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拟人修辞的诗句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 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 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 说新月 “学”扇。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2008四川卷)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 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 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2.
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修辞手法题目的答题步骤。
分析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拟人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 对比,借代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比喻 比喻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参考答案】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都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目的:学会如何辨认修辞手法。可通过分析意象或描写 对象的特征来辨认。)
(2006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2分)将“山溪渡”比作“交情” 、将 “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予 “山溪渡”、“风 波”象征意义,(2分)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分)
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必须写出主要的,可
写一到两个。
悯农(李绅)(2009广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题: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 (5分) 答案: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1分)前者通过“四海无 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 农民种得广,收得多,这种现象与“农夫犹饿死”的现实对 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2分) 后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 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 的深切同情。 (2分)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

首先是比喻,比喻是运用联想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形象和富有感情色彩。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用“床前明月光”来比喻代表思念的“疑是地上霜”,这种比喻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其次是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亲切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他写道“树木已争春,村径欲下斜”,将树木和村径拟人为争春和有欲望下斜的人,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寂静和渴望。

夸张是一种夸大表达的手法,通过夸张可以使诗歌更具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京城如画图”,夸张地形容京城的美丽。

对偶是将两个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并置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韵律感和离奇感。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写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对偶的结构,使诗句更加平衡和美感。

排比是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诗人可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和层次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他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通过排比的方式,使诗句更加凝练和有力。

倒装是改变词语或短语的正常语序,以增强修辞效果的一种手法。

通过倒装,诗人可以使句子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通过倒装的方式,增加了句子的紧凑和节奏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修辞手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兴、反复、重读、音律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表达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总之,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使作品更具形象、生动和感染力。

运用拟人修辞的诗句

运用拟人修辞的诗句

运用拟人修辞的诗句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8、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9、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古诗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古诗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古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拟人绝句漫兴 1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2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4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5 肠断春江欲终点,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6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7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8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9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二.用排比修辞手法写一首诗一.《咏柳》这首诗采纳了比方、拟人、设问的修辞手法。

二.头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了一个借喻来描绘杨柳的整体形象。

刚刚绽出的嫩叶,泛着绿光,远远看去,不是像一树绿色的玉石吗?“妆成”原来用于写人的动作,特殊指女子的装扮。

用在这里就使柳树具有拟人化的颜色,把柳树写成了一个缀满珠玉的少女了。

三.其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又用了一个比方,把万千柔条比作纷披下垂的丝带。

两句合起来,简直把柳树写成风姿绰约的美人了。

四.第三句“不知绿叶谁裁出”写叶,没有正面去描绘叶的状态,而有意设问:“不知绿叶谁裁出”,引发读者自己去吟味,下面生出一层新意来。

柳叶尖尖,说是“裁出”来的,似乎一律是人工的制作,共纤巧整齐之态,仿佛可见。

五.最终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又用了一个比方,这个比方的背后又暗含着比拟。

说春风像剪刀,那肯定是“春天”这个巧匠手执利剪细心地把柳叶剪得那美了三.用比方的修辞手法写几句人生的句子人生是一首诗,悠远的意境抒写着你失意的懊恼和胜利的欢快。

拟人的诗词及赏析

拟人的诗词及赏析

拟人的诗词及赏析诗歌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而拟人的诗词更是将抽象的事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古代诗词中,拟人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和具有鲜明的个性。

本文将以拟人的诗词为主题,探讨其赏析和意义。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事物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使其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古代诗词中,拟人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不论是描写自然景物还是抒发人的情感,都可以通过拟人的手法来增加诗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比如在李白的《将进酒》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中的“白马”被赋予了流星般的速度和灵动的形象,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

拟人的诗词不仅可以赋予事物生命和情感,还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拟人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中的“楼台”和“帘幕”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富有梦幻和禅意。

通过对事物的拟人化,诗人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词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内涵。

拟人的诗词还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拟人化来增加诗词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比如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的“草”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富有诗意和趣味。

通过对事物的拟人化,诗人可以将平淡的事物赋予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情感,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总的来说,拟人的诗词是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事物生命和情感,使得诗词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拟人的诗词不仅可以赋予事物生命和情感,还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拟人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增加诗词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因此,拟人的诗词在古代诗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诗词中,拟人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不论是描写自然景物还是抒发人的情感,都可以通过拟人的手法来增加诗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一、含比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三、对偶: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拟人: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设问: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反问: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
1.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
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7.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8.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9.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10.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11.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2.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所谓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中作者为了表达思想,使用的一种文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象征等。

① 比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就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的安静比作睡眠,将鸟儿的鸣叫比作早晨的欢呼。

② 拟人:“雪花飘飘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诗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撒盐的样子,把空中的雪花和撒盐的动作拟人化,生动地描写出雪花的飘舞。

③ 夸张:“春来遍地鲜花开,百花齐放点彩霞”这句诗采用了夸张手法,把春天到来时百花齐放的美景夸张成“点彩霞”,意为百花齐放,彩虹色的霞光洒遍大地,极富生机勃勃。

④ 对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采用了对比手法,把春天明媚的景象和绿色的江南岸对比,以及把幽深的月光和自己的归乡之情对比,表达了思乡之情。

⑤ 排比:“莺啼应晓,鸠鸣下午,桃花落后,柳絮飞早”这句诗采用了排比手法,把四种自然景象排列起来,比喻春天到来时,整个自然都充满生机,活跃起来。

⑥ 象征:“一水长流一路风,一花开尽一世情”这句诗采用了象征手法,把一水长流和一花开尽作为象征,表达了永恒的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拟人修辞的诗句
含有拟人的诗句,拟人是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运用拟人能够更加生动传神的表达某种形象,因此在古诗当中运用较多,以下摘取一部分供欣赏。

本文含有拟人的诗句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含拟人修辞的诗句什么是拟人?
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拟人手法的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含有拟人的诗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唐,李峤《中秋月》)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赠董大》)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杜甫《绝句》)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山月不知心里事----温庭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包佶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吕岩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罗隐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云容山意商量雪,杏眼桃腮领略春。

----黄公度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苏轼
云破越来花弄影----张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