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科学史科学教学论文
科学史有效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科学史有效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研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最关键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知识。
科学史是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关于其历史发展的相关研究,科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科学史,不仅能补充完善科学教材的内容,还能强化学生的科学认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如何有效利用科学史进行科学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科学史的重要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习进阶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合作的教学活动,渗透科学史教育,重视幼小衔接。
可见,科学史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者相互依存,共同体现了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科学史是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拓展阅读的重要环节。
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其实也是在体验科学家的真理探索过程。
同时,学生也能在科学史的教学环节中感悟到科学家精神,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学会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尊重他人、合作分享……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正式的课堂上进行科学教学,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也可以结合科学层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了解和学习科学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驱动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一)还原科学史,形成科学观念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包含一些非常具体的观念,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的认知和自然现象中所隐含的规律,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研究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研究的相关规律。
科学史有效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价值
科学史有效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价值摘要:科学史是指有关科学的发展历史,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
在小学科学学中,清晰诠释科学史的内涵特点,并找准其价值定位,才能有效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入;价值科学史是有关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和结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
重视科学史教育,把科学的思想观念、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
[1]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的融入科学史教育,就需要从科学史的内涵分析、价值定位及教育功能等方面入手,即回答“科学史是什么”“科学史有什么”“用科学史来干什么”等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受到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陶冶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训练提升,[2]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科学教师等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科学史“是什么”把科学史的教育融入把科学史与教育联系起来最早出现于西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关于科学史教育的研究已日趋成熟。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放在科学史教育上,科学史对教育的价值不断得到发掘,科学史融入教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
美国的“2061”计划和英国的国家科学课程计划等就是对这一潮流的积极响应,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科学史教育,科学史教育逐步得到广泛的接纳。
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对其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一项曾经的人类活动的深刻把握为基础,以其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支撑,[3]从“内”“外”相结合去全面认识。
[4]诠释其内涵特点,可以从“短”、“小”、“精”、“憾”上去加以思考和分析,必须要以学生的认知状况、思维方式以及教学呈现的实际需要为落脚点,不宜贪大求全,内容篇幅的选择应做到“短”,信息容量要做到“小”,融入的内容及方式要做到“精”挑细选,追求的效果要引起学生思想上有所“憾”,能对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思想及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有所促进。
科学史融入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史的教学呢?本文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其特点。
国内教育界、科普界的很多专家都曾提到科学史教育在科学教育的作用,科学史能丰富、真实地展示出科学家研究某一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而且从科学史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表现出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
把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下学习科学,既让学生获得现有的、具体的科学概念,还学会了严谨的科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熏陶了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精神。
在科学史进入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中,“课标”的出台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虽然我们不能说“课标”的出台就解决了将科学史融入基础科学教育的全部问题,但至少,为这样的前景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和较好的前景。
具体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史的教学呢?笔者认为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一、孟克与奥斯本的融入模式融入模式是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科学教育学者孟克和奥斯本于1997年率先提出。
这一模式有一个前提假设,学习的课题是科学史上科学家曾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如电磁现象、燃烧现象等。
教学共分六个阶段(如下图所示):二、融入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运用案例下面我就以教科版的小学《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的《电和磁》一课为例,来介绍融入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这一单元是能量单元。
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
大约在两百年前,有人提出问题,电与磁有关系吗?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已发现,声、光、电、热之间是有关系的,那么电与磁呢?18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电学达到了它的最高成就库仑定律。
但是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依然未被正确地认识。
吉尔伯特在当时实验的基础上认为电与磁没有什么共同性。
这一看法延续了很长时间。
库仑也探讨过电与磁的相关性,但在实验上一无所获,结果也相信电与磁没有什么关系。
科学史融入初中科学教学的研究
科学史融入初中科学教学的研究
蔡庆 营 ( 平 阳县 水头镇 闹村 中学 , 浙江
摘
@鳃 鸥 @
温州 3 2 5 4 0 0 )
要 新课程的 实施 , 为重新审视 学科科 学史的教 育价值提供 了契机。科 学史在教 育教学 中具有特有的教育功能 , 能促进学 生
对科 学知识的理解; 使科学教 学更具有人文精神 ; 使 学生对科 学方法有更丰富、 更 完整的认识 , 并使 学生对科 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理 解。 通过科 学教 学使 学生获得对科 学本质的理解 , 建立起 一定 的科 学本质观 已越 来越 受到理科教 育者的关注。 科学本质 的复 杂性 、 丰富性 决定了个人或社会对科 学本质的理解与认 识存在层 次性和结构性 。科 学史教育是培 养学生科 学本质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科 学史; 科 学教 学; 教 学策略
一
、
科学史融入教学对初 中学生理解科学探究方法
“ 科学探究 ” 已成为我 国新世纪理科新课程改革 中的基本 要
学 中运用好这一宝 贵的教学资源 ,将直接会影 响到学生对科学 世界 的认识及 对科学 的兴趣 。 我 国理科课 程标准都将“ 理解科学
会科学探究 ,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 科学探究 。众多 的研究表 明, 学 生通过 “ 做 中学 ” 、 “ 动手操作 ” 等技能 的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 虽 然
可以发展他们 的科学探 究的能力 ,但并不能很 好地发展他们 对 科学探究 的理解 。 科学史融人科学课程 与教学 , 已成为 当代科学 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一大特点 。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必须遵循少而精 、循序渐进和价值优 先原则。 从形式和内容 ( 目标 ) 的关系角度分析 , 将科学史融入科 学课程的方式 主要有三种 : 用故事形式引入科 学史 , 以激发学生 对科学的兴趣 ; 用探究 型课题形式引入科学史 , 以展示科学探究 的过程与方法 ; 用专栏或科学史专题形式引人科学 史 , 以促进学 生 对 所 学新 知 识 的理 解 。 而 科 学 史 教学 实践 的研 究 发 现 , 通 过 科 学史融人教学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现 国内以往研究 化学史 多是关 于思 辨性质 的意义层面或原则层面 。那么化学史教育 究竟会 对学生 和老师产生什么影响? 实施 中存在哪些问题? 中学化学教科书中 化学史 内容体现 的是否充分?前人关于这些问题 的研 究尚不充 分, 因此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 同时针对研究结果提 出相关建 议。 本研究方法分 为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的研 究是通过访谈三位
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回归与融合
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回归与融合科学史是对科学产生、形成、发展及其演替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凝聚着人类独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人文关怀与价值取向。
科学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科学合理地运用科学史实,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审视科学的发展脉络,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的探索历程,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执着追求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品质。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领会探究精髓,彰显科学本质科学的本质反映了科学的基本特征,它回答诸如“科学是什么” “科学的相对真理性” “科学的可重复性” “科学的证伪性” “科学的预测与解释”和“科学的优点与局限性”等一系列问题。
科学的本质在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个体通过自主调查和研究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包括形成问题、收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和交流结果等环节,其核心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路径与方法。
科学探究还表征为科学家群体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策略,其核心是科学思想方法。
让历史返回现场,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用心灵与科学家对话,通过深度学习感受科学的特定本质和丰富内涵,理解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内化科学原理的形成过程,领会科学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大有裨益。
例如:苏教版《科学》四下《摆》的教学,教师从伽利略发现吊灯的摆动引入学习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当时伽利略产生了怎样的猜想,设计了怎样的实验,找寻了怎样的器材,进行了怎样的探究来验证猜想。
从史料得知,伽利略当时是利用替换物来模拟吊灯摆动进行研究的,他用自身脉搏的跳动来计时,用身边常见的绳子、衣架、木块、石头、铁球、尺子等来实验,并反复控制变量(摆长、摆角和摆重),进行对比实验,得出了单摆等时性的结论。
通过该史实,学生明白,在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时可用相似器材,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并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摘要】这篇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渗透科学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首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阐述了科学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历史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然后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与科学史教育的融合方式,并提出了一些渗透科学史教育的具体方法。
也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师的培训与支持问题。
结合实践,总结了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科学史教育、渗透、研究、现状分析、重要性、融合、方法、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支持、效果、未来研究、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科学教学往往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史知识的培养。
随着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讨如何将科学史教育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提出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推动力。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背景是当前社会科学教育改革和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和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将科学史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通过分析小学科学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情况,探讨如何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并对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促进学生对科学史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1. 研究背景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史的教学往往被忽视或者只是简单地介绍相关人物和事件。
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科学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意义2.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科学史,学生可以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科学史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经验也能够启发学生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史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科学家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过程,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科学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和归纳总结,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科学伦理道德科学史中不仅有成功的科学家,还有一些因为伦理道德问题而付出代价的科学家,通过学习这些故事,可以教育学生要注重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培养他们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3. 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方法3.1 整合教学内容将科学史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将科学史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史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物理学时,可以介绍牛顿的力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牛顿的贡献和他对力学的影响。
3.2 引入科学史故事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科学史故事,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探索经历和科学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生物学时,可以讲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观察和实验,从而加深对进化论的理解。
3.3 进行科学史实验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与科学史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科学史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对科学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时,可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实验。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浅谈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引言: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较低,难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许多教育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通过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并发现科学史教育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渗透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浅谈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影响。
一、科学史教育的概念与目标科学史教育是指通过教授人类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从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科学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促进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科学史教育渗透小学科学教学的必要性1.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科学史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家们在探索科学真理的过程中的困惑、努力和成功。
学生会对科学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知识。
2. 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科学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联,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这可以扩大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研究科学家的思考过程、实验方法和推理过程,学生可以学习到科学的探索方法和思维逻辑。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判断能力。
三、科学史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方式1. 教材内容设计:在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以根据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将一些科学史知识融入到教材中。
通过教材内容设计,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发展脉络,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的研究的论文-基础教育论文
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的研究的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摘要]科学史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学习资源。
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科学”课程。
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要避免非科学的简化史,注重体验,让历史动起来,重视技术史的学习。
教师要做好科学素养、教学能力和心理学测评方法等方面的准备。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课程;融人;体验[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11)04—0080-05科学史融人中小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传统而又不断变化的课题。
目前大陆中学阶段的科学史融入教育以科学课程做得较深入,“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具体提出融入的五种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模式设计,但是还缺乏系统、长期和各学科的实证研究。
小学科学史的教育较多还停留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辅助知识点的学习等层面上。
笔者就此拟对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提出课程的选择、实施和教师的准备等方面建议。
一科学史走进小学的意义二战以后,科学素养逐渐成为公民教育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科学素养 (scientiifcliteracy)是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个人早期确立起的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对其成年时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到的境界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起步阶段 (国外较为正式的科学教育已经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的人性化如果有很好的理解的开端,对孩子们一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将有奠基性的影响。
学习科学史有两层意义。
一是科学自身的,包括科学发展的过程性、积累性和可修正性。
另一层意义是人文的,能够让孩子们理解近代科学发展史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从中领悟一些构成人的修养的东西ⅲ。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后者具有更基本、更普遍的教育意义。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那些困难和挫折,对他们培养实证精神,不浮躁、克服困难有一定的榜样和激励作用。
科学史下的科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一、科学史赋予了科学广阔的人文内涵科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它其实是非常人性的,富含精神的。
其次,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属性要从科学史出发,较好的办法就是看一部科学史著作,许多著作都生动的描述了科学过去的面貌和对未来的展望,仿佛就是告诉你“看,这就是科学!”把理解交给读者。
二、教育需要科学史这一点要多说几句。
现在喊自然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已经很久了,众所周知的通识教育即主张博学多识,独立思考。
可这个桥梁实在不多,不难发现,科学史特别是外史将各门自然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科学家的个人思想、生活经历融为一炉,有的著作甚至以社会学的观点透视科学的发展历程,显得弥足珍贵。
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素质教育追求的一个核心方面——科学素养,也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的,其关键是参悟科学的本质,造就理性的思维方法,铸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这是需要通过长期展现完整的科学发现过程才能使学生领悟的。
相比之下,国外对于科学教育、科学素养的养成则很重视,其中不乏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教育。
在美国,除了著名的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2061计划”外,几十年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曾用案例教学法尝试科学史教育,其后又被人引入高中教育,乃至形成了专门以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为内容的HPS教育。
“2061计划”以及《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指出:要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必须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领悟科学的本质。
他们的教材里有规定的科学史内容,有大量鲜活的科学素材。
三、学习、审视世界科学史及中国科学史关注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我们学习科学史不但要求一个史实,还要“近思”,想想当下我们的教育和科技决策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感谢李约瑟博士、钱学森先生,他们的发问是对我们教育和科技决策的有力鞭策,我们绝不能回避在经济文化大繁荣的背后缺乏杰出人才的软肋!这个是有深刻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的,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特别值得我们警醒。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领先世界的光荣历史,后来衰落了还挨了打,这叫我们情何以堪?不错,领教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之后,我们反思过、检讨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的成绩只是步人后尘,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们还是奇缺杰出人才。
生物教学论文:浅谈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教学论文:浅谈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科学史较为全面地揭示了生物学知识规律,是科学态度和精神的体现。
而生物学是包含多种科学方法的学科,体现着严谨的科研精神和灵活的创造性思维,二者存在共通之处。
生物教师要注意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科学史的内容,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借助科学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首先,通过科学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以激发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对此,生物教师要注意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科学史范畴的知识,比如,给学生讲解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实例和趣事。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基础知识时,给学生讲解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的故事;在讲解条件反射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伊万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淌口水,并由此发现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非条件反射的故事等。
笔者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将科学史相关知识与生物教学相融合,可以大大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利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尽管我国当前尚没有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但在我国生物科学领域,已经有多项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就。
诸如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等,都可以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科学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发愤图强、为国争光的责任感。
最后,通过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史中就包含着许多充分体现生物科学家严谨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科学精神的实例。
例如: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就充分展示其对科学的怀疑以及创新精神;在讲解生物进化知识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达尔文与华莱士之间互让荣誉的故事,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看待荣誉,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讲真菌知识时,给学生讲解青霉素是弗莱明在其培养的葡萄球菌受到污染后偶然才发现的,这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机遇只会偏爱有准备的人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明白,既要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又要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借助科学史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一、科学史教育的意义科学史教育是将科学史的知识及其思想体系引入教育教学中,旨在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发展动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以及形成科学的认知模式和科学人文精神。
科学史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它能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意义1、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依然处于求知的阶段,而科学史教育的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历史和人类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科学史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将科学史知识渗透到小学科学教学,可帮助孩子们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通过了解科学史的进程和发展,了解过去人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形成科学思维感受。
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们在了解科学内容的同时,认识到科学与人类社会、文化和道德的关联性,感受到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们能够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假设等,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等。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析能力科学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工作的质量要求和科学家的职业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析能力,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工作者的探究精神。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方法1、以教材为主,注重“史识”强调科学史的学习体系和核心概念。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融入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融入作者:张艳萍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44期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是激发小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丰富课堂文化内涵、扩展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大家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逐渐增加,探索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方法势在必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史的内容正是对目前教学要求的积极应对。
本次研究分析了科学史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促进作用,然后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史;教学;实践引言:将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教育概念最早由西方传入,随着对科学史教育在教学中积极作用的深入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并接纳科学史教育这一理念,并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实施。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融入科学史教育,是以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发现与利用为基点,对学生进行从实验探究精神到科学理论形成过程的、全方位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教师在科学史的融入过程中,要重视其与小学科学教育的切合点,以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以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转化西方故事,传达科学精神,融入中国思想。
一、科学史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积极作用(一)深化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强调知识的内容与作用,忽视除了知识本身外其他内容的教学,这是我国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小学生容易被故事吸引,科学史中的发现故事能够勾起学生更多好奇与遐想,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形成对科学的科学认知非常重要。
科学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书本知识、科学理论并不是科学的全部,也并不是科学探索的绝对目标和行动方针,而是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偶然发现与必然结果。
(二)弥补知识静态呈现的不足教材知识都是一个个知识点,是科学探索的结果,即便呈现方式再精彩,在小学生眼里也只是一个个散乱排布的理论发现。
科学史融入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史融入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伟文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04期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史的教学呢?本文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其特点。
国内教育界、科普界的很多专家都曾提到科学史教育在科学教育的作用,科学史能丰富、真实地展示出科学家研究某一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而且从科学史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表现出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
把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下学习科学,既让学生获得现有的、具体的科学概念,还学会了严谨的科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熏陶了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精神。
在科学史进入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中,“课标”的出台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虽然我们不能说“课标”的出台就解决了将科学史融入基础科学教育的全部问题,但至少,为这样的前景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和较好的前景。
具体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史的教学呢?笔者认为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一、孟克与奥斯本的融入模式融入模式是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科学教育学者孟克和奥斯本于1997年率先提出。
这一模式有一个前提假设,学习的课题是科学史上科学家曾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如电磁现象、燃烧现象等。
教学共分六个阶段(如下图所示):二、融入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运用案例下面我就以教科版的小学《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的《电和磁》一课为例,来介绍融入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这一单元是能量单元。
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
大约在两百年前,有人提出问题,电与磁有关系吗?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已发现,声、光、电、热之间是有关系的,那么电与磁呢?18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电学达到了它的最高成就库仑定律。
但是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依然未被正确地认识。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小学科学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和科学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之一。
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科学史教育的渗透。
科学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探索如何将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科学史教育的渗透可以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
传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学知识体系展开,往往缺乏历史文化的渗透。
而科学史教育可以通过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发现的历程、科学思想的演变等方式,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丰富的科学世界。
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可以结合科学史教育,选取一些与科学史相关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史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科学史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科学史教育,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挑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史教育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加强科学史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史故事和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史。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课程标准,加强对科学史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视,推动科学史教育的深入开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科学史融入
标题: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科学史融入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物科学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物科学史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实践应用。
一、引言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多个分支。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并试图理解生命现象背后的原理。
在这个阶段,将生物科学史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二、生物科学史融入的重要性1.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发展历程;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考;4.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融入方法1.课堂讲述: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在课堂上进行讲述;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某个科学史事件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3.实验教学:结合实验内容,介绍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4.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科学史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践应用1.案例一:在讲解细胞生物学时,可以引入细胞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显微镜的发明、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生物学的现代研究等。
通过讲述细胞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二:在讲解遗传学时,可以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等。
通过讲述这些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
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就所学的科学史事件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围绕某个科学史事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这些方法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
4.课后作业:布置与科学史相关的作业,如撰写科学家的传记或讨论某个科学史事件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等。
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考。
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知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养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改变命运,科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21世纪信息化发展的世界大背景下,科学知识越来越重要。
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史;问题;科学观察;实验;问题21世纪以来,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各种举措也不断出台,从头到尾开始慢慢革新。
各国也相继提出了不同的科学教育范式,目前被应用较多的当属steam教育范式,这其中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
不过从当前的科学教学来看,教师对科学史的应用较少,科学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因此,笔者将对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做一次浅探,希望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一、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问题如何让科学史最大限度的为教师的科学教学和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我们需要先了解目前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找寻更恰当的策略。
1.学生关注问题学生对科学教科书上的科学史内容,关注的较少,大多只是浏览一遍,并没有去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
作为小学生本身而言,他们每周要上的功课是很多的,同时有些学生还参加了课外的相关培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上。
除此以外,在科学课上学生关注更多的也是实验操作,科学史的内容经常被学生所忽略。
2.教师引导问题学生的学习需要靠教师的引导,不过在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对科学史有所误解,忽略了科学家们科学工作中的艰辛,甚至往往对科学产生极端或片面的认识。
这与教师没有接受专业的科学史教育及系统的研读过科学史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教师对于科学史的内容要先经过一定的梳理与加工后才呈现给学生。
浅谈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的策略论文
浅谈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的策略论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的策略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浅谈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的策略论文篇1一、用故事形式引入科学史,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科学故事的形式介绍科学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过程,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是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的最常用形式;而科学故事的形式可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例如,上课开始时的故事引入: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的故事,引出细胞内容的教学;氧气的发现与拉瓦锡的燃烧理论的故事,引出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沃森、克里克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的故事,引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举例说明基因工程等的教学;巴斯德与微生物学的建立的故事,引出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的教学。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科学史材料,如达尔文与进化论的故事,引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的教学;埃伊克曼、芬克与维生素B1的发现的故事,引出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教学等。
学生课后找出相应的科学史故事,并讲故事,同时发表自己在找和讲的过程中对科学家或科学史故事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将找出来或讲出来的故事和心得体会整理成黑板报。
同时播放一些相应的科学故事的音像资料给学生观看,通过以上一系列故事形式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用探究课题形式引入科学史,以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方式。
在进行科学知识教学时,常常需要展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既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给学生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的案例教育,在诸如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史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为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发明提供历史背景和现实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入科学史的科学教学初探
摘要: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已被许多教育者所认同,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但在目前的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对科学史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的现象。
本文通过对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价值的探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科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促进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等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字:科学史;科学教学;价值
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典型观点:
一、国内学者观点
吴国盛(2005)认为科技史具有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功能。
科技史具有打破文理隔阂的作用,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批判精神。
科学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面而准确的科学形象和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人文性,加深对科学本身的理解。
[1] 刘兵(1996)认为:首先,科学史教学对于科学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学生了解何为真正的科学精神。
其次,科学史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
另外,科学史教育对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最后,科学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2]
二、国外学者观点
马修斯(matthews)在《science teaching: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中指出科学史在科学教学的贡献的有:①科学史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了解。
②科学史连贯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过程与科学原理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③科学理论的演化性及革命式的开创性让学生了解之后,对其往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助益。
④藉由科学史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
⑤科学史阐述了科学原理发展的过程,适时提醒学生真正的科学本质。
⑥科学史描述了科学家的生活及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人性化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较愿意致力于学习科学家的思考过程。
⑦透过科学史的教学,学生比较容易了解不同科学概念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
[3]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对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进行重新梳理,得出如下几点:
一、科学史促使学生对科学本身及其相关因素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4]
目前,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不明白科学与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也不清楚科学技术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近。
可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迫在眉睫。
[5]在现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上,科学史是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的一门学科。
科学史以人类与科学世界对话的历史为研究对象。
所以它必然融合了与科学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
[6]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环境的
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极度消耗,为人类未来的生活笼罩上了阴影。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懂得人和生命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正确的科学家形象,了解科学本质,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7- 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列举了八个国家课程标准文件关于科学本质目标的一致看法:科学知识具有可变性,科学知识极大的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辩护和怀疑,不存在科学研究的唯一途径(因此不存在普遍性的、一步一步的科学方法)。
国外也己有研究显示,“学习一些科学史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本身。
[7]可见,丰富的科学史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提供了素材。
三、科学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依托。
[8]《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9]。
因此,让学生了解或重新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科学史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规律。
学生在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也许已经形成了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前概念,而且根深蒂固。
这些前概念与所学知识也许并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
科学发展的进程常常与个体科学概念的学习进程相应,因而借助于科学史上知识发展的过程进行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mccloskey, 1983)。
(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科学教学中,加强科学史教育,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严肃细致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介绍我国科学成就及科学家事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如古代张衡的地动仪等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另外,中国现代科学家如叶企孙、工淦昌、钱三强、钱学森、吴有训、邓稼先等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为国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也会使学生深受感染,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进取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教育价值是不容忽视,我们应树立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理念,把科学史教育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史的意义[j].中国科技史杂志
[2]刘兵.科学史教学面面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
[3]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4]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科学出版社
[5]袁维新.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
[6]宾亚萍.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科学素养的基准》 [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8]石雷先.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c].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