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数理逻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对离散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比如,{1, 2, 3}就是一个集合。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补集是在给定的全集范围内,某个集合的补集就是全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关系有包含、相等、真包含等。

二、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逻辑问题。

命题是具有真假值的陈述句。

比如,“今天是晴天”就是一个命题。

命题逻辑中的连接词有“非”“与”“或”“蕴含”“等价”等。

通过这些连接词,可以将简单命题组合成复合命题,并研究其真假性。

谓词逻辑则是对命题逻辑的扩展,它引入了量词“存在”和“任意”,能够更精确地表达命题。

三、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比如,在整数集合中,“大于”就是一种关系。

关系可以用矩阵和关系图来表示。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等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比如,在整数集合中,“模 n 同余”就是一种等价关系。

偏序关系则是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

四、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的类型有单射、满射和双射。

单射是指不同的自变量对应不同的函数值;满射是指函数的值域等于整个目标集合;双射则是既单射又满射。

五、图论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可以分为无向图和有向图。

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迪杰斯特拉算法可以用来求解单源最短路径。

六、树树是一种特殊的图,没有回路且连通。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注意/技巧:析取符号为V,大写字母Vx + y = 3不是命题前件为假时,命题恒为真运用吸收律命题符号化过程中要注意命题间的逻辑关系,认真分析命题联结词所对应的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不能只凭字面翻译。

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按照最简单的方式翻译通用的方法:真值表法VxP(x)蕴含存在xP(x)利用维恩图解题证明两个集合相等:证明这两个集合互为子集常用的证明方法:任取待证集合中的元素<,>构造相应的图论模型第一章命题逻辑命题和联结词命题的条件:表达判断的陈述句、具有确定的真假值。

选择题中的送分题原子命题也叫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相对简单联结词的真值表要记住非(简单)合取(当且仅当P,Q都为真时,命题为真)析取(当且仅当P,Q都为假时,命题为假),P,Q可以同时成立,是可兼的或条件(→)(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时,命题为假)P是前件,Q是后件只要P,就Q等价于P→Q只有P,才Q等价于非P→非Q,也就是Q→PP→Q特殊的表达形式:P仅当Q、Q每当P双条件(↔)(当且仅当P与Q具有相同的真假值时,命题为真,与异或相反)命题公式优先级由高到低:非、合取和析取、条件和双条件括号省略条件:①不改变先后次序的括号可省去②最外层的括号可省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偶然式可满足式:包括重言式和偶然式逻辑等价和蕴含(逻辑)等价:这是两个命题公式之间的关系,写作“⇔”,要与作为联结词的↔区分开来。

如果命题公式A为重言式,那么A⇔T常见的命题等价公式:需要背过被标出的,尽量去理解。

关键是掌握公式是将哪个符号转换为了哪个符号,这对于解证明题有很大的帮助!验证两个命题公式是否等价:当命题变元较少时,用真值表法。

当命题变元较多时,用等价变换的方法,如代入规则、替换规则和传递规则定理:设A、B是命题公式,当且仅当A↔B是一个重言式时,有A和B逻辑等价。

蕴含:若A→B是一个重言式,就称作A蕴含B,记作A⇒B常见的蕴含公式的运用方法同上面的命题等价公式证明A⇒B:①肯定前件,推出后件为真②否定后件,推出前件为假当且仅当A⇒B且B⇒A时,A⇔B,也就是说,要证明两个命题公式等价,可以证明它们相互蕴含联结词的完备集新的联结词:条件否定、异或(不可兼或)、或非(析取的否定)、与非(合取的否定)任意命题公式都可由仅含{非,析取}或{非,合取}的命题公式来等价地表示全功能联结词集合极小全功能联结词集合对偶式对偶式:将仅含有联结词非、析取、合取(若不满足,需先做转换)的命题公式A中的析取变合取,合取变析取,T变F,F变T得到的命题公式A*称为A的对偶式范式析取式:否定+析取合取式:否定+合取析取范式:(合取式)析取(合取式)……析取(合取式)。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应用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应用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应用
知识点1: 集合论
-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集合的运算:并、交、差、补
- 集合的基本性质和定律
知识点2: 逻辑与命题
- 命题的定义和特性
- 命题的联结词:与、或、非
- 命题的真值表和逻辑运算
- 命题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知识点3: 关系与函数
-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 关系的类型:自反、对称、传递、等价
- 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函数的特性和图像
知识点4: 图论
- 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
-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
知识点5: 组合数学
- 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
- 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
-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 组合数学在密码学等领域的应用
知识点6: 布尔代数
- 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与、或、非
- 布尔函数的最小化方法
- 布尔代数的应用:逻辑电路设计、编码器等
知识点7: 计算理论
- 自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正则语言和正则表达式
- 文法的定义和性质
- 上下文无关文法和巴科斯范式
知识点8: 数论
- 整数的性质和基本运算
- 质数和分解定理
- 同余关系和同余方程
- 数论在加密算法中的应用
以上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和应用场景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离散数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等。

列举法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比如{1, 2, 3};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元素所具有的性质来表示集合,例如{x | x 是大于 0 小于 5 的整数}。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

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 A 是 B 的子集;如果 A 是 B 的子集,且 B 中存在元素不属于 A,那么 A 是 B 的真子集;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它们相等。

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差集等。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

二、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的“同桌关系”就是一种关系。

关系可以用矩阵和图来表示。

矩阵表示中,若元素之间存在关系则对应的位置为1,否则为0;图表示中,用点表示元素,用线表示关系。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是指每个元素都与自身有关系;对称性是指如果 a 与 b 有关系,那么 b 与 a 也有关系;反对称性是指如果 a 与 b 有关系且 b 与 a 有关系,那么 a =b;传递性是指如果 a 与 b 有关系,b 与 c 有关系,那么 a 与 c 有关系。

关系的运算有复合关系和逆关系。

复合关系是将两个关系组合起来得到新的关系;逆关系是将原关系中的元素顺序颠倒得到的关系。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的类型有单射、满射和双射。

单射是指不同的定义域元素对应不同的值域元素;满射是指值域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定义域中的元素与之对应;双射是既是单射又是满射。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说明:定义:红色表示。

定理性质:橙色表示。

公式:蓝色表示。

算法:绿色表示页码:灰色表示数理逻辑:1.命题公式:命题,联结词(,,,,),合式公式,子公式2.公式的真值:赋值,求值函数,真值表,等值式,重言式,矛盾式3.范式:析取范式,极小项,主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大项,主合取范式4.联结词的完备集:真值函数,异或,条件否定,与非,或非,联结词完备集5.推理理论:重言蕴含式,有效结论,P规则,T规则, CP规则,推理6.谓词与量词:谓词,个体词,论域,全称量词,存在量词7.项与公式:项,原子公式,合式公式,自由变元,约束变元,辖域,换名,代入8.公式语义:解释,赋值,有效的,可满足的,不可满足的9.前束范式:前束范式10.推理理论:逻辑蕴含式,有效结论,-规则(US),+规则(UG),-规则(ES),+规则(EG), 推理集合论:1.集合: 集合, 外延性原理, , , , 空集, 全集, 幂集, 文氏图, 交, 并, 差, 补, 对称差2.关系: 序偶, 笛卡尔积, 关系, domR, ranR, 关系图, 空关系, 全域关系, 恒等关系3.关系性质与闭包: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自反闭包 r(R),对称闭包 s(R), 传递闭包 t(R)4.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 等价类, 商集, 划分5.偏序关系:偏序, 哈斯图, 全序(线序), 极大元/极小元, 最大元/最小元, 上界/下界6.函数: 函数, 常函数, 恒等函数, 满射,入射,双射,反函数, 复合函数7.集合基数:基数, 等势, 有限集/无限集, 可数集, 不可数集代数结构:1.运算及其性质:运算,封闭的,可交换的,可结合的,可分配的,吸收律, 幂等的,幺元,零元,逆元2.代数系统:代数系统,子代数,积代数,同态,同构。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离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它针对离散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离散数学的知识点,为高考备战做好准备。

本文将对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包括集合论、命题逻辑、组合数学等内容。

一、集合论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由确定的、无序的、互异的对象组成的总体。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等。

2.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是集合的四种基本运算,它们分别表示两个集合的共有元素、所有元素和剩余元素。

3. 集合的关系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和互斥关系是集合之间的三种常见关系,它们描述了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和互斥的关系。

二、命题逻辑1.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命题是陈述句,它可以为真或者为假。

命题联结词包括非、与、或、蕴含和等价等,用于描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命题的真值表和逻辑运算真值表是描述命题与命题联结词之间关系的表格,通过真值表可以确定复合命题的真假性。

3. 命题的等价和蕴含两个命题等价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值,而一个命题蕴含另一个命题表示当前者为真时,后者一定为真。

三、组合数学1. 排列与组合排列是从一组元素中取出若干元素进行排序,组合是从一组元素中取出若干元素不考虑排序。

排列和组合分别具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2. 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描述了两个数的幂展开的结果,它在组合数学中有重要应用。

四、图论1. 图的基本概念图由顶点和边组成,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

顶点之间的边表示两个顶点之间的联系。

2.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是两种常见的图的遍历算法,用于查找图中的特定路径或者寻找与某个顶点相关的其他顶点。

五、数理逻辑1. 数理逻辑的基本概念数理逻辑是研究逻辑的形式系统化的学科,主要包括语言、公式、推理规则等内容。

2. 形式系统和推导规则形式系统是由一组公理和一组推导规则组成的,通过推导规则可以从公理出发推导出其他命题。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对离散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补集等。

集合的并集是由属于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交集则是由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集是在给定的全集 U 中,不属于某个集合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运算遵循一些基本的定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这些定律在解决集合相关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二、关系关系是集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关系可以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来表示。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不同性质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等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同时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等价关系可以将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类,形成等价类。

偏序关系也是一种常见的关系,它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偏序关系可以用来描述元素之间的顺序关系,例如在集合的包含关系中。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的类型包括单射函数、满射函数和双射函数。

函数的复合是将两个函数依次作用,得到一个新的函数。

函数的逆是在函数是双射的情况下存在的,并且逆函数的复合等于原函数。

四、图论图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结构。

图可以分为无向图和有向图。

图的基本概念包括顶点的度、路径、回路、连通性等。

图的存储方式有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邻接矩阵适合表示稠密图,而邻接表适合表示稀疏图。

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这两种算法在图的处理中经常被用到,例如寻找图中的路径、判断图的连通性等。

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归纳和总结离散数学中的主要知识点。

离散数学是
一门关于离散结构和离散对象的数学学科,主要用于计算机科学、
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离散数学知识点:
1. 集合论:集合的定义、运算、子集、并集、交集和差集等。

2. 命题逻辑:命题、命题的合取、析取和否定、简介真值表和
命题等价性。

3. 谓词逻辑:量词、谓词、论域、量化和解释等。

4. 图论:图的定义、图的表示方法、连通性、树、图的着色问
题等。

5. 计数和组合:排列、组合、二项式系数、鸽笼原理等。

6. 关系论:关系的定义、关系的性质、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等。

7. 有限自动机:状态、转移函数、状态转移图和正则表达式等。

8. 布尔代数:布尔运算、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卡诺图等。

以上只是离散数学中的一部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深入理解和掌握离散数学的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您系统地了解离散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为您的研究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离散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离散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离散数学总复习第1章命题逻辑一、命题的判断例:1、仁者无敌!2、x+y<23、如果雪是红的,那么地球是月亮的卫星。

4、我正在说谎。

二、命题符号化例:1、蓝色和黄色可以调成绿色。

2、付明和杨进都是运动员。

3、刘易斯是百米游泳冠军或百米跨栏冠军。

4、李飞现在在宿舍或在图书馆。

5、只要天不下雨,我就步行上学校。

6、只有天不下雨,我才步行上学校。

7、并非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成功。

三、主范式1、会等值演算;2、主合取和主析取范式的相互转换。

例:求命题公式P∨Q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3、根据主范式进行方案的选择例1:某科研所要从3名科研骨干A,B,C中挑选1-2名出国进修,由于工作需要,选派需同时满足条件:(1)若A去,则C同去;(2)只有C不去,B才去;(3)只要C不去,则A或B就可以去。

问有哪些选派方案?例2:甲、乙、丙、丁四人有且仅有两个人参加比赛,下列四个条件均要满足:(1)甲和乙有且只有一人参加;(2)丙参加,则丁必参加;(3)乙和丁至多有一人参加;(4)丁不参加,甲也不会参加。

问哪两个人参加了比赛?四、简单的推理例1: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长城。

明天天气好。

所以我们去爬长城。

例3:课后习题16第2章谓词逻辑一、谓词逻辑中的命题符号化例:1、所有运动员都是强壮的2、并非每个实数都是有理数3、有些实数是有理数二、量词的辖域,约束变元换名、自由变元代替例:1、∀x(P(x)∨∃yR(x,y))→Q(x)2、∀x(P(x,z)∨∃yR(x,y))→Q(x)中量词的辖域,重名情况,改名等三、命题逻辑永真式的任何代换实例必是谓词逻辑的永真式。

同样,命题逻辑永假式的任何代换实例必是谓词逻辑的永假式。

例:1、(∀xP(x)→∃xQ(x))↔(⌝∀xP(x)∨∃xQ(x))2、(∀xP(x)→∃xQ(x))∧(∃xQ(x))→∀zR(z)))→(∀xP(x) →∀zR(z))1-2是永真式(重言式)3、⌝(∀xF(x) ∃yG(y)) ∧ ∃yG(y) 永假式(矛盾式)四、消量词例:个体域D={1,2},对∀x∀y(P(x)→Q(y))消量词五、简单的前束范式会判断即可。

《离散数学》方世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方世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方世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集合论-集合的定义和运算:交、并、差、补、反转。

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

-集合的基数:有限集、无限集、可数集、不可数集的定义与特性。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幂等律、吸收律。

-集合的等价关系:等价关系的定义和性质,等价关系的划分和等价类。

2.逻辑与命题关系-命题与命题符号:命题的定义、真值表和含有逻辑连接词的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命题的蕴涵、等价、否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谓词逻辑:命题的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及其关系。

-命题逻辑推理:假言推理、析取推理、拒取推理、类比推理等。

3.图论-图的基本概念与术语:顶点、边、邻接、路径、回路、连通、子图、生成树等。

-图的分类:无向图、有向图、简单图、多重图、完全图。

-图的矩阵表示:邻接矩阵、关联矩阵、度矩阵等。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图的最短路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

4.代数系统与半群-代数结构:代数系统的定义、代数公理、代数性质。

-半群:半群的定义与性质,封闭性、结合律和单位元。

-半群的子半群与同态:子半群的概念,同态映射的定义与性质。

-有限半群与无限半群:有限半群的定义和性质,无限半群的特点与例子。

5.数论与代数-整数与整数集合的性质:整数的除法原理、整除、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同余关系与同余类:同余关系的定义、同余类的性质、同余关系的基本定理。

-质数与素数:质数的定义、素数的性质、素数的判定方法。

-线性同余方程:线性同余方程的解法、同余方程的应用。

以上仅是《离散数学》中的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该教材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如排列组合、概率论、布尔代数等等。

期末复习时,建议从教材中选取一些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同时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祝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离散的数值和对象,而非连续的数学领域。

在高三阶段,离散数学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对高三离散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点之一,它研究元素的集合。

在集合论中,常见的概念包括空集、全集、子集、交集、并集、差集等。

在高三离散数学中,集合论主要应用于概率论和组合数学等领域。

二、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数学分支。

命题是陈述性句子,或者说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

在高三离散数学中,命题逻辑主要包括命题的连接词与、或、非的运算规则,以及命题的等价、充要条件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命题逻辑,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由结点和边构成的图的性质和应用。

图论在计算机科学、通信网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三离散数学中,图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图的表示方法、连通性、路径和回路、树等。

通过学习图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模块算术模块算术是研究整数的除法与取余运算,以及同余关系的数学分支。

在高三离散数学中,模块算术主要应用于密码学和编码理论等领域。

模块算术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同余运算的性质与应用、模反元素、欧拉定理等。

通过学习模块算术,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概率论概率论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概率和统计规律。

在高三离散数学中,概率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独立性、期望等。

通过学习概率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组合数学组合数学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离散对象的组合方式和性质。

在高三离散数学中,组合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排列组合、二项式系数、鸽巢原理等。

组合数学在算法设计、图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组合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1.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解:令p:天下雨,q:我骑自行车上班,则(1)只要不下雨,我就骑自行车上班¬p是q的充分条件,所以符号化为:¬p→q (2)只有不下雨,我才骑自行车上班¬p是q 的必要条件,所以符号化为:q→¬ p (3)除非下雨,否则我就骑自行车上班¬p仍然是q的充分条件,所以符号化为:¬p→q (4)如果下雨,我就不骑自行车上班p是¬q的充分条件,所以符号化为:p→¬q2.命题: 判断结果惟一的陈述句(注意: 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都不是命题陈述句中的悖论以及判断结果不惟一确定的也不是命题)3.p→q为假当且仅当p 为真q 为假4.p→q (q 为p 的必要条件)“如果p,则q ” 的不同表述法很多:若p,就q只要p,就qp 仅当q只有q 才p除非q, 才p 或除非q, 否则非p因为….所以5.p↔q为真当且仅当p与q同真或同假6.p 0层⌝p 1层⌝p→q 2层⌝(p→q)↔r 3层((⌝p∧q) →r)↔(⌝r∨s) 4层7.双重否定律⌝⌝A⇔A等幂律:A∨A⇔A, A∧A⇔A交换律: A∨B⇔B∨A, A∧B⇔B∧A结合律: (A∨B)∨C⇔A∨(B∨C) (A∧B)∧C⇔A∧(B∧C)分配律: A∨(B∧C)⇔(A∨B)∧(A∨C) A∧(B∨C)⇔ (A∧B)∨(A∧C)德·摩根律: ⌝(A∨B)⌝⇔A⌝∧B⌝(A∧B)⌝⇔A⌝∨B吸收律: A∨(A∧B)⇔A, A∧(A∨B)⇔A零律: A∨1⇔1, A∧0⇔0同一律: A∨0⇔A, A∧1⇔A排中律: A⌝∨A⇔1矛盾律: A⌝∧A⇔0蕴涵等值式: A→B⌝⇔A∨B等价等值式: A↔B⇔(A→B)∧(B→A)假言易位: A→B⌝⇔B⌝→A等价否定等值式: A↔B⌝⇔A⌝↔B归谬论: (A→B)∧(A⌝→B) ⌝⇔A设A,B为两个命题公式,若A ⇔ B,则A* ⇔ B*.9.求公式A的范式的步骤:(1) 消去A中的→, ↔(若存在)(2) 否定联结词⌝的内移或消去(3) 使用分配律∧对∨分配(析取范式)∨对∧分配(合取范式)(公式的范式存在,但不惟一)10.设A 含n 个命题变项,则A 为重言式⇔A 的主析取范式含2n 个极小项⇔A 的主合取范式为1.A 为矛盾式⇔ A 的主析取范式为0⇔ A 的主合取范式含2n 个极大项A 为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A 的主析取范式中至少含一个且不含全部极小项⇔A 的主合取范式中至少含一个且不含全部极大项第二章第三章1.相对补 A -B = { x | x ∈A ∧ x ∉B }=A - (A ⋂B)对称差 A ⊕B = (A -B)⋃(B -A)= (A ⋃B)-(A ⋂B)绝对补 ~A = E -A第四章1. R=M1 S=M2 R ∘S = M2 * M12. (1) (F -1)-1=F (2) domF -1=ranF, ranF -1=domF(1) (F ∘G)∘H=F ∘(G ∘H) (2) (F ∘G)-1= G -1∘F -13.关系性质的充要条件 设R 为A 上的关系, 则(1) R 在A 上自反当且仅当 IA ⊆R(2) R 在A 上反自反当且仅当 R ∩IA =∅(3) R 在A 上对称当且仅当 R =R -1(4) R 在A 上反对称当且仅当 R ∩R -1⊆IA(5) R 在A 上传递当且仅当 R ︒R ⊆R4.定理1 设R 为A 上的关系, 则有(1)自反闭包 r (R ) = R ∪R 0(2)对称闭包s (R ) = R ∪R - 1(3)传递闭报 t (R ) = R ∪R 2∪R 3∪…5. Mr = M + E E 是和 M 同阶的单位矩阵, M ’是 M 的转置矩阵.Ms = M + M ’ 注意在上述等式中矩阵的元素相加时使用逻辑加 |...|)1(...|||||||||...|2111121m m m k j i k j i mi m j i j i i m A A A A A A A A A S A A A ⋂⋂⋂-++⋂⋂-⋂+-=⋂⋂⋂∑∑∑≤<<≤=≤<≤Mt = M + M2 + M3 + …6.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 是A上的偏序关系.小于或等于关系, 整除关系和包含关系也是相应集合上的偏序关系7.数集上的小于或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整除关系不是正整数集合上的全序关系8.哈斯图特点:每个结点没有环,两个连通的结点之间的序关系通过结点位置的高低表示,位置低的元素的顺序在前,具有覆盖关系的两个结点之间连边9.特殊元素的性质:⏹对于有穷集,极小元和极大元必存在,可能存在多个.⏹最小元和最大元不一定存在,如果存在一定惟一.⏹最小元一定是极小元;最大元一定是极大元.孤立结点既是极小元,也是极大元10.哈斯图应注意:(1).哈斯图不应出现三角形第七章1.握手定理任意无向图和有向图的所有顶点度数之和都等于边数的2倍, 并且有向图的所有顶点入度之和等于出度之和等于边数2.环是长度为1的圈, 两条平行边构成长度为2的圈3.Kn无点割集n阶零图既无点割集,也无边割集.若G连通,E '为边割集,则p(G-E ')=2若G 连通,V '为点割集,则p (G -V ')≥24.强连通⇒单向连通⇒弱连通5. 定理(强连通判别法) D 强连通当且仅当D 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回路定理(单向连通判别法) D 单向连通当且仅当D 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通路6.无向图的关联矩阵性质:(1) 每一列恰好有两个1或一个27.有向图的关联矩阵性质:(1) 每一列恰好有一个1和一个-1(2) 第i 行1 的个数等于d +(vi ), -1 的个数等于d -(vi )(3) 1的总个数等于-1的总个数, 且都等于m(4) 平行边对应的列相同8.有向图的邻接矩阵性质:9有向图的可达矩阵性质:P (D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 D 强连通当且仅当P (D )的元素全为1第八章1.定理8.1 无向图G =<V ,E >是二部图当且仅当G 中无奇圈2.欧拉图的判别法定理8.4 无向图G 为欧拉图当且仅当G 连通且无奇度顶点.无向图G 是半欧拉图当且仅当G 连通且恰有两个奇度顶点定理8.5 有向图D 是欧拉图当且仅当D 连通且每个顶点的入度都等于出度.有向图D 具有欧拉通路当且仅当D 连通且恰有两个奇度顶点, 其中一个入度比出度大1, 另一个出度比入度大1, 其余顶点的入度等于出度.3.环不影响图的欧拉性. 环与平行边不影响图的哈密顿性4.定理8.6 设无向图G =<V ,E >是哈密顿图, 则对于任意V 1⊂V 且V 1≠∅, 均有 p (G -V 1)≤|V 1|.5.定理8.7 设G 是n 阶无向简单图, 若任意两个不相邻的顶点的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 -1, 则G 中存在哈密顿通路.当n ≥3时, 若任意两个不相邻的顶点的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 则G 中存在哈密顿回路, 从而G 为哈密顿图.6.定理8.10 (欧拉公式) 设G 为n 阶m 条边r 个面的连通平面图,则 n -m +r=2平行边的列相同)4(2)3(),...,2,1()()2(,1m m n i v d m j i ij i m j ij ===∑∑=的回路数中长度为的通路数中长度为1)4(1)3(,...,2,1),()2(,...,2,1),()1(1)1(,)1(1)1(1)1(D a D m a n j v d a n i v d a n i ii ji ij j n i iji n j ij ------=====∑∑∑∑=-=+=第九章1.定理9.2 设T 是n 阶非平凡的无向树,则T中至少有两片树叶2.求带权图的最小生成树检验:边数达到n-1 (n:顶点数)。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离散对象及其关系的数学理论。

它与连续数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连续数学主要研究连续对象和其性质。

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对离散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研究由命题符号组成的复合命题及其逻辑关系。

其中命题是一个陈述性的语句,可以是真或假。

命题逻辑包括命题的逻辑运算、真值表、命题的等价、充分必要条件等。

2.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对命题逻辑的扩充,引入了量词、谓词和项。

它的研究对象是命题函数,可以表示个体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包括谓词的运算、量词的运算、公理化和推理规则等。

3.集合论:集合论是研究集合及其操作的数学分支。

集合是一种由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论包括集合的基本运算(交、并、差、补)、集合的关系(包含、相等、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的运算律和推导定理等。

5.组合数学:组合数学是研究物体的组合与排列问题的数学分支。

它包括排列、组合、分配、生成函数等内容,经常应用于计数和概率问题中。

6.图论:图论是用来描述物体间其中一种关系的图形结构的数学理论。

它研究的对象是由顶点和边构成的图,包括无向图、有向图、带权图等。

图论研究的内容包括图的性质、连通性、路径、回路、树、图的着色等。

7.代数系统:代数系统是一种由一组元素及其相应的运算规则构成的数学结构。

常见的代数系统有群、环、域、格等,它们分别研究了集合上的不同运算规律和结构。

8.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是一种应用于逻辑和计算机的代数系统。

它以真和假为基础,通过逻辑运算(与、或、非)构成了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在计算机硬件设计和逻辑推理中广泛应用。

9.图的同构与图的着色:图的同构是指两个图在结构上相同,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相同的顶点和边的连接关系。

图的同构判断是一个NP难问题,需要借助于图的着色等方法来判断。

图的着色是给图的顶点分配颜色,使得相邻顶点的颜色不同。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离散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等。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是在给定的全集内,某个集合的补集是由全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包含、相等、真包含等。

包含关系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相等关系是指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且两个集合不相等。

二、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关系可以用集合的形式来表示。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是指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与自身有关系;对称性是指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关系,那么 b 与 a 也有关系;反对称性是指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关系,且 b 与 a 也有关系,那么 a 等于 b;传递性是指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关系,b 与元素 c 有关系,那么 a 与 c 也有关系。

关系的运算有合成运算、逆关系等。

合成运算可以得到新的关系,逆关系是将原关系中的元素顺序颠倒得到的关系。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射、满射和双射。

单射是指定义域中的不同元素在值域中的对应元素也不同;满射是指值域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定义域中的元素与之对应;双射是指函数既是单射又是满射。

四、图论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边可以是有向的或无向的。

图的类型有很多,如简单图、多重图、连通图等。

简单图是指没有自环和多重边的图;多重图允许存在自环和多重边;连通图是指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路径。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

离散数学知识点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离散数学的知识世界。

首先,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基础。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集成的总体。

比如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一周的七天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等。

并集就是把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则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通过集合的运算,可以方便地处理和分析各种数据。

关系也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关系可以理解为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比如在学生集合和课程集合之间,存在着“选修”的关系。

关系可以用矩阵或者图来表示,这有助于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关系的性质。

常见的关系有自反关系、对称关系、传递关系等。

自反关系指的是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与自身有某种关系;对称关系表示如果元素 a 与元素 b 有某种关系,那么 b 与 a 也有这种关系;传递关系是说如果 a 与 b 有某种关系,b 与 c 有这种关系,那么 a 与 c 也有这种关系。

接下来是函数。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比如将学生的学号映射到学生的成绩,这就是一个函数。

函数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数据的处理和转换。

逻辑推理在离散数学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命题逻辑通过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帮助我们判断语句的真假和进行逻辑论证。

比如“今天是晴天并且我心情很好”,这就是一个由两个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通过逻辑运算符“并且”连接。

谓词逻辑则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引入了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和推理数学中的各种陈述。

图论是离散数学中非常有趣且实用的一部分。

图由顶点和边组成,可以用来表示各种实际问题。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离散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比如,一个班级里所有学生就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如{1, 2, 3, 4, 5};描述法是用元素所满足的条件来描述集合,如{x | x 是小于 10 的正整数}。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

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 A 就是 B 的子集;如果 A 是 B 的子集,且 B中存在元素不属于 A,那么 A 就是 B 的真子集;如果 A 和 B 包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 A 和 B 相等。

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补集是在某个给定的全集 U 中,集合 A 的补集是由不属于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二、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的“朋友关系”就是一种关系。

关系可以用矩阵和图来表示。

矩阵表示中,若元素之间存在关系则对应位置为 1,否则为 0;图表示中,用节点表示元素,有关系的元素之间用边连接。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是指每个元素都与自身有关系;对称性是指如果 a 与 b 有关系,那么 b 与 a 也有关系;反对称性是指如果 a 与 b 有关系且 b 与 a 有关系,那么 a =b;传递性是指如果 a 与 b 有关系,b 与 c 有关系,那么 a 与 c 有关系。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对应值在值域中。

函数的类型有单射、满射和双射。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

高三离散数学知识点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一年,离散数学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高考数学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离散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离散数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命题和命题联结词。

1. 命题:具有确定真值(真或假)的陈述句。

例如,小明是高三学生。

2. 命题联结词:用来连接命题形成复合命题的词语,包括合取(与)、析取(或)、否定(非)、蕴含(如果...那么...)和等价(当且仅当)等。

例如,若"p"表示小明是高三学生,"q"表示小红是高三学生,则"p∧q"表示小明和小红都是高三学生。

二、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集合之间的关系和集合运算。

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具有确定性质的对象的类。

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A={1, 2, 3}表示集合A包含元素1、2、3。

2.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相等、子集、真子集等。

如果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元素相同,则A=B;如果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A是B的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是B的真子集。

三、关系关系是研究元素之间的一种特殊关联的数学工具。

1. 关系的基本概念:关系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集合A={1, 2, 3}和集合B={a, b, c}之间的“小于”关系可以表示为{(1,a), (1,b), (1,c), (2,a), (2,b), (2,c), (3,a), (3,b), (3,c)}。

2.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等。

如果关系R中的每一个元素(x, x)都成立,则关系R具有自反性;如果(x, y)在关系R中,则(y, x)也在关系R中,则关系R具有对称性;如果(x, y)在关系R中,并且(y, z)在关系R中,则(x, z)也在关系R中,则关系R具有传递性。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

离散数学一、逻辑与证明1、1命题逻辑命题:就是一个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联接词:∧、∨、→、↔、¬。

记住“p仅当q”意思就是“如果p,则q”,即p→。

记住“q除非p”意思就是“¬p→q”。

会考察条件语句翻译成汉语。

系统规范说明的一致性就是指系统没有可能会导致矛盾的需求,即若pq无论取何值都无法让复合语句为真,则该系统规范说明就是不一致的。

1、3命题等价式逻辑等价:在所有可能情况下都有相同的真值的两个复合命题,可以用真值表或者构造新的逻辑等价式。

谓词+量词变成一个更详细的命题,量词要说明论域,否则没有意义,如果有约束条件就直接放在量词后面,如∀x>0P(x)。

当论域中的元素可以一一列举,那么∀xP(x)就等价于P(x1)∧P(x2)、、、∧P(xn)。

同理,∃xP(x)就等价于P(x1)∨P(x2)、、、∨P(xn)。

两个语句就是逻辑等价的,如果不论她们谓词就是什么,也不论她们的论域就是什么,她们总有相同的真值,如∀x(P(x)∧Q(x))与(∀xP(x))∧(∀xQ(x))。

量词表达式的否定:¬∀xP(x) ⇔∃x¬P(x),¬∃xP(x) ⇔∀x¬P(x)。

1、5量词嵌套我们采用循环的思考方法。

量词顺序的不同会影响结果。

语句到嵌套量词语句的翻译,注意论域。

嵌套量词的否定就就是连续使用德摩根定律,将否定词移入所有量词里。

1、6推理规则一个论证就是有效的,如果它的所有前提为真且蕴含着结论为真。

但有效论二、集合、函数、序列、与矩阵2、1集合∈说的就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说的就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常见数集有N={0,1,2,3、、、},Z整数集,Z+正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R+正实数集,C 复数集。

A与B相等当仅当∀x(x∈A↔x∈B);A就是B的子集当仅当∀x(x∈A→x∈B); A就是B的真子集当仅当∀x(x∈A→x∈B)∧∃x(x∉A∧x∈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研究对象:离散量研究方法:解的存在性解的能行性研究内容:数理逻辑集合代数系统图论离散概率组合数学例题1、A、B、C、D四人参加四次长跑,问:“A在B前三次,B在C前三次,C在D前三次,D在A前三次”是否有解,若有求出,否则说明理由。

方法一: A A B C D n个元素的环形排列可拆成n个元素的B C D A 线性排列D B C D A BD A B CC方法二:集合Sa={X|A在B前} Sa∩Sb∩Sc={A B C D}Sb={X|B在C前} Sa∩Sb∩Sd={D A B C}Sc={X|C在D前} Sa∩Sc∩Sd={C D A B}Sd={X|D在A前} Sb∩Sc∩Sd={B C D A}例题2: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任取五个点,则至少有两个点的距离≤√2/2。

“中点分隔”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成四个边长为1/2的小正方形,从中任取五个小点,必有两个小点来自一个小正方形。

例题3:“布鲁英序列”----应用旋转鼓的设计,设旋转鼓有8个区域,旋转一圈可识别三位二进制数,如何确定磁粉位置。

(阴影0,非阴影1)0—1—1—1 000 0010001 0—1—1—1 010 0111 0 100 1011 110 1111思考题:四位二进制a1 a2 a3 a4例题4:有五位小姐排成一排,所有小姐姓不同,穿的衣服颜色不同,喝不同的饮料,养不同的宠物,吃不同的水果,已知:1.钱小姐穿红衣服2.翁小姐养了一只狗3.陈小姐喝茶4.穿绿衣服的小姐在穿白色衣服小姐的左边,穿绿衣服的小姐在喝咖啡5.吃西瓜的小姐养鸟6.穿黄衣服的小姐吃梨7.站中间的小姐喝牛奶8.赵小姐站最左边9.吃桔子的小姐站在养猫的小姐旁边10.养鱼的小姐旁边小姐吃梨11.吃苹果的小姐喝香槟12.江小姐吃香蕉13.赵小姐站在穿蓝色衣服小姐旁边14.喝开水的小姐站在吃桔子的小姐旁边问每位小姐怎么站,她们分别养什么宠物,吃什么水果,喝什么饮料,穿什么颜色衣服,姓什么。

12345姓赵陈钱江翁吃梨桔子西瓜香蕉苹果喝开水茶牛奶咖啡香槟颜色黄蓝红绿白宠物猫鱼鸟狗例题5:同态加密R+ f:a^x(a>1) R* f(x+y)=f(x)*f(y)f(x)f(y)f(x+y)例题6:100被2、3、5任意个整除A={X|被2整除} |A|=[100/2]=50B={X|被3整除} |B|=[100/3]=33C={X|被5整除} |C|=[100/5]=20|A∩B|=16 |A∩C|=10|B∩C|=6 |A∩B∩C|=31:|A|-|A∩B|-|A∩C|+|A∩B∩C|=278:|U|-|A∪B∪C|=|U|-(|A|+|B|+|C|-|A∩B|-|A∩C|-|B∩C|+|A∩B∩C|)=26第一章求职数理逻辑(一阶)演算标准型等价谓词逻辑证明推理应用类型一、命题:具有确定真假意义的陈述句(断言)永T命题:真值为T(1)永F命题:假值为F(0)1+1=10 X>3 X的取值有关二进制十进制(T)(F)费晰逻辑原子命题:不可再拆开的命题复合命题:由原子命题和联结词构成的命题词:命题的符号表示,用大写字母表示二、联结词1.否定(not)¬A为命题,若A为T,¬A为FA:张明是上海人 ¬A:张明不是上海人2.合取(and)∧A、B是命题,A∧B为T, iff(当且仅当)A、B均为TT F F T F FT T T T T T3.析取(or)∨可兼A、B是命题,A∨B为F, iff A、B均为F 或不可兼量的估计4.蕴含命题(if-then)→A、B是命题,A→B为F,iff A为T,B为F前提结论A→B:原命题¬A→¬B:反命题(否命题)B→A:逆命题¬B→¬A:逆反(逆否)命题5.等值词(iffB为T,iff A、B的值相同P:生命息Q:战斗止(¬P→¬Q)∧(¬Q→¬P) ¬¬Q三、命题公式(合成公式)wff1.命题变元,常元常元:T、F(仅有两个)变元:在{T、F}中取值,用小写字母表示2.wff的定义一个wff定义递归(归纳)如下:基础i) 命题变元,常元是wff归纳ii) 若A、B是wff,则(¬A),(A∧B),(A∨B),(A→B)也是wff极小化iii) 有限次使用i)和ii)得到的符号命题是wff反进¬¬Q ((¬¬Q))约定:①最外层括号可省略②优先级:¬∧∨→↔高结合方向:左结合如(P→Q)→R若优先级,结合方向可确定计算顺序时,括号可省略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扩展:(1)n个变元的增值表有2^n行(指派),可构成2^2n wff(2)结合律:等值有结合侓1 0 1 0 0 0 01 1 0 1 0 0 01 1 1 1 1 1 1重言式(永T式)一、基本概念1.指派(解释)——对wffG中全部变元的一组赋值,成为一个指派N个变元的全部指派有2^n个,可构成2的2^n个wff2.永T式(重言式)——在任何指派下为T P∨¬P3.永F式(矛盾式)——在任何指派下为F P∧¬P4.偶然式——非永T,亦非永F P→Q5.可满足式——至少在一组指派下取值为T P→Q,P二、逻辑恒等式1.定义:设A,B是wff,若为永T,则称A与B是逻辑恒等式,记为例题:A:P→Q B:¬P∨Q求证 A ⇔ B即求证为永T?P Q P→Q¬P∨Q0 0 1 1 10 1 1 1 11 0 0 1 01 1 1 1 1 所以P→Q⇔¬P∨Q2.常用恒等式 P93.性质(1).A⇔ A,A ↔ A为永T 自反性(2).若A ⇔ B,则B⇔A对称性(3).若A⇔B,且B⇔C,则A⇔C传递性4.三大规则(1).代入规则代换实例:设wffG,P1,P2……Pn是G中全部命题的变元,A是wff,以A代Pi的全部出现,得到公式G’为G的一个代换实例。

如wffG:(P→Q)∧(Q∨R)wffA:S∧RA代Q的全部出现:G’(P→(S∧R))∧((S∧R)∨R)代入规则:(1).永T式的任何可代入实例是永T式(2).永F式的任何可代入实例是永F式(3).可满足式是任何可代入实例是不确定的例题:P→R∨¬R可满足式永T式R∨¬R→S∧¬S永F式(2).重换规则设wffG,A是G的子公式,B是wff且A⇔B,以B代A的某些出现,得到公式G’,则G⇔G’例题:wffG:(P→Q)∧(Q→R)∧(P∨Q)化简,取A:P→Q B:¬P∨QG1:(¬P∨Q)∧(Q→R)∧(P∨Q) G⇔G1G2:(¬P∨Q)∧(¬Q∨R)∧(P∨Q) G1⇔G2(P→Q)∧(Q→R)∧(P∨Q) ⇔(¬P∨Q)∧(¬ Q∨R)∧(P∨Q)⇔(¬P∧¬Q∨¬P∧R∨Q∧¬Q∨Q∧R)∧(P∨Q)⇔¬P∧R∨Q∧P∨Q∧Q∧R∨Q∧R⇔(¬P∨P∨T)∧Q∧R⇔Q∧R(3).对偶规则1.对偶式设wffG中仅含¬、∧、∨且不包含↔和→作用于变元在G中,将∧与∨互换,T与F 互换,得新公式G*,则称G*为对偶式例题:求wffG:P∧(P→Q)的对偶式解:P∧(P→Q)⇔P∧(¬P∨Q) G*:P∨(¬P∧Q)求(P→Q)→R的G*(P→Q)→R⇔¬(P→Q)∨R⇔¬(¬P∨Q)∨R⇔P∧¬Q∨RG*:(P∨Q)∧R步骤:i)消→、↔ii)利用D-M定侓iii)写G*,必要时加括号(2).对偶规则设A、B是wff,A*、B*分别为A、B对偶式,若A⇔B,则A*⇔B*如:P∨Q⇔Q∨PP∧Q⇔Q∧P三大规则四、永真蕴含式1.设A、B是wff,若A→B永T,则称A永真蕴含B,记为A⇒BA⇒B iff A→B永为T iff A为T,B必为T(肯定前件)Iff B为F,A必为F(否定后件)2.常用永真蕴含式P10A BP⇒P∨Q A→B永为TP→P∨Q⇔¬P∨P∨Q⇔T∨Q⇔T3.性质(1)A⇒A A→A永为T?A→A⇔¬A∨A⇔T(2)A⇒B,B⇒A则A⇔B(3)A⇒B,B⇒C则A⇒C4.A与A*关系例:A(P,Q):P→Q⇔¬P∨QA*(P,Q):¬P∧Q ¬A*(P,Q):P∨¬QA(¬P,¬Q):P∨¬QA(¬P1,¬P2……¬Pn)⇔¬A* (P1,P2……Pn)A(P1,P2……Pn)⇔¬A*(¬P1,¬P2……¬Pn)¬A(¬P1,¬P2……¬Pn)⇔ A* (P1,P2……Pn)¬A (P1,P2……Pn)⇔ A*(¬P1,¬P2……¬Pn)th1 :A⇔B,A*⇔B*th2:A⇒B,B*⇒A*范式一、基本积(和)1.基本积:变元、变元的否定、合取基本和:变元、变元的否定、析取如: p q 基本积:p∧q p∧¬q p∧p p∧q∧¬p……基本和: p∨q p∨¬q p∨p p∨q∨¬p……2.性质基本积(和)永F(T)Iff变元及其否定同时出现在基本积(和)中3.范式(1)析取范式若wffA,A⇔A1∨A2∨……∨Ak(*)Ai是基本积,称(*)为A的析取范式若wffA,A⇔A1∧A2∧……∧Ac(**)Ai是基本积,称(**)为A的合取范式PS:把其中运算符最少的称为最简析取范式例:设wffA:P→(Q→R)求析(合)取范式基本积:¬P,¬Q,R 基本和:¬P∨¬Q∨R二、主析取范式1.极小项及其性质(1)Df:若基本积满足i).每个变元必须出现且进出现一次 ii).变元及其否定不能同时出现则称该基本积为极小项。

编码 1 1 1 0 0 1 0 0p q p∧q p∧¬q¬p∧q¬p∧¬q0 0 0 0 0 10 1 0 0 1 01 0 0 1 0 01 1 1 0 0 0(2)性质1.每个变元的极小项有2^n个2.每个极小项仅在变元的一组指派下取值为T,其余(2^n)-1组指派下取值为F3.任两个极小项的合取为永F式4.全部极小项的析取为永T式2.编码原变元——1 反变元——0M0:¬P1∧¬P2……∧¬PnM1:¬P1∧……∧¬Pn-1∧Pn……M(2^n)-1:P1∧P2∧……∧Pn3.主析取范式设wffA,若A⇔A1∨A2∨……∨Ak(*)Ai为极小项,则称(*)为A的主析取范式例:求P→(Q→P)的主析式范式方法一:等值演算(E1~ E24)P→(Q→P)⇔¬P∨(¬Q∨P) ⇔¬P∨¬Q∨P⇔(¬P∨P)∨¬Q⇔T∨¬Q⇔T方法二:真值表P Q P→(Q→P)⇔¬P∧¬Q∨¬P∧Q∨P∧¬Q∨P∧Q0 0 1 1 ⇔M0∨M1∨M2∨M30 1 1 01 0 1 11 1 1 1求(P→Q)→P⇔¬(¬P∨Q)∨P ⇔P∧¬Q∨P ⇔P∧(¬Q∨T) ⇔P∧T ⇔P——最简范式⇔P∧¬Q∨P∧T ⇔P∧¬Q∨P∧(Q∨¬Q) ⇔P∧¬Q∨P∧Q∨P∧¬Q⇔M2∨M3⇔∑(2,3)三、主合取范式编码 0 0 0 1 1 0 1 1p q p∨q p∨¬q¬p∨q¬p∨¬q0 0 0 1 1 10 1 1 0 1 11 0 1 1 0 11 1 1 1 1 02.编码原变元——0 反变元——1极小项:1 1——p∧q极大项:1 1——¬p∨¬q ¬M3⇔M3性质4:¬Mi⇔Mi注:永T式不存在主合取范式,仍记为T四.主合取/主析取范式的计数问题n个变元的极小项有2^n个结论:(1)永F式的主析取范式不存在,仍记为F(2)永T式的主析取范式全部由极小项构成(3)可满足式由部分极小项构成有2^(2^n)-1个联结词的扩充与归约已学过的联结词:{¬,∧,∨,→,↔}联结词的扩充一元:P f1f2f3f4 000111永假1恒等否定1永真f1:F f2:P f3:¬p f4:T∴一元无需扩充二元:P Q 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4f15f16 000100011100011011 010010010011011101 100001001010110111 110000100101101111扩充:↑与非:P ↑ Q ⇔¬(P∧Q)↓或非:P ↓ Q ⇔¬(P∨Q)⊕异或:P⊕Q⇔(P→Q)全功能集:设A是运算符集,若在任一wff中可用A中运算符表示,则称A为全功能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