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表格
后期软件中制作景深效果(图文篇)
![后期软件中制作景深效果(图文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177a3587c24028915fc3a7.png)
后期软件中制作景深效果(图文篇)直线网我们都知道在三维软件中渲染景深效果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景深的效果留到后期软件里面去做。
这一期的教程呢,我就带领大家了解学习在后期软件里制作景深效果的方法。
这次的教程分为上下两篇,第一部分讲解后期做景深效果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一些常规的做法以及节点的连接,适合对于后期制作景深还不是很熟悉的新手朋友观看学习,高手可以略过。
而第二部分呢,则是着重去分析一些带有透明的物体的后期景深处理方法,其中包含了一些特别的制作小技巧,并不被大众所熟知,适合在学习了第一部分以后再来观看,或者有一定基础直接观看。
个人水平有限,教程的制作过程中难免有所偏颇,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基础篇首先呢,景深是光线穿过相机镜头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直观感受是,对焦点的画面清晰,别的地方都是模糊的结果。
我拿了两张我个人以前拍的照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第一张照片里,手是清晰的,而被雨淋过的城市却非常模糊,甚至灯光都已经散成一个一个圆形的光圈(所谓的焦外效果或者bokeh现象)。
第二章照片里呢,因为使用的是大光圈镜头,所以景深非常浅,只有画面中间一条缝是对焦的,周围都虚得厉害。
可以看出,景深效果对于画面整体感觉的提升帮助非常巨大。
所以不管是制作精良的动画片或者静帧作品,对于景深效果的制作都该非常重视。
而众所周知,在三维软件中渲染景深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后期软件里制作景深。
那么我们马上开始制作方法的讲解。
首先,你要有一张渲染好的,没有景深效果的渲染图;其次你要获得一张图片,叫做Z通道。
Z通道这张图片记录的是三维场景中的深度信息,离画面越近的地方越白,离画面越远的地方越黑。
我们通过这个通道来告诉后期软件,我们渲染的图片中的像素,到底哪些离得近,哪些离得远,然后软件就可以自动帮我们计算出景深的效果了。
如何获得z通道呢,我们可以通过maya的渲染层预制来快速获得。
方法是将场景中的物体全部选中,放入一个新的渲染层,右键最后的选项attributes,会调出渲染层的设置,然后在presets预制里面,选择luminace depth选项,则所有该渲染层中的物体,都会被赋予能够渲染出Z通道的材质。
景深拍摄的操作方法
![景深拍摄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99c9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7.png)
景深拍摄的操作方法景深拍摄是指通过调节相机的光圈大小来达到拍摄出清晰感和背景模糊的效果。
景深是指在一张照片中从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较浅的景深使得主体更加突出,而较深的景深则能够清晰地呈现整个画面。
要进行景深拍摄,首先需要了解相机的光圈范围。
光圈是用来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就可以调整景深。
一般来说,较大的光圈(如f/2.8)会产生较浅的景深,而较小的光圈(如f/11)则会产生较深的景深。
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主题和背景的位置关系。
景深会根据物体距离相机的远近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主题和背景的距离来达到不同的景深效果。
在拍摄人像时,通常希望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因此可以将主体放置在相机前方,同时远离背景,以便达到较浅的景深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控制景深。
大焦距会产生较浅的景深,而小焦距则会产生较深的景深。
因此,拍摄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
同时,选择合适的镜头也是拍摄景深的关键。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比变焦镜头更容易实现较浅的景深效果。
常用的人像定焦镜头有50mm、85mm等,通过使用这些镜头可以更好地突出主体。
在拍摄时,我们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进行景深控制。
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相机会自动调整其他参数以确保曝光正确。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
在手动模式下,我们可以完全控制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参数。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根据实际拍摄情况来达到理想的景深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实现景深效果。
例如,使用中大光斑的滤镜可以制造出特殊的景深效果。
此外,利用后期处理软件也可以对照片进行景深调整,但这会增加后期处理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因此建议在拍摄时尽量通过控制光圈和距离来实现所需的景深效果。
总之,要想实现理想的景深效果,需要熟悉相机的操作,了解光圈、焦距和相机与主题、背景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景别的概念
![景别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5a7a6a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景别的概念景别,就是拍摄影片时所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摄影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距离,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
在具体拍摄过程中,通过运动摄影机镜头和光圈与景深之间的搭配,将前后左右空间范围的影像以正常的视觉效果显示在银幕上。
为了说明景别的概念,先要搞清楚两个相关的概念:长宽比和景深。
长宽比的含义是:被摄体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物理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
而景深的含义是指光学系统能够记录下来的,由焦点平面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的深度范围。
那么一个镜头内部各个位置的长宽比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镜头里包含了6种景别的特征。
(一)景别的种类从以上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一个镜头的景别基本上有两大类。
一是从镜头的景别特征来区分的,即根据镜头的景别特征将一个镜头区分为广角、标准、长焦、中焦、短焦、超广角和特写等七个景别;二是从景深特征来区分的,即根据景深的特征将一个镜头区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个景别。
这是景别最简单的划分方法。
还有另外一种是根据人物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进行划分的。
也就是根据空间距离和人物所处的角度来划分。
比如,从人物与镜头的关系角度划分为高调(镜头的视角高于人物的视角)、低调(镜头的视角低于人物的视角)和中间调(介于二者之间)。
以此类推,还可以细分出很多种。
二是场面调度和节奏。
景别的划分给导演提供了一种宏观控制手段,帮助导演把握和控制影片的节奏。
三是突出主体和突出重点。
四是确立景别和画面构图。
在实际的创作中,导演还必须根据具体的拍摄条件,利用景别的特性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够确定镜头所需要表现的内容和形式。
但是,摄影者又不可以随意地使用景别,如果用得不当,就会造成画面变形和造型元素变形,产生不协调的感觉。
在影视剧中,画面景别的安排对剧情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到故事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刻性。
景别选择的正确与否,除了受客观因素限制外,更主要的取决于主观的表现。
要充分体现出每个镜头的特性和风格,就必须合理地运用景别。
景深效果实现技巧——Adobe Photoshop软件指南
![景深效果实现技巧——Adobe Photoshop软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a7084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4.png)
景深效果实现技巧——Adobe Photoshop软件指南随着数码摄影的兴起,人们对于照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深效果是其中一项能够提升照片质感的技巧,能够使照片中的主体更加突出,让画面更具立体感。
而Adobe Photoshop软件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通过它的各种功能与技巧,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想要的景深效果。
一、利用图层来增加景深效果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图层功能来增加景深效果。
首先,打开一张想要编辑的图片。
然后,在图层面板中新建一层。
接下来,选择画笔工具,设置画笔的不透明度为50%,颜色选择为黑色。
通过在新建的图层上绘制模糊效果的黑色画笔,可以达到景深的效果。
二、使用径向模糊工具增强景深效果径向模糊工具是Photoshop中常用的增强景深效果的方法之一。
选择软件中的径向模糊工具,点击图片上的主体区域并拖动以定义模糊中心,然后调整模糊的半径。
通过适当调整模糊的半径,可以使得主体更加突出,同时在背景上形成模糊的景深效果。
三、利用层样式制作景深效果层样式是Photoshop中的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视觉效果,包括景深效果。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需要添加景深效果的图层,右键点击并选择“样式”。
在弹出的样式选项中,点击“投影”选项卡,调整投影的参数以实现景深效果。
通过调整投影的角度、距离和模糊度等参数,可以让主体更加突出,形成真实的景深效果。
四、使用渐变工具创造景深效果渐变工具是Photoshop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也可以用来实现景深效果。
选择渐变工具,然后选择“径向”渐变类型,调整渐变的颜色和透明度。
通过在背景层上使用径向渐变工具,可以使得背景从主体区域逐渐模糊,形成景深效果。
五、利用滤镜制作景深效果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功能非常强大,也可以用来制作景深效果。
选择需要添加景深效果的图层,点击菜单栏中的“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通过调整高斯模糊的半径,可以模糊图层的边缘,形成景深效果。
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 Photoshop 景深效果与径向模糊运用技巧
![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 Photoshop 景深效果与径向模糊运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021a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e.png)
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Photoshop 景深效果与径向模糊运用技巧在摄影中,背景模糊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法,以突出被摄物体并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而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也可以轻松实现这一效果。
本文将分享如何利用Photoshop的景深效果和径向模糊工具来快速制作背景模糊效果。
首先,打开你要编辑的图像,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模糊”选项。
在模糊菜单中,点击“景深”选项。
在景深选项中,你可以看到两个滑块:焦点和半径。
焦点滑块用于调整景深中心的位置,你可以将其拖动到你想要的位置。
而半径滑块则用于调整景深效果的强度,增加数值会使背景更加模糊。
但需要注意的是,景深效果是建立在图像的深度信息上的,因此如果你的图像没有明确的深度信息,景深效果可能不太明显。
如果你的图像没有明显的前景和背景,那么你可以通过创建渐变遮罩来增加景深的效果。
创建渐变遮罩的方法是选择“图层”菜单下的“新建填充或调整图层”选项,然后选择“渐变”选项。
在渐变工具中,选择一个颜色渐变,比如从黑色到白色的渐变,点击确定后你会看到图像上覆盖了一个渐变图层。
现在按住Ctrl键(Windows系统)或Command键(Mac系统)并单击渐变图层的缩略图,在图像中创建一个选区。
然后将焦点滑块拖到选区内,这样景深效果会更准确地应用在选区内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通过径向模糊来增强背景的模糊效果。
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模糊”选项,然后点击“径向模糊”。
在径向模糊选项中,你可以调整径向模糊的中心位置,拖动滑块或手动输入数值来实现想要的效果。
同时,你还可以调整模糊的半径和模糊角度,以及选项下的其他参数来进一步优化效果。
通过在Photoshop中使用这两个工具,你可以快速有效地制作出逼真的背景模糊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应用背景模糊可能会导致图像出现不自然或失真的效果,所以请在使用时务必谨慎。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调整这些工具的参数,你将能够根据不同的图像和效果需求,为你的作品添加独特的背景模糊效果。
景深表查询
![景深表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7e8d69fcbceb19e8b8f6bad3.png)
焦距为17,28,40,70,150,200时,对焦距离分别为1-6米时的近景深,远景深和景深范围. 例如:焦距为70mm,光圈为5.6,对焦距离为3M时,
近景深为2.75m、远景深为3.31m,景深范围为0.56m。
例如:当镜头焦距为70mm,光圈为5.6,由上表查得比值为12.5,再在下表中查12.5对应的不同距离的景深范围,对焦距离为3M时,景深范围为0.56m。
错误:1.拍风光时,光圈越小越好。
去年跑新疆,用17—40的头拍了不少风光片,为了增加景深,光圈用了22,回来后,发现不理想。
由1楼的表可以看出,当对焦距离在6米时,用光圈8即可获得2.87M到无穷远的景深范围。
光圈用22时,速度降低,拍糊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光圈叶片边缘对透过光线的影响增加,因而照片的质量下降。
2.好用2.8的光圈。
用大光圈可虚化背景,突出主题。
俺用时,有时连主题都虚了。
例如用200mm焦距时,对焦距离在2m 时,景深只有4cm,MM不糊才怪,用俺的150mm微距,对焦距离在0.38m时,景深只有2mm,拍。
CCD像素、视野、分辨率
![CCD像素、视野、分辨率](https://img.taocdn.com/s3/m/61943c1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7.png)
CCD像素、视野、分辨率1、什么是相机像素(Pixel)?像素是衡量相机的重要指标。
它由相机内光电传感器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所决定。
⼀个光敏元件就对应⼀个像素。
因此像素越⼤,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相应的相机硬件成本就越⾼。
例如:⼀个相机最⼤可以拍出1600像素×1200像素的相⽚,它的像素值就是1600×1200=192万,约等于200万,这就是⼀台200万像素的相机。
数码相机的“多少万像素”的概念就是这样来的。
2、什么是相机视野?(FOV=Field of View)是指相机实际拍摄范围的⼤⼩,并不是被测物体的⼤⼩。
⼀般规定相机在Y ⽅向所能拍摄到的最⼤实际距离称为视野。
(单位:mm)正常:1英⼨=25.4mm=2.54cmCCD领域:1英⼨=16mm如上图CCD每格像素尺⼨为4.4um*4.4um,根据相机的像素计算CCD尺⼨。
如200万相机,长1600*4.4=7.04mm,宽1200*4.4=5.28mm,对⾓线长度为9mm,CCD的尺⼨为9mm/16mm=1/1.8英⼨。
以欧姆龙FZ-S5M2、FZ-S2M、FZ-S为例:CCD相机500万像素200万像素30万像素像素尺⼨ 3.45um 4.4um 7.4um 2/3英⼨1/1.8英⼨1/3英⼨FOV=CCD/β,视野=相机Y⽅向尺⼨/镜头光学放⼤倍数。
镜头放⼤倍数越⼤,视野越⼩,分辨率越⾼。
3、什么是分辨率?(Resolution)分辨率等于所拍摄物体的⼤⼩(mm)除以像素数(pixel),单位(mm/pixel )。
分辨率由相机的像素以及Y⽅向的检测视野来决定。
4、什么是景深?(DOF=Depth of Field)景深是指在镜头成像的垂直⽅向上(即Z⽅向),能够清晰成像的前后距离。
在许多应⽤中,我们总希望镜头的景深⾜够⼤,可以通过降低镜头的通光量,也就是将光圈减⼩,光圈的F值调⼤。
如下图所⽰,表⽰F值与光圈⼤⼩之间的关系(光圈值 F 越⼩,通光孔径越⼤。
景深特效制作技巧
![景深特效制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10427b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0.png)
景深特效制作技巧景深是一种通过调整相机的焦点,将图像中的某些区域保持清晰,其他区域模糊的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使照片或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工具来制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深特效。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你制作出出色的景深特效。
1. 使用深度图层深度图层是实现景深效果的关键。
首先,打开你想要编辑的图像,在图层面板上创建一个新图层,并命名为“景深”。
然后,在景深图层上使用画笔工具,将带有中性灰的颜色(例如RGB(128, 128, 128))绘制在想要保持清晰的区域。
然后,使用模糊工具或高斯模糊滤镜将其模糊化。
通过调整透明度或使用橡皮擦工具,可以控制景深效果的强度。
2. 利用径向模糊径向模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模拟出景深效果。
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模糊”选项,然后选择“径向模糊”。
调整模糊的角度和半径,以使图像的某些区域保持清晰,其他区域模糊。
你还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或层蒙版来精确控制景深的位置和强度。
3. 使用梯度工具梯度工具是创建景深效果的另一种强大工具。
选择梯度工具,然后在工具选项栏中选择合适的梯度。
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并使用梯度工具从清晰到模糊的方向绘制。
你可以使用渐变编辑器来控制渐变的强度和颜色。
然后,通过调整透明度或使用橡皮擦工具,来细化景深效果。
4. 操作图层蒙版图层蒙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在图片中创建景深特效。
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并在图层蒙版上绘制一个渐变。
你可以使用黑色渐变,从清晰到透明或模糊的方向绘制。
通过调整渐变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
5. 调整图层的透明度和模糊度通过调整图层的透明度和模糊度,你可以轻松地制作出景深效果。
选择要调整的图层,在调整面板中,可以通过滑动透明度和模糊度滑块来实现效果的变化。
透明度设置较低,模糊度设置较高的区域会变得模糊,而透明度高,模糊度低的区域会保持清晰。
总结:利用PhotoShop的工具和技巧,我们可以轻松制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深特效。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04144533d4b14e84246821.png)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本篇就是在认为您已阅读了百度“堆叠吧”中得一些相关基础内容后编写得。
在上两篇ZS教程中,通过火柴棒得游戏相信您已经明白了堆叠技术最基本得原理。
然而一般堆叠摄影不就是用来拍摄常规大小得景物得,本次我们就来试一试更小得景物,并且采用堆叠界更常用得方式,也就就是移动相机法,而不就是旋转镜头法。
我们仍然将相机假设在一个简易得三脚架上,背景为标尺,这次得景物就是一个苹果手机Home键内部得二维码,二维码本身宽约3mm。
(下图只就是为了说明被摄物得尺寸很小)镜头(佳能MP-E 65mm)得放大倍数设置为2X。
但就是这次我们在相机与三角架之间放置了一个晟崴得手动微距导轨。
在ZS得教程中,我们提到了“步进/Step Size”这个概念,这就是堆叠摄影技术最关键得一个设置参数。
要拍摄更小得景物,我们需通过这个手动微距导轨来更精确得控制步进。
我们这次要将每次推进得距离控制在0、1mm左右。
由于晟崴得螺杆每圈导轨运行距离为1、25mm,我们可以近似得将它得螺杆把手想象成钟面,等分成12份,把手每旋转一个钟点位置,即旋转了大约0、1mm。
如下图:以下就是我们瞧到得成品图(事实上这个二维码可以在更高倍数下瞧到更多得细节):以下两张照片就是您会在相机中瞧到得其中两张照片,就是我们调整光圈F值到5、6,然后分别对焦在景物最近端与最远端得到得两张照片。
为什么要将F值调整到5、6呢?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复杂得问题,这涉及到衍射、弥散圆等比较复杂得光学问题;但就是目前您只需知道,这就是由于您使用得镜头类型与放大倍数所决定得,并且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我们需要得步进为0、1mm。
作为新手比较方便得方法就是查询一些前人总结得表格,文章得最后附上ZS软件提供得《步进/DOF表》,事实上一般习惯就是按照表内数据得70%来确定实际值得。
如果我们不严格遵守查表得到得步进:0、1mm或者使用更小得值会发生什么?因为如果将步进调整成0、2mm或者以上我们将得到一条清晰,一条模糊得图像,我们称之为Focus Banding——堆叠失焦条纹现象,如下图:在本例中我们为了将背景(同时也就是标尺)拍摄清楚,拍摄了30张照片,也就就是说本图目标得总体景深就是3mm。
AE景深特效 虚实结合与景深透视教程
![AE景深特效 虚实结合与景深透视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3873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e.png)
AE景深特效:虚实结合与景深透视教程景深是一种常用的特效处理方法,可以使画面中的前景和背景产生明显的层次感。
在Adobe After Effects(AE)软件中,我们可以利用景深工具和技巧来实现虚实结合的特效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AE软件中景深特效的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提升视频制作的专业度和创造力。
首先,在使用AE景深特效前,我们需要明确景深是什么。
景深是指在拍摄或制作画面时,通过调整焦距和光圈大小,使得画面中某一部分清晰而其他部分模糊的效果。
这种效果使得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清晰部分,突出了画面的主题。
在AE中,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景深特效:一种是利用摄像机层和焦点调整,另一种是利用图层自带的景深工具。
第一种方式是利用摄像机层和焦点调整。
首先,在项目面板中创建一个摄像机层,然后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应用景深特效的图层,在“相机”选项中选择之前创建的摄像机层。
接下来,打开摄像机层的属性面板,在“焦点距离”选项中调整焦点的位置。
将焦点位置设置为画面中你想要清晰的部分,其他区域将会被模糊处理。
可以通过调整焦点距离的数值来改变景深效果的强弱。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摄像机层的光圈大小来改变景深的程度。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图层自带的景深工具。
在AE中,有一些图层具有自带的景深属性,如灯光层和3D图层。
利用这些图层的属性,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景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应用景深特效的图层,打开图层的属性面板,找到“景深”选项。
通过调整景深属性中的相关参数,如焦距、光圈大小和景深范围,来实现虚实结合的特效效果。
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调整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景深效果。
在使用景深特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焦点位置和景深范围非常重要。
通过调整焦点位置,可以突出画面中的某一部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通过调整景深范围,可以控制焦点清晰和模糊的过渡效果,使得过渡更加自然流畅。
其次,根据画面中的元素和情节需要,选择合适的景深强度和效果。
收藏!摄影新人需要的12张表格(随时备查)
![收藏!摄影新人需要的12张表格(随时备查)](https://img.taocdn.com/s3/m/7e7a70f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a.png)
收藏!摄影新人需要的12张表格(随时备查)对于摄影新手来说,总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理论上的,而有些问题需要进行一些“量化”才能更好理解,今天列举12个摄影新手最需要的常识性表格,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同时拍摄出更出彩的照片。
表1:主要传感器尺寸与等效焦距转换倍率画幅尺寸是大家最长摸不到头脑的东西,这里我们列举了各类相机的画幅尺寸,包括手机和常见卡片机。
用户在刚开始选择相机的时候,对画幅全然没有概念,例如很多人对于D7000与D700毫无概念。
这里大家需要知道,简单来说一句话,画幅越大画质越好!而不同传感器对于镜头焦距会有所影像,小底相机上焦距会更长,而且也会影响光圈和虚化,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了解不同画幅的关系对于相机选购和镜头选购更有帮助。
表2:焦距与视角的关系画幅之外的问题自然就是镜头的焦距问题。
大家都知道焦距越长,视角越窄,具体的视角对应我们还是来看这个图,这张图来源比较多,此处用的是佳能官方数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焦距是等效焦距,如果使用M43画幅搭配25mm的镜头,那么等效焦距应该乘以上一段的转换倍率,也就是50mm。
广角更适合拍摄风光,而长焦会压缩空间,适合旷野的风光,人像则是50-105mm更合适表3:相机档位相对应的模式虽然非常简单,但各个厂商的编号标识有所区别,而且有些朋友对于不同档位的课概念有所误区。
对于所有档位来说,白平衡都是可以自由调整的选项,但是对于曝光补偿,在M档也就是手动曝光时,曝光补偿是无效的。
表4:快门速度与拍摄题材快门速度选择是非常基础的一个拍摄基本功,基本上来说,我们风光拍摄需要更慢的速度,但是运动拍摄时,并不是速度越快越好,因为越快就需要更大光圈和更高ISO,有时不一定是好事。
以下列举一下快门速度和大致的题材。
夜景需要长曝大家都知道,汽车或者飞机上拍摄,则需要更高的速度表5:白平衡和对应色温色温和白平衡其实是两码事,调节相机白平衡是通过更改相机内的图片色温值来实现的。
【摄影器材】相机景深预览按钮到底怎么用?别人不会告你的技巧都在这了
![【摄影器材】相机景深预览按钮到底怎么用?别人不会告你的技巧都在这了](https://img.taocdn.com/s3/m/bdf314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d.png)
【摄影器材】相机景深预览按钮到底怎么用?别人不会告你的技巧都在这了景深是什么?很简单,景深所指的是拍摄完成之后,呈现清晰的范围。
有的画面景深很浅,只有一部分是清晰的。
比如这只鸭子。
头部是清晰的,背景都是模糊的。
我用了F2.8的大光圈。
二次曝光拍摄的梅花也是这样,我用了F3.5的大光圈,所以梅花的主体是清晰的,而背景是虚化,模糊的。
下面来看看草原图片,前景的草和远景的风车,都是清晰的。
我采用了小光圈。
(ISO100,F11,5秒,呼伦贝尔大草原)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摄影的距离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通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ISO50,F16,10秒,青岛海滨)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希望照片从近到远,都是清晰的。
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小光圈,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有一个大的景深。
例图-:西藏玛旁雍错的雾虹(ISO100, F11,1/50秒)例图二:印尼巴厘岛海神庙日出(ISO100,F13,0.5秒)例图三:雾灵山远眺(ISO100, F16, 1/5秒)例图四:年宝玉则仙女湖朝霞(ISO50, F16, 0.4秒)这些片子,是不是从近到远都清晰?因为我多采用了F11-F16之间的小光圈。
把对焦点放在由近到远的三分之一处,就可以实现一个大的景深。
(深秋阿尔山,小光圈拍摄)前景过于突出的场景,可以通过“景深合成”的方式来实现大景深,飞侠稍后会有详细介绍。
光圈不是越小越好,要尽量使用镜头最佳光学分辨质量的光圈。
比如微单镜头一般在F5.6-F8左右,单反镜头在F8-F11左右,中画幅镜头在F11-F16左右。
现在用好你的光圈和焦点位置,也拍出大景深的摄影作品吧。
很多单反相机上有一个按钮,在镜头旁边,叫景深预览。
这是怎么回事?首先还是要说到光圈。
单反相机是通过镜头收集光线,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取景的。
摄影中,如何获取最大景深与最小景深?
![摄影中,如何获取最大景深与最小景深?](https://img.taocdn.com/s3/m/8c757f5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2.png)
摄影中,如何获取最大景深与最小景深?这是一个好问题。
景深的控制,是摄影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需要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
要了解景深的特点,控制景深,就必须了解景深大小的决定因素,并通过一些后期手法,获得想要得到的景深效果。
从前期的角度来说,景深最相关的是镜头的光圈、拍摄距离和镜头的焦距。
从后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虚化背景,或景深合成的方式,获得小景深或大景深的效果。
以下详细说明!一、景深的定义百度对景深的定义如下:景深(DOF),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
光圈、镜头、及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我们再用一张图来说明,景深的意思:可以看到,景深分布在对焦点的前后,其中前景深较后景深为小。
二、景深的影响因素景深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镜头焦距;其二是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简单说就是相机到拍摄物的距离;其三是镜头所使用的光圈大小。
这三个因素我们分别来说一说(特别说明,这三个要素的比较,一定要先固定另两个,再来比较才有意义!):1、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中长焦的镜头容易获得浅景深,而广角镜头,则容易获得较大的景深。
所以,超广角适合用于风光摄影,而中长焦适合拍人像。
当然,关于镜头的应用,也并不是那么绝对,只是在风光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从前景到背景的都很清晰。
2、镜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佳能成功的不是EOS R而是随着EOS R推出的RF卡口与RF镜头,而50 1.2 85 1.2等大光圈,是人像摄影的最爱。
而在拍风光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将光圈放在非常小的地方。
当然,非常小的光圈也要注意,首先不能使快门速度低于安全快门,当然有三脚架除外;另外就是过小的光圈,成像质量就开始下降了。
3、拍摄距离越小,景深越浅,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拍过微距的都知道,由于离被摄物非常近,所以成像中的景深就非常浅,所以需要用小光圈来进行景深调整。
制作唯美的景深效果
![制作唯美的景深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0b323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d.png)
制作唯美的景深效果景深(depth of field)是指摄影中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能够使照片更加唯美。
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技巧来制作出令人惊艳的景深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些制作唯美景深效果的技巧。
第一步:打开图片首先,打开你想要添加景深效果的图片。
我们将以一张大海的照片为例进行讲解。
第二步:创建复制层在图层面板中,右键单击背景图层,并选择“复制图层”。
这样我们可以对复制层进行编辑,而不会影响原始图像。
第三步:选择虚化工具在工具栏中,找到“模糊工具”或“虚化工具”。
点击并长按选择“矩形模糊工具”,它可以更好地控制虚化的范围。
第四步:添加景深效果在复制层上,使用矩形模糊工具在图片的前景和背景之间划出矩形区域。
这个矩形应包含主体和其前后的一部分背景。
你可以根据具体的照片调整矩形的大小和位置。
第五步:调整模糊程度在选定的区域上方,找到图层面板中的“滤镜”选项。
点击并选择“模糊”中的“高斯模糊”。
调整半径值,使背景模糊起来,但主体依然清晰可见。
你可以尝试不同的值来获得最佳效果。
第六步:边缘调整如果在添加景深效果后,图像的边缘出现了模糊或清晰不完全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模糊掩模”工具来修复。
在工具栏中找到“模糊掩模”工具,使用合适的画笔大小和透明度,在边缘处轻轻涂抹,使模糊和清晰过渡自然。
第七步:调整透明度和图层模式如果觉得景深效果过于强烈,可以在图层面板中调整复制层的透明度,以降低虚化的强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不同的图层模式,如“柔光”、“叠加”等,来获得不同的景深效果。
第八步:保存和导出完成景深效果的调整后,我们可以保存图片并导出为需要的格式,如JPEG或PNG。
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唯美的景深效果。
记住,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矩形区域并调整模糊程度,同时注意边缘的处理以保证画面的自然过渡。
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你将能够掌握更多的景深效果技巧,为你的照片增添更多魅力和艺术感。
第五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 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
![第五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 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https://img.taocdn.com/s3/m/7458aedf76a20029bd642de3.png)
2. 模糊圈:在摄影上,把那种能在视觉效 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象的最大圆圈称为“模 糊圈”。构成影象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 产生虚糊的影象;构成影象的圆圈只要小于 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象。
二、模糊圈的实用要点:同一底片高倍率放
大时,影象清晰度会下降的原理。
第二节 景深
一、景深的含义
景深是指被摄景物在胶片上所成较为清晰 影象的纵深距离(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1. 光圈、焦距与摄距对景深的影响 2. 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
– 光圈:与景深反比
– 摄距:与景深正比(摄距在超焦距以内)
– 焦距:与景深反比 – 景深与对清晰度(模糊圈大小)的要求有关
a. 获取最小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 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 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效果。) b. 获取最大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
大
§ 超焦距
超焦距的含义
– 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镜头到景深近界的
距离 – 当聚焦在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 距至无穷远。 – 超焦距随光圈、焦距、对模糊圈的要求而 改变
超焦距的实用价值
– 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 – 当需要的景深范围包括无穷远,又需要包含
近景时,应用超焦距可扩大景深范围便于 – 抢镜头Fra bibliotek本章习题:
1.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有哪些? 2. 焦深的含义
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
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 焦深
焦深的含义
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镜头离 胶卷平面)沿镜头光轴允许移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