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第八单元《故事大王安徒生》的内容涉及到安徒生的生平、作品及英雄故事,是一个富有情感、渗透人文精神的单元。

在集体备课之前,需要对本单元的教学背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安徒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安徒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安徒生的生平及代表作品的介绍;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与感悟;2.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安徒生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表达对安徒生的情感和评价。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安徒生的生平介绍(30分钟)1.利用图片、资料等形式生动介绍安徒生的生平经历;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安徒生生平中的重要事件。

第二课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欣赏(40分钟)1.通过课文导入,带领学生欣赏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如《皇帝的新装》等;2.学生诵读及讨论安徒生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安徒生的童话特点分析(4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安徒生的童话,对比分析其中的特点,如幽默、寓意等;2.分组讨论并展示学生对童话的理解与感悟。

第四课时:统一复习与作业布置(30分钟)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内容的统一复习;2.布置作业,让学生动手体验安徒生童话创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成长;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4.课堂讨论与展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提高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3.学业考核:通过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生字、生词、段落的意义;2.能够培养学生对课文的语感,感受文章情感色彩;3.能够通过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1.注重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2.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合作探讨、写作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2.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情感色彩。

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难生字、生词的意义;2.感受文章的美感,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2.提问学生对于当下话题的看法,引发学生思考与探讨。

二、学习新课1.听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韵美;2.导入重点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3.分段解释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4.学习句型结构和篇章结构,培养学生语感。

三、师生互动1.师生互动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2.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表演乐趣。

四、巩固提高1.师生共同总结课文要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2.师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帮助学生进行感想写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2.选择一篇课外文章,用自己的话总结其中的主旨;3.按要求背诵一段课文,展示时注意语音语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感,感受文章的情感色彩,并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理解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会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学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并且能正确运用。

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学习阅读相关散文、小说,了解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学会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蕴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八》2.教学课件3.手册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文学形式1.对比不同文体的特点,如散文、小说、诗歌等,让学生能够判断文本的形式。

2.通过教材中的相关篇章,示范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3. 学习文学意蕴1.老师导读篇章,让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意义。

2.分组讨论,总结文字隐含的意义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课堂表现展示在小组内自由表演领会篇章的核心,展现学生的理解和想象。

5. 互评与总结让学生互相评阅对方的表演,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阅读《语文园地八》中的相关诗文,试着找出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七、教学反思学生很好地接受了新的文体知识和文学意义的探讨,课堂氛围热烈,小组内达到了良好的合作共识。

但是在课后作业完成度上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巩固和再次练习。

以上就是本次《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主要包括口语交际、习作、语文素养、阅读和写字等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素养的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2.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文本分析和解码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口语交际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正确解读信息。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教学目标]1.对幽默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

2.能感受带给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3.能倾听别人的讲述,并能与人交流评价。

[教学重难点]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大胆交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笑话。

(逗你玩)有趣而意味深长的笑话,我们又叫它“小幽默”,今天这节课我们都来讲笑话。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阅读“小贴士”,明确交际要求1.学生自主阅读“小贴士”的内容,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之间讨论:(1)笑话从哪里来?(2)讲笑话有什么技巧?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要想把笑话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逗人的地方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把别人逗笑。

(2)说笑话能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4.小结:在交际的时候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并能积极地回应,这才是真实的交际。

三、围绕交际要求展开交流,互相评价,总结方法1.小组互动,交流笑话故事(1)交代活动内容及评选“十大笑星”和最佳听众的要求。

(注意语言激趣)(2)班级学生分小组,每四人一组,分别在小组内讲自己的笑话。

2.小组初选(1)根据讲的情况,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代表本组参加班级“十大笑星”比赛。

(2)(课件出示)推选的原则:讲的笑话有意思,有意义,让人发笑。

3.全班交流,评选推荐。

(1)各组代表上台讲幽默小故事。

(2)师引导评价。

①大家评价和帮助他,建议怎样讲得更好,可对别人讲的笑话质疑。

(学生评价:先说优点,再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样更易于接受,催人奋进。

)②集体评议,推选出“十大笑星”和“最佳听众”。

(在乐声中给“十大笑星”和“最佳听众”颁奖)4.自由表达,拓展练习最后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上台讲幽默小故事,可边说边表演,让他们在欢笑声中感受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一、单元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2.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内容1.课文:《古诗二首》(《己亥杂诗》、《泊船瓜洲》)、《海路》、《我不能》、《我为什么活着》2.习作:以“生活感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2.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二首》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二首》,请大家先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

2.自学: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意,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诗句。

3.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优美的诗句,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4.讲解:教师针对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作业: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海路》1.导入: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现代文《海路》。

请大家先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感。

2.自学: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画出关键语句。

3.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关键语句,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4.讲解:教师针对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作业:写一篇关于《海路》的读后感。

第三课时:《我不能》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我不能》,这是一篇关于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感悟。

请大家先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感。

2.自学: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画出关键语句。

3.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关键语句,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4.讲解:教师针对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手指》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手指》中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写作。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悉《手指》的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手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2. 学习文本(20分钟)•听读课文《手指》,理解主要情节。

•解释生词和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分析文章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 讨论和小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并进行总结。

•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交流学习。

4. 语言运用(10分钟)•操练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写作训练(20分钟)•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手指”的作文。

•注重学生的写作结构和逻辑性,提高写作能力。

3. 朗读和评析(15分钟)•学生进行朗读课文或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析和互相指导。

4.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重点。

•布置作业:写作内容延伸,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手指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教案旨在通过文学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并用心体会和感悟文学作品带来的启示和感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复习目的和要求本次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回顾第八单元的重点知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语文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 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书写;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

二、复习内容安排1. 复习课文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复习《诗的意义》、《不识庐山真面目》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加深理解。

2. 语言知识操练1.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拼音、写字练习。

2.复习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分析、语法规则等。

3.进行词语搭配、造句练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3. 阅读与表达1.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阅读材料中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写作训练1.设计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书面表达。

2.分组互评,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复习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互动游戏•设计语文知识竞赛、游戏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合作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写作能力。

四、复习效果评估1. 课堂表现评定•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定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书面测试•设计书面测试题目,测试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评定学生的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成绩水平和学习进步。

五、复习辅助材料1. 复习提纲•提供学生复习提纲,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点,加强记忆。

•提醒学生注意重点、难点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定稿

语文园地八教案定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陋室铭》的意境与作者的生平。

2.熟练掌握古诗词《春晓》的背诵和朗读。

3.学会使用古诗词《春晓》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4.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文字描述,表达个人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陋室铭》和古诗词《春晓》的意境,并熟练掌握背诵和朗读。

•难点:运用修辞手法分析古诗《春晓》,并能够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园地八》课本下册。

2.资料:文言文《陋室铭》、古诗词《春晓》相关解读材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通过谈论生活中的小确幸,引出《陋室铭》的主题。

2.学习文言文《陋室铭》:带领学生朗读《陋室铭》,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和意境。

3.了解作者生平:简要介绍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陋室铭》中的感悟和理解,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学习古诗词《春晓》:背诵《春晓》,讲解诗词的意境。

3.分析修辞手法:学生分析《春晓》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课堂练习:老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重新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诗句。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陋室铭》和《春晓》的意境,掌握了古诗词的背诵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服同学们认真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23 童年的发现一、课前解析关注课文:《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

文章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关注作者: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苏联天文学家。

1827年毕业于杰尔普特大学(今塔尔图大学)。

1837年起任基辅大学教授,1843-1847年任校长。

曾创建该校天文台并任第一任台长。

1832-1837年测定了西伯利亚一些地方的地理坐标。

曾参加1842年和1851年日全食的观测。

关注主要人物: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富于幻想,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孩子。

二、教学目标1.认识“胚、祸”等10个会认字,正确读写“胚胎、祸患”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富于想象的精神。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天真可爱的我们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今天我们跟随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一起回到他的童年,探索他童年的奥秘。

(板书课题:童年的发现)2.教师引导: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作者在童年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呢?预设2:作者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呢?预设3:作者的发现是怎么得到证实的?……3.认识作者:教师引导: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是苏联天文学家,也是生物学家,他一生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就。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我们的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地球的神奇【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掌握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如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1.1 地球的层次结构1.2 地球的特点和形状2. 地球的运动2.1 地球的自转2.2 地球的公转3.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3.1 地壳运动3.2 地震和火山【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制作一个大型地球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量: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二、知识讲解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1.1 地球的层次结构通过PPT或者教材图片,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层次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1.2 地球的特点和形状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地球的特点和形状,如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有陆地和海洋等。

2. 地球的运动2.1 地球的自转通过实验或者摹拟,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解释自转带来的昼夜变化。

2.2 地球的公转通过实验或者摹拟,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并解释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

3.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3.1 地壳运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地壳运动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如地震、地裂缝等。

3.2 地震和火山通过实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范措施。

三、实践探索1.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地震仪学生分组制作简易地震仪,观察地震仪的示波图,并根据示波图判断地震的强度。

2. 观察实验:摹拟火山喷发利用烟花或者其他材料摹拟火山喷发,让学生观察火山喷发的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进行地球的结构、运动和地理现象的相关练习。

五、拓展延伸1. 邀请地质学家或者地理学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习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习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习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及情感的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写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八》。

2.教辅资料:提前准备相关的古代诗歌鉴赏素材。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音响设备等。

4.活动准备: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小组合作、朗读、默写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通过课文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2.分发相关的古代诗歌鉴赏素材,让学生尝试朗读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3.教师讲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尝试默写其中的诗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2.设计互动游戏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培养其朗读能力。

4.分发习题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诗句默写,加深对古代诗歌的记忆。

四、教学反馈1.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反馈。

2.收集学生在本次诗歌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中展示课外自主学习成果,激励他们更好地掌握古代诗歌知识。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阅读古代诗歌,培养其文学素养。

2.设计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古代诗歌创作的乐趣。

3.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展览馆等,加深对古代诗歌背景的了解。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八》习题教学设计,希望能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理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为其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复习 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复习 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探究”,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共有3篇文章,分别是《实验与发现》、《地球卫星》、《保护大自然》。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观察、思考、探究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在实际操作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不仔细、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观察、思考、探究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观察、思考、探究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科学探究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接着,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实验与发现、地球卫星、保护大自然三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哪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诗意表达,领悟诗的韵律之美。

2.能够朗读课文,表达对诗歌的感悟。

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做到字字通。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诗意表达,领悟诗的韵律之美。

2.朗读课文,表达对诗歌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运用生字词做到字字通。

2.理解并表达诗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八》。

2.教学反思表格。

3.黑板、粉笔或白板、笔。

4.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老师播放相关音乐,营造诗意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 学习课文及生字词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把握诗的韵律。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标注生字词并理解意思。

3.组织学生课前准备的短诗朗读,并进行评比。

5.3 拓展阅读老师给学生推荐相关诗歌作品,扩大学生的诗歌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4 操练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感表达,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理解诗歌的情感。

2.学生小组合作,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创作,表达对诗歌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对于诗歌中的隐喻和抽象表达理解不够深入,这需要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来强化。

另外,在学生的朗读能力上,个别学生语调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地道,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我将结合更多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音乐、绘画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个别辅导,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热爱诗歌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课文要旨。

2.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拓展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1.能听懂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表达和回答问题。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3.能够体验诗歌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感。

2.培养学生对优美语文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要旨。

2.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增加词汇量。

3.进行有关家乡风土人情的听说训练。

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

2.能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出简单的思维拓展。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本。

•准备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课件。

•准备学生素材: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有关家乡的照片或文字资料。

2. 导入•让学生展示家乡的照片或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风土人情。

3. 学习新课•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感想。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好,展示积极向上的思想。

4. 拓展阅读•给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家乡的诗歌或散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感。

•引导学生用诗歌或散文的形式描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5.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小组形式展示学生对家乡的描述,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并抄写生字词。

2.完成《语文园地八》课后习题。

3.写一篇短文,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部编版《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部编版《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教案

五下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一、教学目标1.能讲述两三个收集到的笑话,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2.能用心倾听别人讲述,做一个好的听众,并能交流评价。

二、教学重点能讲述两三个收集到的笑话,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三、教学难点掌握说笑话的要点,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课前学习任务单3.给父母讲笑话,筛选最有趣的笑话,参加“笑林大会”。

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笑话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导入: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听笑话吧。

在生活中,一则风趣幽默的笑话,不仅会为自己带来轻松的心情,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今天的这节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就是——我们都来讲笑话。

(板书课题:我们都来讲笑话)2.教师讲笑话,初步感悟讲笑话技巧(1)教师激趣讲笑话:看来今天的学习内容很是轻松呀,但是要讲好笑话也是有窍门的。

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但是我需要找一个人配合,谁愿意来。

教师边讲笑话,边让学生配合表演。

(2)教师引导:看大家已经笑得前仰后合的,老师就知道我的笑话讲得比较成功。

谁来评价一下老师这则笑话讲到哪的时候把你逗乐了?预设1:讲到两个人面对面站着,老师“横眉竖眼,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的动作预设2:最后一句话“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你说话的语气和表情都特别逗,就像让我们看见了笑话中的人物一样。

预设3:笑话的内容就很有趣,这父子两个的性格刚的有点傻了。

教师小结:一则好的笑话,不仅能把我们逗笑,让我们放松心情,有的笑话笑过之后还能引发思考。

就如刚才这则笑话里的一对父子似的,遇事不知道变通,一味蛮干,就会闹出笑话。

(设计意图:教师讲述小笑话,一是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二是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自然体会讲笑话的交际功能,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二、提出要求,选择笑话。

1.教师引导:老师的这则笑话是从冯梦龙的《广笑府》这本古代的笑话书中收集的。

课前同学们一定收集了很多笑话,谁来说说你的笑话从哪里收集到的?预设:报纸、笑话大王、相声片段、杂志……2.教师点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笑话都说给大家听,这就需要选择最精彩的笑话,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样的笑话才会惹人发笑?预设1:内容有趣的、搞笑的预设2:能让大家一听就明白的说什么的,就比较搞笑预设3:有一些笑话属于冷笑话,还得反应一下是什么意思,就不怎么好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杨氏之子》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杨氏之子》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杨氏之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了杨氏之子孔君平聪明机智、应对自如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未雨绸缪”、“临渴掘井”等成语,以及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成语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文言文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未雨绸缪”、“临渴掘井”等成语及其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成语的含义。

2.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运用成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成语。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成语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杨氏之子孔君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边读边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杨氏之子为什么能够应对自如?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会成语的含义。

部编版五年下语文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下语文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下语文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一些童年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人们都说童年是美好、幸福的,那是因为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

课文中的“我”在童年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童年的发现)思考:在童年时发现了什么?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的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胚pēi 胎 祸huò 患huàn 天赋fù 痴chī迷 绞jiǎo 尽脑汁 嘿hēi 伊yī 娜nà 困窘jiǒnɡ ◆需注意的字音:“痴”是翘舌音的字;“胚”读“pēi”,不读“pī”。

◆需注意的字形:“祸”的左边是“礻”,不是“衤”;“赋”的右边是“武”,不要多加一撇。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翻来覆去]①来回翻身。

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困窘]①为难。

②穷困。

4.理清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2)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各层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言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能够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童年的发现》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涉及的一些难点词汇的意思及用法。

2.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判断,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课文《童年的发现》(1)课文内容梗概《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家里发现各种不同物品时的有趣经历。

通过对每个物品的发现和玩耍,表达了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和好奇心。

(2)课文重点内容整理•小男孩在家里的发现•物品的种类和用途•童年时的喜悦和好奇心2. 课文理解与解析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热身朗读,感受语言节奏•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和记忆•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分析文章中细节内容,掌握重点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导入课堂:通过图片、引言等方式引入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读领读: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跟着读,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风格。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重点。

4.师生互动: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通过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5.课文分析: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6.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简短故事引入课文主题《童年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听读领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读跟读,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梳理思路,并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谁不喜欢生活中多一些开心和欢笑?它是咖啡里加的糖,是锦上添的花,甚至是雪中送的碳。

幽默风趣的人也往往备受人们欢迎,他们善于观察,心态乐观,谈吐自然,处处表现着一种涵养,一种风采,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

幽默风趣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而是蕴含着智慧,表现着情操。

莎士比亚曾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活跃生活气氛,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杨氏之子面对故意逗弄自己的客人,巧妙应对,展现出高超的说话艺术;五根普普通通的手指,经丰子恺先生的风趣介绍,立即活灵活现,变成了我们一个个可爱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发现,然而这发现经费奥多罗夫生动的讲述,竟变得那么有趣、动人。

语言就是这么奇妙,它给我们的生活着色,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情趣。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幽默和风趣”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旨在通过对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感受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留心其对话的巧妙和叙述的风趣,充分领略语言艺术的魅力。

21 杨氏之子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词语,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进一步认识文言文。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翻译课文。

2.通过朗读品悟“未闻”“应声答曰”等词语,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3.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能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对话的幽默风趣,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幽默。

(课件出示故事。

)有一天,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

”这位以导语: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巧妙。

)从这巧妙、机智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智慧。

)是啊,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杨氏之子》,从一个九岁孩子的话语中去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吧!2.板书课题,提出质疑。

(板书:杨氏之子。

)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家的孩子有多大?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3.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临川王,曾任兖(yǎn)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文辞虽不多,足为家室之表。

他招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

其著作有《世说新语》10卷,《徐州先贤传》10卷,《幽冥录》30卷,《文集》8卷,《小说》10卷。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

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虽有标榜名士风度、崇尚清谈等消极因素,但也有一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懿行的记述。

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1.引导学生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注意多音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读,老师正音。

◆需注意的字音:“禽”是前鼻音的字,读“qín”,不读“qínɡ”。

(2)出示多音字,学生读,老师正音。

为→(wéi)为难习以为常;(wèi)为何为民请命应→(yīnɡ)应该应有尽有;(yìnɡ)答应应运而生答→(dā)答言答应;(dá)答案报答明确:文中“为设果”中的“为”应读“wèi”;“应声答曰”中的“应”读“yìnɡ”,“答”读“dá”。

(3)教师讲解识记、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并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播放朗读动画,欣赏课文。

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明确: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后,同桌互读。

明确: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智答客人问话的事。

人物个性鲜明,语言风趣幽默。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把握好重音,这是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本文还要注意人物语言的变化:孔君平的话,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带有逗趣的味道;孩子的话,要用反问的语气读,语调轻快。

5.采用分角色、分组、齐读等方式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明确:①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②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③子:儿子。

④甚:很,非常。

⑤惠:同“慧”,智慧。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明确:①诣:拜访。

②其:他的,这里指杨氏之子的。

③乃:就,于是。

④呼:喊,叫。

(3)为设果,果有杨梅。

明确:①为:给。

②设:摆设,摆放。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明确:①以:来。

②示:给……看。

③曰:说。

④此:这。

⑤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明确:①应声:指随着声音。

形容快速、马上。

②未闻:没有听说。

未,没有。

闻,听。

③夫子家禽:您家的鸟。

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引导学生翻译全文。

(1)先让学生一句句翻译,同桌互相交流。

(2)老师指出错误,肯定正确的。

只要句子通顺,意思正确即可。

翻译示例: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采用指名读、齐读、小组竞赛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和翻译。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划分了朗读节奏,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了全文,初步感受了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课堂上,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词。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非常。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就,于是。

(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说。

这。

没有听说。

二、重点研读,感受人物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小组汇报,重点研读。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明确:课文是围绕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来写的。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杨氏之子是一个懂礼貌、机智聪明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人。

表现在:①为设果,果有杨梅: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②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回答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从“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一词可以感受到。

③能听懂言外之意。

3.拓展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

(1)为什么孔君平单单指着杨梅说,而不是指着其他水果说?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预设:抓住“杨梅”及“杨氏子”来思考,理解孔君平所说的话,进而把握其言外之意。

明确: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于是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言外之意是,孩子姓杨,水果叫杨梅,杨梅和杨家就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而且还显得亲切。

(2)那么,杨氏之子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吗?预设:找出文中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体会他的话中的深意。

明确:孩子听懂了,而且不假思索地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也拿孔君平的“姓”和孔雀联系起来反驳。

过渡:杨氏之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回应了孔君平。

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怎么回答他?比较下面几种不同的回答,你认为哪种回答好?为什么?(课件出示。

)明确:很显然第①种好。

因为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更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拓展练说:如果来访的客人不姓孔,而是其他的姓,你会说一句吗?示例: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__。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__。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__。

”……4.引导学生再次品读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