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晋祠记刘大櫆

合集下载

晋祠游记作文600字5篇

晋祠游记作文600字5篇

晋祠游记作文600字5篇晋祠游记作文600字篇1那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万仙山脚下。

抬头望去,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空中云雾迷蒙,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童话中的仙境一般。

走过一条幽静的长廊,我们就来到了美丽的天池旁。

在天池边有一座小桥,站在小桥上,面对碧绿碧绿的池水,我不由心中感叹:多么美丽,多么幽静,她就像一个美丽而又恬静的小姑娘,让人舍不得离开。

在天池的中央,有一座绿色的小岛,上面覆盖了茂盛的绿色植被,还有一棵挺拔的小树,桥下潭水汇成一条细细的小溪夹在两座悬崖峭壁之间一落千丈,形成了一条壮观的瀑布,远远的山脚下,白亮亮的溪水顺着山涧蜿蜒盘旋,就像一条曲折的小路。

和池水连在一起,一潭碧绿的池水便成了一个静静的广场,而池中的小岛正是广场的中心,岛上的小树不就是为广场上闲逛的人们纳凉的遮阳伞吗。

想着想着,我仿佛变成了池中一滴小小的水滴,我是该去广场待会儿呢,还是和伙伴们一起匆匆地顺着小溪赶路呢?“该上路了!”妈妈一声清脆的喊声把握从幻想中惊醒,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天池。

接着,我们有来到了“喊泉”。

喊泉的泉眼就像一个龙头,一股泉水从龙嘴里流出,人们又称它为“龙涎”。

之所以叫“喊泉”,是因为传说游人喊得声音越大,泉水就越大。

于是人们就在这大自然中尽情地喊叫,尽管大家也都知道谁的大小与这并无关系,可喊过之后的兴奋劲儿确实让人难忘。

第二天,我们还逛了黑龙潭瀑布。

那瀑布好像从天而降,气势磅礴,潭中水花翻滚,又像是从水下突然跃出的蛟龙。

潭水绿的发黑,深不见底,“黑龙潭”也因此而得名。

此外,我们还逛了黄龙洞和天梯等,每到一处都令我们流连忘返!万仙山——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晋祠游记作文600字篇2早就听说福州有一条新开发的.水底栈道,看过很多的水上栈道,什么是水底栈道?我很想一睹为快。

终于在五一节放假,妈妈带我去了,我的心情无比兴奋。

梅峰山地公园在梅峰路上梅峰公交车站附近,沿山脚走上一段山坡,就能看见“梅峰山地公园”的字样刻在一块大石头上。

晋祠游记作文范文

晋祠游记作文范文

晋祠游记作文范文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以下是精心准备的晋祠游记,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2XXX年正月初四我们全家去了山西太原的晋祠。

进入晋祠后,我们沿中轴线游览,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古老的戏楼,然后是金人台。

金人台上有四尊威风的武士,它们站在这已有900年的历史了,其中有一尊很帅气的铁像经过近千年的风雨,身上竟没有斑斑铁锈,身体完整无缺。

据说它能给人带来好运,游人纷纷驻足,与它们留影。

我们跟随导游穿过对越牌坊和献殿,就来到了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呈十字形,南北东西四面伸展,如鸟之双翼振翅欲飞,现存飞梁,为北宋与圣母殿同时修建仍保持原结构特点。

来到了圣母民殿,殿中有33尊待女像,她们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圣母民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还有周柏,西周年植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我们还看了难老泉水等其它的地方,真是我难忘的一天。

通过这次去晋祠让我知道了古人的智慧,和古文物的重要性。

晋祠博物馆的文物十分珍贵,今日有幸参观,真是十分冲动。

晋祠公园很大,有许多建筑都历史悠久。

小溪清澈,花草鲜亮。

墙壁上有许多古时候的文字,记载了几千年前的历史,让人看了就惊叹不已。

人们穿梭在被栏杆阻挡的建筑文物之间,欣赏着,交谈着。

再往里面走,有一个晋祠博物馆,里面更是极其珍贵的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物品。

有一个文物,叫做“阴阳仕女脸”,在那件文物上有一段传说。

在王母娘娘的时代,有一个侍女,她舞姿很好,经常给王母娘娘跳舞,有一次,娘娘奖赏她一朵大红花,夸赞她跳舞跳得好,但是要多多微笑。

可是,要在这宫里呆很长很长时间,由不由得悲伤起来。

所以脸上一半悲伤一半微笑。

这便是“阴阳脸”的由来。

在“鱼沼飞梁”上,俯视水下,金鱼儿多的数不过来。

两旁的古树,最古老的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之久了。

难老泉的池水哗啦啦地流着。

有一个在水中的小铜像,光光的头顶,被许多游客摸着,都变成青色的了;手中有个小碗,专门接从虎口飞流而下的泉水。

刘大櫆《游凌云图记》原文及译文

刘大櫆《游凌云图记》原文及译文

刘大櫆《游凌云图记》原文及译文刘大櫆《游凌云图记》原文及译文刘大櫆《游凌云图记》原文及翻译原文: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①,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②。

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

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

于时极乐。

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

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

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②汉嘉,蜀地名。

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译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是山水能使人娱乐,而是智者、仁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寄托在这里面。

南方本来就是山水幽深玄妙的地方,而四川峨眉尤其怪伟奇绝。

从前苏轼把官位视为浮云,却愿意担任汉嘉太守,以便成全游览凌云山。

古代杰出的士人,他们纵情游览山水却不被世俗的事务羁绊,大都像这样啊。

我的朋友卢抱孙凭进士的身份担任四川洪雅县令,地方小而且偏僻,政治简洁明了,人民安守当地的习俗,从容治理。

于是携带着孩童,带着酒,逶迤而来,攀着登上,坐在高山堆积的山石之间,超然远望,邈然静思,飘飘然有离开尘世的情怀,浩浩然好像处在三代之上。

在这时感到非常快乐。

回到家乡闲居之后,请擅长绘画的人,画了一幅《卢公载酒游凌云》图。

古人曾经做过的事情,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仿效它。

昔人曾经做过的事,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比得上啊。

然而苏轼有志于此却没有实现的,到了卢君却能够用他的行动实践了,那么卢君给百姓施加恩惠,大概也类似古人做的事吧?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文言文游大字院记翻译六月之庚金伏火见

文言文游大字院记翻译六月之庚金伏火见

文言文游大字院记翻译六月之庚金伏火见1. 游大慧寺记文言文翻译游大慧寺记【清】刘大櫆【原文】余客居京师无事,间从友人薄游京城之外,而环城之四野,往往有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可胜计。

询之,皆阉人之葬地出。

阉人既卜葬开此,乃更创立大寺于其旁,使浮屠者居之,以为其守冢之人。

而其内又必请于中朝之贵人,自公辅以上有名当世者为文,而刻石以记之。

出西直门过高粱之桥,西北行三里许,其地为宛平香山之畏吾村,有寺曰大慧。

自远瞻之,高出松栝之表,其中堂有大佛,长五丈余,土人亦呼为“大佛寺”云,盖明正德中,司礼太监张雄之所建也。

寺后积土成阜,累石为山,山阜之峻,下视平地殆数仞。

其石皆自吴之震泽舟载而舆致焉。

山石嵌空玲珑,登其石罅以望远,内见外,外不知有内。

寺左建佑圣观,而于土阜高平之处建真武祠,大学士李东阳为文,立石祠门之外。

盖当是时,世宗方尚道术,阉人惧其寺之一旦毁为道院也。

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之中,而藉此以存寺。

寺之西,坟壤累累,而石人石兽,巍然夹待于前,大抵雄族亲之冢也。

夫被其使中朝之贵人为文,固若挟之以不得不作之势;而彼贵人者,亦逆俯首下气,承之以不敢不作之心。

天下未有不相知而可以挟之使必然者,原其初,必自中朝之贵人与宦寺有相知之旧。

夫以中朝之贵人而与宦寺有相知之旧,则彼其所以为贵人者,未必不出于宦寺之推引。

其不出于宦寺之推引,自我得之而何畏乎?彼推引不出于宦寺而甚良宦寺,则是惟恐宦寺之能为祸福于我,此孔子之所谓患得而患失也。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

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注释】1、这篇文章主旨不在记游,而在讽世。

文章借大慧寺之兴建,明大学士李东阳竟为太监所挟为其撰写碑文一事,讥剌官场患得患失,阿附权势之风,虽托讽于古,并未明指时事,也还是切中时弊的。

《游万柳堂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游万柳堂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櫆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

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

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

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

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威为予言此地之胜。

一至,犹稍有亭榭。

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

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

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

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1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訾:非议B. 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榜:题名C. 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向:过去D. 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朘:捐赠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②然而隐忍以.行B. ①而无所.爱惜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 ①有终身不得至者焉.②去今之墓而葬焉.D. ①斩焉无一株之.存②臣闻求木之.长者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冯公任职时虽没做什么大事,但他修建的“万柳堂”却为后人留下一处观赏美景,作者认为这是他的一大功绩。

B. 作者曾经三游万柳堂,三次所见均不相同。

从原来的稍有亭榭到最后的颓败不堪,万柳堂已名不副实。

C.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过于在乎财富之类的身外之物。

D. 本文由开篇的议论引出后文的游览万柳堂的经历,最后再以议论收尾,叙议结合,结构20.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游万柳堂记》阅读附答案

《游万柳堂记》阅读附答案

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櫆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①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

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

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qú)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②亦无可称。

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

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

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

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

一至,犹稍有亭榭。

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

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

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

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juān)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选自《古文观止》)【注】①别馆:别墅。

②訾:zǐ,诽谤,诋毁,非议。

【小题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穷极土木之工(精妙)B.亦无可称(称意)C.榜其堂曰“万柳之堂”(题名) TD.累其土以成山(堆积)【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4分)A.则不得久居其中则治臣之罪B.因其洼以为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C.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安陵君其许寡人D.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

②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

【小题4】作者在本文中借万柳堂的兴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答案【小题1】B【小题2】BC【小题3】①那些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

②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时间有升有降,大概也和这个万柳堂园一样。

【小题4】①荣华富贵乃身外之物,不可久恃。

②为政者要两袖清风,不可搜刮民膏供己享乐。

刘大櫆《游晋祠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大櫆《游晋祠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大櫆《游晋祠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刘大櫆:游晋祠记刘大櫆太原之西南八里许,有周叔虞祠。

祠西为悬瓮山,山之东麓有圣母庙。

其南又有台骀祠,子产所谓汾神也。

有泉自圣母神座之下东出,分左右二道。

居人就泉凿二井,井上为亭、槛以覆之。

今左井已湮,泉伏流地中,自井又东,沮洳隐见,可十余步乃出流为溪。

溪水洄洑绕祠南,初甚微,既远乃益大,溉田殆千顷。

水碧色,清泠见底。

其下小石罗布,视之如碧玉,游鱼依石罅,往来甚适。

水上有石桥,好事者夹溪流曲折为室如舟。

左右乔木交荫,老柏数十株,大皆十围,其中厕以亭台、佛屋,彩色相辉映,月出照水,尢可爱。

溪中石大者如马、如羊、如棋局,可坐。

予与二三子摄衣而登,有童子数人咏而至,不知其姓名,与并坐久之。

山之半有寺,凿土为室,缭曲宏丽。

累石级而上,望之,墟烟远树,映带田塍如画。

《山海经》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周成王封弱弟于唐,地在晋水之阳,后遂名国为晋。

既入赵氏,称晋阳。

晋智伯决此水以灌赵城,而宋太祖复因其故智以平北汉。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唐高祖盖以唐公兴,尝祷于晋祠。

既定天下,太宗亲为铭而书之,立石以崇叔虞之德。

今其石在祠东。

又其东为宋太平兴国之碑。

是来也,余兄奉之官徐沟,余偶至其署,因得纵观焉。

念余之去太平兴国远矣,去唐之贞观益远矣;溯而上之,以及智伯及叔虞,又上之,至于台骀金天氏之裔,茫然不知在何代。

太原之去吾乡三千余里,久立祠下,又茫然不知身之在何境。

山川常在,而昔之人皆已泯灭其无存。

浮生之飘转无定,而余之幸游于此,无异鸟迹之在太空。

然则,士之生于斯世,虽能立振俗之殊勋,赫然惊人,与今日之游一视焉可也,其孰能判忧喜于其间哉!于是为之记。

依游记常例,作者先介绍了晋祠的地理位置,“太原之西南”,悬瓮山之东麓,近有圣母庙,南有台骀祠,并点明晋祠是纪念晋人祖先周代叔虞的祠。

晋祠素以周柏、隋槐、难老泉、宋塑侍女闻名于世,所以作者以泉为纵线,结构全篇。

第二段写晋祠周围景色,先从难老泉写起,说:“有泉自圣母神座之下东出”,点明此泉从叔虞之母的神座之下涌出,自然来历不凡,去向更非平常。

桐城派及其以外的散文

桐城派及其以外的散文

桐城派及其以外的散文一.桐城派。

康熙年间由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一)先驱:戴名世,字田有,为桐城派理论的发轫。

主张:1.为文以“精、气、神”为主,“言有物”为“立言之道”(《答赵少宰书》)。

2.“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之不备而不可谓之文也。

”(《己卯行书小题序》)(二)奠基者: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

1.“义法”说。

“义法”一词始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方苞取来论文,“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合起来说是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分开来说:(1)“义”指文章内容,“本经术而依于事物之理”(《答申谦居书》),以儒家经典为宗旨,具服务于当代政治的目的;(2)“法”指文章作法,包括形式、技巧问题,如布局、章法、文辞等。

(3)义决定法,法体现义。

2.讲文章作法,或侧重“虚实详略之权度”,或追求“首尾开合,顺逆断续”之“脉络”,或提倡用语“体要”、简洁,偏重文法;但认为“义”在其中,“法以义起而不可易者”(《史记评语》)。

3.要求内容醇正,文辞“雅洁”。

沈廷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记其语:“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徘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中俳巧语”,使古文用语典雅、古朴、简约,适应清统治者“清真古雅”的衡文要求,并给古文建立更严格的具有束缚性的规范。

4.由于与制举之文相通,利于维护理学道统,所以受到朝野崇奉和欢迎,“义法”说也成了桐城派遵奉的论文纲领。

5.创作: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

(1)读史札记和杂说,如《汉文帝论》、《辕马说》等简洁严整,无枝蔓芜杂之病。

(2)游记如《游雁荡记》;赠序如《送刘函三序》;碑铭如《先母行略》《兄百川墓志铭》《田间先生墓表》等,详略有致,具有法随义变的特点。

(3)名篇如《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刘大櫆原文: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

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

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者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解释:(1)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

(2)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字。

(3)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

(4)知退:白行简的字。

(5)欧阳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的字。

(6)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

译文: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的走陆路二十里,在江的北岸,就是下牢关了。

路很窄,走不了,便下了车,上了船。

刘大櫆文言文翻译

刘大櫆文言文翻译

原文:子才问曰:“子之文,何如古文?”石泉子曰:“吾文非古文也,吾文自吾心出,不袭古人迹。

然吾观古文,亦非无古人之法,但吾自揣,吾文未能至古人之法也。

”子才又问:“然则子之文,何如近世文?”石泉子曰:“吾文非近世文也,近世文多务华而不实,吾文务质而不文。

然吾观近世文,亦非无近世文人之法,但吾自揣,吾文未能至近世文人之法也。

”子才曰:“然则子之文,何如时文?”石泉子曰:“吾文非时文也,时文多虚浮而不根柢,吾文根柢深厚,言辞朴实。

然吾观时文,亦非无时文之法,但吾自揣,吾文未能至时文之法也。

”子才曰:“然则子之文,何如圣人之文?”石泉子曰:“吾文非圣人之文也,圣人之文,言简意赅,言辞温雅,吾文未能至斯也。

然吾观圣人之文,亦非无圣人之法,但吾自揣,吾文未能至圣人之法也。

”子才曰:“然则子之文,何如?”石泉子曰:“吾文自吾心出,不拘一格,不拘一时,不拘一事。

然吾自揣,吾文未能至古人之法,未能至近世文人之法,未能至时文之法,未能至圣人之法。

是以吾文未能成一家之言,未能成千古之传。

”翻译:子才问道:“你的文章,与古文相比如何?”石泉子说:“我的文章并非古文,我的文章是从我内心发出的,不模仿古人的风格。

然而,我看古文,也并非没有古人的法则,只是我自己揣摩,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古人的法则。

”子才又问:“那么,你的文章,与近世的文章相比如何?”石泉子说:“我的文章并非近世的文章,近世的文章多追求华丽而不注重实质,我的文章注重实质而不追求华丽。

然而,我看近世的文章,也并非没有近世文人的法则,只是我自己揣摩,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近世文人的法则。

”子才说:“那么,你的文章,与时文相比如何?”石泉子说:“我的文章并非时文,时文多空虚无根,我的文章根深蒂固,言辞朴实。

然而,我看时文,也并非没有时文的法则,只是我自己揣摩,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时文的法则。

”子才说:“那么,你的文章,与圣人的文章相比如何?”石泉子说:“我的文章并非圣人的文章,圣人的文章,言辞简练而意义深远,言辞温文尔雅,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晋祠游记

晋祠游记

晋祠游记
晋祠的牡丹花快要开了,花苞还羞仿佛一下子就要撑破吐露芬芳。

这是一个明媚的春天,鸟儿在枝头恣意的唱着歌,大地回暖,处处都透露着春天的气息。

一上午的车程,在中午的时候,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晋祠。

龙行三晋,始于晋祠刚到晋祠公园,晋祠胜境硕大的鎏金隶属牌坊映入眼帘,配合着蓝天白云群山,仿佛是一种巍峨的庄严。

由于是淡季,游客稀疏,晋祠显得十分空旷,倒也正合我意。

微风带着树林的清晰铺面而来,不错的,远景有山川连绵,近处有流水潺潺,暖风带着松涛迎来,熏醉了我的气息。

信步而游穿过公园,来到晋祠脚下,感觉上古先秦的遗风穿越千年岁月扑面而来。

三晋大地的祖先就在我的面前次第走过,晋祠,到底蕴含了多少秘密?
不提那晋祠的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

晋祠点击答案晋祠阅读短文及答案

晋祠点击答案晋祠阅读短文及答案

晋祠点击答案晋祠阅读短文及答案《晋祠》阅读习题及答案25、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

(1分)答:。

26、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2分)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D、平行式27、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3分)答:描写:议论:抒情:28、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是由到说明的。

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是由到说明的。

(2分)29、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

”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2分)答:30、作者怎样写晋祠的水的?请做简要的分析。

(2分)答:31、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2分)答:参考答案:25、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景物浑然融为一体。

(1分)26、C (2分)27、描写: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议论: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抒情: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分)(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3分)28、空间顺序由外到内逻辑顺序由概括到具体(2分)29、不好。

因为“旋”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向左拧,一圈一圈”的样子。

“卷”字不能产生如此效果。

(2分)30、作者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晋祠水的多、清、静、柔四大特点,语言优美形象。

(2分)31、例: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

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或第1自然段)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地说明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晋祠历史悠久(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对即可给分)(1分) (2分)晋祠(节选)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晋祠(节选)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汉语言文学知识第2编旅游文学知识第2章华北地区旅游景点诗文

汉语言文学知识第2编旅游文学知识第2章华北地区旅游景点诗文

[单选题(江南博哥)]1.康有为《登万里长城》中有“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的诗句,句中“清时”指的是()。

A.清明节B.清秋时节C.清朝D.没有战争的年代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句中“清时”是指没有战争的年代,传烽是指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

康有为在全诗中用“大漠、长河、堡堠、山川”等意象,描绘出雄壮奇阔之气,表达出作者雄迈的胸襟和豪壮的气概。

[单选题]2.《颐和园铜牛铭》的作者是()。

A.爱新觉罗·溥杰B.爱新觉罗·溥仪C.爱新觉罗·弘历D.爱新觉罗·玄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此铜牛位于颐和园东堤上,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将其点缀于此,并作《颐和园铜牛铭》,用意是希望它能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祥福。

[单选题]3.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的碑文是()起草的。

A.朱德B.周恩来C.毛泽东D.陈毅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150字碑文。

[单选题]4.“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中的“阊阖”原指神话中的“天门”,在此联中指的是故宫中的()。

A.午门B.太和门C.神武门D.东华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日丽丹山,云绕旌旗辉凤羽;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是紫禁城太和殿左门联,联中的“阊阖”原指神话中的“天门”,在此处指的是故宫中的太和门。

[单选题]5.戴梓《天坛松月》中有“深夜冷溶溶,圜丘露气浓”的诗句,其中“圜丘”是皇帝()的地方。

A.祭天B.祭祖C.封禅D.赏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圜丘坛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建于明嘉靖九年,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

[单选题]6.爱新觉罗·溥杰所作的《颐和园》一诗中“放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中的“放棹”是指()。

A.放下船桨B.摇动船桨C.划船D.放下桅杆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放棹只疑天上坐”的意思是,在昆明湖中划船就犹如体验到了杜甫笔下的“春水船如天上坐”,其中棹是划船的一种工具,“放棹”的意思就是划船。

游晋祠记译文

游晋祠记译文

游晋祠记译文
晋祠天开神秀,人杰地灵。

山高而水清,有钟灵毓秀之气。

自晋文公起,历五代,经秦汉、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才结束了这一辉煌的时代。

自唐德宗李适开始,历朝皇帝都是以祠的规模来祭祀自己的祖先。

但是他们都是在黄河以南,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我到了山西的晋祠之后,才知道这里的山川形势,与河南相比毫不逊色。

那里是天之尽头,水之尽头。

那里有高山环绕着它,有流水环绕着它。

那里有许多山峰都比天还高,有很多河水都比天还长。

这里的山冈连绵起伏到天际边去了。

这里是人杰地灵之地,晋祠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在这里结庐隐居过。

当时他的军队曾经与戎狄军队交战过,但是取得了胜利。

后来晋国的国君就把晋文公请到晋国来,就在这里设坛祭祀他。

后来晋国发生了内乱,晋献公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妻子伯姬。

他又将自己的儿子们都送到了别的国家去做人质,晋献公又将自己的女儿们送到别的国家去做人质。

—— 1 —1 —。

裴晋公禊事原文及翻译(小编整理)

裴晋公禊事原文及翻译(小编整理)

裴晋公禊事原文及翻译(小编整理)第一篇:裴晋公禊事原文及翻译卷一·裴晋公禊事作者:洪迈唐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

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容萧籍、李仍叔、刘禹锡,中书舍人郑居中等十五人合宴于舟中,自晨及暮,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

裴公首赋一章,四坐继和,乐天为十二韵以献,见于集中。

今人赋上已,鲜有用其事者。

予按《裴公传》,是年起节度河东,三年以病丐还东都。

文宗上已宴群臣曲江,度不赴,帝赐以诗,使者及门而度薨。

与前事相去正一年。

然乐天又有一篇,题云《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已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之作》,是开成三年诗,则度以四年三月始薨。

《新史》以为三年,误也。

《宰相表》却载其三年十二月为中书令,四年三月薨。

而帝纪全失书,独《旧史》纪、传为是。

译文作者:佚名唐文宗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将在洛水边修禊(除掉不祥的祭祀),前一天去信寄给河南留守裴令公〔度),裴度第二天招集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中书舍人郑居中等十五人,在船上大开宴会。

从早晨到晚上,玩水的玩水,奏乐的奏乐,赋诗的赋诗,饮酒的饮酒,远远看去,象神仙一般,观看的人山人海,裴公先赋诗一首,余人接着唱和,白居易作了十二韵诗,献给会上诸人,现存集中。

现代人写上已诗,很少使用这个史实。

我查《裴公传》,这年起复用为河东节度使。

开成三年因病求回东都。

文宗上已日在曲江池大宴群臣,裴度没有赴会,文宗写诗赐给他,使者才到门口,裴度就死了。

和上次事相隔正好一年。

但白乐天又有一篇,题为《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已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之作》,是开成三年诗,那么裴度是开成四年三月才死的。

《新唐书》以为是开成三年,那就错了。

《宰相表》却记载裴度开成三年十二月为中书令,四年三月病故。

然而《帝纪》全无记载,只有《旧唐书》纪和传记载的对。

第二篇: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模版]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1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晋祠流水又一曲——介绍刘大櫆的《游晋祠记》

晋祠流水又一曲——介绍刘大櫆的《游晋祠记》

晋祠流水又一曲——介绍刘大櫆的《游晋祠记》
阎健安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1989()4
【摘要】写晋祠的作品,中学语文课本上有《晋祠》、《难老泉》。

两篇文章题材略有不同,体裁更是有别,但都各尽其妙。

这里向同学们介绍请代刘大櫆的游记散文《游晋祠记》。

刘大櫆(1698—1779),和方苞、姚鼐,戴名世同是清末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

他为文以才气著称,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重视散文的艺术表现。

《游晋祠记》是他的著名游记之一。

文章第一段,先点明地理位置,周叔虞祠在“太原之西南八里许”。

然后以祠为支点,用“西”、“东”、“南”几个方位词统领,简洁地交代了晋祠的概况。

接下来。

【总页数】2页(P49-50)
【关键词】刘大櫆;晋祠;戴名世;中学语文课本;难老泉;摄衣;叔虞;瓮山;博学鸿辞;神话传说
【作者】阎健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刘大鹏《晋祠志》的个人著述色彩探究 [J], 高忠严
2.阅读训练十六:《游晋祠记》 [J], 赵小和;
3.集史、诗、文于一体的《游晋祠记》 [J], 胡铁军
4.晋祠圣母与大宋刘太后 [J], 马晋龙
5.刘大鹏与晋祠 [J], 行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晋祠记

晋祠记

游晋祠记晋祠者,唐叔虞祠也,溯至西周肇始,成王剪桐封弟于此,号曰唐,是为晋身也。

时维孟夏,骤雨浣清于前夜,明月侵晨信步苑中,见清池碧林点缀处处,雄阁绣轩雾列,长太息,有感而记之也。

潦水扑地,朱华滴露浮于碧池上,游鱼嬉戏往来石间。

草绿花娇,木类翠滴。

疏风含清送爽,引林中啼飞,沁人之神智也。

层楼叠越,阡陌踅回,悬山轩宇,危耸瞰视,后山之高,俯遥盈视,骇瞩其壮殿之伟,诧叹绝其细故之精,殿阁满地,华甍雕窗,不敢言之矣。

蔚天锦云,煜彻净明,禅音回畅萦于耳际。

古物尽收于眸。

千年虚华,晃然一梦。

忆惜,峥嵘岁月烈时,逸兴遄飞。

襟膺之志愈为韧强。

流年已过千载,晋祠唐宗之碑依旧,抑烈士抔土之中矣。

细数古今沧桑嬗迭事,豪华尽成春梦,空余古今愁。

后人兴叹,向使流年转。

吊古怀今,放志于天下。

轨先祖之伟业,领吾后世国祚之煌煌也!译文:晋祠是为纪念唐叔虞建的,在西周开始成王把弟弟虞封在这里,国号唐,后来改号为晋。

正是初夏时节,前天晚上大雨将其清洗,第二天早上在园子里散步,见到池塘和树林处处都是雄伟美丽的建筑如云雾一般的,长长感叹,有感而写下这篇文章。

积水到处都是,荷花上含着露浮在碧绿的池塘上,鱼儿在石头中嬉戏玩耍,草儿绿,花儿娇艳,树木叶子绿的仿佛要滴下一般,风儿清爽,一吹林子中的鸟儿啼叫窜飞,让人清爽了不少。

楼宇重叠,道路千回百转。

半山腰上还有建筑,从高处鸟瞰地下。

站在后山顶上,极目遥望,满眼都是,惊叹看到的殿堂的雄伟,细致之处做的如此精致,宫殿满地都有,华丽的屋脊,雕镂的窗户,不能用言语形容。

蓝天白云,阳光普照,天空明朗,佛家音乐回绕在耳朵边,古代建筑尽在眼下,千年的华贵,终究是场空梦。

回想以往不平常的英雄时代,遥望的胸怀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胸中的志向更加坚强韧毅了。

不久流年早过了千载,晋祠的唐代碑文还在,然而烈士们造成了墓坟一土,细看沧海桑田变更的事。

华贵早成了无痕的春梦,留下后人在那设想时光倒流。

凭吊古代思量如今,把志向放于天下,沿着先祖的伟大事业,再写我后世国统的彰明华彩。

朱彝尊《游晋祠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朱彝尊《游晋祠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朱彝尊《游晋祠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朱彝尊:游晋祠记朱彝尊晋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

其曰汾东王,曰兴安王者,历代之封号也。

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山下有圣母庙,东向。

水从堂下出,经祠前。

又西南有泉曰难老,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山海经》所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是也。

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诗》言“彼汾沮洳”是也。

圣母庙不知所自始,土人遇岁旱,有祷辄应,故庙特巍奕,而唐叔祠反若居其偏者。

隋将王威、高君雅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是也。

庙南有台骀祠,子产所云汾神是也。

祠之东有唐太宗晋祠之铭。

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

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郦道元谓“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是也。

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岁在丙午,二月,予游天龙之山,道经祠下,息焉。

逍遥石桥之上,草香泉冽,灌木森沉,鯈鱼群游,鸣鸟不已,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盖予之为客久矣。

自云中历太原七百里而遥,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川谷,桑乾、滹沱,乱水如沸汤。

无浮桥、舟楫可渡。

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

雁门勾注,坡陀厄隘。

向之所谓山水之胜者,适足以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之思已焉。

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也。

由唐叔迄今三千年,而台骀者,金天氏之裔,历岁更远。

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虽神灵窟宅,亦冯依焉而不去,岂非理有固然者欤!为之记,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

晋祠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麓,是古代唐国的所在地,晋水即发源于此。

西周初年,周成王灭唐,将其地封弟姬虞。

其子燮继位,因晋水而改国号为晋。

后人建祠堂祭祀晋国始祖唐叔虞,遂称晋祠。

晋祠不仅是古迹荟萃的地方,而且山水佳丽,故有晋中第一胜地之称,李白就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的诗句。

朱彝尊于康熙四年(1665)来到这里,遂写下了这篇颇有特色的游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晋祠记刘大櫆
阅读下文,完成第22一25题。

(12分)
游晋祠记
刘大櫆①
①太原之西南八里许,有周叔虞祠。

祠西为悬瓮山,出之东麓有圣母庙。

其南又有台骀祠,子产所谓汾神也。

有泉自圣母神座之下东出,分左右二道。

居人就泉凿二井,井上为亭,槛以覆之。

今左井已淹,泉伏流地中,自井又东,沮洳②隐见,可十余步乃出流为溪。

浸水洄洑绕祠南,初甚微,既远乃益大,溉田殆千顷。

水碧色,清冷见底,其下小石罗布,视之如碧玉,游鱼依石罅往来甚适。

水上有石桥,好事者夹溪流曲折为室如舟。

大石乔木交荫,老柏数十株,大皆十围,其中厕③以亭台佛屋,彩色相辉映,月出照水尤可爱。

溪中石大者如马,如羊,如棋局可坐。

予与二三子攝衣而登,有童子数人咏而至,不知其姓名,与并坐久之。

②山之半有寺,凿土为室,缭曲宏丽,累石级而上,望之墟烟远树映带田塍如画,《山海经》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周成王封弱弟于唐地,在晋水之阳,后遂名国为晋。

既入赵氏,称晋阳。

昔智伯决此水以灌赵城,而宋太祖复因其故智以平北汉。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唐高祖盖以唐公兴,尝祷于晋祠。

既定天下,太宗亲为铭而书之,立石以祟叔虞之德。

今其石在祠东,又其东为宋太平兴国之碑。

③是来也,余兄奉之官徐沟,余偶至其署,因得纵观焉。

念余之去太平兴国远矣,去唐之贞观益远矣,溯而上之,以及智伯及叔虞,又上之,至于台骀金天氏之裔,茫然不知在何代。

太原之去吾乡三千余里,久立祠下,又茫然不知身之在何境。

山川常在,而昔之人皆已泯灭其无存。

浮生之飘转无定,而余之幸游于此,无异鸟迹之在太空。

然则士之生于斯世,虽能立振俗之殊勋,赫然惊人,与今日之游一视④焉可也,其孰能判忧喜于其间哉!于是为之记。

【注】①刘大櫆:清代,桐城派创始人之一;早年以布衣游京师,晚年归故里,一生很不得志。

②沮洳(jùrù):潮湿。

③厕:置。

④一视:等量齐观。

22.第①段从哪些方面介绍晋祠的?(2分)
23.对第②段画线句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伯灌赵城,宋太祖平北汉都是晋水的大功绩。

B.智伯决此水以灌赵城,是晋水为害太大。

C.智伯灌赵城,宋太祖平北汉都是晋水的大罪孽。

D.宋太祖复因其故智平北汉,是晋水为利太大。

24.文章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②段应画在前部分还是画在后部分,请简要分析。

(3分)
25.分条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4分)
(1);
(2);
(3);
(4)。

参考答案:
22.地理位置;(1分)周围环境(1分)
23.A(3分)
24.画在前;(1分)第①段晋祠自然之美与第②段晋祠历史的辉煌,构成对晋祠完整的认
识,(1分)为后部分的抒情作铺垫。

(1分)
画在后;(1分)前半部分写晋祠的自然之美;(1分)后半部分抒发古今感慨,因第②段晋祠历史的辉煌和作者抒发的山川常在、昔人泯灭、浮生无定的感叹融为一体。

(1分)25.描绘了晋祠的清幽、恬静的景色;(1分)叙述了历史上晋阳出现的周成王封弟、宋太祖兴起和唐高祖起事的辉煌;(1分)借助历史兴亡与山水常在的对立;(1分)抒发人生无奈的感慨。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