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超全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超全知识体系
函数的定义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抽象函数的函数值
指数幂的运算
对数的运算法则
函数零点的意义
简单随机抽样
排列组合公式、含义、区别
通项分析法求特定项或特定项系数
基本性质
数列与函数
等差数列的判定
分组
共线问题
异面直线的定义
集合的表示
命题的四种形式
解析几何
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
解析几何
在圆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
定义
椭圆
解析几何
直译法
斜率之积为定值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正弦定理的适用条件
锐角三角形问题边长最值。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零点函数的应用A 中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定义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函数映射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退出上一页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导数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的区别与0x f x f ''0t t t v a S v ==,()0'x f k =导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log sin cos cos sin 0e e a a a x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为常数()()()()[]()()()()[]()()()()()()()()()()()[])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是可导的,则有:,设()()[]()()x u u f x g f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
高中数学知识全面架构总结(共47页)
间接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
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的引入
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
3.1 数系的扩充
和复数的概念
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
3.2 复数代数形
式的四则运算
式的四则运算
第6页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4.2 结构图 理(选修 2-3)人教版
步骤总结:1.(要x 解1)不(-2等x 式3先) 解0等式.2.画草图看大小号.
形态 3.求解xxxxx解所3434以:1,解x00集32为(xxx| 434)(x0x4)3 0
512.))基来基本本源a2不不等 等2式式a(使b必用修注b2意5)事(项ax4b)42
x3
00 a42xb2
3
记作: f : A B
2. 函数的三要素(必修 1)
①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域一般情况下会给出,当题目没有给出时,定义域
第 11 页
默认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常见陷阱有以下几处
①.分母不能为零.
②.偶次根号下的量要大于或等于零.
③.底数位置上的量要大于零且不等于 1.
④.真数位置上的量要大于零.
1.2 独 立 性 检 1.3 导数在研究
验 的 基 本 函数中的
思想及其
应用
初步应用
1.4 生活中的优
化问题举例
1.5 定积分的概
第5页
念 1.6 微积分基本
定理 1.7 定积分的简
单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 二 章 推 理 与 证
2.1 合情推理与 明
演绎推理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框架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框架第一章集合、映射、函数、导数及微积分集合学习要点:(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映射学习要点:((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函数学习要点: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导数学习要点:(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3)掌握函数,y=c(c为常数)、y=xn(n∈N+)的导数公式,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4)理解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概念,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5)会利用导数求某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微积分学习要点:(1)微积分基本定理揭示了导数与定积分之间的联系,同时它也提供了计算定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2)根据定积分的定义求定积分往往比较困难,而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比较方便。
知识体系框架结构图:第二章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学习要点:(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8)“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sinα/cosα=tanα,tanα•cosα=1”。
最新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数轴、V een 图、函数图象集合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φ集合的表示列举法、特征性质描述法、V een 图法集合的基本关系真子集子集几何相等性质集合的基本运算补集交集qp 并集q p .p q ,则逆命题:若.q p ,则原命题:若.q p ⌝⌝,则否命题:若.p q ⌝⌝,则逆否命题:若互为逆否互逆互逆互否互否四种命题{}{}{}{}{}{}{}{}.000)8()7()6(22)5()4()3()2()1(1φφφφφφφ⊆⊆⊆∈⊆∈⊆⊆⊆⊂=⊆⊆-≠,表示空集,表示集合,,区别:,,的集合;表示只有一个元素表示元素,区别:一般地,与表示集合与集合关系;表示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区别:,个真子集;有个子集,个元素的集合有含有;,则,若;或则则;真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a a a a a n C A C B B A B A B A B A A A n n ()()()()()()()()()()()()()()()()();;结合律:;;分配律:;;;;;或,,;,,,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B C A C B A C A A C C A C A U A C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B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U U U U U U U ========⊆⊆⊆⇔=⊆⇔=====)6()5()4()3()2()1(φφφφ基本逻辑联结词∨或()q p ⌝⌝或∧且⌝非qp ∧q p ∨量词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全称命题存在命题()()00::x p M x p x p M x p ⌝∈∃⌝∈∀,;则,若()()x p M x p x p M x p ⌝∈∀⌝∈∃,;则,若::00否定第一部分集合与简易逻辑退出上一页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零点函数的应用A 中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大纲
1.集(hexie)合(set)1.1集(hexie)合的阶,集(hexie)合之间的关系。
1.2集(hexie)合的分划1.3子集,子集族1.4容斥原理2.函数(function)2.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2.2函数的性质2.2.1单调性2.2.2奇偶性2.2.3周期性2.2.4凹凸性2.2.5连续性2.2.6可导性2.2.7有界性2.2.8收敛性2.3初等函数2.3.1一次、二次、三次函数2.3.2幂函数2.3.3双勾函数2.3.4指数、对数函数2.4函数的迭代2.5函数方程3.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3.1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3.2三角函数运算3.3三角恒等式、不等式、最值3.4正弦、余弦定理3.5反三角函数3.6三角方程4.向量(vector)4.1向量的运算4.2向量的坐标表示,数量积5.数列(sequence)5.1数列通项公式求解5.1.1换元法5.1.2特征根法5.1.3不动点法,迭代法5.1.4数学归纳法,递归法6.不等式(inequality)6.1解不等式6.2重要不等式6.2.1均值不等式6.2.2柯西不等式6.2.3排序不等式6.2.4契比雪夫不等式6.2.5赫尔德不等式6.2.6权方和不等式6.2.7幂平均不等式6.2.8琴生不等式6.2.9 Schur不等式6.2.10嵌入不等式6.2.11卡尔松不等式6.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6.3.1利用重要不等式6.3.2调整法6.3.3归纳法6.3.4切线法6.3.5展开法6.3.6局部法6.3.7反证法6.3.8其他7.解析几何(analytic geometry)7.1直线与二次曲线方程7.2直线与二次曲线性质7.3参数方程7.4极坐标系8.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8.1空间中元素位置关系8.2空间中距离和角的计算8.3棱柱,棱锥,四面体性质8.4体积,表面积8.5球,球面8.6三面角8.7空间向量9.排列,组合,概率(permutations, combinatorics, probability)9.1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9.1.1加法、乘法原理9.1.2无重复的排列组合9.1.3可重复的排列组合9.1.4圆排列、项链排列9.1.5一类不定方程非负整数解的个数9.1.6错位排列数9.1.7 Fibonacci数9.1.8 Catalan数9.2计数方法9.2.1映射法9.2.2容斥原理9.2.3递推法9.2.4折线法9.2.5算两次法9.2.6母函数法9.3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9.3.1 Abel法9.3.2算子方法9.3.3组合模型法9.3.4归纳与递推方法9.3.5母函数法9.3.6组合互逆公式9.4二项式定理9.5概率9.5.1独立事件概率9.5.2互逆事件概率9.5.3条件概率9.5.4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9.5.5现代概率,几何概率9.6数学期望10.极限,导数(limits, derivatives)10.1极限定义,求法10.2导数定义,求法10.3导数的应用10.3.1判断单调性10.3.2求最值10.3.3判断凹凸性10.4洛比达法则10.5偏导数11.复数(complex numbers)11.1复数概念及基本运算11.2复数的几个形式11.2.1复数的代数形式11.2.2复数的三角形式11.2.3复数的指数形式11.2.4复数的几何形式11.3复数的几何意义,复平面11.4复数与三角,复数与方程11.5单位根及应用12.平面几何(plane geometry)12.1几个重要的平面几何定理12.1.1梅勒劳斯定理12.1.2塞瓦定理12.1.3托勒密定理12.1.4西姆松定理12.1.5斯特瓦尔特定理12.1.6张角定理12.1.7欧拉定理12.1.8九点圆定理12.2圆幂,根轴12.3三角形的巧合点12.3.1内心12.3.2外心12.3.3重心12.3.4垂心12.3.5旁心12.3.6费马点12.4调和点列12.5圆内接调和四边形12.6几何变换12.6.1平移变换12.6.2旋转变换12.6.3位似变换12.6.4对称变换(反射变换)12.6.5反演变换12.6.6配极变换12.7几何不等式12.8平面几何常用方法12.8.1纯几何方法12.8.2三角法12.8.3解析法12.8.4复数法12.8.5向量法12.8.6面积法13.多项式(polynomials)13.1多项式恒等定理13.2多项式的根及应用13.2.1韦达定理13.2.2虚根成对原理13.3多项式的整除,互质13.4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13.5差分多项式13.6牛顿公式13.7单位根13.8不可约多项式,最简多项式14.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 induction)14.1第一数学归纳法14.2第二数学归纳法14.3螺旋归纳法14.4跳跃归纳法14.5反向归纳法14.6最小数原理15.初等数论(elementary number theory)15.1整数,整除15.2同余15.3素数,合数15.4算术基本定理15.5费马小定理,欧拉定理15.6拉格朗日定理,威尔逊定理15.7裴蜀定理15.8平方数15.9中国剩余定理15.10高斯函数15.11指数,阶,原根15.12二次剩余理论15.12.1二次剩余定理及性质15.12.2 Legendre符号15.12.3 Gauss二次互反律15.13不定方程15.13.1不定方程解法15.13.1.1同余法15.13.1.2构造法15.13.1.3无穷递降法15.13.1.4反证法15.13.1.5不等式估计法15.13.1.6配方法,因式分解法15.13.2重要不定方程15.13.2.1一次不定方程(组)15.13.2.2勾股方程15.13.2.3 Pell方程15.14 p进制进位制,p进制表示16.组合问题(combinatorics)16.1组合计数问题(参见9.1,9.2)16.2组合恒等式,不等式(参见9.3)16.3存在性问题16.4组合极值问题16.5操作变换,对策问题16.6组合几何16.6.1凸包16.6.2覆盖16.6.3分割16.6.4整点16.7图论16.7.1图的定义,性质16.7.2简单图,连通图16.7.3完全图,树16.7.4二部图,k部图16.7.5托兰定理16.7.6染色与拉姆塞问题16.7.7欧拉与哈密顿问题16.7.8有向图,竞赛图16.8组合方法16.8.1映射法,对应法,枚举法16.8.2算两次法16.8.3递推法16.8.4抽屉原理16.8.5极端原理16.8.6容斥原理16.8.7平均值原理16.8.8介值原理16.8.9母函数法16.8.10染色方法16.8.11赋值法16.8.12不变量法16.8.13反证法16.8.14构造法16.8.15数学归纳法16.8.16调整法16.8.17最小数原理16.8.18组合计数法17.其他(others)(了解即可,不作要求)17.1微积分,泰勒展开17.2矩阵,行列式17.3空间解析几何17.4连分数17.5级数,p级数,调和级数,幂级数17.6其他《奥赛经典》(几何,代数,组合,数论问题)沈文选等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竞赛数学教程》刘诗雄,熊斌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数学奥林匹克小丛书》(共计16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等数论》潘承洞,潘承彪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奥林匹克命题人讲座》单壿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新)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数轴、V een 图、函数图象集合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φ集合的表示列举法、特征性质描述法、V een 图法集合的基本关系真子集子集几何相等性质集合的基本运算补集交集qp 并集q p .p q ,则逆命题:若.q p ,则原命题:若.q p ⌝⌝,则否命题:若.p q ⌝⌝,则逆否命题:若互为逆否互逆互逆互否互否四种命题{}{}{}{}{}{}{}{}.000)8()7()6(22)5()4()3()2()1(1φφφφφφφ⊆⊆⊆∈⊆∈⊆⊆⊆⊂=⊆⊆-≠,表示空集,表示集合,,区别:,,的集合;表示只有一个元素表示元素,区别:一般地,与表示集合与集合关系;表示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区别:,个真子集;有个子集,个元素的集合有含有;,则,若;或则则;真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a a a a a n C A C B B A B A B A B A A A n n ()()()()()()()()()()()()()()()()();;结合律:;;分配律:;;;;;或,,;,,,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B C A C B A C A A C C A C A U A C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B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U U U U U U U ========⊆⊆⊆⇔=⊆⇔=====)6()5()4()3()2()1(φφφφ基本逻辑联结词∨或()q p ⌝⌝或∧且⌝非qp ∧q p ∨量词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全称命题存在命题()()00::x p M x p x p M x p ⌝∈∃⌝∈∀,;则,若()()x p M x p x p M x p ⌝∈∀⌝∈∃,;则,若::00否定第一部分集合与简易逻辑退出上一页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零点函数的应用A 中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最全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
最全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框架如下:
1. 三角函数和坐标系
1. 角度、弧度与三角函数
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4. 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方程
2. 数列与数列的运算
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3. 数列求和与数列推导
4. 数列的应用问题
3.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1. 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2.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与点的位置关系
3. 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圆
4. 向量的应用问题
4.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空间几何图形
1.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坐标平面
2. 空间直线与平面
3. 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关系
4. 空间几何图形的应用问题
5. 概率与统计
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 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性
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4. 统计的概念与方法
6. 三角函数的积分与导数
1. 三角函数的导数与积分公式
2. 利用三角函数的导数与积分求解问题
3. 三角函数的函数值与导数的关系
4. 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以上是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框架,根据具体的学习进度和重点,可以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高一数学所有知识点框架图
高一数学所有知识点框架图一、代数1. 整式与多项式2. 因式分解与公式的运用3. 分式与整式的运算4. 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5.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6.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7. 不等式与不等式方程8. 线性规划与函数综合问题二、函数1. 基本初等函数与函数的表示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3. 反函数与函数的复合4.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6.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7. 函数与导数8. 函数与极限三、数列与数列的极限1.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2.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3. 递推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4. 数列的极限与初等函数的极限5.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四、平面几何1. 点、线、面与空间几何关系2. 线段、角与三角比3. 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恒等变换4. 圆的性质与圆周角5. 锐角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6. 平面向量与向量的运算7. 空间向量与向量的运算8. 平面与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五、解析几何1. 直线与圆的方程2. 双曲线与椭圆的方程3. 抛物线与反比例函数的方程4. 综合实际问题与几何解析方法六、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2. 事件的复合与几何概型3. 随机变量与离散型分布列4. 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5. 样本与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6. 总体与样本的统计推断以上是高一数学所有知识点的框架图,涵盖了代数、函数、数列与数列的极限、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以及概率与统计等主要内容。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逐步掌握高一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代数部分,学生将学习整式与多项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与公式的运用,以及分式与整式的运算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与应用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在函数部分,学生将学习各种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等。
同时,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极限等内容也将逐步展开,为高一数学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高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框架
高一数学全部知识点框架高一数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高一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多个不同的知识点。
下面是高一数学全部知识点的框架:1. 数学基础知识1. 数的集合及运算2. 数的性质与计算3. 整式与分式4. 数与式的计算与运算5.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 一次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及其性质2. 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应用3. 二次函数与方程1. 二次函数及其性质2. 二次方程及其解法3.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应用4. 平方根与无理方程4. 不等式与线性规划1. 不等式及其性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4.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5.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及其性质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3.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4.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6.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1. 平面向量的定义与运算2. 平面向量的性质与判定3. 平面向量的应用4. 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圆7.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3. 特殊角与三角恒等式4. 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8. 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3. 统计与统计图表4. 抽样与统计推断9. 空间几何与立体几何1. 空间中点、距离与斜率2.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3. 空间几何中的相交与垂直4. 立体几何中的体积与表面积10. 三角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1. 三角函数与坐标系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关系4. 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以上是高一数学全部知识点的框架,通过系统学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将为我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高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努力学好高一数学,为未来的学习铺平道路。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映射与函数映射是一种对应关系,其中A中的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象。
映射可以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以是多对一,但不可以是一对多。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其表示为f:A→B,其中A为定义域,B为值域,对于A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象。
函数的三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函数可以用列表法、解析法或图象法表示,其中解析法需要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见函数类型常见的函数类型包括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都需要掌握。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具有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
对称性包括关于原点对称、关于y轴对称、关于x轴对称等。
单调性可以通过定义法、导数法或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来求得单调区间,复合函数单调性为同增异减。
周期性指函数在一定区间内具有相同的函数值,可以通过f(x+T)=f(x)来判断。
函数的变换函数常见的变换包括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等。
这些变换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来理解,也可以通过图象法来求得变换后的函数式。
函数的应用函数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值问题是常见的应用之一,可以通过导数和单调性来求得函数的极值和最值。
建立函数模型也是常见的应用之一,可以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建立方程来建立函数模型。
导数与微积分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可以通过导数的定义和四则运算法则来求得。
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可以通过链式法则来求得。
函数的单调性可以通过导数的正负性来判断,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可以通过导数为0的点来求得。
定积分是函数在一定区间内的面积,可以通过积分的定义和基本公式来求得。
常用的求解方法包括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等。
微积分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运动的瞬时速度可以通过导数来求得,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也可以通过导数来求得。
1.$(f(x) \cdot g(x)) = f(x)g(x) + f(x)g(x)$2.$\frac{f(x)}{g(x)} = \frac{f(x)}{g(x)} \cdot\frac{1}{g(x)}$3.$f(g(x)) = f(u) \cdot u'(x)$4.若$f'(x)>0$,则$f(x)$在该区间递增;若$f'(x)<0$,则$f(x)$在该区间递减。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推荐文档
11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1
2
3
4
5
6
第七部分 解 析 几 何
几种常见的直线系:
(1)共点Px0,y0 直线系:y y0 k(x x0 );特殊地y kx b表示过点(0,b)的直线系,不包括y轴.
(2)平行直线系:y kx b(k为参数)表示斜率为k的平行直线系;Ax By (为参数)表示与已知 Ax By C 0平行的直线系;Bx Ay (为参数)表示与已知Ax By C 0垂直的直线系.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直线l:Ax
By
C
Ax 0,二次曲线C:
By
f x, y
C 0
0 的位置关系:交点个数与方程组有几组解一一对应,
其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2.弦长:AB 1 k 2 x1 x2 k为直线l的斜率
3.椭圆上M x
,
y
点处的切线为:x0 x
(3)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为参数A1x By1 C1 A2 x By2 C2 0不包括l2 ; A2 x By2 C2 A1x By1 C1 0不包括l1 .
上一页 退出
几种常见的圆系:
(1)同心圆系:x a2 y b2 r2 a,r为参数或x2 y2 Dx Ey F 0且D,D2E为E常2 数4,F F为0 参数,
高一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
高一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点,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按照高一和高二学年,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框架性的概述,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框架:1. 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 二元一次方程组2. 平面几何-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 各种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 空间几何初步认识3.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三角函数的变换与应用4. 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5. 数列与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 - 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 其他重要知识点- 特殊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数据分析与概率-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认识高二数学知识点框架:1. 微积分初步- 极限与连续- 导数与微分- 函数与导数-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2. 三角函数与复数- 三角函数的进阶概念与性质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计算3. 空间几何与向量- 空间中的点线面-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平面与直线方程4. 概率与统计进阶- 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正态分布与抽样-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5. 数列与数列的应用进阶- 递推数列与其它数列-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性- 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 其他重要知识点- 函数与方程的进阶概念与性质- 平面解析几何的进阶认识- 微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上只是对高一和高二数学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实际上每个知识点都非常广泛而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以及辅导材料的阅读来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同时,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零点函数的应用A 中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定义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函数映射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退出上一页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导数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的区别与0x f x f ''0t t t v a S v ==,()0'x f k =导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log sin cos cos sin 0e e a a a x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为常数()()()()[]()()()()[]()()()()()()()()()()()[])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是可导的,则有:,设()()[]()()x u u f x g f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
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积分与微积分定积分概念定理应用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定理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的极限和式i n i i x f ∆∑-=11ξ定义及几何意义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2.用公式。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2)求变力所作的功;()⎰=b a dx x F W ()dt t v s ab ⎰=第三部分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退出上一页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三角函数线平方关系、商的关系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正用、逆用、变形及“1”的代换角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轴线角终边相同的角区别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0的角任意角与弧度制;单位圆弧度制定义1弧度的角①角度与弧度互化;②特殊角的弧度数;③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正弦函数y =sinx 三角函数的图象余弦函数y =cosx正切函数y =tanx y =Asin (ωx +φ)+b作图象描点法(五点作图法)几何作图法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对称轴(正切函数除外)经过函数图象的最高(或低)点且垂直x 轴的直线对称中心是正余弦函数图象的零点,正切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0)(k ∈Z )2πk ①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平移、伸缩得到,但要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不同;②图象也可以用五点作图法;③用整体代换求单调区间(注意ω的符号);④最小正周期T =;⑤对称轴x =,对称中心为( ,b )(k ∈Z ).ωπ2()ωφπ2212-+k ωφπ-k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生活中、建筑学中、航海中、物理学中等第三部分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退出上一页(1)解三角形时,三条边和三个角中“知三求二”。
(2)解三角形应用题步骤:先准确理解题意,然后画出示意图,再合理选择定理求解。
尤其理解有关名词,如坡角、坡比、仰角和俯角、方位角、方向角等。
平面向量解的个数是一个?两个?还是无解?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及变式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适用范围: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解三角形;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余弦定理Cab b a c Bac c a b A bc c b a cos 2cos 2cos 2222222222-+=-+=-+=面积推论:求角适用范围:①已知三边,解三角形;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解三角形。
实际应用()()()()()()是内切圆半径是外接圆半径其中r r c b a R R abcc b a p c p b p a p p C ab ah S ABC ⋅++==⎪⎭⎫ ⎝⎛++=---===∆2142sin 2121表示向量的概念零向量与单位向量()()212212y y x x a -+-=共线与垂直线性运算加、减、数乘几何意义及运算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数量积几何意义夹角公式投影a ba b a b⋅=θcos 方向上的投影为在ba b a b a⋅⋅=θθcos ,则夹角为与设共线(平行)垂直()001//1221≠=-⇔=⇔a y x y x a b b a λ002121=+⇔=⋅⇔⊥y y x x b a b a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在物理(力向量、速度向量)中应用向量的应用21e y e x p +=第四部分数列退出上一页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数列的定义概念一般数列通项公式递推公式a n 与s n 的关系解析法:a n =f (n )表示图象法列表法mn m n n q a q a a --⋅=⋅=11特殊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判断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dm n a d n a a m n -+=-+=1122nm q p n m a a a a a +=+=+22nm q p n m a a a a a +=⋅=⋅常数=+nn a a 1常数=-+n n a a 1()()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11111111≠-⋅-=--==q qq a a q q a q na S n nn ;时q ≠0,a n ≠0公式法: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①常见递推类型及方法()n f a an n =+1q pa a n n +=+111++-=n n n n a a a pa nn n qpa a +=+1()n n n f a a =-+1②④③⑤⎭⎬⎫⎩⎨⎧-+1p q a n 构造等比数列逐差累加法逐商累积法③转化为化为111+⋅=-+n nn n qa q p q a 常见的求和方法数列应用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12112161121⎥⎦⎤⎢⎣⎡+=++=+=∑∑∑n n k n n n k n n k ;自然数的乘方和公式:⎩⎨⎧≥-==-2111n S S n S a n n n ,,等差中项:等比中项:212+++=n n n a a a 221++⋅=n n n a a a 数列构造等差数列p a a =-11第五部分不等式退出上一页指数对数不等式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a xb y z --=()()22b y a x z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目标函数应用题一次函数z =ax +b构造斜率:构造距离几何意义:z 是直线ax +by -z =0在x 轴截距的a 倍,y 轴上截距的b 倍.基本不等式2b a ab +≤最值变形和为定值,积有最大值;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一正二定三相等”22222b a b a ab b a ab +≤+≤≤+作差或作商借助二次函数图象,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基本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比较大小问题求解范围问题解不等式一元一次:ax >b 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分a >0,a <0,a =0(b ≥0,b <0)讨论分a >0,a <0,Δ>0, Δ=0, Δ<0讨论一元高次不等式()()()()0021<>-⋅⋅⋅--n x x x x x x 解不等式组()()()()()()()()()000;00≠≥⋅⇔≥>⋅⇔>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且()()()()()()()()()()()()()()().22绝对值几何意义求解,可分段讨论或用形如或c b x a x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f <-+->⇔>-<>⇔><<-⇔<x 系数化为正,“穿根法”,奇穿偶不穿利用性质转化为代数不等式,底数a 的讨论平面三公理及推论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平行关系的相互转化线线平行线与面面与面相交平行点在面内或点不在面内,∉∈或点在直线上或点不在直线上,∉∈或共面直线异面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线在面外线在面内相交平行没有公共点只有一个公共点Al =⋂α没有公共点α//l α⊂l 相交平行βα//l =⋂βα线面平行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球球圆台圆台32'''22'34431R V R S h s s s s V rl l r r r S πππ==⋅++=+++=结构三视图直观图表(侧)面积体积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直观图(斜二侧画法)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空间几何体第六部分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退出上一页第六部分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空间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范围;(]90,0范围;[]90,0范围;[]180,0.;cos ;sin ;cos 2121nn a d n n n n n a na b a ba ⋅=⋅⋅=⋅⋅=⋅⋅=θθθ空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距离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相互之间的转化aa’b θl θn aAOBCαθ1θ2θθθθcos cos cos 1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垂线法二面角垂面法CABDO射影法二面角θ的大小为cos θ= S `÷S通过做二面角的棱的垂面,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利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平面角,解直角三角形求角退出上一页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向量法证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求空间距离向量距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共线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向量夹角()()方向向量为,或l a R t a t OA OP R b a b a∈+=∈=⇔λλ//()()1=++++=++=+=+=⇔z y x OC z OB y OA x AC y AB x OA OP AC y AB x AP b a b y a x p b a p 其中或或不共线,共面,与()()R z y x OC z OB y OA x OP P OABC c b a c z b y a x p ∈++=++=,,有一点是不共面四点,则对任推论:设不共面,,空间任一向量()()().cos :.3cos :.2cos :.1212121为两平面法向量,二面角;为平面法向量为直线方向向量,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方向向量,求异面直线的夹角n n n n n n n a na na b a ba ba⋅⋅=⋅⋅=⋅⋅=θθθθθθ.,化为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都可转的法向量,为平面点到平面的距离:⎪⎪⎭⎫ ⎝⎛∉∈⋅=αααP M n nMPn d()()()2122122122z z y y x xAB AB -+-+-==();,0//=⋅⇔⊥∈≠=⇔b a b a R a a b b aλλ()坐标表示=⋅⋅=ba b a b a,cos 第六部分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退出上一页直线的方程平面内两条位置关系两直线平行两直线重合两直线相交两直线垂直两直线斜交..123112212121C A C A B A B A b b k k ====且或,且.122121B A B A k k ≠≠或.01212121=+-=⋅B B A A k k 或..123112212121C A C A B A B A b b k k ≠=≠=且或,且倾斜角与斜率倾斜角α[00,1800)和斜率k=tanα的变化直线方程点斜式:()00x x k y y -=-斜截式:bkx y +=()21211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两点式:截距式:1=+bya x ()0,0≠≠b a 一般式:()00≠=++AB C By Ax 注意(1)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为0;(2)方程各种形式的变化和适用范围.[)⎪⎪⎭⎫ ⎝⎛≠+∈+-=+-=0900.1tan 212100212112212121B B A A B B A A B A B A k k k k ,θθ距离点点距点线距线线距()().21221221y y x x P P -+-=2221B A C C d +-=2200B A CBy Ax d +++=两直线夹角第七部分解析几何退出上一页圆的方程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一般方程:x 2+y 2+Dx+Ey+F =0(D 2+E 2-4F >0)圆的方程空间两点间距离、中点坐标公式⎪⎩⎪⎨⎧>-+=≠==+++++040002222F E D B C A 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二元二次方程()()()()02121=--+--y y y y x x x x AB 为直径圆方程:以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内()()22020rb y a x r d <-+-⇔<⇔点在圆上()()22020rb y a x r d =-+-⇔=⇔点在圆外()()22020rb y a x r d >-+-⇔>⇔相离直线和圆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位置关系相交相切r d ><∆,或0r d ==∆,或0rd <>∆,或0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0)2(210)1(212121212121内含外离;内切;外切;相交;;,,数是利用两圆方程组解的个⇔-<<⇔+>⇔-=⇔+=⇔+<<-r r d r r d r r d r r d r r d r r ()222122122122411d r AB x x x x k x x k AB -=-++=-+=几何法:弦长公式:代数法:第七部分解析几何退出上一页()()()()()()()()()()()()()()()).(00)5(0)4(040)3(040)2(040)1(11112222222222222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为参数其中不含或;不含:过两已知圆交点的圆系;或过原点的圆系:;为参数,且,或为参数,轴上的圆系:圆心在;为参数,且,或为参数,轴上的圆系:圆心在且为参数,为常数,,或为参数,同心圆系:λλλC F y E x D y x F y E x D y x C F y E x D y x F y E x D y x Ey Dx y x b a b y a x F E F E F Ey y x r b r b y x x F D F D F Dx y x r a r y a x x F E D F E D F Ey Dx y x r a r b y a x =+++++++++=+++++++++=++++=-+->-=+++=-+>-=+++=+-⎪⎪⎭⎫⎝⎛>-+=++++=-+-()()()()()().00)3(.0)(0)()()2(.)0()()1(111122222221110000l C By x A C By x A l C By x A C By x A C By Ax Ay Bx C By Ax By Ax k k b kx y y b b kx y x x k y y y x P 不包括;不包括为参数: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垂直的直线系表示与已知为参数平行的直线系;表示与已知为参数的平行直线系;表示斜率为为参数平行直线系:轴的直线系,不包括,表示过点;特殊地直线系:,共点=+++++=+++++=++=-=++=++=+=-=-λλλλλλλ第七部分解析几何几种常见的圆系:几种常见的直线系:()()()()1,.41,.31.20,00.1202000202000212=-=+-+=⎩⎨⎧==++=++by y a x x y x M b y y a x x y x M l k x x k AB y x f C By Ax C C By Ax l 点处的切线为:双曲线上;点处的切线为:椭圆上的斜率为直线弦长:的解;其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对应,与方程组有几组解一一的位置关系:交点个数:,二次曲线:直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退出上一页第七部分解析几何退出上一页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曲线与方程求曲线的方程画方程的曲线求两曲线的交点双曲线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抛物线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相交相切相离弦长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长轴(实轴)、短轴(虚轴)渐近线(双曲线)、准线、离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