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成大事要有大目标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目标与定位
古罗马大哲学家西刘斯曾说过:“要想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那些成功者是心在高处,手在低处——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去实现自己的远大之志,而不是好高骛远。
有一位年轻人,内心一直被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折磨着,直到一个夏天与同学尼尔尼斯乘渔船出海,才让他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尼尔尼斯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在海上打鱼打了几十年,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
年轻人问他:“每天你要打多少鱼?”
他说:“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只要不是空手回去就可以了。
尼尔尼斯上学的时候,为了缴清学费,不能不想着多打一点,现在他也毕业了,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突然想听听老人对海的看法。
他说:“海是够伟大的了,滋养了那么多的生灵。
”
老人说:“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伟大吗?”
年轻人不敢贸然接茬。
老人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关健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
位置最低!
正是老人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够从容不迫,能够知足常乐。
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和后劲。
而很多人缺乏的正是这种勇气和细节的心态。
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满面尘土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总是望着那山比这山高,好高鹜远,那么一切都会徒劳无益。
无论手头上的事是多么不起眼,多么繁琐,只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做,就一定能逐渐靠近你的理想,迈向成功。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从细微处取胜
卢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
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
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你是砖石工或泥瓦匠吗?可曾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你是图书管理员吗?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的间隙,是否感觉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你是学校的老师吗?是否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感到厌倦?也许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如果只从他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工作或许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仿佛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吸引力和价值可言。
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
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非常灰暗,光华已逝,只剩下单调和破败的感觉。
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可以看见绚烂的色彩、清晰的线条。
阳光穿过窗户在奔腾跳跃,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有三个人去一家公司应聘采购主管。
他们当中一人是某知名管理学院毕业的,一名毕业于某商院,而第三名则是一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在很多人看来。
这场应聘的结果都是很容易判断的,然而事情却恰巧相反。
应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的却是那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经过一番测试后,他们在专业知识与经验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最后招聘公司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这样一道问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4999个信封,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几分钟后,应试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30元。
总经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呢?”“就当采购5000个信封计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杂费就30元吧!”答者对答如流。
但总经理却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15元。
对此他解释道:“假设5000个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总经理对此答案同样地没表示态度。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借机成就非凡
“年轻人的机遇不复存在了!”一位学法律的学生对丹尼尔·韦伯斯特抱怨说。
“你说错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法学家答道,“最顶层总有空缺。
”没有机遇?没有机会?在这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孩子最终发财致富,卖报纸的少年被选入国会,出身卑微的人士获得高位。
在这世界上,难道没有机会?对于善于利用机会的人,世界到处都是门路,到处都有机会。
我们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尽享美好人生,虽然这种能力既给了强者,也给了弱者。
我们一味依赖外界的帮助,即使本来就在眼前的东西,我们也要盯着高处寻找。
许多人认为自己贫穷,实际上他们有许多机会,只是需要他们在周围的种种潜力中,在比钻石更珍贵的能力中发掘机会。
据统计,在美国东部的大城市中,至少94%的人第一次挣大钱是在家中,或在离家不远处,而且是为了满足日常普通的需求。
对于那些看不到身边机会,一心以为只有远走他乡才能发迹的人,不啻是当头一棒。
一伙巴西牧羊人前往美国加州淘金,随身带了一把半透明的石子用来在路上玩西洋跳棋。
到了旧金山,石子大都被扔掉了,他们才发现这些石子是钻石。
他们急忙赶回巴西,而出产石子的地方已被其他人占有,并出售给了政府。
内华达州最高产的金银矿被矿主以42美元的价格售出,以便筹钱前往其他矿区去圆自己的发财梦。
哈佛的阿加西兹教授曾讲过一个农夫的故事。
这个农夫有一处几百英亩的农庄,里面尽是些石头和不值钱的树,他决定把农庄卖掉去从事更赚钱的煤油买卖。
他开始关注煤层和煤油油藏,并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他把农庄以200美元的价格卖掉,然后跑到200英里外的地方开展新业务。
不久,买下农庄的人在农庄里发现了大量煤油,而以前那个农夫不知道其价值却千方百计想把它卖掉。
因此,善于变通之人懂得抓住身边的机会来成就非凡。
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就被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化为灰烬。
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欲哭无泪,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顺应己心,淡泊名利
现在的社会竞争力非常激烈,虽然可以激发人上进的意识,但毕竟给人带来的是很大的压力。
优胜劣汰的原则告诉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掉以轻心,但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养成顺应自然、泰然处之的处世之道。
只有这样,在你遭受挫折时心态才不会严重失衡,甚至还可以帮助你重建人生的信念,鼓起奋斗的风帆,塑造新的自我。
自古以来,仕途多变,所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乌纱就有可能丢掉,甚至丢掉性命。
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对于这样的人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
人人都有利欲之心,名利被人们看得更为重要,甚至达到了“生亦有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的地步。
有利欲之心也是很正常的,但关键还是得把握好尺度,要懂得自我控制,名利无须看的太重。
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欲望趋于平淡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关键在于处事者本身。
“仕途虽繁荣,要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许多中国古代的诗人、词人皆因仕途坎坷而隐居山林,或游览大江南北,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但你能说他们不是由于官场失意,而借文章来倾吐胸中的烦闷吗?当然,也有很多人开始参悟禅宗,在禅语、禅味中寻求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事,就能淡化胸中的不平。
凡事得失参半,有得就有失,有失亦有得。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意思是说修身养性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少欲。
欲望越少,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就越有利。
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
因此,人们应该尽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蓬蒿丛中养珍禽,唐代大诗人李白热爱祖国,要求为国家贡献才能的心情非常执著和深沉,以致于至死不渝。
虽然他渴望建功立业,但他主张功成身退,不但对爵禄富贵不贪,而且时常对它表现出轻蔑的态度。
他想像庄周那样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而不愿受爵禄富贵的羁绊。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便是他这种想法的真实写照。
李白在《古风》《大车扬飞尘》篇中,把玄宗时那些斗鸡徒的声势煊赫的丑态给揭露出来了。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让一步的学问
你知道吗?你所有的思想及言行,造就了全部的你。
为他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善意地对待他人,对自己一定会有帮助;斤斤计较,吹毛求疵,处心积虑地伤害别人,自己也得不到内心的宁静。
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羊肠小道两个人互相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两人都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先停住脚步让对方过去,才是有礼貌、最安全。
遇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才是一种美德。
路留一步,味留三分,是提倡一种谨慎的利世济人的方式。
在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外,对小事,个人利益互相谦让就会带来个人的身心愉快。
一天,一户人家来了远方造访的客人,父亲让儿子上街去购买酒菜,准备请客,没想到儿子出门许久都没回来,父亲等得不耐烦了,于是自己就上街去看个究竟。
父亲快到街上的便桥时,发现儿子在桥头和另一个人正面对面地僵持站在那儿,父亲就上前询问:“你怎么买了酒菜不马上回家呢?”儿子回答说:“老爸,你来得正好,我从桥这边过去,这个人坚持不让我过去,我现在也不让他过来,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对上了。
看看究竟谁让谁!”父亲聆听儿子的一席话,就上前声援道:“孩子,好样的,你先把酒菜拿回去给客人享用,这儿让爸爸来跟他对一对,看看究竟谁让谁!”在社会上,无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好多人不肯给别人留一点余地,不愿给别人一点空间,到处有这对父子的影子,往往只为了“争一口气”,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小事,非要大费周折,互不让步,结果小事变大事,甚至搞得两败俱伤,何苦呢?人在世间若是不能忍受一点闲气,不肯给人方便,让人一步,往往使自己到处碰壁,到处遭遇阻碍,不肯给人方便,结果自己到处不方便。
如果一个人平常在语言上让人一句,在事情上留有余地,肯让人一步,也许收获就会更大。
让人,多发生于竞争情境,由于让人行为而使矛盾化解,争斗平息,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因此,让人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对个体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它具体表现在:1.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把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最有效的方法
笨方法其实不笨,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笨”,并非真笨。
下“笨”工夫,下真工夫,下苦工夫,最后,自然能功到自然成。
明朝万历年间,皇帝决心整修万里长城。
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很久。
皇帝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就许诺,不管谁写的字被中选了,就能够获得重赏。
结果最后中选的,不是各地的书法名家,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原来,店小二每当在擦桌子时,就望着对面牌楼上的“一”字,在擦桌子的一来一去中,他就在写这“一”字。
如此坚持了三十年,熟能生巧、巧能生通,这就是他的字中选的原因。
笨方法其实不笨,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笨”,并非真笨。
而是如同店小二那样,下“笨”工夫,下真工夫,下苦工夫,最后,自然能功到自然成。
爱因斯坦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就在于一生辛勤的努力。
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从村子里找了两个人,甲愚钝而乙聪明。
爱因斯坦指定了一块两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比赛挖井,看谁最先挖到水。
两人开始大干起来。
两个小时过去了,乙断定选择错了地方,便另选了块地方重挖;挖过了一会,乙感觉还是不对,又选了一块地方;又两个小时过去了,乙泄气了,便断定此地无水,干脆拍拍屁股走人了。
而甲在这几个小时中,一直吃力地挖着,直到一股清水从地下汩汩而出。
人做事当然需要方法,需要聪明,但太依赖聪明则容易走向投机取巧的极端,反而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情。
很多人做事喜欢走捷径,但最大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
而那些喜欢走捷径的人,总是在很多条“捷径”中换来换去,结果还不如老老实实走正道。
成就大事者,肯定不是小时候聪明的那一类人,而是很普通甚至很差的那一类人。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丁肇中就提醒过清华的学生:“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学校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是有几位。
(漫漫求知路)求知与奋进_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最大的幸福那就是要提得起,放得下。
提得起放得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时势造英雄,大运来时,振臂一搏,干下一番事业,可谓提得起。
大限未至,急流勇退,主动舍弃名利,可谓放得下。
古代有韩信,天下大乱之时,受封拜印,明修暗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时豪杰,多少美谈,算是提得起。
鸟兔走,弓不藏,天下定,忘还乡,惹来杀身之祸,是因放不下。
由此可以见得:“提”可以成名,“放”可以保身。
所谓的提得起,放得下,就好比打井水的水桶,能够提得起来,也能够放得下去。
我们看到很多的政治人物、演艺人员,一旦不如意的时候,就放不下。
甚至一般平民百姓,在爱情上、在经商财物方面受到挫折,乃至学生考试失利了,他们都会放不下;放不下自然也就提不起,因此就会觉得前途艰难,严重者甚至兴起了自杀的念头。
有一个婆罗门的外道,一次带着两个花瓶去见佛陀。
佛陀一见面就叫他放下,婆罗门依言放下手中的花瓶。
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又放下了另一只花瓶。
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不解:我已经都放下了,你还要我放下什么呢?佛陀对他说:我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放下你手中的花瓶,而是叫你放下你的傲慢、骄矜、嫉妒、怨恨等不善的念头与不好的情绪,这些都要放下。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要想让其放下功名富贵是很难的,要其放下心中的喜怒哀乐,更是不容易!放得下的人,首先就应该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围所有的一切。
所谓放下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指没有对抗心、没有舍不得之心。
我们双手空空地隆临人问,死时又能带走些什么?又有什么东西放不下?随时随处对任何事物无牵挂或舍不得,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现在社会上确这样一句名言:放下身段!因为世间终究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能够放下身段,才能放得下,提得起。
能放得下,就是为了能提得起。
放下自我,而奉献出自己;放下私利,而成就社会大众。
提起之后必须放下,才会随顺因缘,舒卷自如;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做人处事就应该像皮箱一样,用的时候要提起,不用的时候就应该要放下。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以退为进
从处理事物的步骤来看,退却是进攻的第一步。
现实中常会见到这样的事,双方争斗,各不相让。
最后小事变为大事,大事转为祸事,这样往往导致问题不能解决,反而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其实,如果采取较为温和的处理方法。
先退一步,使自己处于比较有理有利的地位。
待时机成熟,便可以以退为进,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何为退呢?即当形势对我军不利时,如果全力攻击也可能不奏效时,就应采取退却的方法。
军事家指出学会退却的统帅是最优秀的统帅,战而不利,不如早退,退是为了更好的胜利。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突厥兵时常来犯,突厥兵能征善战,李渊与之交战,败多胜少,于是视突厥为不共戴天之敌。
一次,突厥兵又来犯,部属都以为李渊这次会与突厥决一死战,可李渊却是另有打算,他早就欲起兵反隋,可太原虽是军事重镇,却不足为号令天下之地,而又不能离了这个根据地。
如果离太原西进,则不免将一个孤城留给突厥。
经过这番思考,李渊竟派刘文静为使臣,向突厥称臣,书中写道:“欲大举义兵,远迎圣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
大汗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而侵暴百姓,若但俗和亲,坐受金帛,亦唯大汗是命。
”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不仅接受了李渊的妥协,还为李渊送去了不少马匹及士兵,增强了李渊的战斗力。
而李渊只留下了第三子李元吉固守太原,由于没有受到突厥的侵袭,李渊得以不断从太原得到给养。
终于战胜了隋炀帝杨广,建立了大唐王朝。
而唐朝兴盛之后,突厥不得不向唐朝乞和称臣。
唐高祖李渊以退为进,为自己的雄心大志赢得了时间。
如果不能忍那一时,李渊外不能敌突厥之犯,内不能脱失守行宫之责,其境险矣,忍一时而成了大谋。
从人生的态度来看,退却有时也是一种进攻的策略。
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表现自我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有一位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于是他不用学位证去求职,很快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
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了学士证。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不会变通的人在处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
他们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忙忙碌碌地打发掉,他们就从心眼里高兴。
会变通的人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的。
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好,这对于一个想克服做事不会变通的人是很关键的。
在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和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之间,你首先去办哪一个?面对这个问题你或许会很为难。
实际上,懂得美丽生活的人都是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的,他们在处理一年或一个月、一天的事情之前,总是按分清主次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一、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罗斯认识到,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会自动办得好。
你或许要花大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
而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你肯定要费很大的劲。
下面是有助于你傲到这一点的三步计划:1.估价。
首先,你要用上面所提到的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四原则对将要做的事情作一个估价。
2.去除。
第二步是去除你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你做的事委托别人去做。
3.估计。
记下你为达到目标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等资料。
二、精心确定主次在确定每一年或每一天该做什么之前,你必须对自己应该如何利用时间有更全面的看法。
要做到这一点,你要问自己四个问题:1.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上帝的安排。
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按上帝指定的目标前进。
可能再过20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领导、大企业家、大科学家。
所以,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之以恒地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把一切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都统统抛弃。
2.我需要做什么?要分清缓急,还应弄清自己需要做什么。
总会有些任务是你非做不可的。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以退为进
,作相对性的提醒,皈依处是以内心的修持去关照六根清净的自性。
布袋和尚契此以田家人做农事的经验来寄托着禅理,用深入浅出的道理来诠释高深的佛理,他就是一位高明的禅师。
你有没有注意到船舶前行的时候,双桨都是往后划动。
看船夫点篙,或者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后移,或是身体抵着竹竿在船边一步一步地往后走。
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越远。
一支蜡烛亭亭地立着,一豆光亮使它不断地消减自己。
后退的美丽和美丽的后退,时常相伴着人们,启人哲思。
你注意过人生的第一步是怎样走的么?孩子在八九个月开始学爬的时候,他动手动脚,手脚并用,目的是想要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整个肌肉运动结果都是向后倒退。
诚然,对人之初来讲,“退步原来是向前”,一点都不假,因为此禅语对人之初迈出的第一步作了最好的注脚,是最恰当不过了。
退步原来是向前,每个人都是这样走出来的,不是吗?退步原来是向前传说,有位虎寺禅院中的学僧在寺前的围墙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气势不足,恰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品评一下。
无德禅师看到后便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都不是很坏,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又有多少人知道?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自下压低。
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听后非常欢喜的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气势不足。
”无德禅师藉机说教道:“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人反能达到更为高远的境界。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看到并且理会出一个退步原来也是向前的道理,人们往往在处事时都希望自己能占有优势,所谓龙骧虎步、器宇轩昂,是许多人的人生梦想。
但是,人们是否想到,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
龙虎相扑之时,为了各自积聚雄厚的力量,龙退缩,虎低头。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表象下是真实
生活中,人们总是说,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有很多事情真实的一面确实隐藏在表象之下。
而表象所指的就是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追寻着真实,但人生是那么的变幻莫测,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谨慎,看到的东西往往会迷惑我们的眼睛,着急下结论,最终后悔的还是自己。
因为真实的一面,往往隐藏在表象下,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
世间百态,想着驾驭自己的人生,就需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任何事物的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现象总是从这个或那个方面表现本质。
而本质也不能单独存在,它只能存在于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来表现自己。
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但这绝不意味着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等于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把现象之和等同于本质。
因为,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单一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但现象有真相与假象之分,假象并不是本质的表现,它只能掩盖事物的本身。
所以,认识了事物的现象,还不能说是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如李洪志所宣扬的“法轮大法”,从表面上讲是所谓的“救世真谛”,而其本质上却是祸国殃民。
因此,在复杂的现象中,既有真相又有假象,要把真相和假象区分开来,进而揭露假象所掩盖的本质,才能看到表象下的真实世界。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人们感知到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如果以为现象的形态和事物的本质是直接合二为一的,那么,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透过现象抓本质。
本质隐藏在现象之后,并且常常通过现象以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
特别是假象,它能掩盖和歪曲事物的本质。
在认识过程中,人们一定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同时又能够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这是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之间并没有隔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它有一条由此及彼的桥梁。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做人厚道做事聪明
大仲马说:“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的确,做人不需要什么聪明,需要的是真诚与厚道。
有一个无锁不开的老锁匠,想将最后保留的绝活传给两个徒弟中的一个,决定考验一下两个徒弟。
他搬来两个保险柜,一人一个,两个徒弟都很快打开了。
老锁匠问两个徒弟看到了什么。
徒弟甲两眼放光,兴奋地喊道:“里面有好多钞票!”而徒弟乙却说:“我只按照你的要求开锁,并没注意看里面有什么。
”老锁匠当即决定把绝活传授给徒弟乙,因为他厚道,他心中有一把锁,能够锁住恶念和贪欲。
还有一家公司招聘职员,主考官问了这样一道算术题:10减1等于多少?应试者甲说,你想让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
而乙回答是等于9,结果被录用了。
有人问主考官为什么会出这道题,回答说:“是几就是几,面试的目的就是看应试者做人厚道不厚道。
”过去,厚黑学之类的东西很流行。
而现在,看看自己的周围,没有一个是傻瓜,所以厚黑学是行不通的。
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老老实实待人接物,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与欣赏。
比如上面两个故事中的徒弟乙与应试者乙。
简单点说,“做人要厚道”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复杂点说,厚道的内涵却远比老实要宽泛得多,包括诚实、守信、有道德、有爱心、修养好、替人着想、待人友善等等。
这些内容,无论是儒、道、佛各教,还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对此都是持赞成态度的。
可见,做人要厚道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通行证”,我们必须要努力取得它。
不然,迟早会身败名裂的。
双汇与春都,曾是我国的两大肉类品牌,但现在春都已经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当初,春都为了和双汇的竞争,做了一个产品的差异化,在火腿肠里面多放淀粉少放了肉,结果让消费者大失所望。
后来,春都发生了一次大火,冷库的肉被烟熏了。
本来这种肉应该扔掉的,但春都还不汲取教训,扔掉太可惜了,还是做了火腿肠,最终导致了彻底的倒闭。
大仲马说:“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的确,做人不需要什么聪明,需要的是真诚与厚道。
做人应该厚道,但做事却一定要动脑子、想办法。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凡事留有余地
给别人留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留余地的意思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在现代职场上,给别人留有余地,也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余地。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做人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走,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言。
我国古代就有“处世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的说法。
人在职场中,千万不要让所有的事情发展到极端的情况,在做事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的余地,主动采取积极的应付措施。
战国时期,楚庄王赏赐群臣一起共欢饮酒,由他的宠姬在旁作陪。
日暮时分正当酒喝酣畅之际,灯烛被风吹灭了。
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楚庄王宠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于自控,便乘烛火熄灭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感到一惊,奋力地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个人头上的系缨,私下还对楚庄王说一定要查明此事,严惩此人。
楚庄王听后沉思片刻,心想:“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女人的贞节辱没将军呢?”于是他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
”于是群臣们都扯断了自己帽子上的系缨,待掌灯以后,大家继续热情高涨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和晋国开始打仗,那个时候有一个臣子常常是冲在最前边,带领着军队一次一次的打退敌人,最后取得了胜利。
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缨带的人。
”正因为楚庄王给臣子留了余地,才换来了下属的忠心耿耿。
这就是留余地的精妙之处。
在和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说话要留有余地。
在交谈中,若有需要赞美对方时,应措词得当,注意分寸,赞美的目的在于使对方感觉到你真的对他(她)的钦佩,用空洞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反会使对方感到你缺乏诚意。
就好比一名公关人员热情友好地接待了一位客人之后,得到了“你的接待真令人愉快,你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些评价,显然比“你是一位全世界最热情的人”的赞誉会入耳得多。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赢得别人的尊敬
善良是人类的本能,善良就是爱心、就是博爱,一个拥有善良之心的人,会真诚地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当然也会赢得别人对自己的爱。
特里莎修女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18岁时离开家乡来到印度,投身于慈善事业。
1948年她创立了一个慈善团体,并将一个废弃的印度教庙宇改建成收留濒临死亡者的救护所,用她的奉献精神和辛勤劳动挽救了8千多人的生命。
1964年,她将教皇保罗六世送给自己的轿车卖掉,创建了一家麻风病院。
此后,她先后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残疾青年中心和孤儿院。
特里莎和追随她的修士与义工照顾了无数遗弃的婴儿、被虐待的儿童、麻风病患者、垂死的人、精神病人等等。
他们一辈子照顾的就是那些“弱者中的弱者,穷人中的穷人”,由于特里莎的伟大践行,击破了“麻风病传染”的神话,让全人类为之惊诧于佩服。
而且,作为一个著名的慈善活动家,特里莎全部的家当只是:两套衣服,一双鞋子,一个水桶,一个铁造的饭盒,一张床铺。
善良是人类的本能,善良就是爱心、就是博爱,一个拥有善良之心的人,会真诚地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
特里莎修女的善良感动了全世界,她先后获得了尼赫鲁奖金、肯尼迪基金会奖金和罗马教皇和平奖金,并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十三位伟大女性”之一。
很多时候,人其实是很脆弱的,害怕受到他人的伤害,总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心。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善良的心能让他人感觉到安全、舒心,也总是处处受到欢迎。
狼对松鼠说:“为什么你们总是一天到晚快快乐乐,在树上蹦蹦跳跳的,总是那么开心,而我总是整天觉得烦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松鼠说:“你觉得烦闷是由于你秉性凶恶,凶恶折磨你的心;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善良,我们从来不对任何人做任何坏事。
”善良的心、善良的人之所以生活得更简单、更轻松、更快乐,因为善良的人从来不会背负任何私心与贪念的包袱。
19世纪初,美国人约翰·皮尔彭特从著名学府耶鲁大学毕业后,遵从祖父的意愿,当了一名教师。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以退为进
,能宽容别人,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性格的灵活性。
是有益的交往态度。
3.不苛求自己。
不苛求自己,首先要做到情感上的超脱。
生活中有快乐和幸福,也有痛苦和不幸,生活是痛并快乐着的。
当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被低落的自责情绪左右,要理性地去分析使自己陷入困境的各种原因并积极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相信失败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磨炼,乐观圆融地去看待人生的苦与痛,这样才能超脱一味的情感折磨,理性地去筹划你的生活,克服挫折,迈向人生的新境界。
其次,不苛求自己还要做到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善于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给自己一个合适的人生定位,不做自己难以企及的事,脚踏实地,从客观情况出发,制定人生的奋斗目标。
切记,只有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激发你去不断奋斗。
在现代社会,如果单单向前人讨教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已经远远不够了,更需要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去体会、去总结。
对于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前人确实探索过、研究过,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著述,充满了哲理和心得。
但是倘若你以为凭借前人的经验之谈,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可能要大吃苦头。
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里,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在于认识不到做人要保持灵活的个性。
去积极地适应环境,变通为人,才能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生活中与生活共舞,越舞越精彩。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退一步,进十步
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农人插秧,一面插秧一面低头退后,低头便看到水里的天景,往后退至最后,一畦的秧苗便已插完。
诚然,在每个农人的心里都有一畦田,在辛勤播种插秧的同时,只要眼、耳、鼻、舌、身、意谐调运动,对外无求,而顺应因缘,在无为而为的情况下,心里愈能包容广大的空间,也就越能契入禅佛的智慧。
所以,也只有那些在地里插秧的人,才可以从心水中看见那广阔的蓝天;唯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
众生要以退让的精神来改变性格,把贪得无厌的心转成慈悲舍喜的心,把恶习的性格转化成谦卑的性格,趋人于清净之境。
让自己的心回转,就好像农人插秧一样,退一步原来正是向前,退让中也颇富有一些乐趣。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从近处是可以看到远处的景,退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
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以昂首阔步、勇往直前为人生唯一的姿态,而布袋和尚契此以低为高,。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不怕不精明,就怕不糊涂
糊涂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一则可以减去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
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同学,邻里之间,甚至萍水相逢,都不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引起一些冲撞。
若斤斤计较,往往会越想越气,这样既于事无补,又对身体无益。
如果做到遇事糊涂些,烦恼自然也就少得多了。
二则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做某件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个人待遇、名誉、地位上兜圈子,或把精力白白地花费在勾心斗角、玩弄权术上,就会对工作、学习和事业的发展不利。
世上有所建树者,大都在某一方面有股糊涂劲。
三则有利于消除隔阂,融洽关系。
糊涂的人老实憨厚,往往更易相处,也不会产生是非。
四则遇事糊涂也可以算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上的创伤可以用外界的不利因素来避免。
人生在世,谁不愿意使自己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呢?谁不愿意自己活的潇洒、愉快轻松呢?谁不愿意自己的事业蓬勃、财运亨通呢?谁不愿意成为别人羡慕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培养自己的“糊涂”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模糊认识比比皆是。
婴儿辨认母亲并不是依照外形、尺寸、衣着;司机手中的方向盘没有精确的刻度;作家表达意境,塑造人物决不用严格量化的语言和完整的等式;一幅斑驳陆离,“堆砌”着五颜六色的油画,给人的却是美的真谛。
即使在科学世界中,人类前进的思维也不是只循着严格、明晰的思路。
在大自然中,对许多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也不是只简单的用“对”或“错”来描述。
对一个医生来说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是竭力集取病人的化验单,检查全部的精确数据,但是临床的每个诊断、结论几乎都带有模糊的特征。
在科学家充满分析和推理的创造性活动中,“模糊”思维也是很重要的。
从更大的范围讲,就自然界现象而论,一般也都是模糊的。
如果用这种现象去自我感觉体验,那么就会更加的复杂了。
如傍晚,太阳已经全部落山还没有黑透时,我们可以感觉到昼,同时也可以感觉到夜。
就好像你一只脚已经跨上船而另一只脚却还没有提起来。
你也可以感觉到陆地,同时也可以感觉到船。
这种混成感觉,不能不说它带有模糊的色彩。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做事要全神贯注
约瑟夫·格鲁尼在写给他儿子的信中说:“无论做什么事,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游戏,你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你一定要记住,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要见异思迁。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全神贯注正是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秘诀。
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成功自然会眷顾你,因为全神贯注会使人拥有无比强大的进取之心。
英国政治活动家爱德华·利顿说:“有很多人看到我每天忙忙碌碌,事无巨细全都顾及,并且还有时间研究学问,他们都好奇地问我:‘你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那么多的工作呢,难道你有什么分身之术吗?’我的答案很可能出乎他的意料,那就是——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从来不同时做好几件事。
一个能够从容地安排好工作的人,他肯定不会让自己过分劳累;也就是说,如果他在今天疲于奔命的话,那么明天他必定十分疲劳和困倦。
这样一来,明天他便不得不减缓工作节奏,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我认为真正专心致志地学习是从步入社会之后开始的。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自己在生活阅历和知识的积累方面,跟大多数人相比,毫不逊色。
在政界和各种各样的社会事务中,我也收获很多。
除此之外,我还出版了大约60卷著作,其中许多课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其实我每天用来研究、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并不多,每天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在国会开会期间,甚至3个小时也没有。
我之所以有所成就,主要是我能够全神贯注地工作。
”不屑于做平凡小事的人,即使他的理想再远大,也只能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
想要壮志凌云,必须脚踏实地,从专注于小事开始。
1962年7月,在美国西北部一个叫本顿维尔的小镇上,一家名为沃尔马特的普通商店开业了。
店主是44岁的退伍男子沃尔顿。
30多年后的今天,沃尔马特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连锁集团。
在2000年《财富》500强排名中,沃尔马特以1668亿美元的营业额名列第二。
沃尔马特创下了一个商业奇迹。
如果你走进沃尔马特连锁店,你会被它巨大的面积所震惊,继而为它的便宜价格所打动。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大愚之中藏大智
“生活拒绝烦恼,生存拒绝污染。
”给自己太多包袱的都是那些说活着太累的人,觉得自己左右为难。
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一厢情愿便可以确立的,需要的是双方的相互付出,患得患失没有必要。
生活自有公道,凭真性去生活,顺其自然。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
装傻非傻,而是大智若愚。
切忌恃才自傲,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
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臣子招致杀身之祸。
适时“装傻”是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不把自己的高明表露出来,对于对方的错误更不能纠正。
人际交往中,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
好的演技你必须要有,这样才能够使你显得更加可爱,“疯”得恰到好处。
具有大智若愚的神韵。
“小事糊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
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那就真成了糊涂。
糊涂并非不懂,而是一种大学问、大智慧,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不得不加以修炼。
假装糊涂是要你不糊涂装糊涂。
有些事情在平常处世交往中收缩性大,变通性强,问题的真相也不甚了了,这时要想缓解矛盾你就只有用装糊涂的办法,才能摆脱被动局面。
清朝末年书画大师郑板桥的名言是“难得糊涂”。
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糊涂”可以化解矛盾,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冰消雪化、云开雾散,使家庭气氛轻松。
“糊涂”一点可以使人心胸坦然、精神愉快,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
总之,“难得糊涂”是指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计较,不纠缠细小而琐碎的事情与问题,对不便回答的问题可以装作不懂,对危害于自身的询问假作不知,以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
装傻装得像,窍门自然也就被其摸到了,外表一副憨相,愣头愣脑,言行举止都是傻乎乎的样子,骨子里门槛精,傻要傻在虚处,精要精在实处,一旦装傻装到了这种程度,那么自然就可以称上装傻高手了。
装傻和天生的傻里傻气是完全不同的,装傻者是危险人物。
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受曹爽专权,架空了司马懿的兵权。
(漫漫求知路)理想与成功_花半开酒半醉的境界
花卉最美是含苞待放时,酒喝到略带醉意为适宜,花半开和酒半醉含有极高妙的境界。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
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把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谦虚让人的美德也必须要养成。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
因此人生也如此,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所以,无论你的才智多么出众,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把锋芒收敛起来,掩饰起才华。
郑庄公准备攻打许都。
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一些先行官。
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
第一个项目是击剑格斗。
众将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
经过轮番比试,最终选出了6个人,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
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
公孙子都是第5位上来射箭的。
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从来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
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第6名射手是一位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非常看重他。
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于是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
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
”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哪知跑到一半的时候,公孙子都的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
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
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茅就来夺车。
颖考叔一看,拉起来就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
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果然颖考叔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总统林肯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
”想让自己成就更大一点,首先就得让自己的“野心”更大一点。
一个人有点“野心”并没有错,而且做任何事情还必须有点“野心”,“野心”是成就事业的最有力的保证。
就像那句名言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野心”其实就是雄心,就是理想,就是奋斗目标。
谭盾刚到美国的时候,经常和一个黑人琴手在闹市区卖艺,那是个很能赚钱的谋生手段,可谭盾最终却放弃了。
因为他的“野心”是成为一个音乐家,而不只是一个浪漫的流浪歌手,所以他选择了去大学深造。
10年后,当他再次路过那闹市区时,发现昔日老友仍在那儿卖艺,而他自己当时已是个国际知名音乐家了。
可以说,“野心”造就了谭盾这个音乐家。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盲人教育大臣戴维,在幼儿园的梦想就是要当一个教育大臣,最终梦想变成现实了。
他给世人的忠告就是:只要有“野心”,加上不断地努力,你就能能梦想成真。
拿破仑个子矮小,貌不惊人,也没有高贵的门第与良好的教养,青年时代穷困潦倒,往往整日饥肠辘辘,不得不挖空心思去弄几个小钱花花。
但他后来却将整个欧洲搅得天翻地覆。
他参加的战争、获得的胜利、进军的行程、征服的土地、杀戮的人数、进行的改革,比历史上任何人(包括亚历山大大帝及成吉思汗)都多。
这一切,都源于他那比天还大的“野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中国古人的这句话,与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就是做人做事必须有点“野心”!
元帅只能是极少数,不是想当元帅就都能成为元帅,但是一个根本没有想过当元帅的人,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元帅,甚至连班长都当不了。
戴高乐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达到的地方。
这正如跳高运动员,他们目光注视的地方,肯定是横杆之上的地方,所以才激励他们不断征服新的高度。
同样,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具有要做出伟大的事情的“野心”。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
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
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
驴子感慨地说:“老兄,你做成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真了不起,我是连想都不敢想啊!”老马说:“老弟,其实我们走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野心”,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取经的任务,所以能够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前进,最终完成了这千秋伟业。
而你呢?没有做事的“野心”,整天就知道围着磨盘打转,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野心”就是一种强烈的欲望,一个人是否具有做成某件事情的“野心”,决定了他最终能不能做成这事情。
进一步说,任何事情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要打折扣的,所以,一个人做事就必须要有点“野心”,这是事情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做事情有点“野心”,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旺盛的斗志,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能够充分挖掘生命的潜力,如此一来,成功不就很容易了吗?
如果没有“野心”,就会胸无大志,就会在随波逐流中找不着北,就会在麻将、电视、闲聊中浪费生命,最终碌碌一生而毫无作为。
美国总统林肯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
”想让自己成就更大一点,首先就得让自己的“野心”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