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地学分类实验指导
遥感图像的分类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二、实验目的理解遥感图像监督分类及非监督分类的原理;掌握用ENVI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初步掌握图像分类后的相关操作;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三、实验原理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他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
它是在分类之前通过目视判读和野外调查,对遥感图像上某些样区中影像地物的类别属性有了先验知识,对每一种类别选取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计算机计算每种训练样区的统计或其他信息,同时用这些种子类别对判决函数进行训练,使其符合于对各种子类别分类的要求,随后用训练好的判决函数去对其他待分数据进行分类。
非监督分类:也称为聚类分析或点群分类。
在多光谱图像中搜寻、定义其自然相似光谱集群的过程。
它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或纹理) 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目前比较常见也较为成熟的是ISODATA、K-Mean和链状方法等。
四、数据来源本次实验所用数据来自于国际数据服务平台;landsat4-5波段30米分辨率TM 第三波段影像,投影为WGS-84,影像主要为山西省大同市恒山地区,中心纬度:38.90407 中心经度:113.11840。
鉴于实验内容及图像大小等问题,故从一景TM影像中裁取一个含有较丰富地物信息区域作为待分类影像。
五、实验过程1.监督分类1.1打开并显示影像文件,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加载影像打开并显示TM影像文件,从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Image File选择影像,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地物以及方便训练样本的选取,选择5、4、3波段进行相关操作,点击Load Band 在主窗口加载影像。
1.2使用感兴趣区(ROI)工具来选择训练样区1)主影像窗口菜单栏中,选择 Overlay >Region of Interest。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是现代地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影像数据的不断更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准确性和精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和技巧。
1. 引言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而传统的土地利用调查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成为了一种更为高效和经济的选择。
2.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是指通过对遥感获取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译,从而得到地表覆盖物的信息和特征。
常见的遥感图像解译技术包括目视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分类等。
3.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方法3.1 目视解译法目视解译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和常用的解译方法。
通过人眼观察遥感影像,根据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判断土地利用类型,并手工绘制土地利用类型边界。
尽管该方法需要依赖解译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在一些简单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任务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3.2 数字图像处理法数字图像处理法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通过提取不同波段或指数的特征信息来实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例如,可以结合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土壤指数等来划分森林、湖泊和耕地等不同的土地类型。
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对遥感图像预处理和特征选择等环节要求较高。
3.3 计算机辅助分类法计算机辅助分类法是指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分类。
常见的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实现对未知区域的分类。
该方法具有分类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但对样本数据质量和分类算法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4.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技巧4.1 多期影像对比利用多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比较和对比,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动态。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地物提取与分类分析
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地物提取与分类分析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远程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地球科学、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
其中,遥感图像的地物提取与分类分析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本文中,将探讨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地物提取与分类分析。
首先,地物提取是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地物提取的目标是根据遥感图像的特征,获取感兴趣的地物信息。
在进行地物提取时,可以利用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等操作,可以提高地物提取的准确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物提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更精确的地物提取。
通过分析图像中地物的空间分布、大小等特征,可以对地物进行分类处理。
其次,地物分类是将提取得到的地物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
地物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例如根据地物的类型、用途等进行分类。
在进行地物分类时,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算法或模型。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最大似然分类法、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已有的地物样本进行训练,从而得到一个能够将地物准确分类的模型。
同时,地物分类也可以通过人工加入额外的约束条件,如地物间的空间关系,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除了地物提取与分类分析,还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变化分析。
地物变化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地表条件的变化情况,如城市扩展、农田变化等。
在进行地物变化分析时,可以利用多期遥感图像进行对比,通过对图像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来获得地物变化的信息。
其中,差异检测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对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差异检测,可以得到地物变化的空间分布。
此外,还可以利用遥感图像的时间序列数据,将多期图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揭示地物变化的趋势和周期。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和技术,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工具和方法可用于遥感图像的地物提取与分类分析。
例如,遥感图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遥感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遥感图像处理 分类 实验报告
Lab6 non-parametric classification and post classification12021005龚鑫烨Objection:the major object of the current lab section are to implement non-parametr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BP network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lgorithms,with a full mastery of post-classification operation. Data: the subset of spot 5 imagery covering NJ.Steps:1、identify a training dataset and an independent set of validation data for built-up, forest,cropland,grassland and water.2、Implementing above-mentioned non-parametric algorithms to classify your image.3、Validating your classification.4、Refining your classifica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majority filtering and modeling process if possible.实验步骤:1、将数据加载到envi中building、water、grass)保存ROI3、BP分类。
Classification——supervised——neural net,设置参数及输出路径观察RMS动态加载变换后的图像,和原图像进行对比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confusion matrix——using ground truth ROIs由上图可以看出精确度为99.8%Bp分类的校正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majority analysts ,进行网格设置通过对这两个图层地理连接,查看校正的效果4、svm分类方法:classification——supervised——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效果的验证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confusion matrix——using ground truth ROIsSvm分类的校正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majority analysts ,进行网格设置将生成的图像与svm图像进行地理连接,查看校正效果Basic tools——sunset data via ROIs5、erdas里建模修改误分的像元以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的图像为例将切好的图像和之前的svm图像加载进来,并修改他们的投影信息为基于WGS84的UTM 投影。
遥感概论实验指导书
遥感概论实验指导书遥感概论实验教学指导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遥感概论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Remote Sensing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 54学时(实验10学时) 3学分开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和地球概论、地图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等课程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遥感的基础知识,着重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内容共十章(54学时),其中有的内容实践性强,安排了必要的实验(10学时),加强学生对遥感的理解和在各行业的应用。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遥感概论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同时实践性也较强,为了加深学生对遥感原理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安排10个学时的实验课。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课程能达到预定的目的,要求实验之前先学习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中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积极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并有相应的实验成果予以保存,如遥感图像的处理每个内容结束后应有相应的实验结果保存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四、实验项目设置和内容实验一航片的立体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立体镜对航片进行立体观察;2、在航片所构成的立体像对上量测高差。
二、实验要求:1、认识航片上的各种注记;2、按照正确的方法对航片进行立体观察,每位同学至少观察3对立体像对;3、通过测量航片立体像对上的同名地物点的横坐标,计算左右视差和左右视差较,利用公式计算高差,要求测量两次,求两次的平均值;三、实验用具(仪器、设备、材料等):1、立体镜;2、航片;3、尺子四、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立体镜对航片进行立体观察;2、在航片所构成的立体像对上量测高差。
五、实验步骤:1、利用立体镜观察实习教程13页的a 、b 图;2、量测高差:(1)用光盘中“实习图像”子目录中航片A 和航片B ;(2)分别在航片A 和航片B 量取E 、F 的像点坐标,并计算像点E 和F 的左右视差,计算出左右视差较;(3)量取航片A 上oa 到ob 的距离,根据航片立体量测高差的公式,计算F 点到E 点的高差。
遥感数据图像处理实验七、图像分类
实验七、图像分类实验内容:1.非监督分类2.监督分类图像分类简介:图像分类就是基于图像像元的数据文件值,将像元归并成有限几种类型、等级或数据集的过程。
常规图像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1. 非监督分类(以c:\program files\ imagine 8.4\examples\germtm.img为例)ERDAS IMAGINE 8.4使用ISODATA(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算法来进行非监督分类。
聚类过程始于任意聚类平均值或一个已有分类模板的平均值,聚类每重复一次,聚类的平均值就更新一次,新聚类的均值再用于下次聚类循环。
非监督分类完全按照像元的光谱特性进行统计分类,常常用于对于分类区没有什么了解的情况。
使用该方法时,原始图像的所有波段都参与分类运算,分类结果往往是各类像元数大体等比例。
由于人为干预较少,非监督分类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1.1分类过程:第一步:调出非监督分类对话框方法一:在ERDAS IMAGINE 8.4图标面板工具条中单击“Dataprep”图标→打开Data Preparation窗口→单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菜单项→打开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方法二:在ERDAS IMAGINE 8.4图标面板工具条中单击“Classifier”图标→打开Classification窗口→单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菜单项→打开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说明:两种方法调出的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有一些区别,由于基本的非监督分类属于IMAGINE Essentials级产品,但在IMAGINE Professional级产品中有一定的功能扩展,所以非监督分类命令分别出现在Data Preparation菜单和Classification菜单中。
遥感地学分析实验——实验二:遥感图像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分析
遥感地学分析实验——实验二:遥感图像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分
析
实验二:遥感图像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分析(3学时)
原理与方法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后,物体除了反射作用外,还有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
电磁辐射未被吸收和反射的其余部分则是透过的部分,即:
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反射能量的大小决定了不同地物在不同电磁波波段上的反射率的大小,针对实验一测量获得的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分析其不同波长上的反射和吸收特征。
实验方法采用曲线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物的反射光谱峰谷变换。
实习仪器
学生实习机房
图象处理软件(ENVI3.5)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地物(植被、水体、裸岩等)类型的波谱特征;
2、掌握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典型地物波谱分析方法;
3、重点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光谱差异的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
内容包括:典型地物(植被、水体、裸岩等)类型的波谱特征与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光谱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ENVI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指导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二OO 七年八月前言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原理的基础上,学会相关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巩固在理论课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对软件的操作训练,以培养综合运用数字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验全为综合性实验。
ENVI是一个完善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它具有全面分析卫星和航空遥感影像的能力,它能在各种计算机操作平台上提供强大新颖的友好界面,显示和分析任何数据尺寸和类型的影像。
为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不同的专业图像处理系统,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通过《遥感原理与方法》课程的学习和对泰坦图像处理系统的操作,同学门在对数字图像的理解上已有了一定有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ENVI的学习,将基本能解决一般的数字图像处理问题。
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指导书是针对我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特点而编写的,旨在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尽快掌握ENVI的一般功能。
本指导书也可作为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遥感图像处理实验参考教材。
目录实验一 ENVI基本功能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内容 (1)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五、实验条件 (1)六、实验步骤 (1)启动ENVI (1)打开影像文件 (2)熟悉显示窗口 (2)鼠标键的使用方法 (4)显示影像剖面廓线 (4)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6)显示交互式的散点图 (6)加载一幅彩色影像 (7)链接两个显示窗口 (7)选择感兴趣区 (8)对影像进行注记 (10)添加网格 (10)七、思考题 (10)实验二全色影像和矢量叠合显示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内容 (11)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1)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1)五、实验条件 (11)六、实验步骤 (12)打开一个全色(SPOT)影像文件 (12)进行交互式的对比度拉伸 (13)彩色制图 (15)像素定位器 (15)显示光标位置处的地理坐标 (15)交互式滤波处理 (16)查看GeoSpot地图信息 (16)打开并叠合DXF矢量文件 (17)基本地图制图 (19)保存和输出影像 (20)七、思考题 (20)实验三影像地理坐标定位和配准 (21)一、实验目的 (21)二、实验内容 (21)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22)五、实验条件 (22)六、实验步骤 (23)(一)带地理坐标的数据和影像地图 (23)打开并显示SPOT数据 (23)修改ENVI头文件中的地图信息 (23)光标位置/值 (24)叠合地图公里网 (24)叠合地图注记 (25)输出到影像或Postscript文件 (26)(二)影像到影像的配准 (26)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影像文件 (26)显示光标位置/值 (26)开始进行影像配准并加载地面控制点 (26)校正影像 (27)(三)影像到地图的配准 (28)(四)对不同分辨率的带地理坐标的数据集进行HSV融合 (28)分别打开TM与SPOT影像 (28)进行HSV变换融合 (28)实验四基于影像自带几何信息的地理坐标定位 (28)一、实验目的 (28)二、实验内容 (29)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29)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30)五、实验条件 (30)六、实验步骤 (30)打开并显示HyMap数据 (30)查看未校正影像特征 (30)查看IGM文件 (31)使用IGM文件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 (31)查看GLT文件 (32)使用GLT文件对影像进行几何纠正 (32)使用地图投影创建GLT (32)实验五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34)一、实验目的 (34)二、实验内容 (34)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34)非监督分类 (34)经典的多光谱监督分类 (34)波谱分类方法 (35)分类后处理 (36)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36)五、实验条件 (36)打开影像 (37)查看影像颜色 (37)光标位置/值 (38)查看波谱曲线 (38)非监督法分类 (38)监督法分类 (40)波谱分类方法 (42)分类后处理 (44)将类转换为矢量层 (46)使用注记功能添加分类图例 (47)实验报告 (48)其它说明 (48)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49)****大学实验报告 (50)实验一 ENVI基本功能实验学时:6学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了解ENVI基本信息、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性。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的步骤与要点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的步骤与要点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球。
本文将介绍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分类的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是获取遥感图像。
遥感图像可以通过卫星或飞机拍摄获得。
选择适当的遥感图像对于地物分类非常重要,因为不同传感器、不同波段的图像对地物分类的能力是不同的。
此外,图像的分辨率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物特征,但可能需要更大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
第二步是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辐射矫正和大气校正等过程。
图像增强可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使地物特征更容易识别。
辐射矫正可以消除图像中由于传感器和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畸变。
大气校正可以校正图像中由于大气散射引起的亮度变化,使地物的光谱特征更准确。
第三步是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地物信息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
光谱特征是指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或辐射亮度,在遥感图像中表现为像素的灰度值。
空间特征是指地物在图像中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状,可以通过纹理、形状和结构等特征来描述。
第四步是训练样本标注。
训练样本是已知类别的地物样本,在地物分类中用于训练分类器。
标注样本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地面调查或其他参考数据确定地物类别。
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地物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常,样本应该覆盖所有类别,并且应该有足够的样本数量来代表每个类别的特征。
第五步是选择分类算法。
分类算法是地物分类的核心。
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算法基于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原理,可以根据训练样本的特征来自动划分图像中的地物类别。
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需要考虑图像的特征、可用的训练样本和分类的准确性要求等因素。
第六步是进行分类。
在分类之前,需要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与训练样本进行比较,提取与样本相似的特征。
2遥感图像分类的实习指导
2 图像分类的实现指导1、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理论依据:遥感图像中的同类地物在相同的条件下(纹理、地形等),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谱信息特征和空间信息特征,从而表现出同类地物的某种内在的相似性,即同类地物像元的特征向量将集群在同一特征空间区域;而不同的地物其光谱信息特征或空间信息特征将不同,集群在不同的特征空间区域。
2、传统的分类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按照是否有已知训练样本的分类依据,分类方法又分为两大类: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是在已知类别的训练场地上提取各类别训练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变量、确定判别函数或判别式(判别规则),进而把图像中的各个像元点划归到各个给定类的分类。
遥感图像的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知识(训练场地)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本身的统计特征及自然点群的分布情况来划分地物类别的分类处理,事后再对已分出的各类的地物属性进行确认,也称作“边学习边分类法”。
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监督分类首先给定类别,而非监督分类则由图像数据本身的统计特征来决定。
3、影响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因素: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分类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计算机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除了与分类方法本身的优劣有关外,还取决于一些其它的因素:训练场地和训练样本的选择问题地形因素的影响混合像元问题特征变量的选择问题空间信息在分类中的应用问题图像分类的后期处理问题4、ENVI软件提供的监督分类的分类器图像分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选择适当的分类规则(或分类器),通过分类器把图像数据划分为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类别。
根据分类的复杂度、精度需求等选择一种分类器。
在主菜单->Classification-> Supervised->分类器类型(如表1),此外还包括应用于高光谱数据的波谱角(Spectral Angle Mapper Classification)、光谱信息散度(Spectral Information Divergence Classification)和二进制编码(Binary Encoding Classification)分类方法。
遥感地形地物分类实验
一、实验目的加强对遥感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能力,增加动手完成实践工程的能力二、实验设备1.输入计算机的未经处理的卫星影像2.计算机、ENVI软件三实验结果要求: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各类过程图和结果图;并写明生成土地利用分类图的步骤;上述步骤中生成的过程文件和结果文件和数据均需打包提交。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打开一幅长沙市的影像图,生成八种不同地物类型的ROI文件,并用中文名字输出不同的地类名称对应的ROI,最后输出ROI文件保存;(1)首先打开原始卫星影像。
ENVI:File>>Open Image>>Available Bands List(ABL)中选择RGB Color模式点击“Load RGB”,以把选定的波段导入选定的显示。
(2)运用ENVI: Basic Tools >> Region Of Interest>> ROI tool,依次建立各类地物的训练区。
最后训练区的保存:ROI Tool:File>>Save ROIs…2.矢量3.加载预定义ROI进行分类,输出分类图JPG格式。
训练区的加载:ROI Tool: File>>Restore ROIs…,然后监督分类ENVI: Classification >> supervised >>Maximum likelihood >> Classification Input File 选择分类的图像>> Maximum likelihood Parameters。
再- 2-将得到的分类图保存为JPG就可。
Image:>>Save Image As>> Image File…4计算出分类后,八种不同地物的总面积,输出成EXCEL格式保存并打印出来。
5分别采集上面的八种不同地物的波谱曲线图并保存成JPG输出。
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指导书
实验一、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实验目的:通过实习操作,掌握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深刻理解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意义。
实验内容:ERDAS软件中图像预处理模块下的图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
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实验数据:(ERDAS安装目录中的样例图像数据文件)待校正图像:tmAtlanta.img(Landsat TM图像);参考图像:panAtlanta.img(Spot图像)。
1、图像几何校正的途径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DataPrep图标,→Image Geometric Correction →打开Set Geo-Correction Input File对话框(图1-1)。
或: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Main→Data Preparation→Image Geometric Correction→打开Set Geo-Correction Input File对话框(图1-1)。
图1-1 Set Geo-Correction Input File对话框在Set Geo-Correction Input File对话框(图1-1)中,需要确定校正图像,有两种选择情况:其一:首先确定来自视窗(FromViewer),然后选择显示图像视窗。
其二:首先确定来自文件(From Image File),然后选择输入图像。
2、图像几何校正的计算模型(Geometric Correction Model)ERDAS 9.1提供的图像几何校正模型有16种,具体功能如下:3、图像校正的具体过程第一步: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首先,在ERDAS图标面板中点击Viewer图表两次,打开两个视窗(Viewer1/Viewer2),并将两个视窗平铺放置,操作过程如下:ERDAS图表面板菜单条:Session→Title Viewers然后,在Viewer1中打开需要校正的Lantsat图像:tmAtlanta,img在Viewer2中打开作为地理参考的校正过的SPOT图像:panAtlanta,img 第二步: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 Correction Tool)Viewer1菜单条: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打开Set Geometric Model对话框(2)→选择多项式几何校正模型:Polynomial→OK→同时打开Geo Correction Tools对话框(3)和Polynomial Model Properties对话框(4)。
遥感图像监督分类实习报告
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结果记录
监督分类实质上就是依据所建立的训练区(分类模板)、在一定的分类决策规则的条件下,对图像像元的类别归属进行判断的过程。
1.根据你的分析,TM图像中的地物共划分了多少种类别?哪些类别?
6种林地耕地阴影裸地人造地物其它
2.在待分类图像中通过ROI区域来获取分类模板信息,为所有类别选取训练样本区之后,请把选择了训练区的图像和ROI Tool对话框抓图。
图1 地物分类表图
3.评价分类模板,计算ROI的可分离性,将显示可分离性值的窗口抓图。
说明:ENVI为每一个感兴趣区组合计算Jeffries-Matusita距离和Transformed Divergence。
这两个参数的值为0—2.0,大于1.9说明样本之间可分离性好,属于合格样本;小于1.8,需要重新选择样本;小于1,考虑将两类样本合成一类样本。
注意:如果可分离性的值小于1.8则要重新选择训练区,如果小于1则考虑修改类别的划分,将两类样本合成一类样本。
通过检验和修改,直到可分离性值大于1.9为止。
图2 ROI的可分离性图
4.在分类模板满足精度要求后,执行监督分类。
分类方法分别采用:平行六面体法、最短距离法、最大似然法。
(1)平行六面体法得到的分类结果抓图
图 3 平行六面体分类图(2)最短距离法得到的分类结果抓图
图4 最短距离法分类图
(3)最大似然法得到的分类结果抓图
图5 最大似然发分类图(4)分类结果图中不同颜色对应的类别图例。
例如
图 6 不同颜色类别图。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与结果验证技巧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与结果验证技巧遥感图像分类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地物分类的过程,是遥感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而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选择和结果验证技巧的使用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分类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以及一些结果验证技巧。
一、遥感图像分类方法1. 监督分类方法监督分类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它需要先手动标注一些样本点,然后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
常用的监督分类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
这些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表现出色,但要求标注样本点会增加工作量。
2. 无监督分类方法与监督分类方法相反,无监督分类方法不需要事先手动标注样本点,而是通过对图像内部的类别划分进行分类。
常用的无监督分类方法包括聚类算法,如K均值算法和谱聚类算法。
这些算法可以有效地从遥感图像中自动识别出地物的类别,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不如监督分类方法。
3. 半监督分类方法半监督分类方法结合了监督和无监督分类方法的优点,它既可以利用有标签样本进行训练,又可以利用无标签样本进行分类。
典型的半监督分类方法包括自动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
这些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具有潜力,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二、结果验证技巧1. 精确度评估精确度评估是验证分类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精确度评估方法包括混淆矩阵、精确度(Accuracy)、召回率(Recall)和F1值等。
通过对分类结果和真实样本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分类算法的准确性。
2. 交叉验证交叉验证是在有限的数据集上评估模型性能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数据集选择不当而引起的偏差。
常见的交叉验证方法有k折交叉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
在遥感图像分类中,交叉验证可以帮助评估模型在不同样本集上的分类性能。
3. ROC曲线分析ROC曲线分析是衡量分类器性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绘制出分类器在不同阈值下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之间的关系。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原理与实践指南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原理与实践指南遥感图像分类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遥感数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图像分类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原理和实践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遥感图像分类的原理遥感图像分类的原理基于对遥感数据中不同目标或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
常用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方法是基于已知类别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
它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标记有类别信息的样本,然后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训练,来对整个图像进行分类。
常用的监督分类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非监督分类方法是在不了解样本的类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图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聚类来进行分类。
它可以自动发现图像中的潜在类别,并将像素分到这些类别中。
常用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包括K-means聚类和直方图分析等。
二、遥感图像分类的实践指南1. 数据准备:在进行遥感图像分类之前,需要准备好待分类的遥感图像数据。
这些数据应包括多光谱、高光谱或合成孔径雷达等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预处理,例如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2. 特征提取:在进行遥感图像分类之前,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能够反映目标或地物特性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
通过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3. 分类器选择:选择合适的分类器是进行遥感图像分类的关键。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数据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类器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器包括最大似然分类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在选择分类器时,应考虑分类器的准确性、效率和适应能力等因素。
4. 效果评价:在进行遥感图像分类之后,需要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精确度、召回率和F1值等。
通过对分类结果的评价,可以了解分类方法的优劣和改进方向。
试验一 遥感图像地物分类
试验一遥感图像地物分类班级:地信091班学号:2009014871 姓名:凡绍录一、实验目的:1、物体统计特征分析:通过抽样调查,对典型地物各个波段得出统计特征。
2、对遥感图像典型地物进行分类。
二、实验内容:1、对所做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分配到得图像为03-0614):选择基准影像,对03年6月图像进行校准。
启动几何校正模块,启动控制点工具,采集地面控制点,采集地面检查点,计算转换模型,图像重采样,保存几何校正模型,检验校正结果。
过程为打开两个视窗(Viewer#1/Viewer#2),在Viewer#1中打开需要校正的图像,在Viewer#2中打开参考图像。
在Viewer#1菜单栏上依次单击:Raster —Geometric Correction。
设置参数为:然后采集地面控制点(1)在GCP工具对话框中点击Select GCP图标,进入GCP选择状态。
(2)在Viewer#1中移动关联方框位置,寻找明显的地物特征点,作为输入GCP。
(3)在GCP工具对话框中点击Create GCP图标,并在Viewer#3中点击左键定点,同时在Viewer#2中移动关联方框到相同地物,在Viewer#4中找到Viewer#3中相应的位置,用Create GCP工具在Viewer#4中左键定点。
(4)重复上述过程,采集若干GCP,直到满足所选定的几何校正模型为止。
2、对典型地物进行分类:所用工具为-打开对话框;在图像上选取典型地物特征,选取后在对话框中添加。
view中最后一项:这次对图像分为8类:深水体,浅水体,汲水地,河床,居民地,乔木,灌木,菜地,林地。
有时图像不能很好区分,这时可以转换波段Raster-band combination,换波段组合,容易区分地物。
分类结果为:二、实验总结:这次实验比较基础,但工作量很大,而且需要细心,这都关系着后续实验的效果,特别是监督分类中,一定要认真全面。
这同时也训练了我们的耐心。
实验三 遥感图像分类
实验三遥感数字图像分类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法。
在具体图像分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解译标志的选择,使用,判读的全过程。
实验方法:利用ERDAS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非监督类分、监督分类。
实验步骤:一、非监督分类1.启动非监督分类模块,进行初始分类在ERDAS软件中,点击Classifier图标下C1assification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进入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模块以及相应的对话框:设置对话框参数:(1)确定输入文件(Input Rster Fil e):germtm.img(未分类图像)(2)确定输出文件(Output File):unsupervised.img(产生的分类图像)(3)选择分类模板文件(O utput Signature Set FileName):unsupervised.sig(4)确定聚类参数(Clustering Options),需要确定初始聚类方法和分类数目,系统提供的初始聚类方法有两种:Initialize from Statistics方法是按照图像的统计值产生自由聚类。
Use Signature Means方法是按照选定的模板文件进行非监督分类。
(5)确定分类数为10(分出10个类别)。
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初始分类数取为最终分类数的两倍以上。
(6)通过Initializing Options 按钮,设置ISODATA的一些参数。
(7)通过Color Scheme Option按钮,设置分类图像彩色属性。
(8)确定处理参数(Processing Options),需要确定循环次数与循环阈值。
(9)定义最大循环次数(Maximun Iterations)为24(指ISODATA重新聚类的最多次数,是为了避免程序运行时间太长或由于没有达到聚类标准而导致的死循环,一般设为6以上)。
遥感实验七、八遥感图像分类2
实验七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一)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使用ENVI软件进行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分类。
3学习使用ENVI软件进行监督法分类二、实验原理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原理是模式识别技术。
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来模拟人类的感知和识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
在客观世界中,每类事物都有其区别于它类事物的独特属性,即具有独特的模式。
在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分类中,我们依据的地物的独特的模式就是不同地物的不同的波谱特性。
分类时对各集群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描述,然后选择一个合理的鉴别函数作为进行集群分类的依据。
对于地物分类来说,选择最能表现不同地物类的特性的特征值来作为判别函数。
判别函数有最小距离函数和最大似然函数两类。
监督法分类是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一种边识别边分类的方法。
首先进行分类训练,即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样区),用样区内的各种地物的光谱特征(如波谱响应曲线)来训练计算机。
计算机取得识别分类判别规则的先验知识。
再根据这些先验知识来对未知类别像素进行分类识别。
三、实验任务两人为一小组,实验学时2学时,学习监督法分类四、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遥感数字图像,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使用ENVI软件打开选择待分类的图象。
2在特征影像上选择训练样区(感兴趣区)感兴趣区通常是在遥感影像上提取的特征要素,这些特征要素使用户能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目标的相关信息。
在特征影像中自己选定样本区域时,使用画出感兴趣区(ROIs)的方法确定感兴趣区,ENVI 允许选择任意的多边形、点或矢量的组合来作为一个感兴趣区。
可以定义多个感兴趣区,并绘制到主图像、滚动或缩放窗口中的任何一个中。
这些区域可以呈不规则的形状,通常用来提取分类的统计信息。
(1)定义感兴趣区(Defining Regions of Interest)要定义一个新的感兴趣区,有两种方法:a. 在ENVI 主菜单中选择Basic Tools > Region of Interest > ROI Toolb. 从主图像窗口选择Overlay > Region of Interest 或Tools > Region of Interest > ROI Tool.弹出对话框感兴趣区类型(ROI Type)感兴趣区有五种类型––––―P olygon‖、―Polyline‖、―Point‖、―Rectangle‖ 和―Ellip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图像分类一、背景知识图像分类就是基于图像像元的数据文件值,将像元归并成有限几种类型、等级或数据集的过程。
常规计算机图像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本实验将依次介绍这两种分类方法。
非监督分类运用ISODATA(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算法,完全按照像元的光谱特性进行统计分类,常常用于对分类区没有什么了解的情况。
使用该方法时,原始图像的所有波段都参于分类运算,分类结果往往是各类像元数大体等比例。
由于人为干预较少,非监督分类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非监督分类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初始分类、专题判别、分类合并、色彩确定、分类后处理、色彩重定义、栅格矢量转换、统计分析。
监督分类比非监督分类更多地要用户来控制,常用于对研究区域比较了解的情况。
在监督分类过程中,首先选择可以识别或者借助其它信息可以断定其类型的像元建立模板,然后基于该模板使计算机系统自动识别具有相同特性的像元。
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后再对模板进行修改,多次反复后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模板,并在此基础上最终进行分类。
监督分类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模板(训练样本)分类特征统计、栅格矢量转换、评价模板、确定初步分类图、检验分类结果、分类后处理。
由于基本的非监督分类属于IMAGINE Essentials级产品功能,但在IMAGINE Professional级产品中有一定的功能扩展,非监督分类命令分别出现在Data Preparation菜单和Classification菜单中,而监督分类命令仅出现在Classification菜单中。
二、实验目的理解并掌握图像分类的原理,学会图像分类的常用方法:人工分类(目视解译)、计算机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能够针对不同情况,区别使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理解计算机分类的常用算法实现过程。
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原理,并能对分类结果进行后期处理。
三、实验内容(6课时)1.非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2.监督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3.分类精度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4.分类后处理(Post-Classification Process);四、实验准备实验数据:非监督分类文件:germtm.img监督分类文件:tm_860516.img监督模板文件:tm_860516.sig五、实验步骤、方法1、非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ERDAS IMAGINE使用ISODATA算法(基于最小光谱距离公式)来进行非监督分类。
聚类过程始于任意聚类平均值或一个已有分类模板的平均值;聚类每重复一次,聚类的平均值就更新一次,新聚类的均值再用于下次聚类循环。
ISODATA实用程序不断重复,直到最大的循环次数己达到设定阈值或者两次聚类结果相比有达到要求百分比的像元类别已经不再发生变化停止。
(1)打开非监督分类对话框DataPrep图标/Data Prepara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菜单项;(2)如下图输入相应参数后,OK完成非监督分类;(3)分类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 )获得一个初步的分类结果以后,应用分类叠加检查分类精度。
1.显示原图像与分类图像在视窗中同时显示germtm.img和germs_isodat两个图像,叠加顺序为germtm.img在下,germtm_isodat.img在上。
germtm.img显示方式用红(4)、绿(5)、蓝(3)。
2.打开分类图像属性表并调整字段显示顺序最后使Histogam,Opacity,Color,Class_Names四个字段的显示顺序依次排在前,点击OK按钮(关闭Column Properties对话框)。
3.给各个类别赋相应的颜色Rarster Attribute Editor对话框(germtm_isodata的属性表:点击一个类别的Row字段从而选择该类别,右键点击该类别的Color字段(颜色显示区),选择一种颜色。
4.不透明度设置由于分类图像覆盖在原图像上面,为了对单个类别的判别精度进行分析,首先要把其它所有类别的不透明程度(Opacity)值设为0(透明)。
而要分析的类别的透明度设为1(即不透明),操作方法:Rarster Attribute Editor对话框(genntm_isodata的属性表):右键点击Opacity字段的名字,打开Column Options菜单,选择Formula菜单项:在formula对话框的formula输入框中(用鼠标点击右上数字区)输入0,点击Apply按钮(应用设置),所有类别设置成透明的。
把要所分析类别的不透明度设置为1。
逐类别检查分析类别的分类准确性。
5.确定类别专题意义及其准确程度视窗菜单条:Utility/Flicker6.标注类别的名称和相应颜色Rarster Attribute Editor对话框(germtm_isodata的属性表):点击该类别的Class Names字段从而进入输入状态,右键点击该类别的Color字段(颜色显示区),选择一种合适的颜色(如水体为蓝色)。
2、监督分类ERDAS IMAGINE的监督分类基于分类模板进行,分类模板的生成、管理、评价、和编辑等功能由分类模板编辑器实现。
分类模板的生成器可以基于原始图像其特征空间图像。
(1)显示需要进行分类的图像,在视窗中显示tm_860516.img:(2)打开模板编辑器并调整显示字段Classifier图标/Classification菜单/Signature Editor菜单项,打开Signature Editor对话框:(3)对分类意义不大的字段,调整如下:Signature Editor对话框菜单条:View/Columns,打开View Signature Columns对话框:将需要显示的字段选中即可。
(4)获取分类模板信息可以分别应用AOI绘图工具、AOI扩展工具、查询光标在原始图像或特征空间图像中获取分类模板信息,实际工作中有时只需用一种。
1.应用AOI绘图工具在原始图像获取分类模板信息①打开工具箱;②在视窗中选择一块区域,绘制一个多边形AOI;③在Signature Editor对话框中,将选中的多边形AOI区域加载到Signature分类模板中;④在Signature Editor中,改变刚才加入模板的Signature Name和Color分别为分类颜色;⑤重复上述操作过程以多选择几个绿色区域AOI,并将其作为新的模板加入到Signature Editor当中,同时确定各类的名字及颜色。
⑥对同一个专题类型(如水体)采集了多个AOI并分别生成了模板,将这些模板合并,以使该分类模板具多区域的综合特性。
2.保存分类模板(5)评价分类模板(Evaluating Signatures )分类模板建立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删除、更名、与其它分类模板合并等操作。
分类模板的合并可使用户应用来自不同训练方法的分类模板进行综合复杂分类。
1.预警评价(Alarms)分类模板预警工具根据平行六面体决策规则(parallelepiped division rule)将那些原属于或估计属于某一类别的像元在图像视窗中加亮显示,以示警报。
一个报警可以针对一个类别或多个类别进行。
如果没有在Signature Editor中选择类别,那么当前活动类别(Signature Editor中“>”符号旁边的类别)就被用于进行报警。
操作如下:Signature Editor对话框:View / Image Alarm,打开Signature Alarm对话框。
打开文件tm_860516.sig,对其评价。
2.可能性矩阵(误差矩阵)可能性矩阵(Contingency Matrix)评价工具是根据分类模板,分析AOI训练区的像元是否完全落在相应的类别之中。
通常都期望AOI区域的像元分到它们参于训练的类别当中,实际上,AOI中的像元对各个类都有一个权重值,AOI训练样区只是对类别模板起一个加权的作用。
Contingency Matrix工具可同时应用于多个类别,如果你没有在Signature Editor中确定选择集,则所有的模板类别都将被应用。
可能性矩阵的输出结果是一个百分比矩阵,它说明每个AOI训练区中有多少个像元分别属于相应的类别。
操作如下:在Signature Editor对话框:在Signature Editor中选择所有类别,菜单:Evaluation / Contingency,打开参数设置窗口:OK后,显示评价结果:(6)执行监督分类(Perform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在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中,需要确定下列参数:∙确定输入原始文件(Input Raster File ):tm_860516.img∙定义输出分类文件(Classified File):tm_superclass.img∙确定分类模板文件(Input Signature File):tm_860516.sig∙选择输出分类距离文件:Distance File(用于分类结果进行阈值处理)∙定义分类距离文件(Filename):tm_distance.img∙选择非参数规则(Non-Parametric Rule ):Feature Space∙选择叠加规则(Overlay Rule ):Parametric Rule∙选择未分类规则(Unclassified Rule ):Parametric Rule∙选择参数规则(Parametric Rule ):Maximum Likelihood∙不选择Ciassify zeros(分类过程中是否包括0值)∙OK(执行监督分类,关闭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3、分类结果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执行了监督分类之后,需要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如果误差超出允许范围,要重新分类,直到满意为止。
ERDAS系统提供了多种分类评价方法,包括分类叠加(classification overlay)、定义阈值(thresholding)、精度评估(accuracy assessment)等。
1.分类叠加(classification overlay)将分类图叠加于原始图像之上,通过调节显示方式,目视检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