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维护
2024年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应急预案
2024年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应急预案____年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应急预案第一部分:引言____年,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应急预案在全球范围内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进一步侵入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导致了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增加。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疫病监测应急预案成为当务之急。
本应急预案旨在通过有效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调控和控制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威胁。
第二部分:监测与预警机制1. 建立早期监测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早期监测系统,包括对野生动物的监测、气候变化的监测和人类活动的监测。
通过收集、分析和研究这些数据,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疫病风险。
2. 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数据共享、疫病监测方法和技术、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
共同努力,协同应对全球野生动物疫病威胁。
3.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疫病的认识和了解。
引导公众正确处理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
第三部分:应急响应机制1. 快速反应:在接收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2. 防控措施: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动物隔离、人员流动管控、关停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等。
3. 快速疫苗研发:建立疫苗研发与生产的快速通道。
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加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以应对疫情的爆发。
4. 信息公开和沟通:及时公布疫情信息,向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疫情通报,并解答公众关心的问题。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信息发布,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
第四部分:资源保障和社会支持1. 资金投入:加大对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的经费投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增强应对野生动物疫病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制定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如下:一、工作目标1.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提高动物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4.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疫病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作任务1.疫病监测(1)加强对重点疫病的监测,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2)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开展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3)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止疫病跨物种传播。
2.流行病学调查(1)对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病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2)分析疫病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调查结果,发布预警信息。
3.防疫知识宣传和培训(1)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
(2)组织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疫能力。
(3)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防疫技术。
4.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1)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2)加强畜牧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建立健全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2.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确保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
对在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作为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就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问题存在1.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严重我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和割裂,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
2.非法捕猎和贩卖现象严重我国的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如华南虎、大熊猫等,它们广受猎杀和贩卖的威胁。
非法捕猎和贩卖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也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增加随着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增加,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也在增加。
一些疾病如H5N1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疾病的传播往往与野生动物有关,这些疾病的爆发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对动植物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对策建议1.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必须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政府应加大对森林、湿地、草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划定和保护力度,限制开发和破坏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加强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打击政府应加强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捕猎和贩卖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遏制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
3.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政府应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病的传播。
4.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
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疫源疫病防控
健康养殖·防控2021.02 畜牧业环境59摘 要:为了探究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以及疫源疫病防控措施。
本文对山东省梁山县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疫源疫病防控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革新调查监测和防控措施,保障监测和防控能够达到最优效果。
关键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疫源疫病;防控1 前言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野生动物利用不当还会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故;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要完善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以及疫源疫病防控措施,积极做好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保障国民的人身安全。
2 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措施2.1 存在问题2.1.1 监测存在盲区,监测的物种不够全面。
日常工作中,重点对鸟类集中分布区、取食地、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等区域进行监测,重点时期进行日报,非重点时期进行月报;但对其他一般区域监测巡护力度不够。
例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重点湿地、重点河流等区域监测力度较优,但是周边其余却没有得到有力的监测。
因为技术、资金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所监测到物种鹰隼类、鹭类、雁鸭类、雀类比较多,其他种类较少。
2.1.2 投入经费相对较少。
梁山县是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站,2006年开始批准建站时,国家拨付了一笔资金用于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前的监测设备已经老化和落后,地方因为财政原因投入经费较少,2020年上级给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站点拨付了一定的监测经费,更有利于监测工作的开展。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各级财政要加大一定的资金投入,可以用来完善检测基础设施,从而保障监测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更好地应对突发性或重大性疫情。
2.1.3 监测专业人员缺乏,监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县从事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工作的有50名左右的人员,主要是县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和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有的还负责着其他工作。
监测工作人员中野保专业人员较少,虽然参加过有关培训,对理论知识掌握较熟悉,但是缺乏野外实际监测能力和经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对全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对全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站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法规类别】林业资源保护【发文字号】新林办函[2014]212号【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发布日期】2014.08.14【实施日期】2014.08.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对全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站进行检查验收的通知(新林办函〔2014〕212号)各地州市林业局,天西、阿山、天东国有林管理局:为加强我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预防重大疫情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维护我区的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林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新政阅〔2014〕147号)精神,我厅于2011年启动《新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救护体系建设项目》。
该项目规划“十二五”期间依托地、州、县、市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建设自治区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救护站91个,依托公益林管护站或乡镇林管站建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救护点总数500个,同时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和体系能力建设。
通过五年建设,在全疆构建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救护体系。
2014年是该项目实施的第四年,截止目前共建设自治区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救护站84个,我厅为每处自治区级监测防控、救护站统一配置了野外监测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取样、保存和消毒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等,用于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同时从2011年起我厅每年举办两期全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人员培训班,从而提高各监测站工作人员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
为进一步掌握全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站点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确保建设资金和设备的专用,切实发挥投资效益,我厅安排9月组织开展全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体系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验收时间检查验收时间安排在2014年8月25日至9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试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试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这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疫源疫病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疫源疫病的重要传播源地。
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通过定期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和调查,及时了解野生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疫源疫病的传播情况,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应该覆盖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野生动物群体,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对流行病学调查和野生动物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疫源疫病的传播风险。
建立健全的疫源疫病防控体系和监测网络。
自然保护区应该配备专业的疫源疫病防控人员和设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疫情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传播路径,为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针对不同的疫源疫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控措施,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效率。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联动,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疫源疫病防控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培训。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第一道防线,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疫源疫病防控知识和技能,能够识别疫源疫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与此周边居民也是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重要监测对象,他们需要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避免疫源疫病的传播。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宣传教育和科普知识普及。
通过开展疫源疫病科普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疫源疫病的危害和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疫源疫病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因不了解而导致的错误处理和传播。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1号)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1号)第一条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是指携带危险性病原体,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或者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的陆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机构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规定负责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确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保障人员和经费,加强监测防控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逐步提高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第七条乡镇林业工作站、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的工作人员和护林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等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承担相应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掌握疫病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为制定监测规划、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第九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情预测预报、趋势分析等活动,评估疫情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预警信息和防控措施建议,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知识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知识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知识:
1.防控原则:遵循“加强合作、积极应对、预防为主、有
效处置”的防控方针,采取“突出重点、分区施策、因地制宜、联防联控”的策略,坚持“强化监测、源头防控、科学防治、有效救治”的防控路径,以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2.监测预警: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
重点加强关键区域和环节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应急处置: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
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源,追踪和观察疫情动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4.监督管理:加强对野生动物猎捕、交易、运输、加工和
消费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5.科技支撑: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提高快速诊断
和防控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在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6.宣传教育: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防控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监督管理、科技支撑、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形成合力,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人民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野生动物作为我国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巨大意义。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陕西省城固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目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和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策,供同行交流参考。
;疫源疫病;监测;现状;对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张娟(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陕西汉中723200)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及时发现野生动物及其种群之间的异常现象,根据监测内容作出相应预警和防控措施,切断疫源疫病感染人类及饲养动物的途径,为生态安全和国家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1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1.1城固县野生动物资源情况陕西省城固县处于汉中盆地中部,土地面积2,265km 2,林地用地面积为1,480.11km 2,城固县地貌丰富,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独特的地理地貌为野生动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目前城固县已建立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主要承担全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城固县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种类分别为8种和30种,本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详见表1)。
2.2逐步完善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城固县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为24h 值班制,监测人员每天要对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情况和疫源疫病进行报告,坚持野生动物疫情责任人制度。
为更好的处理和预警突发紧急疫情,制定并执行了《城固县林业局突发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城固县在全县内已建立13个固定监测站,根据野生动物分布和活动情况,制定了12条固定巡护线路,监测站委派专人负责,同时对未建立监测站点的野生动物分布区采取不定期巡护监测[1]。
2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2.1资金投入不足,监测防控水平低首先,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监测站运行经费有限。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主要经费来源于国家和政府财政补贴,但由于野生动物数量多,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区域,这样就加大了监测难度,造成野生动物监测设备和相关物资数量不足。
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监测工作汇报
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监测工作汇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监测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负责林业工作的相关部门,林业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监测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篇文章将对林业局在这方面的工作进行汇报,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一、保护工作1. 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林业局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类型的保护区域,实施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措施。
我们注重保护和恢复栖息地的完整性和多样性,防止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确保野生动植物能够有适宜的环境生存。
2. 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我们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和保护工作。
通过人工繁育、种群监测、保护教育等手段,增加那些数量减少的物种的种群数量,提高物种的生存能力。
3. 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打击针对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行为,林业局加强执法力度,与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打击非法猎捕、交易和走私活动。
我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非法贸易的监测和追踪,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法保护和利用。
二、监测工作1. 野生动植物物种调查林业局通过定期的野外调查和监测,了解并记录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数量变化以及栖息地的状况等信息。
我们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疫病监测我们重视野生动植物的疫病监测工作,通过定期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体检和样本采集,及时掌握野生动植物中可能存在的疫病情况。
一旦发现疫病,我们将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病的蔓延和扩散。
3. 生态系统监测林业局通过对野生动植物所在生态系统的监测,了解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状况,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注重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形成可靠的科研成果,促进科学决策的制定。
三、改进意见1. 提高监测网络覆盖率目前,我们的监测工作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等特定区域,监测网络覆盖率有限。
今后,应加强对其他地区的监测,特别是那些可能存在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地方,以更全面地了解动植物的状况。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0.12.23•【字号】鲁自然资字〔2020〕137号•【施行日期】2020.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市林业主管部门:近期,国内外陆续发现大天鹅等野生鸟类感染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部分省区发生岩羊小反刍兽疫疫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为及时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及可能引发的疫情,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日常监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是保障野生动物种群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严峻形势,从维护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保护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防范出现松懈情绪和麻痹大意思想;加强领导,督促落实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责任,组织力量认真排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监测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监测防控措施有人管、有人做,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疫源物种、重点疫病的监测工作,优化巡查线路和固定观测点,充分发挥各监测站的前哨作用,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认真开展日常监测。
二、加强野外巡查,科学处置异常情况各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把监测防控各项措施落细落实,按照“强化责任、突出重点、分区施策、狠抓落实”的方针,加强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以及鸟类等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取食地、越冬地等重点区域的监测巡护,扩大监测范围,加密监测频率,加大巡查密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送)检,第一时间报告信息,并做好防护、隔离等应急处置措施。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现状及对策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
1. 监测现状:
- 目前,各国和地区都有不同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系统和机制。
例如,中国有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系统,通过野生动物标本或监测站点收集的数据,及时监测野生动物
的病原体传播情况。
- 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疫情。
-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通常包括对野生动物进行定期的采样和检测,并在必要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病原体的传播和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状况。
2. 对策:
- 增加监测力度: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和采样,特别是对多样性和细菌载体动物进行监测。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等,加快病原体的识别和鉴定。
- 提高协同机制: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建立有效的疫情报告和响应机制。
及时共享监测数据和疫情信息,以便迅速应对潜在的疫情。
- 加强野生动物交易监管:野生动物交易是疫源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加强对野生动物交易的监管,打击非法交易和走私,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渠道。
-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降低野生动物携带病原体的风险。
- 加强公众宣传:加强公众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正确处理和消费行为。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现状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在国际协作和多方合
作下,采取综合对策能够有效应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发布时间:2021-04-12T02:56:06.044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3期作者:刘永辉[导读] 本文主要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现状,及其未来应如何进行提升做出了相关探究。
上蔡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河南上蔡 463800摘要:随着时代推进,我国有很多珍惜野生动物处于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状态,若要使国家能够获得良好发展状态,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必须对我国生态环境加以维护,积极进行林业建设,使野生动物在人工造林中能够获得良好生存环境,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大。
本文主要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现状,及其未来应如何进行提升做出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对策探究在大自然环境下生长且未被人类驯化动物被称为野生动物,全球野生动物分为四大类别,分别为濒危野生动物、经济野生动物、有害野生动物以及有益野生动物。
对各类野生动物资源予以保护,帮助其合理发展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极大利益。
若要使野生动物生存不会受到该方面因素较大威胁,就必须针对各类疫情疫病研发出相应解决对策,使疫情疫病对我国野生动物危害性降至最低。
一、现阶段监测防疫工作面临的总体形势野生动物新型疫病近年来愈演愈烈,对世界各地野生动物造成威胁程度直线攀升,该类疫情疫病对人类生活安全影响性也逐渐加大。
根据科学资料显示,野生动物是许多人类及家畜疫情疫病传播源头,如禽流感、猴天花病等,该类疫病不但威胁到了野生动物生存,而且对人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由于近年来新型疫病出现率攀升,我国林业部门必须针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加强相应防控体系。
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在蔓延最初期得到有效防治,进而使该类疫源疫病对野生动物及人类威胁降至最低[1]。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占全国总数百分之二十四,因此林业部门必须时刻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实施科学检测,尽可能使各类疫病对生物界造成影响缩减至最小化。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影响,野生动物疫病的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维护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健康安全,我国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其中包含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的相关规定。
一、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是预防与控制疫病的关键步骤。
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要求和程序。
1.建立监测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野生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
我国在各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指导下,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并建立疫病监测专业队伍。
2.监测方法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了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样本、实验室检测等。
监测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是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免受疫病侵害的重要手段。
《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了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原则和措施。
1.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的防范为了减少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限制野生动物交易、禁止非法捕猎和屠宰野生动物等。
此外,还要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管理与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降低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
2.加强疫病的监管与处理野生动物保护法要求各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管与处理,及时控制疫情。
对于野生动物疫病的疫区,要采取封控措施,禁止人员进入,防止疫情蔓延。
同时,还要对疫情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病原体、传播途径等,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宣传教育与国际合作为了推动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野生动物保护法还强调了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加强宣传教育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加强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疫病的认识与关注,增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狐、貉、貂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狐、貉、貂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动物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而这种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播。
狐、貉、貂等野生动物是常见的传染病源,它们能够携带多种病原体,如狂犬病、猩红热、鼠疫等,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疫病监测和预警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
针对狐、貉、貂等野生动物,应加强对其疾病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野生动物进行疫病监测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2. 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研究和监测,提高对病原体的识别和鉴定能力,为疫情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动物疫病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引导公众科学防控。
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1. 加强野生动物疫病防控。
针对狐、貉、貂等野生动物,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野生动物的疫苗接种,控制疫病传播源。
(2)加强野生动物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清除病死动物和污染物。
(3)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控制其数量和分布范围,避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2. 加强家畜疫病防控。
针对家畜,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畜的疫苗接种,控制疫病传播源。
(2)加强家畜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检疫和治疗。
(3)加强家畜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畜舍的清洁卫生。
三、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公众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针对狐、貉、貂等野生动物,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1. 加强对疾病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防控知识,引导公众科学防控。
2. 加强对野生动物的认知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避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3. 加强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保障。
优化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流程的方案
优化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流程的方案在现代畜牧业和动物保护领域,动物疫情的监测与预警至关重要。
有效的监测与预警流程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损失,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然而,当前的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流程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流程,以提高其效率和准确性。
一、当前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流程存在的问题(一)监测范围不够全面目前的监测往往侧重于规模化养殖场和主要养殖区域,而对一些散养户、偏远地区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监测覆盖不足。
这导致部分潜在的疫情源未能被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增加了疫情爆发和传播的风险。
(二)监测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检测、遥感监测等。
这种单一的监测手段可能导致疫情发现的滞后,尤其是对于一些初期症状不明显或亚临床感染的情况。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有限监测数据的收集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同时,数据分析方法相对简单,缺乏深度挖掘和趋势预测的能力,难以从大量数据中准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预警机制不够灵敏预警指标不够科学合理,预警阈值设置不够精准,导致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足。
在疫情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出有效的预警信号,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机。
(五)信息传递和共享不畅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障碍,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共享。
这使得疫情防控工作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影响了整体防控效果。
二、优化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流程的目标(一)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对各类养殖场所、动物群体以及相关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准确地发现潜在疫情。
(二)增强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能够在疫情初期快速发出准确的预警信号,为防控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三)提升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能力规范数据收集流程,提高数据质量,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本文就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1.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是该法律保护的不够全面,还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等问题。
因此,对于一些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仍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
2.群众缺乏相关知识。
我国的很多农村地区,民众认为野生动物是可以随意捕猎的,而缺乏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这导致很多野生动物被杀死或者被捕捉,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危害。
3.野生动物疫病防控薄弱。
我国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尚未建立,针对很多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对策1.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
应该制定更加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更加有效的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同时重视监管机制建设,健全执法机构的职责,加强执法。
2.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野生动物的保护意义,并推广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从而增强民众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识别和责任感。
3.加强疫病预防监测和控制。
针对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措施,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及时掌握情况,对发现的疫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避免野生动物疫病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措施,共同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完善。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制度
动物疫病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与管理,保障动物及人类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动物疫病的监测与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家畜、野生动物等。
三、监测机构1.国家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负责全国范围内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2.地方级动物疫病监测机构负责本地区范围内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
3.各相关部门负责协助监测机构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四、监测内容1.定期检测动物疫病病原体的分布情况。
2.监测动物疫病的发病情况及疫情趋势。
3.监测动物疫病传染路径及传播途径。
4.监测动物疫病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
五、监测方法1.采取现场调查、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动物疫病监测。
2.建立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流。
3.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动物疫病监测的精准度及时效性。
4.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研,掌握动物疫病的传播规律。
六、监测管理1.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明确监测责任和监测流程。
2.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3.建立监测数据库,及时更新监测资料。
4.加强监测成果的评估分析,及时发布监测报告。
七、监测预警1.建立动物疫病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
2.制定应对紧急疫情的预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对重大疫情的应对能力。
八、监测保障1.加强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动物疫病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监测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动物疫病监测人才。
九、监测宣传1.开展动物疫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动物疫病防范意识。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动物疫病监测信息,做好宣传工作。
3.积极开展动物疫病科普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动物疫病的认识。
十、监测机制1.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监测机制,确保监测工作的持续进行。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动物疫病监测合力。
3.定期开展监测工作评估,及时调整完善监测管理措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依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依据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频繁。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已成为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制定了一系列的依据和政策。
一、法律法规的依据国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保障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科学监测和有效防控。
二、国家政策文件的依据国家制定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告》等政策文件,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保护措施,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科学研究成果的依据国家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标准,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国际公约的依据国际公约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国际合作的依据,推动了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跨境防控提供了保障。
五、监测与防控体系的建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体系,包括监测网络、信息评台、应急预案等,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组织和技术支持。
六、经验总结和借鉴国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系列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七、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国家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宣传教育和公众意识提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社会支持和保障。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依据多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国际公约、监测与防控体系的建设、经验总结和借鉴、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等,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测与防控体系,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科学监测和有效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是指携带危险性病原体,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或者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的陆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第三条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第四条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机构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规定负责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确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保障人员和经费,加强监测防控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逐步提高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第七条乡镇林业工作站、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的工作人员和护林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等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承担相应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掌握疫病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为制定监测规划、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第九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情预测预报、趋势分析等活动,评估疫情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预警信息和防控措施建议,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实施内容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1.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2.2.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督查和技术指导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3.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本底调查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4.4.主动预警
2013年1月1日
(4)保障主动预警前期工作顺利进行,为其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5)使国家林业局基本实现对突发重大野生动物疫情的快速应对,在应急物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为当地的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保障。
长期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指标值Fra bibliotek备注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2013年12月31日
9.9.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维护与升级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10.10.
项目绩效目标
长期目标
年度目标
(1)完善和加强国家级监测站的监测工作,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控制异常情况。
(2)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探索并逐步掌握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和传播途径,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监测野生动物疫情,对疫情的发生、种类及其可能随野生动物活动的扩散范围迅速做出判定,为决策部门提供预警信息,阻断疫情向人类传播的途径,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消除疫源,将疫病对人民生命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和威胁控制在最低程度,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项目立项情况
项目立项的依据
(220字以内)
野生动物是携带和传播疫病的媒介之一,随着全球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的加剧,野生动物病原体变异速度呈加快趋势,野生动物传播扩散人兽共患病的风险越来越大,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实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维护项目,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项目申报的必要性
(220字以内)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是全国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沿屏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重要举措。保证其科学有序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际履约的需要。
项目申报的可行性
(220字以内)
自2005年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以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措施,积极推进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努力保障监测防控工作有理有序有效开展,人员队伍、规章制度、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几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妥善处置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等突发野生动物疫情和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维护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件2:
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项目名称
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维护
项目属性
跨年度支出项目
项目起始时间
2013
项目结束时间
2013
主管部门
国家林业局
主管部门编码
169
项目实施单位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项目负责人
张希武
联系电话
项目资金申请(万元)
资金总额:
自填
财政拨款:
自填
自有资金:
事业收入:
经营性收入:
其他:
(3)逐步加强全国监测人员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科学有效规范开展监测防控工作。
(1)保障国家级监测站日常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到"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
(2)提高监测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率、时效性、安全性。
(3)保障国家林业局、监测总站和各省级监测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督导检查,提高监测能力,科学开展监测防控。
项目概况
(600字以内)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维护项目主要用于保证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的正常运转和稳步发展,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重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加强患病或死亡病例的样本采集,并对主要监测物种进行定期的取样检测,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疫病流行动态;二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督查。对各地监测体系建设、日常监测工作等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三是本底调查。重点调查掌握自然疫源地、重要的人与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疾病的野生动物宿主范围及易感动物种类等基本情况,收集掌握国内外野生动物疫病发生信息,采集病例样本;四是主动预警。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国家级监测站,在日常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取样检测和动态监测等,掌握大量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信息,加以科学分析,对重要野生动物疫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五是病源宿主野生动物监测、流行病学检测和候鸟迁徙规律调查,快速检测技术等的研究;六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跟踪防护设备采购;七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政策调研、专题会议、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和国际交流合作;八是重大突发疫情防控准备金,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给予补助;九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维护与升级。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转,确保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安全传输和报送,并根据工作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
其他:
单位职能概述
(300字以内)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为国家林业局组成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能为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监督管理全国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利用及其专用标识、疫源疫病监测;研究提出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植物名录的调整意见;承担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有关管理工作;承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履约的有关工作;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承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履约的有关工作。
2013年12月31日
5.5.病源宿主野生动物监测、流行病学检测、候鸟迁徙规划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6.6.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7.7.监测跟踪防护设备采购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月31日
8.8.重大突发疫情防控准备金
201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