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合集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猪群健康和畜牧业产业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科学的防控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

一、健全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猪群的监测和管理,实施严格的进口和贸易要求,加强对疫情的及时报告和信息共享。

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并落实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防控意识。

二、加强边境检疫非洲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猪只和猪产品的交易和运输途径。

因此,加强边境检疫是防止非洲猪瘟输入的关键一环。

应加强对进出口的猪、猪肉和猪产品的检疫,严格执行检疫规程和要求,确保病毒不会通过贸易渠道带入国内。

此外,加强与邻国的合作和协商,共同推动区域范围内的检疫措施,形成合力,共同防范非洲猪瘟的传播。

三、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对于防控非洲猪瘟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加强生猪和饲料的管控,确保无病毒的猪和饲料进入养殖场。

此外,养殖场需要做好隔离设施的管理,加强内外物品的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四、加强动物运输管理动物运输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防止病毒通过动物运输的方式传播,应加强对运输车辆和设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运输工具和设备的卫生条件良好,禁止无证运输猪和带病猪的情况发生。

同时,对于长途和跨境的猪运输,应设立检疫检查站,对猪进行检疫和鉴定,确保运输的猪无病毒。

五、加强兽医服务和养殖户培训兽医服务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认识和技能。

同时,针对养殖户,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养殖管理,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

六、灭杀病毒的合理措施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灭杀,防止疫情扩散和恶化。

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

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

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致死率极高的病毒性疾病,已在近年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威胁。

目前,非洲猪瘟在亚洲、非洲及欧洲都有较大的传播范围,尤其在中国、越南等国家,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需要开展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一、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治网络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治网络,是保障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无障碍开展的前提。

可根据不同层次的疫情防控需求,建立省、市、县不同层级的防疫指挥中心,并在各级机构之间形成工作互助开展的联动机制,确保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非洲猪瘟疫情监测加强非洲猪瘟疫情监测,可有效提升疫情监测能力和掌握疫情信息的及时性。

可以通过建立动物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和各级疫情监测站,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上传和分析、监测、跟踪,监测人员在疫情监测中要保持高度警惕,并提高应急能力。

三、落实动物检疫管理制度落实动物检疫管理制度,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全面排查非洲猪瘟疫苗使用情况及疫情流行情况,对疑似感染疾病的动物加强防控措施,对于发现的疫情要立即上报,严禁擅自隐瞒和报告虚假情况。

加强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是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控制疫情的关键。

可以建立完善的疫苗研发机构,开展疫苗研制、生产和配套检测,提升动物抗病强度,增强存栏的生产规模和效益。

五、加强动物养殖管理加强动物养殖管理,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

可以在养殖过程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避免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加强饲养与管理,增强动物的体质和免疫功能。

同时,合理防控动物交通和人员流动,控制不合规动物交易和不规范饲养行为。

综上所述,防控非洲猪瘟疫情需要全面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完善防疫网络、落实动物检疫管理制度、加快疫苗研究开发以及强化动物养殖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实现“全民防疫、共建共享”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健康,维护社会安稳。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蔓延,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

1. 提高防疫意识
提高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的防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他们对非洲猪瘟疫情的认
识和掌握疫情预警和控制技术。

2. 实施疫苗接种
疫苗是防治非洲猪瘟的关键手段之一,各国要加强疫苗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并在生
猪养殖区开展疫苗接种,以降低非洲猪瘟感染率。

3. 做好动物检疫工作
通过健全国家动物检疫体系,实施全面、严格的检疫制度,对外来猪类及猪产品进行
检疫和审批,防止非洲猪瘟通过“水果”、污染的餐厨垃圾和非法贩运等方式进入本国。

4. 实施隔离措施
在非洲猪瘟疫区实行动物隔离措施,减少瘟疫的传播,同时提高猪场集中管理的管理
水平,加强猪场生物安全保护能力,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

5. 做好饲料卫生管理
饲料卫生是防控非洲猪瘟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饲料原材料的质量监控,严格饲料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污染、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6. 加强疫情监测
要对疫情高发区域的猪场和野生猪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
开展有效的疫情防控应对措施。

7. 强化信息公开和宣传
加强疫情信息的公开和宣传,提高公众和畜牧业从业人员的防病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疫情防控。

总之,非洲猪瘟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防疫意识和应
急处置能力,从源头上遏制非洲猪瘟的传播,维护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对猪类造成重大危害。

为了控制和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
1. 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包括严格的进出猪场管理和采取消毒措施,防止病毒通过污染的物品和装置进入猪场。

2. 早期发现和报告:加强兽医监测和病例报告制度,对于发现非洲猪瘟病例的养殖户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3. 隔离和扑杀患病猪只:将患病猪只隔离,并采取人工扑杀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

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性较大,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用。

5. 关闭交易和运输:在疫情发生地区,暂停或限制猪的交易和运输,避免病毒通过交易和运输工具传播。

6. 正确处理病死猪:对于疑似或确诊的非洲猪瘟病例,应迅速处理病死猪,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避免病毒扩散。

7. 教育和培训:加强养殖户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8.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开展疾病监测和疫苗研发工作,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增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总结7篇

增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总结7篇

增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总结7篇篇1一、背景非洲猪瘟是一种对全球畜牧业造成重大威胁的疫病,为切实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防控措施,全力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近期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方向。

二、防控工作回顾过去一年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全面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具体工作如下:1. 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我们通过建立监测点、加大巡查力度等方式,实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迅速反应。

同时,规范疫情报告流程,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上报。

2. 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指导养殖场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消毒和防疫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疫意识和技能。

对饲料、水源等进行严格检测,阻断病毒传播路径。

3. 开展应急演练与培训我们组织多次应急演练,模拟疫情暴发情景,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加强对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快速应对疫情的能力。

4. 加强部门协作与沟通我们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疫情。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防控工作的协同性和高效性。

三、成果展示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 全年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保障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2. 建立了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了预警和反应能力。

3.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防疫意识和技能得到加强。

4. 应急响应能力和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5. 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了防控工作的合力。

四、经验总结与教训反思在防控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以下经验:1. 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是防控工作的关键。

2.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工作的基础。

3. 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 部分养殖场主的防疫意识仍需加强。

2. 应急演练的频次和范围可进一步扩大。

3. 需要进一步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非洲猪瘟防控十条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十条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十条措施
1. 增加防疫意识:加强对非洲猪瘟的认识,提高养殖人员、兽医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2. 强化进口动物检验:加强口岸检验,对进口猪、猪肉等产品开展全流程检疫和监管。

3. 建立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建立疫病监测、报告和应急机制,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疫情。

4. 控制野猪传播:加强对野生猪和家养猪的管理,防止它们的接触交叉感染。

5. 根据情况灵活控制交通:根据不同的疫情情况和地域特点,采取灵活的交通管控措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6. 限制猪只流通:控制猪只从一个地区向他区跨境流通和转运途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7. 对死猪进行安全处置:加强死猪处置,防止病毒通过死猪传播。

8. 加强猪场消毒:猪场、交易市场、屠宰场、车辆运输和人员接触设施等场所进行严密消毒。

9. 严格把关猪舍内外环境: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做好卫生管理,杜绝病毒入侵。

10. 加强猪只免疫:对养殖场的猪进行规范免疫,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疫情风险。

非洲猪瘟的防控

非洲猪瘟的防控

非洲猪瘟的防控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死亡率和高传染性为其主要特征。

病毒可通过病猪的尸体、体液及污染环境而传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能够治疗或预防该疾病。

因此,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防控非洲猪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非洲猪瘟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播途径,指导养殖户做好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加强自我防护。

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病猪的身体分泌物、血液、粪便、尸体及污染的环境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管控动物交通,杜绝非法运输病猪的行为;2. 严格防疫区域的隔离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3. 加强畜舍卫生管理,做到清洁卫生,维持畜舍内的环境卫生;4. 土地利用合理,禁止等人、等车进入养殖场;5. 确保运输车辆的消毒、清洗、通风等。

三、有效的消毒措施消毒对于控制非洲猪瘟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采用以下消毒方法:1. 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含过氧化氢的消毒液,对动物圈舍、运输车辆等进行消毒;2. 对养殖场消毒间,隔离间、分娩间、养殖设施、用具等定期进行消毒;3. 减少运输车辆进场,而后每辆车进场前,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四、加强自检自查,及时发现疫情除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外,自己养豚的农民更要注意自检自查,及时发现疫情,所有养殖户都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协助专业人员开展疫情处置。

总之,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只有养殖户、政府、专业人员联合起来,采取果断、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使防疫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效。

同时,养殖户要做好自我防护,提高疾病意识,构建起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共同维护养猪业的生产秩序。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类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疫情的
扩散,以下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建议:
1. 增强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定期对猪群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同时,对进口猪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疫,确保外部感染的防范。

2. 加强病例报告和处置:及时报告和通报发现的病例,采取隔离和扑杀措施,以遏制
疫情的扩散。

对病死猪、舍弃猪体进行安全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3. 严格控制交通和物流:加强运输工具、场所和设备的消毒工作,严格防范疫情通过
交通和物流途径传播。

4. 强化养殖管理: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确保养殖环境的
清洁,提高猪圈、饲料、饮水设施的卫生水平。

5. 教育宣传:开展非洲猪瘟疫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养殖户和养殖从业人员的防控
意识,加强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供防疫手册和紧急处理指南。

6.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

7. 经济和政策支持: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协助养殖户重建和恢复生产,促进养殖业
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对非洲猪瘟疫情,需要政府、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加强监测、报告和处置,控制交通和物流,加强养殖管理,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国际
合作和信息共享,并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以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潜在经济损失。

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方案

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方案

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方案
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以下是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一些方案:
1.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建立非洲猪瘟的监测体系,对可能感染非洲猪瘟的猪群进行定期的检测,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2.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并确保猪群定期接种非洲猪瘟疫苗。

3. 强化动物来源管控:对进入猪场的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确保猪只的来源健康。

4.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对猪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地实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禽畜交替放养管理、定期消毒等。

5. 加强员工培训:猪场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落实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6. 引导养殖户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养殖户遵守相关规定,如禁止私自运输猪只、做好猪舍环境等。

7. 做好疫情报告和处置:及时发现和报告非洲猪瘟疫情,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如封锁疫区、扑杀感染猪只、安全处理病死猪只等。

8. 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展防控数据交流和信息共享,加强边境监管,防止非洲猪瘟跨境传播。

总之,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做好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动物来源管控、生物安全措施、员工培训、养殖户宣传等工作,以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科动物。

由于其传播迅速,致病率高,病死率近100%,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非洲猪瘟的防治成为了养猪业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和提高警惕要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提高兽医和养猪户的警惕意识。

对于因非洲猪瘟死亡的猪只,要及时进行严格的隔离、灭尸处理和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传播。

养猪户要加强猪群管理,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温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严格管控交通和运输加强对猪只及其制品的进出口监管,严格管控交通运输。

对于疫区猪肉及其制品要实施封锁,严禁流通;对于非疫区猪肉及其制品要做好检疫工作,严防病毒输入。

加强对国内外疫情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三、加强养猪场内外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养猪场内外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卫生。

要做好污水处理和粪便清理工作,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

实行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四、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猪场自身防疫能力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猪场自身防疫能力。

养猪户要做好猪只的防疫接种工作,加强疫病防范意识,及时对猪只进行消毒、灭蠓和驱除害虫等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做好病死猪的安全处理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猪户的防控意识加强对非洲猪瘟的宣传教育,提高养猪户的防控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养猪户普及非洲猪瘟的防治知识,提高养猪户的防控意识。

加强与养猪户的沟通,指导养猪户做好防疫工作,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非洲猪瘟的防治工作需要政府、兽医和养猪户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测和提高警惕、严格管控交通和运输、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自身防疫能力和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综合措施,来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非洲猪瘟的防治工作能够取得成功,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

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

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随着非洲猪瘟的爆发,保障猪肉产业安全已经成为农业和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一、加强监测预警对于非洲猪瘟的监测预警工作要加强。

要全面搜集各种渠道上的非洲猪瘟病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同时,要增加灵敏性,对患有非洲猪瘟的猪群要及时报告,并根据疫情扩散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各地必须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提高实时临床诊断水平,从而及早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二、建立隔离措施隔离是扼制疫情扩散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已诊断出患病的猪需要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某个地区出现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尽快隔离疫区,并对疫区内的猪群进行扑杀,彻底杀灭病源,阻止疫情蔓延。

同时要对处于非疫区的猪场,实施控疫隔离措施,每一头猪都要进行检验,确保不会把病毒从诊断区带到非疫区。

三、严格人员管理在疫情高发区域,要坚持人员管控,筛查每个人和车辆,杜绝未经正常检疫的人员和物资进入。

所有涉及病猪和病症的人员和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在疫情防控中,所有的农民和养殖工人都需要接受规范的培训,掌握非洲猪瘟的基本知识并采取防护措施。

四、注意环境卫生增加环境卫生管理程度,对猪场进行消毒杀菌,清除环境中的垃圾和蚊蝇等,坚持避免野生动物进入猪场等措施,降低非洲猪瘟传播的可能性。

建立积极的环境管理制度,做好猪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有效避免非洲猪瘟病毒污染,减少病毒传播。

五、完善病死猪处置工作在防控非洲猪瘟的过程中,对于病死猪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死猪要统一集中处理,尽量避免疫情扩散,同时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还能够有效地杀灭非洲猪瘟病毒,防范疫情的继续扩散。

要制定合理的病死猪处置计划,实现从生产到运输、存放、消毒、处理等全过程的严密管理和监督,确保高质量的病死猪处置,避免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六、加强国际合作防控非洲猪瘟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作。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疾病,对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一、加强场所卫生管理非洲猪瘟主要通过病毒直接或间接传播,因此要加强场所卫生管理,保持场地清洁卫生。

应定期对猪圈、饲料水源、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并加强猪圈、饲料水源及浣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二、严格猪只进出管理要对猪只的进出管控,减少潜在的病毒传播风险。

应在猪场门口设立消毒站,对进出场的人员、车辆、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实行猪只检疫制度,避免非法引进猪只、扩大疫情影响。

三、开展科学免疫科学免疫是有效控制非洲猪瘟传播的关键,应注重疫苗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其疫效和安全性。

在免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施苗,采用规范的接种方法,避免交叉感染和病毒发生变异。

四、加强动物饲料和水源管理非洲猪瘟也可能通过饲料和水源传播,因此要注意食品和水源的卫生安全。

应采取完善的饲料和水源管理措施,保证水源、饲料无污染,饲料桶、水桶等饲料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猪场周边禁止乱排污水,保护环境卫生。

五、加强监测和报告监测措施应该得到加强,尽早发现疫情。

要定期对猪瘟病情进行监测,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进行病毒检测,同时及时向动检部门报告,配合外防控制度,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

综上,非洲猪瘟病毒高度致死性,对猪产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为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猪圈卫生、管控猪只进出、科学免疫、饲料水源管理、加强监测和报告等方面的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协作、科学管理,从而避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和扩散,保护猪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猪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动物疫病。

该病病毒具有高度致病力和传染性,并且能够在猪群中迅速传播,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非洲猪瘟疫病的扩散,需要实施综合防控措施。

一、完善防控体制建立健全非洲猪瘟疫病的防控体制,并加强政府主管部门与养殖场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动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工作协调,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同时,加强对猪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对于发现病例的场区,需要立即实施封锁措施和消毒,目的是将病毒扩散的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提高免疫水平非洲猪瘟疫病疫苗目前仍然没有上市,所以提高养猪场的免疫水平是保护猪群免受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具体做法包括:1.加强饲料和水的质量控制,确保提供高营养和卫生的饲料和水。

2.采取良好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适宜的栏舍设计、隔离措施、定时检查和维护等。

3.加强疾病监测和病原检测,根据检测报告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可能的疫情。

4.加强自然环境控制,保持场区清洁干燥、没有有害气体的积聚,保证猪的舒适性和健康。

三、禁止非法运输和销售非洲猪瘟的传播是在猪之间的接触、污染和拥挤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应禁止非法运输和交易猪只。

有了相关的规定和监测机制,就能够有效阻断病毒扩散的途径。

在养殖场对外交流和销售时,也应注意实行严格的检测和隔离措施。

四、加强宣传教育非洲猪瘟疫病是一种重大疾病,对于猪养殖业和国民经济都有严重影响。

加强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养殖户的防病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对于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应该向养殖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方法支持,帮助养殖户加强猪群疾病预防工作。

五、加强国际合作非洲猪瘟是一种国际性的疫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共同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和扩散。

在例行贸易中,双方应加强检疫和卫生标准,有效控制病毒传播,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国内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最新

国内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最新

国内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最新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在国内的蔓延,对中国的猪肉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为了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的威胁,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本文将对国内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

一、加强入境动物检疫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病毒通过动物及其产品的进口传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加强了入境动物检疫工作。

目前,所有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进口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确保其不携带病毒。

同时,海关还对来自非洲猪瘟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了严格管控,以确保疫病不会通过进口渠道传播。

二、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国内各地的养殖场都加强了非洲猪瘟的防控管理。

首先,对于有疑似非洲猪瘟病例的养殖场,采取了封锁措施,禁止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通。

同时,加强了养殖场的卫生管理,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条件。

此外,制定了养殖场的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开展疫苗研究与应用为了有效抵御非洲猪瘟的入侵,国内开展了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争取早日研制出具有高效、安全、有效的疫苗。

同时,对于已经研制出的疫苗,相关部门积极推广使用,并对重点地区进行免疫接种工作。

四、加强监测和报告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非洲猪瘟的疫情,国内加强了非洲猪瘟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将非洲猪瘟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定期对可能感染病毒的地区进行抽样检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置,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五、加强宣传教育非洲猪瘟的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国内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媒体、互联网以及各种宣传平台,向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普及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从而减少疫情的发生。

综上所述,国内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和加强。

通过加强入境动物检疫、养殖场管理、疫苗研究和应用、监测和报告以及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工作,有效地遏制了非洲猪瘟的传播。

简述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简述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简述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加强饲养管理:猪群必须按日龄分类隔离饲养(采取全进全出饲养管理);
加强营养,饲喂全价饲料,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如适当饲喂高免回春素、芪贞增免颗粒、优肥素等。

2.严格清洁和消毒:设备和相关场所应经常清洁和消毒,增加消毒频率。


消毒前,首先应清理猪圈、设备、车辆附着的有机物质。

车辆和人员(包括鞋、设备等)在进出养殖场时应消毒。

消毒剂可选用戊二醛、次氯酸盐、菌毒威(聚维酮碘)、通杀、氢氧化钠等。

3.严控引种:尽量避免从外引入猪只,或从正规渠道购买健康的种猪和仔猪。

4.及时处理病猪和死猪:对病死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埋和焚烧,防止
病毒的传播。

同时,猪场内外的粪便、污水等也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出现病毒扩散。

5.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中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预防非洲猪瘟;也可以
用飞温管家+泰万菌素拌料,提高猪的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

6.加强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7.提高公众意识: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非洲猪
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些措施需要综合运用,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和蔓延。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高致死性的猪传染病,目前已在非洲、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爆发。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采取综合措施对病毒传播途径进行切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建立并完善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变化和病毒传播情况,确保对感染猪群的及时报告。

2. 提升疫情报告和信息交流:加强农业部门与兽医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上报非洲猪瘟疫情,有效传递防控措施的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3. 严格检疫和隔离措施:对于有猪瘟疫情的猪场或区域,要立即实施封控措施,禁止猪禽流通,并严格执行隔离、屠宰、消毒等防控标准,防止病毒扩散。

4. 做好动物运输管理:在猪群运输过程中,要加强车辆和运输设备的卫生消毒,严禁运输疑似病例或近期接触疑似病例的猪。

5. 加强进口猪肉的检疫:对于进口的猪肉和猪制品,要做好严格的检疫工作,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传入。

6. 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养殖户和从业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普及防控知识并加强培训,提高防控能力和意识。

7.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兽医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兽医资源的配置,增加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高应对非洲猪瘟的能力。

8. 树立科学防控理念: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规律和特点,研发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疫苗,推动科技与防控工作的深度融合。

9.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洲猪瘟的惩罚力度,推动政策和措施的落地实施,提升防控水平。

10. 支持猪肉产业转型:对于受非洲猪瘟影响较严重的养殖场和养殖户,可以采取差异化支持政策,推动猪肉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对非洲猪瘟的风险。

要综合运用科学、法律、行政管理等多种手段,加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工作,从而确保猪瘟疫情的有效控制和传播途径的切断。

这也是保障猪肉生产安全和保护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非洲猪瘟猪病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猪病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猪病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

由于其病毒传播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人们开展了多种防控措施。

一、加强养猪场的管理与监控为了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养猪场应该加强管理与监控。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进出场制度,对来自非洲猪瘟疫区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

同时,要做好病毒监测工作,定期对养猪场的猪只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病例,要迅速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其次,加强养猪场的卫生与消毒工作。

定期对养猪场的场地、设施、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消除病毒传播的潜在危险。

二、加强猪群的免疫防控疫苗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疫情情况,按照兽医的指导,定期给猪只接种非洲猪瘟疫苗。

通过疫苗的免疫保护,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强化交通运输的管控为了减少病毒在交通运输途中的传播,相关部门应加强交通管控。

对病区猪只的运输车辆、装卸设备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减少病毒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传播风险。

四、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的防控畜禽屠宰环节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加强防控措施。

首先,要规范屠宰场的运营,并加强对屠宰环节的监管,确保屠宰操作规范,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屠宰场的卫生与消毒工作,保持场内的清洁和卫生。

对生猪屠宰后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五、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人们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养殖户和居民普及非洲猪瘟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控制方法,培养养殖户的防病意识,提高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

同时,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了解政府的政策和相关的补偿措施,鼓励养殖户自觉遵守防控措施,合作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结语非洲猪瘟猪病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尽量减少病毒的传播。

非洲猪瘟防控12项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12项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12项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以下是12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1. 强化养猪场管理:养猪场应加强对猪只的管理,注意猪群的密度和卫生条件。

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消毒,确保场内环境卫生。

2. 严格监测和检测:建立非洲猪瘟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只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实施合理的交通管控:控制猪只的交通流动,限制动物交易市场的运营,并加强对车辆、人员等的进出检疫监管。

4. 加强入口动物和禁猪产品检验:对进口的猪及猪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和检疫,杜绝非洲猪瘟病毒的输入。

5. 加强养殖区域的封控:对疫情爆发地区进行封控措施,限制人员和物资的进出,防止病毒的蔓延。

6. 完善扑灭病毒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预案,包括病毒扑灭方案、紧急疫苗供应等方面的措施。

7. 提高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8. 建立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及时处理和销毁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只,避免病毒扩散。

9. 健全疫区边界隔离措施:建立疫区与非疫区的边界隔离体系,严格限制人员、物资和动物的流动。

10. 强化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测和报告,确保病例能够及时上报,便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1.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共享防控经验和科研成果。

12. 积极推进疫苗研发和应用:加大对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疫苗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猪只的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养猪场管理、严格监测和检测、合理的交通管控等措施,我们有信心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蔓延,保护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具有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主要影响猪类。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1. 健康检疫:加强猪类及猪产品的进出口检疫工作,严格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和来源,并对可疑病例进行隔离和诊断,确保病猪及病死猪不进入市场。

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养殖管理制度,做好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控制昆虫、鼠害等病媒的传播。

3. 严格的禽畜禁止往来:禁止猪与其他动物如鸡、羊、牛等同场饲养,防止不同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

4. 防止病毒传播途径:控制和监测野生动物、家禽、饲料、运输工具、衣物等潜在的传播途径,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5.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建立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可疑病例,进行病毒检测和鉴定,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采取应急措施。

6. 提高饲养者的防控意识: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者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鼓励养殖户主动报告疫情。

7. 合理处理病死畜禽:及时清理和处理病死畜禽,防止腐败物和排泄物成为病毒的传播载体。

8.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分享技术和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

综合以上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

养殖户、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保护猪类养殖业和保护公共卫生做出贡献。

预防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预防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预防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

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猪场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首要措施。

定期对猪圈进行清洁和消毒,及时清理猪场周围的杂物,保持猪场的清洁和环境整洁是必不可少的。

2. 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非洲猪瘟可以通过猪类的运输工具和人员等途径传播。

因此,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是必要的。

禁止非必要的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并限制猪的运输活动,加强对猪肉和猪产品的检疫和监管是有效预防传播的措施之一。

3. 合理使用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关部门应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和疫情发展态势,合理选择并组织疫苗接种计划。

同时,完善疫苗管理制度,确保疫苗的存储和使用符合规范,增强疫苗接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报告疫情是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重要环节。

相关兽医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诊断,同时要求猪场和相关人员积极报告疫情,确保信息的及时流通和处理。

5. 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创新的技术手段。

相关机构应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机制和致病原理,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开展新型疫苗和相关药物的研发。

6. 加强信息宣传和教育培训推动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是提升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提供及时准确的防疫信息,并通过培训等形式提升养殖户的防疫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帮助养殖户全面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水平。

7. 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非洲猪瘟属于传染病,跨国传播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开展科学和技术的交流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规范生猪产品调运。
– 3.强化屠宰管理。发生疫情的县,暂停生猪屠宰活动。彻底消毒后方 可回复生产。
最近非洲猪瘟监测方面的政策
1.跨省调运的活猪及猪产品必须开展非洲猪瘟的实验室检测 2.屠宰场的活猪每一个来源或每一批次必须检测
兽医工作者的苦与甘
■ 农业部2018-10-26通报了多起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违法违纪典型案例: ➢ 吉林白某荣,辽宁任某军等违规出具检疫证明案; ➢ 安徽宣州市部分工作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职不力案件; ➢ 内蒙古杨某强违规出具检疫证明案; ■ 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的;违规出具检疫证明的;伪造监测检测结
•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对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给予 充分肯定,认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采取的措施有 力有效,疫情管理公开透明,疫情数量和损失也控制在了最低范围内 ,避免了疫情大暴发大流行的严重后果。
截至12月11日,全国已发生87起非洲猪瘟疫情,分布 21个省份。
一、非洲猪瘟---国内态势
• 二、发生疫情的省、受威胁区以外地区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等, 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 1.限制省内生猪调运,发生疫情的县、市、省,暂停生猪调出本县、 本市、本省,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有2个以上(含2个)县发 生疫情的市,暂停该市所辖各县生猪调出本县。有2个以上(含2个) 市发生疫情的省,暂停该省所辖各市生猪调出本市。
一、非洲猪瘟---病史沿革
1986年,ASF在荷兰暴发(欧洲) ; 2007年,ASF传入格鲁吉亚(东欧)、亚美尼亚(亚洲)、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欧
洲); 2008年,ASF在坦桑尼亚暴发(非洲); 2009年,ASF在俄罗斯、格鲁吉亚(欧洲) ;纳米比亚、毛里求斯、坦桑尼亚、赞比
亚暴发(非洲); 2010年,ASF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俄罗斯(欧洲及欧亚接壤地区);
1、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021/3/30
独立圈舍 未发病
同栋两家分别饲养 ,喂泔水猪发病, 喂饲料猪未发病
2021/3/30
2、沿公路传播扩散
在俄罗斯,空间回归分析发现,路面交通、水源和家猪的 密度与ASF的暴发具有相关性
2021/3/30
都是运输惹的祸
2021/3/30
3、泔水形成了传播链条
• 四、强化流通环节监督检查
– 公路、铁路、航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加强对运输生猪及其产品 运输工具的监督检查,对来自高风险区的生猪及未经高温处理的生 猪产品,要立即扣押,做无害化处理。
– 加强对生猪的临床健康检查;对运载工具的消毒。
《农业农村部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 的通知》
• 一、生猪及其产品调运不得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
1.国办发明电[2018]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非洲 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
• 1. 落实地方动物防疫责任。属地管理原则 • 2. 严格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 3. 全面加强监测排查 • 4. 强化重点防控措施落实。
– 强化生猪调运监管,对违法调运行为要从重处罚; – 进一步明确餐厨剩余物监管部门和职责,切实加强餐厨剩余物收集
– 要督促养殖场(户)和生猪屠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规定申报检 疫,在装载前、卸载后对运输车辆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 要严格按程序和规程要求开展检疫工作,不得受理高风险区内调出 的生猪和未经高温处理的生猪产品检疫申报。
– 要强化对调运生猪的临床健康检查和屠宰生猪的待宰、宰后检疫, 重点检查疑似非洲猪瘟临床症状,脾脏、淋巴结等典型病理变化, 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和病变,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
疣猪
一、非洲猪瘟---病史沿革
1914年,ASF 最先在坦桑尼亚(东非) 被报导; 1921年,ASF首次在肯尼亚(非洲)被确诊; 1932年,ASF传入安哥拉(非洲); 1957年,ASF从安哥拉首次传入葡萄牙(欧洲);
→此前ASF只在非洲流行,此后传入欧洲 1960年,ASF传入西班牙(欧洲)、 1964年,ASF传入法国(欧洲); 1967年,ASF传入意大利(欧洲) ; 1971年,ASF传人古巴(南美洲),并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中爆发流行; 1978年,ASF传人巴西(南美洲)、多美尼加(南美洲)和马尔他岛(欧洲) 1979年,ASF在海地爆发(南美洲) ; 1982年,ASF在卢旺达首次爆发(非洲) ; 1985年,ASF在比利时暴发(欧洲) ;
果的;不封锁疫区疫点的;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不进行技术指导或者指导不力 ,不足额配套防疫资金、影响防控措施落实的等一律追责问责。 ■ 责权一致,奖惩并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一条规定“对在动物防 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 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 抢机遇谋发展,争投入扩队伍 ,强体系除瘟疫 ,变坏事为好事
三、非瘟与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 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
(2018年11月18日) 动 物: 鸡、鸭、锦鸡、猫头鹰、鸽、鹌鹑、鸟、兔、大 白鼠、小鼠、豚鼠、松鼠、花鼠、蛙、蛇、晰蜴、鳄、蚯蚓 、蜗牛、鱼、虾、蟹、猴、穿山甲、猞猁、蜜蜂、蚕等。 动物产品: 精液、胚胎、受精卵、蚕卵、生肉类、腊肉、 香肠、火腿、腌肉、熏肉、蛋、水生动物产品、鲜奶、乳清 粉、皮张、鬃毛类、蹄骨角类、血液、血粉、油脂类、脏器 等。 其他检疫物:菌种、毒种、虫种、细胞、血清、动物标本 、动物尸体、动物废弃物以及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
■对于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猪疫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 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13起,占19% ➢ 餐厨剩余物喂猪23起,占34% ➢ 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35起,占46%
●野猪1起? ●5起家猪原因不明 ■ 非瘟潜伏期4~19天,病猪发病前两天就开始排毒,因此必须追疫点两天前(我国自定是前30天)所
有人员、车辆和物品。
、运输、储存、处理各环节监管,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剩 余物饲喂生猪。 – 严格国际运输工具消毒以及餐厨剩余物无害化处理。 – 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监测、消毒、移动控制等各项措施落实 到位。
1.国办发明电[2018]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非 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
• 5. 确保市场供应安全 • 6. 提升动物防疫能力和水平。
一、非洲猪瘟---基因型多而变
■基因测试显示, 中国疫情的毒株部 分基因序列与俄罗 斯伊尔库茨克2017 株的相应序列完全 一致。 ■今年3月联合国粮 农组织在《非洲猪 瘟对中国的威胁》 报告中明确提醒我 国注意非洲猪瘟从 俄罗斯传入的风险 。
一、非洲猪瘟---致病力超强
强毒株:呈现特急和急性症状,感染后7~10d发病,100%死亡率。 中毒株:呈现亚急和慢性症状,急性发病,死亡率低(30%~70%)。 低毒株:呈现亚临床或慢性症状,感染后无临床症状,死亡率不到30%,血
ASF始发于非洲,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 达100%,以高热、全身出血、流产、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迄今唯 一的虫媒DNA病毒,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野猪-蜱-家猪);只感染家猪和野猪, 不感染人及其它动物。尚无有效疫苗





巨林猪
非洲灌丛野猪(又称南非野猪)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治非洲猪瘟加强生猪移动监 管的通知
• 三、加强生猪屠宰环节监督管理
– 强化日常监管,督促生猪屠宰企业切实落实入场查验、待宰静养等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一旦发现生猪出现疑似非洲猪瘟临床症状,要 及时报告兽医部门。
– 加强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对屠宰环节发现的疑似非洲 猪瘟生猪及其产品,要督促屠宰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流出屠 宰场。
– 将非洲猪瘟纳入强制扑杀补助病种; – 加强技创新,提高非洲猪瘟预测预报、诊断和控制水平。 – 严格管控非洲猪瘟实验室活动,严肃查处非法采集病料、开展病毒
分离鉴定等违法行为。 –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培训; – 提升生猪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
• 7.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 • 8. 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2021/3/30
2021/3/30
2021/3/30
非洲猪瘟的防控政策
非洲猪瘟的重要文件
• 1.国办发明电[2018]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非洲猪瘟 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8月30号)
•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治非洲猪瘟加强生猪移动监管的 通知(农办医〔2018〕38号)(8月8号)
清转阳,耐过后成为病毒携带者。
一、非洲猪瘟---生存力非凡
■ 耐低温、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
➢ 冷冻胴体中15年,冻结肉1000天 ;
➢ -70℃脾脏中病毒感染力可保持2年以上; ➢ 4℃血液中病毒感染力可保持18个月以上; ➢ 含25%血清时,4℃下大约20个月(常温下ASFV的半衰期是24h); ➢ 无血清时,4℃下为36-119d(常温下半衰期为8h); ➢ 风干肉、皮肤、脂肪300天; ➢ 咸肉182天;香肠、火腿中3-6个月; ➢ 在骨头、血液、碎肉、内脏、冷冻肉中105天; ➢ 污染的猪圈、熏制剔骨肉30天;室温粪便中可存活11天;
■ 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 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
■ 检测结果表明,吉林白山市浑江区野猪非瘟,病毒在基因的关键位置有明显差 异。这起野猪疫情不是由家猪传给野猪。???
一、非洲猪瘟---国内疫情扩散原因
1、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沿公路传播扩散 3、泔水形成了传播链条 4、物质(利益)决定意识
养殖场如何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工作
三、非瘟与非典
■ 不可否认疫苗是防控特定疫病的重要性,但疫苗不是救世主,没有疫苗怎么 办? ■ 2003年非典爆发之时我们无苗而战,历史证明消毒+封锁+检疫是法宝。 ■ 人是流动的,猪是相对固定的,ASF防控关键在于建立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邻国俄罗斯疫情远盛于我,但只要生物安全做得好的场,也不会发生非洲猪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