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谁不喜欢生活中多一些开心和欢笑?它是咖啡里加的糖,是锦上添的花,甚至是雪中送的碳。幽默风趣的人也往往备受人们欢迎,他们善于观察,心态乐观,谈吐自然,处处表现着一种涵养,一种风采,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幽默风趣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而是蕴含着智慧,表现着情操。莎士比亚曾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活跃生活气氛,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杨氏之子面对故意逗弄自己的客人,巧妙应对,展现出高超的说话艺术;五根普普通通的手指,经丰子恺先生的风趣介绍,立即活灵活现,变成了我们一个个可爱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发现,然而这发现经费奥多罗夫生动的讲述,竟变得那么有趣、动人。语言就是这么奇妙,它给我们的生活着色,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情趣。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幽默和风趣”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旨在通过对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感受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留心其对话的巧妙和叙述的风趣,充分领略语言艺术的魅力。
21 杨氏之子
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词语,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进一步认识文言文。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词句,翻译课文。
2.通过朗读品悟“未闻”“应
声答曰”等词语,体会人物语言
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
智聪慧。
3.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
气解决问题。
教
学
难
点
1.能理解课文的意思,
体会对话的幽默风趣,感受
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
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
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
慧与人沟通。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幽默。
(课件出示故事。)
有一天,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
导语: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巧妙。)从这巧妙、机智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智慧。)是啊,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杨氏之子》,从一个九岁孩子的话语中去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吧!
2.板书课题,提出质疑。(板书:杨氏之子。)
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家的孩子有多大?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
3.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临川王,曾任兖(yǎn)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文辞虽不多,足为家室之表。他招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其著作有《世说新语》10卷,《徐州先贤传》10卷,《幽冥录》30卷,《文集》8卷,《小说》10卷。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虽有标榜名士风度、崇尚清谈等消极因素,但也有一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懿行的记述。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
1.引导学生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注意多音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读,老师正音。
◆需注意的字音:“禽”是前鼻音的字,读“qín”,不读“qínɡ”。
(2)出示多音字,学生读,老师正音。
为→(wéi)为难习以为常;(wèi)为何为民请命
应→(yīnɡ)应该应有尽有;(yìnɡ)答应应运而生
答→(dā)答言答应;(dá)答案报答
明确:文中“为设果”中的“为”应读“wèi”;“应声答曰”中的“应”读“yìnɡ”,“答”读“dá”。
(3)教师讲解识记、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并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播放朗读动画,欣赏课文。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明确: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
闻/孔雀
../是夫子
..家禽。”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后,同桌互读。
明确: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智答客人问话的事。人物个性鲜明,语言风趣幽默。朗读时,要注意停顿,把握好重音,这是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本文还要注意人物语言的变化:孔君平的话,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带有逗趣的味道;孩子的话,要用反问的语气读,语调轻快。
5.采用分角色、分组、齐读等方式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明确:①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②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③子:儿子。④甚:很,非常。⑤惠:同“慧”,智慧。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明确:①诣:拜访。②其:他的,这里指杨氏之子的。③乃:就,于是。④呼:喊,叫。
(3)为设果,果有杨梅。
明确:①为:给。②设:摆设,摆放。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明确:①以:来。②示:给……看。③曰:说。④此:这。⑤君: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