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平法识图规则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板

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分布筋与负筋参差150MM时: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2*负筋标注长度+2*150+
(2*弯钩长度) 分布筋与负筋搭接时: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2*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
度+(2*弯钩长度)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弯钩长度) 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时 分布筋长度=净跨-2*50+(2*弯钩长度)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板底根数=(钢筋布置范围长度-起步间距)/间距+1
(向上取整) =(Ln-S/2*2)/S+1
Ln:净跨 S:板底钢筋间距
板底钢筋的支座的伸板进受长度力(平筋92计,书算204)
伸进长度=mmax(支座宽/2,5d)
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伸进长度=max(板厚,120)
2.板面钢筋计算 2.1板面通长钢筋计算(X和Y方向)
板面通长钢筋计算与板底通长钢筋计算相同
2.2板负筋长度的计算(板平负41筋) 计算
?区分端支座与中间支座。 端支座负筋计算
板面端支座负筋长度=板面钢筋锚入长度+(弯 钩增加长度)+钢筋板内净长度+弯折长度
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 (弯勾*2)
温度筋根数计算 板受力筋计算
温度筋根数=(净跨长度-两侧负筋伸入板内净长)/温度 筋布置间距+1
悬挑板钢筋构造(平95)
悬挑板钢筋构造(平95)
5.3
楼板相关构造
楼板相关构造制图规则
纵筋加强带--JQD
纵筋加强带--JQD
板负筋计算 支座负筋(端支座和中间支座)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平法识图规则

平法识图规则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简化了施工图,统一了表示方法。
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XXG101)讲解如下内容。
一、平法制图的一般规定1、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
但对于复杂的房屋建筑,尚需要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等平面图。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增加剖面配筋图。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
3、在平法施工施工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等三种。
4、在平法施工图上,应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
其中,类型代号应与标准构造详图上所注类型代号一致,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成的结构设计图。
5、在平法施工图上,应注明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等。
6、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第一节框架柱的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是在结构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对柱的信息表达。
一、柱的编号规定在平法柱施工图中,各种柱均按照表3-1-1的规定编号,同时,对应的标准构造详图也标注了编号中的相同代号。
柱编号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柱,还将作为信息纽带在柱平法施工图与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使在平法平法施工图中表达的设计内容与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合并构成完整的柱结构设计。
柱编号表3-1-1柱类型框架柱代号KZ序号XX特征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 XX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
框支结构以上转换为剪力墙结构。
板平法识图规则

上部非贯通纵筋,且当其分布范围内配有板上部贯通纵筋时则间隔布置。
跨)注写。相同编号的板带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板带编号(注
在圆圈内)。
板带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为:板带编号、板带厚、板带宽和贯通纵筋。
5.6.2 无梁楼盖板带原位标注的注写内容
无梁楼盖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原位标注注写内容如下。
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实线段代表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对柱上板带,
在配臵相同跨的第一跨垂直于板支座绘有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臵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臵到梁的悬2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臵
第5章,板平法识图规则
整理课件
1
学习思路
实线段贯穿柱上区域绘制;对跨中板带,实线段横贯柱网轴线绘制。在线段
上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及在线段的下方注写自支座中线向
两侧跨内的伸出长度。
当板带支座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对称伸出时,其伸出长度可仅在一
侧标注;当配置在有悬挑端的边柱上时,该筋伸出到悬挑尽端。
整理课件
14
5.7 无梁楼盖暗梁的平面注写内容
可缺少的,其用量也很大,如屋
面板、楼面板、基础板、楼梯板、雨篷板、阳台板等。
5.1.2 钢筋混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板的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按其受弯情况,又可分
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其支
承情况分,还可以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
整理课件
3
5.1.3 连续板的受力特点
5.2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5.31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l2/l1≤2.0时,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弯曲变形相近,板
上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给四边的支承,板是双向受力,两个方向都要布置 受力钢筋。 优点:经济美观。
板平面注写方式: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1)板块集中标注 内容: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板顶面标高高差。 1)板的编号
楼层框架梁
KL
XX
(X X)、 (X X A)或(X X B)
屋面框架梁
WKL
XX
(X X)、 (X X A)或(X X B)
框支架
KZL
XX
(X X)、 (X X A)或(X X B)
非框架梁
L
XX
(X X)、 (X X A)或(X X B)
悬挑梁
XL
井字梁
JZL
XX
XX
(X X)、 (X X A)或(X X B)
5.箍筋类型
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箍筋类型号与肢数。
箍筋类型号1(m×n): m是竖向的箍筋肢数,n是水平向箍筋的肢数。
6.柱箍筋注写
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 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本课程到此结束 预祝同学们取得满意成绩
3)贯通纵筋
按板块的下部纵筋和上部纵筋分别注写。 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 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 同时以X&Y打头。 对单向板,另外一向贯通的分布设计一般不标注,而是在图中统一 注明。 某些板配置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编号为②号的扣筋,其规格和间距为Φ 10@100; 从梁中线向右侧跨内的延伸长度为1800mm; 双侧扣筋的左侧没有尺寸标注,则表明该扣筋向支座两侧对称延伸, 即向左侧跨内的延伸长度也是1800mm。
5.2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2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梁集中标注平
面
注
写
梁原位标注
标注内容编号
1制图规则解读
(数据项)
代号:LB、W B、X B对应楼面板、屋面板、悬挑板板块编号
序号:××加在代号后面。
h=×××,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单位为m m。
h=×××/×××,悬挑板根部/端部的厚度
2板厚
上部和下部分别标注:B—下部、T—上部
B&T—下部和上部双层相同配置贯通纵筋
3 4(单层或双层)正交轴线分别注写:X—左到右、Y—下到上
X&Y—双向相同配置
板面标高高差
(选注)
有对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时,注写在括号()内
板厚100mm
楼面3号板块
LB3
h=100下部水平与垂直方向都是HRB400、直径8mm 、间距150mm 的双向贯通筋B :X&Y
8ⓐ150
板上部为水平与垂直方向都是HRB400、直径为8mm 、间距150mm 的双向贯通筋
T :X&Y 1508ⓐ
板面标高比4.470低0.015m 为4.455。
(-0.015)
端部支座处上部非贯通纵筋
中间支座处上部非贯通纵筋
2、板平法施工图识读——平面注写识读
4.470板平法施工图(局部)
2、板平法施工图识读——课堂小结
板块编号
板厚
板块集中标注
贯通纵筋板
平法注写
板面标高高差(选注)
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平法识图规则

5.10 楼板相关构造直接引注方法 5.10.2 后浇带的注写内容 后浇带HJD 的引注。后浇带的平面形状及定位由平面布置图表达,后浇带留筋 方式等由引注内容表达,包括: (1)后浇带编号及留筋方式代号。本书提供了两种留筋方式,分别为:贯通 留筋(代号GT),100% 搭接留筋(代号100%)。 (2)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应注明 相关施工要求。 (3)当后浇带区域留筋方式或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时,设计者在图中 注明与图示不一致的部位及做法。后浇带引注见图5.18。
2. 板支座原位标注中悬挑板的注写内容 关于悬挑板的注写方式如图5.10 所示。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 时,应指 定板端部封边构造方式,当釆用U 形钢筋封边时,应指定U 形钢筋的规格、直径。 3. 有梁楼盖板贯通纵筋原位标注的注写内容 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 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的方式配置。“隔一布一”方 式,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 注间距的1/2。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 时,两种钢筋应取相同直 径;当设定贯通纵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 时,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
5.10 楼板相关构造直接引注方法 5.10.1 纵筋加强带注写的有关事项 纵筋加强带JQD 的引注。纵筋加强带的平面等由引注内容表达。纵筋加强带设单向加强贯通 纵筋,取代其所在位置板中原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根据受力需要,加强贯 通纵筋可在板下部配置,也可在板下部和上部均设置。纵筋加强带的引注如 图5.16 所示。
5.2 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识图 5.2.1 有梁楼盖平面注写内容 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是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 写的表达方式。板平面注写 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 向,从下至上为Y 向。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 向,径向为Y 向。
板平法识图规则ppt课件

5.1 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5.1.1 有梁楼盖的概述 在建筑结构中,平面尺寸较大而厚度较小的构件称为板。 板通常是水平设置,但有时也有斜向设置的(如楼梯板和坡度较大的 屋面板等),板主要承受垂 直于板面的各种荷载,属于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板在房屋建筑中是不 可缺少的,其用量也很大,如屋 面板、楼面板、基础板、楼梯板、雨篷板、阳台板等。 5.1.2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按其受弯情况,又可分 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其支 承情况分,还可以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
5.2.3 板块原位标注的注写内容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1. 板支座原位标注中上部非贯通纵筋的注写内容 (1)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在配置相同跨的第 一跨,垂直于板支座绘有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 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 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 悬挑端。 (2)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 伸出长度,另一侧不注,如图5.5所示。 (3)当向支座两侧非对称伸出时,分别在支座两侧线段下方注有伸出长度,如 图5.6 所示。 (4)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 伸出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如图 5.7 所示。 (5)当板支座为弧形,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注有配筋间距的 度量位置并加注“放射分布”四个字,如图5.8 所示。 (6)在板平面布置图中,不同部位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 钢筋,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对其他相同者则仅需在代表钢筋的线段上注写编 号及按规则注写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即可。
平法识图总则口诀

平法识图总则口诀平法识图总则口诀(一)03G系列共七本,原有四本未出版,901系列有五本,累计共有十二册,可惜今年全作废,11G三本来替代。
规范更新图集变,施工人员要紧跟,新图集中有提醒,图集施工看版本。
平法图集玄妙多,且听我们仔细说,整体表示有规则,青来教授他首创。
平、截、列表有三种,各种标法要分清。
原位集中分得清,集中标注指贯通,集中含在原位里,一排二排有比例。
英文字头汉拼音,一看便知其原意。
结构理论为基础,有些东西无需记,弄懂以下八个字,就是一个好监理,“符号”和“锚固”,“连接”和“加密”。
符号一定要弄清,“B”是底,“T”是顶,“&”是and(安得),汉语原意是并和与。
锚固基本分两种,“La”和“LaE”,尤其注意非框梁(L),底筋锚固12D。
连接方法有三种,绑扎、机械和焊接,加密也要牢牢记,查表、计算看图集。
再说三本11G,变了的地方有很多,只要弄懂03G,再变心中也有底。
首先钢材有变化,235兆帕的遭抛弃。
其二保护层再加大,现指箍筋至外皮。
其三钢排技术桥梁用,11G图集称并筋。
其四锚固有新说法,改称基本锚固长。
其五顶梁边角柱,增加一个新做法。
柱箍加密几分之几,1/3加密设在嵌固位。
其余变化也挺多,日后编辑飨大家。
平法识图之框架结构口诀(二)框架结构有奥秘,听我慢慢说仔细。
抗震非抗样不一,就是抗震也分级,一二三四共四级,非抗脚标少个E,抗震标注“LaE”,锚固长度查图集。
直锚弯锚均可以,至少也得二百五,11G有了新做法,减去50成二百。
底筋一般不连接,过了中线加5D,筏板、地梁和楼梯,非抗、非框、井字梁,悬挑、板筋加条基,以上九种不带E。
遇上框架请慎重,楼梯可能要抗震,悬挑是否要抗震,图纸一般会注明。
框架顶梁边角柱,收顶做法样不一,柱插梁、梁插柱,翻看图集三十七(页),还有图集五十五,以及图集五十六(页),新图集增加新做法,同径柱筋翻上去。
屋面框柱顶收齐,附加三根不忘记,框支梁、框支柱,翻看图集六十七。
混凝土施工图识图8法--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共二十一页
见教材(jiàocái)67页
共二十一页
(2)板厚注写 h=100
h=80/60 (3) 贯通(guàntōng)纵筋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见教材(jiàocái)69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3.原位标注(biāo zhù)
共二十一页
(2)板支座原位标注实例(shílì) 1)单侧扣筋实例(单跨布置) 2) 双侧扣筋布置(向支座两侧对称延伸) (向支座两侧非对称延伸)
混凝土施工图识读8 法施工图的识读
共二十一页
板èi)和钢筋配置的关系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共二十一页
二、04G101-4图集的板钢筋(gāngjīn)标注
板钢筋的标注分为集中标注(贯通纵筋)、原位 标注(非贯通纵筋)。
1.集中标注:以“板块”为单位,对于普通楼面以一
共二十一页
3)贯通(guàntōng)短跨全跨扣筋布置
共二十一页
4)贯穿全悬挑(xuán tiāo)长度扣筋布置
共二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混凝土施工图识读8 法施工图的识读。一、板的分类和钢筋配置的关系。板钢筋的标注分为(fēn wéi)集中标注(贯通纵筋)、原位标注(非贯通纵筋)。1.集中标注:以“板块 ”为单位,对于普通楼面以一跨为一个板块。内容: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 筋、标高差。(3) 贯通纵筋。1)单侧扣筋实例(单跨布置)。2) 双侧扣筋布 置(向支座两侧对称延伸)。4)贯穿全悬挑长度扣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