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并在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名录的是A.云南元谋人遗址B.北京周口店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东北红山遗址2.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主要阶段。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综合发展的结果。
我国原始农业A.由“刀耕火种”发展到铁器牛耕B.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物质基础C.采用育秧移栽方式种植水稻D.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和城市出现3.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A.制作乐器,种植五谷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4.《诗经》中的“千耦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
西周时期未实行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5.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下列文物出土于“帝都”的是()A.青铜立人B.后母戊鼎C.四羊方尊D.青铜神树6.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贌(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周襄王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
这表明A.诸侯竞相争霸,社会动荡不安B.天子大权旁落,王室衰微C.天子与诸侯和谐共处D.经济发展,诸侯富可敌国7.下面三幅图片可共同佐证A.中华文明形成的历程B.秦灭六国战争的进展C.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的活跃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8.唐朝诗人胡曾在《流沙》中咏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与诗中描述的情况比较接近的应该是()A.牧野之战B.阪泉之战C.战国七雄并立D.楚汉之争9.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远古传说虽蕴含着一些历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历史,而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炎帝教民耕种B.北京人使用天然火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2.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河姆渡居民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也会印证远古传说,下列属于传说的是A.相传黄帝发明了指南车B.半坡人会纺织、制衣C.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山西地区D.河姆渡人会制作乐器4.选择题: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这里“家天下”的出现标志着哪一种制度的产生?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选举制5.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古文字现代汉采刃焚休曰字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6.春秋时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山林也得以开发。
这主要得益于A.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B.社会环境的安定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自然条件的优越7.大教育家孔子所办私学的招生原则是A.招收品德高尚的学生B.招收不同类别的学生C.招收智商足够高的学生D.招收出身底层的学生8.“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中,促使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B.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C.确立新政治经济秩序D.能够在兼并战争中取胜9.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活动内容查阅文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等观看视频《大秦帝国——北击匈奴、南定百越》等搜集图片《圆形方孔半两钱》、《铜权》、《铜量》等考察遗址广西灵渠、陕西秦长城遗址等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C.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D.秦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10.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11.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家在我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其中位于今天北京的古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和北京人遗址B.丁村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 D.元谋人遗址和丁村人遗址2.假设河姆渡居民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集市贸易,那么市场上最有可能见到的农作物应该是()A.粟B.水稻C.小麦D.玉米3.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
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A.仓颉创造了文字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C.黄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 D.阪泉之战后黄帝归顺炎帝4.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演绎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最初几次周幽王派人点燃报警的烽火后,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是因为分封制下A.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B.诸侯必须向周王进纳贡物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调兵D.诸侯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5.研究商代原始文献,需要解读的汉字是()A.甲骨文B.篆书C.金文D.隶书6.据记载:春秋时期魯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向齐国朝贡11次,向晋国朝贡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周天子势力强大C.鲁国由齐、晋直接管辖D.周王室地位下降7.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意()A.加强对人民的管理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C.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9.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8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共8套NO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D、盘庚迁都到殷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的观点是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B、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总结出来的A、扁鹊B、黄帝C、华佗D、张仲景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伤寒杂病论》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A. 孔子B. 孙武C. 老子D. 墨子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4. 以下哪位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A. 康有为B. 孙中山C. 李鸿章D. 袁世凯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__________。
3.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事件。
4. 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是__________。
5.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秦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3. 请简要介绍一下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论述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及其失败的原因。
2. 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B3. A4. A5. C二、填空题答案1. 秦2. 孙武3. 鸦片战争4. 康有为5. 《辛丑条约》三、简答题答案1. 秦朝的建立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其主要成就有: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长城,推行法治等。
2. 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利后,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其主要成就有: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推广儒学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下图的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史记》中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礼记》中也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这些内容都体现了A.炎黄结盟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4.据《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
”“邦诸侯”指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郡县制D.三公制5.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B.C. D.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7.《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8.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C.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D.思想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9.“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汉高祖10.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1.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反映的局面是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社会动荡D.文化繁荣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的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电灯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A. 圆周率B. 地动仪C. 活字印刷术D. 火车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A. 儒家B. 道家C. 墨家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A. 《诗经》B. 《楚辞》C. 《红楼梦》D. 《西游记》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A. 春秋战国B. 秦统一六国C. 汉武帝北伐匈奴D. 郑和下西洋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特征?()A. 尊老爱幼B. 重视教育C. 崇尚武力D. 儒家思想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A. 道教B.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A. 书法B. 绘画D. 电影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A. 中医B. 中药C. 西医D. 针灸1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成就?()A. 水稻种植B. 玉米种植C. 茶叶种植D. 面粉加工1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A. 陶瓷B. 纺织C. 铁器D. 电子设备1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交通成就?()A. 马车B. 船舶C. 铁路D. 汽车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特征?()A. 长江C. 太平洋D. 珠穆朗玛峰1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成就?()A. 长城B. 兵马俑C. 赵州桥D. 阿房宫1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A. 奴隶制B. 封建制C. 皇帝制D. 共和制1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A. 贝币B. 铜钱C. 银元D. 信用卡1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A. 石B. 斤C. 两D. 千克1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节日?()B. 端午节C. 中秋节D. 愚人节2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A. 射箭B. 蹴鞠C. 马球D. 篮球2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乐器?()A. 古琴B. 笛子C. 二胡D. 吉他2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A. 宫殿B. 亭台楼阁C. 寺庙D. 西方城堡2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服饰特点?()A. 长袍B. 襦裙C. 马甲D. 比基尼2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A. 烹饪方法B. 饮食礼仪C. 茶文化D. 咖啡文化2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A. 皮影戏B. 京剧C. 豆腐D. 雕塑2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A. 祭祀B. 风水C. 八卦D. 科学实验2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A. 白蛇传B. 牛郎织女C. 孟姜女哭长城D. 爱丽丝梦游仙境2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工艺?()A. 刺绣B. 剪纸C. 泥塑D. 油画2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A. 春节放鞭炮B. 中秋赏月C. 端午赛龙舟D. 愚人节整蛊3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A. 精卫填海B. 后羿射日C. 嫦娥奔月D. 西游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A. 禅让制B. 神权政治C. 封建制度D. 分封制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始?A. 周平王东迁B. 齐桓公称霸C. 晋文公称霸D. 楚庄王称霸3. 下列哪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4. 下列哪个国家是战国七雄之一?A. 鲁国B. 卫国C. 韩国D. 中山国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秦朝的建立?A. 秦始皇称帝B. 秦灭六国C. 楚汉战争D. 吕不韦专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 西周实行______制度,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3. 春秋时期,______成为第一个霸主。
4. 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的学说。
5. 战国时期,______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3. 请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25分)1. 请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B4. C5. B二、填空题答案1. 夏2. 分封3. 齐桓公4. 儒5. 秦三、简答题答案1. 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包括:奴隶制度、神权政治、封建制度、分封制等。
2.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春秋时期战争规模较小,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较大;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较为完善,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等。
3.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倡君子之道,主张以德治国。
四、论述题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1. 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浙江余姚D.陕西半坡村2.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下列工具中,代表距今六七千年前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最高水平的是()A.B.C.D.3.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刻有一副对联:“名垂宇宙;恩泽神州。
”下列传说中不属于炎帝“恩泽”的是()A.种植五谷和蔬菜B.发明纺织C.教人们交换物品D.创造文字4.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纳为一类的标准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5.下图为西周青铜器逐公盨(xǔ),盨上铭文开篇写道:“禹采用削平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
”这是现知有关夏禹最早的文字资料。
这一记载()A.是验证大禹治水最可靠的证据B.证实了夏朝的存在C.有利于后世学者研究中国文明D.时代久远不足为信6.思想家孟子曾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无义战”的评价说明这一时期战争的实质是()A.为满足奴隶主掠夺土地、人口和财产的私欲B.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统一的进程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D.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暴政7.1月5日小寒,天气变冷,元芳就顺应自然多穿衣服。
她的这个想法体现出庄子倡导的顺应自然,其中庄子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8.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意()A.加强对人民的管理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C.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9.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10.曾有人形容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
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周口店文化D.半坡文化2.河南安阳殷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展现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风貌A.夏朝B.西周C.商朝D.战国3.标志我国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A.XXX传位给XXXB.XXX传位给XXXC.XXX传位给禹D.XXX,家天下4.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这些地名称谓的由来是源于西周初年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制5.“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6.研究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XXX 以XXX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B.XXX姓XXXXXX,是XXX的次子C.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D.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战争频繁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建立县制B.奖励耕织和军功C.承认土地私有D.实行分封制度8.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XXXC.灵渠D.六辅渠9.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域发生了8级强烈地动,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A.战国时期B.商朝C.西汉D.秦朝10.“XXX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XXX愚钝,曾参性子慢,XXX好偏激,XXX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两分,共50分)1.《史记》记载:“皇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
”这反映了我国的铜器最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A.商朝B.夏朝C.原始社会D.春秋时期2.“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3.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龙骨”上刻有明显“符号”的人,并断定其为商代的文字,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符号”免于湮没。
这种“符号”应是()A.隶书B.金文C.甲骨文D.小篆4.道家提出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家的代表人物有()①老子②孔子③庄子④墨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官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御使大夫B.丞相C.刺史D.太尉6.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向汉武帝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A.董仲舒B.卫青C.霍去病D.主父偃7.右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此项工程是()A.灵渠B.大运河C.都江堰D.郑国渠8.“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A.长安B.中亚C.欧洲D.西亚9.右图为五禽戏动作图。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练习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祛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司马迁C.贾思勰D.华佗10.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
《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A.桂陵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混水之战11.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商朝B. 西周C. 夏朝D. 东周2. 下列哪一项不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A. 保护私有财产B. 规定奴隶制C. 规定刑罚D. 保护环境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A. 屋大维B. 凯撒C. 尼禄D. 安东尼4.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但丁B. 达·芬奇C. 拉斐尔D. 伽利略5. 下列哪一项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A. 蒸汽机B. 纺织机C. 电灯D. 铁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4. 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5.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有蒸汽机、纺织机和电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______颁布的一部法典。
3.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______。
4.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5.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有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商朝的主要特点。
2. 简述《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 简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的过程。
4. 简述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人物。
5. 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朝的兴衰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对后世的影响。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的意义。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5.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7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应当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4.传说中的尧、舜、禹收到百姓爱戴的原因是①生活俭朴,克己爱民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③以事业为主,与民同甘苦④实行民主制⑤建立王朝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5.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春秋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A.天子势力衰微B.诸侯势力强大C.战争频繁D.生存环境恶化8.统一是秦朝建立之后最流行的词语,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统一”之列A.车辆形制B.度量衡C.文字D.服饰9.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兴修水利B.青铜农具的出现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 分封制的瓦解10.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所提出的下列观点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B.进行改革,以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11.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诞生,各国变法不断出现,其归根结底是由于A.诸侯国势力的强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战争的需要D.社会政治的变化1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图展示了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13.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A.孔子B.董仲舒C.老子D.韩非子14.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15.公元前 209 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 陈胜、吴广B. 刘邦C. 项羽D. 李自成16.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B.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C.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D.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17.“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0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共10套)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NO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右图说明当时北京人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 D.铸造青铜器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元谋人 D.北京人3.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 B.夏朝灭亡 C.商朝灭亡 D.西周建立5.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6.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7.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8.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下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小篆9.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10. 对右图解释错误....的是A.是一组青铜头盔B.是战国时期的编钟C.是一种乐器D.能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11.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魏B. 蜀C. 晋D. 吴2.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杭州D. 成都A. 杜甫B. 白居易C. 王安石D. 李白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印度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玄宗时期的治理成就。
(×)3.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
(√)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印刷术、火药。
2. 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_______政权。
3. 唐朝的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了_______。
5.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
2. 请列举出至少三位唐朝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4. 请简要介绍明朝的“一条鞭法”。
5. 请说出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秦始皇,请阐述你为什么决定修建长城。
2. 如果你是一位唐朝的商人,请描述你的商业活动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3. 请以一位明朝官员的身份,写一封信给你的上级,报告你所在地区的民生状况。
4. 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请以一位辛亥革命参与者的身份,写一篇日记,记录你的所见所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B.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D.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2.小王同学假期去参观一处原始居民遗址,他在遗址内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如下的展览品。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判断该处遗址是A.半坡聚落B.河姆渡聚落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3.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配对,错误的一组是A.炎帝——教民耕种B.嫘祖——养蚕缫丝C.黄帝——制作陶器D.仓颉——创造文字4.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
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如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6.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造彩陶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晋、秦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捍卫周王室的作用7.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8.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建立县制D.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9.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中央集权D.商鞅变法10.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11.魏晋时期,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主要原因是A.儒家从此走向没落B.社会动荡不安C.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D.佛教道教学说的扩张性1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曾经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逐渐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巫山人距今有200万年,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将向前推进A.10万年B.30万年C.60万年D.100万年2.长江流域一带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大米C.小米D.玉米3.“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B.游牧文明C.海洋文明D.农耕文明4.俗话说:“水火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花了13 年时间,终于治好水患。
下列对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联盟首领B.他是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C.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其子继承其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5.《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下列各项中能突出体现这种精神的是()A.开始学会用火B.禅让制C.甲骨文的创制D.牛耕的推广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诸侯7.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以下战役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8.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A.仁者爱人B.以德治国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9.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10.“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11.对比认识是历史学科的能力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 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
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A. 河姆渡文化B. 大汶口文化C. 周口店文化D. 半坡文化2. 河南安阳殷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展现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风貌A. 夏朝B. 西周C. 商朝D. 战国3. 标志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A. 禹传位给伯益B. 尧传位给舜C. 舜传位给禹D. 禹传子,家天下4.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这些地名称谓的由来是源于西周初年实行的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5. “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A. 装饰品B. 食器 C,乐器 D. 盛水器皿6.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A. 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B.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C. 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D. 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战争频繁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 建立县制B. 奖励耕织和军功C. 承认土地私有D. 实行分封制度8. 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水利工程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灵渠D. 六辅渠9. 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A. 战国时期B. 商朝C. 西汉D. 秦朝10.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段材料最准确的认识是A. 三人行必有吾师B. 以“德”教化人C. 有教无类D. 因材施教11. 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什么思想A. 因材施教B. “兼爱”、“非攻”C. “仁”D. “无为而治”12. “破釜沉舟”的成语故事发生在哪一次古代战争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城濮之战D. 围魏救赵13. 在中国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是皇帝是A. 秦始皇B. 前秦苻坚C. 北魏孝文帝D. 汉高祖刘邦14. 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的人是A. 张衡B. 张仲景C. 华佗D. 蔡伦15.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是为了A. 关心诸侯的子弟B. 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C. 扩大皇室子弟的力量D. 增加国家的税收16. 下面是丝绸之路经过的几个地点,如果从长安出发,排序正确的是:①大秦②西亚③今新疆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②①D. ③①②17. 下面发生在秦汉时期的几件历史事件中,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的是A. 秦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B.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C. 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地区D. 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18. 被秦王所采用,后来成为秦统一后许多政治措施的理论依据的学说派别是A. 墨家B. 儒家C. 道家D. 法家19. 下列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有①麻沸散②地动仪③造纸术④《九章算术》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秦汉时期相比,自然科学进步最突出的表现是在A. 天文和数学B. 天文和医学C. 农学和医学D. 农学和数学21. 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内容,寓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A. 《禹贡地域图》B. 《梦溪笔谈》C. 《齐民要术》D. 《水经注》22. 山西大同有着历史上辉煌的A. 麦积山石窟B. 敦煌石窟C. 云冈石窟D. 龙门石窟23. 下列关于书法字体转化的图示正确的是A. 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B. 篆书—隶书—甲骨文—楷书C. 楷书—篆书—隶书—甲骨文D. 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24. 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A. 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 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 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D. 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的交流25.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最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秦朝B. 西周C. 东汉D. 东晋26. 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经1400多年安然无恙,依旧发挥作用,主要因为A. 结构科学B. 造型精巧C. 浮雕精美D. 神灵护佑27. 中国劳动人民发明造纸术,最晚是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D. 东汉时期28. 以下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①发给官吏俸禄②迁都洛阳③提倡与汉族通婚④要求采用汉姓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9. 电影院正在放映贺岁片《武状元苏乞儿》,你知道“武状元”最早出现于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30.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特别认识到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3l. 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是因为A. 趁突厥内乱,打败突厥B. 使突厥人离开故地内迁中原C. 尊重民族风俗,全其部落D. 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往来频繁32.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大大密切了A. 汉匈关系B. 汉藏关系C. 汉与鲜卑的关系D. 汉蒙关系33. 玄奘大师西求佛法,密切的国际关系是A. 唐与大食B. 唐与波斯C. 唐与天竺D. 唐与日本34.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是A. 鉴真B. 空海C. 晁衡D. 玄奘35. 我国古人发明火药是在A. 农业生产过程中B. 道士炼丹过程中C. 采矿爆破过程中D. 武器制造过程中36. 下面的书帖(1)是哪位书法家创作的(1)书贴(2)壁画《九色鹿》A. 钟繇B. 王羲之C. 颜真卿D. 柳公权37. 上面的壁画《九色鹿》出自A. 大同云冈石窟B. 洛阳龙门石窟C. 敦煌莫高窟D. 三星堆遗址38. 当今许多国际大都市都有“唐人街”,主要原因是唐朝是当时世界上A. 老百姓最富裕的国家之一B. 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C. 军队最强大的国家D. 人口最多的国家39.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唐末农民战争D. 宦官专权40. 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其基本设想是A. 强干弱枝B. 解除大将兵权C. 文臣做地方官D. 统一中原4l. 宋代书中记载:“舟师(船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中应该填写的是A. 指南针B. 月亮C. 地理书D. 地图42. 宋朝开创一代豪放风格的著名词人的代表诗句是A. 杨柳岸晓风残月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3. 第一次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B. 突厥C. 蒙古D. 满族44.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A. 汉朝B. 唐朝C. 元朝D. 清朝45. 元朝时,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人等民族进行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 契丹人B. 女真人C. 蒙古族D. 回族46. 关于明代特务组织的出现,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B. 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为职责C. 直接对皇帝负责D. 表明明朝的法制建设极为完善47. “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讽刺的是明朝的A. 科举制B. 八股取士C. 内阁制度D. 厂卫制度48. 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这表现在①远洋多达七次②船队的规模是当时世界第一③到访的国家和地区众多④促进了国际间的友好交流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49. 下列我国的地区中,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权的是A. 澳门B. 香港C. 西藏D. 澎湖列岛50. 明朝时,基本肃清倭寇的民族英雄是A. 岳飞B. 李纲C. 文天祥D. 戚继光51. 下列坚持正义战争的人物中,民族英雄是A. 岳飞B. 文天祥C. 郑成功D. 史可法52. 推翻腐朽明王朝封建统治的是A. 李自成义军B. 吴三桂的军队C. 张献忠的义军D. 清军53. 领导雅克萨之战,维护国家主权的是A. 皇太极B. 顺治帝C. 康熙帝D. 雍正帝54. 清朝前期平定叛乱、防止国家分裂,主要是在A. 新疆地区B. 西藏地区C. 云南地区D. 四川地区55. 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措施是A. 设立内阁B. 设立特务组织C. 废除丞相D. 设军机处56. 关于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高峰,叙述不正确的是A. 汉赋B. 唐诗C. 宋代小说D. 元曲57. 我国第一部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主题的著名长篇小说是A. 《水浒传》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窦娥冤》58. 下面的书影应该出现在下列哪部书籍中A. 《本草纲目》B. 《天工开物》C. 《永乐大典》D. 《四库全书》59. 下列书籍中,至今仍被中医药学界奉为经典的书是A. 《本草纲目》B. 《天工开物》C. 《农政全书》D. 《牡丹亭》60. 以封建大家庭为背景,深刻揭露封建制度腐朽的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二、选择搭配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4分)(一)请把下列政权和民族正确搭配(把代表少数民族名称的字母按正确顺序,填在政权名称的()。
)政权名称:61. 辽朝() 62. 金朝() 63. 元朝() 64. 清朝()少数民族名称:A. 蒙古 B. 女真 C. 满族 D. 契丹(二)请把下列人物与称誉正确搭配(把代表称誉的字母按正确顺序,填在人名的()。
)人名:65. 王羲之() 66. 孙思邈() 67. 吴道子() 68. 杜甫()称誉:A. 书圣 B. 诗圣 C. 药王 D. 画圣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计10分)1. 战国时期大诗人_____________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2. 西汉大史学家_______________编写了《史记》;南朝大数学家_____________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