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缺陷
油漆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油漆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e5026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5.png)
油漆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一、油漆流坠1、存在问题在物体垂直表面上的漆膜不平、下垂。
2、产生原因①配制的油漆太稀,附着力差,部分油漆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流淌。
②涂刷或喷漆太厚,漆膜过重而下坠。
③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漆膜干得慢。
④油漆中含重质颜料过多,部分油漆下坠。
⑤稀释剂挥发太快或太慢,漆膜干燥速度不同,有部分油漆流坠。
⑥物体表面不平,涂油漆太多,厚薄不均匀,干燥速度不同,漆膜过厚的部位容易流坠。
⑦物体表面有油、水等污物与油漆不相容,影响粘结,造成漆膜下垂。
3、防治措施①选择质量好的油漆和挥发速度适当的稀释剂,并控制其掺量。
②物体表面应处理平整、光洁,清除表面油、水等污物。
③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油漆种类的标准要求。
如清漆宜在20~27C、3小时内刷宀完。
④涂刷油漆时应按工艺程序进行:先竖向、横向、斜向,最后再竖向将涂漆理平,使油漆的涂膜厚度均匀一致。
二、漆膜表面粗糙1、存在问题漆膜表面不平,有砂粒状突起或小气泡。
2、产生原因①漆料内颜料过多或颗粒太粗。
②漆料本身不干净,混有杂质。
③调配油漆时的环境温度低,漆内的气泡没有完全散开排出。
④物体表面未清理干净,有砂粒等杂物,涂刷时混入漆膜内。
⑤使用的盛具(刷子、漆桶、喷枪等)不洁净,有残留杂物带入油漆中⑥施工环境清理及防护不够,涂刷中有灰尘、风沙等杂物粘到刷子上或落到漆膜上。
3、防治措施①选择好的漆料,使用前必须过细筛,调和均匀,无气泡后再使用。
②物体表面应清理干净,保持其平整、光洁、干燥。
③合理安排各工种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环境无杂物、无灰尘。
④不准重复使用盛过不同型号、不同性能漆料的盛具,需要时应将其残留物清除干净后再用。
三、漆膜起皱1、存在问题漆膜表面呈条纹或龟纹状。
2、产生原因①漆料质量不好,催化剂过多,溶剂挥发得太快。
②油漆调配的不均匀或太稠。
③漆膜涂刷过厚,不均匀。
④在高温或烈日暴晒环境下施工。
3、防治措施①选用质量好的油漆,不得任意加入催干剂,严格控制漆料稠度。
二十种五金件喷漆作业中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方法,收藏备查!
![二十种五金件喷漆作业中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方法,收藏备查!](https://img.taocdn.com/s3/m/7845a99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9.png)
二十种五金件喷漆作业中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方法,收藏备查!由于喷漆作业的工序较多,漆面出现问题的几率还是很高,通常是由于腻子层或底漆层处理不当,喷漆过程缺乏控制,工作环境差,以及油漆成分偏差等造成。
如果在喷漆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停止作业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根据出现的问题不同,也可以等喷漆过程结束后再进行处理。
下面来分析喷漆作业中常见的漆面缺陷及处理方法,以下为正文:【一】皱缩在喷漆过程中或漆膜干燥的过程中,面漆表面出现皱纹或收缩变形,这种缺陷在醇酸漆修补作业中最为常见。
(1)成因①不适当的干燥方法导致漆面干燥不均匀。
如果对刚喷涂的漆层进行烘干或过快地强制干燥,或喷漆车间温度过高,表面的油漆干燥较快并收缩,这会延缓内层油漆的干燥速度。
当内层油漆干燥时,将会使表面油漆出现收缩现象。
应避免在温度不合适的车间或温度变化较大的车间喷漆。
②漆层太厚或太湿,将使内层的油漆不能和外层的油漆以相同的速度释放溶剂并干燥,漆面就会出现变形和皱纹。
应采用多次喷涂的方法,以降低一次性喷涂面漆层的厚度。
③使用了错误的稀释剂或互不相容的材料。
使用快速干燥稀释剂或在瓷漆中使用挥发性油漆稀释剂都会造成皱缩。
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快速干燥稀释剂,在高温季节应减少快速干燥稀释剂的用量。
(2)修正方法:在油漆充分干燥后,清除皱缩漆面,重新进行喷漆。
【二】隆起也称为浮皱。
在喷漆过程中或漆膜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漆面膨胀而在部分区域形成的隆起,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1)成因①使用了错误的稀释剂。
在瓷漆中使用挥发性油漆稀释剂会促进内部油漆层的隆起,最终导致面漆层的隆起。
②使用了互不相容的原料。
新喷涂的漆层与原有漆层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原有漆层的缺陷没有被妥善处理,漆层之间脱离从而造成面漆层的隆起。
③底层没有进行彻底地清洁,例如底层表面的油脂或蜡质物没有彻底清除,由于夹层效应的影响,导致再喷涂的油漆无法附着。
④二次喷涂的间隔时间太短,没有给予底层油漆充分的干燥时间,导致湿漆面中的溶剂侵蚀中涂底漆或面漆使之变软。
油漆缺陷及解决方法
![油漆缺陷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551b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1.png)
油漆缺陷及解决方法油漆缺陷是指在油漆表面上出现的各种瑕疵和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油漆的美观和使用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漆缺陷及其解决方法。
1.气泡:气泡是油漆表面上出现的一种凸起,通常是由于油漆涂刷时未处理好表面的污垢、灰尘或湿气等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在油漆涂刷前先清洗和处理好表面,确保干净和干燥,避免污垢和湿气进入油漆涂层。
2.起皮:起皮是指油漆表面上出现小块或大片的脱落现象,通常是由于油漆与底层附着不良或油漆质量差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在涂刷前先清洗和处理好表面,确保油漆可以牢固附着在底层上。
此外,选择质量好的油漆也是避免起皮问题的重要措施。
3.裂纹:裂纹是指油漆表面上出现的开裂现象,通常是由于油漆涂层与底材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或油漆层厚度不均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在涂刷时控制好油漆的厚度和涂刷次数,避免不均匀涂刷造成的厚薄差异,同时选择与底材相匹配的油漆,减少膨胀系数的差异。
4.漏刷:漏刷是指涂刷时出现的漏涂或遗漏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刷时操作不当或过于草率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在涂刷前先进行好准备工作,包括清洗表面、遮盖保护等,确保涂刷过程中的细节得到充分关注和处理。
此外,适当调整涂刷方法和工具,确保涂料均匀覆盖表面。
5.溢涂:溢涂是指涂刷时涂料超出预定范围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刷时控制不好涂料的量和涂刷的方向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在涂刷前先进行好遮盖和保护工作,确保只将油漆涂刷在需要的区域上。
同时,涂刷时注意掌握好涂料的量和涂刷的力度,避免溢涂问题的发生。
6.粗糙:粗糙是指油漆表面上出现的不光滑和触感粗糙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油漆质地不好或涂刷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质量好的油漆,并使用适当的涂刷工具,确保油漆涂料的均匀和光滑。
此外,涂刷时注意控制好涂料的量和涂刷的方向,避免过多涂刷或涂刷方向不一致造成的粗糙问题。
总的来说,避免油漆缺陷的发生需要做好涂刷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和处理表面、选择好的油漆质量、使用适当的涂刷工具等。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3090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4.png)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油漆是对建筑物进行保护、美观和装饰的重要材料。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油漆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漆缺陷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1.起泡起泡是指漆膜表面出现气泡,使油漆表面不平整。
起泡常常是由于施工时未及时排除墙面的潮湿、残留的灰尘或油漆层之间的空气等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首先要改善墙面的质量,确保干燥且清洁;在施工前应将墙面进行处理,刮除细小的杂质,并提供充分的干燥时间;在施工时应仔细搅拌油漆,确保均匀;避免施工时过度刷涂,以免造成过多的涂料积聚。
2.结皮结皮是指漆膜表面出现网状裂纹或鱼鳞状剥落。
结皮常常是由于施工时底漆层干燥时间不足、遇水或倒入新油漆后未进行均匀搅拌等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在施工前应确保底漆层已充分干燥;刷涂新的油漆前应将旧油漆去除干净,并进行充分的涂装表面处理;选用质量良好的油漆,并在使用前进行充分搅拌。
3.走缝走缝是指漆膜出现明显的开裂或裂缝。
走缝常常是由于施工时的油漆层厚度不一致、温度变化太大或油漆的溶剂挥发速度过快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在施工时要确保油漆层的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在高温或干燥的天气下施工;合理调整油漆溶剂的比例,确保挥发速度适中。
4.色差色差是指油漆涂层与设计色号不符或涂层内部出现不均匀的色差。
色差常常是由于油漆原料的质量问题、搅拌不均匀或施工时涂层厚度不均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油漆原料;在施工前应将油漆进行充分的搅拌,确保颜色均匀;在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涂层的厚度,确保厚薄均匀。
5.粘性粘性是指油漆表面产生不干燥的感觉,容易吸附尘土或沾上物体。
粘性常常是由于油漆中水分过多、环境温度太低或施工时的涂料用量过大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选用低水分含量的油漆;施工时要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并避免雨雪天气;合理控制涂料的用量,以避免过多的涂料积聚。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油漆缺陷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施工之前,我们应充分了解油漆施工的原理和要求,并且选择合适的油漆材料和工艺,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油漆缺陷
![油漆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c40c882276c66137ef061929.png)
1 流痕(Sage):过多之油漆流动量.(缺陷原因)喷枪太靠近工作地点油层过厚,油漆调配太稀薄或表面太硬或太光滑而难以保固油漆.(防止对策)在油漆固化前,刷掉过剩之油漆和调整喷漆条件,而在固化后使用喷砂或用其他之涂料.2 橘柑皮(Orange peel):油漆堆成小山和山谷般,类似橘子皮.(缺陷原因)油漆太黏,喷枪太靠近表面,溶剂蒸发速度太快或空气压力不足而使喷枪之喷漆操作不当.(防止对策)在油漆固化前,刷清过剩之油漆及调整喷漆条件,而在固化后使用喷砂及其他涂料.3 鱼眼(Fish eye):润湿薄膜被分攵沟撞嘀奘蚊婊虻撞票┞冻隼?(缺陷原因) 在油脂.污物.砂利康或不兼容之涂装上喷涂.(防止对策)使用喷砂或强力喷气清除,刷上一层新伴涂料再加上喷涂.4 光泽面不均匀(Uneven gloss):不均匀亮光,发光的斑点.(缺陷原因)薄膜厚度不均匀,薄膜上有湿气,在固化期间有温差,或在柔软湿润的底涂上油漆. (防止对策)容许干燥及在可接受的潮湿和湿度条件下,使用另一种修饰涂料.5 退色(Fading):颜色改变或不规则性之色彩变化.(缺陷原因) 受紫外线作用而老化或油脂膜内存有湿气.(防止对策)重新油漆及避免有可能湿气来源.6 过度喷刷(Over spray)亦称为干喷(Dry spray):干燥平坦,多砾状表面.(缺陷原因) 油漆颗粒到达表面前的湿度不足.因为溶剂之蒸发速度太快,喷枪距表面太远或油漆颗粒落在喷刷类型以外范围上.(防止对策) 在油漆固化前使用干刷,再用溶剂拭抹清除,而在固化后,则使用喷砂及其他涂料.7 如蜘蛛网状:细薄黏质油漆,如同蜘蛛网状之颗粒.(缺陷原因) 溶剂蒸发速度太快.最常见者为乙烯基及氯消毒之橡胶.(防止对策) 使用蒸发速度较慢之溶剂或在较冷时应用,一旦油漆固化后,则使用喷砂或其他涂料.8 呈红色(Blushing):平坦修饰带有牛奶状外观.(缺陷原因) 由于快速蒸发或在喷刷作业时膜厚不等造成在高湿度下,湿气之凝结.(防止对策) 以喷砂或喷气清除,使用缓凝剂再喷刷较薄涂层面上.9 皱纹(Wrinkle):表面粗糙及起皱纹.(缺陷原因)由于漆膜太厚或太热的天候,特别是油性油漆,其表面干燥太快,无法一致干透,因而在表面上发生.(防止对策) 刮净皱纹而使用较薄之涂料,避免暴露在太强之太阳光下.10 起泡(Blistering):由小至大的破坏或未破坏之气泡.(缺陷原因) 表面上有油质,湿气或盐份,溶剂喷刷于上面,生成局部电池效应.(防止对策) 确实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必须使用适当的阴极防蚀,喷除易积湿气区以利加速溶剂之挥发.11 龟裂(Cracking):在油漆上有深的龟裂而暴露底材.(缺陷原因)油漆塑性收缩,柔性不足,太厚(特别是富锌漆)或在高温下油漆或固化.(防止对策) 使用喷砂,喷气或机械方式清除所油漆再使用新涂料.12 颜料超载(Pigment overload):亦称为颜料漂浮(Pigment float):表面带有杂色之斑点. (缺陷原因) 颜料量超过临界值.(防止对策) 应用适当的装饰涂料.13 不规则表面劣化(Irregular surface deterioration):在角落,边缘及凹槽处发生劣化. (缺陷原因)涂装表面不易,或是构形容许收集湿气,盐份或污染物等.(防止对策) 使用圆形之边缘成片焊接之接缝及空隙等,避免会聚集污染物构形,排水便利.14 凹陷:有凹凸不平之表面.(缺陷原因) 涂漆在有油脂的表面上或表面处理不良.(防止对策) 应除净油脂及灰尘及按ST2标准喷砂作业之要求执行.15 保存油漆长皮/劣化(缺陷原因) 油漆保存不当(例如在太阳底下或下雨)特别是快速干燥油漆.(防止对策) 保存在室内.。
油漆常见缺陷
![油漆常见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5398c27bff00bed5b9f31da1.png)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默认分类 2010-08-11 09:25:38 阅读1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⑴流挂:指涂料施于垂直面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而不均匀涂层。
导致原因:①操作不好,喷枪口枪太大;②涂料太稀;③涂装物表面太平整;④涂层太厚,薄刷多遍。
⑵发白:指有光涂料干燥过程中,漆膜上有时呈现乳白色现象。
导致原因:①水分浓度过高;②溶剂解析力不够;③基材本身水分含量过高。
⑶起皱:指漆膜呈现多少有规律的小波幅波纹式的皱纹,它可深及部分或全部膜厚。
导致原因:①底漆、面漆干燥速度不一致;②涂层太厚,黏度过高;③喷嘴未调节好;④PU类的涂料固化剂加太多,干燥速度太快。
⑷桔皮:指漆膜呈现桔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
导致原因:①流平性不好;②温度低;③NC类稀释剂过多或不配套;④基材不平或处理不好。
⑸咬底:指在干漆膜上施涂其同种或不同种涂料时,在涂层施涂或干燥期间使其下的干燥膜发生软化,隆起或从底材上脱离的现象。
导致原因:①两种不配套的底漆和面漆(通常含量高的做底漆);②底未完全干燥就上面漆;③底漆的涂层太厚。
⑹针孔:指在漆膜中存在着类似于针刺的细孔。
导致原因:①搅拌均匀,涂料内部有空气;②油污水分污染;③被涂物表面不平整;④喷太厚,溶剂不好挥发。
⑺起泡:指涂料在施涂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气等气体或者兼有的泡。
导致原因:①被涂物有水分;②涂料有水分;③空气湿度大;④油污;⑤稀释剂、固化剂不配套;⑥搅拌不均匀,表面不平。
⑻表面粗糙:导致原因:①施工环境太脏,不够清洁;②涂物中本身细度不够,被涂物表面有赃物;③涂层不够。
⑼开裂:指漆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
导致原因:①涂层太厚,涂料过期;②涂料太厚,涂料本身硬度高,较脆;③促进剂含量过高;④面漆固含量低,树脂本身有问题以及外部环境。
⑽起皮:导致原因:①被涂物面层水分太高;②未经过封油处理;③底漆未干涂面漆;④两种不配套的底漆和面漆。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5f543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a.png)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油漆喷涂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涂装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家具等行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原因,常会引发一些油漆喷涂的缺陷。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漆喷涂缺陷及其原因。
1.气泡气泡是油漆喷涂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们以不同大小和形状出现在涂膜表面,严重影响涂膜的外观质量。
引起气泡缺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a.油漆中含有过多的溶剂,造成挥发过快,涂膜表面形成气泡;b.喷涂时环境温度过高,溶剂挥发过快,导致涂膜表面产生气泡;c.涂膜表面存在油污、水分等杂质,挥发时产生气泡。
2.鱼眼鱼眼是油漆喷涂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们呈现为涂膜上的小圆形凹陷,给涂膜表面带来明显的影响。
引起鱼眼缺陷的原因主要有:a.涂层表面存在防锈剂、脱模剂等杂质,防止涂料与基材附着;b.喷涂处理前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未经清洁;c.喷涂过程中出现突然的气流或涂膜的表面有异物飞入。
3.溢流溢流是油漆喷涂中经常出现的缺陷,它们以涂膜形成的突出部分或滴落的液体形式存在。
导致溢流的原因有:a.涂料粘度过高,不易流动,形成滞胶;b.涂料流量过大,喷涂过程中液体无法持续附着。
4.漏喷/不喷漏喷/不喷是油漆喷涂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在涂装过程中,涂料无法完全喷涂到工件表面,导致出现表面未被涂覆的区域。
引起漏喷/不喷缺陷的原因有:a.喷嘴堵塞或喷嘴不均匀,造成喷涂不均;b.喷涂枪与工件距离不当,造成涂料无法有效附着;c.涂料粘度过大,喷涂不易进行。
5.喷涂粗糙喷涂粗糙是油漆喷涂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它们呈现为涂膜表面不平整,影响涂膜的外观质量。
引发喷涂粗糙的原因有:a.喷涂时工件表面不平整,造成涂料附着不均;b.喷涂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涂料流动;c.涂料粘度过高,喷涂不易均匀进行。
总之,油漆喷涂中出现的缺陷有很多种,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还包括颜色不均匀、流挂、裂纹等。
这些缺陷的出现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喷涂工艺参数不当、涂料质量差、喷涂环境不适宜等因素引起的。
油漆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油漆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9b2639fab069dc512201bd.png)
油漆质量问题及原因1.漆装过程中或不久出现的漆病漆膜不干燥—漆装时或过后不久表面过度缩合—漆装前底材有油脂—误用稀释剂—油漆使用前搅拌不均匀—诱导期不足一双组分漆料系统忘了加促进剂,转化型涂料通风不好,特别是过夜2.漆膜干的慢—固化期温度过低—涂装时或过后不久表面过度缩合,一涂装前底材有油脂—误用稀释剂—油漆使用前搅拌不均匀—诱导期不足一双组分涂料系统忘了加促进剂,转化型涂料通风不好,特别是过夜3.渗色新涂面漆中的溶剂将底漆中的颜料洛解出来导致面漆变色,应用相容性低漆4.流挂一涂装前底材有油脂—表粗造度不够—稀释漆加多—误用稀释漆—油漆使用前搅拌不均匀—涂料过热—涂装期间底材温度过高—喷涂技术不太正确—涂膜时太快太厚内用涂料外用10.变色,褪色酸碱的化学侵蚀或强日光的冲淡作用—面漆中的溶剂从底漆中力取颜料—涂层的底材生锈—湿环境下长霉导致涂膜上出现黑或棕色斑点11.脱皮,片落或起泡—涂装前未除去油脂—底材处理不好—涂装时表面过度缩合涂层间容许重涂时过长,导致底材过度固化面漆附着力差。
___ 湿气渗入底材。
已涂表面上的新图层固化产生的应力。
—应涂层下的生锈导致的多孔和易碎基材。
热冲击。
12.失光—工业污染。
___ 海洋性气候—紫外线照射。
13.针孔或缩孔—表面过度缩合。
涂装前底材有油脂—误用稀释剂溶剂配比不正确。
—对无机硅酸锌底漆可能成薄雾状图层底材或底漆多孔,应用一道底漆。
—表面粗造度处理不适当。
涂装期间温度过高。
所用涂装设备不干净。
—稀释剂用量过多。
一涂装通风不够,导致洛剂冷凝。
10.桔皮—涂料流动性差。
—稀释剂不足。
—误用稀释剂。
—表面或环境温度过度。
11.龟裂(表面裂纹)—油漆使用前搅拌不均匀。
—所用树脂不耐候。
___ 颜料易反应。
12.裂纹一所用涂料含有易反应或不耐候颜料和树脂。
—涂料配制得不好。
—基材膨胀或发生收缩。
一与底漆不相容。
13.大龟裂—涂膜太厚。
一涂装的干燥条件不适宜。
一涂料附着力差。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553a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6.png)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流挂;在垂直和斜面上,漆膜形成不均匀的条纹和淌挂下垂状态。
1、枪距近:喷出的油漆没在密布均匀的释放区,射在被涂面上面积小漆量大。
小枪 150mm 至 250mm,大枪 250mm 至 350mm。
2、枪速慢:形成湿膜一次过厚,因漆液的重力而下垂。
小枪每秒 300mm 摆布,大枪每秒 400mm 摆布。
3、气压大:出漆速度加快,射在被涂面上造成喷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
小枪每平方厘米 4 公斤,大枪每平方厘米 6 公斤。
4、粘度稀:粘性底,附着差,挂不住,抵制不住漆液重力。
小枪喷底漆 18 至 22 秒,面漆 16 至 18 秒,拉光 12 至 16 秒。
大枪喷底漆 25 至30 秒,喷面漆 18 至 22 秒。
5、室温低:干燥慢,第二次喷漆间隔时间短,湿膜过厚而下垂。
≥ -3 度,最佳 25 度摆布。
6、角度不对:厚薄不均,薄处遮盖正好时,厚处湿膜过厚而下垂。
上下摆布不弧状、不倾斜,横平竖直。
7、搅拌不均:涂料稀稠不均时压力释放形成脉冲,使用前搅拌透,使用后定时搅拌,每 15 至 20 分钟摆布搅拌一次,温度高时时间短一点。
8、喷出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根据枪嘴直径大小与空压力的调整。
9、漆前处理不好:油水影响湿漆膜吸附力,清除干净,操作环境湿度≤80%。
10、湿膜太厚 (重枪) :一次喷涂过厚,湿膜小枪≤15um,大枪≤25um。
11、压缩空气中油水没排尽:空气中油水混入漆液中,造成被涂面油水污染影响湿漆膜吸附力与漆膜层分离。
定时排放油水分离器油水,夏日室外每小时一次,冬天室外三小时一次,其实二小时一次,室内增加一小时。
排放油水处与喷枪枪距离≤15m。
二、颗粒:有颗粒杂质突起物影响漆膜表面的平整光滑和光泽度。
1、环境污染:避免风沙、烟雾、粉尘的侵袭。
喷漆室内压风过滤棉及时清理更换,室外喷漆要注意风向,地面整洁及泼水湿润,并行操作间隔不要太近。
2、枪距太远;漆雾微粒的密度不够,喷在工件表面上无法流平形成漆膜。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8de9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d.png)
定期维护设备
定期检查设备
01
定期对涂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
设备故障导致的涂装不良。
清洗和维护涂料系统
02
定期清洗和维护涂料系统,包括涂料泵、涂料管道、涂料缸等
,避免因杂质和残留物影响涂装质量。
更换磨损部件
03
定期更换涂装设备中的磨损部件,如喷嘴、涂料泵活塞等,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
控制涂装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涂 装效果和质量。
05
涂装不良缺陷预防建议和结论
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涂料的质量和储存环境
优化涂装工艺参数
使用高质量的涂料,并确保涂料在储存过 程中不受污染或变质。
根据不同的涂料和涂装要求,对涂装工艺 参数进行精细调整,以减少缺陷的产生。
加强涂装前的表面处理
引起。
05
02
起泡
涂层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物,通常是由 于底材处理不当、涂层过厚或涂料不兼容等 原因引起。
04
泛白
涂层表面出现一层白色雾状物,通常 是由于涂料中混入水分、溶剂或稀释 剂使用不当引起。
06
色差
涂层颜色与标准色存在差异,通常是由于涂料 配方变化、颜料比例不均或施工方法不当引起 。
02
案例二:涂装表面划痕问题
原因 涂装过程中操作不当,如工具或手触摸到涂装表面。
涂装后受到硬物刮擦或摩擦。
案例二:涂装表面划痕问题
涂装材料质量差,耐磨性不足。 预防措施
操作时避免触碰到涂装表面,使用保护膜或覆盖物。
案例二:涂装表面划痕问题
加强涂装后保护,避免硬物刮擦或摩 擦。
VS
选择高质量的涂装材料,提高耐磨性 能。
涂装常见缺陷
![涂装常见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d387e9db02d276a201292e0b.png)
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喷涂方法不当。
UV,辐射,水性,粉末,溶剂使用过份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p'|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涂剂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由于湿度太大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
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地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要保证漆膜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干燥过程中,漆膜表面要有适当的空气流动。
喷涂面漆之前,应当用清洁剂揩擦底漆层,彻底清洁表面。
颜填料,助剂,树脂,乳液,分散sb-BeY!Y1IH禁止在新喷涂的漆膜表面使用强力洗涤剂或清洁剂。
油漆涂料缺陷的术语及解决办法
![油漆涂料缺陷的术语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11786aaf1ffc4ffe47ac2f.png)
涂料术语微裂 hair‐cracking很细浅的表面裂纹且分布不规则的一种开裂形式。
同义词:发丝裂。
细裂 checking细浅的表面裂纹且大体上以有规则的图案分布于漆膜上的一种开裂形式。
同义词:网状细裂。
小裂 crazing类似于细裂,但其裂纹较为深宽。
深裂 deep cracks裂纹至少穿透一道涂层的一种开裂形式,最终可导致漆膜完全破坏。
龟裂 crocodiling(or alligatoring)宽裂纹且类似龟壳或鳄鱼皮样的一种开裂形式。
同义词:鳄裂。
剥落 peeling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或者涂层完全脱离底材的现象。
同义词:脱落;脱皮。
片落 flaking漆膜以大中小不同,分布不匀的碎片形状呈现的脱落现象。
通常由开裂造成。
侵蚀 erosion漆膜由于天然老化和风砂造成的自然,且有可能导致底材裸露的现象。
粉化 chalking漆膜表面由于其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以及颜料的分散。
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
脆化 embrittlement漆膜由于老化等原因,致使其柔韧性变坏的现象。
英文同义词:embrittling。
长霉 mildew‐growing在温热环境中,漆膜表面滋生各种霉菌的现象。
同义词:生霉;霉染。
英文同义词:mold‐growing,fungus‐growing。
回粘 after tack干燥不发粘的漆膜表面随后又呈现发粘的现象。
同义词:回粘性;返粘性。
污染痕迹 stain漆膜由于渗入外来物所导致的漆膜局部变色的现象。
涂料术语漂白 bleaching色漆漆膜因经受酸碱等化学作用,致使其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完全变白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颜料发生化学作用而分散,失去原有色彩所造成的。
黄变 yellowing漆膜在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黄现象。
同义词:泛黄变深 darkening色漆漆膜的颜色因受气候的影响而逐渐变深,变暗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漆基颜色因紫外线国徽而变黄,变深,以及含铅颜料与大气中存在的硫蒸气或硫化氢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而造成的。
涂层缺陷及防治
![涂层缺陷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594e06aa45177232f60a2c6.png)
产生原因 1.复色漆中所选颜料的密度差异较大。 2.配制复色漆的色浆分散性达不到要求,或分散方法、分散设备选用不合理。 3.配制复色漆时未添加防浮色发花剂。 4.施工粘度较低。
对策 1.改进涂料配方,选择合适的颜料。 2.改进分散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磨设备,添加润湿分散剂进行颜料的分散,使其分散性达 到要求。 3.配制复色漆时,可加入适当的防浮色助剂。 4.提高施工的粘度。
14.现象描述
漆膜表面可以看到细微的条纹或划痕。有时缺陷部位会露出底漆。
Create PDF with GO2PDF for free, if you wish to remove this line, click here to buy Virtual PDF Printer
产生原因 漆膜受到研磨损伤,其原因是: 1. 漆膜未充分硬化就进行抛光处理。 2. 抛光机的压力太大或转速太快。 3. 使用的研磨膏太粗或有碱性,抛光膏不适合,抛光布轮太脏,太粗糙。
预防措施 1. 要等漆膜充分硬化后再抛光。 2. 使用抛光机时的压力不要过大,转速适当。 3. 使用正确型号,细度的研磨、抛光膏,要保证抛光布轮柔软、清洁。
修补方法 待漆膜充分干硬后再打磨抛光,如缺陷严重,打磨后重新喷漆。
15.现象描述
喷涂过程中漆雾飞溅或落在被涂物表面或漆膜上,使漆膜表面呈颗粒状粗糙结构。
13.现象描述
在喷涂油漆的过程中漆膜形成由上向下流或下边缘增厚的现象。 流挂现象一般发生在垂直面。
产生原因 1.施工不当,喷枪距离与被涂物面太近。 2.走枪速度太慢,一次喷涂过厚等。 3.油漆施工的粘度偏低。 4.施工环境温度低,油漆干燥时间慢。 5.采用湿碰湿工艺喷涂时,间隔时间太短。 6.喷涂压力低于工艺范围,而喷枪口径过大。
油漆缺陷及解决方法
![油漆缺陷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528d16a6c30c2259019e61.png)
灰尘(颗粒):在漆膜内或表面有杂质微粒,呈颗粒状凸起原因:1、油漆结晶或受到污染;2、喷涂环境污染(喷房、流平间、烘箱、静电除尘设备、滤网等);3、待施工件表面未处理干净(清洗不干净、打磨不良等);4、喷涂过程风向、压差不符合要求;5、进出喷房工作人员防尘措施不合理。
预防:1、确保供漆系统和管道清洁,必要时在管道中增加过滤装置;确保正确的调漆、投漆操作过程;进货检验应对油漆颗粒大小进行检测;2、按照清洗保养计划,定期清洁喷涂设备;3、对待施工件表面灰尘应采用粘布擦拭和在预处理槽液中添加清洗剂等方法来加强清洁;4、对喷涂过程各关键点的风向、压差定期监督。
5、操作员进入喷房必须有相应的防尘措施。
措施:1、采用1000目的砂纸将漆膜打磨平,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2、对缺陷处采用点修补的方法处理,修补面按点修补操作指导进行喷漆,等漆膜完全固化后,再对修补面进行抛光处理;3、情况严重时,应用800目砂皮对缺陷处打磨后重新上件喷涂。
流挂:在工件斜面或竖直面的漆膜上出现漆膜局部变厚,呈波浪、浅滩形状原因:1、压缩空气太小(雾化空气太小、扇形空气太小);2、喷枪、旋杯离工件距离太近,移动速度太慢;3、油漆粘度太低;4、基材表面温度太低;5、涂装环境温度太低;6、涂装环境湿度太高。
预防:1、按照涂装工艺卡,设置雾化和扇形的空气流量;2、按照程序编制指导手册,设置参数;3、按照调漆工艺卡调配油漆;4、确保喷涂环境温度在涂装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5、确保喷涂环境温度在涂装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6、确保喷涂环境湿度在涂装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
措施:1、采用1000目的砂纸将漆膜打磨平,用抛光机进行抛光;2、情况严重时,用800目砂皮将表面磨平后重新喷涂。
纤维丝:在漆膜内或表面承丝状物分布,影响外观。
原因:1、油漆受到污染(含有丝状物);2、喷房、流平间、烘箱顶棉纤维丝含量过高或滤网受损;3、机械手防护服饰、臂套存在纤维丝;4、喷涂过程风向不符合要求;5、进出喷房工作人员防护服饰存在纤维丝。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9d087227375a417866f8ff0.png)
油漆缺陷和解决方法
![油漆缺陷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bfa4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1.png)
油漆缺陷和解决方法油漆缺陷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油漆表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起皮、开裂、脱落、气泡、色差等。
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降低建筑物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油漆缺陷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漆缺陷及其解决方法。
1.起皮:起皮是油漆与底漆、墙面材料粘结不良导致的。
其主要原因包括底层渗透剂不充分、底层固化不良、油漆与涂层材料不相容等。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涂刷底漆、底层处理、使用相容性良好的涂料等。
2.开裂:开裂主要由于油漆层干燥不均、施工过厚、基层开裂等原因引起。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施工技术,避免厚涂,采用合适的干燥时间和温湿度条件,修补基层开裂等。
3.脱落:脱落是指油漆层与底层分离。
其原因包括底漆涂布不均、底层湿度过高、施工环境不良等。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涂布底漆、提高施工环境条件、采用适当的油漆材料等。
4.气泡:气泡是油漆表面出现的小气泡,降低了油漆的美观度。
气泡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油漆表面含有挥发性物质、底层不干透、施工环境不良等。
解决方法包括采用含挥发性物质含量较低的油漆、控制底层干燥时间、提高施工环境条件等。
5.色差:色差是指油漆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均匀。
其原因包括油漆搅拌不均匀、涂涂同一材质涂漆时间间隔过长等。
解决方法包括搅拌均匀油漆、注意合理的涂刷时间间隔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油漆缺陷包括凹凸、流挂、刷痕等。
这些缺陷的解决方法多数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修补、重涂等。
总的来说,避免油漆缺陷的发生需要注意施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材料,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等。
如果发现有缺陷,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油漆的质量和建筑物的美观度。
油漆外观缺陷等级标准
![油漆外观缺陷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135a16a45177232f60a2bd.png)
油漆外观缺陷等级标准装饰作用是涂料重要的基本作用,涂料在施工后要达到一定的表面效果才能够体现出装饰效果。
良好的表面状态除了能够起到装饰效果外,还能加强涂膜的整体保护作用。
不良缺陷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露底材: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多胶点:因模具反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料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叫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厚壁不均匀,在厚壁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有感划伤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的产品表面有深度划痕。
无感划伤没有深度的划伤。
毛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的塑料件边缘或分型面处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熔接线。
弯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前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缺料: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派器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射料不足现象。
银纹:在塑料件的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的银白色条纹。
冲水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吹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水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油漆涂膜常见缺陷及预防
![油漆涂膜常见缺陷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0f16ba03186bceb19e8bbae.png)
一、涂装的常见缺陷!" 流挂现象:涂料施工于汽车垂直表面上, 未干前部分涂料向下流淌, 形成流痕或垂幕。
原因:! 涂料太稀,漆膜太厚; " 施工环境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涂料本身干性太慢; #喷枪口径大,气压小,与被涂物表面距离近,运枪速度慢,喷涂重叠层过厚; $涂料中体质颜料过多且研磨不均匀,附着力差; %被涂物表面凹凸不平, 平整度不够,几何形状复杂,易使涂料积聚; &表面处理质量差,含有油、水等杂质。
#"起泡现象:涂膜干燥后,局部呈球状小泡向上鼓起或发生破裂。
原因:! 底漆、腻子层没干透,被涂物表面潮湿,不洁净; " 底层施工粗糙,留有小空气洞; #烘干温度过高,表面迅速成膜,形成封闭; $表面处理质量欠佳,局部锈蚀将漆膜顶起。
$"针孔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凹陷、透底的针尖状细孔。
原因:! 喷嘴口径小,气压过大,距被涂物表面太远; " 调漆时搅拌用力过大,漆液形成气泡; #涂料中含有油、水等杂质; $稀释剂加入过快,形成溶剂泡; %涂装方法不当,漆膜太厚,并强行烘烤。
%"桔皮现象:漆膜干燥后,其表面有起伏不平的凹陷,状如桔子皮。
原因:! 漆液粘度大,喷涂时雾化不良; " 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涂料的流平性差; #稀释剂挥发太快,涂料来不及流平; $被涂物表面不光滑,影响涂料流平性。
&"粗粒现象:漆膜表面有颗粒状杂物。
原因:! 漆料中颜料过多发生沉淀; " 漆料中含有粗粒、漆皮等杂质; #搅拌不均匀,过滤不好; $施工环境不清洁,被涂物表面沾有灰尘杂质; %喷涂压力大, 喷嘴口径小, 距离被涂物表面过远, 涂料粘度大, 漆液未到达被涂物表面时已经絮凝。
’" 皱纹现象:漆膜干燥后不光滑,形成许多弯曲的棱脊。
原因:! 催干剂搭配不当或加得过多,使漆膜内外层干燥不均匀,造成表层收缩起皱; " 涂料粘度太大,漆膜太厚,烘干温度过高或在烈日下曝晒,造成漆膜外干里不干,形成皱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变形,波纹状变形,凹陷 ( DF)
定义:
板金: - 零部件变形:在生产过程中(冲压,车身装配,部件装饰)或在整车日常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凹陷、凸起
- “事故变形”:当对车辆进行不良转运或非正常使用时,由于磕碰引起 的零部件表面的变形(有或没有留下痕迹)
检验条件:在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但外部除外:在缺陷扣分区中至少在 两个位置(并且这两个位置之间间隔1.5米)都看得见的变形才扣分
同义术语: 鼓泡,气泡,生泡(不要同锈蚀起泡相混淆)
※油漆流挂,漆瘤,油漆流痕 (CGB)
定义: 油漆涂层中的某一层过厚,通常发生在垂直部位 流挂:(油漆)沿着垂直边缘流动,在末端形成漆滴 漆瘤: 1.垂直部件下边缘或油漆流挂形成的末端的凸起点 2.水平部件上油漆滴落较明显或不太明显地形成透镜状的凸起点 油漆流痕: 褶皱面积或大或小,通常是从油漆附着件的水平面转向界边开始 形成的
不涉及对面漆上的颗粒、漆瘤进行返修时偶而出现的局 部打磨划痕,它们应按照 RE-186 “返修痕明显”缺陷予 以考虑。
※油漆麻点(REF)
定义: 油漆表面小凹槽,小如大头针头部,大如小扁 豆,主要影响外表水平。 小凹槽中,可能会出现杂质或露底漆现象
同义术语:小凹槽,凹陷,洼陷
※返修痕明显,油漆飞溅或漆痕(RE)
同义术语:漆膜厚度不足,稀薄 检验条件: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流平不良,光泽度不足(MTB)
定义: 油漆薄膜表面和局部出现的不良外观,其特征为: ·表面不规则(桔皮型粒状外观) (短波状的,起伏不定) ·外观扭曲,反射光不强
同义术语:桔皮,无光泽 检验条件: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大理石斑纹 (M)
※ 塑料件缩孔,轮廓切削缺陷 ( RDP)
定义: 几个缺陷的组合: a) 缩孔:浇铸件肋边或内表测量孔处产生的零部 件表面变形(通常呈凹陷状) b) 材料缺陷:因浇铸不良而引起的深度变形或凸 起变形。 c) 塑料件轮廓切削缺陷:零部件周边修剪不良, 其表现为:材料过多或过少。 同义术语:变形
油漆外观水平--APG 桔皮--POV 不均匀性--APE
涂胶不均,气泡 (MIB)
定义: 密封胶,防腐胶以及定位胶的外观缺陷:不平滑 ,有齿印,气泡,外溢…
油漆喷涂界面遮盖保护不良 ( MAP)
定义: 在两个不同颜色的油漆区域之间所要求的油漆界 面或衔接处出现不规则外观,一种颜色溢流到另 一种颜色上,存在遮盖保护的残留物
同义术语:遮盖保护不良,喷涂不良,细长气孔
同义术语:细孔,凹坑
破碎,裂纹(外观装饰件) ( CAF)
定义: 所有车身上的塑料件,装饰件,设备或附件 的破裂,有或没有产生材料的缺损,不影响车身 的使用
同义术语: 裂缝,裂痕,裂口
※ 变形(装备) ( DFE)
定义: 装备::(装饰件,密封条…) - 零部件表面变形:在生产过程中(铸件,热成 形塑料,汽车总装)过程中引起的凹陷和凸起 检验条件:在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但外部除 外:在缺陷扣分区中至少在两个位置(并且这两个 位置之间间隔1.5米)都看得见的变形才扣分
涂胶位置不对,漏涂,脱胶,开裂 ( MMD)
定义: 密封胶,防锈胶或定位胶涂在车身两个零部件 接缝之外的地方,或漏涂,脱胶或开裂
保护产品喷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良,飞溅 ( PMA)
定义: 该缺陷不涉及转运/储存过程中使用的保护剂 。 - 面漆下抗石击保护层喷涂时产生的流挂,痕, 印记,厚度或界面不规则 - 车身下部保护涂料飞溅车身下部的缺陷: 纵梁,翼子板,车门,车身门框,…
同义术语:接合,漆雾,返修,用色笔返修
抛光痕(TLU)
定义: 暗淡的圆形淡迹,产生的原因: ·对面漆上颗粒,漆瘤,…等进行返修留下的 ·对擦痕进行返修留下的
同义术语:抛光
脏污,斑点 (TA)
定义: 不同产品的残留物或污痕,但锈斑除外,锈斑按TOX 217 “锈痕”进 行扣分 ·在漆膜的面漆上(下))产生变形或非变形的局部着色 ·在面漆上(下)部 润滑脂,污油等,… 偶然出现的油漆沉淀物,不同于返修造成的漆瘤,漆雾,返修痕 (它们纳入RE-186 “返修痕明显,油漆飞溅或漆痕”的范畴之内) ·在面漆上 树脂,树叶,鸟屎,… 烟灰散落 ,炭黑,…
缺陷
※ 起泡,针眼(BPC)
定义: 漆膜表面出现的缺陷只涉及油漆好的钣金件,对于涂漆的塑料件, 纳入BTP 019-“塑料气泡,塑料针眼”的范畴 - 起泡 表层突起的小气泡,直径约为半毫米起泡通常比较普通,涉及 一个零部件的全部或部分以及边缘部位或装饰条等 - 针眼 一些象针孔的小孔,直径约为一毫米或更小 - 已爆裂的气泡或较大的针眼 较大的针孔,爆裂的气泡,直径约为一毫米或更大,以致于可以 看见底漆。 针眼和气泡大量地聚在一起,爆裂气泡成群或几个出现在零部
油漆层表面硬度不足(DI)
定义: 漆膜表面硬度不足,表现为其对以下机械作用的 阻力不良:划痕,擦伤,磕碰,…
※油漆剥落 (E)
定义: 由于同硬物磕碰而引起的油漆表层部分呈 鳞片状脱落或剥落 这些剥落可能出现在油漆表面或者也可能 延伸到油漆的附着面
同义术语:损伤
※面漆上印记(ESL)
定义: 漆膜断裂或变形或该薄膜的某一层上出现大小 不等的印记或印痕而产生的变形 他们通常是由于未干透的漆膜被任意某一物接 触所造成的 例如:粘帖纸,手指的印记,开合件与车身门 框的接触痕,电泳阴离子流动轨迹 同义术语:面漆下的痕迹
※ 划伤 (RA)
定义: 由于移动硬物引起漆膜呈线状剥离或脱落;或者 漆膜受到挫伤。 划伤可能会出现在表面或深入至附着面,它们可 通过手指甲接触感觉到。 同义术语:损伤,抓伤,划痕,…
※打磨划痕( RP)
定义: 经常是在喷涂面漆前形成的线状或环状细微划痕, 在油漆薄膜层明显可见,而且经常覆盖面积较大。
同义术语:颗粒,灰尘,杂质,颗粒沉淀,异物
※ 色差(DIF)
定义: 在毗邻的两个零部件间或在同一个零部件的两 个区域之间存在着颜色差异该缺陷适用于油漆 好的车身件包括密封胶缝以及所有的油漆的或 未涂油漆的装备及装饰件 - 与油漆返修造成色差无关,油漆返修色差按RE 186-“返修痕或漆痕明显”扣分 同义术语:色差或褪色,不协调,色调差异,密封 胶脱色,发黄 检验条件: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件的边缘或拐角部位,沿着装饰条或型线以及在流水槽内出现
同义术语:微型起泡,微型孔,细孔,微孔
油漆涂层起泡 (CLO)
定义: 漆膜层突起变形,可能引起某一处油漆起皮 或者由于某一处油漆起皮产生的漆膜变形 这些变形通常以众多的直径为半毫米的半球 状小气泡的形式出现在部件的某一部位,呈现各 种不同形状:条形,点状,指纹状
定义: 油漆返修完成不良或未完成,由以下缺陷反映出来: 1个或多或少有点明显的凸起(用刷子返修), 返修件产生了色差,(不同于“DIF 209 色差”缺陷模式所述的情形), 接合线凸起, 在返修区内或周围有油漆漆雾, 在装备或装饰件上有漆雾或油漆出现, 使底漆或钣金显露在外, 某个有限区域内的漆膜表面比其周围表面的流平要好,或者存在一些 打磨痕:在有漆瘤的底漆上进行了DSL返修(不同于“RP 19 打磨划痕” 缺陷模式所述的情形), 因对某个DSL缺陷进行返修,造成油漆(漆膜)磨损, 1个或多个不同颜色的油漆漆痕或漆瘤:飞溅
焊缝缺陷,飞溅 ( SOD) 定义: - 焊缝(电弧焊,气焊…) ·不规则,(焊料)过多,除锈不良… ·飞溅呈小珠状,颗粒状… ·钎焊缝:变形,唱片纹,,微孔… ·顶蓬与风窗立柱的焊接 ·顶蓬与后侧窗的焊接
※ 塑料气泡,塑料针孔 ( BTP)
定义: 注塑时,气泡滞留在塑料中,抛光时露出来,且 未被底漆涂盖,这些气泡在烘干时破裂形成小孔 只与涂漆的塑料部件有关
擦伤 ( FR )
定义: 在以下情况下由较轻的物件摩擦所引起的装饰 件(不锈金属件,塑料件),内饰板,装备或漆膜的 最后一层表面磨损: - 用不合适的方法清洗 - 在整车上放置物品,… 同义术语:细微磨损 检验条件: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遮盖不足 ( MCO)
定义: 重要或不太重部位的底漆 在面漆上显露出来该缺陷表现为从面漆颜色的 轻微改变直至面漆完全缺乏,但仅限于在局部发生
定义: 某一金属闪光漆膜或珠光漆膜的颜色不均,其 特点为在油漆表面存在纹理状污迹,其形状呈大 理石斑纹状或光晕型或带状。这些污迹分布不规 则,比正常色调更深或更浅,且从不同的角度或多 或少地都能看得见。 同义术语:球形,深浅浓淡的程度,微粒位置或区 域分布不良 检验条件: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但外部除外: 在缺陷扣分区至少在2个离车1.5米的位置上均能 看见的大理石斑纹才扣分 .
同义术语:泪滴,透镜状,褶皱,悬弓形…
油漆起皮,裂痕 (DCO)
定义: 油漆起皮:附着力完全丧失,导致一个或几个油 漆层与其附着层或底层分离 裂痕:由于附着层受到应力或撞击,引起油漆层 开裂 同义术语:无附着力,破裂,碎裂 检验条件:通常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面漆上(下)颗粒(DSL)
定义: 在面漆上或在漆膜内附着沉积异物,造成分布不 规则,大小形状不一的粗糙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