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的生存现状
2024年护工护理市场发展现状

护工护理市场发展现状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护工护理市场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护工护理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行业背景、发展趋势、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行业背景护工护理市场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专业护工护理服务提供伤病患者或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健康监护和康复护理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护工护理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发展趋势养老需求的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需求也不断增加。
人们对于护工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家庭护理领域。
传统的养老院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护工护理市场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护工护理市场开始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远程监护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护工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专业化人才培养加强为了提高护工护理服务的质量,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护工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提供培训机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护工护理人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问题与挑战行业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护工护理市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
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合格的护工护理服务提供商。
这给消费者选择合适的服务带来了困扰,也容易引发行业乱象。
服务质量与安全性问题部分护工护理服务提供商存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问题。
由于行业监管不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服务提供商存在护理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这给护工护理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风险。
结语护工护理市场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护工护理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行业规范化程度;同时,护工护理服务提供商也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就业现状调查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他们如同一座座坚固的灯塔,为老年人提供着温暖和关怀。
然而,这些服务人员的就业现状却鲜为人知。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他们的工作现状、待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描绘一下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工作场景。
他们如同勤劳的蜜蜂,忙碌于各个房间之间,为老人们提供着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们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着老人们的心房。
然而,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他们辛勤劳动的身影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待遇情况。
尽管他们的工作如此重要,但他们的收入却相对较低。
他们的工资往往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甚至有些人还需要依靠家庭的支持才能度日。
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此外,他们的工作环境也不尽如人意。
由于人手不足,他们常常需要长时间地工作,甚至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他们身心俱疲,难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再者,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他们对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这就要求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然而,目前许多服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他们还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他们往往无法兼顾家庭和工作,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就业现状令人堪忧。
他们虽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水平。
其次,应该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最后,我们应该倡导全社会关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友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就业现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国护工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护工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护工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我国护工现状的分析,探讨当前护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护工数量与分布情况目前我国护工数量较少,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我国护工数量约为100万人,但按照每千人口占比计算,护工数量仅为0.7人,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护工的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农村地区护工供给严重不足。
2. 护工培训与素质我国护工培训体系仍需加强和完善。
目前,大部分护工的培训方式以短期培训班为主,培训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
在培训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护工的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护工对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缺乏培养和教育,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3. 护工待遇与工作环境护工待遇与工作环境问题是制约护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目前行业监管不足,一些雇主为了降低成本而压低护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导致护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增加了护工的工作压力。
另外,护工的工作环境也亟待改善,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和情绪疲劳容易导致护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4. 护工行业监管与政策支持目前我国护工行业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了市场秩序混乱。
一些无资质的机构和个人私自从事护工服务,给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此外,政府对护工行业的政策支持也相对不足,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扶持政策,导致护工行业发展滞后。
5.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加大护工培训投入,建立全面、系统的护工培训体系,提高护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 支持农村地区的护工供给,鼓励护工回乡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能力。
- 完善护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监督机制,保障护工的合法权益。
- 加强护工行业监管,清理整顿无资质机构和个人,维护市场秩序。
我国养老护理员的生存现状

我国养老护理员的生存现状2016-11-13 养老新概念据权威部门测算,目前我国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左右,全国现仅有专业养老护理员2万多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万人,缺口很大。
张海波,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自1983年起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长期与养老机构及老人的密切相处,在中国养老机构经营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底起开始接手养老运营工作,2014年任一家1000张床位养老机构的副院长,进行筹建与运营,并迅速赢利,现任北京市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院长,该机构以对失能老人的专业化护理为发展重点。
新华网养老频道专访北京市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院长张海波,结合养老院养老护理员的供需实际和生存现状,了解我国养老护理员短缺、人才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助推我国养老护理员人才培训健康良性发展。
新华养老:您认为养老护理员现状是怎么样的?可以结合您实际经验说说吗?张海波:养老护理员是为老年群体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务人员,根据提供服务的环境分为机构养老服务员和居家养老护理员。
在当前养老需求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无疑对养老行业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当前养老护理员的普遍现状是“一高三低、一长两短”、流动性大。
“一高”是指当前养老护理员队伍大多数从业年龄偏高,从事人员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劳动者;通过两家大型养老机构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综合福利待遇较好的一家护理员平均年龄为岁,45岁以上的劳动力占80%,45岁以上者达80%,35岁以下者仅占12%。
相对另一家机构,护理员每月平均收入低200元,其护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则达到52岁。
45岁以上护理员达到87%,可以说护理团队成员白发族占多半。
这个年龄段基本上都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她们带着对年迈父母的挂念,怀着晚辈儿孙的眷顾,藏着伴侣的思恋,护理员大多是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谋求更高一些的经济收入远离家人故土进入养老护理行业。
护理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护理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护理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其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职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护理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旨在为从事或有兴趣从事护理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见解。
1. 护理职业的现状护理职业在医疗保健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负责提供直接的病人护理和支持。
然而,目前护理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慢性疾病和长期护理需求的增加也带来了对专业护理人员的更高需求。
其次,护理人员的供应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护理职业需要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招聘仍存在一些困难。
2. 护理职业的未来趋势尽管护理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职业正朝着更加专业化和高度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其次,护理职业也在不断扩大其领域。
除了传统的医院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还可以在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学校护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护理职业还在不断拓宽其职业发展路径,包括进修学习、管理和领导等方面的机会。
3. 护理职业的发展建议对于从事或有兴趣从事护理工作的人们,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应对护理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持续学习和提升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职业要求护士不断更新和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需求。
其次,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和社区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建立联系和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
此外,关注护理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做出明智的职业规划和决策。
总结起来,护理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其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尽管护理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养老护理员发展前景及趋势

养老护理员发展前景及趋势咱来唠唠养老护理员这事儿。
这养老护理员啊,那前景可是一片光明,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往上升呢!一、前景。
1. 人口老龄化的刚需。
现在啊,到处都是老人越来越多的情况。
就像我家那小区,遛弯儿的大爷大妈比年轻人都多。
这么多老人,他们年纪大了,身体可能这儿那儿有点毛病,生活上就需要有人照顾。
子女又都忙工作,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候,养老护理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闪亮登场啦。
他们能给老人喂饭、帮着洗澡、陪着聊天,这些事儿虽然看起来平常,但对老人来说可太重要了。
所以说,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那是蹭蹭往上涨,就像火箭发射一样。
2. 社会观念转变。
以前啊,大家可能觉得把老人交给外人照顾有点不放心。
但是现在不一样喽,人们的观念慢慢变了。
大家都知道专业的事儿得交给专业的人干。
养老护理员经过培训,懂得怎么照顾老人的健康,怎么让老人过得舒心。
而且社会也越来越尊重这个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偏见。
这就给养老护理员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超级好的环境,就像给小树苗浇足了水,它能茁壮成长。
3. 政策支持。
政府也看到了养老护理员的重要性。
出台了好多政策呢,什么培训补贴啊,提高待遇啊之类的。
这就好比给养老护理员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有了政府在背后撑腰,这个职业就更有保障,也吸引了更多人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
二、趋势。
1.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以后的养老护理员可不能只是简单地给老人端茶倒水了。
他们得像医生护士一样,懂得很多专业知识。
比如说,要知道老人常见的疾病怎么预防、怎么护理,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护理员得知道怎么控制饮食、怎么提醒老人按时吃药。
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康复护理的技巧,帮助那些做完手术或者身体有点小毛病的老人尽快恢复。
这就要求养老护理员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把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
2. 智能化结合。
现在科技发展可快了,养老护理也不能落后。
未来的养老护理员要和智能设备成为好伙伴。
养老机构护理员问题及措施

养老机构护理员问题及措施一、问题概述养老机构护理员是养老机构中最重要的人员之一,他们的工作涉及到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健康照护等方面,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养老机构护理员存在一些问题:1. 护理员素质不高:一些护理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照顾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 护理员缺乏耐心:有些护理员在与老年人交流时缺乏耐心和细心,甚至有时会对老年人产生情绪上的压力。
3. 护理员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中护理员数量普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
4. 护理员收入低:由于行业发展相对较慢,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很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流失。
二、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护理员素质为了提高护理员素质,养老机构应该加强对护理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专业培训、实践经验等方式,提高护理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 加强护理员管理养老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护理员的管理。
包括对护理员进行考核评估、奖惩制度等措施,以激励优秀的护理人才留在养老机构中工作。
3. 增加护理员数量为了解决养老机构中护理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
(2)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并提供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3)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养老产业,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
4. 提高护理员薪资水平为了解决养老机构护理员收入低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政府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养老机构经营效益。
(2)养老机构应该根据护理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
(3)鼓励养老机构引进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
三、总结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产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如何稳定养老服务行业的护理团队?

如何稳定养老服务行业的护理团队?作者:赵良羚来源:《大社会》2018年第08期我国养老护理团队的现状据统计,8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大约有45%-50%会患上认知症。
养老机构比例更多。
认知症患者的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和精神问题,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耐心以及职业道德。
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不容易,坚持下来做几年就更不易了。
护理员队伍是养老行业的支柱,没有护理员,养老就无法落地。
但是,目前护理员无论在待遇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护理员、保姆难找,好的护理员、保姆更难找。
1.护理人员的不稳定将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9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失智化。
再来看护理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持证率低只有不到10%,人数少、专业能力差,且不稳定。
40、50岁的护理人员占比近80%,以农村户籍已婚中年妇女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人员占67%。
我1986年开始做养老工作,那时的护理员大都是文盲,现在文盲已经基本没有了,小城市还有极少量。
有些护理员人不识字,只能签自己的名字。
从业时间普遍偏短,5年以下的70%,10年以上的只有15%,离职率10-50%,甚至更高。
这是2014年全国的数据,40-49岁的护理员占比最高,达到了51.0%,大于50岁的占28.1%,文化程度方面小学以下的21.7%,初中的45.2%,看起来很低,但相比几年之前的数据已经很不错了。
刚才提到的信息化设备,如果护理员不识字是无法操作的。
我们乐成养老计划在2018年全部实现信息化。
在北京的恭和苑可以实现,因为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高。
但是,在三四线城市,护理员文化素质低,就很难实现了。
在北京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大多是非京籍人员,来京的原因大多是生活原因,因为在北京收入高。
做养老护理是第一份工作的占52%。
从事养老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占61%,3年以下的占39%。
老年照护行业人力资源短缺挑战

老年照护行业人力资源短缺挑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照护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老年人的福祉和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考验。
以下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老年照护行业人力资源短缺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需求压力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显著上升。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6%。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对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的激增,然而,专业照护人员的培养速度远未跟上这一增长速度,形成了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
二、职业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流失老年照护行业常常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低薪酬待遇、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这直接导致该领域难以吸引并留住人才。
相比其他行业,照护工作缺乏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和持续的学习成长机会,使得许多有意向从事该行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转而选择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职业路径。
此外,照护工作的情感劳动高,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易造成职业倦怠,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
三、专业培训与教育体系不健全老年照护是一个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行业,但目前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相关教育培训体系上存在明显短板。
一方面,专业的老年照护教育课程设置不足,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机制;另一方面,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学生毕业后往往难以快速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这些因素限制了照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影响服务质量,进而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短缺。
四、工作环境与福利待遇待改善老年照护工作环境艰苦,经常需要轮班制,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同时,照护人员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福利保障不完善,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资待遇,建立健全的福利体系,是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并留在老年照护行业的关键。
五、技术应用与创新的滞后虽然技术进步为老年照护行业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如远程监控、智能穿戴设备、机器人辅助照护等,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普及率仍然不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养老护理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人才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福利待遇不足等问题入手,分析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人才短缺目前,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短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养老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够,导致供需失衡的局面。
在城市尤为突出,一些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机构长期处于人手短缺的状态,不少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照料。
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招聘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养老护理专业进行就业,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养老护理行业。
2.提高从业者待遇。
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薪酬水平,改善职业环境,提高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养老护理行业。
3.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此提高从业者的绩效和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二、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中存在一些从业者的素质不高的情况。
一些养老护理服务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一些不良事件。
这不仅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为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应当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从业者牢固树立人文关怀、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从业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加强从业者的专业培训。
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提供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3.加大对从业者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从业者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福利待遇不足养老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普遍比较低,工作环境也不尽人意。
这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个职业不感兴趣,不愿意从事。
尤其在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导致不少人选择了其他更有优势的行业,这也加剧了养老护理人员队伍的不足。
南京市养老护理员现状调查

南京市养老护理员现状调查导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护理员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劳动力军团,他们为老年人提供着各种日常护理和照料服务。
然而,养老护理员在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南京市养老护理员的现状,本调查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在南京市范围内选择了200名养老护理员作为样本。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1.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养老护理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其中女性占绝大多数。
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具备中专或大专学历,并且有相关的护理培训经历。
2.工资待遇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养老护理员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
超过60%的受访者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仅有不到10%的人的工资超过5000元。
相较于其他同工种的基础工资水平,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普遍偏低。
3.职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养老护理员对于目前的职业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
约80%的受访者认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晋升机会较少。
同时,也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得到过职业培训或提升的机会。
4.工作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工作压力较大,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同时,50%的受访者表示,工作中遇到过体力劳动过重、工作时间不规律等问题。
三、讨论与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南京市养老护理员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方面。
首先,对于工资待遇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养老护理员工资的规范和监督力度,确保他们获得合理的工资待遇。
其次,对于职业发展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鼓励养老护理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023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题目】2023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养老护理员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养老护理员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录】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二、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1. 总体情况2. 学位等级和培训情况3. 芳龄结构4. 性莂比例三、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环境1. 工作内容2. 从业机构类型3. 职业压力四、养老护理员的待遇情况1. 薪酬水平2. 福利待遇五、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1. 职业晋升机会2. 培训和提升途径六、养老护理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七、问题与建议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样本选择包括各地养老院、社区养老机构以及专业培训机构,共计3000名养老护理员参与了调查。
二、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1. 总体情况调查显示,养老护理员的总体数量持续增长,其中女性占比高达85,男性占比15,整体芳龄结构集中在25-45岁之间。
大部分从业者具有中专及以上学位等级,近一半接受过专业培训。
2. 学位等级和培训情况58的养老护理员具有中专及以上学位等级,其中本科及以上学位等级占比10;78的养老护理员接受过专业培训,但仍有22的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3. 芳龄结构养老护理员的芳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5-45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人员占比最高。
4. 性莂比例女性养老护理员占比高达85,男性占比15,女性占据养老护理员主体。
三、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环境1. 工作内容调查显示,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健康护理等内容,工作内容繁重,工作强度大。
2. 从业机构类型养老护理员主要从事于养老院、社区养老机构等地方,其中养老院从业人员占比最高。
3. 职业压力近80的养老护理员表示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护工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

护工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工成为了社会所需的紧缺人才。
然而,在护工行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护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人员短缺问题目前,护工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存在严重的人员短缺问题。
一方面,医疗护理行业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导致护工职业的吸引力不高;另一方面,护工职业缺乏职业发展路径,晋升空间有限,从而减少了对该职业的吸引力。
解决措施•提高护工待遇:政府和雇主应提高护工工资,改善其工作条件,提高职业吸引力。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建立护工职业培训机构,提供专业培训、技能提升和晋升通道,为护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工作压力大护工工作压力大是当前护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护工需要负责照顾很多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工作量大、压力大,加之工作环境不理想,导致护工的工作负担过重。
解决措施•提高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设备的改进和更新、良好的工作氛围等,减轻护工的工作压力。
•建立支援系统:设立专门的辅助人员团队,为护工提供支援服务,减轻其工作负担。
3. 技能培训不足护工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不足是当前护工行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由于护工职业发展路径有限,很多护工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解决措施•加强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为护工提供定期的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鼓励学历提高: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和资助政策,鼓励护工提高学历水平,拓宽专业知识领域。
4. 护工待遇不平等问题在护工行业中存在着护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
一些护工获得的待遇不尽相同,包括工资、福利、工作时间等各个方面,这种不平等待遇导致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解决措施•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制定明确的护工待遇标准,保障护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待遇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加强监管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对护工行业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待遇不平等问题。
结论护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护理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

护理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护理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服务行业,它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医疗护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护理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护理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护理人员短缺护理人员短缺是当前护理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工作负荷大、工资待遇不高以及工作环境压力大等原因,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护理人员成为了一项难题。
这导致了护理人员供需失衡的局面,给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带来了挑战。
2. 高龄化社会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高龄化社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长期护理服务和复杂的医疗护理需求。
这对护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应对老年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3. 技术创新的应用科技的进步对护理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得护理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例如,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减少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此外,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护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未来发展趋势1. 护理人员培训与发展为了应对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聚焦于护理人员的培训与发展。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投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同时,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护理行业,解决人员短缺问题。
2. 护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未来护理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医疗护理服务,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放在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等领域。
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患者提供更贴心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3. 科技与护理的融合科技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护理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智能化设备、远程医疗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将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调研报告:养老护理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养老护理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养老护理员,是指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
职业能力特征要求: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表达能力与形体知觉较强;有空间感与色觉能力;初中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管理规范要求》规定,养老院内需要一级护理以上的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应达到4:1左右,健康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为7:1左右。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等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四等。
对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技术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四个方面。
我国面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日益小型化、空巢化产生的养老难题,无论是机构还是社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队伍都是关键环节。
许多老年人还是愿意在家中养老;但在家养老的老人尤其是慢性病人缺乏有专业护理知识的人照顾,“421”的家庭格局又让子女疲于应对,只能寄希望于养老护理机构。
如此便形成一个“怪圈”,而解这个难题的“钥匙”在一支可持续、有水准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
一、现状调查目前,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如何?笔者在陕南安康市汉阴县调查,全县30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近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3%以上。
共有14个镇、179个村、8个城镇社区。
其中:县镇有敬老院19处,床位1744张,实际入住2390人,按7:1比例应配养老护理员341名,实际40人,其中文盲7人,小学文化31人,初中文化2人,女性为主,均未参加过培训,无一人持证。
公办县老年公寓一家,有床位32张,实际入住29人,按7:1比例应配养老护理员4人,实际3人,全女性均为初中文化,未参加过培训,无一人持证。
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个,有床位33张,养老护理员9人,均为女性,其中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8人,未参加过培训,无一人持证。
县城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自雇养老护理员(俗称保姆),不完全统计有60余人,均系农村40岁以上妇女,三分之二只有小学文化,三分之一是文盲或初识字,均未参加过培训,无一人持证。
养老护理员发展的困境与改进意见

养老护理员发展的困境与改进意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养老护理员作为这个行业中最基础的一环,却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养老护理员的困境1、职业认知度低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不够被社会认可。
一方面是因为养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不被重视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正规的职业认证制度。
2、岗位稳定度低目前,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的是临时工、兼职工,甚至无法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而且,因为养老服务市场缺乏相应的监管,一些从业人员甚至存在着欺骗老人、虐待老人等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则容易导致企业的破产,从而让养老护理员失去工作机会。
3、薪资水平低养老护理员的薪资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业能力的下降,很多养老护理员很难维持工作。
二、养老护理员发展的改进意见1、扩大培训和认证力度应该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认证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另外,还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更多的人向这个行业转型。
2、提升岗位稳定度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市场的红线和底线,加强对于企业、从业人员的监管。
同时,应该倡导企业合法、公正的用工行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
3、提高薪资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就得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让从业人员在养老服务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劳动价值,提高职业的整体吸引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排他性福利待遇,给予从业人员安全感,使他们通过良好的工作表现获得更大的利益。
总之,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行业最核心的人才,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政府、企业都应将从业人员的安全、待遇、职业政策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为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为什么养老机构留不住护理员?(最全面的剖析)

为什么养老机构留不住护理员?(最全面的剖析)“人手缺得很!”、“招工招不到!”、“流动性太大,刚刚具备了一定技能,还没到半年,人就走了,养老护理员队伍提高素质不容易。
”招人难、流动大,应该是当下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
当前,不论公办还是民办养老机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以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村户籍妇女及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居多,这使得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流动大、年轻化、专业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养老机构留不住人?这个问题业内已经探讨了很多很深入。
今天,我们换个视角,从养老机构负责人和护理员的角度,系统梳理影响护理人员流动的四个方面因素,进而为养老机构招人、留人提供一些思考。
一、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政策文件、护理工作在社会环境中目前的工作地位会对护理人员的流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外部工作机会也是影响护理人员产生流动想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地位养老护理人才如此缺乏,除了养老机构能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比较低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上对养老服务工作还缺乏了解,存在偏见,认为“养老护理就是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做。
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没有明确的上升通道,导致社会认同度低,也是挫伤这一行业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原因。
首先,社会对这份职业的尊重度不足。
一提到在养老机构为老人服务的人员,很多人在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恐怕这个人就是个保姆,不屑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认为是同社会上的掏粪工和环卫工等都属于无技术含量、没有地位的苦力形象,成了现代社会低下人群的代名词和身份符号,不太受人重视和尊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身份歧视和工种歧视。
同时,对一些养老机构来说,即便不再把这些人员叫做保姆,而是文雅的养老护理员了,但恐怕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对这些人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尊重,随意喝来唤去等在实际中并不鲜见。
其次,职业的安全度不足。
社会尤其是入住养老院老人的家属等,不分情况、不讲原因、没有足够的理解,对养老护理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小疏忽、小问题,轻则苛责、呵斥训斥,重则打骂、投诉等,人身受到攻击,也让他们辛苦劳动护理后,由于不被起码的劳动尊重等而身心大受伤害,缺乏职业安全感。
老年护理专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老年护理专业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作为一门涉及到老年人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交叉学科,老年护理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老年护理专业的现状与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一、老年护理专业现状老年护理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拥有众多老年护理专业的机构和课程,如护理学专业、老年保健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涵盖了包括护理基础理论、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社会心理学、老年家庭护理技巧等多方面内容。
在临床方面,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包括儿科护理、肿瘤护理、糖尿病护理、防痨护理、神经内科护理等多种护理科室。
现阶段,许多医院都设置了专门的老年病区,聘请专门的老年护理人员负责老年病人的照顾与护理。
同时,在养老机构、老年之家等场所中,也有许多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服务于老年人。
二、老年护理专业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老年护理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其中“八五老人”(80岁及以上)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需求极大;同时,老年护理专业涉及到生活中各个领域,需求广泛。
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护理专业无疑会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一个发展领域。
同时,老年护理专业也将向着细分化、精细化发展,包括康复护理、病理护理、心理护理等更为专业的领域。
未来十年,这些领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十分广阔的。
在政策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于老年护理专业的关注不断加深,相关政策的出台也越来越多。
例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推动医养结合、积极发展家庭护理,提升老年人护理服务能力。
这些政策的出台,也为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建议要想提升老年护理专业,不仅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相关机构和个人的努力。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老年护理; 现状;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
而由于经济不发达,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老年护理体系,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已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老龄化社会1.1定义WHO 对老年人的定义为:发达国家年龄>65岁者,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者为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是指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7%或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10%[1]。
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1.2.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4.9%上升到2003年的7.5% [2]。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6%,按国际标准己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
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2.84亿,占总人口数的19.3 %。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增加到3.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4.48 % ,进入老龄化高峰期[3]。
国际上通常用65岁以上人口从占全人口7 %增长到14 %的时间,来衡量一个国家老龄化的进程。
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也用了25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4]。
1.2.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高龄、高速、数量大的特点[ 5 ],即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①发展速度快,来势猛;②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③人口未富先老,给经济带来的压力大;④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13个省份达到了老年型人口结构,接近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护理员的生存现状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我国养老护理员的生存现状
2016-11-13 养老新概念
据权威部门测算,目前我国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左右,全国现仅有专业养老护理员2万多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万人,缺口很大。
张海波,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自1983年起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长期与养老机构及老人的密切相处,在中国养老机构经营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底起开始接手养老运营工作,2014年任一家1000张床位养老机构的副院长,进行筹建与运营,并迅速赢利,现任北京市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院长,该机构以对失能老人的专业化护理为发展重点。
新华网养老频道专访北京市丰台区看丹老年公寓院长张海波,结合养老院养老护理员的供需实际和生存现状,了解我国养老护理员短缺、人才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助推我国养老护理员人才培训健康良性发展。
新华养老:您认为养老护理员现状是怎么样的?可以结合您实际经验说说吗?
张海波:养老护理员是为老年群体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务人员,根据提供服务的环境分为机构养老服务员和居家养老护理员。
在当前养老需求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无疑对养老行业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当前养老护理员的普遍现状是“一高三低、一长两短”、流动性大。
“一高”是指当前养老护理员队伍大多数从业年龄偏高,从事人员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劳动者;通过两家大型养老机构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综合福利待遇较好的一家护理员平均年龄为岁,45岁以上的劳动力占80%, 45岁以上者达80%,35岁以下者仅占12%。
相对另一家机构,护理员每月平均收入低200元,其护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则达到52岁。
45岁以上护理员达到87%,可以说护理团队成员白发族占多半。
这个年
龄段基本上都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她们带着对年迈父母的挂念,怀着晚辈儿孙的眷顾,藏着伴侣的思恋,护理员大多是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谋求更高一些的经济收入远离家人故土进入养老护理行业。
“三低”分别是社会地位低、综合待遇低、文化程度低
第一个低是社会地位低。
护理员是养老事业的基石,没有养老护理员,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就无法满足了,这是一个无争议的事实,然而当前社会的普通现象却是对护理员重视的缺失。
导致社会地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传统观念上历来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对脏累体力劳动群体的鄙视,甚至有个别人直接把护理员当佣人,比如曾经有一位刚入住养老机构的老爷子问我,“我的佣人是谁?”,我回答说:“我们这没有佣人,只有护理员,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强调说“一样”,后来这位老人因为我们护理员长时间的细心照料而感动了,评价说:”我女儿没做到的她们做到了”。
老人的这句话,是我们护理员背后用多少辛劳和忍耐才能换来的?就连同一机构内部不同岗位的同事也认为:谁素质高干这个(指护理岗位工作)呀?其实他们没有认识到:没有护理员就没有养老机构!同时护理员自身方面的因素也是导致不被重视的另一原因所在,虽然护理员从事的最可爱的职业,但由于其自身文化基础、综合修养存在现实差距,在与老人及家属、来访者的沟通交流过程难免表现出诸多弱点,加之在工作中很难绝对不出现欠缺之处,从而导致被服务方对护理员的尊重不足。
第二个低是综合待遇低。
在全国而言,总体收入、食、宿、保险、节假日休息等诸多方面的福利待遇均处于较低水平,当前一些地区仍处于每月1600元的水平。
可喜的是在北京地区,熟练护理员基本工资3000元是普遍水平了,有些还可以拿到绩效工资,平均可以达到3400-3800元/月,从这点可以看出在养老需求迅速提升的地区,护
理员的薪资水平同比也在迅速提升,然而即便如此其收入也仍旧明显低于同等付出的其它行业。
第三个低是平均文化程度普通偏低,通过一家机构中某一阶段在岗护理员调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以上,高中未毕业人员占10%,高中毕业人员占5%。
“一长两短”中“一长”是指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平均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有的甚至更长。
每个月能有两天休息就已经是比较好的了,而且没有重大节日休假和加薪,逢年过节与家人团聚成为一种奢望。
“二短”一是指短缺专业的系统培训,护理员只是本着初级技能加上原始本能开展日常基本生活照料工作,基本上无法实现对入住老人的心理护理;二是缺少对护理员长期发展的考虑,很少系统的开展针对护理员的文体娱乐活动、综合素质的培训。
流动性大是指护理员的陆续离职成为常态化,其原因虽然诸多方面,但总体上与“一高三低、一长两短”更密切关系。
护理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尤其是不自理老人的护理,一百几十斤的老人每天床上床下要抱好多次,而且每个护理员要护理几位这样的老人,稍有差错护理员自己就会扭了腰腿;同时养老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老人在很多护理员无法顾及的情况下出现意外的比例很高,护理员心理压力较大也是导致护理员转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华养老:您在护理员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张海波:在护理员的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有整体构架上的布局问题和具体培训中的问题两个层面。
在培训整体构架上,普遍存在三个问题,即重视技术能力,轻综合素质、重实际操作,轻系统理论、重日常生活照料,轻心理护理、精神慰藉。
在具体培训中时常出现的有精力不充沛和理解记忆能力差两种情况。
由于每天工作时间较长加之平均年龄高,加上培训大多安排在班后时间,因为只有在这个时间段才能有更多的护理员参加培训,而此时参加培训的护理员已经是身心疲惫,不同程度的存在“耳朵来了,心没在”。
在具体培训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可是这些正是平均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大多数护理员的短板,使得护理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成为瓶颈。
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当然记忆效率就低的很多了,反过来理解与记忆效果差,护理员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容易提高。
新华养老:您认为怎么样做才能使养老护理员爱岗敬业?
张海波:实现养老护理员的爱岗敬业,从社会层面而言,如果媒体能适度关注护理员的真实细致的工作内容,即有利提升社会大环境对护理员的理解与尊重,促进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到护理员队伍,同时又可以对护理队伍的正能量加以弘扬。
从养老机构运营角度出发,按常规有三个很有成效的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是量力而行合理提高综合薪酬待遇,调整工资和绩效方式,奖勤不罚懒,建立工龄工资体制,有利于保持队伍稳定性。
其二是进行评比表彰优秀护理员,适度给予物质与精神鼓励激发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使团队成员之间有对比、可参照、知方向、能学习。
三是完善企业文化内涵,把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融于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业余文体活动题材当中去,即可疏解工作中的精神压力又可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护理员对企业忠诚度。
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养老机构投入一定的财力,然而养老机构有必要深刻的认识到,护理团队的稳定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养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实体养老机构长期迅速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事实上一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护理员其稳定的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实为企业所赢得的价值,会远远超过除工资之外的福利激励,只有有竞争力的员工才可能塑造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使企业入于长胜之境。
新华养老:您觉得未来中国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怎么样才符合当前的养老服务需求? 张海波:从养老行业理念而言,护理员除了要有相应的合格技能,还要有对老人关心爱护的博大胸怀和优良思想品质,而不是完全迫于经济压力的因素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从执业技能而言,在国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均有长足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现今入住养老机构所需要的服务内涵与以往产生了很大的区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着以往模式,只限于提供吃喝拉撒的基本日常生活照料是无法满足入住老人服务需求的。
中国养老护理员培训要符合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养老服务需求,就要对时代背景下的老年群体进行研究,他们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正在提出着日益高涨的心理、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
因此国家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对养老事业具有导航意义的思想理念,从养老护理员的岗位责任来讲,除了为老人提供基本日常生活料理之外,还需要掌握与老人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合格的心理护理的技能,才能算是合格的护理员,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层次上满足养老护理需求,让入住在机构里的老年人享受到比在家里、在儿女身边更多的快乐和开心。
然而由于大多数护理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短时间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学习,迅速整体提升是不大可能的,为了使培训迅速取得效果,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护理员依其原有优势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别培训,这样在“高枝上嫁接”可以让护理员能很快收获到学习产生的效果,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学习氛围。
在护理员的日常工作中,基本日常生活照料做好了,但与老人或家属的沟通不到位,也经常出现来自于老人方面的误会或矛盾。
因此具体培训内容方面把握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护理、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相继进行的原则,使护理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连续稳定提升,为入住老人提供身与心两个方面的专业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