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教案(鲁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教案(鲁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

教学目标:

1.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提高学生对李冰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理解文章的深刻立意,掌握写景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的手法。

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提炼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培养学生探究式阅读的能力。

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文章深刻的立意,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创造。

教学方法:

1.通过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

2.采用启发、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一幅组合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提到旅游,我们头脑中立刻闪现出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名山大川。有人欣赏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欣赏那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欣赏那惊天动地的飞瀑、欣赏那变幻莫测的云海。然而在旅游天地中,许多人对都江堰却知之甚少,那么都江堰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都江堰的魅力。

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学生简介都江堰和李冰。

(1)提示:都江堰自动清淤系统巧夺天工;都江堰水量调配精确犹胜电脑。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搜集的信息。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同时注意引导、挖掘信息的深度和高度,明确都江堰的价值所在,提高探究式学习的质量。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①为何历时两千多年而未淤塞?

②飞沙堰如何能将数吨巨石由内江抛移到外江?

③为何古堰体系能自动调配水量,完成四六分流?

④为何受水冲击最大的离堆和宝瓶口恰是结构坚实的砾岩,而方圆数百里的龙门山脉除此之外均为易被冲蚀的页岩?从这里想像李冰是如何发现的以及付出的辛苦。

2.以导游方式介绍都江堰。(结合多媒体课件,面对都江堰的立体图进行)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充分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改变角色,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都江堰,再与课文内容对比,从而理解课文的深刻立意。

3.作为中国文化史学者余秋雨眼中的都江堰是怎样的呢?先了解作者。

三、简介余秋雨

余秋雨(1946—),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历任该校讲师、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曾分别获得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率先在国内以专著对世界上14个国家戏剧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平行比较研究,又率先系统地以观众心理学研究了戏剧的审美生命,以文化人类学研究了中国戏剧文化。主编有《外国现代艺

术大辞典》。1987年由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四、感知课文

1.初读感知,听录音,掌握字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结合投影,提出问题)

感到: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看到:都江堰壮观的水流。

想到: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李冰。

3.研读课文,探究本文的写作目的。

本文赞美都江堰,是为了赞美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都江堰的主持者——李冰;赞美李冰是为了弘扬它的为官之道。文章围绕一个中心,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严肃思考。

五、课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呼啸汩汩庇护突兀雕塑修缮炫耀履历咆哮强悍浚理长锸玉玺衮衮繁衍充斥韬略濡养邈远

2.探究本文的主题。

本文的主题具有多义性。有对中国千年官场所形成的惯例激烈批评,有对务实、苦干、恤民、懂行的为官者人格魅力的褒扬,也有联系现实的感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六、课堂小结

本文按序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肯定和评价了都江堰的价值。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现实中都江堰如何制服滔滔江流的壮观景象。第三部分生动刻画了都江堰工程的建造者、蜀郡太守李冰的形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探究都江堰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2.分析李冰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具体探究第二部分(结合课件,配乐朗读第二部分)

1.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都江堰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这样写,是从一般游客心理的角度出发,更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达到相互沟通。

2.找出描写都江堰壮观水流的语句,分析水流的特点。

先写都江堰所处的环境:“草木茂盛”、“更滋润,更清朗”;再写都江堰的水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

崩即至”;然后写都江堰的水态:“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遇到江心的分水坝,“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最后这“最强悍的生命”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造福千年”。

都江堰水流的特点:“翻腾咆哮”的水流,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进行。

3.学生讨论(结合投影及网页链接)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怎样自动清淤,怎样自动调配水量。

二、具体探究第一部分。(结合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图分析讨论)

1.作者开篇写到“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出理由。

同意。长城所起的作用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而都江堰却为民造福上千年,延用至今。

2.第二段写“长城也当然伟大”的目的是什么?

写长城伟大,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意志力,又突出了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对养育中华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有衬托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