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技能

合集下载

4讲授技能

4讲授技能

教师的讲授技能讲授中教师起主要作用,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确定多讲什么,少讲什么,突出讲什么,重点讲什么。

因此,教师高超的讲授技能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讲授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

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在讲授中,教师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它主要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老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一、课堂讲授的优点和局限性1、课堂讲授的优点(1)效率高。

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2)成本低。

讲授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省力,便于广泛运用;(3)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讲授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难问题。

2.课堂讲授的局限(1)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2)讲授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挤占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质量;(3)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得到全面贯彻;(4)空泛的讲授,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之讲授技能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之讲授技能

二、训练要点
(一)精心准备讲授的内容 (二)灵活运用讲授的方法 (三)严格把握讲授的分寸
三、案例评析
长相思》课堂讲授实录( 王崧舟 《长相思》课堂讲授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 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 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 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 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 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 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 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 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 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 《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 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 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 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 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 讲述 讲述) 明白吗? (讲述
三、案例评析
长相思》课堂讲授实录( 王崧舟 《长相思》课堂讲授实录(节选)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 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 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 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 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建功立业的壮 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 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 织在一起,化作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织在一起,化作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讲评兼讲演 讲评兼讲演) 讲评兼讲演
三、案例评析
长相思》课堂讲授实录( 王崧舟 《长相思》课堂讲授实录(节选)
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 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 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长相思,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 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请大家仔 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 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 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明白吗? 讲解 讲解) 明白吗?(讲解

语文教师讲授技能

语文教师讲授技能

浅谈语文教师的讲授技能内容提要:讲授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讲析,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情操的教学行为技能。

把一篇文章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十分重要,切莫讲解得支离破碎,骨肉分离,或者喧宾夺主,有所偏废。

关键词:语文教师讲授技能讲授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讲析,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情操的教学行为技能。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由文字词句段的语言形式组成的,因此,可以把讲授内容分为字词讲授,句段讲授和篇章讲授。

但在讲授时,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运用也至关重要。

一、字词讲授讲析词义,提高学生对不同语境中的词语的理解能力。

对课文意义的理解,从语言的角度说,就是把语言交际作文一个动态过程,理解语言在一定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包括理解语表意义和隐含意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科室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哩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学生能粗略看懂的是课文的语表意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点学生读书课文的隐含意义。

语言的隐含意义有多种情况;有时是不便直说,语意双关;有时正话反说,指桑骂槐;有时是有意曲笔,含蓄隐晦等。

这就要求教师细细品味,细致讲解。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在写无所事事的清国留学生片段“…….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字面较浅显,但“油光可鉴”、“标致”却需教师的点拨和讲解,词中蕴涵这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极大嘲讽。

朱自清现实精心调谴语言文字的语言大师,他的散文名篇《春》堪称典范之作,文中大量运用叠字叠词,状物抒情;轻声,儿化等字,读来优美和谐,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品味……二、句段讲授首先抓主关键词语讲解句子,关键词语中蕴含着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更有利于把握句意,领悟主题。

第四章教师的基本技能(导入、提问、讲授、演示、板书、语言)

第四章教师的基本技能(导入、提问、讲授、演示、板书、语言)

讲授技能评价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评价标准
讲授的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与认知规律 讲授内容正确包含了重要的科学价值 讲授时能提供丰富清晰的感性认识 讲授时突出重点繁简得当揭示本质 讲授时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哲理 讲授中注意发展学生多种能力 讲授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考
提问导入
• 概念:提问是一项具有悠久历 • 案例1: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
史渊源的教学技能,我国古代教 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 问进行教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 拉底也是一位提问高手,他使用 “精神产婆术”的方法进行教学. 提问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 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 引起 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 从而 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 方法。 ,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谜面是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课堂里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了 ,有些学生苦思冥想,有些学 生激烈争论,有些学生互相讨 论……终于有学生道出了谜底 :“蜘蛛”。教师追问道:“ 为什么是蜘株呢 ?”学生列举出 了与谜面相符的蜘蛛的特点。 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 要来学习说明文《蜘蛛》,通 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要了 解蜘蛛究竟有哪些特点?哪些 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哪些是我们 并不知道的?并掌握说明文的基 本写作手法。”
直接导入
• 案例2:化学老师在讲“玻璃”一课时,一上讲台
就出示一块玻璃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 :“玻璃。”教师板书课题:玻璃,接着说:“你 知道玻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它是怎样制成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玻璃的一些知识。”
• 评价: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
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但这种导入把 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 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 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讲授技能的技巧

讲授技能的技巧

讲授技能的技巧讲授技能的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清晰明确的目标:在授课开始前,要明确目标并向学生说明他们将学到什么。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重点和期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分步教学法:将技能分解为更小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每个步骤应该易于理解和实施,以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技能。

3. 演示和解释: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技能执行,并加以解释说明。

可以使用示意图、演示视频和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来展示技能的正确执行方法。

4. 反馈和修正: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存在的错误或不足,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检查,鼓励学生持续改进和精益求精。

5.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技能。

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供学生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熟练掌握。

6.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制定实际应用场景:将学到的技能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技能的实际价值和用途。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应用所学技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动力。

8. 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探索和实践。

提供资源和指导,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责任,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9.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互动工具和在线教育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10. 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讲述实际案例、提出问题和开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所学技能。

四、讲解技能

四、讲解技能


④形象式,对一些一般的甚至抽象的 叙述,给以具体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 的形象思维,促进理解。 • ⑤进程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步 骤、操作程序或层次结构,步步推进, 条分缕析。

(2)讲述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述式讲述和描述 式讲述。 • ①叙述式讲述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 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 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 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 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 操作方法等。 • ②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 、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 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 或业绩。


• • •
1.范读评述式。一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分段范读,边范读边评 述; 2.词句串讲式。在讲读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文 中词句,筛选重点词句并板书; 3.讨论归纳式。读课文时遇到容易使学生困惑、起争议的地 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小结; 4.比较对照式。读完课文后,比较文中的人与人、事与事、 物与物,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过程中讲授知识,指导学习; 5.辐射聚合式。联系先前学过的文体相同、主题相近、写法相似 的课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联系与区别,形 成知识规律。
• • • • • •
(三) 讲授要有启发性 (四) 讲授要生动、形象 (五) 讲授要简洁 (六) 讲授要通俗 (七) 讲授要注意和谐性 (八) 讲授要与板书相配)讲授技能的原则 1.启发式原则 2、精通性原则 3、直观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媒体的直观性。 (2)教学语言的直观性 。
3.7讲解技能的评价

讲授技能概述

讲授技能概述

五、讲授的基本要求
(四)时间不宜太长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讲授取得的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2.讲授对记忆的作用较差,常常忘记或者掌握不了教师讲的内容。 约瑟夫.特雷纳曼的
五、讲授的基本要求
(一)做好充分准备 1.理清思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讲什么 和讲的程序。
2.“背课”:要求教师对一堂课的安排,对讲授的内容和程序能够熟 记于心,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声情并茂地讲。
(二)切中讲授时机 为学生学习定向时; 学生分析理解难以到位时;
讲授技能概述
一、讲授的含义
• 讲授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科学系统地向学生 解释概念、叙述事实、论证原理、阐述规律,促成学生理解教学内 容的活动方式。
解读:
教学语言是融合了教师态度和情感的主观性极强的语言。 讲授是一种包含教师表情、肢体表达与教学语言的综合教学方式。 从教学有效性来说,声情并茂的讲授远比单纯的语言讲述更有效。
二、讲授的特点
1. 从教的角度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知识传输的系统性。 2.从学的角度说,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3.从教学方式角度说,讲授有利于集中进行短时间、成批量的教学,具有效 率高、时间少、容量大、成本低的特点。
4.从教学内容角度说,讲授法可以迅速更新知识内容,尽快迎合时代前进的 步伐。
四、讲授技能的分解
(二)表情技能
1.含义:教师脸部是学生视线的集中点,教师表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都能被学生捕捉到。 2.作用: ① 表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水平。 ② 表情最能传达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
③ 眼神可以透情、进意、传神,眼神的灵活变化及丰富内涵,有时 远比语言表达更加微妙。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的四种技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的四种技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的四种技能标签:高效课堂;教师;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要想上一堂生动的课,讲出艺术性,讲出闪光点,同时重视组织安排和教学效率,教师讲得有成就,学生听得有收获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经过不断地磨练与改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技能所谓导入技能,就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技能。

它的直接目的,是在课堂上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环节。

在此阶段,需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因素,诱发学生的课堂参与。

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奠定课堂基础,创设良好的课堂开端;高超的课堂导入,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也是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 富有经验的课堂导入,可以极大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放矢的课堂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妙的课堂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明确一堂课的思维方向和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导入。

导入的运用不能盲目,不能因为要有导入而设计导入,要注意导入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关联性。

在课堂中,曾经采取过温故知新导入法、类比导入法、亲手实践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演示教具导入法等多种形式的导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讲授技能讲授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分析和揭示,剖析其组织要素和过程程序,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实质和规律,是一堂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过程。

课堂讲授效率高,成本低,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能较好地掌握讲授技能就能把握住一节课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传授过程。

在学习讲授技能的时候,我们知道课堂讲授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科学准确、条理清楚,同时要特别注重讲授的策略,还要注意措辞准确、术语规范、有感染力、无废话等要求。

课堂教学技能——讲解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讲解技能

四、讲授的程序\要素
• (二)抽象性知识讲授的一般程序\要素 • 1、归纳法:提供感性材料——指导分析—
—综合概括——巩固深化 • 2、演绎法:提出概念——阐明术语——举
出实例——巩固深化
“繁分数概念”的讲解(演绎讲
• One ruler---three rulers • One pencil---two pencils • One apple---three apples
• One bird----four birds…(指导分析) • (3)师生共同归纳明显复数的构成规律。(综
合概括)(巩固深化)
“乘法结合律”的讲解
(鲁’245)
• T:We can sing.We can dance.We can do a lot of thing.What else you do? S:I can…(学生介绍他们会做的事,引出一系列动 词)
• T: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y can do?Let’s go and have a
四、讲授的程序\要素
• (一)事实性知识的讲授程序\要素 • 1、提出问题 • 2、叙述事实 • 3、提出要点 • 4、核查理解
• 如《最后一课》
语文:山中访友(第11册)

•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
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
为题目。
(提出问题)
三、讲授的类型
• 4、行为动作式:以训练动作技能为中心的 讲授
• 动作原理的阐述 • 结合示范的讲授 • 指导学生练习的讲授
• 如语文中,汉字的书写
三、讲授的类型
• 5、问题中心式\释疑性讲解:以解答问题 为中心的讲解,问题是未知,解答是由未 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认识的关键是方法。 讲的是“怎样做” (如应用题的讲解)

教师面试试讲技能之讲授技能:讲授原则

教师面试试讲技能之讲授技能:讲授原则

教师面试试讲技能之讲授技能:讲授原则讲授技能的原则1、启发式原则古今中外讲授法的教学能生存和发展无一不得益于启发性原则的发挥和运用。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而且对学生听课的方法,还应当加以指导,运用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

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生“疑”,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积极地向教师学习,主动地和教师的讲授活动相配合,跟着教师讲授过程中的思维路线,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边听讲、边思考、边探究,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2、精通性原则精通熟练,指的是对科学概念的讲授要精细、到位,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概念,对难懂抽象的复杂问题能够精辟论道,深入浅出;对那些核心内容、基本要素,能迅速抓住其精髓,反复提炼掌握要领,同时要通晓专业知识,有广博的知识覆盖面。

教师要针对每节课题,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深入领会要点内容,吃透其精髓,让这些积累和储备作为讲授的根基,支撑起丰富的课堂。

教师必须对所驾驭的课堂教学从内到外的精通,包括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熟悉和把握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基础,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为合理的教学结构;结合实际激活和活化教材知识,把教材处于静态的知识变成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态性教学知识等。

同时,在课堂讲授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变通地处理教学,当学生一时不明白教材和教师的表述时,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作灵活的变通,以达到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3、直观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学媒体的直观性。

单纯的语言讲授,学生易疲劳,教师应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所教课题内容,利用直观的教具、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增加学生的感知效率,引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兴奋,达到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原理的目的。

(2)教学语言的直观性。

对于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要体现直观性的原则。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讲解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讲解
2.解析式。解释和分析规律、原理和法则,是基础知识 教学和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 途径。归纳是通过讲授分析事实、经验或实验,抓住共同要素, 概括本质属性,综合基本特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作出结论, 再把结论用于实践,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对相似的、易混淆的 内容进行比较,指明区别和联系;演绎,即首先讲解规律、原 理和法则,再举出正反实例,加以应用
(1)效率高。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 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
(2)成本低。讲授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 生传授知识,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省力, 便于广泛运用;
(3)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 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 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有 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2.适用于班级教学 班级授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是教学的主要形 式。采用班级教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 生,根据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普遍存在的 问题进行讲授教学。班级讲授不但能节 省教学时间,而且实践表明,只要讲授 得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 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讲授有利于系统 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难问 题。
2.课堂讲授的局限 (1)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
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学生没 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 因而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 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 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 学方式。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 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 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 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 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的运用要求
1、注意口头语言的运用。 2、注意讲解的阶段性。一次连续性讲 解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在10分钟以下。 3、注意突出主题,难点、关键处还要 加以停顿。 4、注意反馈、控制和调节。 5、注意与其它技能配合使用。
讲授不能代替其它的
教学方式,成为惟一的 教学活动方式。
讲授技能的目的、作用
1、主要用于传授知识 2、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 形成志趣,并通过内容的讲解渗透思想教 育。 3、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传授思维的方 法,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提高 学生的能力创造条件。
பைடு நூலகம்讲授技能的类型
第五讲 讲授技能
什么是讲授技能
又称讲解,它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地 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方法,也是人们 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 方式。 讲授是产生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活动 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两大优点:
1、省,省时、省力、省钱。 2、高效。
三个缺点:
1、容易置学生于被动地位 2、感性材料少 3、信息保持率不高
1、讲述,就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 活动方式。可分为叙述式和描述式两 种。 2、讲解,就是教师对教学教学内 容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 式。包括解释式、解析式和解答式三 种。
3、讲读, 就是教师在讲述、讲解 的过程中,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与之有 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范讲评 述式、语句串讲式、讨论归纳式、比较 对照式、辐射聚合式等几种类型。 4、讲演,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深 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扮演不 同角色进行表演,以进一步理解课文掌 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第三讲 讲授的技能

第三讲 讲授的技能

(二)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 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 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 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 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 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举例:电视购物 运用举例:电视购物
(三)讲读 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 读材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 式。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以讲导读,以 读助讲,随读指点、阐述、引申、论证或 进行评述。这种讲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较 为常用。
5.讲授要有系统性 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理解问 题的认识序列,注意从已知到未知, 从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 一。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 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6.讲授要注意和谐性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速、 语调、响度等的科学运用,并根据学 生的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确 定基本的速度和音量后,语音的高低、 强弱、快慢和停顿还应根据教学内容 有一些变换、起伏,以吸引学生。
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讲授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 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 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 息传输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 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 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2、讲授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 讲授过多,会挤占学生自学和练习 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 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 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 得到全面贯彻;
4、空泛的讲授,不能有效地唤 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启发 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 教学的泥潭。
8.讲授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应组织一些探 究活动或合作讨论,不要把所有的结 论都说出来,也让学生自己体验一下 发现的过程。讲授要运用多种语言技 能和动作变化技能。

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第一节讲授技能的概念一、什么是讲授技能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方法,也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创办的“私学”和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创办的“学园”至今,讲授一直是教学最基本的方式。

就是在以“发现法教学”盛兴的美国,讲授也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讲授何以在教学中受偏爱呢?第一点是省,省时、省力和省钱。

人人都有口舌,与实验、实物、实习等教学方式相比,省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点是高速高效,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传递大量的信息,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

当然,讲授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其主要的缺点就是容易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学生锻炼的机会少,无直接的感性经验。

另外,以听为主,信息接受率不高。

美国教育信息专家特瑞克勒曾对学习比率作过研究,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占83.0%,听觉占11.0%,嗅觉为3.5%,触觉是1.5%,味觉是1.0%。

因此,讲授不能成为教学的惟一方式,需要与其它方式配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授的目的、作用讲授的目的与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课堂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体现了讲授活动中的教学方向。

但是,由于讲授本身的局限性,它的目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只有与提问、板书、练习、演示等教学技能相结合时,讲授的目的才能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单纯讲授而言,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理解和充分记忆所学知识,这是讲授的首要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讲授的生命就在于使学生理解新知。

教师课堂上的每一段讲授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新知识传授的要点设计的。

这些相对集中又层层相应的讲授片段,既构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又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明晰线索。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讲授片段,都是以教学知识点为中心展开的,不管是解释说明、描绘情景,还是阐说道理、推导结论,其内容都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知识为准则,并经过认真筛选、科学组合和加工而成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教学法:讲授技能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教学法:讲授技能

讲授技能一、讲授的概念讲授,是指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语言形式,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学语言的主题。

1二、讲授的类型(一)讲授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和讲评等五种基本方法。

(二)区别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和讲评这五种讲授方法讲述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情发生变化的过程的讲授方法。

讲述重在“述”,主要应用于陈述性知识的讲授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认识事物或事件提供广泛材料,促进学生对该事物或事件的理解,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认识素材、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对有关知识认识与理解的常用方式。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旧知识,都能运用讲述法。

讲解是教师运用解释、说明、分析、归纳、演绎、论证等手段,相许神阐明原理、规律、公式等知识,使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讲授方法。

讲解重在“解”,主要应用于程序性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明确概念,认识规律、掌握原理。

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1傅惠钧. 教师口语艺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1.科中,讲解的应用比较广泛。

讲读是教师在讲述或讲解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或诵读有关内容,有讲有读的讲授方法。

讲读法边讲边读,讲讲读读,读读讲讲。

讲读法比较重“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准确、流畅的进行阅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语感。

讲演是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内容或某一专题,通过体态语等辅助手段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其中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

在讲演中,“讲”和“演”都很重要,教师不但要把自己的见解以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还要运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来配合自己的演说的内容,从语言到动作类似的演讲,但较之于正式的演讲又稍稍随意一些讲评是教师运用评述性的语言解读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讲评法重在“评”,多用在语文课文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把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起来,述中有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讲授技能对幼儿教师的价值

讲授技能对幼儿教师的价值

讲授技能对幼儿教师的价值
讲授技能对幼儿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高讲授技能,幼儿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传达给幼儿。

清楚地讲解主题、突出重点、组织有序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 促进师生互动:良好的讲授技能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与幼儿互动,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 提高专业素养:掌握优秀的讲授技能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从容、更出色。

4. 适应不同需求:幼儿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通过提高讲授技能,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幼儿的需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5.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优秀的讲授技能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举例和类比等方式,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时期的学习习惯对人一生的学习历程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提高讲授技能,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课、提问和思考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讲授技能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对讲授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技能第一节讲授技能的概念一、什么是讲授技能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方法,也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创办的“私学”和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创办的“学园”至今,讲授一直是教学最基本的方式。

就是在以“发现法教学”盛兴的美国,讲授也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讲授何以在教学中受偏爱呢?第一点是省,省时、省力和省钱。

人人都有口舌,与实验、实物、实习等教学方式相比,省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点是高速高效,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传递大量的信息,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

当然,讲授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其主要的缺点就是容易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学生锻炼的机会少,无直接的感性经验。

另外,以听为主,信息接受率不高。

美国教育信息专家特瑞克勒曾对学习比率作过研究,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占83.0%,听觉占11.0%,嗅觉为3.5%,触觉是1.5%,味觉是1.0%。

因此,讲授不能成为教学的惟一方式,需要与其它方式配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授的目的、作用讲授的目的与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课堂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体现了讲授活动中的教学方向。

但是,由于讲授本身的局限性,它的目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只有与提问、板书、练习、演示等教学技能相结合时,讲授的目的才能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单纯讲授而言,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理解和充分记忆所学知识,这是讲授的首要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讲授的生命就在于使学生理解新知。

教师课堂上的每一段讲授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新知识传授的要点设计的。

这些相对集中又层层相应的讲授片段,既构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又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明晰线索。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讲授片段,都是以教学知识点为中心展开的,不管是解释说明、描绘情景,还是阐说道理、推导结论,其内容都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知识为准则,并经过认真筛选、科学组合和加工而成的。

例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教师讲:“我来画个示意图。

(边画边叙述)作者是从上海出国的。

这是黄浦江,这是长江,流入东海。

他能看到两岸,说明船在江里面走着,这‘两岸’指的是‘江岸’,如果已经出了海,他只能看到一面的岸。

既然是在江里面,你们结合上文看一看,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跑到哪里去了?”教师的讲授结合画图,不仅直观地让学生感知了教材,形象地了解了地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生动、活泼和有效的讲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并通过内容的讲授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课堂教学要实现其德育目的,就是通过讲授来进行的。

但这种讲授不是生拉硬扯,也不是贴标签式的。

它与讲授应是水乳交融的,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融物无声的。

成功的讲授应该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影响学生,使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以健康的审美情感熏陶学生,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正确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个性和勤学多思的学习习惯。

例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教师讲:“可怜的小羊喊道: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呢!狼在造谣,它找出没有理由的理由,狼坏就坏在想吃小羊还要找种种借口。

我们从寓言故事中可以得到教育,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狼这样的坏人呢?”这段生动的讲解,紧扣教材中心,学生听得入神,心灵受到震撼,达到了教书育人之目的。

3、通过讲授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传授思维的方法,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创造条件。

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

讲授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同时又运用发展了语言,并使人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思维的发展必将使智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因此,讲授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也提高了儿童的智力水平。

例如教师讲:“我们自己阅读课文时,一开始就先想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什么事,然后想这件事分几层写的,再想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最后想想为了说明这件事作者都用了哪些特别关键的词语,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这段课文基本上就懂了。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段,大家可以试试我刚才总结的那种方法。

”这段讲解,教师总结了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释词、理解句子、分段、概括等能力的培养都与教师的示范与讲授密不可分。

又如,在讲科学科《热胀冷缩》时,教师讲了一个故事:看到水壶里的水受热溢出,小林想:水会不会是受热后体积变大了?他设计了一个实验。

教师边讲边演示这个实验,在小瓶里加满水,又滴了几滴红墨水把水染红,在瓶塞上开了一个孔,孔里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塞住瓶口,瓶里的水有一部分进入细玻璃管,在水面到达的高度做一记号,接着他把水瓶放在温水里,瓶中的水受热,玻璃管里的水面升高了,说明瓶里水的体积胀大了。

小林又把小瓶放在热水里,水面又上升了,说明水的体积又胀大了。

实验证明:水受热体积会胀大,越热体积胀得越大。

接着他又进一步思考:如果水受冷后体积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他继续做实验,重新调整了玻璃管上的记号,把小瓶放在冷水里,看到水面往下降了,说明水的体积缩小了,把小瓶放到更冷的水里,水面继续往下降,说明越冷水的体积缩得越小。

通过上面的实验,使我们知道:水受热体积会胀大,受冷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在上例的讲授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提供启发性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现象,接着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通过讲授与演示,不但阐明了本节课要讲的原理,而且教给了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假设——得出科学结论。

可以看出,运用讲授技能,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推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必然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授的类型讲授技能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

结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状况,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一)讲述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讲述分为叙述式和描述式两种。

叙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等。

如在学完《圆面积》一课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把圆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再叙述一遍,就是叙述式讲述。

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或业绩。

叙述式和描述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说事,而不是说理。

其不同之处在于: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

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我的弟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旧社会生活在监狱中儿童的苦难生活时,形象地描述到:我的弟弟脑袋大,身材小,象个“小萝卜”,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

(二)讲解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讲解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解释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实、事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接触概念,以感知为起点对概念进行理解,或者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如对古文、外语、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对疑难词语给出恰当的解释等。

这种方式一般用来讲解无须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多用于文科教学。

一语文教师在教《囚歌》这篇课文时,提问学生:根据“囚”字的字形,你能知道囚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囚禁、关起来的意思”,接着问:从课文中知道,谁被谁囚禁起来了?学生回答: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起来了。

最后总结,这篇课文就是叶挺同志在囚牢中写出来的诗歌,从而解释课文的标题。

2、解析式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解剖分析、展开论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

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途径。

⑴演绎,即首先讲解规律、原理和法则,再举出正反实例,加以应用。

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运算法则》时,一数学老师把运算法则内容先解释清楚,然后举一实例进行说明。

又如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的讲解:A1 2B D E C师:我们来研究一下题目:如图在△ABC中,∠B=∠C,BD=CE,求证:∠1=∠2,这个题目是证两角相等,看清∠1和∠2的位置,请同学们画画想想,如何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学生研究。

)师:就做到这里,哪位同学把你怎么思考的主要过程讲一讲生:要证明?∠1=∠2,就必须证明AD=AE。

要得到AD=AE,AE,我是通过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解决的。

师:哪两个三角形?生:△ABD和△ACE。

师:你用什么方法证它们全等?生:我是用“边角边”的方法。

AB=AC,∠B=∠C,BD=CE师:条件中没有AB=AC啊!生:这是根据在△ABC中,∠B=∠C可得。

师:这位同学根据已知条件∠B=∠C,利用刚学过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得出了AB=AC,再结合已知BD=CE,∠B=∠C,用这三个条件推出了△BAD≌△ACE,于是AD=AE,最后在△ADE中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对等角”得出∠1=∠2。

本例属于演绎型讲解,这段讲解与提问技能结合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⑵归纳归纳是通过讲授分析事实、经验或实验,抓住共同要素,概括本质属性,综合基本特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作出结论,再把结论用于实践,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内容进行比较,指明区别和联系。

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一数学教师先提问,我们前边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割补法”。

再提示学生: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用割补法推导出,并出示如下图形;接着问学生: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又是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边提问边板书推导过程:S△=1/2S,a△=a=a,h△=h=h,而S=ah, 所以得出S△=1/2S=1/2ah。

(以上教学过程采用的也是演绎式讲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得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可以运用以上的办法得出,即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以高,再除以2。

最后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1/2a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