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探究对比归纳一、物质的变化[过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阅读并演示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将现象记录在P7的表格中。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引导】对比分析实验现象[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演示]实验1-1,1-2,1-3,1-4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结果答: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归纳]1.物理变化概念、特征并举出实例2.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并举例观看图片,认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指导阅读】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演示】实验1-5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设置问题对比理解【提出问题】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地流水能变成水结合P9最后一段实例理解读题回答问题体会变化与性质的关系独立完成,独立回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已经有初步认识,并且意识到它们存在着不同,但是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

三、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及区分。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画上“孙悟空”图案,将纸贴在黑板中央。

邀请学生一起完成化学小魔术,将碳酸钠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图像,然后再向白纸上喷洒白醋,图像消失。

目的: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导入新课 ---其实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学好化学人人都是小魔术师。

在我们物质的世界里,物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变化,变化的情况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物质的变化。

(三)板书:物质的变化思考、回答问题,酝酿化学思维,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渴望得到解答,激发学习欲望。

(四)游戏导学,总结概念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每个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剪刀.我们可以把这张纸折叠、裁减、画画等。

让纸张发生变化,时间一分钟。

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纸张还能发生哪些变化,并演示。

分组说出自己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变化。

结合游戏及身边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形式,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学生动手完成自己的小作品,并展示给同学们。

思考、总结纸张发生的变化。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讨论归纳物质的变化形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利用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勇于大胆展示自己。

让学生在游戏讨论中总结所学知识,建立新概念。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观察和思考。因此,针对这一学情,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语言: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等方面的变化,不改变物质的本质。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的变化,会生成新的物质。
2.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图示、表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点。
3.学生互动: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
(三)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互动:学生积极发言,总结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列举出生活中至少5个物理变化和5个化学变化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2.完成课后练习题:参照教材第XX页,完成第1-5题,重点关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上述目标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物质性质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分辨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

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探究对比归纳一、物质的变化[过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阅读并演示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将现象记录在P7的表格中。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学生倾听、思考、举例[演示]实验1-1,1-2,1-3,1-4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引导】对比分析实验现象[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讲解】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对金属的腐蚀作用有何不同?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等。
5.拓展阅读:请同学们阅读一篇关于物质变化和性质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科普文章,并总结至少三个对自己有启发的知识点。
作业要求: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组织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性质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知识梳理: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3.情感升华:教师强调物质变化和性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化学奥秘的兴趣。
3.知识拓展:教师介绍一些特殊的物质变化现象,如干冰升华、灭火器的原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实践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如燃烧、氧化铁生成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质变化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常见的物质性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的信心。
2.通过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介绍。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4.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 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知识讲解】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介绍。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案例分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如水的沸腾、铁的生锈等。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生动的实验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教材内容设计合理,逻辑性强,从定义到特征,再到实验验证,逐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形成对化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

二、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章节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等概念。

然而,对于物质变化的深层次理解和性质的准确判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吃力,特别是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物质性质的判断等知识点。

此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因此,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并描述实验现象。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物质可以变化”的观念。

2.通过化学史,辩证的看待古代炼金术的功过得失,体会对化学学科建立的启蒙与推动作用。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关系。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 作业第二章:物质的溶解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溶解过程。

2. 教学内容物质的溶解的定义和条件。

物质的溶解过程的实验观察。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溶解过程。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讲解物质的溶解的定义和条件。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溶解过程。

5. 作业第三章:物质的变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变化。

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物质的变化的实验观察。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讲解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

5. 作业第四章:物质的性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性质。

2.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物质性质的实验观察。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讲解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版(2024)-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化学

人教版(2024)-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一、课标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二、教材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化学思维,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化学实验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从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进而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2.能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区别。

4.能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教学重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五、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视频等。

2.实验器材和药品,如蜡烛、镁条、稀盐酸、石灰石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学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化现象,如冰融化成水、铁生锈、木材燃烧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展示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首先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物质的变化。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物理变化的概念。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玻璃破碎等。

讲解物理变化的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的概念。

展示一些化学变化的例子,如铁生锈、木材燃烧、食物腐烂等。

讲解化学变化的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本课程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帮助学生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颜色、状态、气味、发光、放热等),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物理学为化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也提供了必要的仪器、手段和方法,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控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一些物理学基础知识。

由于课程改革时,化学与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可能会同步进行,因此在进入化学课程研究之初,有必要在小学科学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介绍一些化学课中常用的物理学概念,主要包括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

课时分配:1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

能够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教具准备仪器: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

药品: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进行“铁丝被折弯”、“玻璃破碎”、“灯泡通电发光”、“火柴燃烧”等小实验,让同学们思考这些变化的不同之处,引入新课。

导入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化学就必然要进行实验。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实验,看看物质是如何变化的,会得出什么结论。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教学
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概念
教学
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 等。认识物质的性质 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知识
技能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
方法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情感
态度
价值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 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 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有关成分实验操作的探究,初步养成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并通过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学会全面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识别常用化学仪器,了解其主要用途。

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最重要的方法。

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2)通过提出课题,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

(3)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在进行分组实验时,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如实事求是)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

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都是历年各省市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题型主要以选择题、探究实验题为主,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属于保分题。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1新人教版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1新人教版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的能力;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3.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4.感受从实验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

过程及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实验准备:[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1—4教学用具:酒精灯、玻璃片、铁架台、研钵、导气管、烧杯、水、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仔细观察一想:实验的基课时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B.牛奶变酸C.碱式碳酸铜受热变黑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2.以下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燃烧C.发光发热D.固体受热变成气体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4.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北京中考题)A.有导电导热性B.有良好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5.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1)铜片和铁片:___;(2)蔗糖和食盐:___;(3)汽油和清水:___;(4)银块和铝块:___;(5)金刚石和玻璃:___;(6)水银和白银:___。

6.把黄豆粒大的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钠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_____。

7.(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用夹住镁条,观察到的现象为。

(2)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原因是。

(4)由上述三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等成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物质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物质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

物质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知道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定义和区别
3.掌握二氧化碳和氧气能否支持燃烧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的途径初步领悟学习化学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作为判断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能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用具
胆矾研钵氢氧化钠溶液药匙滴管大理石试管稀盐酸烧杯澄清石灰石试管架
四.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分组实验归纳讲授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颜色 状态 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不需要化学变化:物理性质 气味
颜色改变 溶解度 产生气体 沸点 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 生成沉淀 需要化学变化:化学性质 密度 能量变化 (一种能力) 氧气:木条燃烧得更旺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木条熄灭
七.教学后记
1.学生的预习没有想象中的理想,有部分组合实验操作步骤出问题
2.课堂不易太拖沓,可以直截了当一点
3.水沸腾的实验可以不用做,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烧水
4.物理性质结合例子讲解会更生动
5.对于让学生操作的实验要有仪器和步骤介绍
6.板书未能按设计完成
7.知识点可以结合导学案习题一起处理 8.作业要严抓
一定有
不一定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重点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难点
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1.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1-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1(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等。

)
2.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1-1(3):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1(4):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注意: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化学变化的例子有哪些?
(铁生锈、煤气燃烧、燃放鞭炮等。

)
思考:灯泡发光放热、水烧开了有气泡冒出等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不是,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变化,本质原因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 小结: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讨论: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沸点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

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

组成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2,讨论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三、练习设计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基础在线”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