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
根据本地区和医院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病人在用药前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作为临床用药时的参考。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应用指征确定是否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选用抗菌药物是应该的,但病毒感染时就不需选用,如普通感冒患者大部分为病毒引起,应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应用指征,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和明确的致病菌,选用药物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不同;人体吸收、代谢、排出不同;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量最大的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3)轻症感t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者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4)应用抗菌药物时疗程要足,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认为抗菌药物最短疗程是5~7天,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以免感染复发。
对特殊情况,应妥善处理。
(5)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如果剂量太小,给药时间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菌药物治疗失败。
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当的给药间隔和适当的给药途径。
(6)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没有明确指征的不宜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要符合用药适应证,选用具协同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可提高疗效。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具有合适抗菌谱的药物,同时应将用药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了解该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由于不合理应用可能导致抗菌耐药性的出现,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以下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1.适应证应明确:仅在有细菌感染的确切证据时应使用抗菌药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确诊感染并确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2.选择敏感药物: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可帮助确定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合理的药物选择。
3.使用足量足时:抗菌药物在有效浓度存在于体内的时间足够长,才能充分杀灭细菌,并避免较低浓度下的细菌抗药性。
因此,在给予抗菌药物时,应按照适当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来使用,并保持合适的疗程。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抗菌治疗。
4.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调整抗菌药物的用量和疗程。
5.留意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医生应监测患者的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6.遵守退出准则:细菌感染的治疗在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以充分杀灭所有细菌。
然而,过长的抗菌药物使用会增加耐药风险,因此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的种类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等因素,合理决定抗菌药物的疗程和撤离准则。
7.注重预防: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应同时注重感染的预防措施,如手卫生、环境清洁、免疫接种等。
预防感染是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方法,可以减少抗菌耐药性的发生。
8.教育患者:医生应向患者说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用药周期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患者也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明确适应证、选择敏感药物、使用足量足时、个体化治疗、留意不良反应、遵守退出准则、注重预防和教育患者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ppt课件
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的选用药物之一,具有肾毒性, 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抗分枝杆菌药: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汀、乙胺丁
醇、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等
ppt课件
12
抗菌作用—抗菌谱
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吡咯类(三唑
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 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等,主要为局 部用药)、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特比萘芬、灰黄霉素、制霉菌素
多立培南:
厄他培南:(血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
药;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抗 菌作用差)
ppt课件 22
适应症
• 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 菌所致严重感染,包括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 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细菌所致感染; •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 患者。 •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 经验治疗。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可用于年龄在3 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ppt课件
21
常用碳青霉烯类—超广谱、高效能
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西司他丁
具有抑制亚胺培南在肾内被水解的作用,泰能)
美罗培南:作用与亚胺培南相似 帕尼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克倍宁) 比阿培南:
ppt课件 23
应用碳青霉烯类的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 MRSA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指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同时尽量减少耐药性形成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有:
1、准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对症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或误用。
2、按照医生建议使用:抗菌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药物使用。
3、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不应将抗菌药物用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也不应当作为预防性药物随意使用。
4、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肠道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5、倡导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另一方面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减少对抗菌药物的需求。
5、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手部卫生、食品安全、接种疫苗等,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抗菌药物的需求。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指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特点、临床表现和患者特殊情况等因素,科学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并且合理使用该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护细菌敏感性。
基本原则如下:1.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应尽可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通过病原体的检测、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等手段,对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以确保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考虑细菌的敏感性:选用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细菌的敏感性及抗菌谱,选择对感染菌株敏感的药物。
通常动态监测当地常见的耐药菌株,确保选择药物对当地的菌株敏感。
3.选择最窄谱抗菌药物:根据感染的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最窄谱的药物,以减少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影响,降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4.按照“击中靶点”原则: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能够“击中”病原体的靶点,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5.根据患者特征选择药物: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特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6.合理用药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既要注意达到有效治疗的剂量,又要避免过度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
7.药物配伍应用合理: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选择联合用药,但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兼容性和相应的给药途径。
8.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控制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避免患者自行停药或使用不规范的剂量。
9.合理评估疗效: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10.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培训: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患者教育,让他们了解药物的使用原则,并告知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自身的合理用药意识。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休克者肠道监测:休克时,肠粘膜PH是放 反映肠粘膜氧合指标,用肠腔内气体分压 测定仪,经鼻或肛门置入待测部位,用血 气分析仪测知肠粘膜PH以估计缺血氧的情 况,若能保证肠粘膜血氧的供应,可预防 BD。
给休克患者肠别嘌呤醇,以减弱黄 嘌呤氧化醇活性,阻止产生氧自由基。 用含钨食物喂动物,亦可灭活黄嘌呤 氧化醇活性。双歧杆菌能预防内源性 感染。
二、医院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一) 各医疗机构应将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 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 考核中,要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并有保证 实施的监督措施。 (二)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内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 小组”,由主管业务院长、医院感染科、 医务科、临床抗感染专家、临床微生物 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
(2)免疫功能低政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 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激素治疗者; 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艾滋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老年患者。
(3)病原菌只对二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 染。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 如开颅手术 、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 流术、脾切除术等; 流术、脾切除术等;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五、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选药方案 经验治疗选药原则 1、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和掌握常用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 动力学特征、不良反应等,了解本地 区、本单位重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 耐药水平,进行个性话给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抗菌作用抑菌药。
①抗菌谱:抗菌谱较广。
革兰阳性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
革兰阴性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杆菌、流感杆菌、肺炎杆菌、伤寒杆菌;
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局部应用抗铜绿假单胞菌;
(2)肾毒性大小依次为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
(3)引起神经肌肉麻痹的程度依次为奈替米星>新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1)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主要集中在肝、肾、脾、皮肤、牙齿和骨骼等。但米诺环素在无炎症的情况下也能进人大脑,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故尿药浓度高,药物进入肠道后可形成肝肠循环。
常用抗肠蠕虫药物抗虫范围
(1)甲苯咪唑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绦虫、肠道粪类圆线虫。
(2)阿苯达唑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绦虫、肠道粪类圆线虫。
(3)左旋咪唑蛔虫、钩虫、蛲虫。
(4)噻嘧啶蛔虫、钩虫、蛲虫。
(5)哌嗪蛔虫、蛲虫。
(6)恩波维胺钩虫、鞭虫、蛔虫。
对衣原体、少数真菌、少数原虫也较敏感;
对螺旋体、支原体、病毒感染无效,对立克次体不仅无效,反能刺激其生长。
②抗菌机制:结构与PABA相似,与二氢叶酸合酶结合,并竞争拮抗PABA,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叶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3)临床应用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②呼吸道感染;③泌尿道感染;④伤寒;⑤鼠疫;⑥肠道感染;⑦局部软组织或创面感染。
(5)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叫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在医疗领域,抗菌药物被广
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由于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抗菌药物的分类
抗菌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所针对的细菌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菌药物
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又可以分为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不同类别。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义
1.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风险: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
从而使得一些常见感染难以治疗。
2.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
响,合理使用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3.节约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费用支出,
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明确感染病原体: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
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医嘱: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不
能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体的药物敏感
性进行选择,并避免过度使用。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预防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相关原则,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ceftriaxone
头孢噻肟
Cefotaxime
拉氧头孢 头孢地嗪 头孢布烯
Latamoxef Cefodizime
商品名 凯复啶 复达新 先锋必
菌必治
凯复隆
塞吗灵 莫敌 先力滕
特
点
1.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2. 突出的抗绿脓杆菌活性
3. 对 MRSA、肠球菌、脆弱拟杆菌作用差
1. 具有抗绿脓杆菌活性,仅次于头孢他啶的作用
突出特点是有较强抗厌氧菌活性 突出特点是有免疫调节作用 1. 对肠杆菌科和某些 G+菌有较强作用 2.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3. 对绿脓、不动、肠球、金葡、脆弱拟杆菌无效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特点:
IV代特点:
1.对G+菌包括产酶金葡菌有较高活性; 2.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相当于第三代头孢; 3.穿透细胞膜能力强; 4.对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对ESBLs菌株可能
(三)广谱青霉素
➢ 1.氨基青霉素 主要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特点: (1)对青霉素G敏感菌的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 (2)对G-杆菌作用超过青霉素G(目前耐药菌多,值得注意); (3)对肠球菌有效; (4)不耐酶,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菌无效; (5)绿脓杆菌和克雷伯杆菌对其天然耐药。
2.羧基青霉素 主要有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特美汀Timentin)
哌拉西林/他唑吧坦 (特治星Tazocin)
6. 广谱青霉素+耐酶青霉素
阿莫西林/氟氯西林 (新灭菌、氟羟西林)
阿莫西林/双氯青霉素 (克菌)
(一)天然青霉素类
➢ 代表 青霉素G 特点: 1.杀菌作用强,毒性小; 2.除G+球菌外,对阳性杆菌、阴性球菌及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引言抗菌药物是指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许多细菌感染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抗菌药物不仅可以治疗感染,还可以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细菌的出现将对治疗产生挑战。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保护药物的有效性。
减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健康。
节省医疗资源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会增加医疗成本,浪费医疗资源。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够节省医疗资源,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用药剂量或停药,避免过量或过短使用药物。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合理选用药物疗程和剂量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疗程和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的使用。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方案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如有需要请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无效或过度治疗。
结语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对患者和公共卫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保护药物疗效、减少耐药性、降低不良反应和节省医疗资源的重要措施。
只有遵循医嘱用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药物、合理选用药物疗程和剂量,以及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用药方案,才能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细菌耐药
性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显
得尤为重要。
首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
不
同的细菌感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应当根据
病情的轻重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时间,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其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规范。
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更不能擅自中断用药。
只有严
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另外,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也是合理使用的重要一环。
很多情况下,
感冒、咳嗽等症状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应当通过其他方法进
行治疗。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加重细菌耐药性,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需要注重药物的配伍性和不良反应。
一
些抗菌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避免盲目搭配药物,遵守医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避免滥用和搭配,对于维护公共卫
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共同维护好公共卫生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给药方法: 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
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
(>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
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 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 长至48小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
3.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了一定控制 2011年上半年,公立医院门诊药费
同比下降0.5%,人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 0.1%,住院药费同比下降2.1%,公立医 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控制初见成效。
抗菌药物
疾病 治愈
不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增多 细菌耐药性增长 治疗失败
抗菌药物、致病原与机体相互关系
我国细菌耐药趋势
• 201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显示:
革兰阴性菌中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 酮类耐药率>60%, 对三代头孢耐药率 >50%。
革兰阳性菌中 MRSA占58.5%,对大 环内酯类、喹诺酮 类、克林霉素等耐 药率>50% 。
抗菌药物临床疗效降低
青霉素、磺胺类、红霉素等抗菌活性不足过 去的20%。
头孢菌素类抗菌活性与上市初比较降低了 20-80%,三代头孢降低了40%以上,在世界 范围罕见。
喹诺酮类: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耐药现状非 常突出,其疗效仅为上市初的30%-40%。
有关文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年8月颁布
卫医发〔2004〕285号
有关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选择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
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 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 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 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卫生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 治活动!(2011-2013年)
有关文件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有关文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4号) 2012年4月24日发布
住院患者<60%
卫生部要求 抗菌药物使用率
门诊患者<20% Ⅰ类切口<DD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
1.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
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落实“院长是第一责 任人”要求,层层落实工作目标;加强相关 学科建设,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 体系;建立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
病例上误写成Ⅰ类切口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膀胱切开取石术 经尿道膀胱颈扩张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输尿管探查术
病例上误写成Ⅰ类切口
肺叶切除术 肺脓肿引流术 食管癌根治术 剖宫产术等妇产科手术
污染手术(Ⅲ类切口)
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 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 染的手术。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
2. 医务人员用药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 下降,使用强度有所降低,微生物送检率 逐步提高;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 物比例下降明显,品种选择、用药时机和 疗程合理率明显提高,一代头孢菌素使用 比例明显上升,三、四代头孢菌素和喹诺 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明显下降。医务人 员抗菌药物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
3.使用强度大
DDDs>80
4.用药水平低,药物应用结构和用药方法
不合理
欧洲国家主要
我国抗菌药物 使用总量前三位: 喹诺酮类、三代头 孢和二代头孢
品种:青霉素、红 霉素、阿莫西林、 哌拉西林、头孢呋 辛等。
新型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应 用频率非常低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诱导细菌耐药产生,导致治疗失败。 导致大量ADR,危及生命安全。 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的负担。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给药方法: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
前用药一次即可。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
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 时。 污染手术用药3-7天。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类型
心脏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 乳房手术 头颈外科手术 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 腹外疝外科手术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胃十二指肠手术 胆道手术 阑尾手术 结、直肠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妇产科手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品种多
我国已上市抗菌药物共计1800余 个品种。
美国仅批准6种喹诺酮类药物上市, 我国为20余种,其中多数在美国和 欧洲被严重风险警示。
2.使用率高
三级医院:70% 二级医院:80% 一级医院:90% Ⅰ类切口:96.9% 英国:22%,美国:20%
感染手术(Ⅳ类切口)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 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 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用药范畴。
不同切口感染率
Ⅰ类切口:1% Ⅱ类切口:7% Ⅲ类切口:20% Ⅳ类切口:40%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 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直 肠手术、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由于手术部位 存在大量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 感染,此类手术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病例上误写成Ⅰ类切口
声带息肉摘除术 全喉切除术+气管切开术 鼻侧切开鼻窦肿瘤切除术 痔切除术 剖腹探查术
机体
吸收
吞
分布
不
代谢
良
感
排泄
反
应 耐药
噬
免
染
疫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致病原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 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 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 污染,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卫生部等检查必查的Ⅰ类切口手术
甲状腺手术 乳腺手术 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