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与八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鹩哥与八哥
能学人语的观赏鸟并不多,除了鹦鹉以外,就数鹩哥和八哥了。鹩哥和八哥在鸟类分类上同属雀形目、椋鸟科。虽然羽色都是以黑色为主,但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鹩哥又名秦吉了、海南鹩哥、了哥、九宫鸟、秦吉鸟、印度葛瑞克等。产于我国云南、广西、海南岛一带,在东南亚和印度也有分布。鹩哥成鸟体长约
28cm,通体黑色有光泽,嘴和足为橙色,自眼部至耳后有黄色肉垂,翅羽黑色,自第二枚初级飞羽至第七枚初级飞羽的羽基,有宽阔的纯白色斑。鹩哥是我国传统笼养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很盛行,白居易在他的新乐府诗中就曾这样写鹩哥:“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八哥又名黑八哥、鸲鹆、中国凤头八哥、寒皋、华华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为多。八哥体长约25cm,全身黑毛、富有光泽。额羽如冠,簇立于嘴基上。眼、嘴、脚呈黄色,两翅有白色翼斑,在飞翔时白色翼斑展如八字,故名八哥。尾羽呈乌黑色,除中央尾羽外,羽端均为白色。
野生状态下的鹩哥和八哥都有群居的习惯,但鹩哥是3~5只成小群,常活动于田野和阔叶林边缘处。而八哥常数十只群栖活动觅食,喜食耕牛背上的虻、蝇和虱,又喜随耕田的农民身后争啄新翻土中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宋代诗人梅尧臣在《牛背双鹦鹆》中有生动的描写:“牛背双鹦鹆,烟陂共入时。草枯行介美,日晚趁群迟。闲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时代变迁,农村的耕牛也逐步被
拖拉机取代了,即使农村也鲜见八哥追逐耕牛耕田的景象。而近年大城市的中心绿地倒常见成群八哥在活动,笔者在上海市中心徐家汇绿地附近就曾见过成群的八哥,看来它亦适应了“城市化”的步伐。
鹩哥雄鸟比雌鸟学习鸣唱和学人语效果好,训练讲话要选择雄鸟,以头部黄色部分较少,耳朵较小的为好。八哥雌鸟和雄鸟在学习模仿人语上能力相仿。挑选上品八哥幼鸟的窍门是,要选胆子大的,先将装有众多八哥的笼子震动,不选那种乱飞乱扑乱撞乱钻的,而应选择睁大眼睛、挺胸昂首准备起飞的。要选全身羽毛紧贴、不蓬松,尾羽短而下垂、不散开、不上翘,嘴与腿呈浅黄色的为好。
鹩哥可由幼鸟直接训练,但八哥学人语前要先行捻舌,这是因为八哥舌上有一层硬皮,使舌端变得太尖,因此需要捻舌。捻时要两人配合,一人握鸟,另
一人用手将鸟嘴掰开,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沾些吞灰在鸟舌尖上轻轻地慢慢地来回捻动,直至舌尖硬壳脱落(也可用香火或电烙铁烫烙硬壳、或用剪刀修理),但注意不要伤及鸟嘴和鸟舌部,捻舌后要暂停供水4~5小时,数日内供给的饮水和饲料要新鲜卫生,防止口腔感染。
鹩哥和八哥学习人语尤以每年春天第一窝小鸟为佳。鹩哥可在当年、八哥以一周岁左右为佳。鹩哥与八哥的人语训练都应在早晨空腹时进行,应选择僻静的、无噪杂声音和远离人员往来频繁的地方,使鸟儿学得专心,进步快。先从最简单的语言开始,如“你好”、“先生”、“小姐”、“再见”等。要反复多次,当仿效的语音令人满意时,可赏些面包虫、香蕉、蛋米作“奖励”,一般约一星期左右即能学会一句人语。由于鹩哥和八哥都很聪明,因此要求主人日常讲话亦应注意文明,
一些脏话和低级趣味的“口头禅”尤其要注意防止让鹩哥和八哥学会,“脏口鸟”会降低观赏价值与玩赏兴趣。
鹩哥喜欢水浴,冬天要注意防寒,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在无大风的天气情况下,方可进行水浴。鹩哥饲料以蛋米、鸡饲料为主食,并可供大米饭、面条、豆腐等,外加适量瘦肉末、虾、小鱼、蚱蜢。隔日供应少量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鹩哥对青椒、红椒、熟地瓜、熟南瓜也喜食。由于鹩哥食量较大,粪便也多,因此在水浴同时要及时清理鸟笼,夏天更应日除两次,以保持清洁。鹩哥笼在早春和冬季应加盖笼衣,以保持温暖。鹩哥有蒙头睡觉的习性,因此晚上要在笼中放张报纸。
八哥训练项目中可增加一项放飞训练。可分三步走:首先是以食物引诱,让它听口令上架或下架,做得好就赏给食物以示奖励。约一月左右,就能听主人
口令或手势上架或下架。第二步是训练它出笼或进笼。先在室内将门窗关好,然后打开笼门,再用食物诱其出笼。当八哥能按主人口令或手势出笼或进笼时,要奖励食物,经过多次训练应逐步加大离开笼子的距离。第三步是逐步让其飞远,听到主人口令能飞回来,此时要防止猫、狗等惊吓,放飞时务必要空腹,要先行停止喂食30分钟左右,每次放飞时间约15分钟,不能过长,回来后赏以美食。一只训练有素的八哥,能紧随主人左右活动,平添不少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