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 运动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上端接骶骨,下端游离。
(二)胸骨
胸骨柄
胸骨 胸骨体
剑突 胸骨柄上缘中间凹陷,称颈静脉切迹。 柄和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 可作为临床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三)肋
肋(risb)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 对。
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 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 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连 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常作为确定肝、 脾位置的标志。 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腰椎
椎体粗大,椎孔呈三角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之间 的间隙较宽。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骶骨
骶骨呈三角形,底向上,与第5腰椎相连。岬是产科测量骨盆上口的重 要标志;骶角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5)尾骨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面有向上的齿突 与寰椎相吻合。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第2~6颈椎的棘突短,末端分叉。
第一节 骨学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 且呈结节状隆起,在体表易触及,是临床 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定穴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椎
椎体呈心形,椎孔小而圆,椎体两侧面后部有肋凹,横突末端前面有横 突肋凹,棘突较长且向后下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由骨、关节和 骨骼肌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全身各骨借关节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 活动支架,在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 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2.骨的分类①长骨:骨干,髓腔,滋养孔血管出入,骺,骺软骨,骺线②短骨: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③扁骨:主要位于颅腔、胸腔和盆腔,如颅盖骨、肋骨、胸骨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含气腔—含气骨,如椎骨、上颌骨、额骨、蝶骨、筛骨、颞骨3.骨的构成①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颅骨中特有—板障②骨膜:骨外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内膜③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可在大出血时转化为红骨髓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及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临床常选穿刺部位: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4.骨中化学成分有机质:无机质=3:7最为合适5.骨连结关节: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1)直接连结①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②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③骨性结合如骶椎(2)间接连结:滑膜关节关节1.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关节腔负压2.关节辅助结构:①韧带固定作用:囊外韧带,囊内韧带②关节盘:可使两关节面更为适合③关节唇: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④滑膜襞,滑膜囊滑膜脂垫6.椎骨共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7.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椎体,椎弓及其围成的椎孔组成.椎弓有7个突起,其中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椎体与椎弓包围形成椎孔,当椎骨连结成脊柱时,各椎孔可炼成椎管.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8.各部椎骨主要特征:①颈椎3-7块:有横突孔,棘突分叉第1颈椎—寰椎,第2颈椎—枢椎齿突②胸椎: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③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棘突宽而短,水平伸向后方④骶骨:岬,横线,4对骶前孔,4对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耳状面9.胸骨①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②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10.肋①第1-7对—真肋,第8-10对—假肋,第11-12肋—浮肋②肋骨: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神经,血管通过,肋角③肋弓: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接成11.脊柱1椎间盘:①连结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②中胸部最薄,颈部较厚,腰部最厚③作用:缓冲,增加脊柱活动度(2)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3)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黄韧带:为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力纤维构成(5)棘间韧带6棘上韧带7横突间韧带脊柱的运动:屈伸、侧屈、旋转、环转12.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构成.(1)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2)胸肋关节14.胸廓整体观及其运动胸廓近似圆锥形,前后径小于横径,上窄下宽.①上口:胸骨柄,第一肋,第一胸椎体②下口:第12胸椎,第11、12肋前端,肋弓,剑突③前壁:肋软骨,肋骨前端,胸骨④后壁:胸椎,肋角以后肋骨⑤外侧壁:肋骨体15.锁骨:胸骨端,肩峰端,内侧前凸,外侧后凹.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外1/3交界处16.肩胛骨:关节面,肩峰,关节盂,腋缘外侧缘,脊柱缘内侧缘,上缘,上角,下角,喙突,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17.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桡神经沟,三角肌粗隆,桡窝,冠突窝,鹰嘴窝,内、外上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外科颈较容易发生骨折18.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骨间缘,尺切迹,腕关节面,桡骨茎突,桡骨体19.尺骨:鹰嘴,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粗隆,尺骨头,环状关节面20.手骨27块:桡侧→尺侧: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21.掌骨5块,指骨14块22.肩关节(1)组成: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2)特点:①关节盂浅而小②关节囊薄而松弛③喙肱韧带④盂唇加深关节囊上、前、后有韧带肌腱加强,下壁薄弱,容易发生肩关节脱位(3)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23.肘关节(1)组成: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2)特点:①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②韧带: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24.桡腕关节腕关节(1)组成:由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构成的关节窝,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构成的关节头(2)特点: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及两侧均有韧带加强(3)运动: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25.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髂嵴,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髋臼,闭孔,耳状面,坐骨大、小切迹26.股骨:肱骨头,肱骨头凹韧带,血管,股骨颈,大、小转子,臀肌粗隆,内、外上髁,髁间窝27.足骨:跟骨,距骨,足舟骨,楔骨,筛骨,骰骨28.骶髂关节:坐骨大孔,坐骨小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29.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构成30.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结构成界线: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骨盆面上缘、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1)大骨盆(2)小骨盆:①盆骨上口:由界线围成②盆骨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31.髋关节(1)组成:髋臼,股骨头(2)特点:①髋臼唇②韧带:髋臼横韧带,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囊内③关节囊紧张坚韧(3)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32.膝关节(1)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2)特点:①韧带: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前交叉,后交叉,均在囊内②半月板关节盘:内C外O作用:缓冲压力,吸收震荡③髌上囊,翼状襞(3)运动:屈伸,半屈位时可作旋转运动33.距小腿关节踝关节(1)组成:胫、腓骨下段,距骨滑车(2)特点:关节囊前、后壁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三条韧带,分别向前、下、后(3)运动:背屈伸、跖屈伸34.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内测纵弓,外侧纵弓,横弓35.颅骨分为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36.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①额骨②筛骨:鸡冠,筛板筛孔,内含嗅神经纤维,垂直板,筛骨迷路含筛窦③蝶骨:蝶骨体,蝶窦口,大、小翼,翼突④颞骨:鳞部,鼓部、岩部37.面颅骨成对: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骨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上鼻甲、中鼻甲属于筛骨,下鼻甲单独成骨.垂直板深入鼻腔,形成鼻中隔①下颌骨:下颌支,下颌角,下颌体,下颌孔,颏孔神经,血管,牙槽弓②舌骨:大角,小角,舌骨体③腭骨:呈L形,分水平板、垂直板骨腭:由腭骨的水平板和上颌骨腭突构成颅的整体观38.颅的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39.颅的后面观:枕外隆凸40.颅的内面观(1)颅前窝:鸡冠,筛板,筛孔(2)颅中窝:视神经管视觉,眶上裂,圆孔,破裂孔,卵圆孔,棘孔,垂体窝,鞍背(3)颅后窝:颈静脉孔,枕骨大孔,内耳门,横窦沟41.颧弓: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构成颧弓以上:颞窝颧弓以下:颞下窝42.颅的侧面观:翼点太阳穴,乳突,茎突,外耳门,颧弓43.翼点: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构成的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为脑膜中动脉44.额前面观(1)额区(2)眶:底,眶尖视神经管,上壁眶上裂、下壁眶下裂、内侧壁泪囊窝、外侧壁泪腺窝(3)骨性鼻腔:①上壁:筛板②下壁:骨腭③外侧壁: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④内侧壁:骨性鼻中隔(4)鼻旁窦:①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于中鼻道②额窦:位于眉弓深面,开于中鼻道③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④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⑤骨性口腔作用:①减轻颅骨重量②形成共振,帮助发声③分泌液体④加湿,御暖空气,过滤有害颗粒45.新生儿颅①脑颅比面颅大②新生儿颅呈“五角形”③颅囟,前、后囟④无鼻旁窦46.颞下颌关节(1)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2)特点:有关节盘(3)运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47.有关节盘的关节:胸锁关节,桡尺远侧关节,颞下颌关节,腕关节,膝关节48.不随意肌:平滑肌,心肌随意肌:骨骼肌49.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深筋膜,浅筋膜脂肪(2)滑膜囊(3)腱鞘:是包围在腱鞘外面的鞘管,可分为纤维层、滑膜层①纤维层②滑膜层:脏层内,壁层外③腱系膜50.头肌(1)面肌表情肌①枕额肌:两个肌腹—额腹,枕腹②眼轮匝肌③口轮匝肌④颊肌(2)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外肌,翼内肌作用:上提下颌骨51.颈浅肌群(1)颈阔肌:皮肌,浅而薄(2)胸锁乳突肌①起止: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②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颈前肌群:舌骨上、下肌群颈深肌群: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脊神经丝52.背肌(1)斜方肌:若损伤,则为塌肩作用: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2)背阔肌:全身最大扁肌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3)竖脊肌:三群肌束54.胸肌(1)胸上肢肌①胸大肌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前屈,上肢固定则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肋以助吸气②胸小肌③前锯肌:起自上8个或9个肋骨,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前锯肌瘫痪—翼状骨55.膈①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②形态:向上呈穹窿形的扁薄阔肌③分布: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2-3个腰椎.止于中心腱④裂孔: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胸导管,食管裂孔食管,迷走神经,腔静脉孔下腔静脉⑤作用:膈为主要呼吸肌,收缩时助吸气,松弛时助呼气56.参与呼吸的肌肉: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腹肌57.一前外侧群:(1)腹外斜肌①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②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近乎三角形的裂孔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2)腹内斜肌腹股沟镰联合腱:腹内斜肌的下部肌束行向内下方,作凸向上的弓形,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再向内侧与腹横肌腱会合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会合形成(二)后群:腰大肌,腰方肌(三)腹肌相关结构(1)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弓状线: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弧形线(3)白线4腹股沟管斜疝5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会发生直疝58.三角肌作用: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的前部肌束可以使肩关节前屈和旋内,而后部肌束能使肩关节后伸和旋外59.臂肌: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1)前群②喙肱肌:协助肩关节前屈和内收③肱肌:屈肘关节(2)后群肱三头肌: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长头亦可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60.髂腰肌: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61.臀大肌:使髋关节后伸和外旋,肌肉注射常用部位外上方62.大腿肌(1)前群①缝匠肌:全身中最长的肌,起于髂前上棘,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髋关节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②股四头肌:有四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作用:伸膝,屈髋(2)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作用:使髋关节内收,外旋3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63.小腿肌1前群①股骨前肌②趾长伸肌③踇长伸肌:背屈,胫骨前肌可使足内翻,踇长伸肌能伸踇趾,趾长伸肌能伸第2-5趾(2)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作用:使足外翻,屈踝关节(3)后群:①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两个头,比目鱼肌作用:屈踝关节,屈膝关节②深层:屈踝关节,使足内翻。

人体解剖学 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发育与生长
发育
胎儿期和儿童期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发育迅速,逐渐形成完整的运动系统 。
生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关节和肌肉 逐渐发育成熟,运动系统的功能也逐 渐完善。
运动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运动系统可以分为四肢运动系统和躯干运动系统。
特点
四肢运动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躯干运动系统 则具有稳定性和支撑性,能够保持身体姿势平衡。
平滑肌
分布在消化、呼吸、泌尿 等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 ,可引起器官的运动。
肌肉的生理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04
运动功能
骨骼肌可引起关节运动,是人 体运动的基础。
保护功能
肌肉对外界冲击有一定的缓冲 作用,可保护骨骼和内脏。
维持姿势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维持人体 的姿势。
调节功能
平滑肌可调节器官的运动和分 泌,如胃肠道的蠕动和腺体的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骨骼肌的舒张来控制骨骼的运 动。
骨骼生长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骨骼的生长来影响骨骼的发育 。
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的调控
肌肉收缩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来控制肌肉的运动。
肌肉舒张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舒张来控制肌肉的运动。
肌肉生长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生长来影响肌肉的发育。
05
运动系统的疾病与损伤
、肋骨保护胸腔等。
运动功能
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在 肌肉的牵拉下产生运动
,完成各种动作。
造血功能
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可 以产生红细胞、白细胞 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
03
肌肉系统
肌肉的分类与结构

人解生理运动系统

人解生理运动系统

神经调节机制
01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是控制肌肉收缩的神经元,其轴突末梢与肌肉纤维形成运动
终板,传递神经冲动。
02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引起肌肉收缩。
03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通过反射弧,神经系统可实现对运动系统的
肌肉拉伤、扭伤和挫伤处理
肌肉拉伤处理
轻度拉伤可局部冷敷、加压包扎、 抬高伤肢等;重度拉伤应及时就 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扭伤处理
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局部冷敷, 加压包扎,抬高伤肢,适当制动休 息;严重扭伤应及时就医。
挫伤处理
轻度挫伤可局部冷敷、加压包扎、 抬高伤肢等;重度挫伤应及时就医,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骨骼功能
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 附着点,储存矿物质,参 与造血等。
骨骼类型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 则骨等。
关节与连接方式
关节类型
滑膜关节、纤维连接、软 骨连接等。
关节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运动
屈、伸、内收、外展、旋 转等。
肌肉组织与功能
肌肉类型
01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肌肉结构
02
肌纤维、肌膜、肌束膜、肌外膜。
注意保暖
寒冷天气时注意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护 腕等护具,以减少关节受寒引起的疼痛和不
适。
肌肉锻炼:增强力量、提高柔韧性
要点一
增强力量
要点二
提高柔韧性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 力量和耐力。
进行拉伸运动,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肌肉柔韧性, 预防肌肉拉伤。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人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系统,包括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提供结构支持,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和控制运动。

了解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主要知识点对于学习运动科学、体育训练、康复治疗等方面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主要知识点:1.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成人人体有206块骨骼,骨骼提供结构支持、保护内脏、存储矿物质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骨骼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并由韧带进行稳定。

2.肌肉系统: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来推动和控制运动。

人体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通过收缩产生力量。

肌肉收缩有两种类型:静态收缩和动态收缩。

运动中的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冲动控制的。

3.动作解剖学:动作解剖学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关节的角度、肌肉力量和肌肉活动模式等因素。

通过动作解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不同动作对关节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

4.关节解剖学:关节是由两个或多个骨头连接而成的结构,它们在运动中提供连接点和可动性。

关节根据结构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和球窝关节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结构和运动方式对于理解人体运动系统至关重要。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传递运动信息和控制肌肉运动。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神经冲动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脊髓传递到肌肉,从而引发肌肉收缩。

6.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应用。

它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体育表现和执行各种动作技能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复合运动技能(如滑雪、乒乓球、篮球等)和精细运动技能(如书写、细致操作等)。

7.截肢与义肢:截肢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的部分或全部被切除。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 动系统
本章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引人注目的一章,运动系统。我们将深入探讨骨骼 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骨骼系统
骨骼结构
骨骼由骨头和关节组成,形成了人体的骨架。
骨骼的功能
骨骼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的功能。
骨骼系பைடு நூலகம்的分区和分类
骨骼系统根据不同部位进行分区和分类,如颅骨、胸骨和骨盆等。
3 关节炎
关节炎是关节的炎症,会 导致关节疼痛和运动受限。
总结
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 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人体运动的各种功能。
3
关节系统的分类
关节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滑囊关节、球窝关节和齿状关节等。
运动系统的相互作用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关节系统
提供支撑和保护 提供动力和控制运动 允许骨头之间的运动和保持稳定
运动系统的疾病与异常
1 骨折
骨头的断裂,通常由外力 造成。
2 肌肉损伤
肌肉拉伤或损伤,可能导 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肌肉系统
肌肉结构
肌肉由肌纤维和肌腱组成,是人 体生运动的动力来源。
肌肉的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与舒张完成运动, 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肌肉系统的分类
肌肉按照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进行 分类,如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关节系统
1
关节的结构
关节是骨头之间的连接点,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2
关节的功能
关节允许骨头之间的运动,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人体解剖学课后习题——运动系统(含答案)

人体解剖学课后习题——运动系统(含答案)

《人体解剖学》第三章运动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2.掌握骨的连结和关节的构造3.掌握躯干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4.理解躯干骨的连结5.了解颅骨的组成、整体观、体表标志6.理解新生儿颅骨特征7.了解颅骨的连结8.掌握四肢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9.理解四肢骨的连结10.了解肌的概述11.理解躯干肌、头肌和四肢肌的名称、分布及其功能12.理解常用肌性标志二、内容概要躯体的概念骨连成骨骼 1 .概述运动系统的组成骨连结肌骨性标志体表标志肌性标志2.软骨、骨、骨连结结构软骨膜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软骨软骨基质透明软骨分类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细胞骨组织胶原纤维骨质细胞间质基质分类骨密质钙盐结构骨松质骨膜--结构和功能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长骨分类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概念纤维连结骨连结直接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形式概念关节面基本结构关节囊间接连结关节腔结构韧带辅助结构关节盘半月板椎体椎弓根椎骨的一般形态椎弓椎弓板棘突突起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间盘脊柱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骨的连结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寰枕关节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前面观3.躯干骨脊柱的整体观后面观及连结侧面观胸骨柄胸骨胸骨体剑突胸廓肋骨肋构成肋软骨肋骨的形态胸廓的整体观胸廓的运动骨性标志脑颅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和位置面颅颅顶外面:缝颅前窝颅底内面颅中窝颅后窝颅整体观颅底外面颧弓4.颅骨颅的侧面翼点及连结眶颅的前面骨性鼻腔鼻旁窦新生儿颅的特点---囟缝颅骨的连结软骨连结关节---颞下颌关节骨性标志肩胛骨锁骨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上肢骨及连结手骨掌骨指骨肩关节上肢骨的连结肘关节桡腕关节5.四肢骨髋骨及连结股骨髌骨下肢骨胫、腓骨跗骨足骨跖骨下肢骨及连结趾骨骨盆髋关节下肢骨连结膝关节踝关节(1)概述6. 肌(2)头肌(3)躯干肌4)四肢肌长肌分类:根据形态短肌扁肌分类和构造轮匝肌肌腹构造肌腱(1)概述浅筋膜筋膜深筋膜辅助结构滑膜囊腱滑膜鞘面肌 (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2)头肌咀嚼肌(咬肌、颞肌)颈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斜方肌浅群背阔肌背肌深群竖脊肌胸大肌胸肌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肌肋间内肌腹直肌(3) 躯干肌膈前外侧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肌后群---腰方肌腹直肌鞘和白线局部结构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会阴肌肩肌:三角肌臂肌前群:肱二头肌、肱肌后群:肱三头肌浅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上肢肌前群肌、尺侧腕屈肌深层: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臂肌前方肌浅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后群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4)四肢肌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手肌:外、中、内侧群前群:髂腰肌髋肌后群梨状肌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下肢肌股肌内侧群:长收肌、耻骨肌后群:股二头肌前群:胫骨前肌小腿肌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深层:胫骨后肌足肌(外、中、内侧群)三、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胸骨角2.椎间盘3.界线4.翼点5.骨髓6.蝶鞍7.关节腔 8.肋弓9.鼻旁窦 10.髂结节 11.骨盆 12.足弓 13.肩峰 14.椎管 15.骶角 16. 腹直肌鞘 17.盆膈 18.股三角 19.腹股沟管(二)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人体解剖学中的运动系统解剖学名称

人体解剖学中的运动系统解剖学名称
关节学
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指骨与骨之间通过结缔组织纤维束直接相连,如颅骨之间的缝。
软骨结合
两骨间由软骨相连,如肋骨之间的肋软骨。
间接连结
韧带连结
骨与骨之间通过韧带相连,如膝关节 的十字交叉韧带。
滑膜关节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腔相连,如肩关 节、髋关节等。
CHAPTER 03
肌肉学
头肌
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人体解剖学中的运动系 统解剖学名称
CONTENTS 目录
• 骨学 • 关节学 • 肌肉学
CHAPTER 01
骨学
颅骨
脑颅骨
包括额骨、顶骨、枕骨、蝶骨等 ,主要构成头部的骨架结构,保 护大脑等重要器官。
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 骨等,支撑面部轮廓,保护口腔 和鼻腔等器官。
躯干骨
脊柱
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 成,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 。
表情肌
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颧大肌和颧小肌
颈肌
颈浅肌
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颈中肌
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线、颏舌骨 线
颈深肌
舌骨下肌群,包括肩胛舌骨上提肌、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躯干肌
背肌
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
胸肌
胸大肌、胸小肌

吸气时膈下降,呼气时膈上升
上肢肌
上肢带肌Biblioteka 前臂后群肋骨和胸骨肋骨构成胸腔的侧壁和后壁,胸骨位 于胸前壁正中,参与构成胸腔,保护 心、肺等器官。
四肢骨
上肢骨
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等,支撑上肢运动,使人体能够 进行各种精细动作。

《人体解剖学》课件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运动系统

肌肉拉伤与肌肉疼痛
肌肉拉伤是肌肉过度拉伸导致的损伤,而肌 肉疼痛则是肌肉炎症引起的不适。
运动神经系统异常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导致肌肉无法正 常协调和控制。
运动系统的保健与防护
1
科学饮食
2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展。
3
合理锻炼
根据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适量的有氧 运动和力量训练,保持身体健康。
肌肉系统
通过收缩和放松,实现身 体的运动和姿势调节。
关节系统
连接骨头,使骨头能够相 对运动。
运动神经统
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实现精确的运动。
运动学习与控制系统
用于学习和控制运动技能,包括协调和调整 运动。
运动系统的功能
1 维持姿势与支持体

通过骨骼和肌肉系统的 配合,保持身体的直立 姿势和支持体重。
《人体解剖学》课件运动 系统
探索人体运动系统的奥秘,了解其组成和功能,以及常见的疾病和保健方法。
运动系统的定义
运动系统是指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和运动学习与控制系统组成的一系列器 官和组织,共同协调和实现人体运动。
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骨骼系统
提供支撑和保护,参与骨 骼肌的运动。
2 运动与活动
通过肌肉和关节系统的 协调运动,实现各种活 动和运动技能。
3 保护内脏器官
骨骼系统的骨骼结构和 肌肉的保护作用,保护 内脏器官免受外部冲击。
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
骨折与骨质疏松症
骨折是骨骼系统的一种常见损伤,而骨质疏 松症则会导致骨骼变薄、易碎。
骨关节炎与关节损伤
骨关节炎是关节发炎引起的疾病,关节损伤 则是关节结构的损伤。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

下面是对运动系统的重点笔记。

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由骨骼、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2. 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骨骼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提供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4. 骨骼由骨头和韧带组成。

骨头由骨质和骨髓组成,韧带连接骨头。

5. 骨骼的形态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

2. 人体有超过600块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3. 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和运动,同时也参与到保持姿势、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等多个方面。

4.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中有肌小节。

5.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

肌腱由密集的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关节系统:1. 关节系统包括关节和韧带。

2. 关节分为六种类型:滑动关节、齿轮关节、弹簧关节、球和盘关节、骨头关节和滚动关节。

3.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允许骨骼之间的运动。

4. 韧带连接骨骼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运动系统的功能:1. 支撑:骨骼提供身体的支撑和稳定。

2. 保护:骨骼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脑部。

3. 运动:骨骼和肌肉共同协作产生运动。

4. 储存矿物质:骨骼是钙离子和其他矿物质的储存库。

运动的类型:1. 主动运动:由肌肉收缩和骨骼的关节运动产生。

2. 无意识的运动:例如心脏跳动和呼吸。

3. 反射性运动:例如避免烫伤时的手的迅速收回。

运动的控制:1. 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包括大脑和脊髓。

2. 肌肉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控制。

神经冲动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触发肌肉收缩。

3. 运动的控制还涉及到感觉器官,例如皮肤和肌肉的感受器。

与运动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1. 骨折:骨骼断裂或断裂。

2. 关节炎:关节的炎症和退化。

3. 肌肉拉伤:肌肉过度拉伸或撕裂。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接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与骨连接
颅囟 •前囟 •后囟 •蝶囟 •乳突囟
37
(一)椎骨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椎 () 尾椎 ()
38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棘突1个 •突起 横突l对
关节突2对
• 椎孔→椎管 • 椎间孔
39
椎孔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椎体 椎弓根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横突
椎体
棘突
下关节突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 .幼儿时全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4. 岁前后,部分红骨髓变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三)骨髓
红骨髓 位于骨松质的腔隙内. 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 位于骨髓腔内(幼儿时期为 红骨髓) 无造血功能(可转化为红骨
髓)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无机质:约占,主要为磷酸钙和碳 酸钙,赋予骨硬度和脆性 •有机质:约占,赋予骨弹性和韧性
棘突
横突
椎弓根 椎弓板 上关节突
棘突
椎体
下关节突
43
()骶骨
岬 骶前孔 骶后孔 骶管
骶前孔 上关节突
骶后孔
()尾骨
骶角
由~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 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44
岬 横线
尾骨 骶管 耳状面
骶管裂孔 尾骨
椎骨的连结
• 椎间盘 • 纤维环 • 髓核 • 韧带 • 长韧带 • 前纵韧带 • 后纵韧带 • 棘上韧带 • 短韧带 • 黄韧带 • 棘间韧带 • 关节 • 主要有关节突关节
骨连接
直接连接
纤维连接 软骨连接 骨性结合
间接连接(关节)
直接连结
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 和骨直接相连,其间没有腔隙,这种连结不动或活 动很小。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教案第二章运动系统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是支撑和运动人体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3.能够描述和识别常见的骨骼、肌肉和关节【教学内容】1.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系统,由骨骼和附属结构组成。

骨骼分为轴骨和附属骨。

轴骨主要包括头骨、脊柱和胸廓,附属骨包括四肢和骨盆。

轴骨和附属骨的结构和特点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

2.肌肉系统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密切相关,它由肌肉、肌腱和肌膜组成。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位于骨骼上,负责身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控制器官的收缩和功能;心肌位于心脏中,主要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泵送。

3.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之间的结构,它具有保护骨骼、提供运动的功能。

常见的关节类型包括滑动关节、球-and-socket关节、转动关节和骨-骨连接。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2.示范法:通过解剖模型和图示,向学生展示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帮助学生识别和描述它们。

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解剖实验,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1.平时评价:课堂表现、习题答题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评价: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教具:解剖模型、骨骼模型、骨骼图、肌肉图等。

2.实验室设备:手术刀、手术刀片、解剖钳、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骨骼图和肌肉图,激发学生对运动系统的兴趣。

2.知识讲解根据教学资源,向学生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重点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并与生理功能进行关联。

3.示范和实践操作提供外骨骼模型和肌肉图,向学生展示和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人体解剖学课件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运动系统

骨骼肌
骨骼肌的特点 骨骼肌主要附着在骨骼上,通过
关节连接,产生身体动作。 骨骼肌的纤维类型
骨骼肌纤维分为快肌和慢肌两种 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 骨骼肌的神经支配
骨骼肌受运动神经支配,通过神 经信号传导引起肌肉收缩。
心肌的纤维类型 心肌纤维分为工作心肌和自律心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 心肌的特点 心肌是心脏的主要肌肉,具有节律性收缩的特性。 心肌的神经支配 心肌受自主神经支配,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脏活动。 心肌
反射弧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对刺激快速反应的结 构基础。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信息会迅速传递 到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控制效应器
作出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血 管和腺体的活动,不受意识控制。 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
骨连接与骨缝
骨连接
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包括纤维 连接、软骨连接和滑膜关节。
骨缝
是颅骨之间的连接,有助于胎儿的颅骨 变形和分娩。
肌肉系统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GENERAL WORK REPORT FOR FOREIGN
肌肉的分类与功能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是人体内三种主要的肌肉类型。 骨骼肌主要负责身体的运动,通过收缩和松弛来产生动作。 心肌是心脏的主要肌肉,负责泵血,维持血液循环。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消化、呼吸、泌尿等器官中,负责维持这些 器官的正常功能。 肌肉的分类 骨骼肌的功能 心肌的功能 平滑肌的功能
平滑肌
平滑肌的特点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消化、呼吸、泌尿等器官中,具 有非节律性收缩的特性。
平滑肌的纤维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股骨周围,分前、 后和内侧群 前群
股四头肌 作用为伸膝关节,屈髋 关节
髌韧带
68
下肢肌
内侧群
使大腿内收
后群
股二头肌 主要作用是屈小腿、伸 大腿
69
下肢肌
小腿肌
位于小腿骨的周围,分为前群、后群和外侧 群 前群肌
收缩使足背屈
踝关节背屈,足尖向上
45
膝关节
46
踝关节(距小腿关节 )
组成
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组 成
结构特点
关节囊前、后薄而松弛 两侧有韧带加强
内侧韧带坚强,外侧韧带较薄 弱
47
肌学
概述
运动系统的肌属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直接受 人的意识控制,故称为随意肌
形态
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运动系统
Locomotor System
第一节 骨学
概述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分为躯干骨、 颅骨和四肢骨3部 分
2
(一)骨的形态
分类: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
长骨
体(骨干)内有空腔,称髓腔 两端膨大称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在活体时被关节 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 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形成骺线
肱骨头大,关节盂浅小 关节囊薄而松弛 关节囊下面缺少肌和韧 带的保护
运动方式
38
肘关节
组成 结构特点
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 节囊内 关节囊前后松弛,两 侧有侧副韧带加强 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 环状韧带
运动方式
39
(桡)腕关节
组成 结构特点 运动方式
40
组成 结构特点
股骨头深嵌于髋臼 关节囊坚韧(髂股韧带)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关节囊的后方仅包围股骨颈的内侧2/3
44
膝关节
组成
由股骨下端、胫骨和髌骨构成
结构特点
关节囊宽阔而松弛,周围及囊内有韧带加强
前方有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内外侧有侧副韧带 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关节腔内有半月板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3
(二)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骨膜 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4
骨的构造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机质占1/3,赋予骨的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占2/3,使骨坚硬挺实 幼儿和老年人骨的特点
5
中轴骨
躯干骨
组成
椎骨
颈椎、胸椎、腰椎、 骶骨、尾骨
颅后窝
最低,内有枕骨大孔,内耳门
19
颅底内面
20
颅的整体观
颅底的外面观
硬颚、牙槽、下颌窝、 枕骨大孔等
颅的侧面观
颧弓、翼点、外耳门、 乳突等
21
颅的整体观
颅的前面观
眶 骨性鼻腔
位置:面颅中央,上邻颅前窝,下邻口腔 形态结构: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鼻腔的外侧壁 上有上、中、下3个鼻甲,每个鼻甲的下方有相应 的3个鼻道
30
关节学
间接连结(关节) 骨与骨之间通过结缔组织囊相连,其间有腔隙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 关节盘
关节的运动
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 旋内和旋外、 旋前和旋后、 环转
31
关节基本结构模式图
32
躯干骨的连结
全部椎骨连结成脊柱 全部胸椎、肋和胸骨连结组成胸廓
下肢骨的连结
骨盆 髋关节 膝关节 足关节
41
骨盆
组成
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
骨盆各骨的连结
骶髂关节 韧带 耻骨联合
分部
界线 大、小骨盆
42
骨盆
女性骨盆特点
骨盆腔宽而短,呈桶形 骨盆上口大而圆 骨盆下口较宽大
43
髋关节
63
头颈肌
64
上肢肌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前臂肌
位于桡、尺骨的周围,分前、后两群
手肌
位于手掌,运动手指。分外、内侧和中间3 群
65
上肢浅层肌
66
下肢肌
髋肌
分布于髋关节周围,运 动髋关节,分前、后两 群
前群:髂腰肌 后群:臀大肌
67
下肢肌
大腿肌
50
肌的起止和作用图
51
肌学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浅筋膜:位于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 深筋膜 :为致密结缔组织,包裹肌、肌群形成筋 膜鞘;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
滑膜囊
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的结缔组织囊,内有滑液
腱鞘
包裹在长肌腱周围的结缔组织鞘
52
小腿横切面模式图(示筋膜)
构造
肌腹:由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肌腱(腱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无收缩功能
48
肌的形态
49
肌学
肌的起止和作用
起点: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 止点:肌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在一个关节运动轴的相对侧,配有两个作用 相反的肌或肌群,这两个相互对抗的肌或肌 群称为拮抗肌 关节在完成一个运动时,常依赖若干群肌的 配合。这些功能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
鼻旁窦
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22
鼻腔外侧壁
23
下颌骨
分一体两支
下颌体 下颌支
上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称冠突,后方称髁突。髁突 上端称下颌头,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会合处称下颌 角。
24
新生儿颅顶特点
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善,缝的间隙由结缔 组织膜封闭,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 大,称颅囟 前囟
外侧群肌
收缩使足跖屈
踝关节跖屈,足尖向下
70
下肢肌
后群
浅层有腓肠肌和比目鱼 肌,合称小腿三头肌,移 行为跟腱 可提足跟,使足跖屈和 内翻
71
腹股沟管
为腹前外侧壁3块扁肌下部之间的斜行裂隙 位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通过内容物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两口
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 方一横指处 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上 方
60
腹股沟管
61
腹前外侧壁的局部结构
股骨
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
髌骨 胫骨
胫骨粗隆、内踝
腓骨
腓骨头、外踝
足骨
跗骨、跖骨和趾骨
29
关节学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骨连结。 分类
直接连结
骨与骨之间通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直接 相连,其间没有间隙。 分为3种类型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连结
27
上肢骨
锁骨 肩胛骨
肩胛冈、肩峰、上角、下角、关节盂
肱骨
肱骨头、外科颈、桡神经沟、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鹰 嘴窝
桡骨
桡骨头、桡骨颈、茎突
尺骨
鹰嘴、茎突
手骨
腕骨、掌骨和指骨
28
下肢骨
髋骨
髋臼、髂嵴、髂前上棘、髂窝、弓状线、耳状面、耻骨联合面、 耻骨梳、耻骨结节、坐骨结节
胸肋关节 肋弓
胸廓的形态
胸廓上口 胸廓下口 肋间隙
胸廓的功能
支持保护功能 参与呼吸运动
36
颅骨的连结
多数颅骨以直接连结
颞下颌关节 组成
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和下颌头组成 结构特点
关节囊松弛 囊内有关节盘
37
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
组成 结构特点
16
面颅骨
上颌骨 2块 腭骨 2块 颧骨 2块 鼻骨 2块 泪骨 2块 下鼻甲 2块 下颌骨 舌骨 犁骨
17
颅的整体观
顶面观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18
颅的整体观
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
最高,有筛孔(通鼻腔)
颅中窝
较低,中间有垂体窝,视神经管
33
脊柱
椎骨的连结
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韧带
长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棘上韧带
短韧带
黄韧带 棘间韧带
关节
主要有关节突关节
34
脊柱的整体观
前面观 后面观 侧面观
4个生理性弯曲
颈曲和腰曲 胸曲和骶曲
35
胸廓
肋椎关节 肋前端的连结
胸骨 肋
构成
脊柱 骨性胸廓 骨盆
6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孔
椎管
椎弓
椎弓根
椎间孔
椎弓板
7个突起
7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颈椎
椎体较小 有横突孔 棘突较短,末端有分叉 特殊颈椎
第1颈椎 第2颈椎 第7颈椎
8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胸椎
肋凹 棘突长而伸向后下方,排列呈叠瓦状
9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腰椎
椎体粗大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
10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骶骨和尾骨
骶骨岬 骶前孔,骶后孔 骶管
骶管裂孔
11
胸骨
组成
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12
腱鞘
53
躯干肌
背肌
浅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