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十章重要考点

合集下载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资料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资料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1、电泳是指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的现象,2、光谱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技术。

3、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迅速将检验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或当班护士,并要求接打电话双方都要有通话记录。

4、组合检验实验室在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将某些项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固定的检测系列,如肝功能系列等。

5、真值是指采用一组最可靠的参考方法测得的近似真值的数值。

6、质控物是指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该溶液不能做校准。

7、重复性条件是指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检验人员、仪器、环境、检验程序等,以及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8、再现性条件是指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万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9、同工酶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10、连续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称为连续监测法。

11、空腹血糖是指体内不摄入含热量的食物后,所测得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2、OGTT 是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2h内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以评价不同个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的一种标准方法,并且对确定健康和疾病个体也有价值。

13、糖尿病(DM)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 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特征。

14、低糖血症指血糖浓度低于空腹血糖参考水平下限。

多数人建议空腹血糖参考下限为2.78mmol/L (50mg/dl)。

15、氧解离曲线当在连续PO2 范围测定血液的S02 时,将S02 与PO2 绘制曲线,得到一个S 型图形,被称作氧解离曲线。

生化检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化检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化检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化检验的基本原理1. 生化检验的定义:生化检验是通过对人体的生化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以达到对体内生化状态和功能的了解的一种检验方法。

2. 生化检验的基本原理:生化检验是通过测定人体内的生化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脂类、酶等物质的含量和活性,以及相关代谢产物的浓度来反映体内生化过程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二、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血糖:血糖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测定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垂体功能异常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可以反映肝功能的变化,对肝炎、肝硬化、药物中毒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 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血尿酸、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对肾炎、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 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可以反映血脂代谢的变化,对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1. 血清蛋白电泳:通过电泳分离血清蛋白,以及对蛋白的定量和鉴定,可以对免疫性疾病、肝病、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 血清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的测定,用于评价肝细胞功能和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3. 血清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测定,用于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的变化。

4. 血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包括钠、钾、氯、钙、镁、磷酸盐、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的测定,用于评价电解质的平衡和酸碱的调节功能。

四、生化检验的标本采集与储存1. 血液标本采集:在采集静脉血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静脉针头,遵循正确的穿刺技术和取血流程,尽量避免静脉内血栓的形成,尽量避免血细胞破裂。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生化重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生化重点

生物化学检验常见考点总结一、临床化学基本概念临床化学是化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性质和作用,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并以化学和医学为主要基础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也是检验医学中一个独立的主干学科。

二、临床化学检验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技术方面:达到了微量、自动化、高精密度。

2.内容方面:能检测人体血液、尿液及体液中的各种成分,包括糖、蛋白质、脂肪、酶、电解质、微量元素、内分泌激素等,也包含肝、肾、心、胰等器官功能的检查内容。

为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也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一章糖代谢检查一、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1、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2、三步不可逆反应:①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由己糖激酶催化。

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消耗1分子ATP。

②果糖-6-磷酸磷酸化,转变为1,6-果糖二磷酸,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

是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

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丙酮酸和ATP,为不可逆反应。

3、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①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4、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ATP,糖原可净生成3分子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

5、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无氧状态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

(2)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能量,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重要途径。

(3)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等的合成前体,并与其他代谢途径相联系。

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的组织细胞有:红细胞、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睾丸等。

二、糖的有氧氧化★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1、四个阶段:①葡萄糖或糖原经糖酵解途径转变为丙酮酸;②丙酮酸从胞浆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③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共进行四次脱氢氧化产生2分子CO2,脱下的4对氢;④经氧化脱下的氢进入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H2O和ATP。

生化实验考试知识点

生化实验考试知识点

生物化学实验复习资料(蓝林)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

是研究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结构及其功能、代谢及其中的能量代谢、信号物质的信号传导、生命遗传物质的遗传及变异和表达调控、以及疾病发生和治疗相关的生物化学问题等的科学。

玻璃仪器的洗涤一般玻璃仪器用肥皂或去污粉以毛刷洗涤即足以满足要求,洗后应将肥皂或去污粉仔细冲掉,将水倾去后,器壁不挂水珠,视为合格。

铬酸洗液仅用于毛刷不能洗净的仪器,切勿滥用普通玻璃仪器之洗涤。

使用铬酸洗液时,仪器应干燥;过多的水份将使洗液迅速失效。

用过之铬酸洗液须加以保存以反复使用,直至变为绿色后方可舍弃;其舍弃法与浓硫酸液相同。

用洗液浸洗过的玻璃仪器,应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清洗时,宜采用“少量多次”原则以节约蒸馏水,同时清洗的效率也高。

温度、pH及酶的激活剂、抑制剂对酶的影响实验原理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凡能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对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

淀粉各种糊精麦芽糖葡萄糖加加加碘碘碘变蓝蓝、紫、褐、红不变色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鉴定实验原理氨基酸与蛋白质分子组成中的某些特殊结构与某些试剂作用可以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检验出氨基酸及蛋白质。

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糖原是一高分子化合物。

微溶于水,无还原性。

肝糖原是糖在体内的重要储存形式之一,是体内糖的重要来源之一,原理2 肝糖原理的糖在体内的重要储存形式之一,是体内糖的重要来源之一,糖原是一高分子化合物。

微溶于水,无还原性、与碘作用生成红色。

本实验通过对动物肝脏研磨,在三氯醋酸作用下一使其中的蛋白质被沉淀,二使糖原水解酶失活,从而过滤得到糖原。

实验步骤称肝脏约1g+10%三氯醋酸1ml 研磨+5%三氯醋酸2ml 研磨至肉糜状过滤(滤液收集在带刻度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95%乙醇混匀、静置10min 离心弃去上清夜、留沉淀加蒸馏水1ml 搅拌溶解而得糖原溶液待用。

生化检验复习重点详解

生化检验复习重点详解

1.与糖尿病相关生化检测指标有哪些?它们的临床意义有何不同?2.简述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简述OGTT4.黄疸的形成机制有哪些5.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有哪些6.简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进展及发展趋势:7.根据米-曼式方程计算,当[s]=3Km时,其反应速度V为多大7.简述正常血浆中的酶动态特点及影响酶浓度的因素8.简述病理性血浆中酶浓度异常的机制9.简述酶浓度的测定方法10.简述酶偶联反应法的原理:11.简述临床同工酶的分析方法:12.简述体液中酶浓度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13.临床酶学测定之前,标本的采集、处理与贮存有何注意点?14.简述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酶学测定时系数K值的计算与应用15.简述ALT测定及其临床意义:16. AAT的临床意义有17.简述CK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50. Apolipoprotein 检测的临床意义。

51.DHLC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成的α2β2四聚体。

11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食物蛋白质经过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在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12氨基酸血症(amino-acidemia):当酶缺乏出现在代谢途径的起点时,其作用的氨基酸将在血液环中增加,称为氨基酸血症。

这种氨基酸如从尿中排出,则称为氨基酸尿症(amino-aciduria)。

13高糖血症(hyperglycemia):是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损伤,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

14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15OGTT:是在口吸一定量葡萄糖后2h内进行系列血糖浓度测定,以评价不同个体的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标准方法。

16高脂蛋白血症:指血浆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度过度升高的现象。

临床检验生化重点

临床检验生化重点

名解:1.肿瘤标志物:由肿瘤细胞生成或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产生的特异性物质,定性,定量检测血液等体液和细胞中该类物质,可为是否存在肿瘤,肿瘤类型,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2.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发生炎症,感染,心肌梗死及肿瘤等情况下,血浆浓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类蛋白质。

大多缺乏疾病特异性。

3.环铁粒幼红细胞:幼红细胞内蓝色铁颗粒在10颗以上,并围绕核周2/3以上者。

4.造血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并且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外观似小淋巴细胞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5.造血祖细胞: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值性细胞群。

6.造血微环境:由骨髓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包括骨髓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骨髓基质细胞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造血干细胞生长,分化和自我更新的场所。

7.显色反应:利用化学反应将被测物质转化为对一定波长光有吸收(颜色)的物质。

8.分离度:Rs=2(Tr2-Tr1)/(Y1+Y2)当分离度大于1.25时,表示两种物质被分离。

大题:1.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分子共轭结构的影响。

含不饱和键共轭体系的分子是荧光分析的主要对象,分子共轭键越多,荧光效率越高2;分子刚性平面结构的影响3;测量环境对荧光的影响:1.溶剂:溶剂极性增大,粘度增加,降低分子间碰撞,荧光增加2.温度:温度上升,增加分子间碰撞,荧光降低3.熄灭剂:能够引起荧光熄灭的物质(-X,重金属离子,氧分子,硝基化合物)4.酸度值:影响酸碱离解平衡变化,影响荧光强度。

2.内分泌病实验室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一)重视分析前影响因素:1.停用可能干扰内分泌功能的药物 2.正确选取取样时间3.尽量减少应激状态的影响4.正确处理样品(二)分析中因素-选择高质量的试剂盒(三)分析后-正确评价单次激素测定意义3.目前临床开展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项目金标准:菊粉清除率(未常规开展)常规开展的内源性物质血清(浆)性物质浓度或清除率项目包括:1.血清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2.血清尿素3.血清尿酸4.血清胱抑素C等。

临床生化检验重点、考点总结

临床生化检验重点、考点总结

临床生化检验重点、考点总结糖代谢1、糖的无氧酵解途径是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它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2、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有氧氧化;3、1 分子GLU 通过无氧酵解生成2ATP;4、1 分子GLU 通过有氧氧化生成36/38ATP;5、正常空腹血糖3.89~6.11mmoll;6、糖异生是指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长期饥饿、酸中毒时肾脏的异生作用增强;7、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有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阻止糖异生作用。

8、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9、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0、维持血糖恒定的关键器官是肝脏。

11、1型糖尿病主要指由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内生胰岛素或C肽绝对缺乏,临床上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12、2型糖尿病包括了以前所称NIDDM,即Ⅱ型或成年发病糖尿病,患者多数肥胖。

此型不发生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

很少自发性发生嗣症酸中毒,但可在应激情况下,如感染而诱发。

13、诊断糖尿病1. 任意GLU≥11.1 mmol/L2. 空腹GLU≥7 mmol/L(禁食≥8h)3.OGTT(75g无水葡萄糖),2h GLU≥11.1 mmol/L血糖浓度>7.0mmol/l(126mg/dl)称为高血糖症;血糖浓度<2.78mmol/l(50mg/d)称为低血糖症;分娩后无论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束后6周复查。

11、糖尿病急性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基丁酸;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HDC;血糖极高,没有明显酮症酸中毒,高渗性脱水;乳酸酸中毒LA 有PH降低12、测定血糖全血比血浆低12%-15%,血糖每小时下降5%-7%;血糖含量,餐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空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葡萄糖氧化酶法+过氧化物酶(UA、Vc、BIL、谷胱甘肽使得结果偏低),我国常用;己糖激酶法(HK):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参考方法;均340nm 检测高血糖症GLU>7 mmol/L;低血糖症GLU<2.8 mmol/L;OGTT 试验(75g无水葡萄糖,儿童1.75g/kg不超过75g);正常糖耐量空腹<6.1 mmol/L,30-60min达到高峰 120min 恢复正常(<7.8mmol/L);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7 mmol/L,1h后出现高峰,峰值(≥11.1mmol/L),2h不能恢复正常;糖耐量受损(IGF) 空腹6.1-7 mmol/L,2h:7.8-11.1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6.1-7 mmol/L ,2h<7.8mmol/L;2h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Hb)6-8周,HbA1c 参考值4%~6%;糖化血清蛋白2-3周,硝基四氮唑蓝(NBT),550nm 检测,血清中白蛋白<30g/L,或尿蛋白大于1g/L时,结果不可靠;胰岛素水平降低常见于1型糖尿病,空腹值常<5U/ml;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见于2型糖尿病;C 肽分泌胰岛素,也可等分子地释放C 肽,C 肽与外源性胰岛素无抗原交叉反应,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I型糖尿病低,2型糖尿病高。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 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4. 维生素代谢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 B、 D、 E、 K及 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

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 D3在 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 NAD 和 NADP,维生素B1合成 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1. 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三)胆汁酸代谢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1.胆红素代谢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 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 1)摄取:肝细胞内有Y 蛋白和 Z 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

Y 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 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Y、Z 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问答明解】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问答明解】

1.三种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类型血液尿液粪便颜色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胆素原正常有无或极微阴性阳性棕黄色溶血性黄疸高度增加正常或微增阴性显著增加加深肝细胞性黄疸增加增加阳性不定变浅梗阻性黄疸不变或微增高度增加强阳性减少或消失变浅或陶土色.2 肾功能分段检查及试验测定部位检测功能常用试验其他试验肾小球滤过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胱抑素 C、尿素、肌酐、尿酸测定菊粉、尿素清除率血胱抑素C测定中分子物质测定屏障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聚乙酰吡咯酮清除率右旋糖苷清除率蛋白尿选择性指数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酚红排泌试验PAH最大排泌量重吸收功能尿氨基酸、尿葡萄糖、尿钠、尿钠排泄分数β2-m清除率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远端肾小管(集合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尿比重、尿渗量测定浓缩稀释试验自由水清除率酸、碱平衡功能血、尿pH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酸、碱负荷试验可滴定酸测定氨滴定测定肾血管和肾单位等滤过、排泌和血循环等综合功能肾血浆流量(PAH清除率)肾血流量有效肾血流量碘锐持清除率酚红清除率肾同位素扫描肾血管造影1.酸碱平衡紊乱的计算。

P174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应考虑代谢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代酸中毒:PCO2=40—(24—cHCO3-)×1.2±2代碱中毒:PCO2=40+(cHCO3-—24)×0.9±5呼酸中毒,急性:cHCO3-=24+(PCO2—40)×0.07±1.5呼酸中毒,慢性:cHCO3-=24+(PCO2—40)×0.4±3呼碱中毒,急性:cHCO3-=24-(40-PCO2)×0.2±2.5呼碱中毒,慢性:cHCO3-=24-(40-PCO2)×0.5±2.5例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pH=7.36,PCO2=54.8mmHg,cHCO3-=31mmol/L。

检验技师考试重要知识点(11-20)

检验技师考试重要知识点(11-20)

检验技师考试重要知识点(11-20)考试重点11.抗凝血酶Ⅲ的抗凝机制:肝素与AT-Ⅲ结合,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Ⅹ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考试重点12.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PL不仅降解纤维蛋白,而且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

PL降解纤维蛋白原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

降解纤维蛋白则产生X,、Y,、D-D、E,片段。

考试重点13.荧光免疫技术常用的荧光色素:①异硫氰酸荧光素,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②四乙基罗丹明,呈橘红色荧光。

③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呈橙红色荧光。

④藻红蛋白,呈明亮的橙色荧光。

考试重点14.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目前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标记用酶。

考试重点15.邻苯二胺(OPD):被认为是HRP最为敏感的色原底物之一。

考试重点16.四甲基联苯胺(TMB):TMB是一种优于OPD的新型HRP色原底物。

已成为目前ELISA中应用最广泛的底物。

考试重点17.吖啶酯:是目前常用的直接标记发光剂。

考试重点18.免疫组化最常用的制片方法:有冷冻和石蜡切片。

首选的制片方法是冷冻切片。

考试重点19.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Ficoll分离液可作为常规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和红细胞层。

考试重点20.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细胞毒性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资料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资料

医学检验的生化复习重点1、电泳是指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的现象,2、光谱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技术。

3、危急值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迅速将检验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或当班护士,并要求接打电话双方都要有通话记录。

4、组合检验实验室在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将某些项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固定的检测系列,如肝功能系列等。

5、真值是指采用一组最可靠的参考方法测得的近似真值的数值。

6、质控物是指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该溶液不能做校准。

7、重复性条件是指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检验人员、仪器、环境、检验程序等,以及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8、再现性条件是指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万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

9、同工酶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10、连续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称为连续监测法。

11、空腹血糖是指体内不摄入含热量的食物后,所测得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2、OGTT 是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2h内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以评价不同个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的一种标准方法,并且对确定健康和疾病个体也有价值。

13、糖尿病(DM)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 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特征。

14、低糖血症指血糖浓度低于空腹血糖参考水平下限。

多数人建议空腹血糖参考下限为2.78mmol/L (50mg/dl)。

15、氧解离曲线当在连续PO2 范围测定血液的S02 时,将S02 与PO2 绘制曲线,得到一个S 型图形,被称作氧解离曲线。

检验技师考试重要知识点(1-10)

检验技师考试重要知识点(1-10)

检验技师考试重要知识点(1-10)考试重点1.羊水的外观及出现异常的临床意义:(1)正常: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妊娠晚期略显混浊。

(2)异常:①胎儿窘迫时,羊水中因混有胎粪而呈黄绿色或深绿色;②母儿血型不合时,羊水中因含有大量胆红素而成为金黄色;③羊膜腔内明显感染时,羊水呈脓性混浊且有臭味;④胎盘功能减退或过期妊娠,羊水为黄色、黏稠且能拉丝。

考试重点 2.检查胎儿肺成熟度的试验:羊水泡沫试验、羊水吸光度测定以及卵磷脂/鞘磷脂(L/S)测定。

考试重点3.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①肿胀性退变表现为胞体肿胀,约增大2~3倍,细胞边界不清楚;胞质内出现液化空泡,有时可将细胞核挤压至一边;细胞核表现为肿胀变大,染色质颗粒模糊不清。

最后胞膜破裂,胞质完全溶解消失,剩下肿胀的淡蓝色裸核,直至逐渐核溶解消失。

②固缩性退变表现为整个细胞变小而皱缩变形;胞质染成深红色;细胞核染色质致密着深蓝色,最后细胞核破裂为碎片或溶解成淡染的核阴影,称影细胞。

表层鳞状上皮常表现为固缩性退变;中、底层细胞常表现为肿胀性退变。

考试重点 4.尿干化学分析检查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的比较:(1)白细胞:①分析仪法(+),镜检法(-):可能的解释为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致使白细胞破坏。

②分析仪法(-),镜检法(+):多发生在尿液中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时,应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准。

(2)红细胞:①分析仪法(+),镜检法(-):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或某些患者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引起红细胞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假阳性。

②分析仪法(-),镜检法(+):可发生在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100mg/L)或试带失效时。

考试重点5.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EDTA盐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医学生化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医学生化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医学生化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医学生化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基础概念1. 化学与生物医学学科的关系: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生物医学则是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学科。

2. 原子与元素: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3.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是物质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 分子和化合物: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的最小粒子,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原子组成的物质。

5. 反应速率和平衡: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二、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组成,碳原子通常形成四个共价键。

2. 功能团:在有机分子中,使分子具有特定性质和化学活性的基团称为功能团,如羟基、羰基、羧基等。

3. 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醇的酸碱性、醇的脱水反应、酯的水解反应、酯的加成反应等。

4. 烃和烃的衍生物:烃是由氢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三、无机化学1. 无机化合物的特性: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受元素组成、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2. 无机酸和无机碱:无机酸和无机碱是无机化合物的两大重要类别。

3. 无机盐和配合物:无机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的化合物。

四、生物化学1. 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2. 生物酶:生物酶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催化剂,可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3. 代谢: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4.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通过胃肠道完成。

五、药物化学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按照作用方式、作用部位、化学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2. 药物代谢和毒性: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产生活性代谢物,药物的毒性与代谢有密切关系。

3. 药物治疗原理: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选择性作用、药物浓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临床检验 生物化学 考试重点

临床检验 生物化学 考试重点

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因此,采血前 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 标准真空采血管 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 采血管内忝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可根据 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普通血清管 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适用于急 诊血清生化试验。肝素抗凝管 绿色头盖, 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适用于红细胞脆性 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 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EDIA抗凝管 紫色头盖,适用于一般血 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枸橼酸钠 凝血试验管 浅蓝头盖,适用于凝血实验, 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枸橼酸钠 血沉试验管 黑色头盖,抗凝剂与血液的 比例为1:4。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 1. 抗凝剂 对抗凝剂的一般要求是用量 少、溶解度大、不影响测定。生化检验常用 的抗凝剂有以下几种: 肝素 、 草酸钾一氟 化钠 ,草酸钾一氟化钠是血糖 测定标本常使用的抗凝剂。2.防腐剂 常 用的防腐剂有:浓盐酸 、甲苯 、冰醋酸 。 第三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生理因素的影响:1.年龄 个体一般可 分为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 个阶段。2.性别,3. 体型,4.妊娠 ,5.昼夜节律的变化(时间)。6.运动。 饮食和药物的影响:1.饮食的影响,饮 食对体液生化成分的影响取决于饮食的成分 和进食时间。一般主张空腹12小时以后取血 。2.药物和毒物的影响。
第三章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 第二节 实验用玻璃仪器 实验用玻璃仪器分为容器类和量器类。容 器类玻璃仪器包括试管、烧杯、锥形瓶、滴瓶 、漏斗等。量器类玻璃仪器用于计量溶液体积 ,不可用做实验容器,包括量筒、移液管、吸 量管、容量瓶、滴定管等。量筒不能用做反应 容器,不能装热的液体,更不可对其加热。容 量瓶不能在烘箱中烘烤,不许以任何形式对其 加热。 第三节 实验方法的选择 实验方法的分级:根据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与精密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决定性方法、参考 方法和常规方法三级。标准试剂的分级:在临 床化学中将其分为三级。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 物)、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控制物。

检验考点总结(中级)-10

检验考点总结(中级)-10

1、常用于清洗蛋白质污染的洗涤液是7.5mol/L尿素洗液。

2、同性半胱氨酸尿症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胱硫醚β合成酶。

3、血清甘油三酯的平均生物变异为23%~40%。

4、血浆中除清蛋白外,几乎都是糖蛋白。

5、考查候选方法的准确性应选用的评价试验为回收试验。

6、微粒体乙醇氧化体系的辅酶是NADPH。

7、肾血浆流量通过肾小球成为原尿的百分数是20%。

8、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校正公式是(UV/P)*(1.73/A)9、免疫比浊法不能测定黏蛋白。

10、AMG、LDL、AFP、IgA不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11、尿素——二乙酰一肟法;尿蛋白——双缩脲法;尿酸——紫外分光光度法。

12、高血钾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醛固酮作用降低。

13、Fanconi综合征表现为钙升高,磷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钙降低,磷升高:降钙素——钙降低,磷降低。

14、重复性试验是考查候选方法的随机误差;干扰实验中加入干扰物形成的误差是恒定系统误差。

15、佐剂的作用机制为①改变抗原物理性状;②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③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④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和诱导迟发性超敏反应。

16、生物膜含量最多的脂类是磷脂;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三酰甘油。

三酰甘油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CM。

17、IFCC推荐测定ALP的底物为磷酸对硝基苯胺。

18、同时测定GGT有助于鉴别ALP升高的来源。

19、Bohr效应是指pH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

pH升高至7.6时,Hb对氧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

20、肌酐清除率在30~40ml/min时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一章临床生物化学的概念:临床生物化学与是在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代谢基础上,研究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病理性变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代谢物的质与量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选择题)第二章1.血浆蛋白质电泳区带顺序:前清蛋白、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γ-球蛋白2.急性时相反应:当人体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等组织损伤(如创伤、手术、心肌梗死、肿瘤等)侵害,诱导炎症,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释放紧急反应性因子,再经血液循环,刺激肝脏细胞产生Hp、Cp、CRP等,使其血浆中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此炎症反应过程,称之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该过程出现的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

各APP升高的速度和幅度有所不同,C-反应蛋白首先升高,在12小时内α1-酸性糖蛋白也升高,尔后α1-抗胰蛋白酶、触珠蛋白、C4和纤维蛋白原升高,最后是C3和铜蓝蛋白升高,通常在2至5天内这些APP达到最高值。

3.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4.清蛋白(Alb)的生理功能:①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以维持血管内外体液的平衡。

②重要的营养蛋白:用于组织蛋白的补充和修复③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Alb的结合而运输④具有缓冲酸碱的能力: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5.CRP的临床意义:CRP是第一个被认识的APP。

CRP是非特异性指标,主要用于结合临床检测疾病:①筛查微生物感染;②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度;③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并发的感染(血清中浓度再次升高)④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监测;⑤监测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简答题)6.体液总蛋白测定的方法:凯氏定氮法是经典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参考方法);双缩脲法是常规方法。

7.清蛋白可与阴离子染料溴甲酚绿(BCG)或溴甲酚紫(BCP)结合,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十章重要考点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本章考点:1.肝胆生化(1)肝脏的代谢(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2.肝胆疾病的检查(1)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胆红素代谢产物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3)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有: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

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第一节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转化和分解氨基酸(4)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 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2)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3)合成某些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及脂蛋白代谢的酶类,参与脂蛋白的代谢和脂类的运输。

(二)维生素及激素代谢1.维生素(1)肝脏能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2)肝脏是维生素转化的场所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2.激素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血浆中的类固醇激素进入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进行一系列转化反应,改变了活性,最后生成易于排泄的代谢终末产物。

许多蛋白质及多肽激素的灭活和氨基酸衍生的激素(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分解代谢主要是在肝脏。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一)概念:机体对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肺、肠、肾等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能力。

(二)意义: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常在肝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质等处有关酶的催化下,使非极性化合物转化为极性基团,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三)反应: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这些反应直接改变物质的基团或使之分解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充分代谢或迅速排出体外,但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

这种肝内的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

三、胆汁酸代谢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份,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转化生成。

成年人每日合成400~600mg,均存在胆汁中。

(一)分类:(二)胆汁酸的功能胆汁酸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胆汁酸是脂类消化吸收的乳化剂,也是脂肪酶的激活剂。

(三)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肝细胞分泌的初级胆汁酸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分泌人胆汁,再排入小肠,约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至肝,经过肝细胞变为结合胆汁酸后,连同新合成的初级胆汁酸一起再分泌至胆汁中,上述这种由肠至肝的过程,称为肠肝循环。

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一)胆红素代谢1.生成: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血红素。

2.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不能被肾小球滤过)3.肝内代谢:肝脏对胆红素有摄取、转化、排泄的功能。

(1)摄取:胆红素随血运输到肝后,在膜上与白蛋白解离,并被肝细胞摄取。

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的两种色素受体蛋白。

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4.肠内变化: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无色的胆素原。

正常人每天从粪便排出40~280mg胆素原,它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成为棕黄色胆素,随粪便排出,成为粪便的主要色素。

一部分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进入肝门静脉,其中大部分以原形再排入胆道,小部分(0.4~4mg)经体循环随尿排出。

(二)黄疸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10mg/L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时,可导致黄疸。

根据机制分成三类1.溶血性黄疸来源增多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尿胆原升高,尿中胆红素阴性.2.阻塞性黄疸排泄受阻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原降低,尿胆红素阳性。

3.肝细胞性黄疸处理障碍血中两种胆红素都升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习题1.有关生物转化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肝脏进行B. 主要在肾脏进行C.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D.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E. 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排出『正确答案』B2.共用备选答案A.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B.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C.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升高,未结合胆红素轻度升高或正常,尿胆原降低,尿胆红素阳性D.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原升高,尿胆红素阴性E.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升高,尿胆红素阴性(1)溶血性黄疸时,何种结果正确『正确答案』D(2)肝细胞性黄疸时,何种结果正确『正确答案』A(3)梗阻性黄疸时,何种结果正确『正确答案』C第二节肝胆疾病的检查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包括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酸代谢障碍、血浆酶异常、血浆蛋白异常。

一、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一)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测定氨基转移酶是催化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

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两种酶的检测现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诊断酶学一章已作介绍1.概况(1)ALTAL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等。

肝细胞的ALT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只有少量在线粒体中。

由于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故有1%的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ALT活性升高1倍。

(2)ASTAST也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

肝细胞中AST大部分(60%)存在于线粒体中,少部分存在于胞质中。

AS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质中的称为胞质AST(c AST);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称为线粒体AST(m-AST)。

正常血清中大部分为c-AST,m-AST仅占l0%以下。

2.参考值:ALT:<40u/L(37℃) (酶速率法)AST:<45U/L(37℃) (酶速率法)AST/ALT:1.15左右3.临床意义:ALT和AST均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生理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活性很低.(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

在急性肝炎过程中,血清ALT活性高低多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

肝炎患者血清ALT变化规律一般为三种:①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ALT升高,出现黄疸后ALT急剧升高,高峰可达正常人的10倍以上,至黄疸极期,ALT迅速下降。

某些无黄疽患者早期ALT也可急剧升高,达高峰后迅速下降至100~200U/L时,常常持续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②部分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较高水平,持续数月或数年而转为慢性肝炎;③轻型无黄疸型肝炎常常只有一过型ALT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ALT的半寿期为47±10小时,AST的半寿期为17±5小时,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ALT明显增高,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与此同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现“酶胆分离”现象,此为重症肝炎临终期的表现,预后极差。

在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线粒体未受破坏,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AST/ALT比值降低,而且血清中AST大部分为c-AST,如损害严重,线粒体受到破坏,血清m-AST才升高,故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

(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慢性迁延型肝炎ALT、AST轻度上升,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有时可降至正常,其他肝功能试验正常。

当病变累及线粒体时AST升高程度可超过ALT。

慢性活动型肝炎,ALT多数升高至参考值3~5倍以上,且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如伴有肝坏死时ALT可升高到参考值10倍以上。

脂肪肝,ALT可持续轻度升高并伴有高脂血症。

(3)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ALT可轻度增高或正常,失代偿期ALT可持续升高。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ALT活性较高可与黄疸平行,AST升高不及ALT显著。

肝硬化病变累及线粒体时,多数AST升高程度超过ALT。

(4)原发性肝癌: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

(5)胆道疾病:正常时肝细胞内ALT、AST的一部分可通过肝细胞膜到肝窦状隙而进入血液,一部分通过溶酶体分泌进入毛细胆管排入小肠,故当各种原因引起胆道梗阻时,后部分酶反流入血,可致ALT中度升高,梗阻缓解后l~2周即可恢复正常。

(6)其他疾病:ALT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机体器官有实质性损害时,ALT均可增高。

如急性心肌梗死、右心功能不全、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或阿米巴性肝脓疡等疾病、疟疾、血吸虫病,外伤、手术等均可造成血清ALT和AST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