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长拳第三路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548af77232f60dccca11e.png)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武术的核心技术是攻技术.运动员比赛套路中中断允许重练,但必须扣1分.剑术是以刺、点、劈、撩、挂、削、点、崩、截等剑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
三路长拳之初级长拳第三路全套分解动作图解
![三路长拳之初级长拳第三路全套分解动作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4bbff5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8.png)
三路长拳之初级长拳第三路全套分解动作图解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图一)。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一、虚步亮掌①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
右掌向右、向上、向前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右掌 (图二之1)。
②右腿微屈,重心后移。
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穿出伸直;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左掌 (图二之2)。
③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左臂内旋向左、向后划孤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孤,屈肘抖腕,在头葡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
目视左方 (图二之3)。
要点:三个动作必须连贯。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
左腿微屈,脚尖点地。
二、并步对拳①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上肢姿势不变 (图三之1)。
②左脚向前落步,重心前移。
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伸;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 (图三之2)。
③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臂下垂后摆 (图三之3)。
④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臂向外向上经胸前屈肘下按,两掌变拳,拳心向下,停于小腹前。
目视左侧(图三之4)。
要点:并步后挺胸、塌腰。
对拳、并步、转头要同时完成。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节一、弓步冲拳①左脚向左上一步,脚尖向斜前方;右腿微屈,成半马步。
左臂向上向左格打,拳眼向后,拳与肩同高;右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
目视左拳(图四之1)。
②右腿蹬直成左弓步。
左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右拳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眼向上。
目视右拳 (图四之2)。
要点:成弓步时,右腿充分蹬直,脚跟不要离地。
冲拳时,尽量转腰顺肩。
二、弹腿冲拳①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腰平。
右拳收至腰侧;左拳向前冲出。
目视前方 (图五)。
要点:支撑腿可微屈,弹出的腿要用爆发力,力点达于脚尖。
初级长拳第三套
![初级长拳第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7fd03a62561252d380eb6e47.png)
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腿外侧,眼向前视虚步亮掌1.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
右掌向右、左上、向前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右掌。
2. 右腿微屈,重心后移。
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穿出伸直;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左掌。
3.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左臂内旋向左、向后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拳(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
目视左方要点:1 头要端正,颌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2.三个动作必须连贯。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
左腿微屈,脚尖点地。
并步对拳1. 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上肢姿势不变。
2. 左脚向前落步,重心前移。
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伸;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
3. 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臂下垂后摆。
4. 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臂向外向上经胸前屈肘下按,掌变拳,拳心向下,停于小腹前。
目视左侧要点:并步后挺胸、塌腰。
对拳、并步、转头要同时完成。
第一段一、弓步冲拳1.左脚向左上一步,脚尖向斜前方;右腿微屈,成半马步。
左臂向上向左格打,拳眼向后,拳于肩同高;右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
目视左拳2.右腿蹬直成左弓步。
左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右拳向前冲出,高于肩平,拳眼向上。
目视右拳要点:成弓步时,右腿充分蹬直,脚跟不要离地。
冲拳时,尽量转腰顺肩。
二、弹腿冲拳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肩平。
右拳收至腰侧;左拳向前冲出。
目视前方。
要点:支撑腿可微屈,弹出的腿要用爆发力,力点达于脚尖。
三、马步冲拳右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上体左转。
左拳收至腰侧,两腿下蹲成马步;右拳向前冲出。
目视右拳要点:成马步时,大腿要平,两脚平行,脚跟外蹬,挺胸、塌腰。
四、弓步冲拳1. 上体右转90°,右脚尖外撇向斜前方,成半马步。
[最新]三路长拳图解
![[最新]三路长拳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ddf9ebc65ef7ba0d4a733b96.png)
[最新]三路长拳图解三路长拳图解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一、动作名称预备动作1. 预备势2. 虚步亮掌3. 并步对拳第一段1. 弓步冲拳2. 弹腿冲拳3. 马步冲拳4. 弓步冲拳5. 弹腿冲拳6. 大跃步前穿7. 弓步击掌8. 马步架掌第二段1. 虚步栽拳2. 提膝穿掌3. 仆步穿掌4. 虚步挑掌5. 马步击掌6. 叉步双摆掌7. 弓步击掌8. 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1. 歇步抡砸拳2. 仆步亮掌 3 . 弓步劈拳 4. 换跳步弓步冲拳5. 马步冲拳6. 弓步下冲拳7. 叉步亮掌侧踹腿8. 虚步挑拳第四段1. 弓步顶肘2. 转身左拍脚3. 右拍脚4. 腾空飞脚5. 歇步下冲拳6. 仆步抡劈拳7. 提膝挑掌8. 提膝劈掌弓步冲拳结束动作1. 虚步亮掌2. 并步对拳3. 还原二、动作说明预备动作1. 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脚尖向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成掌自然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2-4)。
要领:头正颈直,下颌微收,挺胸、收腹、塌腰、夹腿。
2. 虚步亮掌退步砍掌重心下降,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经体侧向胸前上方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2-5)。
后移穿掌左腿蹬地发力使重心后移,右腿微屈;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上弧线穿出伸直,掌心向上,同时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6)。
转头亮掌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后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经左侧向后下方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视左方(图2-7)。
要领:三个动作连贯,双手路线走圆。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上体注意保持正直。
3. 并步对拳提膝亮掌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身体直立,上身姿势不变(图2-8)。
上步穿掌左脚向前迈步,重心前移;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穿,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头转正,目视前方(图2-9)。
初级长拳第三路
![初级长拳第三路](https://img.taocdn.com/s3/m/324e73335727a5e9856a610b.png)
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名称
预备动作
(1)虚步亮拳(2)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
(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
第二段
(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
(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
(1)歇步抡箍拳(2)仆步亮掌(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拳第四段
(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3)右拍脚(4)腾空飞脚
(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9)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3)还原。
初级长拳图解第三路
![初级长拳图解第三路](https://img.taocdn.com/s3/m/d7c891d127284b73f342508b.png)
图口要领:头正颈直,下颌微收,挺胸、收腹、塌腰、夹腿。
2.虚步亮掌 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一、动作名称预备动作1.预备势 第一段1.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 第二段1.虚步栽拳5.马步击掌 第三段1.歇步抡砸拳 5.马步冲拳 第四段 1.弓步顶肘 5.歇步下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2.虚步亮掌3.并步对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 6.大跃步前穿 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 2.提膝穿掌 6.叉步双摆掌 3.仆步穿掌 7.弓步击掌 4.虚步挑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2.仆步亮掌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 侧踹腿8.虚步挑拳2.转身左拍脚3.右拍脚4.腾空飞脚6.仆步抡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弓步冲拳2.并步对拳3.还原二、动作说明预备动作1.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脚尖向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成掌自然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2-4)。
①退步砍掌重心下降,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经体侧向胸前上方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2-5)。
S2-5②后移穿掌左腿蹬地发力使重心后移,右腿微屈;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上弧线穿出伸直,掌心向上,同时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6)E 2-6③转头亮掌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后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经左侧向后下方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视左方(图2-7)图2 -7要领:三个动作连贯,双手路线走圆。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上体注意保持正直。
3.并步对拳①提膝亮掌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身体直立,上身姿势不变(图2-8)。
圈2-S②上步穿掌左脚向前迈步,重心前移;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穿, 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头转正,目视前方(图2-9)。
图文解说三路初级长拳
![图文解说三路初级长拳](https://img.taocdn.com/s3/m/2102d0dd915f804d2a16c1b3.png)
图文解说三路初级长拳预备势动作要领: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塌腰,收腹,目视前方〔图1〕。
图〔1〕1.虚步亮掌动作要领:右脚向右前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外旋向右、向上、向前划弧形,左臂屈肘提至腰间掌心向上,目视右掌。
左掌向前穿出伸直,左臂屈肘,左掌收至腰间。
左脚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向左,屈肘抖腕,亮掌于头前上方,目视左侧方〔图2〕。
易犯错误:虚步与摆头亮掌不连贯。
纠正方法:成虚步时重心完全落于后脚,大腿呈水平,前腿微屈,脚尖点地。
图〔2〕2.并步对拳动作要领:右脚蹬地,左腿提膝,脚尖内扣。
左右脚依次向前上一步,左脚向右脚并步,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向前穿掌,右臂外旋向下落于胸前。
两臂下摆,向外、向上经胸前屈肘下按,两掌变拳,拳心朝下,目视左侧方〔图3〕。
易犯错误:上下肢动作配合不一致。
纠正方法:并步后挺胸,塌腰。
对拳,并步,转头要同时完成。
图〔3〕第一段3.弓步冲拳动作要领:左脚向左并步,右腿微屈成半马步,然后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臂屈肘向上、向左格打,高与肩平,右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左拳收至腰间,右拳自腰间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眼朝上,目视右拳〔图4〕。
易犯错误:转身与格拳不协调。
纠正方法:成弓步时右腿充分蹬直,脚跟不能离地,冲拳时尽量转腰顺肩。
图〔4〕4.弹腿冲拳动作要领: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尖绷直向前弹出,高与腰平。
右拳收于腰间,左拳自腰间向前冲出,目视前方〔图5〕。
易犯错误:弹腿屈伸不明显。
纠正方法:支撑腿可微屈,弹出的腿要有爆发力,力达脚尖。
图〔5〕5.马步冲拳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落地,脚尖内扣,上体左转90°,左拳收至腰间,两腿下蹲成马步,右拳向前冲出,目视右拳〔图6、附6〕。
易犯错误:落步与冲拳不能同时完成。
纠正方法:成马步时大腿呈水平状,两腿平行,脚跟外蹬,挺胸、塌腰。
图〔6〕附66.弓步冲拳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右脚尖外展,脚尖向斜前方,然后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臂屈肘向右格打,拳心朝内,右拳收至腰间,左拳向前冲出,目视左拳〔图7〕。
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名称
![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08b171de28ea81c758f57844.png)
初级长拳第三路动作名称
预备动作
(1)虚步亮拳(2)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第二段
(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第三段
(1)歇步抡箍拳(2)仆步亮掌(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
(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拳第四段
(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3)右拍脚(4)腾空飞脚(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9)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3)还原。
练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好处
![练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563acb984afe04a1b071deee.png)
练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好处练习初级长拳第三路套路,可以增强协调,力量,和耐力。
弓步马步是一种负荷非常大的静力训练,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力,也是属于功力训练。
武术套路对肩胯肘膝手足的特殊要求,就是锻炼协调性。
所以说说长拳初级套路是一种基本素质的锻炼。
要说实战,就必须把套路拆开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分析起攻防含义,每个动作都要用意假象实战应用,能不能应用于实战,一方面看练习者的悟性,一方面看老师怎么教。
长拳中国拳派之一。
查拳、花拳、炮捶、红拳均属长拳之列。
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
现代新编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现代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
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
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
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
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
它的内容包括拳、掌、钩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长拳在技术上有八点要求:①姿势。
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肢舒展、挺拔,下肢稳定、匀称。
②动作。
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
③身法。
要把躯干活动和吞、吐、闪、展、冲、撞、挤、靠等攻防变化紧密结合起来。
④眼法。
要做到手眼相随,手到眼到,通过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内在意识充分表达出来。
⑤精神。
要全神贯注,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
⑥劲力。
要有刚有柔,要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发劲时有爆发力;要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并以气息配合,做到内外合一。
⑦呼吸。
讲究提、托、聚、沉四法。
跳跃时用提法,静止性动作用托法,刚劲性动作用聚法,由高到低的动作用沉法。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77c5cd87c24028905fc3ec.png)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
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教程文件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30fa39680203d8cf2f2482.png)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精品文档课时计划班级:日期:人数:44授课教师:向 昌 时量:45min要 主 材教段拳长级初路 三 第容内步初 爱 趣 兴 的 术 武 对 生 学 高 提教 作动教匕匕厶冃学同 数 少 动 段 一成完令口师教从听匕匕厶冃学同数多大练试尝模目匕匕厶冃技2作动 贯 连 段 一 路 三学华中扬弘匕匕厶冃生学使目感 主冃3 0化目标的 mK 1项 各 练 练 分 咅 容内 的mK I容 内 习 习 时 与 间时次 强 间数度一、委育 体 纨 组 、 一规常frrK谍 上 0n mi 91数人 告 报 、 队 整 合 集 员 委 育 体 、 一/(\一、一图队整j 0[L、不 拳 抱 行 /(\好问 生 师 、 二/(\宣、 三 /(\ 洪音 声求要二、一小求要 与生习 见 -1二安 艮 查 检 、 四 /(\1图▲准齐 求要一、一纨组「圈A \J/一行进 -备骤步与 教二 全 、一一口 边曼中图圈跑:中小立口2操手准二/(\分动运 部^12图动运 转 .# 3 k一一O 1动运 节 4一 图 在 纨 组、一n 手5操中骤步 与 法 练、二动察观真认二/(\桩定 步 召^1纨组一. 才习腿压3骤步与教二一口 边UU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5~6年级全一册第三部分体育运动技能第三路初级长拳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5~6年级全一册第三部分体育运动技能第三路初级长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b91a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5.png)
武术教案教学内容1、学习:第三路初级长拳(大跃步前穿、弓步击掌)2、复习:步型、踢腿、五步拳、初级长拳(虚步亮掌——弓步冲拳)教学目的认知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柔韧,耐力素质。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能够掌握大跃步前穿动作,90%的学生能够掌握弓步击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活动状态10′‵‵一、课堂常规二、队列练习1、一至三报数2、二列变三列3、稍息、立正、4、向右看齐、向前看5、原地三种转法三、准备活动1、蛇型跑:约80M2、螺旋跑:约80M3、徒手操(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4、高抬腿:30次5、后踢腿:30次6、深蹲跳:10次一、1、宣布上课2、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二、教法1、口令指挥2、边做边指导三、教法1、教师领跑2、口令提示3、纠正错误4、边做边指导一、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按要求上课二、1、集中注意力2、听教师口令练习三、1、听教师口令积极参与2、认真练习3、动作到位4、活动充分组织:&&&&&&&&&&&&&&&&&&&&&&要求:做到快、静、齐组织:&&&&&&&&&&&&&&&&&&&&&&&&&&&1、2、3、。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77c5cd87c24028905fc3ec.png)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武术概况介绍•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
武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https://img.taocdn.com/s3/m/6b466cbb10a6f524cdbf854a.png)
x x x x x x x x x
(图1)
▲
要求:快、静、齐
一、组织:全班两路纵队慢跑一圈(如图2)
图2
一、组织:在图一所示基础上成体操队形散开
二、 学练法与步骤
认真观察动作;听口令进行练习
2min
5min
1
小
中小
中
基
本
部
分30min
一、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
预备动作:立正,双脚并拢,手贴裤缝,目视前方
放松练习:抖手、甩腿、深呼吸
二. 小结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成果,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提出下节课的要求
三.布置课外作业
1.上网搜索初级长拳第三路教学视频观摩
2.弓步、仆步以及马步的专业素质练习
3.练习并巩固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
四. 布置收回器材
五. 师生再见(行抱拳礼)
一. 组织:全班集体练习
一.组织:全班集体练习
二.教法与步骤
1.教师把第一段动作完整示范
2.逐个动作示范--讲解-领做,同时口令指挥
3.教师带领同学一起练习长拳第一段动作
要求:1,在学生间巡视
2, 认真观察学生展示情况,最后作出评价
1、组织:全班集体练习
2、教学与步骤:
1.教师简要说明游戏方法
2.用口令指挥游戏
组织形式:在图1所示的基础上成体操队形散开
1.学练法与步骤
1.认真观察动作
2.听老师口令认真看—听—练
3.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4.各组推荐优秀学生上来示范
1.组织:听从口令如图3所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参考实用]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
![[参考实用]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6c376977232f60ddcca13b.png)
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视频初级长拳第三路分解练习动作说明预备动作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一)。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一、虚步亮掌二、①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
右掌向右、向上、向前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右掌(图二之1)。
三、②右腿微屈,重心后移。
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穿出伸直;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左掌(图二之2)。
四、③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左臂内旋向左、向后划孤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孤,屈肘抖腕,在头葡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
目视左方(图二之3)。
五、要点:三个动作必须连贯。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
左腿微屈,脚尖点地。
六、七、二、并步对拳八、①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上肢姿势不变(图三之1)。
九、②左脚向前落步,重心前移。
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伸;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图三之2)。
十、③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臂下垂后摆(图三之3)。
十一、④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臂向外向上经胸前屈肘下按,两掌变拳,拳心向下,停于小腹前。
目视左侧(图三之4)。
十二、要点:并步后挺胸、塌腰。
对拳、并步、转头要同时完成。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一、弓步冲拳第四节①左脚向左上一步,脚尖向斜前方;右腿微屈,成半马步。
左臂向上向左格打,拳眼向后,拳与肩同高;右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
目视左拳(图四之1)。
第五节②右腿蹬直成左弓步。
左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右拳向前冲出,高与肩平,拳眼向上。
目视右拳(图四之2)。
第六节要点:成弓步时,右腿充分蹬直,脚跟不要离地。
冲拳时,尽量转腰顺肩。
第七节第八节二、弹腿冲拳第九节①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向前弹出伸直,高与腰平。
右拳收至腰侧;左拳向前冲出。
三路长拳
![三路长拳](https://img.taocdn.com/s3/m/6284c31367ec102de2bd89fa.png)
习练长拳的注意点
(一)姿势准确
长拳套路是由许多动作有机地衔接组成的,无论 是动态还是静态,对身体各部分的姿势要求都有 一定的规格,拳谚上要求做到“式正招圆” 。 “式”,通常指各种静止姿势。基本要求是:头 正、项竖、肩沉、胸挺、腰直、臀敛;上肢动作 要挺拔、舒展;下肢动作要求稳健、匀称,轮廓 清楚。“招”,主要是指由动到静,一个完整的 技术方法。它不仅要求做得有头有尾,过程清楚, 而且要求身体各部位达到高度的协调、圆满、完 整,各种拳法、掌法、步法、身法的变化做到路 线清晰、力点准确、攻防有序。
(四)精神饱满
武术中通常称作为“精、气、神”,主要指精神、意念和 气质。 练套路时,首先,要精神饱满,严肃认真,思想 集中,充满信心,要有假设性的攻防含义和击打形象,表 现出勇敢、机智、无所畏惧的气概来。其次,在每个动作 中,要注意手与眼的严谨配合,通过眼睛的传神会意来表 现动作的攻防变化。“眼随手动,步随身行”,就是说, 动作的攻防、架挡、进击、格守,眼神都在贯注中紧密配 合,左顾右盼,传神会意;“眼到手到,步到身到”,当 动作嘎然而止时,眼睛全神贯注,静中含动;通过传神会 意来体现人的精神面貌,使动作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做 到形断气不断,势停意不停。
谢谢
三路长拳
长拳介绍
长拳,是一种拳术流派的总称。新中国成 立后,原国家体委把群众中流传广泛的查、 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根据其 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了长拳。长拳是 以套路为主的拳术,既适合基础武术训练, 又适合于进行竞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 类 拳术的共同特点是:姿势舒展、动作灵 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多起伏转折、 窜蹦跳跃、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
习练长拳的好处
经常从事长拳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发展各种身体 素 质,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长拳中的各种手法、步法、 腿法和身 法,动作幅度大,牵动关节多,使肌肉、韧带 拉长并富有弹性,柔韧性大大提高;套路中许多踢打摔拿、 窜蹦跳跃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可很好地发展灵敏、速度、 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弹跳力和协调性;一套长拳几十个 动作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动作又多起伏转折,节奏多 变,因此强度和运动量很大,有效地提高了循环系统、呼 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要求每一动作都能做到“手、 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协调,对神经系 统有良好的影响,支配各肌肉群活动的运动中枢和内脏器 官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能很好地配合工作;运动节奏的变 化,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快速转换的能力和兴初级长拳第三路编创于1957年。全套除了预备式 和结束动作,分为四段,来回练习四趟,每段八 个动作,合计三十六个动作。套路内容充实,包 括了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虚、仆、歇 五种步型;手法有冲、劈、抡、砸、栽等拳法, 推、挑、穿、摆、亮等掌法,盘、顶等肘法;腿 法有弹、踹、踢、拍等;还有跳跃和平衡等动作。 套路编排合理,由简而繁,由易到难,有利于循 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套路布局和路线变化前后呼 应,左右兼顾,均匀合理;在强调动作规格化、 注重功力的同时,还较好地体现了攻防意识,增 强了学习的情趣。
初级长拳第三路基本知识及感想体会
![初级长拳第三路基本知识及感想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b39ccd180eb6294dd886c2b.png)
2010级制药2班1034208吕程上课时间:每周二上午第二大节授课人:傅海金初级长拳第三路基本知识及感想体会长拳,即传统北派武术中一部分拳术。
查拳、华拳、炮捶、红拳均属长拳之列。
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
现代新编国标武术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标武术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
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
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
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
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
它的内容包括拳、掌、钩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该拳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
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阴阳相依,相辅相衬。
本学期我在傅海金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初级长拳第三路,感觉受益颇多。
第一节课上课时老师告诉我们长拳又叫五步拳,所有的套路都是建立在五种基本步法之上的,这让我以为长拳很容易。
但是接下来当老师从两个方向各演示了一遍本学期即将要学的整套拳法时,却让我有种看武侠片大侠练终极神功的感觉,原来即使只有五种基本步法的长拳也可以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从以往学习广播体操的经验来看,我在肢体上永远不可能被归为领悟力强,学习动作快的学生,于是难免在刚接触长拳这种武术动作时心里有些发怵。
但真正在傅老师的带领下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长拳时,我的种种担心都神奇地消失了。
初级长拳第三路
![初级长拳第三路](https://img.taocdn.com/s3/m/3ee351701711cc7931b716fb.png)
初级长拳第三路
动作名称:
预备动作
(1)虚步亮拳(2)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第二段
(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第三段
(1)歇步抡箍拳(2)仆步亮掌(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
(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拳
第四段
(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3)右拍脚(4)腾空飞脚(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9)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3)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第一段:(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第二段:(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1)歇步抡砸拳(2)仆步亮掌(3)弓步劈掌(4)换跳步弓步冲拳(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掌第四段:(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3)右拍脚(4)腾空飞脚(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9)弓步冲拳结束动作:(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3)还原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节:(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第二节(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三节(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第四节(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背(21)转身搬拦锤(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第一章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唐朝建立了武举制3、明清时期,是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其标志或特征是:(1)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2)武术内功的形成(3)武术套路的形成(4)内家拳的出现(5)对武德有明确要求4、国民党政府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5、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
6、《武术竞赛规则》是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为主要内容并于1959年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公布施行。
7、自1990年底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自1997年第8届全运会开始,武术不仅是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而且是全运会的唯一非奥运会项目。
8、按照运动形式的分类方法,将武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
9、功法运动包括(1)内壮功(2)外壮功(3)轻功(4)柔功10、套路运功: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和整套练习。
其内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演练。
11、武术的特点:(一)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二)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三)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2、武术的作用(一)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三)培养道德情操(四)丰富文化生活(五)增进交流第二章1、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所具有备的道德品质。
2、抱拳礼的含义是: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
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第三章1、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技巧方法。
2、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3、强调力要顺达,须明“三节”、“六合”。
传统武术技击理论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即上肢为稍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
六合是指手、肘、肩、脚、膝、跨部位的协调配合,体现出整体合一的劲力特点。
4、长拳的呼吸方法:沉、提、托、聚法,合称“提、托、聚、沉”四法。
5、四击:是指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术核心。
6、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8个方面。
第四章1、武术图解: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和解释武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
它既是记录武术动作和套路的主要方式,也还是武术技术交流与推广的一种形式。
武术图解由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叙述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插图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各部位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
2、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
3、武术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躯干姿势为准。
4、武术图解插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作行进的路线。
箭尾为起点,箭头为止点。
5、武术套路中各段的往返路线一般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则转回来向原来的右。
6、武术图解的动作名称多以下肢的主要动作结合上肢的主要动作而命名。
7、在动作说明中有左(右)或右(左)的写法,它是指左、右均可或左右互换的意思。
8、个人自学法的识图自学方法与步骤个人自学法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借助一定的条件进行自学套路和动作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有一定武术技术基础和基本知识的学生,要具备基本的武术技术自学基础,要掌握正确的武术图解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即文字阅读能力和识图能力。
(1)看图和动作名称(2)看文字说明(3)深化提高注意事项:1、掌握必备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知识和技能。
2、了解武术图解知识,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
3、注意眼睛的配合,探求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4、了解所学套路的风格特点。
9、合作自学法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对有一定武术运动基础的自学者,突击学习一定的套路动作或者解决在习武过程中因个别动作难题而进行合作性的学习较为适宜。
主要步骤:(1)分工(2)检查学习(3)互教互学注意事项:1、掌握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了解图解中实线和虚线的意义,依照动作要点进行练习。
2、遇到较为复杂的动作时,采用分解练习法,先学上肢动作,再学下肢动作,最后上下肢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初学者要固定练习方法,否则不易记忆,影响学习效果。
4、眼法是武术运动中最重要的功法内容,在掌握动作以后要特别注意眼法的配合练习。
第五章1、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由叫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的再指导、再学习,逐步掌握专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2、武术教学的特点及步骤特点:(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步骤:(没画)(1)基本动作练习(2)基本功练习(3)组合动作练习(4)套路练习(5)技术创新实践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1)动作数量多(2)方向路线变化多(3)每个当做包含的因素多3、武术教学法(指导法)(一)讲解(1)讲解的内容基本技法动作规格攻防意义关键环节易犯错误(2)讲解的方法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词化讲解口诀化讲解(二)示范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完整和分解示范?(1)完整示范@首次作为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教学内容为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武术动作@教学对象为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2)分解示范@结构、方向和路线较为复杂繁难的动作@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腾动作、滚翻动作、跌仆等动作@展示难度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
4、示范位置:一般站在以横队头排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5、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6、示范速度:可分为慢速、常速和快速三种。
7、领做和口令指挥:是教师示范和讲解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
8、领做位置要恰当:教师一般站在套路运动方向的斜前方。
9、纠正错误的方法:(1)指导法(2)静耗体验(3)语言提示(4)对比分析10、练习法:武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练习方法是:(1)模仿练习(2)重复练习(3)默想练习11、练习法的练习形式是:(1)集体练习(2)分组练习(3)单人练习(4)双人练习(5)综合练习(6)实战练习12、探究教学法的教学内容:(1)武术组合或套路记忆问题(2)武术繁难动作掌握问题(3)武术图解识别和自学问题(4)武术动作改编创新问题(5)武术教学运用的问题(6)武术专项身体素质提高问题13、武术教学步骤:(1)基本动作学习(2)基本功练习(3)组合动作学习(4)套路学习(5)技术创新实践14、套路教学的要求(1)重视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功教学(2)研究技术动作的趣味性(3)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4)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5)结合攻防技术解析动作(6)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教学第七章1、最早传习太极拳的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的陈王廷2、太极拳中流传较广的是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
3、躯干包括:胸背、腰脊、臀部。
4、太极拳采用的是:腹式呼吸5、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体松心静(2)缓慢柔和(3)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6、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柔匀细长第八章1、武术比赛场的: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2、评分标准与办法武术套路个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
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难度分为2分(C组)。
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