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考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信息系统原理/Principl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编码:12023009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3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基础课、遥感概论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8考核方式:考试制订日期:2006年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 王芳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电脑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
它是以地理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用于管理和决策过程的电脑技术系统,是电脑科学迅速发展的产物。
它在近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区域发展规划、公共设施管理、交通安全等领域,成为一个跨学科、多方向的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通用技术,GIS按一种新的方式去组织和使用地理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分析和生产新的地理信息;同时GIS的应用改变了地理信息的分发和交换的方式,因此,GIS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的新的方式,从而使GIS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处理空间数据的学科我国迫切需要培养掌握GIS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经验的人才,使更多的人了解GIS,使用GIS,发展GIS。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使学生理解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等,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及空间信息处理方法,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
083《GIS原理及应用》考试大纲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GIS原理及应用》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和产品输出等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了解GIS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掌握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技术,熟悉空间分析和应用的一般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卷面满分为100分。
考试结构:1、内容结构:基础知识:50分综合理解分析:50分2、题型结构:三、考试内容与评价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评价目标1、识记GIS基本概念2、熟悉GIS的基本构成和发展历史(二)、考试内容1、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信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及一切有用的知识,他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基于技术、工具、系统和学科的定义。
等的定义2、GIS的基本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模型。
3、GIS的发展概况:我国GIS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1978-1980):一些知名人士GIS先驱看到GIS的广阔前景和GIS的重要性,进行极积呼吁,为GIS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准备基础并做了一些可行性实验。
2)试验阶段(1981-1985):这期间,我国在GIS理论探索,规范探讨,软件开发,系统建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进行了一些典型,试验专题试验软件开发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绪论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 GIS的构成3. GIS的基本功能4. GIS的应用5. GIS与相关学科、技术的关系6. GIS的发展概况(二)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1. 地理空间2. 地理空间的表达3. 空间数据质量4.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三)空间数据结构1. 栅格数据结构2. 矢量数据结构3. 两种数据结构的比较与转换4.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四)空间数据库1. 数据库概述2.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3. 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4.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5. 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方式6. Geodatabase数据模型7. 空间索引(五)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1. 空间数据的来源2. 空间数据采集ArcGIS下扫描矢量化3.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4. 矢量数据的图形编辑ArcMap矢量数据编辑功能5. 图形的裁剪、合并与图幅接边使用ArcMap的Spatial adjustment工具6. 空间数据的插值方法7. 数据压缩与光滑(六)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1. 空间数据的查询2. 叠加分析3. 缓冲区分析4. 网络分析5. 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应用(七)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 空间数据可视化概述2. 地图语言与符号库ArcMap中地图符号的管理3. 二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符号化)ArcMap中空间数据的符号化(八) GIS新技术1. 组件GIS2. WebGIS3. 移动GIS4.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二、考试要求(一)绪论1. 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
2. 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3. 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4.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计算机科学、遥感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5.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1. 理解地理空间的概念。
了解实际的地球表面与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体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坐标系概念;2. 熟练掌握地理空间的矢量表示方法、栅格表示方法以及三角形不规则网(TIN)。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考研考试大纲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考试大纲及答案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1、掌握数据、信息、空间数据、地图、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答: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它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3>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指以不同的方式和来源获得的数据,如地图、各种专题图、图像、采样数据等,这些数据都具有能够确定空间位置的特点。
4>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 (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5>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6>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环境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空间位置形状及分布特征和与之有关的社会、经济等专题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等进行获取、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并在管理、规划与决策中应用。
2. 掌握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答:国际GIS的发展状况l 60年代,探索时期(GIS思想和技术方法的探索)。
当时,人们关注的主题“什么是GIS?,GIS能干什么?”;l 70年代,巩固时期,(这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数据处理的应用,促进GIS迅速发展)。
这期间,发展研究的重点是空间数据处理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等方面;l 80年代,实验阶段(也是GIS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阶段)。
此时,人们把GIS与RS结合,解决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地评价,核扩散问题等;l 90年代,全面应用(产业化阶段)。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试大纲
1.GIS空间查询方法。
2.了解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数和离散特征数,系统聚类法和最优分割分级法。
3.掌握坡度、坡向计算和剖面分析、通视分析。
4.掌握矢量数据叠置的内容Fra bibliotek位置误差,单层和多层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
5.掌握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和泰森多边形分析建立方法。
6.掌握路径分析和最小费用最大流分析算法。
2.掌握从地理数据库中检索图形数据,预处理和符号化。
3.掌握电子地图系统结构和开发技术,动态地图的实现,VR的主要类型和主要功能。
(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考试内容
3S集成的概述;GIS与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的结合;WebGIS的原理、特点意义和应用实例;GIS在管理、决策等方面的要求和应用实例。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1.了解GIS数据源,空间数据采集的任务,研究数据质量的意义。
2.掌握空间数据的地理参照系和控制基础。
3.掌握地理实体的几种分类方法和编码方法。
4.掌握地图跟踪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方法,常见的空间数据输入误差和检核方法。
5.了解GIS数据质量内容和类型和常用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6.了解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元数据作用和内容。
考试要求
1.理解GIS的相关概念,说明GIS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2.掌握GIS的特点、类型与组成。3.了解GIS的基本功能和用途。4.了解GIS的发展概况。
(二)GIS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
考试内容
空间实体及其描述;各种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各自优缺点和相互转换的方法,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组织数据的方法;常见的几种三维数据结构;数据库概念,层次、网状、关系及对象数据模型和时空数据模型;GIS统一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几种方法;数据的管理模式,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建立和维护。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2一. 填空题(1分*70空)1.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___,简称为___2.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为:“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____,____和不同的____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3.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又由若干个相互关系的子系统构成,如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等。
4.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__、__、__、__和__。
5.将椭球面上个各点的___,按照一定的___,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___,通常称之为___。
6.____是指将空间分割成规则的网格,其中给出相应的____来表示地理要素某种特征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7.仿射变换可以对坐标数据在x和y方向进行不同比例的___、同时进行___、___、和___。
8.不同的地图投影变形性质与大小是不同的,按照变形的性质,一般把地图投影分成三类: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
9.地图投影还可以按投影面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或按投影面的形状分为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
此外,按投影面和地球空间逻辑关系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类投影。
10.____投影是等角切圆柱投影,从几何意义上来看,就是假象用一个____投影面横向套在地球椭球外面,并于某一子午线相切(此子午线称为____),投影面的中心轴位于地球椭球的____平面上,将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将该面展开为____所得到的投影。
11.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____投影”,该投影没有____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相等。
他的经纬度都是____,且相交成____。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应用教学大纲
《835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考研复习大纲(2017年)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空间数据结构、采集、处理、建库、分析、制图展示、应用型GIS开发等概念和理论,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思维等,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徐敬海、张云鹏、董有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15分)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类型、功能、研究内容。
第二章、地理空间数据表达基础(15分)理解地理空间与地理坐标系。
掌握常用地图投影。
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20分)了解地理信息与地理现象、空间对象及其定义、理解空间对象关系。
掌握空间对象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
理解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
第四章、空间数据的获取(15分)掌握空间数据的内容了解野外数据采集与地图数字化方法。
掌握空间数据互操作定义与应用。
第五章、空间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15分)了解空间数据处理基本算法。
掌握图形编辑、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图形的裁剪与合并、图幅接边、坐标变换、地图投影与投影变换、矢量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过程与方法。
掌握空间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方法。
第六章、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15分)了解空间数据库模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掌握空间数据引擎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空间数据组织、空间索引方法。
理解NoSQL技术第七章、空间分析(20分)掌握空间查询、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DEM的主要表示模型、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DEM的建立、 DEM的分析与应用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核心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核心考点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和分析,建模,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管理问题。
二、GIS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作用:一个实用的GIS系统,要支持对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其基本组成一般包括五个主要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GIS硬件: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或空间数据,计算机与一些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的联接构成GIS的硬件还击ing,计算机是GIS的主机,是硬件系统的核心,GIS外部设备(图形跟踪数字化仪,图形扫描仪,绘图仪,图形显示终端和打印机)GIS网络设备(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GIS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图形用户界面(GUI)等,按照其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
(gis软件代表产品有ARC/INFO、MGE、MAPINFO、GEOSTAR等)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偶那个键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GIS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技术的最终用户,它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GIS 工程及其应用成败的关键应用模型:的构建和选择是系统应用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虽然GIS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地基本工具,但对于某一专门应用目的的解决必须构建专门的应用模型。
三、GIS的功能: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与变换:数据变换:对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转换到另一种数学状态数据重构:对数据几何形态的变换数据抽取:对数据从全集合到子集合的条件提取4)空间分析和统计:拓扑叠加、缓冲区建立、数字地形分析、空间集合分析5)产品的制作与显示6)二次开发与编程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作战指挥、交通运输)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gis方法和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可以有效的用于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洪水灾情监测和淹没损失估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和环境质量的评估研究等。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复习提纲一、填空:1、GIS 的英文全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2、在GIS中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储存介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传输设备3、GIS中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GIS专业软件4、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时态特征5、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符号法、等值线法、质底法和范围法、基于统计资料的方法P236二、解释概念1、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特点: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2、数据结构:(P38)具体指同一类数据元素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组成成分: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3、数字高程模型:(P170)(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以(x,y)为自变量的高程z数据的有序集合。
常用的DEM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高程矩阵,高程数据布满覆盖整个区域的方格网的网格,相当于高程的栅格数据;一种称为DEM的高程数据布满覆盖整个区域的三角网网点,实际上就是TIN数据。
4、不规则三角网:(P84)(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简称TIN): TIN由基于离散数据样点直接构造,即直接采用不规则样点构成的三角形作为空间分析的地面单元。
TIN的网眼结构本身适应于数据的实际分布,即在空间数据或事件密度较高的区域,TIN的地面单元即分析单元自然地小而密;反之则变大而疏。
5、数字地形模型:是在一个区域内,以密集的地形模型点的坐标(x,y,z)表达地面形态的有序数值阵列。
(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6、空间数据插值:是指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处理及其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1、数据,信息,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信息: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的一种普遍形式。
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而信息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
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2、地理数据,地理信息及其特征;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图像、文字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数据的特征):1、空间特征2、属性特征3、时序特征p.33、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构成、基本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P.6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储存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4、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和研究前沿。
第二章地理基础1、地理空间及其数学建构;2、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我国的坐标系;坐标系:地理坐标系:纬度,经度,任一点位置的确定平面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国常用坐标系:1)1954年北京坐标系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3)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4)WGS-84坐标系5)1956年黄海高程系6)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3、地图投影及其分类;投影:建立两个点集之间的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分类:1)根据投影面及其与球面相关位置的分类正轴、横轴、斜轴+圆锥、圆柱、方位2)根据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 保证投影后的由任意两条微分线段构成的角度不产生变形,使得投影前后的形状保持不变。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修改版)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指表示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等的总称,属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时序特征十分明显。
2.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用于获取、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
3.地理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由经纬度定义的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定位参照系统,经度和纬度都是用角度度量的。
4.地图投影——指从球形球体的地理坐标转换到平面位置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数学转换,其结果是以经纬线在平面上系统排列来代表地理坐标系统。
5.投影坐标系统(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是基于地图投影而建立的,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两组参数确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6.拓扑(T opology)——是研究几何对象在弯曲或拉伸等变换下仍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即拓扑属性,用图表或图形来研究几何对象排列及相互关系,能确保数据质量和完整性、强化GIS分析以及执行空间数据查询。
7.栅格数据模型——也称基于字段的模型,是用规则格网来覆盖整个空间,该格网的每个像元值对应于该像元位置上空间现象的模型,能较好表示连续现象。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由像元大小确定它的分辨率,由行列号确定它的位置,由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8.无损压缩——是一种减少数据量的数据压缩方法,保留了像元或像素值,允许原始栅格或者图像被精确重构,用来分析或产生新的数据。
9.元数据——是一种提供关于空间数据信息的,对于数据进行描述或说明的数据,说明空间数据内容、质量、状况等其它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10.几何变换——指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在投影坐标上配准数字化地图、卫星图像或航空相片的过程,它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建立数据模型,使一个地图坐标系统与另一个地图坐标系统建立联系,或者使影像坐标与地理坐标建立联系。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815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15一、考核要求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西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地图与地理信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在大气、水、生物等圈层系统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功能、形成、演化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
主要包括地球概述、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土壤)、自然地理分异规律和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等几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宇宙中的地球,掌握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演化机制及相互关系。
运用地理分异规律对自然环境或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对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地球形态、动态特征、构造及其在自然环境形成过程中的地理意义;地壳和大气两大圈层的特性和运动形式;水圈的各组成部分,海洋的作用;地貌成因类型、特点及其发育规律;土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景观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加以运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和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推理判断和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推理和判断,以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主要考核评价以下内容:第一章地球1. 掌握恒星的概念,熟悉太阳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
2. 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地理意义,掌握四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课程内容大纲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课程内容大纲1、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空间数据的获取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空间数据的空间编辑与处理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与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的制图输出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动态监测、预测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籍管理军事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如何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和技术4.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分类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商业软件5.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概况2、地理空间数据1.数据特征与数据类型2.GIS的数据源3.GIS数据质量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研究数据质量的常用方法研究数据质量的主要理论GIS数据质量的评价4.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的定义及其作用空间元数据的分类空间元数据的内容3、地理空间数据模型1.从现实世界到GIS对现实世界的地理认知对现实世界建模2.模拟离散要素----矢量数据模型几何对象模型网络模型路径和事件(线性参考)3.模拟影像和抽样数据-----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结构编码方法4.模拟表面-----TIN、DEMTINDEM5.高级模型:三维数据模型、时空数据模型三维数据模型时空数据模型4、空间数据获取1.空间数据获取方法野外直接获取摄影测量和遥感地图数字化数据交换2.野外直接获取空间数据3.摄影测量和遥感获取空间数据4.地图数字化5.属性数据输入手工输入连接数据库5、空间数据的组织1.空间数据组织的原由通过举1个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重点放在详细的操作过程上),指出地理空间数据在GIS中的数据流向及所缓存的位置,指明地理数据为什么需要缓存在不同图层?为什么不加载全国的数据进行处理等等问题?以此来说明空间数据的一般组织方法:纵向分层横向索引。
2.空间数据分层组织分层组织的目的分层组织的方法通过举例提问巩固分层方法的应用3.空间数据图幅组织图幅组织的依据图幅组织的基本方法(通过MGIS软件演示我国图幅图层组织数据的方法)4.空间索引的概念基本概念索引的优势举例说明建立索引的性能优劣对比情况(主要是对比内存变化)5.空间索引的类型及比较6.常用空间索引的算法7.介绍并演示MGIS建立索引的方法及步骤6、空间数据管理1.介绍空间数据库相关内容演示GIS软件加载数据,提问系统中所加载的数据存在哪里?导出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空间数据库的特点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的异同2.以MGIS或ArcGIS(其他自开发的软件也行)为例,演示介绍怎么管的问题(20分钟)数据采集的管理,演示SDB中增加了一条记录新建一个图层,看看SDB中的变化从外部导入一副图,看看SDB中的变化3.总结空间数据管理的功能4.介绍空间数据的管理方法7、空间分析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11.空间数据查询定义方式语言表示2.空间分析概念、内容与分类定义内容分类3.叠置分析1)叠置分析概念2)基于矢量叠置分析3)基于栅格叠置分析4)意义和应用4.缓冲区分析1)概念2)建立过程3)意义和应用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25.泰森多边形分析(标准无)概念特性用途6.网络分析网络图论基础最短路径分析概念、过程及应用最小生成树及应用7.地形分析概念类型基于DEM的信息提取高程、距离、面积、体积坡度坡向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剖面分析通视分析电子沙盘8.栅格分析?(标准有)8、空间数据可视化1.GIS空间信息可视化1、GIS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概念GIS空间信息的可视化GIS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目的2、GIS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形式地图多媒体信息动态地图三维仿真地图虚拟现实3、GIS中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流程GIS中地图制图的流程GIS的地图产品2.GIS符号库的设计1、地图语言与符号系统地图语言地图语言的构成2、地图符号库地图符号库的概念地图符号库的功能地图符号库设计思想3、地图符号设计与管理普通地图符号的设计3.GIS中的地图输出1、GIS中地图输出的形式GIS中地图输出的形式屏幕显示输出硬拷贝输出2、GIS中地图输出的特点9、常用软件介绍主要内容:通过本次课程接好国内著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两款国外软件(ArcGIS,MapInfo),两款国内软件(SuperMap、MapGIS,军队生可增加MGIS)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81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2018版
81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2018版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考试大纲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试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类型、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及应用考试要求:1、掌握数据、信息、空间数据、地图、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2、了解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3、掌握地球信息科学概念,了解地球信息科学及其与GIS的关系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类型,掌握国内外几种主导地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地理学及测绘学的关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事务数据库及地理学的关系6、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包括硬件组成、软件组成7、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了解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领域二、空间数据结构考试内容:空间认知模型、空间实体模型、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栅格数据层的概念、栅格数据结构的表示、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栅格数据取值方法、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实体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结构考试要求:1、了解空间认知过程、理解空间认知三层模型2、理解面向对象空间实体模型的概念,掌握点、线、面、体空间实体的特征3、掌握空间参照系的概念,掌握对象、对象类、要素、要素类、关系类等实体的表达及空间关系主要类型4、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栅格数据层的概念5、理解一维及二维栅格数据结构的表示方法6、掌握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取值方法7、掌握链式编码、行程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8、掌握矢量数据点、线和面实体的描述内容及坐标编码方法9、理解拓扑关系的概念,掌握拓扑数据结构编码方法10、掌握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11、掌握八叉树数据结构,了解其他三维矢量模型及结构、三维体元模型及结构、三维混合数据模型及结构三、GIS的地理数学基础考试内容:地球椭球体、大地控制、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图投影与GIS的关系、GIS中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正轴等角圆锥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地图投影的转换考试要求:1、了解地球椭球体基本特征,掌握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大地坐标、高程系、大地控制网基本概念2、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地图投影主要变形3、掌握地图投影的分类,掌握正轴等角圆锥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主要特征4、掌握地图投影与GIS的关系、学会如何在GIS中进行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5、掌握地图投影的转换方法,学会如何应用GIS软件完成地图投影的转换,解决不同坐标系间转换、不同比例尺地图间投影转换四、考试内容:GIS数据来源、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GIS数据输入、GIS数据质量问题、GIS误差来源考试要求:1、掌握GIS主要数据来源2、了解GIS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3、掌握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方法4、掌握GIS数据质量的概念及GIS数据质量问题5、掌握GIS误差来源五、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考试内容:多边形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空间数据的误差校正、数据压缩、曲线光滑(曲线拟合)、图形变换、图幅拼接处理、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互相转换考试要求:1、掌握多边形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的过程2、了解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基本方法,掌握空间数据误差的几何校正的方法3、掌握矢量数据数据压缩方法,了解曲线光滑的概念及基本方法4、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和算法5、掌握图幅拼接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6、掌握点、线、面栅格化的基本原理和算法7、了解点线面矢量化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六、考试内容: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组织、地图数据的基本组成、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空间数据管理、空间索引、元数据、栅格与影像数据库、时空数据模型考试要求:1、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掌握空间数据库概念,掌握文件与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差别2、了解传统的经典三大数据模型,掌握GIS面向对象数据模型3、掌握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的方法4、掌握全关系数据库管理结构及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基本原理,了解基于关系型空间实体数据结构,掌握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及其优缺点5、掌握空间索引概念,重点掌握R树索引和四叉树索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6、掌握元数据概念,理解元数据的作用、分类及内容7、掌握栅格与影像数据库构成的基本原理8、了解时空数据时态性,掌握时态GIS概念及主要的时空数据模型七、空间分析考试内容: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空间度量算法、数据检索及表格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分析、网络分析考试要求:1、掌握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2、了解空间度量基本算法3、掌握属性统计分析、数据重分类的方法,学会使用布尔逻辑运算、标准查询语言进行空间要素查询分析4、掌握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叠置分析的方法5、掌握缓冲分析的方法及相关的算法6、掌握网络数据模型基本概念,掌屋路径分析、资源分配、连通分析、选址等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及相关算法7、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解决类似公园选址等实际应用的问题八、数字高程模型考试内容:数字高程模型概念、数字高程模型特点、DEM数据分布特征、DEM的表示方法、TIN的生成方法、Grid的生成、DEM的数据源和采样方法、DEM的应用、DEM分析的误差与精度考试要求:1、掌握数字高程模型概念,了解DEM数据分布特征2、掌握DEM主要表示方法, Grid建立方法,TIN结构及算法,Grid和TIN主要特征3、掌握网格化插值过程及空间插值主要方法4、掌握泰森多边形(V 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网的概念,二者间的对偶关系,以及Delaunay 三角网准则5、了解DEM的数据源和采样方法6、掌握DEM主要用途,学会利用DEM进行剖面、可视性、坡度、坡向、视场因子、粗糙度等分析7、了解DEM误差来源,掌握DEM误差分析的方法九、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内容:网络GIS概念、网络GIS特点、网络GIS体系结构、网络GIS内容体系、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概念、分类与特点、分布式WebGIS技术框架、WebGIS实现技术、网络GIS发展趋势考试要求:1、掌握网络GIS概念、网络GIS特点、网络GIS体系结构2、了解分布式GIS概念及分布式技术3、掌握WebGIS概念、分类与特点,掌握WebGIS技术框架及实现技术4、深入了解网络GIS发展趋势5、了解网络GIS的应用十、GIS的输出与地图可视化考试内容:GIS输出方式、GIS的图形输出设备、电子地图的定义、电子地图的种类、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的设计、计算机地图出版系统考试要求:1、掌握GIS输出的主要方式,学会利用各种GIS的图形输出设备完成GIS成果输出2、掌握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电子地图的种类、电子地图的特点,学会如何设计电子地图3、了解计算机地图出版系统十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与标准考试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GIS标准考试要求: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3、掌握GIS标准涉及的内容十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考试内容:互操作GIS、GIS的集成化、GIS的大众化和信息服务、嵌入式GIS、网格GIS、云计算、大数据考试要求:1、理解GIS互操作的概念、特点、组成及技术2、了解GIS的集成主要方式,深入掌握3S(GIS、RS、GPS)集成原理、方法和技术3、掌握嵌入式GIS概念、特点及相关技术4、掌握网格GIS概念、特点及相关技术5、掌握云计算及大数据相关概念和技术6、深入了解GIS前沿技术及GIS发展趋势。
图课件——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及应用概论(页)
动极动极轴航臂
动极式数字求积仪
描迹放大镜显示窗
动极轴臂功能键
描迹镜
航臂
测轮
n1— 整方格数n2— 不足一整方格的方格数a—每个方格的面积M— 比例尺分母
方格网法
几何图形法将多边形分成若干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梯形等)
②解析法当多边形面积很大 , 可求出各顶点坐标直接计算面积。
ⅢⅣ
ⅡⅠ
② 变成折线分段量算
6. 在地形图上量某直线坡度(有三种方法)
7. 在地形图上进行面积量算(如计算工程面积、土石方量、库容量等)① 图解法◆ 求积仪法 →操作方法:铺开图纸 , 描迹镜置于图形中央 。选择单位(cm2 、m2 、km2 )和比例尺 。再选择图形一 个点为起始点 , 描迹镜中心对准此点 , 按起动 键 , 拉推描迹镜 , 沿轮廓顺时针方向远行到起 始点 , 即可得到图行面积。
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GIS) 原理及应用概论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及发展
地形图是包含丰富的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载体 。它是进 行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 资料 , 是土木工程规划 、设计和施工的 重要依据 。正确地应用地形图 , 是土木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 、地形图应用基本知识
3. 在地形图上量算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2. 在地形图上量算线段的长度
1. 在地形图上确定点位坐标
4. 在地形图上量算某点高程
5. 在地形图上量测曲线长度① 用曲线量算 一般是用曲线计 , 其构造是在圆管手柄上安一个圆形计算盘, 一周为100格, 每10格为一大格, 在计数盘的下端安有一个转轮, 转轮在图上滚动, 计数盘便计数。
一 、地理信息系统(GIS) 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是60年代加拿大测绘学家结合 计算机发展趋势 , 提出的利用机算机和数据库技 术结合管理地球空间信息的概念体系 , 并于1971 年建成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 , 运用信息科学 , 管理科学 , 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 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81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这个听起来有些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或许您还不太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别急,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简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脑,能够把地球上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想象一下,当您在手机上使用地图导航软件寻找去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时,背后就有地理信息系统在默默工作。
它不仅知道道路的位置和走向,还能考虑实时的交通状况,为您规划出最快、最便捷的路径。
这只是地理信息系统众多应用中的一个小例子。
在城市规划领域,地理信息系统更是大显身手。
城市规划师们可以利用它来分析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布局等。
通过对这些地理数据的综合分析,他们能够更科学地规划城市的发展,比如确定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合理位置,规划交通网络,以及安排公共服务设施,从而让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舒适。
在环境保护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也功不可没。
它可以帮助监测和分析环境污染的分布情况,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洪水、滑坡等。
通过对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因素的综合考量,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农业领域同样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
农民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土壤的肥力、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病虫害的分布等信息。
根据这些数据,精准地进行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硬件就像是它的身体,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支持。
软件则是它的灵魂,负责处理和分析数据。
而数据则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血液,包括地图、遥感影像、统计数据等各种地理相关的信息。
人员则是操作和管理这个系统的关键,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试重点教学文稿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
空间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下列三种关系:拓扑邻接关系、拓扑关联关系、拓扑包含关系。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空间插值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它空间现象的分布模式进行比较。
元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推理、分析和总结得到的关于数据的数据。
空间索引:根据空间对象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以提高空间操作的效率.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是空间场中的数值聚集程度的一种量度。
距离近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强于距离远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空间数据引擎: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碎屑多边形:碎屑多边形又称条带多边形,因为前后两次录入同一条的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就会产生碎屑多边形。
地图投影:就是将椭球面各元素(包括坐标、方向和长度)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
研究这个问题的专门学科叫地图投影学。
虚拟现实:计算机产生的集视觉、听觉、触觉等为一体的三维虚拟环境,用户借助特定装备(如数据手套、头盔等)以自然方式与虚拟环境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与真实世界等同的感受以及在现实世界中难以经历的体验。
叠置分析:将代表不同主题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叠置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同时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得空间关系,而且还将输入的多个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新的属性关系。
场模型:也称作域模型,是把地理空间中的现象作为连续的变量或体看待。
不确定性:是指对真值的认知或肯定程度,是广泛意义上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考试大纲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考试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地球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类型、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及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数据、信息、空间数据、地图、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2、掌握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3、了解地球信息科学及其与GIS的关系
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类型,掌握时态GIS等概念,掌握国内外几种主导地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一般事务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测绘学、地理学的关系
6、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组成,包括硬件组成、软件组成
7、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了解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领域
二、空间数据结构
考试内容:
空间认知模型、空间实体模型、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栅格数据层的概念、栅格数据结构的表示、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栅格数据取值方法、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实体式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三维矢量模型及结构、三维体元模型及结构、三维混合数据模型及结构
考试要求:
1、了解空间认知过程、理解空间认知三层模型
2、理解面向对象空间实体模型的概念,掌握点、线、面体空间实体的特征
3、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栅格数据层的概念
4、理解一维及二维栅格数据结构的表示方法
5、掌握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取值方法
6、掌握链式编码、行程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等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
7、掌握矢量数据点、线和面实体的描述内容及坐标编码方法
8、理解拓扑关系的概念,掌握拓扑数据结构编码方法
9、掌握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
10、了解三维矢量模型及结构、三维体元模型及结构、三维混合数据模型及结构
11、矢栅数据转换的应用
三、GIS的地理数学基础
考试内容:
地球椭球体、大地控制、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图投影与GIS的关系、GIS中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正轴等角圆锥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地图投影的转换
考试要求:
1、了解地球椭球体基本特征,掌握地理坐标、大地坐标、高程系、大地控制网基本概念
2、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学会地图投影的变形
3、掌握地图投影的分类,重点掌握正轴等角圆锥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4、掌握地图投影与GIS的关系、学会如何在GIS中进行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
5、掌握地图投影的转换方法,学会如何应用GIS软件完成地图投影的转换,解决不同坐标系间转换、不同比例尺地图间投影转换
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考试内容:
GIS数据来源、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GIS数据输入、GIS数据质量问题、GIS误差来源
考试要求:
1、掌握GIS主要数据来源
2、理解GIS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
3、了解平板仪、全站仪、数字摄影测量等GIS数据输入方法
4、掌握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方法,特别是扫描数据输入的过程
5、理解GIS数据质量的概念及GIS数据质量问题
6、掌握GIS误差来源
五、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考试内容:
窗口操作、图形数据编辑、属性数据编辑、多边形自动生成、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空间数据的误差校正、数据压缩、曲线光滑(曲线拟合)、图形变换、图幅拼接处理、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互相转换
考试要求:
1、了解裁剪技术、坐标变换等窗口操作
2、理解多边形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的过程
3、了解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基本方法,掌握空间数据误差的几何校正的方法
4、理解数据压缩、曲线光滑的概念及基本方法
5、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6、掌握图幅拼接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7、掌握点线面栅格化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8、了解点线面矢量化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六、空间数据管理
考试内容: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组织、地图数据的基本组成、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空间数据管理、空间索引、元数据、栅格与影像数据库、时空数据模型
考试要求:
1、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了解文件与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差别
2、掌握传统的经典三大数据模型及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3、掌握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的方法
4、掌握全关系数据库管理结构及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基本原理,了解基于关系型空间实体数据结构
5、掌握矩形范围索引、单元网格索引、R树索引、四叉树索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6、掌握元数据概念,理解元数据的作用、分类及内容
7、理解栅格与影像数据库构成的基本原理
8、了解时空数据时态性,掌握主要的时空数据模型
9、学会不同GIS软件地理数据库的创建
七、空间分析
考试内容:
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空间度量算法、数据检索及表格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分析、网络分析、三维空间关系
考试要求:
1、掌握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
2、了解空间度量基本算法
3、掌握属性统计分析、数据重分类的方法,学会使用布尔逻辑运算、标准查询语言进行空间要素查询分析
4、掌握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叠置分析的方法
5、掌握缓冲分析的方法及相关的算法
6、掌握网络数据模型基本概念、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及相关算法
7、了解三维空间拓扑关系的基本类型
8、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解决类似公园选址等实际应用的问题
八、数字高程模型
考试内容:
数字高程模型概念、数字高程模型特点、DEM数据分布特征、DEM的表示方法、TIN的生成
方法、Grid的生成、DEM的数据源和采样方法、DEM的应用、DEM分析的误差与精度
考试要求:
1、掌握数字高程模型概念和数字高程模型特点
2、理解DEM数据分布特征
3、掌握DEM主要表示方法,特别是Grid和TIN模型建立的原理、过程及算法
4、了解DEM的数据源和采样方法
5、学会利用DEM进行坡度、坡向、剖面、可视性、流域地貌、水文特征等分析
6、了解DEM误差来源,掌握DEM误差分析的方法
九、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考试内容:
网络GIS概念、网络GIS特点、网络GIS体系结构、网络GIS内容体系、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概念、分类与特点、分布式WebGIS技术框架、WebGIS实现技术、网络GIS发展趋势
考试要求:
1、理解网络GIS概念、网络GIS特点、网络GIS体系结构
2、了解分布式GIS概念及分布式技术
3、掌握WebGIS概念、分类与特点,理解WebGIS技术框架及实现技术
4、了解网络GIS发展趋势
5、了解网络GIS的应用
十、GIS的输出与地图可视化
考试内容:
GIS输出方式、GIS的图形输出设备、电子地图的定义、电子地图的种类、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的设计、计算机地图出版系统
考试要求:
1、掌握GIS输出的主要方式,学会利用各种GIS的图形输出设备完成GIS成果输出
2、掌握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电子地图的种类、电子地图的特点,学会如何设计电子地图
3、了解计算机地图出版系统
十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与标准
考试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GIS标准
考试要求:
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
3、了解GIS标准涉及的内容
十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考试内容:
互操作GIS、GIS的集成化、GIS的大众化和信息服务、嵌入式GIS、网格GIS
考试要求:
1、理解GIS互操作的概念、特点、组成及技术
2、了解GIS的集成主要方式,深入掌握3S(GIS、RS、GPS)集成原理、方法和技术
3、掌握嵌入式GIS概念、特点及相关技术
4、掌握网格GIS概念、特点及相关技术
5、了解GIS前沿技术及GIS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