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与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与指导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与进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与法治建设的原则相互贯通,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行动原则。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与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法治建设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
这一原理与法治建设的目标息息相关。
法治建设旨在建立起公正、公平、合理的法律体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法治建设的要求与法治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为我们确定了法治建设的方向。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调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认为国家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法治化进程来实现现代化。
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我们要将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统一,推动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只有通过法治来规范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三、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强调共产党的领导,而在当代中国,党的领导地位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党的领导必须以法治为保障,通过法治手段来推动党的领导体系的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
法治建设需要党的坚强领导,而党的领导也要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四、人民主体地位与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倡导人民主体地位的观念,法治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法治建设要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人民的参与和监督,形成法治建设的社会共识和广泛参与。
只有深入推进人民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五、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契合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强调以法律为基础,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我们也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为核心,创新法治理论,完善法治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及当代启示探析
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及当代启示探析1. 马克思的法学观点马克思主要是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对法律和国家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他认为法律、国家以及其他的政治制度都是经济基础的表现,是为了维护一定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律和国家成为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在马克思的法律哲学中,他认为法律是受经济基础条件制约的上层建筑。
法律起源于私有制的出现,是私有制社会中阶级矛盾和利益斗争的产物。
同时,他认为法律和道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相对历史性。
马克思还提出了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和绝对效力的矛盾性。
他认为,法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法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简单反映。
同时,法律的绝对效力也是有矛盾的,因为法律是受经济基础条件制约的上层建筑,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时,法律也会受到影响而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法律理论体系,是对法律现象、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全面研究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法律却受到经济利益的制约和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法学主张,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发挥法律作为社会调节机制的作用,为人民谋求利益,维护人民权益的根本利益。
二、当代启示1. 重视阶级斗争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对法律和国家的影响。
在当代,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阶级斗争和经济因素对于法律的影响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法律是一种中立的工具。
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阶级生活的客观实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律立场,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法律要求的法律体系。
2. 坚持相对独立性和绝对效力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关于法律相对独立性和绝对效力的矛盾性,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和绝对效力的矛盾性,做到在维护司法独立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法律的创新和更新。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及其当代意义【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强调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和作用,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当代社会中,国家扮演着维护秩序、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角色,但也存在着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对当代社会提出了警示和启示,强调了权力和利益的平衡。
为了实现国家的民主化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必须不断完善国家机制,确保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导当代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未来应该加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促进国家制度的进步和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当代意义、核心理念、国家本质、国家作用、社会角色、启示、权力、利益平衡、现实意义、发展趋势。
1. 引言1.1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实行对抗性的政治权力并以此来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的主要作用是对外拓展市场和保护资本家的利益,同时维护和管理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垄断。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是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是为资本家服务的。
马克思认为,国家将随着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人民群众的觉醒,逐渐淡化和最终消亡,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我们正确看待国家及其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1.2 当代意义的重要性当代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等现象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当代意义显得格外重要。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强调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当今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产物。
在当代社会中,阶级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不公不断加剧,国家的角色与作用日益受到挑战。
试析马克思主义依法治国思想的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内容更加丰 富和完善 。依 法治 国的内容 突出了法制对 于 到实 际 ,将 民主法治 由理 论变成 了现 实。列宁在俄 国十
巩 固社会主义 国家政权和 完成工人 阶级历 史使命 的重要 月革命 中指 出 ,工人 阶段 夺取 政权之后 ,要通 过建立宪
性 。治 国必须 要有法律 、准则作为支 撑 ,没有法制 的国 法 的方 式掌握 和巩 固国家政权 。在列宁 的领导下 , 建立
在 探索 中国社会 主义 “ 法治 ”建 设的过程 中,毛泽
对 资产阶级所 谓 的民主法 治思想进行 了否定和批 判。马 东 同志肯定 了马列主 义关于革命法 制思想 的理论地 位 , 克 思恩格斯指 出 ,资本主义 法治思想始终 是资产 阶级意 在此基础上 ,充分结合 中国的具体 国情 ,创 造性地提 出
造性 地提 出了社会主义法 治 的基本 框架和基本原 则 ,成 标志 着我国迈 出社会 主义法治建 设 的第一步 ,开启了 中
为指导社会主 义国家法制实践的基本方针 。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法治 的四点原则 。首先
.
国社会主 义法制建设 的历史进程 。此外 ,党 的八 大还确 定 了一系列 民主政治建 设 的正确指 导方针和原则 。事实
主义 民主法制 的探索和建 立提供 了明确 的方向和扎实 的 从 而明确了 “ 依法 治国”这一 治国方 略的基础性地位 。
理论基础 。
确立 “ 依法治 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 坚定不移地走 “ 法治” 道路 , 是 党的第 三代 中央领 导集体在 治 国方 式上做 出的
四 、邓 小平 “ 依 法治 国 ”思 想
深 度 融 合 创 造 出 的 依 法 治 国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国 家 ” 义 法治 。再次 ,社会 主义法制必须 以 民主选举和 民主监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论体系,而社会主义法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原则,旨在建立一个法治社会并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法治理论。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的,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其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这意味着法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最高权威,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
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还包括公正与公平、保护和促进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等。
三、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在实践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为支撑。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应该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相协调。
同时,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还应该注重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适应性,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四、社会主义法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石。
它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社会主义法治还能够规范国家行为和公共行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在社会主义法治下,人民可以依法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五、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思考要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要兼顾马克思主义原则和中国国情,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同时,还需要注重加强法治建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提高法治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证。
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及其当代启示
春
( 中共 中央党校 , 北京 10 9) 001
要: 马克思 主义 民主观内容丰富 , 指出民主是一种 国家制度 , 也是一种组织 原则; 批判 了资产 阶级 民主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
指出真正实现民主必须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 ; 民主作为 国家制度的暂时性 , 会随着 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阐述了民主与专 政, 民主与权威 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对 巴黎公社的经验总结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 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 , 需要对
了 大量 财 富 的有 产 者 和 无产 者 在 政 治影 响力 的不 平 等 。 马克
农奴的工具 ,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的工具 , 恩格 斯指出: “ 现代 国家 , 不管它 的形式如何 , 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 的机器, 资本家的国家, 理想 的总资本家。” ̄ 民主作 为一种 [z 29 国家制度 , 有着暂时性 , 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马克思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 的民主观全面正确的把握并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正确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 民主观 ; 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 : 8 A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18 2 ( 0 00 一 O 4 0 17 ~ 17 2 1 )6 OO — 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提 出了 “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并 社会关系的干预也成为多余 的事情而 自行停止。国家不是被 , 指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 废除的 , 自行 消亡 的。国家消亡 , 是 作为国家制度 的民主也随
马克思 指出 , 资产阶级共和 国是 “ 一个 阶级对其 他阶级 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 但却不能完 全照搬 , 更需要在马 实行无限制 的专制统治 。” 资本主义民主只能是少数人的 p 克思主义理论 的正确指导下进行。离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 民主, 而不能是所有人的 民主 , 只能是对统治 阶级 的民主, 而 正确指导 , 中国的 民主政治建设就要走弯路 , 因此 , 全面理解 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 的建设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法治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法律为工具,通过法治的方式来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法治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观强调依法治国,即国家管理社会的一切事务都应以法律为准绳。
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和核心,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法治观强调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法治的依托和保障。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都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人民的权益和自由。
3.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观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通过法律手段,促进财富公平分配,消除社会各种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严格法治原则:社会主义法治观要求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严格遵循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包括法定性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公正正义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保障法治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法治观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并促进社会稳定。
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确保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2.保障人民权益:社会主义法治观强调人民主体地位,通过法律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自由。
法律是人民的利器,人民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法治观通过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4.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社会主义法治观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法治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规范政府的行为,减少腐败现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三、完善社会主义法治观的路径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观,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对法律制度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对法律制度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对法律制度的思考是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基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法律制度是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一致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其对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即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法律制度的存在和演变是由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法律制度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现形式。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法律制度主要用于维护封建地主的统治地位,保护私人财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则主要用于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秩序。
二、阶级斗争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维护它们的利益和统治地位。
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变革都是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对法律制度的思考包括对资产阶级法律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法律具有阶级性和压迫性,它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维护和加强了剥削阶级的利益,对无产阶级和其他被压迫阶级不利。
三、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它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任务是保护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中,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法律教育和法律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教育,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建设一个法律文明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对法律制度的思考还包括对国际法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法是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与法治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与法治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法治观及法治建设也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念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将法治视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治是在私有制存在的前提下,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法律的权威性逐渐减弱,较为明显的阶级色彩开始显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治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法治要求公平、公正、公开,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马克思主义强调法治应当以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再次,马克思主义将法治与无产阶级专政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法治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之上。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法治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法律对一切人都平等适用,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干部,都不能超越法律的制约。
最后,马克思主义坚持法治与革命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强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法治不能脱离阶级斗争和革命斗争的大环境。
法治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必须与革命精神相结合,为革命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法治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在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强调法治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法律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法治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和认同。
其次,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备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向法治的道路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个把法律问题纳入社会发展理论的学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德意志法哲学批判》中指出,法律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法律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这一思想引导着中国的法治建设向着追求社会公正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因此,国家的法律制度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法治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指导法治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建设的主体,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观。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2.实现了立法、执法、司法一体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一部分人服务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要实现立法、执法、司法一体化的目标,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人民提供公正的法律服务。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人平等”的精神。
3.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为了掌握政权,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摆脱封建的和资本主义残余的法律和制度,并逐步建立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法律制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要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尊重法治、维护法律尊严的氛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构成。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一、坚持法治思维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治是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即坚持以法治国、以法治理、以法治权,坚决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健全法治决策、法治执行、法治监督机制,保证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执行,确保国家治理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二、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即遵循中国国情和实际,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构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律实施体系。
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保持党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法治体系的协同配合、相互制约,实现权力制约、权利保障、责任追究、法治监督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法治教育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加强法治教育,即普及法制知识,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公民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注重法治理念的灌输和法制观念的树立,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能力,增强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
四、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们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营造敬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推动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权力行使,推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法治信任。
同时,要加强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理论体系,以深化法治建设为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进行解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以中国的国情和实践为依据,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基本原则。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作为根本政治制度。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法治建设应当以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再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依靠法治机制来规范社会行为,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
此外,为了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注重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作用,建设完备的立法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1. 建设法治国家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建设法治国家体系。
这一实践包括构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完善法治体制、建设法治中国等方面。
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保国家机构和政府行为在法治框架内履行职责。
完善法治体制,强化地方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和社会应急等制度,实现权力运行规范化、标准化和法治化。
建设法治中国,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素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社会建设。
2.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强调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依法治国旨在构建一个法治社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这两者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广法治文化,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实现。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还能够增强法治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互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是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影响与互动关系紧密,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深刻启示和理论支持。
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发展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提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解放和社会公平正义,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相契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追求社会公正和正义,使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约束,保障人民的权益。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分配的公平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指导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法治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这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提高法治能力和水平。
这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就,为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在实践中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形成了相互交融的良好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立足于实际,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其核心观点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任务是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出发,探究其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法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根本矛盾存在于阶级之间的斗争中。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
而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就是通过制定法律,限制资本主义剥削行为,消除阶级矛盾,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在马克思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是核心观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推动。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当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还强调了法律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法律的变革应当与经济制度的变革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唯物辩证法与社会主义法治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方法论之一。
唯物辩证法强调研究事物应当全面、客观地考虑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内在联系。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必须把握好法律与社会矛盾的关系,及时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正义。
同时,唯物辩证法还提醒我们,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必须关注社会各阶层的诉求,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入发展。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 以保障人民权益为核心。
法律制度应当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2. 以法治国家建设为目标。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完善法律规范,确保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公正实施。
3. 以人民立法为基础。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实现法律的民主合法性。
4. 以司法独立为保障。
建立健全的司法体系,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保证司法公正。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谈国家治理
如何以一个现代国家的要求把握国家职能的准确内涵,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这就要求探索国家的本质,寻找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的本质和要求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国家出现到现在已经5000多年了,作为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成就,国家从一出现就面临着暴力的使用,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纷争。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国家一章时,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扭转了过来,他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
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基础,从这一基础燃起国家的火炬”,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夏正的活动者。
黑格尔的思辩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了。
“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
他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
”当马克思主义者找到了国家起源的根本之后,就转而从国家如何从社会产生这一问题来探究国家职能。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国家的科学定义:“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社会物质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国家的产生,这决定了国家职能的发挥必然是为了实现居于上层的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关系需要。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统治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体现为统治阶级利用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维持统治秩序,以及利用政治权力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缓解阶级斗争。
列宁所说的“暴力的方法”和“自由主义的方法”正是政治职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是社会管理职能。
马克思曾经指出,即使在“专制国家中”,政府的作用之一就是“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法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人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一、法律的阶级性与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认为,法律具有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在剥削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用来强化阶级压迫和维护统治秩序。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才能真正成为维护全体人民利益的工具。
二、法治的本质与作用法治是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法治的本质是以法律为基础,通过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社会发展。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法律的先进性和引领性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公正正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等。
四、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知、遵守和维护的意识状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
法治精神是指坚守法律原则、尊重法律权威、遵守法律规范的精神风貌。
五、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依法治理的国家治理模式等新理论不断涌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七、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不仅对中国具有重要影响,也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法律与法治理论为世界各国人民在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目标,他认为法律是国家权力的表现,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在现代社会,法治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将法治观念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强调通过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法治的实施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稳定可靠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保障。
法治建设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法治建设还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提高社会信任度和公众满意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特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的政治优势,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原则,推动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2.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调法治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安康。
3. 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全社会依法行政,保障国家治理的科学有序进行。
4. 统筹发展与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注重均衡发展与稳定,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5. 开放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制度成果,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法治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与法治中国建设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与法治中国建设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概述
03
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04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应用
05
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和成果
06
法治中国建设的挑战和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
法治中国建设的建议: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司法独立,保障司法公正;加强法治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司法体制的完善
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成果
司法体制改革的挑战和展望
全民守法的氛围
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应用
宪法至上的原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至上原则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不得违反宪法
宪法至上原则是法治中国的核心原则,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任何人都应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性别、民族等。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典型案例,如反腐败斗争中的法律适用情况。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权威”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权威”摘要:本文将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权威”这一概念,以及对个人与集体政治生活的影响。
通过重点讨论马克思主义如何使用和定义权威、力量和影响力之间的关联,以及它如何在集体和个人之间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权威理解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诠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权威,力量,影响力,集体,个人正文: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权威”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代表着力量和影响力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威是一种通过威胁或惩罚来维护相应的政治或社会制度的力量。
这在几乎所有形式的社会秩序中都得到应用,包括非民主社会。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权威可以对个人和集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个人可能会遭受权威的惩罚,或者因受到威胁而服从权威;集体则可能会感受到更大的权威压力,从而形成一种反抗机制。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权威理解主要关注的是权威的真正作用,即它是如何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起到影响的。
马克思主义的权威理解可以应用于政治和社会生活。
在政治生活中,权威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府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和制定政策的,以及如何通过威胁或惩罚来维护相应的政治体系。
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解也可以应用于社会生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所处社会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分配,以及社会化的后果。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权威理解还有助于我们理解权力者如何利用威胁和惩罚来控制别人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建立社会法制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因此,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人与集体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解提倡从人的自然状态到更高等级的政治社会系统的转变,以及实现公正与正义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有更强的权威和控制,而这种权威不仅仅指政府机构,还包括法律、道德、价值观以及其他影响人群生活的力量。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解权威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如何建立社会上的平等、公正和正义,以使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此外,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解还强调权力应该分配给具有责任感和智慧的人。
马克思对权威的论述
马克思对权威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权威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认为权威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客观存在,它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他强调,中央权威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有效地集中资源、统一调度,并按照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进行经济活动,从而使中央政府的权威成为实现国家职能的必要条件。
其次,马克思认为权威与自治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他强调,权威和自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绝对的权威也就没有绝对的自治,权威的存在是正常和必要的,要实现真正的自治必须有权威的存在。
此外,马克思也探讨了权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权威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权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和支配。
资本家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政治上的权利,通过国家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同时,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权威,例如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器的依赖、工人对技术权威的认同等。
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权威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社会自治的重要手段。
同时,他也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权威的具体表现和实质,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
示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析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示,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权威的二重属性: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
事实正是如此,当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建立国家之时,因社会权力的存在而产生的社会权威已经开始逐步出现。
当国家消亡(进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之时,国家政治权力也会因转化为权威而自动消失,但是社会权力、社会权威仍然会存在,所以在历史范畴内权威具有政治权威和社会权威二重性。
政治权威通常指国家政府在履行统治职能、行使政治权力时运用暴力方式来迫使他人服从的威慑力。
社会权威是指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资源分配、组织分工等社会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力时支配他人所拥有的威慑力。
从不同社会群体来划分,这二重属性中又分别包含领袖权威和政党权威。
恩格斯在《论权威》里,强调的是政治领域内的权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构成了政治权威。
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而不管社会组织以及生产和产品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
对此时的政治权威(包括通过政治权力而获得的领袖权威、政
党权威),因外在的强制力而必须服从,高度集权和强制的政治权威是革命的特殊需要,也是国家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之初,实行高度的集中制,实行铁的纪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为了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树立政党权威,发挥党的革命领导作用。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推行新经济政策,凸显了政治权威、政党权威和领袖权威的合力效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权威重要性的同时,又坚定主张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权威,以便堵塞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
他们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实际折射了社会自治与民主的发展。
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认为,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革命而消失。
这就意味着政治权威是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政治权威具有有限性。
恩格斯所处社会的阶级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使用暴力革命方式的主要原因。
在当时,偏重强制力的权力实施对于夺取国家政权具有积极作用,由强制力的权力产生的权威也就成为存在的主要形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时期,当自由、自治、民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民群众是权威的实际拥有者,是权威的真正主体,社会权威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直到自由王国时全部都是社会权威,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取向,社会权威具有无限性。
当今社会,体验民主的渐进过程是社会自治逐步成熟的过程,也是社会权威逐步构建、增强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
二、权威的生成理路:外在的强制与内心的服从
认可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认为,权威是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具体形态会随着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为了和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作坚决的斗争,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就打倒一切权威、任何权威和国家都是一种羁绊,它一方面产生专制,另一方面产生奴役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由此也可以判断,权威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外在的强制力,一是依靠内心的服从认可。
对此,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更强调借助强制力而产生的权威。
恩格斯指出:要是巴黎公社面对资产者没有运用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哪怕一天吗?认为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
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获得胜利的政党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争得的成果,就必须凭借它以武器对反动派造成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由此进而推断,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实际主要是从权力的角度来阐述的。
今日的权威是昨日权力斗争的结果。
列宁认为,一个国家全部政治的最基本问题、最根本问题,就是政权问题,也就是国家的权力由谁来掌握。
在阶级社会,阶级性、暴力性和宰制性构成了政治权力的基本特征,而此时因国家政治权力产生的权威也带有暴力、强迫特征。
当无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国家政治权力变化了的基本特性会促使权威的产生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出自内心的服从认可成为发展的趋向。
正如恩格斯在阐释权
威与自治的关系时,指出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
当社会自治更加广泛时,权威就会退出强制的主导角色,二者是相对的关系。
可见,随着社会自治与民主的发展,依靠强制性手段实施权力、产生权威的状况会逐渐消失。
但是依靠人们内心的认可和信服的权威,即使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存在的。
无论是哪一种生成路径,恩格斯根据社会生产的联合活动正在取代个人的独立活动的实际情况证明:权威的存在都是必然的和必要的,联合活动就是组织起来,而没有权威能够组织起来吗?
三、权威的社会功能:解决现实问题
权威是国家统治、革命取得胜利的工具。
在马克思眼里,权威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同样,权威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具备的力量。
恩格斯的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著名论断,更加明确了权威的社会功能。
他还说: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
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
他在阐述革命权威、政治权威的重要作用时,还特别指出个人权威、领袖权威在特殊情况下(危急关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大能量来解决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一致认为领袖对党的事业的作用至关重要。
马克思指出:每一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列宁认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
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集体权威、政党权威更是如此。
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出现危机时,在《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文章中,先后提出了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的思想,再三强调革命家组织和职业革命家的重要性,指出我们如果从扎扎实实建立坚强的革命家组织开始,我们就能保证整个运动的稳定性,就既能实现社会民主主义的目的,又能实现纯粹工联主义的目的。
甚至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他还指出,职业革命家是聪明人,他们不仅能够领导并且一定要领导工人革命运动,任何革命运动,如果没有一种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领导者组织,就不能持久。
通过领导革命运动,同时通过党纲党章确立起来的政党权威、领袖权威,是领导人民推翻剥削制度、获得民主解放的保障。
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列宁还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法律的权威来进行国家治理、解决政府和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的理念,树立法律至重、法律至上、法律至威、法律至信的法治精神。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法律,假使我们拒绝用法令指明道路,那我们就会是社会主义的叛徒。
其次,在行动上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这同样是起码的常识。
但是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在发挥法律权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有大量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必须重视与社会权威的协同。
综上可见,权威的形态虽然各异,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与价值目标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