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翻译赏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伯夷叔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
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①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②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权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感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节选自《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注】①卞随、务光:夏商时代两位隐士,汤灭夏让位于他们,他们拒不接受。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 10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灵牌,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节选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悲为……悲伤 B.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爰竟然 C.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适适合 D.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蚤通“早” 9.下列加点词活用方法不同的一项 A.左右欲兵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日:“父命也J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及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遂饿死于首阳山。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二)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
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武王周公圣人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
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
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取材于韩愈《伯夷颂》)(三)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
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
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
韩子因之,亦为之颂。
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
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
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
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
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日,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
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独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伯夷》)10 .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注释及译文
《史记——伯夷列传》原⽂、注释及译⽂【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的史料处理原则,于⼤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以仁义叩马⽽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耻⾷周粟,采薇⽽⾷,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阳⼭上。
作者极⼒颂扬他们积仁洁⾏、清风⾼节的崇⾼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章借助夷、齐善⾏,和所谓暴戾凶残、横⾏天下的盗跖做⽐照;以操⾏不轨,违法犯禁的⼈和审慎⼩⼼、有崇⾼正义感的⼈做⽐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
从⽽抒发了天道与⼈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地抨击了“天道⽆亲,常与善⼈”的谎⾔,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神论的观点。
但是,商朝末年,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武王伐暴是“顺乎天⽽应乎⼈”的,是不可逆转的,⽽夷、齐的谏阻和耻⾷周粟是背转历史⼤潮的。
所以,⽑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历史上歌颂这两个⼈物,那是颂错了,他们不值得歌颂。
⽽作者对笃守遗训、不能变通的⾏为加以歌颂,⽆疑是有所偏颇的。
本⽂写作独具特⾊。
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
满纸赞论、咏叹夹以叙事。
名为传纪,实则传论。
史家的通例是凭借翔实的史料说话,⽽或于叙述之中杂以作者的意见,就算变例了。
所以,本⽂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本⽂虽多赞论,但纵横捭阖,彼此呼应,回环跌宕,起伏相间。
伯夷、叔齐的事实,只在中间⼀顿即过,“如长江⼤河,前后风涛重叠,⽽中有澄湖数顷,波平若黛,正以相间出奇。
”《史记论⽂》第五册《伯夷列传》时有鲜明⽐照,⼀⽬豁然;时有含蓄设问,不露锋芒却问题尖锐⼜耐⼈寻味。
太史公润笔泼墨之中,可略见其笔⼒之⼀斑。
【原⽂】夫学者载籍极博①,犹考信于《六艺》②。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十一国庆节】《伯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供大家参考选择。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王安石《伯夷论》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伯夷论》原文及翻译原文: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
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
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
”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
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
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
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往归焉。
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馀,而春秋固已高矣。
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
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
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
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独太公哉!译文:有些事情发生在千百代之前,古圣先贤们虽然已经把它们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不去深入的考察探究,仅凭借自己个人的偏见和小小的见识,就提出某种说法,导致失去事情的本来面貌,而学士大夫们就信守这种说法而不改变,这是有的啊,伯夷的事情就是这样。
伯夷,古代论述他的有孔子和孟子。
语文:《伯夷列传》译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文言文翻译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伯夷列传》译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伯夷列传作者:司马迁文本译文原文文本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
《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
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
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
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
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
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
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
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
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
伯夷列传翻译
伯夷列传翻译伯夷、叔齐在孤竹国时,互相推让国君的位置而逃避。
后来又互相争着吃东西。
接着他们又互相推让着喝酒。
等到天下太平了,就对孤竹君说:“我们兄弟二人在此受到束缚和拘禁已经很久了,请允许我们逃往别处去吧!”于是离开了孤竹,一直走到首阳山。
这两个人饿得快死了,就采了野菜、野果充饥,但是采来的野菜、野果,吃完了就没有了,他们就把国君的粮仓打开,偷取粟米。
这事被叔齐发现了,就对伯夷说:“我们两个人,一个主张采摘野菜、野果吃,另一个主张打开官府粮仓偷取食物。
伯夷、叔齐在孤竹国时,就因为互相谦让,国君才得以存活。
等到他们听说西伯昌死了,就马上动身前往西方投奔周文王,而遗弃了孤竹国君。
难道这就是仁义吗?”于是就在路上把自己的帽子和衣服扔掉,这表示永远不再回去。
后来到达西周国都,与西伯昌、伯邑考交往。
到了犬戎攻打西伯昌时,西伯昌就向北渡过黄河。
伯夷、叔齐也跟着他渡河。
三人乘车进入了一片胡地。
不久就听到了噩耗,赶忙就又渡过黄河返回,走到了西周国都的城门外。
守城的人把他们拒之门外,于是就站在城墙上痛哭。
城里的人听见哭声,就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西伯昌对他们说:“不要进来,你们的父兄被杀死了。
”又把国内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说:“我不能忘记自己的国君,哪怕他已经死了。
”三个人就跪在西伯昌面前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做儿子的怎么可以回去?而且您还年轻。
”于是就背着西伯昌的尸体走出城去,埋葬在首阳山。
然后就和西伯昌的臣属一起来到京城朝见文王。
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朝的顺民,在路上就饿死在首阳山。
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因而赐福给西伯昌。
周文王就把二人封在北面的燕山,赐给他们叫“社”的土地。
从此,这里就称为燕山,这里的人也就称为燕人。
同一天夜里,文王正在宴请各位大臣,对武王姬发说:“我是个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应该拥有的尊敬和赏赐,怎么样呢?”姬发回答说:“周武王能用自己的地位来使伯夷和叔齐归附,那么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姬发于是将他们安置在北方燕山地区,让他们奉守西伯昌的祭祀。
《伯夷列传》原文赏析
《伯夷列传》原文赏析《伯夷列传》原文赏析2篇《伯夷列传》原文赏析1原文: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白《行路难》其三翻译赏析
李白《行路难》其三翻译赏析李白《行路难》其三翻译赏析读李白的《行路难》,应抓住一个中心主题、主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行路难》其三翻译赏析。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行路难》其三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注释:①“有耳”句:引用尧时高士许由不受尧的官位,不愿听尧封官的话,而去洗耳的故事。
《高士传》:“许由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
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之滨。
”颖川水,淮河最大的支流,在安徽、河南两省。
②“有口”句:用殷末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粟,采薇饿死的典故。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闻周武王伐纣,叩马而谏,隐于首阳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县),采薇蕨而食,终于饿死。
③含光:含藏美德。
混世:混迹世上。
贵无名:虽贵但无名望。
④殒身:死亡。
⑤“子胥”句: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员(字子胥)立有大功,后被吴王赐死,弃其尸于吴江中。
《吴越春秋》:“伍子胥谏吴王不听,吴赐属镂之剑,子胥伏剑而死,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之器(皮囊),投于江中。
”⑥“屈原”句:战国时楚国忠臣三闾大夫屈原,由于受到靳尚等人谗言陷害,被楚怀王放逐。
屈原乃作《离骚》等篇以表明志向,后投入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自尽。
⑦“陆机”句:西晋陆机有才能,文章冠世。
后为成都王司马颖平原内史。
司马颖率军讨长沙王,以陆机为后将军,与王粹等战于鹿苑,陆机宫大败。
宦官孟玖乘机谗言,遂被杀害,事见《晋书》。
⑧李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人,秦始皇任为丞相。
曾表白自己说:“斯乃上蔡布衣,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伯夷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王学孟译注【说明与解析】《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
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力地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
但是,商朝末年,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武王伐暴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是不可逆转的,而夷、齐的谏阻和耻食周粟是背转历史大潮的。
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历史上歌颂这两个人物,那是颂错了,他们不值得歌颂。
而作者对笃守遗训、不能变通的行为加以歌颂,无疑是有所偏颇的。
本文写作独具特色。
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无。
满纸赞论、咏叹夹以叙事。
名为传纪,实则传论。
史家的通例是凭借翔实的史料说话,而或于叙述之中杂以作者的意见,就算变例了。
所以,本文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本文虽多赞论,但纵横捭阖,彼此呼应,回环跌宕,起伏相间。
伯夷、叔齐的事实,只在中间一顿即过,“如长江大河,前后风涛重叠,而中有澄湖数顷,波平若黛,正以相间出奇。
”《史记论文》第五册《伯夷列传》时有鲜明比照,一目豁然;时有含蓄设问,不露锋芒却问题尖锐又耐人寻味。
太史公润笔泼墨之中,可略见其笔力之一斑。
学者们涉猎的书籍虽然很多,但是还要从《六经》里考察真实可信的记载。
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夷列传_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伯夷列传两汉司马迁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中考文言文《伯夷列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伯夷列传》全文详细翻译导读:伯夷列传作者:司马迁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
《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
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
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
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
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
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
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
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
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
”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
他们的传记里写道: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
古诗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翻译赏析
古诗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翻译赏析“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出自文言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
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翻译】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
”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
他们的传记里写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
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
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素材2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注释】
伯夷、叔齐:殷朝末年一个小国国君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互相推让君位,都逃到周文王的辖区。
周武王伐纣灭殷,他们不满于改朝换代,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隐居在首阳山采薇为食,最终饿死。
是用:因此。
希:同“稀”,少。
【大意】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少了。
”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
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
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
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1。
12文言文伯夷原文及译文
伯夷、叔齐之死原文:伯夷叔齐①,孤竹②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③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④善养老盍⑤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⑥载木主⑦,号为文王,东伐纣。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⑧,采薇⑨而食。
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曰鹿乳之。
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
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去。
译文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
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做国君,也随同哥哥逃去。
国人只好立中间的一个儿子做了国君。
弟兄俩跑出国外,听说周文王很优待老年人,何不去投奔他呢。
然而,到了周国,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统领大军,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牌位,朝东进军,去讨伐殷纣。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很不赞成,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
有个士大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
经过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给他们喂奶,二人心里想道:“这鹿若是杀来吃了,滋味必然很美。
”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从此以后不再来,两个老头子便活活饿死了。
老父告诫孙叔敖原文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来⑥吊,岂⑦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⑧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⑨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⑩。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⑾,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注释(1)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论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5-23)
论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5-23)孔子认为,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能够做到不计较过去的仇怨,对人宽容,心中自然就少了很多怨恨,这种境界也可以称之为“仁”。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注释】伯夷、叔齐:商末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旧恶:过去的仇怨、嫌怨。
是用:连词,所以、因此。
希:同“稀”,很少、罕见。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怨,他们心中的怨恨所以也就很少。
”南北朝时代的大儒皇侃《皇疏》说,“孤竹之国,是殷汤所封,其子孙相传至夷齐之父也”,孤竹国为商汤王所封,孤竹国的子孙一直传到伯夷、叔齐的父亲那里。
“父姓墨台,名初,字子朝”,“伯夷大而庶,叔齐小而正”,伯夷年长但不是正夫人所生,而是妾所生为庶出;叔齐年纪小,却为正夫人所生。
父亲去世后,伯夷、叔齐两个人就互相让位。
儒家认为,“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
”伯夷尊重父亲的意愿为孝亲,叔齐则对兄长十分恭敬,二人将孝悌都做到极致,均以天下相让。
能以天下相让,还有什么不能相让?表示他们拥有仁心,为世人作出了示范。
伯夷、叔齐所在的商纣王时期,残暴无道,他们因此而隐居。
后来听到周文王兴起,所治理的国家祥和安定,决定投奔周文王。
途中遇到周文王的儿子即后来的周武王领兵伐纣,他们觉得很失望,认为这是以臣伐君,为不仁之举。
后来,周武王赢取天下建立周朝,伯夷、叔齐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而躲到山上吃野菜,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是真正的义士贤人。
圣人立教,立足长远,针对流弊,所以孔子对此二人十分推崇并加以盛赞。
孔子在本章则主要是称赞伯夷、叔齐“不念旧恶”,从他们不记旧怨的角度加以赞赏,以此表明为人处世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
关于“怨”有两种理解。
一种认为是指别人对伯夷、叔齐的怨恨,一种认为是伯夷、叔齐自己心中的怨恨。
这两种理解都可以看作是孔子对二人加以称赞的理由。
人生在世,不可能全部遇见的都是美好,或多或少都会遇见不公不义甚至伤害。
如果一个人总是记着旧恶,怨恨就会越积越多,就会永远难以释怀。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作品名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创作年代,西汉。
作品出处,《史记·伯夷列传》。
作者,司马迁。
出处。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
或称太史公书。
或称太史公传。
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
从三国时期开始。
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
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求仁得仁。
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
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
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盍往归焉。
及至。
西伯卒。
武王载木主。
号为文王。
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
爰及干戈。
可谓孝乎?以臣弑君。
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齐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
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
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
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
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若伯夷。
叔齐。
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
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
糟糠不厌。
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
其何如哉?。
注释。
是用:因此孤竹:古国名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
时为西方诸侯之长。
故称木主:牌位。
上书死者姓名。
以供祭祀爰:就及:发动宗周:尊奉周王室为宗主国于嗟:叹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翻译赏析
文言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
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注释】是用:因此孤竹:古国名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
时为西方诸侯之长,故称木主:牌位。
上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爰:就及:发动宗周:尊奉周王室为宗主国于(xū)嗟:叹词、表示悲叹徂:通“殂”,死亡七十子:指孔子门下弟子。
孔子收徒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七十,
是举其成数回也屡空:回,颜回,孔子的门徒;屡空,经常贫困【翻译】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
”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
他们的传记里写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
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
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
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
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
”那么,像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
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的夭亡了。
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样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