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中亚 教案

合集下载

中亚教案

中亚教案

第四节中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亚的范围,理解所处的位置;能在地图上填出中亚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过读图知道中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河流、湖泊及城市。

3、知道中亚地区的宗教。

4、掌握中亚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

5、根据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能够根据柱曲图分析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中亚,进一步学会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世界区域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1.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特点;教学难点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及影响教学方法地图引导法、探究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内容: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学目标:看图分析并记住中亚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征导入:一、位置和范围(1)纬度:35°N—50°N。

40°N,45°N。

(2)经度:50°E—80°E。

利用3个湖泊定位中亚:里海(50°E);咸海(60°E);巴尔喀什湖(75°E)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交通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找出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国家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然带,并简要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1)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到荷兰鹿特丹。

(2)从东往西经过的自然带: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自然带。

(3)意义: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联系了东亚与西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4、居民与宗教中亚是个多民族地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东部是天山山脉;北部是哈萨克丘陵,中西部是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中亚一轮复习导学案

中亚一轮复习导学案

课题中亚授课班级高二班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记中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了解中亚的生态问题,分析其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描述地理位置。

2、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授课过程1、中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图,描述中亚的地理位置。

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铁路图三、合作探究和能力提升材料一:材料二:近年来全球变暖,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在图兰平原大量种植棉花、开垦牧场等活动,使咸海两大水源阿姆河、锡尔河超过80%的河水都被截走,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湖水含盐浓度和矿化度急剧升高,湖中的物种80%死于非命。

面积萎缩了74%,甚至干涸,变成了一片贫瘠的盐碱地。

在中亚干旱、半干旱的气象条件和风力作用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

咸海附近形成白色“荒漠”。

阿姆河和锡尔河两岸60%的新垦区因高度盐碱化而报废,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咸海面积缩小后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四、高考真题-实战演练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高三文科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学案——第六讲中亚

高三文科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学案——第六讲中亚

科学咨询/科技人文 2019年第26期(总第645期)·116·【学习目标】1.熟悉中亚的位置、主要气候、主要地形、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其特征。

2.能够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通过中哈石油管道使学生认识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 。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 。

深居 ,距海较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交通地理位置:古代的 之路,东起中国 ,西经中国新疆,经中亚、西亚到达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是古代中国最长的一条商路。

第 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 ,西到 ,从东往西经过的自然带: 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带等自然带,体现了 的分异规律。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 、 为主。

地势 高 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南部是 高原,地势高峻,海拔5000米左右,以高山气候为主,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东部是 山脉,绵延到中国新疆境内;北部 丘陵,中西部是 平原和 平原。

2.气候: 气候为主,气候特征: ;植被(自然带)以 、 为主。

有世界著名的 沙漠。

3.河流多为内流河,如 河、 河、 河 河等。

外流河有 河:发源于我国 ,流经 国家,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汇入 河,注入北冰洋。

4.湖泊多 湖、 湖。

(1)里海(50°E):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湖。

位于 两洲分界线。

有 河、 河注入,周围国家有 、 、 、 、 ,沿岸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里海是古地中海残存的一部分,属“海迹湖”。

(2)咸海(60°E):有 河、 等河流注入。

【补充】白尘暴:咸海面积锐减后,湖岸线后退形成一望无垠的裸露的湖底盐碱,加上中亚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地表积累大量的盐分,地表盐尘在中亚半干旱的气象条件和风力作用下形成了白色的盐尘暴。

【探究1】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中亚“概述”教案示例

中亚“概述”教案示例

中亚“概述”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等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中亚的经济发展、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亚的地理位置,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亚吗?它位于哪里?有什么特点?”2.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

3.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教师通过实例分析中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

4.课堂互动(1)学生展示自主探究成果,分享对中亚的了解。

(2)教师点评学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5.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案例,如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

(2)学生分析案例,探讨我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意义。

(2)学生发表自己对中亚的认识和看法,提出建议。

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绘制中亚地图,标注重要国家、城市和地理特征。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案例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学生在自主探究、课堂互动环节表现积极,对中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后作业设计具有实践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2.学生运用地图、资料等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我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认识,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亚“概述” 教案示例

中亚“概述” 教案示例

中亚“概述”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政治经济状况、文化特点等基本概况。

2.培养学生对中亚地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中亚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亚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政治经济状况、文化特点。

2.难点:中亚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中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亚的地理位置。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亚有哪些国家吗?2.新课内容(1)中亚的地理位置讲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包括其位于亚洲中部,东临中国,西接俄罗斯,北靠哈萨克斯坦,南界伊朗和阿富汗。

(2)历史变迁简要介绍中亚的历史变迁,包括古代的丝绸之路、蒙古帝国时期、中亚汗国时期以及苏联时期等。

(3)政治经济状况分析中亚的政治经济状况,包括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等。

(4)文化特点讲解中亚的文化特点,包括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

(5)中亚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中亚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地理位置优势、经济互补性、文化交流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亚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2)每组汇报研究成果,包括该国的基本情况、与我国的关系等。

(1)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2.收集中亚的相关资料,了解中亚的风土人情,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中亚的基本概况,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好准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中亚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中亚专题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中亚专题

中亚专题一、中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中亚的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 二、自然特征 1. 地形特征 2.气候2. 河流,湖泊 (1)河流河流类型及成因:主要河流:伊犁河;阿姆河;锡尔河水文特征:(2)湖泊主要湖泊: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湖泊的常见问题:里海的形成原因;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巴尔喀什湖东淡西咸的原因54576835三、人文特征1.农业(1)种植业类型:灌溉农业分布:小麦棉花世界第三大产棉地,乌兹别克斯坦为“白金之国”区位条件:有利:不利:(2)畜牧业条件:畜产品:细毛羊、羔皮羊2.工业原料充足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里海沿岸煤——中东部铁——中部铜——中部农产品:棉花和牲畜多案例分析1.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2.咸海是地处中亚的内流湖。

下图为“咸海卫星影像”。

完成下列各题。

1.获取咸海卫星影像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全球定位系统B. 遥感技术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2.咸海面积的变化可能会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 陆地生物种类增加B. 环境改善,人口增加C. 气温年较差加大D. 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频发3,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地区的内陆湖泊,伊犁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该河流海拔为531米—6038米。

据统计,伊犁河每年汛期内洪峰和洪量相对平稳,但偶见小范围洪水发生,下图为巴尔喀什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过程图。

中亚教学教案

中亚教学教案

中亚教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亚地区的文化与历史教学目标:1. 了解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理解中亚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3. 探索中亚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4. 培养学生对中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中亚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3. 中亚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亚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较少;2. 学生对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不熟悉。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中亚地区地图;2. 中亚地区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3. 中亚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的介绍材料;4. 学生绘制中亚地区文化特点的海报或展板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中亚地区的位置;2. 引发学生对中亚地区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提问:“你们对中亚地区了解多少?你们对中亚地区有什么印象?”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介绍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通过讲解中亚地区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中亚地区的文化背景;3. 介绍中亚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引发学生对中亚文化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亚国家进行深入研究;2.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关于所选国家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的资料;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全班分享。

四、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小组研究的结果,绘制中亚地区文化特点的海报或展板;2.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中亚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亚地区的其他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美食等;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亚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对世界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回答问题:“你对中亚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研究成果展示;2. 学生的海报或展板的设计和内容;3.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4. 学生对中亚地区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感受。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专题(7)中亚-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专题(7)中亚-教案(新人教版)

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专题(7)中亚【教学目标】1.中亚的位置和范围。

2.中亚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3.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4.中亚的农牧业生产。

5.中亚丰富的资源和面临的环境问题。

6.能够在地图中指出中亚的位置、范围、地形区。

7.能够分析中亚自然环境的干旱特征。

8.能够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9.能够分析中亚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位置和范围—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图中亚的位置和国家1、位置与范围(1)经纬度位置:最主要部分东经50ºE–80ºE,北纬40º--50 º。

(2)海陆位置: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图)。

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接俄罗斯,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

(3) 包括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 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即成为各民族迁徙、征战和融合之地,也是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

(2)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

(3)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现在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北疆线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通,在中国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经中亚,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之间架起了“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图)。

图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铁路图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图中亚地形(1)特征: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2)分布:①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地势高峻.海拔5 000米左右,以高山气候为主,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②东部:天山山脉山体高大,绵延到我国新疆境内;④北部:为丘陵(哈萨克丘陵);⑤西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主要有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中亚教案高中

中亚教案高中

中亚教案高中教案标题:中亚教案-高中教案目标:1. 了解中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2. 掌握中亚国家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地标。

3. 培养学生对中亚地区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中亚地理概述:介绍中亚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中亚历史回顾:重点讲解中亚地区的历史事件,如蒙古帝国的兴起、丝绸之路的发展等。

3. 中亚文化探索:探讨中亚地区的宗教、语言、文学、音乐、舞蹈和传统节日等文化方面的内容。

4. 中亚经济发展:分析中亚地区的经济特点,如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的开发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中亚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中亚地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以PPT或教材为基础,向学生介绍中亚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基本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中亚国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学习中亚国家的传统舞蹈或制作中亚特色食物等,增加学生对中亚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6.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中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并对中亚地区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教学评估:1. 小组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小组报告内容和展示方式,包括准备情况、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表达能力等。

2. 互动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提问的质量、回答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批判性思维的运用等。

3. 拓展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学习成果的呈现、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效果等。

教学资源:1. 中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教材或参考书籍。

2. 中亚地区的图片、视频和地图等多媒体资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东南亚 中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东南亚 中亚

第1讲世界主要分区[课程内容]世界重要地区、主要国家的位置、[体系架构]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素养考查]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掌握世界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某区域图文材料,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掌握世界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其发展措施。

课时80东南亚中亚考点1东南亚1.宏观区域认知(1)经纬网:在上图中标注经纬线的度数。

答案(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半岛和岛屿名称。

A.中南半岛B.马来半岛C.海南岛D.苏门答腊岛E.加里曼丹岛F.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 G.爪哇岛H.菲律宾群岛(3)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域名称。

①北部湾②泰国湾③南海④安达曼海⑤太平洋⑥爪哇海⑦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2.微观区域认知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安达曼海B.泰国湾C .湄公河D.长山山脉E.南海F.湄公河三角洲G.马来半岛H.苏门答腊岛I.新加坡(国家) J.马来西亚(国家)K.印度尼西亚(国家)1.东南亚区域特征区域特征马来群岛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原分布于河流下游及沿海地区植被茂密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河流众多河流短促自北向南流,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矿产丰富锡矿、石油等资源丰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中南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华人和华侨众多城市主要集中在河流下游平原或沿海地区农业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工业以加工型低端产业为主,新兴工业发展迅速交通海运便利,其中马六甲海峡是重要运输通道;重要铁路有泛亚铁路2.东南亚气候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东南亚气候的形成气候成因及特征分析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全年高温;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多雨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每年5月至10月,因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旱季:11月至次年4月,因受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2)气候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对植被的影响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雨林景观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对农业的影响热量充足,水源丰富,全年皆可种植与生长旱季水量不足,雨季种植,旱季收获;旱涝灾害频繁考向1通过“国际合作”考查“区域认知”(2023·山西太原模拟)金三角地区是指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的一个三角形地带,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复杂,位置偏僻,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该地区仍保留着大量历史文化古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区地理教案(中亚)
1、我们学习分区地理的顺序: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欧、东欧与北亚、北美地区、拉丁美洲、大洋洲、两极地区。

2、学习内容: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湖泊)、资源与环境、农业、工业、
城市与交通。

即“地理八股”。

五、中亚(P202三维设计)
1、位置①、海陆位置:亚洲中部;②、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35°N ~55°N、50°E ~80°E之间;③、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范围(请识记图中几条重要经纬和国家名称及位置)
3、地形:①:中北部为哈萨克丘陵,西部为里海沿岸平原,南部图兰平原,东部为天山山
脉帕米尔高原;②地势:东高西低,西北角北高南低。

4、水文(多为内流河、内陆湖)其中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

例题1:中亚河流的特点及成因?
答:特点:①、除额尔齐斯是外流河外,其他全部为内流河,内流湖;②、流量小;③、流程短;④、季节性河流;⑤、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湖水量少、不易外泄。

5、气候:中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点:全年降水稀少,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6、农业
灌溉农业(种植:小麦、棉花)
草场→畜牧业(羊)→产品羊毛等
例1:中亚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答: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有广阔的天然牧场。

例2:中亚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答:①、限制人口过快增长,制定相关法规;②、建立人工草场,发展优质牧草;③、限制载畜量、培育优良畜种、适度放牧。

例3:中亚XX河沿岸种植小麦,棉花的有利条件?
答:①、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②、中亚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农产品质量好;③、XX河流沿岸,地形
平坦,利于耕作,且灌溉条件便利;④、国家政策支持;⑤、中亚地处古今丝绸之路,交通
便利;⑥、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7、资源与环境: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稳定。

8、工业:开采、冶金、机械工业发达,军事工业发达(原因苏联军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