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 p="">f<u2f幻灯机uu放大镜四、眼睛和眼镜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00m、lm=l0dm、ldm=l0cm、lcm=l0mm1mm=1000μn、lμm=1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学习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一节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一点、两角、三线)1、入射点0: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4、入射光线:照射到物质分界面的光线OA5、折射光线: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OB6、法线:过折射点OC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光的折射的几点说明:1、光折射的条件是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光垂直射入到两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变。
此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重合,折射角与入射角都为02、发生光的折射现象的同时,在界面也发生反射现象3、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不同。
4、折射时光路可逆的。
光折射的特点:1、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叙述时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但角度变化不成比例。
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0.当光从空气射向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无论光从空气中射入其它介质还是从其它介质中射入空气,空气中的角度总大于其它介质中的角度。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从一种介质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都不是物体本生,而是物体的虚像。
2、星光闪烁是因为大气层疏密不均又经常变化,因而远处恒星发来的光进入大气层后,折射光线时常发生变化,折射光线摇摆不定。
所以看见“星光”不停闪烁。
3、光射到两种物质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景物的倒影是靠反射光进入照相机被拍摄下来的,反射光的能量要小于入射光,所以观赏水面风景照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景物本身暗些。
4、在水岸边看见水中一个静止物体,要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时,根据光的传播途径的可逆性,我们只要对准物体照射即可。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有关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物理大餐: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总结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7、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应用(u) ( v )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u = 2f 等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f < u <2f 放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u = f 不成像u < f 放大虚像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初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通用11篇)

初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通用11篇)初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第1篇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f2f幻灯机uu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举例-筷子在水中“折断”。
当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偏折,好像“折断”了一样。
-池底变浅。
我们在岸边看池底,感觉池底比实际位置要浅。
-海市蜃楼。
这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在海面上或沙漠中有时会看到空中出现高楼大厦等虚幻的景象。
-透镜成像。
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二、光的折射规律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3.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例如,如果你在水中用激光笔照射水面上方的物体,光线会发生折射到达物体;如果让物体发出光线,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也能到达水中的你,这就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三、折射现象中的相关概念1.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四、应用举例1. 鱼的实际位置与看到位置-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
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在实际鱼的上方。
2. 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实像。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
初中物理折射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折射法知识点归纳总结折射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描述了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偏折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折射法,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折射法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光的传播速度和介质折射率光的传播速度是指光在某一介质中传播的速率。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
而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这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介质的折射率描述了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
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就越慢。
二、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线折射现象的定律,它是由斯涅尔(Snell)在17世纪提出的。
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三、光的入射、折射和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在两个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入射光线的角度称为入射角,折射光线的角度称为折射角,反射光线的角度称为反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四、折射率与光的颜色我们知道,光具有不同的颜色,这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同样频率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也不同。
根据著名的斯内尔定律,我们可以得知光的频率不变,而光速度变化会引起光的折射角发生变化。
因此,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会有不同的折射角。
五、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是指光在分界面上完全发生反射,没有折射现象发生。
临界角是使得光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
六、棱镜的作用与应用棱镜是一种可以将入射光线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的光学装置。
棱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折射和反射将入射光线进行分解和转向。
棱镜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应用,比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初中物理中关于折射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速度和介质折射率、折射定律、光的入射、折射和反射、折射率与光的颜色、全反射现象以及棱镜的作用与应用等方面。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主
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折射定律:由斯涅尔定律给出,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入
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和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之间满足一个简
单的关系: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折射率:是一个介质对光传播的阻力程度的量度。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折射率
越大则光在该介质中传播越慢。
折射率可以用来计算光的折射角,如斯涅尔定律中所述。
3. 全反射: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一个特定的临界角,光
将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是光在发生折射的界面上完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不发生折
射到另一种介质中。
4. 界面的平行性: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果两种介质的界面是平行的,那么光线将不会发生折射,只会发生平移。
这是因为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标量,不涉
及方向。
5. 光的速度和波长: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会改变,而波长则不变。
当光从一种
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速度发生改变,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但是光的频
率和波长保持不变。
这些是关于光的折射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可以用来理解和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和反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做光的折射。
注: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二、光折射要注意事项
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
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
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
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三、光的折射现象和应用
(1)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折射有关:水中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好像变高了。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制成了三棱镜、还制成各种透镜来成像。
四、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②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0。
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五、光的折射定律
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