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第20课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第20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中共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筹建新中国。
八大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农工党(农工党)、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九三学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2、形成标志: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大会内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纲领规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性质),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3)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改北平为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大星是中国共产党,小星是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和代国歌。(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4)确立公元纪年法。
(5)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1954年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3、发展
①1954年后,成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②1956后,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四大班子”政府、市委、人大、政协)
③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4、作用: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舞台。
5、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是大合唱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
①结束了帝、官、封的压迫,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④中国社会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49到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也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2、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因为三大改造未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未建立。)
①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大,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②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③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④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宪法有1954、1975、1978、1982年版及1988、1993、1999、2018等修正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政策)
1、原因: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地发展不平衡。
②新中国成立之前,历代政府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引起各族人民不满。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民族原则)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建立与完善
(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为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新中国成立了五个自治区(新疆1955、广西1958、宁夏1958、西藏1965)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4)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5、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保证了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