洲联盟成员国建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以适应欧盟内部经济金融一体 化进程的要求。
二、中央银行制度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最主要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指国家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全面、 纯粹的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具体分为: • 一元式中央银行(总分行制):一个国家内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 实行总分式机构设置。 •一般是一国由独家中央银行及其众多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中央银行职 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它是指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 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受 中央级机构的监督管理,但是在它们各自的辖区内有较大的独立性。 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多采取这种中央银行体制,如美国、德国等
中国人民银行 (People’s Bank of China)
• 全球资产规模最大央行 • 总行位于北京和上海 • 分支行,1827个县 (市)支行
上海、天津、沈阳、南 京、济南、武汉、广州
、成都、西安
二、中央银行制度
美联储
•1913年成立
• 全称美国联邦储备局
12个联邦储备银行
第一联邦储备区 -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第二联邦储备区 -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第三联邦储备区 - 费城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第四联邦储备区 - 克里夫兰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第五联邦储备区 -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第六联邦储备区 -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第七联邦储备区 -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第八联邦储备区 -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第九联邦储备区 -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第十联邦储备区 - 堪萨斯市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第11联邦储备区 -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第12联邦储备区 -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手段与方式
金融监管的内容:市场准入的监管
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市场退出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手段:法律手段;稽核手段;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四结合”的监管方法: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定期 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外部 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结合。
6.0%
3.4%
非常低
7.5%
3.8%
注:通货膨胀指数为1951年至1988年期间的平均值;经济增长率为1955至1987年期间的平均值
朱镕基 1993.7-1995.6
戴相龙 1995.6-2002.12
周小川 2003-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中 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 存款准备金等内容。 1.货币发行业务 2.代理国库
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
拨清算和资金转移。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 国外资产 贴现与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其他资产 合 计 产 流通中通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对外负债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 计 负 债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监管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
3.集中存款准备金
4.自有资本
二、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其资金运用的业务。中央 银行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和贷款业务、有价 证券买卖业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等内容。 1.再贴现和贷款 2.有价证券买卖业务 3.金银、外汇储备
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指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中央银行
主要有新加坡、马尔代夫、沙特阿拉伯、斐济、中国香港等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multinational central bank system)
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跨国中央银行成立的目的在于推进联盟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及避免通货膨胀。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支付清算系统内涵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具体来说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递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务债权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中央银行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地位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The single central bank system) 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 分为: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quasi central bank)
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综合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中国最早的票据交换所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 上世纪50年代,随着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及“大一统”银行体制的建立,不再需要独立的票据交换所。改革和开放后,重新逐步推行票据交换。
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依据的原理是:任一银行的应收款项,一定是其他银行的应付款项;各银行应收差额的总和,一定等于各银行应付差额的总和。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_金融基础知识_[共2页]
120金融基础知识后,就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逐步形成的。
18~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先后建立了银行。
银行数量的增加,扩大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 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在银行业发展的初期,没有专门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许多商业银行除了办理存、放款和汇兑业务以外,都有权发行银行券。
但许多小银行资金实力薄弱,发行的银行券往往不能兑现,造成了货币流通的混乱;同时,小银行的经营范围有限,其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给生产和流通造成了很多困难。
因此,客观上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有享有较高信誉的大银行来集中发行货币,以克服分散发行造成的混乱局面。
(2)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银行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大,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各银行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复杂化了,由各个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结清已经发生困难。
这样,不仅异地结算矛盾很大,即便是同城结算也有问题。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问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商业银行往往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困境,甚至有时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破产。
商业银行缺乏稳定的信用关系,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银行的最后贷款者,能够在商业银行发生困难时,给予贷款支持。
(4)金融监管问题。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它经营的是特殊的货币资金,与千家万户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破产、倒闭会引起社会经济的动荡。
因此,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从事对金融业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中央银行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但上述几个方面的客观要求并非同时提出的,中央银行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中央银行制度基本设立时期的主要特点(规律性)有: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
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
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2、实行国家控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3、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
4、中央银行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国中央银行简史:1904年大清帝国建立户部银行,1926年12月孙中山在武汉建立中央银行,1928年11月1日蒋介石政府在上海建立中央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
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改革开放前中国中央银行的主要缺陷:政企不分,不利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统一核算,吃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各级银行的积极性;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一种混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1983~1992年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加强对宏观的经济的调节和控制,进一步搞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1993年以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中央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1、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我国中央银行成立后,着重研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问题,并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各专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把握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投量,这是防止资金分散和盲目使用,从而确保重点建设十分有效的措施。
2、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为了使各专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上需要有一个超脱日常业务和银行自身利益,能够集中全力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考虑问题的中央银行,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调节信贷资金和货币流通,并对各专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以保持信贷资金运动和市场货币流通的正常。
3、进一步搞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
建立中央银行,专管货币发行,调控货币流通,使货币发行不再成为弥补信贷差额和财政赤字的手段,实现货币发行与财政收支、货币发行与信贷收支脱钩。
这对保证商品量和货币需要量二者相适应,实现金融和物价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
4、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各专业银行相继恢复和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但也往往产生金融管理多头和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
如果各金融机构各行其是,就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
为了切实实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提高信贷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超脱的、管理和协调全面金融机构的中央银行也是当务之急。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二)掌握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三)分析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四)总体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五)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是在一个国家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是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执行。
此种类型的中央银行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几乎集中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
混合式中央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一部分业务由专业银行办理。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
它又分成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
二元中央银行制的国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4、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者是一个通货局,通货局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只有一种主要负债——流通中货币和一种主要资产——外汇储备。
它不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也不要求商业银行交存款储备金;或者是介乎通货局与近代中央银行之间的机构等。
(二)掌握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1.金融政策决策和执行权集于一身;2.最高领导机构分为金融政策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3.最高领导机构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1、中央银行总行职能机构的设置:行政办公机构;业务操作机构;金融管理监督机构;经济金融调研机构。
2、中央银行总行设置职能机构的特点:机构设置多,政策性强的工作直接管理多;多数国家都设置有经济、金融研究和政策政府方面的调研机构;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业务管理有专设机构。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类型:按经济区域设置;同时考虑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分支机构的权利和地位视不同的国家为转移。
4、我国中央银行撤销省级分行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进一步减少管理费用,提高效率。
(三)分析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地位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它是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部门,它承担稳定货币,发展经济、制定执行金融政策的责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领导人由国家任命,是具有一定特权的特殊法人。
它的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存款不付息,为政府服务不收费,资产有很大的流动性,并且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
中央银行的地位: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办理银行业务与提供服务,如对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业务、清算业务、发行业务,对政府办理国库业务,对市场发行和买卖有价证券业务等,还有经营业务收入。
中央银行不是单纯凭借政治权力行使职能,而是依据货币流通规律进行管理,不仅靠行政管理手段,还有强有力的经济手段,如货币供应量、利率、贷款等。
这些手段具有自愿性、有偿性,是按信用原则发挥作用的。
中央银行贯彻金融政策,实施金融管理和金融控制,主要是通过上述业务活动和手段来实现的。
因此,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
(四)总体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1、服务职能:a.为政府服务,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b.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主持全国的清算事宜,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2、调节职能:a.调节货币供应量;b.调整存款准备率与贴现率;c.公开市场操作。
3、管理职能:a.制定金融政策、法令;b.管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c.检查监督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
(五)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过多次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基本确定了管理体制框架:总行下设9个分行(包括20个金融监管办事处),2个营业管理部,326个中心支行,1827个县(市、旗)支行。
在新的管理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权集中于总行,分行集中力量加强金融监管,金融服务面向基层。
我国中央银行撤销省级分行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进一步减少管理费用,提高效率。
第三章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中央银行独立性实质;(二)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三)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一)掌握中央银行独立性实质;中央银行既要为政府服务,又要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力工具。
且中央银行业务技术之精细、活动之微妙,已不能单靠法律来规定,而必须与政府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所以不能视中央银行为一般政府机构;中央银行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
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要遵循的原则: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的基本点,不仅要考虑自身所担负的任务和承担的责任,还要重视国家的利益。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性。
防止为特定政治需要而不顾必要性和可能性,牺牲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二)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1、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一般分析(1)中央银行资本所有权有完全归政府所有的趋势,即使是资本属私股的中央银行,股东也无权干预和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业务经营。
因为对中央银行的管理监督权属于国家,所以资本所有权已成为无关紧要的问题。
(2)中央银行的总裁的任命多由政府部门或议会提名,国家元首任命,任期与政府任期接近。
理事任期稍长于总裁,多数国家允许连任,与政府的任期错开。
(3)多数国家赋予中央银行法定职责,明确其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在承担稳定货币金融的同时,作为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代理人,接受政府的控制与督导。
(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中央银行在一定的限度内有支持财政的义务,为财政直接提供贷款融通资金;为财政筹集资金创造有利条件。
许多国家对融资的方式、额度与期限都从法律上加以严格限制,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透支。
(5)理事会中的政府代表问题。
各国在实践和认识上对此都有分歧。
反对者认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政府不同,没有代表可以避免政府的直接干预,保障中央银行不受政府压力和政府偏见的影响。
赞同者认为,有代表有利于沟通和纠正双方观点与认识上的偏差;理事会中可以有各经济部门的代表,就不能排斥政府的代表。
2、独立性较大的模式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可以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对它发布命令、指示,不得干涉货币政策。
如果中央银行与政府发生矛盾,通过协商解决。
美国和德国都属于这一模式。
3、独立性稍次的模式指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上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
有些国家法律规定财政部直辖中央银行,可以发布指令,事实上并不使用这种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