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散文世界
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
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承载着文学的艺术性,又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性。
在历史长河中,散文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
一、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1.真实性现代散文强调内容的真实性,要求作者真实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线,只有真实地展现生活,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文学性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必须具备文学性。
现代散文追求语言的优美、形象的生动、情感的丰富,以及结构的巧妙。
文学性是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
3.思想性现代散文不仅要有艺术美,还要有思想内涵。
散文作者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通过作品传递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4.创新性现代散文追求创新,包括形式、内容、手法等方面的创新。
散文作者要勇于突破传统束缚,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现代散文的个性风格1.作者个性散文的个性风格首先体现在作者的个性。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审美观念和表达方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作者的个性风格。
2.题材选择散文的题材丰富多样,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
题材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使得作品具有独特性。
3.表达手法现代散文在表达手法上追求多样化。
作者可以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语言风格语言是散文的载体,现代散文的语言风格追求独特性。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作品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朴实无华、华丽辞藻、幽默风趣等。
5.结构布局散文的结构布局要求灵活多样,作者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合理安排篇章结构,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三、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的关系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与个性风格相辅相成。
美学追求是散文创作的指导思想,个性风格是美学追求的具体体现。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独特之处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独特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个性的文学体裁,常常通过意象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悟。
意象,犹如散文世界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扇通向作者内心深处的窗户。
那么,散文中的意象表达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首先,散文中的意象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与诗歌中的意象常常遵循一定的传统和象征意义不同,散文中的意象往往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独特经历、感受和思考所选取和创造的。
它们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物件,如一支旧钢笔、一枚褪色的邮票;也可能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景象,如一片飘零的落叶、一朵孤独的野花。
这些意象承载着作者个人的情感记忆和生命体验,因此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比如,鲁迅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两棵枣树,并非普通的树木,而是作者孤独、坚韧精神的象征,是他独特内心世界的写照。
其次,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更加自由随性。
在散文中,意象的出现和运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完全取决于作者的行文需要和思绪的流淌。
作者可以在文中随意地引入意象,有时是作为开头的引子,引发下文的思考;有时是在文中穿插,作为情感的点缀;有时则在结尾处出现,给人以余味悠长的感受。
这种自由随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散文中的意象如同灵动的音符,在文字的旋律中跳跃,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周作人在《乌篷船》中,以乌篷船这一意象为线索,自由地展开对故乡风情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在水乡的河道中悠然前行。
再者,散文中的意象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散文作者通过对意象的细致描绘和深入挖掘,将自己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
一个简单的意象,可能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多层含义,引发读者的深思。
比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通过对地坛这个古老而宁静的园子的描写,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母爱的感悟都融入其中。
地坛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成为了作者精神的寄托和生命的启示。
浅析初中现当代散文的个性化阅读
2 区分 不 同类 型 的散 文 的 个性 化 阅 读 、
在具体教 学 中 ,不 同类型 的散文 ,它们 个性化 阅读 的侧重 点不 同。下面我立足于 课堂教 学 ,从教师对 学生散文 阅读指导 的角度 ,就散文的不 同类型 分别 论述 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
二、初中现 当代散文阅代散文个性 化阅读 的意义
阅读 是一 种 从 印的 或写 的语 言符 号 中取 得 意义 的心理 过 程 ,它要求和别 人一起进行 思维 ,剖析 与 自己雷 同的或对立 的 思想 。它实质是 自我一种文 化再创造 的过程 。阅读又不光 是心 智 行为 ,它还包 括引起情感 阅读个体 的反 应 ,改善阅读个体 的 态 度和意志 ,发展 其身心活 动 ,调节其情 感 。可见 ,阅读是一 种 个性 化行为 。初中散文 的个性 化 阅读 ,有助于提 高学生 的阅 读兴趣 和阅读能 力。高考所 占的现代文 阅读一直不 低 ,传统 的 教 学只完成理解 训练 ,没达 到理想效果 ,个性化 阅读能从学 生 自主身 上发掘对理解 文章 内涵的方法 ;再 者 ,提高 学生的审美 情趣 。散文个性化 阅读对初 中生而言 ,重在 体味意境 中蕴涵 的 美和感悟 哲理 。散文 在初 中语文 教材 中 占有较大 的比例 。通过 散 文个 性化 阅读 ,教 师可 以摒弃 阅读 的低 俗 化 、童稚 化 的倾 向,培养学 生对 散文 的兴 趣和提高散文 的写作能 力。
走进《雨的四季》感受刘湛秋散文的诗意世界
走进《雨的四季》感受刘湛秋散文的诗意世界雨,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美妙的现象。
它时而轻柔,时而猛烈,时而缠绵,时而急促,就像一位多变的艺术家,用它独特的笔触描绘着世间的万象。
而在刘湛秋先生的笔下,雨更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让我们一同走进《雨的四季》,去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
在《雨的四季》中,刘湛秋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感知,为我们展现了雨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
春天的雨,是清新而娇媚的。
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在作者的描绘下,春雨仿佛是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万物焕发出新生的活力。
那嫩绿的树叶,那绽放的花朵,那湿润的泥土,都在春雨的滋润下变得生机勃勃。
我们仿佛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清新气息,感受到那股新生的力量在涌动。
夏天的雨,则是热烈而粗犷的。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夏天的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就像一个急性子的孩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它用它的热情和力量,冲刷着大地的疲惫和燥热。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在夏雨的洗礼下,整个世界都变得热烈而奔放,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秋天的雨,是端庄而沉思的。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秋雨没有了春雨的清新和夏雨的热烈,它更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
它轻轻地飘落,带着丝丝的凉意,让人不禁想起那句“一层秋雨一层凉”。
在秋雨的陪伴下,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感受岁月的沉淀。
冬天的雨,是自然而平静的。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散文范文——《我的世界》随笔
《我的世界》随笔散文(范文)在高考的前3个月,我打开电脑,启动游戏,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我的世界,一个只属于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是一个真实而虚幻的世界,它让我感受到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和体验。
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探索未知的领域,建造自己的城堡,收集各种稀有物品,与朋友一起玩耍。
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惊喜,让我感到兴奋和好奇。
每次我进入这个世界,我都会感到一种无法言表的自由和放松。
在这个世界里,我不需要担心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只需要享受游戏的乐趣。
这个世界成为了我逃离现实的避风港。
但是,我的世界也有它的阴影。
有时候,我会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个世界里,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
我的家人和朋友会因为我的沉迷而感到担心和失望。
我也曾经因为游戏而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内疚和后悔。
然而,即使面对这些问题,我仍然爱着我的世界。
它是我成长和探索的地方,我在这里学会了耐心和创造力。
我也在这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和我建造了美丽而独特的建筑和景观。
在我的世界里,我发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它让我成为一个更加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
但是我也不会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挑战,它们让我成长和进步。
我的世界是一个美好而特别的地方,它让我感受到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和体验。
我爱着这个世界,但我也明白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我会努力平衡游戏和生活,让我的世界成为一个美好而健康的地方。
注:本文观点不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世界最美十篇散文
世界最美十篇散文一、《温暖的阳光》阳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
它如同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当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开始苏醒,花草树木逐渐恢复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光明。
二、《碧海蓝天》无边无际的大海,蔚蓝的天空,构成了世界上最美的画卷。
微风拂过海面,波光粼粼,海浪悠悠地拍打着岸边,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故事。
站在海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远离喧嚣,心灵得到了最真实的宁静。
三、《秋天的童话》秋天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之一。
金黄的稻田、红彤彤的枫叶、丰收的果园,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微风吹过,枫叶像红色的雪花一样飘落,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让人陶醉其中。
四、《雨后的清新》雨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大地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水珠滴落在花瓣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花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阳光穿过云层,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了彩虹,如同大自然给我们的祝福。
五、《夜空的繁星》夜晚的天空,星星点点,繁星闪烁。
无论是明亮的北极星,还是闪烁的流星,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
仰望星空,仿佛置身于宇宙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六、《静谧的湖泊》湖泊,如同一面镜子,平静而宁谧。
湖水碧绿,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宛如仙境一般。
湖边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七、《沉默的森林》森林,是大自然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树木繁茂,鸟语花香,一片宁静。
踏入森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八、《美丽的山川》山川,是大地的脊梁,也是大自然最壮丽的景观之一。
高耸入云的山峰,流水潺潺的溪流,宛如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站在山巅,俯瞰群山脉,俯视万物,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九、《花海的盛开》春天是花的季节,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花海。
无论是绚丽的郁金香,还是娇艳的玫瑰,都在阳光的照射下盛开,散发出芬芳的香气,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美好。
十、《初雪的纯洁》初雪,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布。
描绘自我个性特征的叙事散文:揭示内心世界的独白
描绘自我个性特征的叙事散文:揭示内心世界的独白English:In this narrative essay, I aim to delve into the depths of my inner world and reveal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define my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I will paint a vivid picture of my thoughts,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offering readers a glimpse into the essence of who I am.From a young age, I have always been a curious soul, constantly seek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is insatiable thirst for learning has shaped my identity, making me an avid reader, a passionate learner, and a perpetual seeker of truth. Whether it's delving into the pages of a thought-provoking novel or engaging in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my inner world is enriched by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Moreover, my introspective nature allows me to delve into the depths of my emotions and thoughts. I am not afraid to confront my fears, insecurities, and vulnerabilities, for it is through facing these internal battles that I find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By embracing my emotions and accepting them as an integral part of whoI am, I have developed a deep empathy towards others, fostering meaningful connection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ricacies of human nature.Throughout my life, I have been captivated by the beauty of art and its ability to express the inexpressible. Whether it's through writing, painting, or photography, I find solace in creating and sharing my perspective with the world. Art serves as a medium through which I can communicate my innermost thoughts and emotions, transcending language barriers and connecting with others on a profound level.In the tapestry of my personality, there is also a strong sense of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Life has thrown its fair share of challenges my way, but I have always found the strength to rise above them. This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and ability to adapt has allowed me to navigate through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emerge stronger on the other side. I believe that it is through adversity that character is formed, and I am grateful for the lessons learned along the way.Ultimately, this narrative essay aims to offer readers a glimpse into the unique tapestry of my inner world. By sharing my personaltraits, experiences, and beliefs, I hope to inspire others to explore their own inner worlds and embrace the beauty ofself-discovery.中文:在这篇叙述性散文中,我旨在深入探索我的内心世界,揭示定义我个性的独特特征。
写出一个我来——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第一、确定体裁。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我们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联起来。那么,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一是感情线索,二是事物线索,三是人物线索,四是思绪线索,五是景物线索,六是行动线索。“文无定法”,散文的线索很多,这些线索是较为常用的。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
编号:
备 课
组 别
语 文
课 程名 称
语文
第五册
所 在
年 级
主 备教 师Fra bibliotek授 课教 师
授 课系 部
授 课
班 级
上 课
日 期
课题
写出一个“我”来——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教学
目标
1.了解什么是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2.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重点
怎样进行个性化散文写作。
难点
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散文写作
生活需要个性化随笔散文
生活需要个性化随笔散文生活需要个性化随笔散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社会需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普通的社会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当前人们的各种需求,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他们更加趋向于需求生活的个性化,以此来展现自我的个性,体现出自我的社会价值。
于是,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便应运而生了,个性化穿着、个性化用品、个性化食物、个性化网站、个性化手机、个性化饰品、个性化家电、个性化婚礼、个性化旅游、个性化电脑、个性化签名、个性化礼品等等,一时间,好似这个世界变成了个性化的天堂。
在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公司和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出来,个性化咨询服务、个性化消费服务、个性化签名服务、个性化旅游服务、个性化婚礼服务、个性化礼品定制、个性化服装定制、个性化奢侈品定购、个性化电脑定做、个性化汽车定做、个性化邮局、个性化酒店、个性化会议室、个性化餐厅、个性化服装店、个性化教育……当今社会,个性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并且还在以迅猛之势不断地发展着,可以说,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还将变得更加明显。
在个性化时代里,人们新诞生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将会不断得到满足,并且还会不断刺激新的个性化需求的产生,最终转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目前,由于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个性化需求在不同国家和社会的差异,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
但总体而言,人类社会目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个性化领域,个性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人类社会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是有着其发展依据的,众所周知,人具有两大基本需求:一是生存的需求,一是发展的需求,只有当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寻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散文作为一种散文体裁,以其自由灵活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成为文学创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散文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与其他文体相比,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
散文的创作立足点是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和经验,因此个性化表达是散文的核心特点之一。
散文作家通过自我陈述、描绘自身的情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和情感的倾诉,作者在散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展示独特的个性和人生体验。
同时,散文也关注社会问题,传递社会关怀。
散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个人感悟的宣泄,更承载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在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剖析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通过对社会不公平、人际关系、人性弱点的揭示,作者呼吁读者对社会问题保持关注,并寻求解决之道。
散文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把社会关怀融入到情感的表达中,使读者在感受到作者的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也能反思社会问题。
例如,中国现代散文作家余华的《活着》就是一部充满个性化表达和社会关怀的作品。
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遭遇,余华将读者带入一个贫困农民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无奈。
他通过对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命运的思考,意图向读者传递对社会的关怀和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余华通过散文的个性化表达,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传递给读者。
散文作为一种个性化表达和社会关怀的融合体现,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既可以以个人为中心,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悟,展示独特的个性;又能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表达对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担忧。
散文的灵活性使得作者能够展示真实的自我,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感受,同时在表达个性化观点的同时兼具社会关怀。
通过散文这一艺术形式,作者可以借助自身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化表达,让文字更富有情感和生命力。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不同于其他文体,不受严格的格式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正是这种自由,使得散文能够展现个性化的表达和对社会的关怀。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是指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受,将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转化为文字,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因为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例如,当我们读到一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散文时,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有的作者可能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每一个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而有的作者则可能会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个性和情感。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主题和观点上。
每个人的思想和情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在写作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观点。
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借此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有的人则可能会选择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思索。
散文的社会关怀体现在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上。
社会问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表达和传递思想的功能,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当我们读到一篇关于教育问题的散文时,作者可能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困惑和思考;也可能会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作者可以引起读者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进而推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和改进。
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散文的独特魅力。
个性化的表达使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社会关怀则使散文具有深度和思考的价值,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散文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关怀变得尤为重要。
多彩散文世间万象中的多样与独特
多彩散文世间万象中的多样与独特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文学作品。
它不拘于格律,不受字数限制,可以自由地展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发展中,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呈现出了多样与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散文作品中多彩世界中的种种风采,展示其多样与独特之处。
一、感悟人生之美散文作为情感的发泄和思考的载体,常常呈现给读者人生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其中的美好。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亲情、友情等各种感人场面的感悟。
例如,在《忆江南》中,作者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景,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家乡的回忆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抒发情感之真挚散文作品也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渠道,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和表达,打动读者的心灵。
散文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可以展示内心的痛苦和欢乐。
在《月下独酌》中,作者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出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感,让读者产生了共鸣。
三、抒发思考之自由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的文体,给了作家大量的创作空间。
在散文中,作家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观点。
他们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可以对人类命运进行推断和猜想,可以对未来进行展望和期许。
在《论语录》中,作者以独特的观点对人性和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启发和反思。
四、展现文化之传承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散文作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阐述和传达,为读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白鹿原》中,作者以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沉浮,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五、传递情感之共鸣散文作品的魅力之处还在于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散文可以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和对细节的观察,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例如,《纪念我的父亲》以平凡而真挚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禁想起自己的亲人,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散文作品的个性和创新之路
散文作品的个性和创新之路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上与诗歌、小说和戏剧齐名,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
散文的风格多样,有的清新自然,有的深沉肃穆,有的激情洋溢,有的忧伤动人,但无论如何,散文如同人的个性一样多彩多姿,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生命体验。
然而,散文作品的个性和创新有时受到约束和限制,需要作家们在写作中寻找突破口和创新点。
首先,个性是散文作品的灵魂。
个性是指作品所呈现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点的独特性和个别化,它是作家所独有的,也是读者所感受的。
因此,个性是衡量散文作品高低、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
由于散文是非虚构性文学作品,故散文作品的个性呈现的是一种真实的、深刻的、立体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文化、人类存在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因此,散文作品的个性独特、表现深刻、感悟真实,这是散文作品成为文学精品的重要条件。
其次,创新是散文作品的源泉。
创新是指作品呈现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点的新颖性和原创性,它能够唤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散文作品的创新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思想,即作品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有较高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生态度。
二是创新形式,即通过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创新来吸引读者的关注,体现作者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
三是创新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主题和情节来打破习惯、突破限制,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体验。
但是,在散文创作中追求个性和创新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散文作品的表现形式要符合写作本身的特点,不能偏离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
散文写作的特点在于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的深度,所以在创新个性方面不能将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创新相混淆,导致作品显得乏味、拐弯抹角。
二是散文作品的创新要有度。
虽然创新是散文作品的源泉,但创新不能被当做自我表现和偏执的借口,否则作品会显得过于浮夸、狂妄和毫无意义。
散文创新应当秉持着一种严谨、切合实际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三是散文作品的个性和创新都需要平衡。
散文作品的个性和创新是为了让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和引起读者的共鸣。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有何独特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有何独特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情感表达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光芒。
那么,散文中的情感表达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首先,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真实性。
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散文更贴近作者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它没有小说那样的虚构情节,也没有诗歌那般高度凝练的意象和象征,而是作者以真诚的笔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这种真实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过对父亲在车站送别时背影的细致描写,将对父亲深沉的爱和感激之情真实地展现出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体会到那份真挚的父子情。
这种真实的情感力量,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引发共鸣。
其次,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细腻性。
散文作者往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和瞬间的心灵触动,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出来。
他们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把情感的微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在文中对自己在地坛中的所见所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对生命的思考、对母亲的愧疚等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散文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美好和感动。
再者,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多样性。
散文所涵盖的情感范畴极为广泛,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思念,还是宁静、豁达、迷茫、憧憬,都可以在散文中找到它们的身影。
而且,散文中的情感并非单一的,常常是多种情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例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探寻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既有对古老文明的敬仰和赞美,又有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反思,还有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
这种丰富多样的情感,使得散文能够展现出生活的多彩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散文中的抒情语言有何独特韵味
散文中的抒情语言有何独特韵味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散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而其中的抒情语言,更是散文的灵魂所在,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抒情语言在散文中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它不像诗歌那样凝练,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以一种舒缓、自然的方式,将作者的情感娓娓道来。
比如,当作者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晚时,可能会这样写道:“夜,静悄悄的,月光如水般洒在田野上,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这样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汇,却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乡村夜晚的美妙。
抒情语言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散文作者通过抒情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
当作者经历了挫折,可能会感慨:“生活就像一场暴风雨,无情地摧残着梦想的花朵,让我在迷茫中徘徊。
”这种直白的情感倾诉,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困惑,从而产生共鸣,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抒情语言还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它能够激发读者内心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思考。
一篇优秀的散文,其抒情语言往往能够触动读者心底沉睡的情感,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例如,作者在描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时,抒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站在山巅,望着那无边无际的云海,我不禁感叹生命的渺小与伟大。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但又有着无限的可能。
”这样的语言,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更能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散文中的抒情语言更具灵活性。
它可以是简短的几句感慨,也可以是长篇的情感抒发;可以是细腻的情感刻画,也可以是豪放的激情表达。
这种灵活性,使得作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情感强度和表达需要,自由地选择抒情的方式和程度。
比如,在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时,作者可能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温馨的场景:“那时候,我们在田野里奔跑嬉戏,追逐着蝴蝶,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散文中的抒情手法有何独特性
散文中的抒情手法有何独特性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情感表达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散文中,抒情手法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它赋予了作品灵魂与深度,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那么,散文中的抒情手法究竟有何独特性呢?首先,散文的抒情具有真实性。
与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相比,散文往往更贴近生活的真实,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亲身经历、切身感受所得。
这种真实的情感如同清澈的泉水,从作者的心底自然流淌而出,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过对父亲在车站送别时背影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父亲深沉的爱与感激。
这种情感并非虚构,而是基于作者与父亲之间深厚的亲情,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朴实而真挚的情感力量。
其次,散文的抒情具有多样性。
它可以是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也可以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情感;还可以是叙事抒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渗透情感。
直抒胸臆的方式能够让读者迅速捕捉到作者的情感核心,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直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种直白的情感倾诉,强烈而震撼。
借景抒情则以景为媒介,让情感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通过对北平秋天的景物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而叙事抒情则使情感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展现,让读者在情节的推进中慢慢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再者,散文的抒情具有灵活性。
它不受格律、韵律的限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节奏和思绪走向自由地抒发情感。
在散文中,作者可以随时中断叙述,插入一段情感的抒发;也可以在描写完一个场景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情感的表达。
这种灵活性使得散文的抒情更加流畅自然,如丰子恺的散文,常常在平淡的叙述中突然插入几句饱含情感的话语,让人感到惊喜而又亲切。
此外,散文的抒情具有个性化。
每一位散文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抒情风格,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性格、经历、文学素养等密切相关。
散文创作的个性化表达浅议杂文随笔
散文创作的个性化表达浅议杂文随笔散文创作的个性化表达浅议杂文随笔在散文创作中,作者如何将自己对人、事、物的感知,利用其自身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方式,有机且充分地展示出来,这便是其在散文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化表达。
因为,有关散文创作的个性化表达这个话题,是一个曾经被无数的散文作者们议论过无数次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没有被讨论和探索出任何必然结果的创作难题。
什么叫个性化?说白了,就是创作者本身的个性问题,这其间便包含了作者平时的语言习惯,行文习性,行文的技巧、技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作者有别于他人的根本所在,也是别人永远也无法完全复制出来的不同点所在。
是不是说一个作者的作品具备了有别于他人的特质,就能够证明其的作品是那种独具个性的作品呢?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
我们在讨论散文作品创作个性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散文本身的属性以及它的审美特征。
因此,在这里个人认为,对于散文属性的认识,大家还是应该站在大散文的立场上来表达内心的感知感悟为好。
由于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散文体裁所采取的各种不同认知的结果,把一些原本是散文属性的体裁剔除了出去,只仅仅把抒情散文归类为纯散文的范畴,这是一种在散文创作中极不理智的行为表现方式。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散文最易于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几乎可以把它看作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因此,人们就针对散文创作的这种创作现象冠之以“非虚构写作”,也就是后来的眉山周闻道那一班人所提倡的“散文的在场主义”写作,亦即是一种追求“本真”的写作方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上的两者之间,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说法,在下意识里偷换了一个常识性的概念而已。
与此同理,在散文创作中,既然有了“非虚构”以及“在场主义”这两种创作方式,根据事物对立与统一的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在散文创作中,作者同样可以采取“虚构”以及“非在场主义”的手法来进行散文创作,这是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那么,无论作者是采取“虚构”以及“非虚构”,“在场”以及“非在场”的手法来进行散文创作的时候,他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浓淡情怀与思想观点的深浅,皆取决于作者本身的文化素养与内在素质,也肯定是饱含着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是独一无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的散文世界第一节:《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
稍后,许多刊物都开辟了“随感录”专栏。
此外,还有不少进步报刊的“杂感”、“评坛”、“乱谈”等栏目也发表过很多杂文,各自拥有一批撰稿人,形成颇有声势的杂文创作浪潮。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至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上的杂文,大都以随感形式对现实做敏锐的反应,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却是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而每位作者又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李大钊将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两相结合,形成他的特色。
陈独秀也是“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之一。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他在“五四”初期写的杂文,几乎每发表一篇都有影响。
钱玄同他是当时提倡白话,批评儒家思想的一员猛将,其《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是痛快淋漓的文字,颇适合当时激进的阅读心态。
鲁迅是《新青年》作家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之一。
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流派开辟的,鲁迅正是这种文体的奠基人。
鲁迅又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
早在1919年8月和9月间,他就开始尝试这种以散文体式表现诗意题材的艺术形式。
20年代写的《野草》,《朝花夕拾》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二节: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周作人也是《新青年》、《语丝》一派的主要作者。
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以后,他又形成了一整套的散文理论,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认为这种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端”,“他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
他自己的散文,也有“浮躁凌厉”与“冲淡乎和”两体。
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显然更加积极,常为论者所引述;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却是后者。
周作人的散文多作闲谈体,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
周作人有名士派的夙缘,有“叛徒”与“隐士”的二重性格。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他关注现实,反抗黑暗,与思想革命取同一步调;但在人生观与艺术观方面,他又尽可能远离激进,保持平和。
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仍有不少出产,但闲谈式的作品少了,他试验一种"文抄公体”的散文,即是笔记体散文之一种,文章主干是精心挑选舶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周作人的评点,则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两者有机糅合,互相调剂,常兼两种文体之美,而总体风格则如郁达夫所说,“一变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人古雅遒劲的一途了。
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之一,是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又分出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一脉散文来。
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都是这一流派的主要散文作家。
·俞平伯(1900—1990年)的散文多收在《杂拌儿》、《燕知草》等集中,其中,如《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在20年代曾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多构成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是远离现实的。
废名,即冯文炳(1910—1967年),他的作品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里的人事,对小人物寄同情,初时尚注重社会意义。
《竹林的故事》等作品名为小说,实则也是散文,很注重意境的传达,清新素朴,抒情气息浓郁,也喜闲谈琐事,以冲淡为衣,表现出朴讷哀伤的风格。
后来将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技巧引入,追求朦胧的散文意境。
但语言修饰得愈发生涩古怪,陷入歧途。
鲁迅批评他“有意低徊,顾影自怜”,此所谓“废名气”。
第三节: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冰心散文:基本特色:缜密,缠绵,清丽。
在“五四”美文创作中,持缜密、漂亮风格的,比冲淡一派人数为众。
这几乎可以囊括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大文学社团的主要作家。
冰心散文的影响不在周作人之下,不过他们的创作路数与所拥有的读者并不相同。
冰心那“小诗”味的散文更容易引起未涉世事的青年读者的共鸣与模仿。
她的《笑》,发表于1920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是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
刊载后,学校竞相选人课本,语法学家把它做通篇句式读解,可见影响广大。
很多人认为,冰心的散文实比她早年的问题小说和小诗成就更高。
冰心散文创作的重心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其中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会其间。
《往事(一).七》,细腻地描写了两缸荷花在雨中的变化及作者的心情,当看到红莲在大雨中受大荷叶的庇护时,自然升华到母爱的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用和儿童亲切谈心的语调,将山与海,从视野、颜色、动态、给人遐想等方面,详加对比,抓住事物特征,描绘得有声有色,处处传诉出作者对大海的无限深情。
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
朱自清(1898—1948年)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
他的重要性如很多评论家所公认,只要学校选讲范文,或编文学史,谈到现代散文的语言、文笔之完美,朱自清必被提及。
他擅长写一种漂亮精致的抒情散文,无论是朴素动人如《背影》,或者明净淡雅如《荷塘月色》,委婉真挚如《儿女》,从中都能感到他的诚挚和正直。
他既不满意陶醉于抒写琐屑小事的“言志派”,也不满意后来的所谓幽默派,写作态度严肃不苟,始终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是他写景抒情的名篇,都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人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他的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
文字几乎全用口语,清秀、朴素而又精到,在20年代就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字的典范。
不过有时令人稍感着意为文,不如后来的散文(如《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更成熟自然。
《背影》只是质朴地叙说父亲送别儿子的一段场景,可他捕捉到一二不可言说的.典型细节,注入了一股对劳碌奔波的老父的至亲深情,表现出小资产者在旧世界一生颠簸挣扎的可悲命运。
这样,就很容易打动无数身受飘零之苦的人,不难解释为什么此篇能那样长久地激起读者的心潮了。
丰子恺(1898—1975年),从2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品,此时期的散文结集有《缘缘堂随笔》。
他的特殊之处是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有赤子之心,如他的画一般,透露着心地光明、一无沾染的品格风貌。
作者在看见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远,带着哲理深味,染有清淡的悲悯之色。
梁遇春(1904—1932年)的《春醪集》和《泪与笑》收入他20年代中期以后的随笔。
20年代人称梁遇春为中国的“伊里亚”,是因为梁的作品确受英国Essay,尤其是查理·兰姆的随笔的影响。
梁遇春耽于思索,他的随笔也有许多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和洞明的见解。
他喜用絮语笔调,随意而坦诚的谈吐中不乏睿智的思辨。
《春醪集》谈论知识,探索人生,或旁征博引,引类取比,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语言机智而有文采,潇洒自如,玲珑剔透;时有思想的火花,却缺乏如炬的目光。
在小小题目里开掘微言大义,引用外国的经典、警句,信手拈来,处处切题。
梁遇春有股孤傲气,他那懒散的绅士风度,不愿受任何拘束的个性及享尽人生的主张,……文学研究会其他重要的散文作家还有许地山。
他不仅小说写得别致,散文集《空山灵雨》也另有情调:近似散文诗,渗入宗教气氛,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名篇《落花生》质朴短小,有寓意,主张人生“要学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这又是他生活态度扎实的一面。
写实风格最强的是叶圣陶、郑振铎和茅盾,他们的散文有充实的“人生派”内容,社会性较浓。
叶圣陶的《藕与莼菜》抒发对故乡的情思,由物及人,平淡从容,便是他惯常的文风了。
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都是“五卅”后不久写出的,沉痛的感情以质朴的语言出之。
他的《山中杂记》,真率、俊逸,只是视野不够阔大。
茅盾写有《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也是“五卅”时产生影响的作品。
他旅日时期写的一组散文,收入《宿莽》集,其中的《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等,反映了他处于革命转换时期的思索和探寻,有时代的苦闷,也有新的期望,是用诗的情绪交织成回荡起伏的怅惘滋味,显露了茅盾文学气质的又一侧面。
瞿秋白(1899一)935年)。
他这时有《饿乡纪程》(即《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问世。
第四节: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创造社在“五四”时代是狂飙突进的浪漫派,这一派作家的散文,与其小说和诗歌有共同的基色。
特别是郁达夫,他的率真、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无所隐饰地暴露赤裸裸的自己,称得上是个独树一帜的散文家。
他声称比起小说来,“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他和郭沫若散文的主要方式,确实都在直接倾诉自身的遭遇,发出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又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他早期散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只是被自己小说的文名所掩,人们注意散文家郁达夫,是在他大量制作小品游记的30年代了。
《归航》记述作者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既厌恶给自己带来屈辱、压抑的异国生活,又有某种不忍诀别的心情,胡乱游走的狂放变态,以及想象用手枪击杀得到中国少女青睐的西洋人的那种情绪之流,无所顾忌地在文中进涌。
《还乡记》与《还乡后记》写作者回乡旅途及抵家后所见所感,表达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对贫富不均社会的强烈不平,也有消极遁世的思想渗透着。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鼓动青年反叛现实社会,语言直露,构想新奇,宣泄感情的冲击力足以惊世骇俗。
稍后写作的《一个人在途上》,把作者对亡儿的至情,表达得感人肺腑。
·郁达夫写散文大都在畅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直接抒发感伤情怀,常常像跟亲友诉苦或聊天那样,不拘形式的倾诉使你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