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析)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6小题5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A. 政权更替频繁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 世袭制度遭到废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夏启、商纣王罪孽深重,商汤、周武王都表明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合法性和权威,因此表明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B符合;夏商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政权更迭频繁,故A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
”这说明三代A.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 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答案】A【解析】“宗庙为先”说明祖先在众多位置中占据主导,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居室布置信息,没有等级制度观念,故C项错误;农业成为共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承担的义务是A. 征派赋役B. 设置官员C. 建立武装D. 镇守疆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是诸侯所享有的权利,只有镇守疆土是诸侯王必须要承担的军事义务。
故ABC错误,选D。
点睛:注意审题。
材料所问的是义务,不是权利。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 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C.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秦”、“为之郡邑”、“废侯卫”可知与秦朝郡县制的设立有关.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朝统一六国关系紧密.故D项正确;郡县制的建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的表现,故排除A项;B项是郡县制建立的结果,故排除;C项出现春秋时期,故排除。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一模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一中学文综一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答案】A【解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通过宗族来稳定社会的作用,故A正确;突出社会等级的分化是分封制,故A错误;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C错误;风俗同一化显然说法绝对,故D错误。
2.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B. 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C. 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D. 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答案】C【解析】由材料“西汉以前…..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
”说明东汉以前家族关系影响政治关系,东汉以来,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故选B;材料表明宗法族群观念的淡化,排除A;材料与疆域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皇宫朝向得以固定,无关宫殿模式,排除D。
3.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基本认识,故选A;世俗化不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明末儒学的主流应是理学思想,故排除B;C只说到了题干的部分内容,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题干说的是儒学思想而不是市民文学,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福建省2018-2019年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论及中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谓“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该材料反映了①西周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宗法制因分封制的需要而产生③由血缘亲疏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度④西周形成了崭新的政治风格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立子立嫡之制”体现出的是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因此①正确;从“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可以看出②因果倒置;“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表明③正确;这种政治体系与商朝是不同的,因此④说法正确,本题选择C选项。
2.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材料表明宋代的中央机构设置A. 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精简B. 不再设立宰相这一官职C.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答案】D【解析】从“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宋代相权三分的状况,宰相权力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因此本题选择D想。
A选项错误,应该是在唐朝基础上有所繁化;B选项错误,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朝;C选项错误,宰相权力被削弱皇帝权力增强,这并不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3. 据史料记载: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据此判断,东汉灵帝时A. 州成为地方行政单位B. 地方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C. 州牧是中央行政官职D. 地方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答案】A4. 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厦门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厦门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历史参考答案25.(18分)(1)差异:内容:传统报纸以朝政信息为主;近代报刊内容多元,涉及中外新闻报道、商业信息广告和时政评论等。
(2分)环境:传统报纸受朝廷严格控制;近代办报相对自由,开放度大为提高。
(2分)原因:传统报纸:专制皇权加强;农耕时代信息闭塞;思想文化专制。
(2分)近代报刊:清朝统治衰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学东渐,受西人办报影响;时代变革,社会进步,教育水平提高,民众信息需求增长。
作用: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晚精的腐朽统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政治运动发展;开阔国人视野,提升民众的近代国家、民族意识;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推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经济商业化、科学普及化等)。
(8分)27.(10分)(1)原因:人口增长,人地矛盾激化:分租制不利于缓解土地用养的矛盾:顺应地主和衣民双方的利益需求: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市场逐渐完善: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4分)(2)方向:保障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收益权:推动土地流转。
(2分)作用:进一步调动衣民的养地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4分)28. (12分)(1)原因:传统主义文化泛溢,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都铎政府的倡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6分)(2)特点: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逐步推行: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6分)厦门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26题答题示例示例1经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说明: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普通高中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2019.1.12(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会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会考号、姓名”与考生本人会考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人人都有受教育资格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学思结合2.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实行了A.宗法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3.图1.2分别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铁犁资料。
从铁型使用的变化中说明了A.耕作技术的改进B.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C.产业结构的升级D.农业经营的方式转变4.唐代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了一个使用硫磺、硝石、熟炭等材料的配方。
与这一记载相关联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5.明代吴承恩以前人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了一部结构优美完整的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6.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为主,君为客”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外关系发生逆转的第一步。
“逆转的第—步”对中国意味着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1894年,有位爱国将领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光绪帝为他所题的挽联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公足壮海军威”。
厦门一中高一历史期末质检题及答案
05-06厦门一中高一历史期末质检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1 考试范围;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2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3 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入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C.《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右图的文物和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中,英军侵入三元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3、《马关条约》里与中英《南京条约》本质上最为不同的条款是A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4、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直接原因是:A.对外交通便利 B.工场手工业发达C.外商企业的刺激 D.资本主义萌芽早5.同以往的旧式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显著特点在于A.担负反侵略的任务B.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C.向外国寻求反封建主张D.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和斗争6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其“内部条件”是指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7对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应是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8、“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身畏死勿入斯门”。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
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
这种作法A.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B.有效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D.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2.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些变革意在A.强化血缘亲疏关系 B.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C.构建官僚等级秩序 D.延续百家争鸣的影响3.孔子说:“鸟兽不可与之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说明孔子A.主张实行礼治,反对法治 B.对自身修养有极高的要求C.主张变法革新,积极入世 D.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4.“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
”材料意在说明周代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5.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
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这一事件A.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6.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测削量。
该主张有利于A.土地兼并的缓解 B.消除地方割据基础C.自耕农队伍杜大 D.催生新的社会阶层7.据《石林燕语》记载:“唐输林院在银台之北。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级高一(下)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0题每题1分,31—50题每题2分。
共70分)1.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均田制D. 郡县制【答案】A【解析】商周时期,各级奴隶主贵族把土地划成大致相等的方块,状似“井”子,成为井田,故A正确。
2.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
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集体耕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由材料中“劦田”为“三耒共耕”的解释可知商朝使用奴隶集体耕作。
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这描述的是A. 白渠B. 漕渠C. 坎儿井D. 都江堰【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蜀沃野千里”、“灌溉三郡,开稻田”可知这是位于四川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故选D;白渠是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漕渠是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故ABC都不符合题干中的地理位置,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各个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 土地私有制度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而土地之所以能够被兼并,其根源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B正确;A、D两项的表述均由B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根本原因不符,排除;面对土地兼并现象,封建政府曾采取施进行抑制,故C错误。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54分)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6小题54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2.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的中心。
《礼记·曲礼》中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
”这说明三代( )A.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 D.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3.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承担的义务是( )A.征派赋役 B.设置官员 C.建立武装 D.镇守疆土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5.西汉时期,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 )A.组建“中朝” B.设立政事堂 C.增设参知政事 D.设置门下省6.由表1可见,汉代察举制( )表1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科举考试B .等待朝廷察举C .投笔从戎戍边D .投作官吏幕僚8.比较图1中的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 .太尉权力分到兵部C .尚书省权力最大D .以分权实现集权9.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0.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厦门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未质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厦门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未质检历史试题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据此转变可推断A.周代逐渐步入信史时代B.文字书写趋于简化与规范C.神权和王权进一步结合D.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2.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表明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3.西汉末年,郡域与郡界的变动大多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不大,这一局面长期延续,直到隋唐时期才予以改变。
这说明隋唐时期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B.地方行政管理效率提升C.中央政权注重地方经济发展D.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4.表1表1为不同文献有关“贡举”的记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贡举和察举截然有别B.唐宋贡举即为今日泛称的科举C.贡举之士凭德行即可入仕D.贡举逐渐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5.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
这些举措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C.导致了官你机构的膨胀D.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6.据载:“乾嘉之时,南北贸易繁盛之地,有数银号,其所出之银钱各票,南可用于北,北可用于南。
”这反映当时A.出现了向信用货币演进的趋势B.白银外流影响货币供应C.商贸繁荣活跃了中国资本市场D.官营票号控制国家命脉7.上海广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6小题5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A. 政权更替频繁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 世袭制度遭到废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夏启、商纣王罪孽深重,商汤、周武王都表明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合法性和权威,因此表明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B符合;夏商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政权更迭频繁,故A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
”这说明三代A.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 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答案】A【解析】“宗庙为先”说明祖先在众多位置中占据主导,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居室布置信息,没有等级制度观念,故C项错误;农业成为共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承担的义务是A. 征派赋役B. 设置官员C. 建立武装D. 镇守疆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是诸侯所享有的权利,只有镇守疆土是诸侯王必须要承担的军事义务。
故ABC错误,选D。
点睛:注意审题。
材料所问的是义务,不是权利。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 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C.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秦”、“为之郡邑”、“废侯卫”可知与秦朝郡县制的设立有关.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朝统一六国关系紧密.故D项正确;郡县制的建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的表现,故排除A项;B项是郡县制建立的结果,故排除;C项出现春秋时期,故排除。
2019学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一6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一6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墨子》中记载:“ 农夫早出暮入,耕嫁树艺……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 。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重农抑商______________D.男耕女织2. 某校学生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康熙年间出现,鲜艳夺目。
该报告最有可能研究的是A.青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唐三彩____________________C.白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彩粉瓷3. 近代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A. 轮船招商局________B. 发昌机器厂_________C. 大生纱厂______________D. 荣氏企业4. 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处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A.产生时期______________B.初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C.短暂春天______________ D.短暂发展5.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A. 金融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重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交通运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轻工业6. 爱国华侨陈嘉庚说:“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可见他主张A.实业救国 ________B.民主共和C.教育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暴力革命7.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 精品
洪塘中学2018-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选出最佳选项,并涂在答题卡上。
)1.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C.法治观念D.辈份观念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 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3、《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主要反映了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4、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
但无可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B.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实行暴政,导致秦短暂而亡D.采取“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5、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
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掌管地方军事6、《苟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3月月考高一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土地私有制度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3.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4.“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5.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
福建省厦门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它“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遏制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上述叙述中的“它”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B.改变了国王权力的来源,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基础C.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D.是指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给英国带来这一变化的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权力的来源,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基础,故B项正确;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故A项排除;C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C项排除;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故D项排除。
2. 世界各民族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文艺复兴运动C.新航路开辟D.郑和下西洋参考答案:C3.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集权制参考答案: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的意思是,分封制导致了周的灭亡。
而秦朝的灭亡并不是推行郡县制,在于暴政,故A正确;周的灭亡主要是的分封制的弊端造成的,而不是宗法制,排除B、D;专制主义集权制造成秦朝暴政,导致秦朝灭亡,不符合题意,C错误。
4. 下图是1937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情况统计图。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经济体制僵化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D.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左图中的全民所有制和右图中的国营工业比例达90%以上,说明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