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 课题三 血

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 课题三 血
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 课题三 血

装…………○姓名:___

_

__

___

_

_班级装

…○

绝密★启用前 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 课题三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测试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样品以2000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 ,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B .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 ,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D .若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2.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带区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 ( ) A .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B .色谱柱的装填 C .洗脱过程 D .样品的处理

………线………线A .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B .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 C .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D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4.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分离过程可表示为下列哪一项( ) A . B . C . D . 5.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对样品处理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 .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 .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6.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 .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 .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 .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7.下列对在凝胶柱上加入样品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加样前要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

B .让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至色谱柱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

C .打开下端出口,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直接连接缓冲液洗脱瓶开始洗脱

D .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每5mL 收集一管,连续收集流出液

8.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透析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B .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

C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 .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

9.对凝胶电泳的相关认识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只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B .蛋白质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C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仅用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还可用于蛋白质混

…………线…

………线合组分的分离 D .凝胶中加入SDS 可以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 10.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 ( ) (注:图中大圆点代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 A . B . C . D .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非选择题

11.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加入柠檬酸钠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时要用______(填溶液)反复洗涤、离心。要让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时要加入_________。

(2)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即血红蛋白的粗分离,目的是除去_______。(3)然后通过_____(填方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进行纯度鉴定,使用最多的是______(填方法)。

12.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可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

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收溶液和

透析。

(3)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

行纯度鉴定。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

(4)电泳法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________、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13.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线…………○……线…………○……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 为_____,B 为____。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____;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 (3)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 为7.0)的目的是_______。如果红色区带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分离技术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文转化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丙的分子量最大,甲的分子量最小,如果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分子甲可能存在于上清液中,A错误;甲的分子量最小,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因此移动的速度最慢,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丙的分子量大于乙,因此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C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决定于分子大小,甲和丙之间分子量差别最大,因此二者之间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对透析法、凝胶色谱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的考查,回忆透析法、凝胶色谱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然后结合题图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2.B

【解析】

试题分析:色谱柱装填时不能有气泡的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若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则能清楚的看到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缓流出,如果出现红色带区域歪曲、散乱、变宽的现象,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A

【解析】

试题分析: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但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则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将蛋白质和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分离,A项错误;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

迁移的过程。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可通过电泳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蛋白质分子的分离,B项正确;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而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所以可以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通过凝胶色谱法使大分子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小分子的蛋白质后洗脱出来,从而实现蛋白质分子的分离,C项正确;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使不同密度的蛋白质分子位于不同层次的离心液中,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B

【解析】

试题分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移动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只能在凝胶外移动,路程短,移动较快。图B表示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分离技术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红蛋白分离和纯化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及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情况。

【详解】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杂蛋白,A项错误;洗涤红细胞应用低速短时离心,B项错误;洗涤过程选用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C项错误。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透析的原理是渗透,其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6.D

【解析】

试题分析: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稳定形态,防止红细胞破裂,A项正确;猪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缺少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质较少,B项正确;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C 项正确;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比杂蛋白大,质量越大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度越快,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C

【解析】

试题分析: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再关闭出口;用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至色谱柱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加入磷酸缓冲液到适当的高度,然后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流出液。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分离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只需熟记蛋白质分离和提取过程中样品的加入和洗脱过程即可。8.A

【解析】试题分析:取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A项正确;低速短时间离心是分离红细胞,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B项错误;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溶解磷脂,加速血红蛋白的释放,C项错误;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用试管收集流出液,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详解】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决定于分子的大小和所带电荷等,A错误;由于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蛋白质混合组分的分离的原理就是不同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因此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C正确;凝胶中加入负电荷较多的SDS可以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D正确。

故选:A。

【点睛】

凝胶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3)分离过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

10.B

【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A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B正确;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C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且其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四个选项中大圆点和小圆点在凝胶色谱柱中的位置,在凝胶色谱柱中的上端还是下端,是否进入凝胶内部。

11.(1)防止血液凝固生理盐水蒸馏水和甲苯

(2)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3)凝胶色谱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考查,回忆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

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详解】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4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采取血液时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以防止血液凝固。样品处理又包括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4步。洗涤红细胞时要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离心。要让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时要加入蒸馏水和甲苯。

(2)透析即是血红蛋白的粗分离,透析的目的是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3)样品的纯化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点睛】

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1)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2)①防止血液凝固②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

(3)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量大的杂蛋白除去

(4)分子的大小

【解析】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分别是: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在实验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收溶液和透析四步。样品纯化的目的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量大的杂蛋白除去,进而使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迁移速率只取决于分子大小。电泳法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考点: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3.血红蛋白的释放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杂蛋白(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白细胞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蒸馏水和甲苯准确模

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一致均匀一致地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血红蛋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2)粗分离;(3)纯化: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4)纯度鉴定——聚丙烯酰胺胶电泳。

(1)样品处理过程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所以A表示血红蛋白的释放,B表示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所以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质蛋白,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是让红细胞吸水胀破。如果分层不明显,可能是洗涤次数少,无法除去血浆蛋白。此外,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也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因为甲苯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可将细胞膜溶解,从而使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蒸馏水和甲苯。

(3)磷酸缓冲液(PH为7.0)能够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如果凝胶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能清楚地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

【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以及鉴定的方法、原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酶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果醋 2.制作实例 (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 酶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 5DNA和蛋白质技术 5.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 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DNA的粗提取就是利用 DNA与 RNA、蛋 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 DNA,去除其他 成分。 2.DNA粗提取的原理: 1)DNA和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一般选用2mol/L 的 NaCl 溶液充分溶解 DNA,使杂质沉淀,再缓慢注入蒸馏水使NaCl 溶液浓度接近 0.14mol/L ,使 DNA析出。2)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所以可用体积分数为95%,预冷的酒精溶液来提纯DNA。 3.提取 DNA还可以利用 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 1)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 DNA产生影响。 2)温度值为 60~80℃时,会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 DNA不会变性。 3)植物细胞提取 DNA时,常用洗涤剂瓦解细胞膜,但对 DNA没有影响。 4.在沸水浴条件下, 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可以检测 DNA的存在。 5.选用 DNA含量相对高的生物组织提取 DNA,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适宜用来提取 DNA,但适宜用来提取血红蛋白。 6.实验设计过程:1)实验材料的选取:本实验用鸡血细胞做实验材料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其 DNA 含量丰富,材料易得;二是鸡血细胞极易吸水胀破,而用动物肝脏 细胞作实验材料常常需要匀浆和离心,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繁琐,历时较长。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 的滤液:往鸡血细胞中加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棒搅拌,使细胞吸水胀破释放DNA ,过滤取 DNA 滤液。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试题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试 题 篇一: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 专题一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 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黏性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平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是平整的,这样的切口叫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 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和答案

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默写 1、细胞工程是在或的操作 2、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为和 3、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和 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5、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因为 6、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7、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8、植物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 内在原理是: 9、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形成 经由过程形成,最后移栽发育成。 10、是指已分化细胞经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变为未分 化细胞的过程。 11、是指由外植体长出来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 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优势):。 13、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物理法:等; 化学法: 15、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1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和。 1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和

18、人工种子的特点是: 19、作物脱毒(1)材料: (2)脱毒苗: 20、单倍体育种:(1)方法: (2)优 点: ; 2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基础)、、 、 2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 23、用处理,一段 时间后获得单个细胞。 24、细胞贴壁: 25、细胞的接触抑制: 26、原代培养:,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 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处理后配制成,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 27、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 28、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 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 细胞为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 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29、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 2. 3. (培养 液的Ph为7.2-7.4)4.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5x2=70) 1.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 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 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 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3.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 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 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 6.与醋酸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是 A.一种细菌和另一种细菌 B.丝状真菌和细菌 C.酵母和细菌 D.酵母和丝状真菌 7.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 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 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8.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 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 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知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全国卷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 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 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2H5OH+4O2→CH3COOH+6H2O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 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 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 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 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 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 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

高中生物选修3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最新详细)

高中生物选修3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最新详细)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 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 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 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Ca2+ 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 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 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转录翻译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 (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专题六答案

专题五蛋白质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典例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 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 【答案】B 【解析】电泳法依据的原理:①在一定pH下,蛋白质分子的某些基团解离后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②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间存在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这使得带电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变式1】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 ;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答案】(1)运输 (2)磷酸缓冲液洗脱血红蛋白 (3)透析(粗分离) 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凝胶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 【解析】(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2)由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可知,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磷酸缓冲液,其可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3)甲装置用于透析,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分子量大的流动速度快。(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专题六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典例1】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用于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开的盛期采收,大约是每年的5月上、中旬,原因是在此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六

专题五蛋白质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方法及原理 方法原理 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电泳法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 【典例1】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B.电泳只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不同,从而迁移速度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 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D.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 【变式1】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 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 ;乙装置 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 管收集流出液,每5 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提取玫瑰精油实验①方法:水蒸气蒸馏法。②实验流程 (2)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①方法:一般用压榨法。 ②实验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2.胡萝卜素的提取 (1)胡萝卜素的性质: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实验设计①方法:萃取法,石油醚最适宜作萃取剂。 ②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3)鉴定方法:纸层析法。 【典例1】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用于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开的盛期采收,大约是每年的5月上、中旬,原因是在此阶段_________。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生物选修3专题一知识点(详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 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优点: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迅速培育出生物新品种 2、基因拼接的理论基础: (1)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 (2)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原核生物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有特定的切割位点(专一性)。 (3)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3)结果:形成两种末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注意: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从而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 2?“分子缝合针” 一一DNA连接酶 ①作用:恢复磷酸二酯键。 ②种类: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连接黏性末端;

T4DNA连接酶:来源于噬菌体,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 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常用的载体:细菌的质粒、入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天然质粒不能直接使用)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方法: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性。)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适用于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适用于目的基因较小,或已知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3. 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区别 4.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全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快速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 M制 (4)使用的前提: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5)条件:模板DNA、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 (6)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C DNA解链为单链,断裂氢键; 第二步:退火,冷却到55?60C,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DNA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和专题5的高考试题

(2007山东)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2008.江苏生物)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 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 间的差异并说明理 由。。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 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2009.江苏卷)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2009.江苏卷)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一”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等多种酶。该实验中是空白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 (3)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并用洗涤。 (4)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还需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是。 (2009年广东)(1)商品化植酸酶主要来自微生物。在产酶菌株筛选过程中,常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溶于水的植酸钙制成固体平板,植酸钙被植酸酶分解后可在平板上产生,可根据其大小选择目的菌株,所得菌株需要进一步测定植酸酶活性。活性测定可以植酸钠作为底物,活性可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 表示。 (2)利用上述所得菌株制备植酸酶的流程如下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归纳

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提取的溶解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1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不溶于酒精。 ①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点?要使溶解,需要使用什 么浓度?要使析出,又需要使用什么浓度? 在0.14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溶解;0.14可使析出。 ②在溶解细胞中的时,人们通常选用2溶液;将分子析出的方 法是向溶有的溶液中缓慢注入蒸馏水,以稀释溶液。酒精是一种常 用有机溶剂,但却不能溶于酒精(特别是95%冷却酒精),但细胞 中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2.从理论上分析,预冷的乙醇溶液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降解; 二是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析出; 三是低温有利于增加分子柔韧性,减少断裂。 3.采用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将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4.提取还可以利用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利用该原理时,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 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产生影响。温度值为60~80℃,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不会变性。 补充:的变性是指分子在高温下解螺旋,其温度在80℃以上,如在技术中变性温度在95℃。 5.洗涤剂在提取中有何作用? 洗涤剂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从而瓦解细胞膜。 6.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时,需要使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遇二苯胺呈现蓝色。原理总结:通过利用不同浓度溶液溶解或析出,可以从细胞中提取和提纯;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与蛋白质分离开来,达到提纯的目的;最后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物质是否是。 二、实验材料的选取 不同生物的组织中含量不同。在选取材料时,应本着含量高、材料易得、便于提取的原则。 本实验用鸡血细胞做实验材料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鸡血细胞核的含量丰富,材料易得; 二是鸡血细胞极易吸水胀破,而用动物肝脏细胞作实验材料常常需要匀浆和离心,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繁琐,历时较长。 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所以在提取过程中为了减少的损失,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盛放鸡血细胞液。 三、破碎细胞,获取含的滤液 1、若选用鸡血和洋葱作实验材料,则怎样获取含的滤液? 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并用玻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切碎洋葱,加入一定量洗涤剂和食盐,搅拌研磨,过滤后收集滤液。 2.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 答: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

专题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黏性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平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是平整的,这样的切口叫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 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 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高中生物选修1练习:专题5 专题测试卷 含解析

专题测试卷(五)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 B.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C.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DNA 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解析]猪血细胞中不含DNA,所以不能用于提取DNA,A错误;提取DNA时,如果是用动物的细胞需要用蒸馏水涨破,如果用植物细胞则不需要,而是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B错误;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而DNA属于大分子物质,C错误;电泳法是常规分离纯化的方法,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D正确。 [答案]D 2.如图表示细胞内DNA复制和细胞外PCR扩增两个过程,两反应过程的条件中相同的是()

A.模块B.原料C.酶D.能量供应 [解析]细胞内的DNA复制和细胞外的PCR扩增过程,需要的原料相同,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 3.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红细胞的洗涤效果与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有关 B.凝胶柱中适量气泡的存在会提高分离的效果 C.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D.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可以采用电泳法 [答案]B 4.通常用哺乳动物的血液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红蛋白变性 B.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避免细胞粘连在一起 C.分离红细胞时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高速离心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

专题一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 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 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黏性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 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平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 是平整的,这样的切口叫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 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 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双链单链 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 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