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ppt下载-泻下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泻下药PPT

中药学-泻下药PPT
外用能消肿散结,治疮痈肿毒。可用甘遂研末水调外敷。
• 用法用量:不入汤剂,入丸散,每次0.5~1g。
内服宜醋制,外用适量。反甘草。
京大戟
苦、寒 ;有毒。 归肺、肾、脾经。 功效: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 【应用】 本品毒烈之性与功用和甘遂相似,但逐水之
力稍逊,治水肿、痰饮、臌胀等证,常与甘遂同 用。偏行脏腑之水湿
—配附子、党参(温脾汤) ⑶ 痢疾初起,肠道湿热积滞不化
—配白芍、黄连(“通因通用”法)。 现代中西医结合: 急腹症——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肠痈
2、火热亢盛——取其“釜底抽薪” —使上炎之火下泄。
治吐衄,目赤,口疮,牙痛,咽痛等 ——配黄连、黄芩(泻心汤)
3、热毒壅滞——使热毒下泄 痈肿疔疖——配金银花、野菊花 肠痈初起——配牡丹皮、桃仁(大黄牡丹皮汤) 烧烫伤——单用或配用。 闭经——配益母草、红花
五、配伍应用 常与行气药配伍应用是本章药的配伍特
点。此外,还宜根据寒热虚实不同进行适当 的配伍。
4
六、使用注意
1.因证选药,因人而异。
2.中病即止,攻下药与峻下逐水药作用较强,部分有 毒,易伤正气和脾胃,故老人、小儿、体虚或脾胃 虚弱者慎用,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当慎用或忌用。 “得快利,止后服,不必尽剂。”
使用注意:哺乳期妇女慎用
芒硝
来源:
热水溶解
含有Na2SO4的天然矿物 -------- 皮硝
过滤
萝卜水煮
--上--层---液---冷--却--- 芒硝 ---风-----化---- 玄明粉(元明粉)
下层结晶
失去结晶水
朴硝 (皮 硝)
大黄
芒硝
泻热通便 —治热结便秘 泻火解毒 —治疮痈、咽痛

中药学精第十章 泻下药PPT课件

中药学精第十章 泻下药PPT课件

18
总之:大黄性味苦寒,直降下行,走而 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既泻积滞,又泻 实热。故用于胃肠积滞,大便不通,腹满 胀痛,热结便秘,神昏谵语和血热妄行之 证,但治头目病时须酒制,所谓“沉者引 之以酒则浮而直上巅顶”即为此意。
歌诀:大黄苦寒攻积,泻火凉血祛瘀。
导瘀泻下力猛,疮痈黄疸可医。
ppt精选版
均主大便秘结诸证。如五仁丸(汤)(麻仁、 郁李仁、杏仁、桃仁、松子仁)为丸或水 煎服。
ppt精选版
31
郁李仁
ppt精选版
32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主肺燥咳 嗽。
ppt精选版
33
第3节 峻下药
特点:
① 泻下作用迅速,性质猛烈,多属苦 寒有毒之品,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能 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除,部分 药物兼有利尿作用,用于水肿、胸腹 积水及痰饮喘满诸证。
第10章 泻下药
ppt精选版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定义、功效、适应范围、 配伍及注意事项。
2、掌握泻下药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性能特 点
3、掌握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及相似药物 的异同点。
4、熟悉攻下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有 毒,需注意剂量,用法。
ppt精选版
2
概述
一、含义: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润 肠通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泻下药。
ppt精选版
4
四、泻下药的分类:
泻下药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攻下药--泻下力强,性味苦寒,有攻下里 实及清热泻火之功。主大便燥结,宿食积滞,虫 积,瘀血及血热妄行兼大便秘结者。
2、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多为植物的种仁, 富含油脂,有润燥滑肠缓下大便之功,用于虚人 肠燥便秘证。

(精)《中药药理学》第七章 泻下药PPT课件

(精)《中药药理学》第七章 泻下药PPT课件

(4)利尿、改善肾功能
大黄酸、大 黄素、芦荟 大黄素po.
利尿 Na+,K+ ↑
抑制肾髓质Na+,K+-ATP酶
大黄
改善肾衰动物模 型的指标异常
氮质血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肯定
▸ 泻下---- 肠道氨基酸吸收减少 ▸ 血中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合成↑ ▸ 抑制体内蛋白质分解 --- BUN来源↓ ▸ 促进BUN、Crea随尿液的排泄 ▸ 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
煎煮和炮制方法 久煎蒽苷水解 继发性便秘、鞣质“泻剂结肠”
临床上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绝大多数有长期服用接 触性泻剂如大黄、酚酞、番泻叶等病史,开始时多为 小剂量偶而服用,逐渐演变为长期应用,到后期则是 靠大剂量泻剂维持排便,不服泻剂不排便,形成“泻 剂结肠”(肠黏膜、平滑肌和肠内神经病变)。
(2)保肝、利胆
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 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目前, 消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 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 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马歇尔和沃伦的发现,革命性 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 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 了贡献。也有人称幽门螺旋杆菌为幽门螺杆菌或幽门 螺旋菌。
免疫调节 显著提高感染模型动物的免疫功能。
(7)抗过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大黄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清除O2-和·OH,并能抑 制·OH诱导的小鼠肝脏匀浆上清液过氧化脂质
生 成。
生品>酒炙品>清炒品。
2. 其他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强心、解热、延缓衰老、减肥等。
综上所述,大黄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与其荡涤 肠胃,攻积导滞,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是泻下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免疫调节以及清 除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等作用;通过降低血液黏度、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作用而逐瘀通经。大黄功效 的物质基础是蒽醌类衍生物。大黄对急慢性肾功能衰 竭的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肿瘤作用,则是大黄功效 的现代进展。

中药学课件-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泻下药

抗菌抗病毒
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游离苷元 作用特点:为广谱抗菌药、常见致病菌有效。 作用特点:为广谱抗菌药、常见致病菌有效。 对流、乙肝、孤儿病毒等有效; 对流、乙肝、孤儿病毒等有效; 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涤虫,血吸 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涤虫, 虫以及钩端螺旋体有效。 虫以及钩端螺旋体有效。 作用机制:制细胞内生物氧化酶系统, 作用机制:制细胞内生物氧化酶系统,抑制 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核酸、 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核酸、核蛋 白合成;诱生干扰素。 白合成;诱生干扰素。
止血 有效成分:儿茶素、没食子酸。 有效成分:儿茶素、没食子酸。 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 1)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 )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 2)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量, )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量, 缩短凝血时间; 缩短凝血时间; 3)降低抗凝血酶活性; )降低抗凝血酶活性; 4)降低纤溶酶活性,加速血液凝固; )降低纤溶酶活性,加速血液凝固; 5)收缩受损局部血管。 )收缩受损局部血管。
解热
1)减少中枢致热介质:减少PGE、CAMP; )减少中枢致热介质:减少 、 ; 2)抑制 酶活性, )抑制Na+-K+-ATP酶活性,减少 - - 酶活性 减少ATP 的生成,减少产热。 的生成,减少产热。
抗炎 对一般性炎症早、 对一般性炎症早、晚期均有效 1)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PG合成; )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 合成 合成; 2)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LT)的合成。 )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 )的合成。
二、共同的药理 作用
泻下作用 化学性刺激:大黄、 刺激性泻下 化学性刺激:大黄、巴豆 容积性刺激: 容积性刺激:芒硝 火麻仁、 润滑性泻下 火麻仁、蜂蜜
利尿
以峻下遂水为明显
抗炎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
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
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
“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 热结滞症候,应用通里攻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 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中药学课件
10
大黄之主治功效
二、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之血热出血 火热上炎之目赤咽痛牙痛 热毒痈肿、水火烫伤
清血分实热
2020/3/22
中药学课件
11
大黄之主治功效
三、清泄湿热 ①湿热黄疸(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出) ②湿热淋证(碱化尿液,止小便疼痛)
四、活血通经 月经不调、经闭、产后
蓄血证 瘀血诸症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于病后体虚及胎前产后的肠燥便秘; 2. 郁李仁质润而降,又可行气,通便作用较强,
治疗气滞肠燥便秘及二便不利之水肿最为适 宜。
2020/3/22
中药学课件
38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 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 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 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 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中药学课件
46
巴豆
制霜用。 泻下寒积—大量治寒凝便秘,小量消积。 逐水: 祛痰利咽—治喉痹欲死等。 疗疮祛腐—治恶疮等。 炒炭止泻—治冷泻。 注意:内服0.1—0.3g,入丸散,药后忌
热粥,反牵牛,体弱忌服。
2020/3/22
中药学课件
47
牵牛子
【药用】本品为旋花科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中药学》之泻下药

《中药学》之泻下药

中药学》之泻下药1攻下药(泻下力较强):大黄、芒硝、番泻叶2润下药(泻下力缓):火麻仁(麻仁丸)3峻下逐水药(泻下峻猛):甘遂、巴豆、牵牛子大黄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别名:川军,西军,酒军,熟军功效与应用:1.泻下攻积泻下作用强,尤适宜热结便秘。

大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

2.泻火解毒用于上焦火毒证(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热毒疮疡,烧烫伤。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

4.活血祛瘀用于瘀血证。

还可清泄湿热,用于治疗痢疾、黄疸、淋证等湿热证。

常用饮片:生大黄(片或丁)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用法:攻下生用,后下活血祛瘀酒蒸清上焦火酒炒止血炒炭1、药味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服。

2、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芒硝来源: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Na2SO410H2O)功效与应用:1. 泻下软坚“大黄无硝不下”2. 清热消肿外用治疗痈肿疮疡,目赤咽肿口疮。

用法:冲服(芒硝入水即化)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中药学》之祛风湿药用于风湿痹证①风寒湿痹②风热湿痹③痹证日久肝肾两虚。

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徐长卿、川乌(大毒)、蕲蛇(有毒)、木瓜、乌梢蛇、桑枝。

祛风湿清热药:防己、雷公藤(大毒)。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香加皮(有毒)。

独活与羌活的比较相同点:1.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

2. 发散风寒湿表邪,用于风寒挟湿表证。

不同点:独活:尤善于祛风湿止痛。

作用部位偏下,以治疗下肢痹证为宜。

解表作用较羌活弱。

羌活:解表力较独活强,祛风湿止痛作用部位偏上,以治疗腰以上风寒湿痹为宜。

羌活配独活:散风寒湿力强,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川乌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有大毒,炮制后用。

(生品0.3g 可引起中毒)用法用量:1-3g 。

宜先煎,久煎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反贝母类、瓜蒌类、白蔹、白及、半夏。

(半蒌贝蔹及攻乌)化学成分:①生物碱,主要为: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退出
二、处方用名:
大黄
大黄 将军 锦纹
生军、生川军、生锦纹、 生大黄 酒川军、酒洗大黄 制军、制川军、制大黄
弘景“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 也。” 202李0年1东0月2垣日 :“推陈出新,如戡定祸乱以至太平,所
退出15
三、性能特点:
功效
2020年10月2日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逐瘀通经 利湿退黄
1)湿热痢疾: ~~黄连、木香 木香槟榔丸 ; (“通因通用”) 2)湿热黄疸:~茵陈蒿、栀子 (茵陈蒿汤) 3)热淋:~木通、车前子、滑石、萹蓄(八正散)
2020年10月2日
22
五、用量用法:
用量:5~15g。 用法:煎服。欲攻下,
宜生用,轻煎或泡服。 久煎则泻下力缓。欲活 血用酒军,欲止血用大 黄炭。
2)里实兼正虚者,与补虚药同用,攻补兼施; 3)本品多配伍行气药,可加强泻下导滞作用; 4)若寒积便秘,与温里药同用,以散寒通结; 5)急腹症,配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药。
2020年10月2日
8
5. 使用注意
1)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作用较猛,尤其后者,更 易伤正气,凡正虚体弱、胎前产后、月经期当慎 用或禁用。
2)注意炮制、用量、用法及禁忌证。 3)泻下药易伤胃气,当中病即止。
2020年10月2日
9
第一课件网
第一节 攻下药
2020年10月2日
10
攻下药
功效: 泻下通便作用,清热泻火。
适应范围: 1.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实热积滞之证。 2.具有较强清热泻火作用的攻下药,又可用于:
大黄
退1出6
大黄
【临床应用】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1. 用于热结便秘 。
1)阳明腑实证:~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大承 气汤)
2)冷积便秘:~附子、干姜等(温脾汤)
3)里实热结而气血虚者:~党参、当归等(黄龙汤)
4)热结津伤者:~生地、麦冬、玄参等(增液承气汤 )
2020年10月2日
3
3.适应范围
1)热结便秘; 2)寒积便秘; 3)津亏便秘; 4)饮邪内停; 5)热痢初起; 6)急腹症。
2020年10月2日
4
4.分类及特点
1)攻下药
多苦,寒。入胃、大肠经。 泻下作用强,善泻热通便。
治热结便秘及实热证。
2020年10月2日
5
2)润下药
芒硝
芒硝
2020年10月2日
玄明粉
26
二、处方用名:
芒硝 朴硝 玄明粉 元明粉
第一课件网
芒硝
2020年10月2日
退出27
三、性能特点:
功效
2020年10月2日
软坚泻下 清热消肿
2020年10月2日
大黄
退出 23
使用注意
1.孕妇、月经期、哺乳期禁用。 2.如非实证不宜应用。 3.脾胃虚弱者慎用。
大黄
2020年10月2日
24
芒硝
一、药用来源
五、用量用法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对比
四、临床应用
2020年10月2日
25
一、药用来源:
本品为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2020年10月2日
11
第一节 攻下药
n 大黄(A) n 芒硝(A) n 番泻叶(C) n 芦荟(C)
2020年10月2日
12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2020年10月2日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13
掌叶大黄
大黄
蓼科植物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2020年10月2日
根及根茎
第十章 泻下药第一课件网 源自2020年10月2日1
【概述】
1. 定义 凡以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020年10月2日
2
2. 性能特点
1)性味归经:
本类药物多苦,咸,甘。寒,凉。入大肠经为主 。
2)作用
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的作用。
多甘,平。质润,入大肠经。 泻下作用缓和,善润肠通便。 治肠燥便秘。
2020年10月2日
6
3)峻下逐水药
多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泻下作用峻猛,善通利二便。 治胸腹积水、水肿及痰饮喘满等体壮邪实者。
2020年10月2日
7
4.配伍应用
1)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 ;
痛”。)
2020年10月2日
18
大黄
【临床应用】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2. 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咽痛 。
1)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黄连、黄芩等 (泻心汤)
2)火热上炎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连、 黄芩、丹皮、赤芍等(凉膈散)
2020年10月2日
19
【临床应用】
3. 用于热毒疮疡,烧烫伤 。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1)热毒痈肿:~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 2)肠痈:~牡丹皮等。(大黄牡丹汤) 3)烧烫伤:~地榆等。
第一课件网
2020年10月2日
20
【临床应用】
4. 用于瘀血诸证 。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1)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桃仁、地鳖虫等(下 瘀血汤)
2)妇女瘀血经闭:~桃仁、桂枝 (桃核承气汤)
3)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桃仁、红花等(复元活血 汤)
2020年10月2日
21
大黄
【临床应用】
5. 用于湿热痢疾,黄疸,热淋 。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 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
炽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
3.此外,对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 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 因。
4. 对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 体的排出。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 指导,目前在临床上有了新的应用。
5)热痢初起:~黄连、木香。
2020年10月2日
17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活血祛瘀 清热利湿
w5)心火亢盛,癫狂失心: ~桃仁、芒硝
w (“实者泻其子”)
w6)肺热咳喘: ~石膏、瓜蒌 宣白承气汤
(通府气而降肺气,清腑热而脏热亦清。)
7)急腹症
(“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