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合集下载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修订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修订解读

以理 解 其 深 刻 的 意 义 ,但 在 日常 生 活 中 能 感 受 到 公 平 公 正 给 他 人和 自 己 带 来 的 尊 严 和 愉 悦 ,这 正 是 进
6 4 福 止 敬 2 0 1 3 l 、 2
行 规 则 、 法律 教 育 的 基 础 。 标 准 的 第 三 条 将 实 验 稿 课标 第二 条的 “ 公 平 公 正 ” 内 容 调 整 到 了 这 里 ,显
课 程 目标 对 于 课 程 的 内 容 选 择 、 实 施 以 及 评 价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向作 用 。 因 此 ,课 程 目标 的 制 订 要 体 现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求 , 以及 学 生 现 实 的 学 习状 况 ,本
次 分 目标 的 修 订 也 体 现 了 这 一 点 。 下 面 以 2 0 1 1 年版

珍 爱 生命 , 热 爱 生 活 ,养 成 自尊 自律 、 乐 观 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 现)
珍 爱 生 命 , 热 爱 生 活 ,养 成 自尊 自律 、 乐 观 向
上 、热 爱 科 学 、 热 爱 劳 动 、 勤俭 节约 的 态度 。 ( 原)

目标修订 的解读
标 准 的 第 一 条 修 订 了 勤 劳 朴 素 的 内 容 ,略 微 降
标 准 的 第 二 条 意 义 在 于 提 出 文 明礼 貌 是 当 代 公
民 的 基 本 素 质 。 小 学 中高 年 级 是 培 养 学 生 文 明 礼 仪 习 惯 和 素 养 的关 键 时 期 。 标 准 在 修 订 中删 去 了 “ 公 平公正 ” ,而 将 其 放 在 了后 面 的条 目中 ,这 是 因为 公 平 公 正 不 仅 是 学 生 集 体 生 活 中 ,更 是 社 会 生 活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内容 。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 0 1 1 版课程标准 去掉了抽象的 “ 社 会主 义”要求 , 增加了 “ 热爱家 乡,关注农村孩子”的内容以及内容主
题 跨学 段 的要 求 ,这 些改 变均 反映 了 课程 标 准尊 重 学生 的 身心 发 展特 点 而做 的 恰 当调 整 。具体 列 举 说明 如 下 :
在 课程 目标 部分 ,由实验稿 “ ……为成 为具 有爱 实验稿没有在课程内容 中设置对应的学段要求 ,而 心 、责任心、良好 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 且不是所有的课程 内容都有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2 0 1 1
格 公 民 奠 定 基 础 ”改 为 “ …… 为 成 为 具 有 爱 心 、责 任 版 的这个变化 ,使得各项课 程内容有 了对应的学 段分 心 、良好的行 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公民奠定基 础” ,去
级 ,更方便教材编写者具体把握相关内容在各个年级的 掉了 “ 社会主义合格 ”的定语 。在小学阶段 ,品德与社 合理分布 ;而且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也为教材编写者提 会课程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社会性 ,社会主 供了一个设计的方向参考 。 义是一个 比较抽象的概念 ,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
体 列 举说 明 如 下 :

“ 家 乡” 、 “ 上网”等内容 ,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具 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 ,适当拓展相关 内容 ,选择贴近 当地 生活的素材” 。这反映 了对农村学 课程内容范畴除了原有的品德和规则教育 ,爱国主 生身心特点的重视 ,我国城 乡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一些不 义 、集体主 义和 社会主 义教育 ,历 史与 文化 、国情教 同的特 点 ,在教材 中需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点 ,加入 育 ,地理和环境教育外 ,还明确增加了 “ 生命与安全教 农村的相关 内容。教材内容长期以来都偏重城市 ,轻农 育 、民族 团结教 育” 。增加生命与安全教育 ,这是 对现 村 。2 0 1 1 版 强调爱家 乡,突出农村学 生的需 要具有重 代社会 儿童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增大 ,及儿童对待 自己 要 的意 义 。一方 面 ,可 以让 农村 的学 生 在 教材 中 看到 自 生命态度 出现偏差情况的 积极回应 ;明 确民族团结 教 己熟悉的生活 内容 ,感受到农村内容也是教材 中的重要 育 ,也 反 映我 国局 部存 在 的 民族 冲 突与 不 稳 定 ,从 而提 内容 ,让他们感受到尊重 ;另一方面 ,可以让城市的学 出 开展 民 族 的 多元 文化 教 育 从儿 童 阶段 开 始 。 生在 教 材 中看 到不 同于 自己却 又是 真 实存 在 的农 村 生活 在课程 目标的 “ 知识 ”部分 ,明确提出 “ 人类共同 内容 ,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 ,感受农村生活美好的一 面临的人 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增加了 “ 初步 了解 面 。 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 。以上 内容反映 了 2 0 1 1 版课 程内容部分 ,出现 了 6个 内容 主题 ,即 对全球社会 共同问题的关注及对学 生全球视野的培养 , 我 、家庭 、学 校 、社 区 、国家 、世 界 ,其 中每一 个 主 题 是对全球化社会要求回应的表现 。 又细分成许多的次主题 ,并对应了相应的学段 ( 具体可

道德与法治《这些事 我来做》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这些事 我来做》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这些事我来做》教学反思一、课标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我的家庭生活”内容标准中提出:要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参考的课本内容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

本单元的主题是“为父母分担”,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关于家庭领域的教育内容全套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年段都设计了相关单元和课文。

一二年级强调对家人和家庭爱的情感;三年级强调了对家长的理解和对家人爱的行为和能力,对家庭历史的了解;四年级强调对父母的体谅和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

五六年级年级强调家庭民主、家庭和谐及优秀家风。

本单元在三年级爱父母教育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能进步了解和体谅父母作为一家之主的辛苦和不易,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作出贡献,初步树立家庭责任意识。

重在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和义务分担家务劳动,要树立起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让学生懂得感恩。

二、说教材《这些事我来做》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第二课,通过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在劳动中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为家人奉献力量,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

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本课共分为有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家务擂台赛”,主要引导学生回顾做家务的经历,理解“家务活我能做”;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愿做哪种人”,旨在引导学生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不让做怎么办”,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争取做家务的机会,主动培养自己做家务的能力。

第四个板块“与家务活‘签约’”,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学做、巧做、常做家务,坚持做家务。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摘要】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针对原有课程标准存在的不足及新时代的要求,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内容表述更准确、更具操作性;内容更贴近社会发展新要求;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结合更紧密。

另外,2011版课程标准还存在对全球教育不够重视等现象。

【关键词】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可操作性;全球教育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40-03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经过1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但作为实验稿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调适的内容与要求:如有些要求比较笼统,操作性较弱;课程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等等。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下面简称2011版)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实验稿)存在的不足作了相应的调整,并与时俱进充实了新的内容,使得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指导作用。

下面主要通过对实验稿与2011版的比较,分析出2011版的变化与提高,以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此外,还指出其尚未重视的相关内容,以利于课程标准以后的完善。

一、内容表述更准确、更具操作性(一)课程定位更清楚在2011版的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清晰定位,而实验稿没有归纳其具体的课程性质。

2011版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种课程性质,有利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对于教材编写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

(二)概念使用更准确在2011版中,课程内容涉及的生活领域名称有所变化,由“家乡”变为“社区”,由“祖国”变为“国家”。

从字面上来看,一般人会容易把家乡等同于农村地区,而忽视了城镇、大都市等领域。

而社区概念就能全面反映这些领域,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例如与工作、购物和上学等相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时,我们就把这种人群的集合叫做社区。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作者简介:姚冬琳(1976-),女,湖南邵东人,教育学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唐美霞(1977-),女,湖南邵东人,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课题《穗港台小学社会科教科书多元文化教育内涵之比较分析》编号:(JY12032)及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小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研究》(编号:10A040)的阶段性成果。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经过1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

但作为实验稿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调适的内容与要求:如有些要求比较笼统,操作性较弱;课程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等等。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下面简称2011版)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实验稿)存在的不足作了相应的调整,并与时俱进充实了新的内容,使得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指导作用。

下面主要通过对实验稿与2011版的比较,分析出2011版的变化与提高,以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此外,还指出其尚未重视的相关内容,以利于课程标准以后的完善。

一、内容表述更准确、更具操作性(一)课程定位更清楚在2011版的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清晰定位,而实验稿没有归纳其具体的课程性质。

2011版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种课程性质,有利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对于教材编写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

(二)概念使用更准确在2011版中,课程内容涉及的生活领域名称有所变化,由“家乡”变为“社区”,由“祖国”变为“国家”。

从字面上来看,一般人会容易把家乡等同于农村地区,而忽视了城镇、大都市等领域。

而社区概念就能全面反映这些领域,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例如与工作、购物和上学等相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时,我们就把这种人群的集合叫做社区。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简介2011年出台的新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

这一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引领学生在道德、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发展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探讨这一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标准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思想品德2.社会公德3.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4.心理健康和生活适应能力5.人文素养6.科学素养7.美育素养这七个方面分别涵盖了道德、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体来看,思想品德方面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修养等;社会公德方面包括助人为乐、诚信友善、法律意识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面则包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心理健康和生活适应能力方面则包括自我调节、心理卫生、情感管理等;人文素养方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语言表达、审美能力等;科学素养方面包括科学精神、科技知识、科学方法论等;美育素养方面则包括美学教育、文化艺术、审美素养等。

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品德。

标准应用在教育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出台,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标准和方向。

具体来讲,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学校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课程设置,让学生全面而逐步地发展素养和能力。

2.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真正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3.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式教育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和参与到教育中来。

4.考评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单纯地强调考试成绩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学校和教育机构贯彻和落实好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2022版2011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旧变化比较 40页精品资料 最新

2022版2011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旧变化比较 40页精品资料 最新

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 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
大任的时代新人。(新增)
下几个方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 思想性……
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 人文性……
2 / 40
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
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
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课程性质
2022 年版
2011 年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
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
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
前言较版课程标准内容。
1 / 40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 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 年 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 201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 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 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 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 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 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 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 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 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 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 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 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 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 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 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 9522 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 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

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02月02日11:05腾讯教育[微博]我要评论(44)字号:T|T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

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现就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执行中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

各地要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要充分整合专业资源,建立专家咨询和指导系统,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3.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

各地要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中国每年在美拿博士2000人左右,比印度多一倍, 但美国专家认为:成绩突出,想象力大大缺乏
• 《2011中国SAT年度报告》
---杜克国际教育机构
北,上,广,豫等2492份试卷 平均分1213 美国平均分1509
*数学 547 美国517 *英语阅读327 美国501
(2400:批判性阅读,数学,写作)
基于地域特点的文化特色; 基于历史特点的文化特色; 基于教育对象特点的文化特色; 学校学科特色: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 基于优势学科的学科特色; 基于优势课外教育的学科特色。
普通学校学科特色的建设是现今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的一种特色 学校建设的重要的形式。
优势项目 项目特色 学校特色 特色学校
共性与核心价值
•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 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
• 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
个性与附加价值
• 自身改革的切入点 • 自身的个性追求 • 自身的附加价值取向
共性
个性
特色
• 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是社会认同的 标志;
• 个性与附加价值取向是社会选择的 标志。
(1)特色基于学校
办学理念特色; 办学模式特色; 学校文化特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修订要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 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 版)的通知》正式下发,2011版各科 课程标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新 的高中课程标准将在今年修订。
一 课程标准的修订
2003-2004 2007
2010-2011
• 每一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 • 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一样的提高 • 每一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的规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前言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校园里的冲突 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冲突  教学设计

第三课当冲突发生一、课程标准本课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第4条“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

二、教材分析本课由“冲突”和“欺负”两个板块组成,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合格的公民,培养学生关心、友爱、体谅、同情、合作、协商等情感与交往技能。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第一板块的话题“校园里的冲突”,围绕如何解决冲突展开,一是在认知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冲突的本质和缘由;二是在技能层面,帮助学生掌握决绝冲突的方法和程序。

《校园里的冲突》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同伴与交往”,共有《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三个话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和同伴的交往,与同伴交往是有方法的,但有时发生摩擦、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要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

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校园里的冲突;二、遇到欺负怎么办。

本课就是第一部分内容——校园里的冲突。

这样的一课放在教材中,有着它的现实意义。

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在学校他们和同学之间总会有交往,可是一旦交往中发生冲突,一些同学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进而影响同伴之间的交往。

本课从学生最常见的交往中的问题入手,给予学生一些策略,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同伴相处。

三、学情分析学生之间朝夕相处,难免发生冲突。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同伴冲突的高发期,我们要合理利用冲突,把冲突变成有意义的教育资源,防止同学关系的出现紧张,避免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使冲突变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有利资源,为学生提供解决冲突的良性环境,营造积极的、合作关怀的校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我的健康成长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

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中高)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的辨析活动。

3、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中高)3、回忆自己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的想法和表现;讲一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

4、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

(中高)4、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5、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中高)5、邀请家长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亲子交流活动。

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我想感谢的人”的活动。

6、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中)6、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毒、防溺水、防雷电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境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

7、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7、讨论、交流沉迷电子游戏二、我的家庭生活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中) 处。

观察自家周边的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

(中高) 4、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通过诸如水电、电信等费用了解家庭日常开支。

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

(高) 5、组织“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

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中)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

访问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并向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

(中)3、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

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

收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4、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中高)4、可以讲述同学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设置情境,讨论解决的办法。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中)5、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6、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订规则。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中)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

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并明购物。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中)4、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商业场所,比较价格变化情况。

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

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中)5、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

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

6、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中)6、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7、自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中高)7、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作出自己的评价。

8、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中高)8、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考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

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例。

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9、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

(高)9、可以选择班级、学校和社会上对来自某些地域、行业、生活处境的人有歧视或偏见的言行,或者不同群体之间发生摩擦、冲突的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