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纤维混凝土设计书
C4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11

C4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使用部位:空心板、箱梁、桥面铺装、湿接缝坍落度:55~70mm 材料:辰溪县河砂场中砂碎石:怀化市公路局碎石场(16-31.5mm)水泥:湖南新化“雪峰”水泥P.O42.5级株洲桥梁厂铁一牌TQN-H高效减水剂,试配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8%1)确定试配强度,取δ=6.0MPafcu=fce+1.645δ=40+1.645×6=49.87MPa2)计算水灰比W/C=Aa*fee/(fcu.o+Aa*Ab*fce)=0.46*42.5/(49.87+0.46*0.07*42.5)=19.55/51.2385=0.38 取0.363)水量取180kg4)砂率的确定取32%5)材料用量a、水泥用量Co=Wo×(C/W)=180/0.36=500kgb、砂石(按假定砼容重法计算取ρh=2450kg/m3c、用下面联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o+So+Go+Wo=2450kgSo/(So+Go)=32%解得:C=500kg S=566kg G=1204kg W=180kg6)当掺入铁一牌TQN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2-20%之间,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3-1.0%,试配时,取减水率14%,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8%则混凝土用水量m wa=m wo(1-β)=180×(1-14%)=155kgm c水泥=155/0.36=431kg7)砂率不变则S砂=(2450-431-155)*0.32=596kgG碎石=2450-431-155-596=1268kgF减水剂=431*0.8%=3.448kg8)掺量减水剂后每m3材料重量比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31:155:596:1268:3.448=1:0.36:1.38:2.94:0.0089)配合比的试拌与调整(a)试拌:按初步配合比,取0.035m3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各材料用量为:C=431×0.035=15.1kgS=596×0.035=20.8kgG=1268×0.035=44.4kgW=155×0.035=5.4kgF减水剂=3.448×0.035=0.121kg二关联配合比的确定1)为了便于比较,增加两个关联配合比,水灰比分别增加0.03和减少0.03,用水量不变,砂率不变,外加剂掺量不变0.8% 2)增加0.03,则水灰比为0.39,用水量不变W1=155kg C1水泥W/C=0.39 C1=W1/(W/C)=1155/0.39=397砂率不变32%3)假定砼容重法计算取ρh=2450kg/m3用下列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1+S1+G1+W1=2450kgS1/(S1+G1)=32%解得:C1=397kg S1=607kg G1=1291kg W1=155kgF减水剂=398×0.8%=3.184kg配合比为:C1:S1:G1:W1:F1=397:607:1291:155:3.176=1:1.53:3.25:0.39:0.0084)用量,取0.035m3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5)各材料用量C1=397×0.035=13.9kgS1=607×0.035=21.2kgG1=1291×0.035=45.2kgW1=155×0.035=5.4kgF减水剂=3.176×0.035=0.111kg三、减少0.03,则水灰比为0.33,用水量不变W2=155kg,外加剂掺量不变0.8%1)C2水泥用量W/C=0.33 C2= C1=W1/(W/C)=155/0.33=470 砂率不变32%3)假定砼容重法计算取ρh=2450kg/m3用下列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2+S2+G2+W2=2450kgS2/(S2+G2)=32%解得:C2=470kg S2=584kg G2=1241kg W2=155kg F减水剂=470×0.8%=3.76kg配合比为:C2:S2:G2:W2:F2=470:584:1241:155:3.76=1:1.24:2.64:0.33:0.0084)用量,取0.035m3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各材料用量C2=470×0.035=16.5kgS2=584×0.035=20.4kgG2=1241×0.035=43.4kgW2=155×0.035=5.4kgF减水剂=3.76×0.035=0.131kg四、待28天试配强度结果出来,再决定选用试验配合比。
C40、C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_pdf

3. 细骨料:选用长江中砂; 4. 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以充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
监理检测网
5. 外加剂:为了减少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
419:930:930:180:94:3.35
1:1.905:1.905:0.38:0.198:0.008
474:903:903:180:94:3.79
表 6(第二次试配结果)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28d 强度(Mpa)
80
中
中
少量
良好
49.2/48.9/48.7
85
上
中
无
良好
59.4/59.3/58.5
水灰比 (水/灰)
0.48
表 2(C4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630:2.630:0.48:0.258:0.010
365:960:960:175:94:3.65
*0.43
水灰比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C50/0.43
90
上
中
无
良好
*C50/0.38
85
上
中
无
良好
C50/0.33
90
上
中
无
良好
28d 强度(Mpa) 49.7/50.3/49.0 58.6/59.1/59.1 63.7/65.3/62.8
C4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计书

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1)确定配制强度:fcu ,o ≥ƒcu,k +1.645σ=40+1.645×5=48.2MPa ,(2)计算水胶比: fce=53(实测水泥胶砂平均强度)×γf (粉煤灰影响系数)×γs (矿粉影响系数)=45.0MPaW/C=0.53×fce/( fcu ,o+0.20×0.53×fce)=0.53×45.0/(48.2+0.20×0.53×45.0)=0.45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水灰比,取为0.45(3)计算理论用水量:根据塌落度确定理论用水量,M W0取224 kg/m 3M W1´=224×(1-20%)=180 kg/m 3(4)胶凝材料用量:M C0=M W1´/ (W/C)= 180/ 0.45=400 kg/m 3(5)外加剂用量:外加剂为博特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7%,则,M PC = M C0×1.7%=6.8kg(6)用水量确定:博特聚羧酸减水剂固含量为10%。
M W = M W1-M PC ×(1-10%)=180 -6.8×(1-10%)=174kg(7)粉煤灰用量:粉煤灰掺量取20%M FA = M C0×20%=400×20%=80kg(8)矿粉用量:矿粉掺量取30%M SF = M C0×30%=400×30%=120kg(9)水泥用量: M C = M C0- M SF - M FA =200kg(10)确定砂率: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并结合砂石的级配和施工经验确定砂率为43%(11)砂石用量(采用假定容积法):假定该混凝土容重为2400kg/m 3,则有:MC +M FA +M W +M TM20+M G +M S +M PC =2400kgM S /(M S +M G )=43%则有:M S =782kg,M G =1037kg(12)确定C40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 M W :M C :M FA :M SF :M S :M f :M PC =174: 200: 80: 120: 782: 1037: 6.8单位:kg/m 3。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包工头队(10级土木9班)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目录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3)一、设计背景 (3)二、设计目标 (3)三、所需测定项目及仪器设备 (4)(一)、测定项目 (4)(二)、所需仪器 (4)四、设计过程 (4)(一)、初步配合比计算 (4)(二)、调整后得出配合比 (6)五、所用材料清单 (7)六、附表 (8)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限值 (8)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值 (8)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9)混凝土砂率选用表 (9)β) (10)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ce钢筋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10)碳化环境 (10)粉煤灰超量系数 (11)化学侵蚀环境 (11)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背景该混凝土主要用于在建的高速客运专线高架桥桥墩的墩身。
该桥墩墩身一次性需浇筑的混凝土量约为350立方米左右。
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80±20mm;新拌混凝土强度值以最接近试配强度值为最优,以最低造价成本,最简便的操作及成型工艺为佳。
现场施工材料为:粗骨料是江西省丰城段赣江产的卵石,最大粒径为25mm,粗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00 kg/m3,堆积密度1600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680 kg/m3 ;细骨料是江西省南昌段赣江产的中砂,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20 kg/m3,堆积密度1610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700 kg/m3,细度模数为2.6;胶凝材料为水泥为PO 42.5级,密度为3100 kg/m3;可提供的化学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率为28-30%;推荐参量为0.8~1.2%,含固量为22%;矿物外加剂为Ⅱ粉煤灰,密度为2100 kg/m3 。
二、设计目标(1)满足施工要求的配合比(2)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造价成本三、所需测定项目及仪器设备(一)、测定项目1.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 ≥2402. 硫酸钠含量(%) ≤10.03. Cl 离子含量(%) ≤0.24. 碱含量(Na2O+0.658K2O )5. 减水率(%) ≥206. 含气量(%)7. 坍落度保留值8. 抗锈蚀性9. 收缩率比(%) ≤13510.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80 11. 拌合物稠度 12. 表观密度13. 凝结时间 14. 泌水率 15. 立方体抗压强度 16. 抗折强度 17. 劈裂抗拉强度 18. 抗渗性能 19. 收缩值 20. 轴心抗压强度 21. 弹性模量 22. 抗裂性 23. 电通量 24. 抗冻性(二)、所需仪器磅秤(精确度50g ),量筒(1L ),拌铲,拌板,盛器,坍落筒及捣棒,钢尺,容量筒,台秤,振动台,试模,抹刀,压力试验机。
c40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0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纤维混凝土是一种采用纤维增强材料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其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纤维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来确定配合比。
本文将介绍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并以C40级纤维混凝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1.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砂、水和纤维的混合比例。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变形能力等性能指标。
一般情况下,配合比的确定需要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检测,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 C40级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C40级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抗压强度为40MPa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
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用量。
一般情况下,C40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80-420kg/m³。
步骤二:确定骨料和砂的配比。
根据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要求,确定骨料和砂的用量和比例。
一般情况下,C40级混凝土的骨料用量为1500-1800kg/m³,砂用量为700-800kg/m³。
步骤三: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C40级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0.5。
步骤四:确定纤维用量。
纤维混凝土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一般情况下,C40级纤维混凝土的纤维用量为1-2%。
步骤五:确定添加剂用量。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添加剂的用量和种类。
通过以上步骤计算得到C40级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条件,科学地确定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掺粉煤灰后水泥用
量m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f=mcaX(1-Bc)
Bc---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取1)=333(k/m )
7
粉煤灰用量mf
按GBJ146-90附3-20式mf=mcaX BcX 0cmf---粉煤灰用量
0c---超掺量系数 超量系数1.4 mf=391X15.0%X1.4=82 (k/m )
mw0取175(k/m3)
4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
mwa
mwa= mw0X(1-B)减水剂减水率米用13%mwa---掺外加剂时用水量B---外加剂减水率
mwa=175X(1-13%)=149(k/m3)
5
水泥用量mca
按JGJ55-2000第5.0.6条mca=mwa/(w/c) mca=149/0.40=391(kg /m3)取360(kg/m3)
2
水灰比W/C
按JGJ55-2000第5.0.3条
W/C=aaXfcefce---水泥实际强度
fcu,o+aaXabXfceaa、ab—回归系数
W/C=0.46X42.5=0.41取W/C=0.38
46.58+0.46X0.07X42.5
3
初步用水量mwo
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 径选择。
8
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0%
9
砼外加剂用量ma
ma=(mcf+mf)XA% ma---外加剂掺量系数
ma=(333+82)X1.1%=4.6固含量3%用水量:
mwa0=149-4.6X(1-3%)=140
取140(k/m3)
C4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说明:本合同段的空心板、支座、垫石、系梁、盖梁、柱、肋板、台帽、耳背墙等均采用C40砼。
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对该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对配合比和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所用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二、设计规程:1、《JGJ55-2011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3、《湖南邵坪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4、《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6、《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无显著的离析,泌水现象;2、拌合物坍落度为120mm-160mm;3、碎石的最大粒径4.75mm-31.5mm,符合连续级配;4、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采用机械拌和;5、细集料为级配良好的Ⅱ区中砂;6、水为透明,洁净天然水。
四、原材料说明:1、砂:衡阳湘粤砂场Ⅱ区中砂,表观密度(g/cm³):2.630 细度模数:2.9;2、碎石:新邵县秋明采石场生产的4.75~9.5mm、19~31.5mm、9.5-19mm三级混合料。
(掺配比例4.75~9.5mm 为:20%:9.5~19mm为30%:19~31.5mm为50%)表观密度(g/cm³):2.666,空隙率:40.7%3、水泥:邵阳南方牌P.O42.5Mpa水泥;4、水:地下干净水;5、外加剂:北京新中岩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五、坍落度:C40配合比坍落度设计为:120mm-160mm。
六、砼配合比计算: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f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40MPa,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取标准差δ=5.0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5=48.2 Mpa式中: f cu,o—--砼配制强度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645—强度保证率为95%时的概率系数δ———强度标准差2、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53*42.5/(48.2+0.53*0.2*42.5)=0.43式中:аɑ----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53аb----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20f ce—---42.5加入高效减水剂,调整W/C=0.353、选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细集料为中砂,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00kg/m3。
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强度等级:C40(泵送)水泥混凝土编制:审核:检验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段**标工地试验室监理单位:************有限责任公司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设计图纸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40,环境类别为Ⅰ类,环境作用等级为B级。
(2)设计坍落度180~220mm。
(3)水灰比≤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
3、配合比使用的材料(1)水泥:采用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台泥牌)P.O42.5水泥,经试验各指标符合GB175-2007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2)砂:采用肇庆市河苑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西江)中砂,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G/T F50-2011 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3)碎石:采用清远清城区飞来峡白鹤汛石场有限公司5~25mm(掺配比例5-10mm:10-20mm=20%:80%)碎石,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5-10mm报告编号:**、10-20mm报告编号:** (4)外加剂:采用山西鹏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经试验各指标符合GB 8076-2008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5)粉煤灰:采用台山电厂F类Ⅱ级粉煤灰(掺量20%)。
(6)水:自来水,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GJ 63-2006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二、拟用工程部位墩身、盖梁、基础及下部构造等。
1、确定基准配合比 (1)计算试配强度0cu f ,≥ k cu f ,+1.645σ式中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由上式计算试配强度为:0cu f ,= k cu f ,+1.645σ=40+1.645×5=48.2MPa(2)计算水灰比W/B=ceb a 0cu cea f f f ⋅⋅+⋅ααα,式中a α、b α—回归系数;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C4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书.(普通)

C4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书一.原材料:水泥:盘固P.042.5 产地:常州金坛石子1:5-16mm 产地:浙江湖州黄砂:细度模数:2.5 ~2.8 产地:赣江外加剂:RJ-8 产地:江苏扬州二.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 cu,0f cu,0= f cu,k+1.645α=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取水泥富余系数1.04,28天强度44MPa。
W/C=(αa f ce)/f cu,0+αaαb f ce)=(0.46×42.5)/(49.9+0.46×0.07×42.5)=0.383.选定用水量根据碎石最大粒径16mm,坍落度160mm,计算用水量:m w=230+(160-90)/20×5=247.5kg/m3加减水剂后,计算实际用水量:m wa=247.5×(1-29.9%)=173kg/m34.计算水泥用量m c= m wa/(w/c)=173/0.38=455kg/m3粉煤灰内掺13.5%,则粉煤灰重量为61kg,水泥为455-61=394 5.确定砂率βs根据碎石d max=16,水灰比W/C=0.38参考砂率选用表,确定βs=40.5%6.确定砂、石用量m s,m g采用固定容重法:m wa+ m c+m s+ m g=23507.确定试验室初步配合比水: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RJ-8)173:394:697:1025:61 : 6.548.进行对比试验以水灰比0.03为一个阶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确定三个对比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RJ-8)A 173:356:730:1029:56: 5.97B 173:394:697:1025:61: 6.54C 173:427:645:1031:67: 7.16试验结果为:组别坍落度(mm) 7d强度(MPa) 28d强度(MPa)A 165 39.4 48.7B 170 44.7 53.6C 170 48.6 56.89.确定最终配合比根据对比试验结果可知,符合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配比为B 组,即水: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RJ-8)173:394:697:1025:61 : 6.54C4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书无锡市众诚砼业有限公司。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0%
9
砼外加剂用量ma
ma=(mcf+mf)XA% ma---外加剂掺量系数
ma=(333+82)X1.1%=4.6固含量3%用水量:
mwa0=149-4.6X(1-3%)=140
取140(k/m3)
10
砂、石用量msm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cf+mf+ms+mg+mwa=mcp
C40
一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
南方P.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3
坍落度
30~50(mm)
4
砂石
中粗砂,密度Ps=2570(kg/m3);1-3卵石,pg=2630(kg /m3)
5
减水剂
永利,推存掺量1.1%
6
粉煤灰
II级灰,密度pf=2300(k/m3)
二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
mw0取175(k/m3)
4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
mwa
mwa= mw0X(1-B)减水剂减水率米用13%mwa---掺外加剂时用水量B---外加剂减水率
mwa=175X(1-13%)=149(k/m3)
5
水泥用量mca
按JGJ55-2000第5.0.6条mca=mwa/(w/c) mca=149/0.40=391(kg /m3)取360(kg /m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一 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
南方水泥活性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3
坍落度
30~50(mm)
4
砂 石
中粗砂,密度ρs=2570(㎏/m3);1-3卵石,ρg=2630(㎏/m3)
5
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
6
粉煤灰
Ⅱ级灰,密度ρf=2300(㎏/m3)
二 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
mw0取175(㎏/m3)
4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wa
mwa= m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mwa---掺外加剂时用水量 β---外加剂减水率
mwa=175×(1-13%)=149(㎏/m3)
5
水泥用量mca
按JGJ55-2000第5.0.6条mca=mwa/(w/c)
mca=149/=391(㎏/m3)取360(㎏/m3)
333+82+ms+mg++140=2450
ms/(ms+mg)=30%
得:
ms=567mg=1323(㎏/m3)
11
砼配合比初步确40:333:567:1323:82:
12
砼方量估算
mcf/ρc+mf/ρf+ms/ρs+mg/ρg+ma/ρw+0.01a=1
8
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0%
9
砼外加剂用量ma
ma=(mcf+mf)×A%
ma---外加剂掺量系数
ma=(333+82) ×%=
C40混凝土配合比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2、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5、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6、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7、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9、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4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160~20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31.5mm碎石。
(注:该配合比所用粗集料为三级级配,5~10mm:10~20mm:20-31.5mm碎石按2:5:3比例掺配)。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按胶凝材料用量0.9%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位:圆管涵管节。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1:水泥)材料名称规格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备注细度80μm筛余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水泥P.O42.5 初凝终凝试饼法雷式夹法3 d强度28d强度3 d强度28d强度后附检测报告规定值≤10%/ ≥45min≤600min 无弯曲无裂缝<5 ≥17 ≥42.5 ≥3.5 ≥6.5实测测0.9 131.5g 150 185 合格 1.0 30.4 47.6 5.5 7.6(2:粉煤灰) 材料名称 规 格 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备注粉煤灰Ⅱ级细 度45μm 筛余烧失量 需水量比 三氧化硫 含水量 游离氧化钙 安定性 雷氏夹法后附检测报告规 定 值 ≤25% ≤8% ≤105% ≤3.0% ≤1.0%≤1.0% ≤5% 实 测 测21.93.6(3:粗集料)材料名称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备注粗集料 表观密度吸水率 含泥量 针片状含量 压碎值 坚固性 后附检测报告规 定 值 >2500kg/m ³≤1.0% ≤1.5% ≤20% ≤20% ≤12% 实 测 测27130.490.98.016.87.0(4:细集料) 材料名称 规 格主 要 试 验 检 测 项 目备注细集料0-4.75mm 细度模数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空隙率含泥量坚固性后附检测报告规 定 值 2.3-3.0 >2500kg/m ³ >1350kg/m ³<47% <3.0% <8% 实 测 测2.762521 149240.82.7/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1、计算配制强度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5.0MPa 。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桥梁:现浇板、桥面铺装、封锚、湿接头、封头等。
路基:路缘石等。
)2.细集料:临城东竖砂场中砂。
3.粗骨料:邢台太子井碎石场5-10mm、10-20mm碎石,并按5-10mm:10-20mm=30:70的比例合成5-20mm连续级配碎石。
4.粉煤灰:邢台天唯集团兴泰电厂I级粉煤灰。
5.矿渣粉:邢台紫盛建材有限公司S95矿渣粉6.水:拌合站场区井水。
7. 外加剂:河北青华建材有限公司FSS-PC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本规定根据《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30%,粉煤灰掺量为15%,矿渣粉掺量为15%。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0, 1.645cu cu k f f σ≥+=48.2(MPa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为4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σ=5.0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混凝土水胶比按下式计算: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263/kg m ,外加剂减水率为33%根据公式:00(1)w wm m β'=-=154(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0w m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3/kg m )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用量:300428//w b m m kg m W B==。
0b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 /W B —混凝土水胶比。
f β—矿物掺合料掺量(%)水泥用量0*(1)co b f m m β=-=300(3/kg m )f ρ—粉煤灰密度,实测f ρ=22003(/)kg m 0f m —矿渣粉质量3(/)kg mk ρ—矿渣粉密度,实测k ρ=28483(/)kg m 0g m —粗集料质量3(/)kg mg ρ—粗骨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g ρ =27103(/)kg m0s m —细集料质量3(/)kg ms ρ—细集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s ρ=26703(/)kg m0w m —水质量3(/)kg mw ρ—水的密度3(/)kg m 实测w ρ=10003(/)kg m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不含引气剂取α=0.01经计算,细集料0739s m kg =,粗集料01108g m kg =五、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5.1根据上述配合比计算得基准配合比:试配拌制35L ,各材料用量如下:W/B=0.34初始坍落度180mm ,60min 后坍落度为165mm ,含气量2.7%,不泌水,初凝时间为,7h55min ,终凝时间为11h30min ,实测密度为32440/kg m ρ=,粘聚性良好,饱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3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二、选用原材料<一>、水泥:大连天瑞P.Ⅱ52.5(低碱)水泥。
<二>、河砂:岫岩红旗乡东矿砂场粗砂,细度模数3.2。
<三>、碎石:岫岩苏子沟宏丰源碎石场5-10㎜碎石。
<四>、粉煤灰:大连华能电厂Ⅰ级粉煤灰。
<五>、聚丙烯纤维网:山东泰安市源顺建材有限公司。
<六>、减水剂: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AN4000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七>、拌合水:岫岩梁场井水。
三、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强度等级:C40,坍落度70-90㎜,碎石最大粒径10㎜。
<二>、计算配制强度:f cu,o=40+1.645×5=48.2Mpa<三>、计算水灰比:W/C=(0.46×56.5)/(48.2+0.46×0.07×56.5)=0.52根据耐久性要求,取W/C=0.33<四>、选定用水量:W=190㎏/m3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25%,每立方米用水量为: W=190×(1-25%)=142kg/m3<五>、计算水泥用量:C=142/0.33=430㎏/m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掺入30%粉煤灰,其粉煤灰、水泥用量为:F =430×30%=129㎏/m3C=430-129=301㎏/m3<六>、选取砂率为:39%<七>、假定容重2400㎏/m3,计算砂、石用量:301+129+142+S+G=2400S+G=1828㎏/m3S=1828×39%=713㎏/m3G=1828-713=1115㎏/m3<八>、根据技术条件,纤维网掺量为1.8kg/m3<九>、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减水剂:纤维网301 :713 :1115 : 142 : 129 : 4.3 : 1.8四、水胶比0.33,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的30%,纤维网掺量1.8kg/m3,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C40普通混凝土设计说明书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3)<<铁路耐久性混凝土设计暂行规程>>铁建设[2005]157号;(4)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铁建设[2007]140号文,铁建设{2007}159号文.(6)<<设计施工图>>2.设计技术指标要求(1) 设计强度等级C40;(2) 56d电通量要求<1000C(环境作用于H1、H2、L1);(3)设计坍落度180~220mm;(4)混凝土含气量≥2.0%;(5)粉煤灰掺量≥25%;3.配合比使用材料(1)水泥:吉林长春亚泰水泥厂(2)粉煤灰:吉林双辽绿洲粉煤灰综合利用厂(3)机制砂:东辽河Ⅱ区中砂(4)碎石:选用黄岭子碎石,采用二级配,分别为:5-10mm掺量为10%10-20mm掺量为50%(5)外加剂:山东华伟银凯建材有限公司(6)水:试配选用饮用水4.拟用工程部位桩基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确定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1.645δ=40 +1.645×5=48.2*110%=53.0MPa(2)计算水胶比W/C=A×f ce/(f cu.o+A×B×fce)= 0.46×42.5/(53.0+0.46×0.07×42.5)=0.36(3)确定水灰比(水胶比)依据现行《铁路耐久性混凝土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C40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50kg/m3、H2环境要求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20 kg/m3,H2环境水胶比不得大于0.45;根据经验水胶比选取0.35。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 C40配比编号: PHB-20110302-2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环境条件等级碳化环境T1。
二、设计目的和用途1、目的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三、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C40,配制强度:48.2 MPa;2、坍落度要求:160 ~200mm;3、胶凝材料用量:424 kg/m3;4、水胶比:0.35;5、泌水率(%):不泌水。
四、设计依据标准代号标准名称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注:要将规范(标准)要求列表明示。
五、原材料技术标准项目技术标准水泥GB175—1999细骨料JGJ52-2006粗骨料JGJ52-2006水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来源水应符合JGJ63—2006规范要求外加剂GB/T8076-1997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粉煤灰GB/T1596-2005矿渣粉GB/T18736-2002、GB/T18046-2000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项目要求最大水胶比<0.60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280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500坍落度(mm)160~200mm施工工艺自密实28d最小抗蚀系数-泌水率(%)不泌水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1B(B为胶材用量) 总碱含量(kg/m3)≤3.0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七、所用原材料水泥产地安徽滁州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细骨料产地安徽定远县池河镇池河砂场种类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8,Ⅱ区中砂粗骨料产地安徽滁州兴中碎石厂种类碎石规格(粒径)5~16mm和16~31.5mm两级配掺配比例16~31.5mm占80% 5~16mm占20%水来源安徽滁州花山镇赵家河水外加剂产地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类聚羧酸高效减水剂SP010掺量(%) 1.5掺合料产地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电厂种类II级粉煤灰掺量(%)20产地种类 20掺量(%)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0)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 =40+1.645×5.0=48.23(MPa )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3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二、选用原材料<一>、水泥:大连天瑞P.Ⅱ52.5(低碱)水泥。
<二>、河砂:岫岩红旗乡东矿砂场粗砂,细度模数3.2。
<三>、碎石:岫岩苏子沟宏丰源碎石场5-10㎜碎石。
<四>、粉煤灰:大连华能电厂Ⅰ级粉煤灰。
<五>、聚丙烯纤维网:山东泰安市源顺建材有限公司。
<六>、减水剂: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AN4000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七>、拌合水:岫岩梁场井水。
三、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强度等级:C40,坍落度70-90㎜,碎石最大粒径10㎜。
<二>、计算配制强度:f cu,o=40+1.645×5=48.2Mpa<三>、计算水灰比:W/C=(0.46×56.5)/(48.2+0.46×0.07×56.5)=0.52根据耐久性要求,取W/C=0.33<四>、选定用水量:W=190㎏/m3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25%,每立方米用水量为: W=190×(1-25%)=142kg/m3<五>、计算水泥用量:C=142/0.33=430㎏/m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掺入30%粉煤灰,其粉煤灰、水泥用量为:F =430×30%=129㎏/m3C=430-129=301㎏/m3<六>、选取砂率为:39%<七>、假定容重2400㎏/m3,计算砂、石用量:301+129+142+S+G=2400S+G=1828㎏/m3S=1828×39%=713㎏/m3G=1828-713=1115㎏/m3<八>、根据技术条件,纤维网掺量为1.8kg/m3<九>、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减水剂:纤维网301 :713 :1115 : 142 : 129 : 4.3 : 1.8四、水胶比0.33,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的30%,纤维网掺量1.8kg/m3,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C40保护层、-栏杆配合比设计-C40纤维-淮北(汇编)

C40细石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委托编号:LXZQ4-0-HP-180226-002工程信息委托单位:中铁十二局连徐铁路站前IV标项目经理部工程名称:新建连徐铁路工程LXZQ-Ⅳ标建设单位:上海铁路局徐州枢纽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连徐铁路站前IV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监理单位: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一、配制说明:1、设计强度:C40 防水层、栏杆二、设计依据: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3、《铁路混凝土》 TB/T 3275-2011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16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7、《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207-20179、《铁路混凝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TB/T 2965-2011三、原材料:1、水泥:淮北矿业相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P·O 42.5低碱2、粉煤灰:F类Ⅱ级粉煤灰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3、细骨料:河砂-中砂,江西赣江4、粗骨料:5~10mm连续粒级,徐州明阳建材有限公司5、外加剂:ART-JR(缓凝型)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引气剂:ART-XY型引气剂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水:拌和站地下水8、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山东金鸿耀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四、设计参数:1、设计强度等级:C40;2、设计坍落度:160~200mm;3、环境等级:T2、D1;项目要求最大水胶比0.50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320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450坍落度160mm~200mm施工工艺振捣56d最大电通量(C)≤1000含气量(%)≥4.0泌水率(%)不泌水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10B(B为胶材用量) 总碱含量(kg/m3)≤3.0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三氧化硫含量占胶凝材料(%)≤4.0抗渗性≥P20冻融破坏环境等级D1 冻融循环F≥300次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300um劈裂抗拉强度≥3.5MPa五、设计与试配::配制强度的确定:标准差σ采用5.0MPa,则配置强度fcu,ofcu,o≥f cu,k+1.645σ=40+1.645×5.0fcu,o=48.2MPafcu,o(一)、LXZQ4-0-HP-180226-002 (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计算试配:1、确定用水量W:根据外加剂性能,确定用水量160kg/m32、确定水胶比:取0.373、确定胶材用量:160/0.37=432kg/m34. 掺和料用量:粉煤灰掺量25%,等量替代432×25%=108kg/m35、计算各种胶材及外加剂用量;水泥用量:432-108=324kg/m3粉煤灰用量:108kg/m3外加剂:ART-JR(缓凝型):432×1.0%=4.32kg/m3引气剂:ART-XY型引气剂:432×0.5%=2.160kg/m3纤维用量: 聚丙烯腈纤维 1kg/m36、集料用量:采用重量法,假定容重为2400kg/m3集料总重量=2400-432-160-4.32-2.16=1802kg/m3砂率取43%;砂用量S:1756×0.43=775kg/m3石用量G:1756-775=1027kg/m37、理论基准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子:石子:聚羧酸减水剂:引气剂:水:纤维=324:108:775:1027:4.32:2.160:160:1试拌与调整:试拌30L,各项材料用量为:材料C(kg)S(kg)G(kg)F(kg)W(kg)外加剂(kg)引气剂(kg)纤维(kg)计算容重每方材料用量324775 1027 108 160 4.322.160 1 2400试拌30L用量9.7223.25 30.81 3.244.80 0.130 0.065 0.030 2400出机拌和物性能:坍落度:175mm,容重:2400kg/m3,含气量4.5%,初始扩展度(㎜)490;30min拌合物性能:坍落度175mm,含气量4.4%,扩展度(㎜)490;60min拌合物性能:坍落度160mm,含气量4.1%,扩展度(㎜)4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ZQ-2标
C40桥涵防水层
细石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计算:
复核:
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
1、《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2、《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
101号。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及参数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和《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的规定,该标段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碳化环境类别为T2,侵蚀环境类别为H1。
拟定如下混凝土设计参数:
1、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2、劈拉强度:≥3.5MPa;
3、抗冻融循环:≥300次;
4、电通量:≤1000C;
5、抗渗:P20;
6、混凝土坍落度:170±20mm(泵送或吊斗浇注)。
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1、水泥:红水河牌P·O 42.5,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生产。
2007年11月12日水泥取样由大桥局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和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验。
结果如下:
2、粉煤灰: 根据《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
技基[2005]101号的要求应采用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应不大于100%,质量符合GB1596规定。
故此采用漳州后石电厂益材Ⅰ级F 类粉煤灰。
2007年10月17日粉煤灰取样由大桥局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和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验。
结果如下:
3、粗骨料:采用5~10mm碎石,由增城裕丰石场生产。
2007年10
月20日取样由大桥局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和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验。
结果如下:
4、细骨料:采用北江河砂,Ⅱ区中砂,由北江珠江砂场生产。
该河
砂2007年10月20日取样经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新广州站
及相关工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和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检
验,结果如下:
5、外加剂:KJ-JS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由广东柯杰外加剂科技有限
公司生产。
2007年10月5日取样经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检验和中铁大桥局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检验,结果如下:
6、聚丙烯纤维网:陕西泛美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2007年10月
20日到货,2007年11月6日委托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检验,结果如下:
7、拌合用水:采用自来水,由自来水公司生产。
2007年6月27日
委托经广州铁路工程质量检验中心检验,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f cu,o≥f cu,k+1.645б=40+1.645×6=49.9MPa
标准差б取6MPa。
2、配合比的试验与选择
该混凝土有抗冻融300次的要求,并且为细石纤维混凝土,为具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故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水胶比的选择和用水量的确定以及表观密度的选择不适合作为该配合比的设计参数。
所以直接采用试验验证法。
该配合比首先选择水胶比0.35,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5%,单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含气量偏高,抗压强度偏低。
故该次试配结果不理想,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因为试配编号C40纤维-1早期强度即较低,故此通过调整和总结经验,降低水胶比到0.34,粉煤灰掺量降低到胶凝材料的22%,单方用水165 kg,于2007年11月13日再次试配,配合比的初步试验结
量采用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试配编号C40纤维-2号配比拌和物性能和抗
五、结论
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参数试验和选定配比中的各项原材料的检验,试配编号C40纤维-2配合比中各项性能指标和其组成的原材料均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该配合比实测表观密度2290kg/m3与理论表观密度2252kg/m3的相对偏差小于2%,故混凝土配合比不需做修正。
可以用于桥涵防水保护层混凝土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