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提供了创建、查询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十分广泛,下面将对其进行复习总结。
1.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包括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其中,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定义了地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方式。
数据模型可以分为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两种形式。
矢量数据模型使用点、线和面等几何图形来描述地理现象,适用于点、线和面等离散数据的表示;而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划分为等大小的网格单元进行表示,适用于连续数据的表示。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是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
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空间模式分析和空间插值等。
空间查询是通过地理位置进行数据查询,如查询其中一区域的地理现象;空间关系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判断两个地理现象是否相邻;空间模式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寻找一定空间尺度下的聚集现象;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数据点插值出未知数据点的值,如根据气象站数据推算整个区域的气温分布。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展示等过程。
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理数据,如通过卫星遥感、GPS定位和传感器等设备。
数据存储是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展示是通过地图等形式将地理数据可视化展示出来,以便于人们理解和分析。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城市规划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流量和人口分布等,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保护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提供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建议措施。
《GIS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
2012年上期《GIS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单选、判断(分别为20分、10分)信息与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空间数据模型层次矢量栅格数据模型及其特点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常用地图投影、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投影及其分带、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数据质量的相关概念和辨析地图矢量化的流程数据处理相关内容数据与文件组织矢量栅格结构、特点,其编码方法及特点缓冲区分析及其应用叠加分析及其应用网络分析及其应用空间插值空间统计分类分析里面的基本方法DEM与DTMDEM的分析和应用空间分析的一般过程地图符号专题图表现方法地理信息可视化地理信息的标准化3S技术集成名词解释:(20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拓扑属性场模型空间数据模型地图投影高斯投影公里网不确定性空间数据质量元数据地图矢量化矢量电子地图空间索引矢量结构空间数据编码游程编码空间变换空间聚类空间聚合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再分类叠置分析地址匹配空间插值聚类分析DEMDTM数据挖掘专家系统DSS地图符号虚拟现实空间决策支持简答题:(30分或25分)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简述空间实体的矢量表达方法。
简述地图投影配置的一般原则什么是不确定性?空间数据不确定性包含哪些方面?数据的测量尺度分为哪几个层次?并分别举例说明之。
简述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何谓空间数据质量?并简述空间数据质量常见的控制方法。
何谓元数据?元数据的作用?GIS中的空间数据来源有哪些?GIS的数据输入方式有哪些?简要说明之。
简述空间图形处理过程中图幅拼接的步骤。
何谓拓扑关系?建立拓扑关系有何意义?GIS中进行属性数据编码包括哪几个步骤?简要说明之。
影像数据中混合像元的取值方法有哪些?矢量向栅格格式转换有哪些方法,请至少举两个例子并进行说明。
列举两种判断点和多边形关系的算法,并进行简要描述。
简述空间实体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转换的方法。
简述多边形实体栅格向矢量格式转换的一般方法。
GIS原理与应用复习
GIS原理与应用复习注:划黄线的为了解性内容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1、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GIS)、2)空间数据(地理数据)2、地理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特征外,还具有哪些独特的特征?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1、简述目前国际上GIS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的学术前沿2、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第四章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1、名词解释1)地图投影;2、简述地图投影的变形种类及其特点?3、按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可分为哪几类?简述各类的特点?第五章GIS中的数据1、名词解释1)元数据(Metadata);2不确定性(Uncertainty)2、地理数据(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按照数据特征可将GIS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述各类型的基本特征?4、简述GIS中元数据的作用?论述GIS中使用元数据的原因?5、论述地图数据的误差?第七章空间数据管理1、名词解释1)数据库管理系统;2、简述空间数据库的特点?3、简述决定栅格单元代码的方式?4、简述栅格数据及其主要编码方式。
5、论述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的优缺点?6、写出该矩阵的块码0 2 2 50 2 2 22 2 2 20 0 2 37、写出该矩阵的四叉树编码0 2 2 5 5 5 5 52 2 2 2 2 5 5 52 2 2 23 3 5 50 0 2 3 3 3 5 50 0 3 3 3 3 5 30 0 0 3 3 3 3 30 0 0 0 3 3 3 30 0 0 0 0 3 3 38、写出该多边形树状索引的点、线、面文件第八章空间分析1、名词解释1)缓冲区分析;2)空间插值;3)泰森多边形;4)网络分析2、简述GIS中矢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的种类及方法?3、简述GIS空间插值方法中趋势面分析的基本原理?4、简述距离倒数插值的计算方法及其特点第九章DTM与地形分析1、名词解释1) 数字高程模型(DEM);2)不规则三角网(TIN);2、简述DTM与DEM的异同?3、论述DEM的主要表示模型及其基本特征?5、简述DEM数据采集方法?6、论述格网DEM的应用?第十章空间建模与空间决策系统1、名词解释1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2、简述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的一般步骤?3、为了完成城市道路拓宽改建分析,论述需要那些空间数据,并描述在GIS支持下的分析流程。
GIS原理及应用考点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跨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又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它是以地学原理为依托,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研究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以解决复杂的管理、规划和决策等问题。
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它是对二维地理空间上具有连续变化特征地理现象的模型化表达和过程模拟遥感图像选取控制点的方法1.地面控制点法:1)实地测量法:在地面上选择明显的地物或人工标志物,通过GPS或测量仪器获取其精确的地理坐标。
2)现场采集法:直接使用全站仪或GPS设备,测量地面上选取的控制点的坐标。
2.同步影像法:利用已知位置的高分辨率影像,与需要标定的遥感影像进行对应,选取共同可见的特征点作为控制点。
3.数字地图法:利用数字地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等,获取地物的准确坐标信息,作为遥感图像的控制点。
原则:1.易分辨的特征点:选择图像上容易识别且细节较为明显的点,如道路交叉点、河流弯曲或分叉处、海岸线弯曲处、飞机场、城市边缘等显著地标。
2.均匀分布:控制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图像上,以保证校正过程的一致性。
3.图像边缘选取:在图像的边缘部分一定要选取控制点,以避免在校正过程中图像边缘出现畸变。
4.数量原则:保证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例如,一景TM图像的控制点数量通常在30-50个左右。
5.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在地形变化大或特征变化明显的地区,需要增加控制点的数量。
6.获取途径:控制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包括基础测绘数据、数字线画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正射影像(DOM)、已经过几何精校正的影像,以及实地测量(GPS)数据。
7.布设方法:控制点的布设应形成一个规则的坐标范围,以便于后续控制点的采集和确保点位中误差最小化。
8.避免地形影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选取控制点时应考虑地形的高程信息,以减少地形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处理、分析、展示等功能,来帮助人们获取、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一、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GIS的定义和组成:GIS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四个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协调配合,实现对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和空间分析。
2. GIS数据的类型和特点:GIS数据可以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类型。
栅格数据以像元为单位,适合表达连续分布的现象;矢量数据以点、线、面为要素,适合表达离散型的地理对象。
3. GIS数据的获取和采集:GIS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影像、地面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需要注意数据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二、常用GIS软件和工具1. ArcGIS: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GIS软件,包括ArcMap、ArcCatalog、ArcScene等多个组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 QGIS:QGIS是一个开源的GIS软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插件和扩展功能,使用方便且功能强大。
3. Google Earth:谷歌的地理信息浏览器,提供卫星影像、地图、三维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浏览和查看功能。
三、GIS分析方法和应用1. 空间查询:GIS可以通过空间查询实现对特定区域、特定属性的地理对象进行查询和提取,便于进行目标定位和区域统计等分析。
2. 空间分析: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栅格分析等,来探索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关系。
3. 地理决策支持系统:GIS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中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功能,通过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
gis应用开发复习资料
gis应用开发复习资料GIS应用开发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它结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分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用于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在GIS应用开发中,开发人员需要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可视化等技术,同时还需要了解GIS应用的特点和需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GIS应用开发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GIS基础知识1. 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和分类: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坐标、地形地貌、地理现象等。
根据数据的性质和表达方式,地理空间数据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2.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一种系统,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
经纬度坐标系统以地球的经度和纬度作为坐标来表示地理位置,而投影坐标系统则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以X和Y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3. 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索引:在GIS应用开发中,需要将地理空间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建立相应的索引以提高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效率。
常用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索引技术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索引和空间查询语言等。
二、GIS应用开发技术1. GIS开发平台和工具:GIS应用开发可以使用多种开发平台和工具,常用的包括ArcGIS、QGIS、OpenLayers和Leaflet等。
这些平台和工具提供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处理等功能,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和工具进行开发。
2. 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在GIS应用开发中,需要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传感器获取、遥感影像获取和地理位置采集等,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挖掘等。
3. 地图可视化和交互设计:地图是GIS应用的核心组成部分,开发人员需要设计和实现地图的可视化和交互功能。
《GIS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
2012年上期《GIS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单选、判断(分别为20分、10分)信息与数据数据: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图形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信息:狭义,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食物认识的差别。
广义,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信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60年代开拓发展阶段70年代巩固阶段80年代突破阶段90年代社会化阶段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和应用模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二、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空间数据模型层次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它为描述空间数据的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者基本方法矢量栅格数据模型及其特点矢量数据模型:以矢量方式组织数据、用于对实际地理空间的现象和特征进行模拟和演示的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地图投影指建立在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的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
常用地图投影世界地图的投影、半球地图的投影、各大洲地图投影、中国各地图投影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1:50万地形图、1:25万地形图、1:20万地形图、1:10万地形图、1:5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1:5000地形图投影及其分带等角割圆锥投影(兰伯特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三度带、六度带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比例尺地形图图符大小:编号(abscd)计算公式:a=[φ/4°]+1;b=[λ/6°]+31(b=31-[λ/6°]);c=4°/e-[(φ/4°)/e];d=[(λ/6°)/f]+1。
北京市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GIS原理与应用概述
北京市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GIS原理与应用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工具与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地质勘探等领域。
对于考研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GIS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GIS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概述,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一、GIS原理概述GIS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模型、空间参考系统、数据获取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展示五个方面。
1. 数据模型GIS的数据模型主要包括栅格数据模型和矢量数据模型两种。
栅格数据模型是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像元,每个像元有自己的数值表示不同的属性。
矢量数据模型则是利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来表示地理实体。
2. 空间参考系统GIS中的空间参考系统是用于描述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一套标准,主要包括地理坐标系统、投影坐标系统和地理网格系统。
地理坐标系统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位置,投影坐标系统则是将三维地球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地理网格系统是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一系列网格,以方便数据处理。
3. 数据获取与处理GIS的数据获取与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和预处理等过程。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卫星、航空等遥感图像,也可以通过GPS定位等方式获取地理位置信息。
数据存储一般采用数据库来管理和存储地理信息数据,预处理则包括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清洗等过程。
4. 数据存储与管理GIS的数据存储与管理主要依赖于数据库技术,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
空间数据库主要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库则存储地理实体的属性信息。
5. 数据分析与展示GIS的数据分析与展示是利用各种分析算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
数据分析包括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地理统计分析等,可视化技术则通过地图、图表等方式将地理信息展示给用户。
《GIS原理与应用》全面复习
《GIS原理与应用》全面复习一、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特征:空间分布性、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3、GIS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4、GIS其它信息系统(如CAD、MIS)的关系和区别(了解)4.1 GIS与一般MIS的区别: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如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检索等都是GIS广泛使用的核心技术。
GIS 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而一般MIS(数据库系统)侧重于非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查询,即使存储了图形,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不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检索、分析,没有拓扑关系,其图形显示功能也很有限。
如电话查号台是一个一般MIS,只能回答用户询问的电话号码,而通信信息系统除了可查询电话号码外,还提供用户的地理分布、空间密度、最近的邮局等空间关系信息。
4.2 GIS与CAD/CAM的异同点:4.2.1 GIS与CAD共同点:都有空间坐标系统;都能将目标和参考系联系起来;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两者都能处理属性和空间数据。
4.2.2GIS与CAD不同点:CAD研究对象为人造对象—规则几何图形及组合;图形功能特别是三维图形功能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较弱;CAD中的拓扑关系较为简单,一般采用几何坐标系。
GIS处理的数据大多来自于现实世界,较之人造对象更复杂,数据量更大;数据采集的方式多样化;GIS的属性库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强调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图形属性交互使用频;GIS采用地理坐标系。
5、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了解)5.1 GIS开拓期(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测量学家于1971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
5.2GIS巩固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各国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各具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FICCDC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GIS: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管理和规划问题;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GIS操作对象是地理实体的数据——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2.GIS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模型、应用人员;or Internet,设计和使用GIS的人,空间数据,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分析处理程序;3.GIS功能:1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和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2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1.空间数据结构概念: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换句话说就是空间数据以什么样的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管理;2.矢量数据结构概念:是通过坐标值来精确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的;获取方式:外业测量,栅格数据转换,跟踪数字化3.栅格数据结构概念:以规则的像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的数据结构,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获取方式:来自于遥感数据,图片的扫描,矢量数据转换,手工方法获取,格网DEM数据当属性值为地面高程栅格数据常用的相邻:四方向相邻,八方向相邻栅格数据编码方法:①直接栅格编码将栅格数据看做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记录代码操作方便无数据压缩②游程长度编码按行扫描,将相邻等值像元合并,并记录代码重复的个数区域越大,数据相关性越强则压缩越大压缩效率高,叠加合并等运算简单,编码和解码运算快③链式编码④四叉树编码⑤行程长度编码4.空间数据地理实体基本特征:属性~ 空间~ 时间~5.根据地理实体的特征,可以把它的数据分为属性数据, 几何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空间特征定位数据 ,关系数据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主要指拓补关系6.拓补关系: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拓补空间中不考虑距离函数;7.最基本拓补关系:关联不同拓补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结点与链链与多边形, 邻接相同拓补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结点与结点链与链面与面等,邻接关系是借助于不同类型的拓补元素描述的,如面通过链而邻接其他拓补关系:包含关系,连通关系,层次关系8.拓补关系的表示:①面–链关系面and构成面的面的链注意边的方向和构成面的方向②链–结点关系链and链两端的结点③结点–链关系结点and通过该结点的链④链–面关系链and左面and右面第三章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控制1.GIS数据源:是指建立GIS地理数据库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数据、遥感图像数据、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和已有系统的数据;2空间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图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换成GIS可以处理和接受的数字形式,通常要经过验证、修改和编辑等处理3.GIS数据质量GIS空间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研究目的:建立一套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体系,包括误差源的确定、误差的鉴别和度量误差的方法、误差传播的模型、控制和消弱误差的方法等,使未来GIS在提供产品的同时,提供产品的质量指标,即建立GIS产品合格证制度;4.研究GIS数据质量的意义:对于评定GIS质量、评判算法的优劣性、减少GIS在设计与开发时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5.空间数据的地理参照系:①地球的形状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②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③高程系高程是指由高程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6.地图投影GIS不可缺少的: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GIS以地图方式显示地理信息,地图是平面,而地理信息则是在地球椭球上因此地图投影在GIS中不可缺少;7.空间数据采集:GIS的核心是地理数据库建立GIS第一步就是把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地理数据库中——GIS的数据采集三方面工作:几何数据采集地图跟踪数字化,地图扫描数字化、属性数据采集、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8.GIS数据质量内容: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备性、现势性;9.GIS误差类型:误差源、处理误差10.GIS误差传播:代数关系下的误差传播代数运算逻辑关系下的误差传播逻辑交并等运算如叠置分析时的误差传播推理关系下的误差传播不精确推理第四章空间数据的处理1.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链的组织结点匹配检查多边形是否闭合建立多边形岛的判断确定多边形的属性内点个数=多边形个数2.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1几何纠正:高次变换、二次变换、仿射变换2投影变换:解析变换法反解变换法正解变换法换带算法、数值变换数值解析变换题:一般从扫描仪上直接得到的地图存在图形变形、坐标系不一致等问题,可以通过几何纠正和投影变换来纠正;3.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1矢量数据压缩目的:删除冗余数据,减少数据存储量,节省存储空间,加快后继处理速度:道格拉斯普克法垂距法光栏法2栅格数据:直接栅格编码游程长度行程编码四叉树编码最有效例: AAAAABBBAABBAABB解:直接栅格编码:1从左到右AAAAABBBAABBAABB2奇数行从左到右,偶数行从右到左AAAABBBAAABBBBAA游程长度编码:A4A1B3A2B2A2B2或同样字符连续A5B3A2B2A2B2第五章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1.空间数据查询:含义:数据库范畴,用户最常用功能,用户与数据库交流的途径,查询方法与范围决定了GIS应用程度与应用水平;从空间数据库找出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的一种操作,不改变原有的数据集;方式:扩展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可视化空间查询超文本查询自然语言空间查询结果显示:显示方式、图形表示、绘图比例尺、显示窗口、相关空间要素、查询内容的检查2.SQL对GIS的作用:SQL的查询语言作为用户与GIS的交互手段,决定了用户与GIS相互理解的程度;3.空间关系查询:拓补关系查询,缓冲区查询属性查询:简单属性查询,SQL查询,扩展的SQL查询图形查询:按点查询,按规则图形查询,按多边形查询4.叠置分析⑴基于矢量数据: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要素进行叠置,产生新的特征;矢量数据叠置的内容:点与多边形,线与多边形,多边形与多边形不同图幅或不同图层多边形要素之间的叠置,产生一个新的多边形图层不同类型的地图不同比例尺地图–多边形叠置的位置误差⑵基于栅格数据叠置分析①单层栅格数据:布尔逻辑运算,重分类,滤波运算,特征参数计算,相似计算;②多层栅格数据⑶操作形式:①交运算,输出两者共有范围②叠和运算,以输入图层为界,与输入顺序有关③合并运算,输出两层所有5.缓冲区分析应用于求地理实体的影响范围,即邻近度问题点/线/面缓冲区分析,根据要素不同的属性特征,规定不同的缓冲区宽度,以形成可变宽度的缓冲区;。
GIS复习材料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概论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内容,数据或特征信息的特征: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2、地理空间与地理信息地理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空间区域,是一个椭球体地理信息是指研究对象中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说明地表物体和地理环境要素的数量、质量、性质、关系、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图形信息的总称。
地理信息是一种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特征:空间性〔最重要〕、动态性、专题性〔属性〕3、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4、GIS与机助制图系统及电子地图的区别于联系GIS不仅要作图还要重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决策。
电子地图是GIS的输入数据及输出形式,GIS强调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可视化。
5、GIS的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空间数据、系统的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6、GIS的硬件组成1〕、主机2〕、GIS输入和输出设备与主机的接口:3〕、GIS主要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仪、GPS接收器〕4〕、GIS主要输出设备5〕、GIS的存储设备6〕、GIS的网络设备7、GIS的软件组成1〕GIS软件平台2〕应用系统3〕空间数据库8、组件式GIS的根本思想是把GIS各大功能模块划分成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功能,使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非GIS控件之间可以通过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 应用系统。
9、组件式GIS的特点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本钱低有利于GIS的普及10、组件式GIS的构造类型1〕、根底组件2〕、高级通用组件3〕、行业性组件11、当前GIS 开展中的几个热点1〕组件式GIS〔COMGIS〕组件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后形成的一种软件复用技术。
组件GIS的根本思想是把GIS各大功能模块划分成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功能。
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 复习考点
第二部分:GIS原理第一章、GIS的基本知识1、GIS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内容1.1、信息、数据、地理信息1.2、GIS的基本概念1.3、GIS的主要研究内容1.4、GIS的特点2、GIS的组成2.1、系统硬件2.2、计算机软件系统2.3、空间数据2.4、应用人员2.5、应用模块3、GIS的发展过程3.1、国际发展状况3.2国内发展状况3.3、我国GIS应用的现状及趋势4、GIS与其他学科或技术的关系4.1、GIS与地图学及地理数据处理系统4.2、GIS与地图学及电子地图4.3、地理信息系统与CAD、GPS、RS等的结合5、GIS软件的类型及分类6、GIS行业基本知识6.1、地理信息产业的政策支持6.2、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6.3、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6.4、国内外常见的GIS软件6.5、地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及基本常识6.6、数字地球第二章、GIS的地理基础1、地球坐标系1.1、坐标系统的类型1.2、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2、地图比例尺及图幅编号2.1、地图比例尺2.2、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3、地图投影3.1、地图投影的概念3.2、地图投影的分类3.3、高斯克吕格投影3.4、投影带的划分3.5、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3.6、地图投影与GIS的关系3.7、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第三章、空间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关系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2、空间数据结构2.1、栅格数据结构2.2、矢量数据结构2.3、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2.4、栅格数据结构向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第四章、GIS空间数据及数据输入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性2、GIS空间数据测量的尺度与精确度3、空间数据3.1、空间数据的来源3.2、空间数据的分类3.3、空间数据不同阶段的误差来源、质量控制及评价3.4、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5、GIS数据输入第五章、GIS的数据处理1、图形的数据编辑2、属性数据编辑3、拓扑4、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与校正5、空间数据的投影变换5.1、常见的集中投影变换类型5.2、投影变换6、空间数据管理第六章、GIS的数据输出1、输出方式2、输出产品3、电子地图系统简介4、地理信息系统中元数据的概念5、GIS元数据系统第七章、空间分析1、矢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1.1、叠加分析1.2、包含查询分析1.3、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2、数字地图模型(DTM)与地形分析2.1、DTM与DEM2.2、DEM的表示法2.3、DEM的常用标示模型2.4、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装换2.5、DEM的建立2.6、DEM的分析和应用3、网络分析(矢量数据)4、空间分析举例第八章、WebGIS1、计算机网络与GIS2、webgis的概念机组成2.1、webgis概念及特点2.2、webgis的组成2.3、webgis的应用第三部分、3S基础知识与整合应用第一章、遥感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遥感2、遥感图像的用途3、遥感的分类4、遥感的特点或特征5、遥感技术包括哪些技术6、遥感常用的传感器7、常用的遥感数据8、什么事图像处理第二章、遥感技术的发展1、遥感技术的发展2、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第三章、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参考阅读)1、在资源调查与管理中的应用2、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3、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4、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5、在环境监测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6、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第四章、GPS的基础知识1、GPS系统概念2、GPS定位原理3、GPS的作用于应用4、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4.1、简单介绍4.2、北斗星导航系统与GPS系统的比较第五章、3S技术的整合应用1、RS在3S方面的应用2、GPS和GIS的结合3、3S集成应用的综述4、3S技术的结合应用案例(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第四部分、GIS行业应用实务第一章、GIS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1、资源管理2、金融管理3、城市规划4、交通运输5、环境保护6、商业与市场7、测绘与制图8、政府决策9、电子政务10、军事第二章、GIS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工程1、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应用型GIS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GIS工程的项目管理4、GIS业务运行管理第五部分、工具型GIS软件平台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参考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1、地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特征: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层次性。
2、地理信息系统定义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特征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海量数据管理能力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采集是GIS的第一步,即通过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如数字化仪、全站仪、调查等来获取现实世界的描述数据,并输入GIS系统。
(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最新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软件工具。
(3)数据处理和变换:GIS涉及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数据的质量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为保证系统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文件,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变换。
(4)空间查询和分析: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是GIS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
(5)数据显示与输出:GIS为用户提供许多用于地理数据表现的工具,如计算机屏幕显示,报告、表格、地图等硬拷贝图件。
(6)二次开发和编程: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必须具备二次开发环境5、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应用人员: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6、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一般MIS侧重非图形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查询,不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检索、分析,没有拓扑关系,其图形显示功能有限。
GIS原理及应用-GIS原理及应用(试题)
GIS 原理及应用-GIS 原理及应用1、同计算机关心制图相比,GIS 制图的显著优势在于〔〕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2、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相比,在治理地理空间数据上存在的区分〔〕A.操纵和查询文字和数字信息B.实体类型之间通常是简洁、固定的空间关系C.地理信息数据是连续的,并且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D.存贮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数据3、以下哪些是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A.资源治理B.区域规划C.关心决策D.以上都是4、有关地图符号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B.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主要手段C.地图符号可由外形不同、大小不一和颜色有别的图形组成D.注记作为地图上的一种必要的说明文字,它不是地图符号5、矢量数据构造6、空间数据库7、空间叠置分析8、数字高程模型9、简述一个有用GIS 系统的根本组成。
10、什么是数据压缩?试举出四种常用的栅格数据压缩方法。
11、简述空间元数据的在空间数据库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12、何为拓扑关系?在 GIS 中引入拓扑关系有何意义?常用的拓扑关系有哪些?13、操作尺度14、地理网格15、数据模型16、对象模型17、地图数字化18、拓扑关系19、空间数据构造20、影像金字塔构造21、空间索引22、空间数据查询23、空间分析24、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25、数字地形分析26、什么是GIS 空间分析?其方法是什么?27、什么是空间数据?28、网络分析的根本思想是什么?29、地理表达和地理模型的关系30、简述栅格数据构造的优缺点31、简述矢量数据构造的优缺点32、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主要把握方法。
33、简述空间数据查询过程的类型和查询内容34、简述空间关系的类型35、试论述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36、地理信息37、地理信息科学38、地理数据39、地理信息流40、四叉树数据构造41、不规章三角网模型42、拓扑构造43、游程编码44、栅格数据构造45、空间数据编码46、Delaunay 三角网47、Voronoi 多边形48、栅格数据压缩编码49、边界代数算法50、DIME 文件51、空间数据内插52、空间数据压缩53、坐标变换54、仿射变换55、数据精度56、空间数据模型57、分布式数据库58、对象-关系治理模式[/型]59、叠合分析60、网络分析61、透视图62、网络63、变量筛选分析64、变量聚类分析65、数字地面模型66、GIS 应用模型67、OGC68、空间数据质量69、投影转换70、虚拟地理环境71、高斯--克吕格投影72、utm 投影73、[空间]元数据74、GIS 互操作75、组件式GIS76、客户机/效劳器构造77、NSDI78、国家信息根底设施79、GML80、LBS81、网格GIS82、空间信息格网83、嵌入式GIS84、地理编码85、空间信息可视化86、空间数据仓库87、空间数据融合88、扫描矢量化89、屏幕跟踪矢量化90、元胞自动机91、等值线92、层次分析法93、ODBC94、质心95、地图符号96、节点〔node〕/顶点〔vertex〕97、地籍98、地理实体〔空间实体〕99、地理空间100、空间数据101、空间信息102、矢量数据103、空间数据库治理系统104、矢栅一体化105、GIS 的数据质量106、空间元数据107、空间缓冲区分析108、空间统计分析109、GIS 功能有哪些?110、GIS 根本构成?111、拓扑关系争论什么?类型?意义?112、空间数据库设计思想及步骤?113、元数据作用?114、什么是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的种类有哪些?应当如何表达?115、矢量图形数据的压缩方法有哪些?了解其根本原理。
《GI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2023年修改整理
《GIS 原理与应用》复习题一、单项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 C )A. SPANB. ARC/INFOC. CGISD. MAPGIS 2.同计算机辅助制图相比,GIS 制图的显著优势在于( D ) A. 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B. 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 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3.栅格属性代码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法,下面哪个不是( ) A. 中心点法 B. 面积占优法 C. 重要性法 D. 最小二乘法4.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相比,在治理地理空间数据上存在的区别( C ) A. 操纵和查询文字和数字信息 B. 实体类型之间通常是简单、固定的空间关系C. 地理信息数据是连续的,同时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D. 存贮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数据 5.以下哪些是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要紧应用领域( D ) A. 资源治理 B. 区域规划 C. 辅助决策 D. 以上都是6.通常用来抉择最佳路径或最佳布局中心的位置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是( ) A. 包含分析法 B. 缓冲区分析方法 C. 网络分析法 D. 叠置分析法 7.有关地图符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B. 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要紧手段C. 地图符号可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和色彩有别的图形组成D. 注记作为地图上的一种必要的说明文字,它不是地图符号 8.地理信息可视化形式包括( )A. 地图B. 三维仿真地图C. 虚拟现实D. 以上都是 9.下列哪些属于GIS 产品的输出设备( D ) A. 键盘 B. 硬盘 C. 主机 D. 显示器 10.图中阴影部分集合运算的表达式为 ( C )A. L 1 ∙ AND ∙ L 2 ∙ AND ∙L 3B. L 1 ∙ NOT ∙ L 2 ∙ AND ∙ L 3C. (L 1 ∙ AND ∙ L 2 ) ∙ OR ∙ L 3D. L 1 ∙ AND ∙ (L 2 ∙ OR ∙ L 3)二、名词解释1. 地理信息系统:为了猎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定位数据而建立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治理系统。
GIS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复习提纲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基本概念,识记其中的主要概念;系统地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查询、分析、输出和应用的基本内容,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与要求(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a)深刻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特殊性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GIS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数据,从而为工程设计、土地利用、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管理决策等应用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b)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其他相关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a)熟悉实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GIS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b)了解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的模块结构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a)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GIS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b)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辅助决策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a)了解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1)GIS思想和技术方法探索时期(20世纪60年代)2)GIS的巩固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3)GIS技术突破与趋向成熟的大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4)GIS的应用普及时代(20世纪90年代)5)网络GIS和GIS社会化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b)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的热点研究领域热点:面向对象技术与GIS相结合、真三维GIS和时空GIS、GIS应用模型的发展、Internet 与GIS的结合、GIS与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结合、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System:强调系统的内部结构Science:强调原理和理论Study:强调数据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Service:强调对社会经济服务(二)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1.空间数据结构a)熟悉地理实体的基本特征,空间数据结构,拓扑关系等基本概念和知识属性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空间数据——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
对于GIS的学习和复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1. 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
地理数据可以是地图、卫星影像、地理位置等。
GIS的核心功能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以产生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2. 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模型GIS使用多种数据类型,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可以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
栅格数据是由像元组成的,可以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
GIS还使用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属性信息。
数据模型是GIS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示方法,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网络数据模型。
3. GIS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质量GIS的数据获取是指从不同的来源获取地理数据。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GPS等。
在获取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属性一致性等方面。
在使用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 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指将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GIS数据存储格式包括Shapefile、GeoDatabase等。
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查询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GIS的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常见的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GIS原理与应用 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2.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信息、时空特征。
3.地理实体(空间实体)---GIS处理对象: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4.地理信息系统: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5.拓扑关系:指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缩放、旋转和拉伸等),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6.矢量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对矢量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
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7.栅格数据结构:又称为网络结构或像元结构,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8.数据压缩:是指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中抽出一个子集,使得该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较好地逼近原集合,且尽可能降低其数据量的数据处理过程。
是将数据表示成更紧凑的格式以减少存储空间的一项技术。
9.影像金字塔:指在统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影像金字塔结构用于图像编码和渐进式图像传输,是一种典型的分层数据结构形式,适合于栅格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多分辨率组织,也是一种栅格数据或影像数据的有损压缩方式。
10.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整理)GIS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
GIS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Ch1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组成,GIS简史,列举几款GIS产品,列举GIS功能GIS组成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空间数据是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特征的数据,也称地理参照数据。
GIS简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拓期(20世纪50-60年代)1956年,奥地利首先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了地籍数据库。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Tomlinson首先提出GIS这一术语。
1968年,IGU成立地理数据遥感和处理小组委员会;加拿大建成全球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CGIS ;哈佛大学开发出一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YMAP。
1969年,ESRI 公司建立;Intergraph公司建立。
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大容量存取设备--硬盘的使用,为空间数据的录入、存储、检索和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发达国家建立了不同主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
美国森林调查局--美国林业资源信息显示系统;日本国土地理院--数字国土信息系统法国--GITAN系统和地球物理信息系统遥感数据纳入地理信息系统1976年,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影像信息系统IBIS1978年,ERDAS成立地理信息系统的突破时期(20世纪80年代)图形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新一代计算机出现1981年,ESRI ARC/INFO GIS发布1985年,GPS成为可运行系统1986年,MapInfo建立1986年,SPOT卫星首次发射1987年,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杂志出版1988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第一次公开发布TIGER1988年,GIS World 首次发行1989年,Intergraph 发布MGE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运算,数据输出,地理信息管理…中国的GIS发展1980年,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
测绘科学技术:GIS原理及应用题库
测绘科学技术:GIS原理及应用题库1、名词解释(江南博哥)OGC本题答案:即OpenGIS协会(OpenGISConsortium)其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开放地操纵异质的地理数据,(李满春、陈奇、周炎坤、李响,《基于空间数据引擎的企业化GIS数据组织与处理》)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lity),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2、名词解释线密度本题答案:用所有区域内的线的总长度除以区域的面积。
3、名词解释拓扑包含本题答案:是表示空间图形中,面状实体所包含的其他面状实体或线状、点状实体的关系。
4、名词解释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本题答案:凡天然的或人工的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本身并不硬化,但与气硬性石灰石混合,加水拌和成胶泥状态后,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在水中继续硬化的,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5、问答题比较缓冲区查询与缓冲区分析的概念?本题答案:1.缓冲区查询与缓冲区分析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形式,缓冲区查询属于数据查询,而缓冲区分析属于数据的空间分析;2.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言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而缓冲区分析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形成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获得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6、问答题网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本题答案:人类的活动总是趋向于按一定的目标选择达到最佳效果的空间位置,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如何安排一项基于网络数据的工程,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7、单选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图形精度高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D、无法比较本题答案:A8、名词解释 GIS应用模型本题答案: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2.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信息、时空特征。
3.地理实体(空间实体)---GIS处理对象: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4.地理信息系统: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5.拓扑关系:指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缩放、旋转和拉伸等),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6.矢量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对矢量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
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7.栅格数据结构:又称为网络结构或像元结构,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8.数据压缩:是指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中抽出一个子集,使得该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较好地逼近原集合,且尽可能降低其数据量的数据处理过程。
是将数据表示成更紧凑的格式以减少存储空间的一项技术。
9.影像金字塔:指在统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影像金字塔结构用于图像编码和渐进式图像传输,是一种典型的分层数据结构形式,适合于栅格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多分辨率组织,也是一种栅格数据或影像数据的有损压缩方式。
10.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11.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12.空间叠置分析:是指在统一的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图层要素进行叠置,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分析方法。
13.缓冲区分析: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者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者影响程度,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
基本类型:点缓冲区、线缓冲区、面缓冲区。
14.聚类分析: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是指将一个单一层面的栅格数据系统经某种换而到的一个具有新含义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
栅格数据的聚类分析是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系统进行有选择的信息提取而建立的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栅格数据的聚合分析是根据空间分辨力和分类表,进行数据类型的合并或转换以实现空间地域的兼并。
14.窗口分析:指对于栅格数据系统中的一个、多个栅格点或全部数据,开辟一个有固定分析半径的分析窗口,并在该窗口内进行诸如极值、均值等一系列统计计算,或与其它层面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复合分析,从而实现栅格数据有效的水平方向扩展分析。
15.网络分析:一个由点线的二元关系构成的系统,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
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花费时间最短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选择最佳路径,选择最佳布局中心的位置,资源分配,结点弧段的遍历等。
16.资源分配主要是优化配置网络资源的问题,资源分配的目的是对若干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划定每个中心的服务范围,把所有连通链都分配到某一中心,并把中心的资源分配给这些链以满足其需求,也即要满足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数量,筛选出最佳布局和布局中心的位置。
资源分配网络模型由中心点(分配中心)及其状态属性和网络组成。
17.空间索引: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18.数据采集: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渠收集数据的过程。
GIS的数据采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属性数据的采集。
19.多源分类编码法:又称独立分类编码,指对一个特定分类目标,根据诸多不同的分类依据分别进行编码,各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
20.图形编辑:又叫数据编辑、数字化编辑,是指对地图资料数字化后的数据进行编辑加工,其主要的目的是在改正数据差错的同时,相应地改正数字化资料的图形,数据编辑是数据处理的主要环节,并贯穿于整个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21.DTM:为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22.DEM 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空间地形连续变化的表示方法,通常按照一定的格网间隔采集地面高程而建立的规则格网高程数据库模型。
23.空间数据质量:是指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属性特征以及时间信息时能够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三者之间统一性的程度。
24.空间分辨率:两个可测量数值之间最小的可辨识的差异。
25.不确定性:包括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属性不确定性、时域不确定性、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数据的不完整性。
26.坡度:水平面与局部地面夹角的正切值;坡向:变化比率最大值的方向。
27.专题地图:表示专题信息的地图,它着重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中的某一方面特征。
28.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扩展和完善GIS的一项新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互联网上提供地理信息,让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和获得GIS 中的数据和功能服务。
29.元数据(Metadata),是指地理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他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以便人们有效地定位、评价、比较、获取和使用与地理相关的数据。
二、填空题1.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特征:空间分布性、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3.GIS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4.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空间位置、属性、时间5.GIS的基本功能:采集、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数据输出。
6.地理空间三种认知模型:基于对象的模型、基于网络的模型、基于域的模型。
7.地图3要素:点状要素、线状要素、面状要素。
8.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最常用的拓扑关系为:邻接关系(空间图形中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关联关系(空间图形中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包含关系(空间图形中同类不同等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9.空间元数据:是指地理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他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以便人们有效地定位、评价、比较、获取和使用与地理相关的数据。
10.空间数据结构: 基于对象(要素)的模型:矢量模型;基于场(域)的模型:栅格模型。
11.栅格数据结构特点: 位置隐含、属性明显。
12.矢量数据结构特点: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13.矢量数据结构编码的方法:实体式、索引式、双重独立式、链状双重独立式14.栅格化过程包括以下操作:确定栅格矩阵(行列数\分辨率);点的变换;线的变换;面的变换。
15.栅格单元的选取方法:中心点法、面积占优法、重要性法、百分比法16.压缩栅格数据结构有4种: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状编码、四叉树结构。
17.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外部数据交换方式、标准空间数据交换方式、空间数据互操作方式。
18.空间数据压缩处理:间隔取点法、垂距法和偏角法、Douglas-Peucker方法。
19.空间索引类型:实体范围索引、格网索引、四叉树空间索引、BSP树空间索引、R树和R+树空间索引、Cell空间索引。
20.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模型:a、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b、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c、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d、面向对象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21. 矢量数据的管理方式:(1)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2)全关系数据库管理;(3)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22.栅格数据的管理方式:(1)文件管理方式;(2)文件-数据库管理方式;(3)关系数据库管理方式23.栅格图像的矢量化方式:软件自动矢量化、屏幕鼠标跟踪矢量化24.属性数据的编码遵循五个原则:1、编码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编码的一致性和唯一性 3、编码的标准性和通用性4、编码的简洁性 5、编码的可扩展性25.栅格重采样方法:(1)最邻近像元法; (2)双线性插值法;(3)双三次卷积26.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方式:(1)外部数据交换方式;(2)直接数据访问方式;(3)标准空间数据交换标准27.图幅拼接的步骤:1、逻辑一致性的处理;2、识别和检索相邻图幅;3、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4、相同属性多边形公共边界的删除28.空间查询的一般过程:用户---输入查询内容---空间数据库---处理过程---返回查询结果—用户29空间关系查询有哪几种?(1)拓扑关系查询:邻近关系查询、包含关系查询、关联关系查询、(2)缓冲区查询30.DTM的空间内插方法:整体拟合法和局部拟合法在已观测点的区域内估算未观测点的数据的过程称为内插。
整体拟合法:内插模型是基于研究区域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特征观测值建立的,如趋势面分析、傅立叶级数等。
局部拟合法:仅用邻近于未知点的少数已知采样点的特征值来估算该未知点的特征值,如样条函数法、移动平均法等。
三、简答题1、简述地理信息及其特点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三维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性外,还有以下独特的特性:1、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先定位后定性,并在区域上表现出分布式的特点,其属性表现为多层次性。
2、数据量大: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间特征,因此数据量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