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温的日较差变化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997e4d0b14e852458fb574f.png)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日较差_年较差的变化规律
![气温日较差_年较差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d699064f111f18582d05a26.png)
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3、大尺度地形区日较差的大小:
气温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越高高,,日日较较差差越越大大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 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5)地势 不论什么 地方,都是离地面越 近,日较差越大,因 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地面长波辐射
例1:
海拔(米)
4000
3000
2000
1000
杭州
拉萨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 辐射较强的是 拉萨
原因是: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弱 。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杭州
例2:2008年全国卷二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 (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 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 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气温可能降至0℃ 及以下)(4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 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 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 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 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 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3)地形 (4)天气 (5)植被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气温较差变化规律
一、气温的日变化
•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 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 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 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 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 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 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 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69c25e53c1ec5da51e2704c.png)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左右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能量消耗就越少,有利于糖分的贮存,如新疆哈密瓜,个头大肉质甜。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因为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正因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就是这个缘故。
而凸出地形上部因为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https://img.taocdn.com/s3/m/c57ed668c8d376eeaeaa31e5.png)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0~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0~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气温较差影响因素(修改)
![气温较差影响因素(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52be633403d8ce2f00662368.png)
低纬度>高纬度
(2)季节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于冬季,中高纬最 大值出现在春季。
(3)地形
山谷大于山峰; 高原大于平原。
平原>山地 山谷>山顶
(4)地势
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 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 高原山区,海拔越高 日较差越大。
(5)下垫面性质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 于海洋,且距海越 远日较差越大
。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 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称为气温年较差。
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 化不同。
热带地区的气温年变 化小,温带和寒带地 区的气温年变化大。
北半球中高纬内陆月 均最高温度在7月,月 均最低温度在1月.海 上气温以8月为最高 2
,
月为最低 。
思考??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 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是: 、 ABC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水面大,水汽、杂质集中 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 日较差较小。
(4)地势
离地面越近日较差 越大,因为大气的 直接热源是地面长 波辐射
(5)下垫面性质
由于热容量不同,陆地气 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 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 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 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 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旱地比水田大。
2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 7 月、最低 、
温在 1 月;南半球情况如何?海洋?
气温年较差规律 :
高纬度>低纬度,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三.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H和昼长)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 高而增大。因为随纬度 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 变化幅度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 (16°50′N)气温年较差只 有6℃上海(31°N)为25℃ 海拉尔(49°13′N)达到 46℃低纬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 高纬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 50℃。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e9d4f90d0d233d4b14e6924.png)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要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时节普通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呈现在春季。
由于固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昼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空中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四周空气的调理,白昼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抵达空中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才能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淡色土和湿润严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昼太阳辐射激烈,空中增温激烈,夜晚空中有效辐射强降温激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管什么中央,都是离空中越近,日较差越大,由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空中长波辐射。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分析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48947c83c4bb4cf6ecd133.png)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分析一、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b712c1a14791711cc79176a.png)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①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山顶)。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接受地面长波辐射能量多;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
故(与同一地段平地相比)白天气温高;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夜间(与同一地段平地相比)气温低。
凸出地形:由于海拔高、与下垫面接触面积小,气温(与同一地段的平地近地面空气相比)受地表(长波辐射)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
②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平地 平地平地 凹地(山谷) 凸地(山顶)凹>平>凸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日较差
![日较差](https://img.taocdn.com/s3/m/aee7930602020740be1e9bc8.png)
一、气温日较差1、气温日较差的定义: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受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拖后。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原因: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原因: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的气温日较差。
原因: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白天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注意:地面长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而主要受周围自由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
故气温日较差小。
(3)地形:海拔较高的山顶比山麓气温日较差小。
原因:山顶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易与地面形成频繁的热交换;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皆较小。
海拔较高的高原上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同纬度海拔较低的平原。
如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下垫面性质①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②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③旱地比水田大。
原因: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b56210af705cc1754270979.png)
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因素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现将气温日较差规律总结如下。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 C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 C;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C。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 (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大小与原因分析
![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大小与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b666c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b.png)
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大小与原因分析一、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3)地形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实例:1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但年较差小,因此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形容高原气候特色.2 西北地区:地处中纬,深居内陆,气温较同纬地区偏高(光照长,云量稀少,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的很少.)气温日、年较差均大.形成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同一纬度带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而形成了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气候(海洋上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大陆夏热冬寒,年较差大,海洋上云量一般比陆地大,且风速大于陆地上,这也能减小海上气温日、年较差.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df0020f111f18583d05a78.png)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https://img.taocdn.com/s3/m/4b4bbde2eefdc8d377ee3243.png)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气温科灰藓与年较差规律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五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高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岩石性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气候区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涨落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主峰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一年中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极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差异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加减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所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地球科学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谷地,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没,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西北地区,一年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秋天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并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夏季有大。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a43dce8c850ad02df804180.png)
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因素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现将气温日较差规律总结如下。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 C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 C;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C。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 (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气温日较差怎么算
![气温日较差怎么算](https://img.taocdn.com/s3/m/3f8ee43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e.png)
气温日较差怎么算气温日较差怎么算?夏日炎热,冬日阴冷,这是天气特征常态。
然而,有些天,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却见证着连续的温度跌跌不休,这就是著名的气温日较差。
那么,按照什么标准算出气温日较差呢?一、概况气温日较差是指每日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之差。
如果一个地方白天慢慢升温,夜晚却突然大幅度降温,或者反过来,白天暴衝搞动,夜间忽然萎陷,形成了气温剧变,就可称之为气温日较差。
其数值越大,大气能量损耗越严重,天气条件越不稳定。
二、算法气温日较差的算法很简单,即:气温日较差=当日最大气温-当日最小气温。
算出来的气温日较差可以根据气象学不同范畴分为下面几种:1. 弱气温日较差:最大气温与最小气温之差在0℃~8℃之间;2. 中等气温日较差:最大气温与最小气温之差在9℃~16℃之间;3. 强气温日较差:最大气温与最小气温之差在17℃以上。
三、危害强气温日较差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1. 容易引发低血压;2. 使心率不稳定;3. 导致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功能变差;4. 伤害老弱婴幼儿。
气温日较差过大,将会使高原地区出现超高气温、干旱和较强风,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
四、抗击1. 合理安排体力劳动和休息:有气温日较差时,应当避免长时间外出。
2. 保暖衣物:适当穿着暖和又舒适的衣物,能够有效地缓解大气气温变化所带来的冷热反应。
3. 多喝热水:多喝热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气温的调节和体温的稳定,以达到舒缓身体不适的效果。
4. 保护特殊人群:有气温日较差时,老弱婴幼儿需要特别的照顾,加强饮食调节,保暖感冒预防,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重大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其身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五、小结气温日较差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其数值越大,大气能量损耗越严重,天气条件越不稳定,对人们的健康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自身和特殊人群,确保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气温的日较差变化
地理:韩锦田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受到纬度位置、季节、地表性质、天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各种情况下的气温日变化做一个说明:
一、纬度影响:同一季节不同纬度而言,低纬的日较差大于高纬,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大,白天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多,气温高,晚上因为温度高向外释放的能量多,降温的幅度大,致使昼夜温差大;相反,高纬地区所受辐射要少很多,昼夜温差小。
二、季节的影响:同一地方,不同季节而言,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夏季是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温度速降,导致温差大,冬季则相反。
三、地形的影响:①大尺度的地形区,则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晚上因为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大气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如: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
②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平原)比凸地(山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
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
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
第二,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
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
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夜晚,降温时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保温作用,进而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如:泰山的日较差小于济南。
四、天气状况的影响: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阴天,云量多。
白天,云的反射作用强,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所以气温不会太高;夜晚云多,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被返回给地面的热量多,保温作用强,所以气温不会太低,所以日温差小。
五、地表性质: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沙土地热容量小,日较差大,有植被覆盖的,日较差小。
在任何一个地方,每天的气温日变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不是前一天气温日变化的简单的重复,而是要考虑到上述诸因素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