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腹部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腹部的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1. 腰淋巴结排列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收纳髂总淋巴结和腹腔成对脏器(肾、肾上腺、卵巢、睾丸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汇成左、右腰干,注入乳糜池。
[图示]2. 腹腔淋巴结位于腹腔干的周围,收纳腹腔干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3. 肠系膜上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收纳其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组成肠干。
[图示]4. 肠系膜下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周围,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常见,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腹部淋巴结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脏器众多,解剖及淋巴引流较复杂,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淋巴引流、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判断标准、准确性、不足之处、影像学方面最新进展等,有助于正确进行影像学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淋巴结转移,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第一站),然后依次在距离较远者(第二站、第三立的,当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同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患者,也可循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一组淋巴结(第二站或第三站)转移。
临床上称这种转移方式为跳跃式转移。
如宫颈癌在盆腔腹膜后,纵隔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首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另外还可出现逆淋巴汇流方向的转移,转移到离心侧的淋巴结,这可能是由于顺流方向的淋巴管已有阻塞的结果。
如宫颈癌转移到腹膜内淋巴结,胃癌转移到髓窝淋巴结或腹膜内淋巴结。
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使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颈部淋巴结己证实转移癌,却最终也找不到原发病灶者,这是目前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时颇为特殊的问题,有时会因寻找原发灶而拖延治疗时间,从而影响了患者治疗的预后。
畜牧局部解剖学_5腹部
两侧最后肋骨后缘和髋结节前缘为界,分:
腹前部
剑状软骨部 左季肋部 右季肋部
腹中部
左髂部 右髂部 中间部(腰部、脐部)
腹后部
左腹股沟部 右腹股沟部
耻骨部
牛腹腔器官的解剖
右侧观 左侧观
一、右侧观
1.右肾和右肾上腺 9.小网膜
2.后腔静脉
10.大网膜
3.十二指肠
11.结肠
4.胰
12.盲肠
5.肝
13.空肠
(骨盆前口)
11.结肠
结肠圆盘投影:最后肋 骨至阔筋膜张肌之间的 腹腔正中矢状面上
圆盘左侧:接瘤胃 圆盘右侧:与右腹壁之
间有空肠肠圈和两层大 网膜相隔
12.盲肠
➢ 圆筒状 ➢ 右髂部,前端与结肠相连,
腹白线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腱膜交织而成
第十层:腹膜壁层
一层浆膜 位置:软腹壁内表面 营养好的家畜在腹膜外蓄积有大量脂肪
第二节 腹腔和腹膜
腹腔 腹膜
一.腹腔
最大的腔,前后伸长、左右稍扁的卵圆形 容纳:消化、泌尿生殖器官、脾、大血管
背侧: 腰椎、腰肌、膈的腰部 两侧壁: 软腹壁、弓肋的肋软骨、膈的肋骨部 底壁:剑状软骨、软腹壁的底部 前壁:膈 后方: 通骨盆腔,以骨盆前口为界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4个 乳房上~:乳房后上方
1.腹股沟浅淋巴结
公畜称阴茎背侧~ 阴茎背外侧
2~4个
2.股前淋巴结
髂下淋巴结、膝上淋巴结 位置: 膝关节上方,阔筋膜张肌前缘皮下, 膝盖骨上方的筋膜下间隙
第四层:深筋膜(草食动物称腹黄膜) 第五层:腹外斜肌 第六层: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位置
胸腔 膈腔静脉孔
肝的背缘 腔静脉沟
系统解剖学 11淋巴系统
浅淋巴结 深淋巴结
浅筋膜内 深筋膜下
四肢:位关节屈侧、沟、窝内 内脏:位器官门
腹盆:位血管周围多与血管同名
滤过淋巴 产生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等
局部淋巴结
regional lymph node
身体局部区域或器官 的淋巴管首先注入的 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 (临床称哨位淋巴结)
脾
位 置 形 态
spleen
两者有广泛的交通
2)丰富的瓣膜 呈串珠状(阻塞时官腔扩大瓣膜 关闭不全淋巴逆流)
淋 巴 干
各部最后一群淋巴结输出管 汇集九条淋巴干
lymphatic trunks
左右颈干 左右锁骨下干 左右支气管纵膈干 左右腰干 肠干 胸导管:
注入左静脉角
淋 巴 导 管
右淋巴导管: 注入右静脉角
lymphatic duct
腰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髂内外淋巴结 闭孔淋巴结 骶外侧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管淋巴结
腹部与腰部的淋巴结群多沿血管 排列并以血管位臵命名淋巴回流方 向基本与该器官静脉回流方向一致
腹壁的淋巴管淋巴结
腹前壁淋巴
脐以上: 脐以下 : 浅淋巴管→腋淋巴结 深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 浅淋巴管→腹股沟浅淋巴结 深淋巴管→腹股沟深髂外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纵隔前淋巴结
肺淋巴结 支气管肺淋巴结
(肺门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
下肢的淋巴管淋巴结
腘淋巴结
(腘静脉周围)
相当小隐静脉收纳的范围
相当胫前后静脉收纳的范围
上群 腹股沟 (与腹股沟 浅淋巴结
浅淋巴管(伴浅静脉) 深淋巴管(伴深血管)
腹前壁肛门 会阴臀部外阴 相当大隐静 脉收纳范围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临床与病理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腹膜后间隙,但 以腹膜后器官、消化系统、盆腔、泌尿和生殖系统 的恶性肿瘤的转移最为多见。转移途径可经淋巴扩 散、血行传播、经肠系膜和韧带附着处直接扩散或 种植,但多以一种转移途径为主。就腹膜后肿瘤而 言,淋巴结转移瘤多于原发肿瘤。原发瘤部位不同, 其淋巴结转移途径和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情况也就有 所不同。
影像学表现--CT
腹膜后转移瘤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即为实质性肿 块或淋巴结增大。实质性肿块表现多样,无特异性。 淋巴转移多位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部分腹膜后转 移瘤系由椎体转移瘤扩展而来,CT上除能显示软组 织肿块外,还能清晰显示椎体骨破坏的情况。
影像学表现--CT
✓增大的淋巴结可呈单一或多个类圆形结节影,边 缘清楚,呈软组织密度。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主要侵 犯淋巴结和淋巴结外的网状组织。腹膜后淋巴瘤多 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也可单发或为首先受累 部位。受累淋巴结多有增大,质地均匀,有时可有 小的坏死灶。
影像学表现—CT
✓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初期,淋巴结以轻-中度增大为主,表现为腹膜后
✓增大的淋巴结也可融合,呈分叶状团块,并可包绕 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
影像学表现—CT
影像学表现—CT
女性,50岁,腰酸,消瘦2个月 低分化腺癌
影像学表现—CT
胰腺癌,腹主动脉 旁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表现—CT
结肠癌,腹主动 脉及下腔静脉旁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伴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的腹膜后单发、多发或 融合在一起的结节状肿块,应考虑淋巴结转移。 若无明确原发瘤病史,影像学上发现上述表现, 也应仔细寻找原发灶,以利于诊断。
医学影像解剖学腹部ppt
通过腹部影像解剖学,医生可以评估 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腹部的分区与结构
总结词
腹部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殊的结构特 点。
VS
详细描述
腹部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 区域,如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 腹。每个区域包含的器官和组织也不同, 如左上腹主要包含脾脏和胰腺,右上腹主 要包含肝脏和胆囊。此外,腹部的结构还 包括了腹膜、腹膜腔、肠系膜等组织,这 些组织对器官的固定和支持具有重要作用 。
在影像上,脾脏的血管系统同样清晰 可见,包括脾动脉和脾静脉。
脾脏的位置相对固定,通常位于左季 肋区,紧贴胃底和胰尾。
胆囊与胆管的影像解剖
胆囊在影像上通常表现为一个梨形囊状结构,位于肝脏下方的胆囊窝内 。
胆管系统由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和胆囊组成,在影像上呈现为一系列的 管状结构。
正常胆囊壁在影像上呈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或低信号。
CT检查对于腹部实质脏器疾病 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如肝 脏、肾脏等。
CT检查的优点是分辨率高、能 够清晰显示脏器的结构和病变 ,但缺点是价格较高,且辐射 较大。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对腹部进行扫描。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尤其适合于胃肠道和胰腺等软组织的检查。
医学影像解剖学腹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腹部解剖概述 • 腹部影像学检查 • 腹部影像解剖学基础 • 腹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腹部影像解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01
腹部解剖概述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巫北海第三军医大学一院放射科400038一、传统非活体解剖学观察(一)相互沟通虽然腹腔的淋巴结可以人为地划分成许多组,但实际上各组、各淋巴结间是相互沟通的,而且,总的淋巴流向是从前向后、从下到上,即腹腔脏器的淋巴向腹腔大血管根部淋巴结集中,然后汇入壁侧(后腹膜)淋巴结。
下肢、盆腔的淋巴也流入后腹膜淋巴结。
(二)腹膜后淋巴结的分组腹部壁侧淋巴结群,也称做腹膜后淋巴结,根据尸体解剖研究,腹膜后每侧约有25-30个淋巴结,分布在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周围,自横膈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分为主动脉旁及下腔静脉旁组。
自主动脉分叉向下延续为髂总、髂内及髂外组,分布在相应的动脉周围。
此外,肾动脉旁为肾组淋巴结;腹腔动脉旁为腹腔淋巴结;胰动脉旁为胰组淋巴结;脾静脉旁为脾门淋巴结;肠系膜根部开始,沿肠系膜血管分布为肠系膜淋巴结。
换言之,腹膜后淋巴结甚为丰富,从腹股沟韧带到横膈,形成淋巴结链。
许多淋巴结和淋巴管成群地围绕着脏器的大血管干周围,连结着来自于下肢、盆腔、腹部和纵隔的淋巴结链。
它也可分为两群:①髂淋巴结,成群地围绕着髂外血管、髂总血管,收集几乎所有盆腔内容、腹股沟区、腹股沟下引流的下肢的淋巴;②腰-主动脉淋巴结,可再分为前组与后组,围绕着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收集肠和肠系膜的淋巴,汇入乳糜池。
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非活体观察(一)最小值与最大值主动脉外侧淋巴结引流内脏和其它结构主动脉外侧支和背侧支供应者,收集来自于大的伴随于髂动脉的边远群。
它们构成了末梢群,为肾上腺、肾、输尿管、睾丸、卵巢、盆腔脏器(部分为肠)和后腹壁。
主动脉外侧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故也称主动脉左侧淋巴结,在标本上观察共有2-14个淋巴结,平均6-7个,有淋巴管相连形成纵行的淋巴结链,其下端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与左侧髂总淋巴结连续,上端可达膈的主动脉裂孔。
从淋巴结的数目统计可说明一个问题,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范围相当大,因为是标本观察的统计,无从了解标本生前患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最小值者为正常健康人的可能性较大。
淋巴结断层解剖PPT课件
胸部淋巴结断层解剖图谱
食管旁 椎旁
23
横膈前 降主动脉旁
胸部淋巴结断层解剖图谱
横膈侧 降主动脉旁
椎旁
24
横膈前 横膈侧
食管旁
胸部淋巴引流的放射影像学分区
25
26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27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28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29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0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1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2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3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4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5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6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37
胸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38源自腹主动脉旁骨盆和腹腔淋巴结
39
腹主动脉旁骨盆和腹腔淋巴结
40
腹主动脉旁骨盆和腹腔淋巴结
颈内淋巴结上组
4
颈部淋巴引流的放射影像学分区
咽后组 上 颅底 下 舌骨体上缘 前 腭帆提肌 后 椎前肌肉 外 颈内动脉内缘 内 中线
5
颈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II 上 C1下缘 下 舌骨体下缘 前 椎体前2cm或颌下腺后缘 后 椎体后2cm或胸锁乳突
肌后缘 外 胸锁乳突肌内缘 内 颈内动脉内缘
6
颈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Ia 上 下颌骨 下 舌骨体 前 颈阔肌 后 舌骨体 外 二腹肌
7
颈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Ib 上 颌下腺上缘 下 舌骨体 前 颈阔肌 后 颌下腺后缘 外 皮肤、颈阔肌 内 二腹肌前腹
8
颈部淋巴引流的影像学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右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 胃大弯区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胃癌
大网膜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 吸烟,亚硝酸盐类、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绒 毛状息肉
• 治疗性手术切除
– 五年生存率为30~50%(Ⅱ期) – Ⅲ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0%~25% – 病人需要进行联合治疗。
胃癌
• 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 N1 1-6区淋巴结转移 – N2 7-15区淋巴结转移 – N3 淋巴结转移大于15个区
肝动脉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 肾细胞癌
– 肾门淋巴结 – 腔静脉旁淋巴结 –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 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 腹膜后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肾门淋巴结
肾细胞癌
• 肾门淋巴结 • 腔静脉旁淋巴结 •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 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 腹膜后淋巴结
巴结17
肝总动脉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肝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小弯区
– 胃小弯淋巴结 – 小网膜淋巴结 – 胃左淋巴结 –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 肝总动脉淋巴结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
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胰腺癌
• 第二大胃肠道恶性肿瘤,第五大肿瘤杀手。
肠系膜下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回结肠后淋巴结 回结肠前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髂总内侧淋巴结
髂总外侧淋巴结
盲肠前淋巴结 盲肠后淋巴结
胰腺癌
• 胰腺癌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 – N1 局部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
• 胰腺癌
胰腺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胃大弯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 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布取决于与结肠系膜的血供分布 情况。这些血管包括回结肠血管、升结肠的右结肠血管, 横结肠的中结肠血管,乙状结肠后结肠系膜降部的肠系膜 下静脉。认识这一解剖特点对于识别转移途径很有帮助, 也有助于识别治疗后复发。
结直肠癌
• 结肠癌的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1 1-3区的淋巴结转移 – N2 4或者更多的区淋巴结转移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结直肠癌
• 结直肠腺癌是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杀手。50 岁以上的比例占90%以上。大多数病变起自于腺瘤样息肉。 与个人或者家族性的结直肠癌、息肉、炎性肠病有相关性。 其它的危险因素有低纤维、高脂、高动物蛋白饮食、肥胖、 石棉工人、社会经济状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常常进 行术前放化疗。预后取决于病变分期。Ⅰ期五年生存率可 以达到90%,Ⅳ期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则为零。
回盲肠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图7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21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图2
胃右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结直肠癌
中结肠淋巴结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
• 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有关于腹部器官 正常淋巴引流的详尽描述,在影像诊断报 告工作中,了解腹部常见淋巴结引流的位 置及其描述术语是非常必要的
• 本幻灯片主要介绍淋巴结位置,大多数常 见腹部肿瘤的局部淋巴结位置及其命名
• 识别淋巴结位置,了解可能的播散位置, 对于评价一个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瘤是非常 必要的
脾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 胰脾间隙淋巴结 胰腺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胃癌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小弯区
中结肠淋巴结
– 胃小弯淋巴结7
– 小网膜淋巴结
– 胃左淋巴结6 –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肝细胞癌
• 最常见的实质脏器原发性恶性肿瘤 • 男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5:1 • 就诊年龄多在60-70岁 • 起自于肝细胞,具有脂性和纤维性成分 •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肝硬化(酒精性、乙
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 平均生存期为10月。对于早期病变进行积
• 淋巴结的命名原则:
– 淋巴引流(淋巴结)相伴随的血管(动静脉 – 与局部器官的直接关系
• 目前普遍认可的腹部淋巴结正常大小为短 径在5mm和10mm之间
• 淋巴结大小作为鉴别良恶性的指标存在很 多争议
– 恶性淋巴结大小可以位于正常值范围
– 增大的淋巴结未必是肿瘤性的
• 淋巴结与肿瘤播散路径的邻近程度,及其 影像学特征(例如PET/CT或者增强MRI), 对鉴别恶性淋巴结还是反应性增大的价值 更大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胰前淋巴结 脾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肝总动脉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肝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胰腺癌
– 胰周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 腹腔干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胃大弯 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 周围淋巴结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 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结直肠癌
小肠旁淋巴结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大部分为导管腺癌(95%起自于外分泌导管上皮)。如果 不是胰腺癌靠近胆管导致胆管梗阻,早期一般没有症状。 三分之二的病例位于胰头,约30%的病例与吸烟有关,20 %的病例与高脂饮食有关。如果病人存在肥胖、慢性胰腺 炎、胃手术史、糖尿病、肝硬化,或者辐射、化学毒物曝 露史时,胰腺癌发病风险也增加。具有临床表现时,只有 近10%的病例具有手术机会。局部肿瘤的可切除性取决于 大血管受累情况(注意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 及大静脉受累或者阻塞长度(注意事肠系膜上静脉)。评 估淋巴结情况比较困难,无论是CT还是MRI,准确性均有 限。不治疗时,生存期约为5月,手术结合化疗病例,生 存期约8-14月。
主动脉前淋巴结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下腔静脉旁淋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