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精品

合集下载

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
估报告制度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为保证实验室涉及的病原微生物对环境、人员和仪器等的危害得到及时评估,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等有关检测活动的危险评估,或者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后对病原微生物可能给人或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

职责:
1.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本科室开展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危险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2.进行危险评估的人员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和科学文献的新
信息,跟踪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3.负责将该制度上报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通过委员会讨
论并批准该制度,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以使其掌握该制度并落实实施。

具体要求:
1.掌握初筛实验室需要评估的内容,包括HIV的病原学、传播途径、危险程度分级、实验室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因素分析,安全保障措施等。

2.确定实验室风险评估的目的,掌握评估范围涉及到的病
原微生物、物理、化学、辐射、防护用品、环境等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同时结合实验室的工作特点、仪器使用,打包评估。

3.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实施实验活动之中,在使用之后
还要进行定期的阶段性评估。

4.制定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评估报告单,并对存在的风险及时填写报告单。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01
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
02
真菌:如曲霉菌、念珠菌等
03
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
04
其他:如朊病毒、类病毒等
05
危害程度分级
轻度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轻微影响
中度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重度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风险评估步骤
风险评估指标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报告撰写
风险控制
评估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效果
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
评估结果
风险等级
低风险:病原微生物危害较小,可采取一般防护措施
中风险:病原微生物危害中等,需采取加强防护措施
02
高风险:病原微生物危害较大,需采取严格防护措施
01
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02
加强实验人员培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03
定期进行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04
感谢您耐心观看
极高风险:病原微生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特殊防护措施
04
应对措施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人员安全
定期进行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及时采取措施
加强实验室消毒和废弃物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提高实验人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5.
4.
3.
2.
1.
改进建议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3
2
1
4
5
评估方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害评估课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害评估课件
包括实验室的空间、设施与 设备等能满足生物平安的需要, 确保所开展的实验活动平安进行。
2. 制定相关操作或管理规程
微生物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程序; 微生物保藏、运输、灭活、销毁程序; 潜在危害分析与意外事故处理程序; 人员培训、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测程序。
3. 提供相关病原微生物的背景信息
(四) 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 环境的存活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病原 微生物的传染性,特别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病原体。
稳定性评估: ◙ 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 ◙ 对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五) 被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浓 度和剂量的影响
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剂量与可能产生 的危害程度密切相关;
危害评估需要获得不同的实验操作、不同的样 本类型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剂量,以 此来判断危险性的大小。
如果实验涉及体积较大的样本或浓度较高的病 原微生物制品,那么需要提高防护水平。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目的
根据在实验活动中病原微生物 可能对个体或群体造成的危害大小, ①制定相应的平安防范制度和操作 程序,②选择相应等级的生物平安 实验室及设备配置,③实验人员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使用相符的平 安防护装置,到达确保实验工作人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用途
1. 确定所需的生物平安防护水平
真菌: 粗球孢子菌、马皮疽组织胞浆菌、荚 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4类
Prion: BSE病原等 5类
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
管理条例
第 能够引起人类
一 或者动物非常

严重疾病的微 生物,以及我
国尚未发现或
者已经宣布消
灭的微生物。
美国生物平安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是评估该微生物引起人类 感染轻重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导致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病 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强弱不 同,即使同类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毒株也还可以有不同强度的致病 力,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宿主类型、病 原微生物不同的种、型、株;可导致机体产生病变的数量、入侵部 位、繁殖速度、是否产生特异性毒素、在体内的定位等。微生物对 感染个体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体质、免疫状态以及对该病原微生 物的易感性有关。
2004年4月北京、安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调查发现疫情 来自实验室内感染,引起实验室感染的环节为病毒灭活不彻底。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非典 病毒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 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发现人员健康异常 情况未及时上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副主任杨晓光等因对 非典病毒管理不善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引咎辞职。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的主要依据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的最重要依据是“病原微生物的危 害程度分类”。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是基于微生物的致病 性、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做出的分类。国内外都已形成规范性的 法律文件。
我国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按危害
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第一类危害程度最高,第一、二类病 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那些“我国尚未发现或者 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被列为一类病原微生物,第四类危害程 度最低, 即由第一类至第四类微生物的危害程度是递减的。我国 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4)对微生物的危害 也有一个分类,其分类等级与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2004)基本一致,将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由1级至4级危 害程度递增。

最新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精品课件

最新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精品课件
生严重型临床传染病死 亡。
第十三页,共31页。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pínɡ ɡū)的 要素
3)自然传播途经。
4)病原微生物在环境(huánjìng)中的稳定性。
5)病原微生物的宿主。
6)从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中得到 的信
息。
7)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2、拟从事实验活动的危险分析:
4.2.3血清学检测:血清未灭活前,检测麻疹 病毒抗体,需在BSL-2实验室内进行;血清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麻疹病毒危害评估(pínɡ ɡū)报告
4.3 拟从事实验活动的危险性分析(fēnxī) 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4.3.1 标本采集
4.3.1.1 咽拭子:采集时近距离接触患者, 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引起感染, 操作者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服、口 罩、帽子、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B类:其它危害程度二类病原菌的样本和 第十一页,共31页。
有关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真菌 (zhēnjūn)的说明
三、其它说明:
1、一般情况下对现场和临床的未知样本检测应 在二级以上生物安防
护级别的实验室进行,但此项工作仅限于对样本中 病原菌的初步分离鉴
定,一旦病原菌初步明确,应按病原菌的危害类别 将转移至相应级别的
有关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真菌zhnjn的说明1一般情况下对现场和临床的未知样本检测应在二级以上生物安防护级别的实验室进行但此项工作仅限于对样本中病原菌的初步分离鉴定一旦病原菌初步明确应按病原菌的危害类别将转移至相应级别的2霍乱属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流行株按第二类管理其菌株或活菌培养物运输包装分类属a类
1、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式启用前 2、收集的资料(zīliào)表明所从事的病原微 生物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3)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3)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提供了对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的评估,旨在识别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2. 评估方法评估包括对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进行调查,检查实验室是否有适当的控制措施和安全设施,以及评估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情况。

3. 病原微生物类型和数量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信息和样本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实验室中:菌落总数(CFU/g),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原微生物数量在合理范围内,但对于某些病原微生物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

4. 控制措施和安全设施实验室内部有适当的控制措施和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标志和防护用具,用于控制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暴露。

5. 员工培训和意识实验室员工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和控制措施,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操作实验室中的设备和工具。

6. 建议和措施为了进一步降低病原微生物危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病原微生物数量的监测,并根据结果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 增加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病原微生物风险的认识和意识。

- 确保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消毒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

- 鼓励员工遵守和执行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提供相应的奖惩机制。

7. 结论实验室的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结果显示,实验室已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病原微生物的风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降低这些风险。

以上建议和措施仅供参考,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执行适用的安全管理计划。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已修改)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已修改)
• 危害程度由4级至1级递减。
•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
五、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依据
•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是危
害评估的主要依据。某种病原微生 物危害程度高低主要产生的相对危 害程度的大小,应取决于它对个体 和群体感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因此要根据各自不同实际情况作 出科学的恰如其分的评估。
第一 类
BSL4
ABSL -4
BSL3
BSL2
A
UN2 814
布尼亚病 毒科
第一 类
BSL3
ABSL -3
BSL3
BSL2
BSL1
A
UN2 814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表2.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
病原菌名称 序 号 危害 程度 分类 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大量活 菌操作
疯牛病
第二类
BSL-3
ABSL-3
B
需要有134℃高压灭菌条件
人克-雅氏 病 吉斯特曼斯召斯列综 合征 Kuru病
第二类
BSL-2
ABSL-3
BSL-2
B
UN3373
需要有134℃高压灭菌条件
第二类
BSL-2
ABSL-3
BSL-2
B
UN3373
需要有134℃高压灭菌条件
4 5 6
Kuru disease
二、目的、意义和用途
(3)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工作中收集的许多
相关信息,对于实验室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 价值,需要学习掌握。 (4)通过评估我们能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检 测时在实验条件、人员、设备等各方面是否符合 生物安全管理要求,该项操作的安全是否能得到 保证等问题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5)通过评估我们能清楚地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 本生物特性以及它的改良性、传播途径、感染途 径、治疗措施的现状。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模版)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模版)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模版)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单位名称: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实验活动简述:本评估表用于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风险。

下面的内容将涉及实验级别、病原微生物特征、预防和治疗措施、实验室感染报道、设施设备因素等方面。

实验级别:请在相应的方框中打勾。

病原微生物特征:请填写病原微生物名称、危害程度分类、对人感染剂量、传播途径、环境中的稳定性、消毒、灭菌方法等信息。

预防和治疗措施:请填写是否为人畜共患病原体、治疗药物、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媒介、接触、母婴传播、性传播、稳定性等信息。

实验室感染报道:请填写是否有实验室感染报道。

实验活动的评估:请填写实验活动标准、操作程序、应急预案、样品类型、感染因子的浓度、一次操作最大样品量、感染性物质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气溶胶防范措施、溢洒风险、锐器使用、涉及遗传修饰生物体、动物感染实验、废物处理程序等信息。

设施设备因素评估:请填写危险化学品、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压力蒸汽灭菌器、离心机、实验室符合标准要求、年检周期、灭菌效果验证、手防护装备、躯体防护装备、乳胶手套、特殊手套等信息。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各种个体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这些装备包括医用白大衣、手术服、连体服和隔离衣等。

同时,医用防护口罩、半脸式面罩和全脸式面罩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是个体防护装备中的重要一环。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装备是一种常见的防护装备。

但是,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适合性检验,以确保其能够有效防护。

眼面部防护装备也是必须的。

这些装备包括眼镜、护目镜和防护面罩等。

此外,足部防护装备也不能忽视。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使用压缩气体或液氮时,需要额外的正压防护装备。

在使用这些装备前,需要先进行合格性检验。

此外,在医疗工作中,一些设备的合格性也需要检验。

例如,摇床、培养箱等设备以及废物、废水处理设备都需要进行检验。

防护区的密闭性、压力、温度与气流控制也需要检验。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已修改)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已修改)

• 八、我市的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情况
一、病原微生物试验活动危险度评估的定义
• 危险度评估:是在对某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其
操作程序或实验活动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它 应该建立在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传播 的宿主范围、致病性等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对 于未知病原微生物,可以在对已知病原体特性 的了解基础上根据有限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 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等作出可能性的判断,根据 可能性采取进一步的评价。危险评估可以借助 多种方法进行,其中重要的是专业评估,应由 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实验室或项目负责人、各 类有关的专业人员共同进行。
二、目的、意义和用途
(3)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工作中收集的许多
相关信息,对于实验室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 价值,需要学习掌握。
(4)通过评估我们能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检 测时在实验条件、人员、设备等各方面是否符合 生物安全管理要求,该项操作的安全是否能得到 保证等问题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病原菌名称
危害 程度
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运输包装分 备 注 类e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大量活 动物感 样本检
菌操作 a
染实验b
测c
非感染性 材料的实 A/B
验d
UN 编号
1
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芽孢杆菌
第二 类
BSL-3
ABSL-3
BSL-2
BSL-1
A
பைடு நூலகம்
UN
2814
2 Brucella spp
2 fever virus 热病毒 (Xinjiang (新疆
布尼亚病 第一 BSL- ABSL BSL- BSL- BSL-

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害性评估报告

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害性评估报告

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害性自评报告为加强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确保危害性物品不外泄、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我科室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病原微生物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对实验活动危害性进行了评。

现汇报如下:一、危害程度分类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评估本实验室是以维护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为目的,对食品、药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等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室。

生物源危害主要是由各种检验标本中的微生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具有潜在危险性,可能引起实验室感染;本科室还进行一定数量的各种条件致病性细菌及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工作,工作过程存在病原微生物对实验人员、环境污染的风险;此外实验室还存在触电、火灾、化学品腐蚀、偷盗等危险。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检验科不涉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高致病性微生物的菌、毒种的保藏,通过采用一定防护措施就能起到控制感染风险的作用。

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按二级实验室(BSL-2)生物安全要求。

二、实验人员和实验室安全防护的一般要求1. 实验区内食用食物、饮料及其它危害评估及防护(1)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2)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2.使用化妆品危害评估及防护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

3.吸烟危害评估及防护(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2)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4. 实验中眼睛和面部的风险评估及防护(1)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面罩。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实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实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实例在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之前,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必须进行一项风险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实验目的和方法本实验旨在研究某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致病机制。

实验方法包括培养病原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以及进行感染性实验等。

二、风险评估1.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可能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

在实验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可能会通过实验人员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2. 实验操作风险:实验人员在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时,可能会发生操作不当、事故或意外,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泄漏、扩散或传播。

3. 实验设备风险:实验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操作不当的风险,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泄漏或扩散。

4. 实验环境风险:实验室环境条件的不合理或不稳定,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可能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

三、风险控制措施1. 实验室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使用规范、实验人员操作规程、实验室卫生消毒措施等。

(2)配备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 个人防护措施:(1)实验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实验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

(2)实验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人员,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 实验操作措施:(1)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和泄漏。

(2)在进行感染性实验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4. 实验设备措施:(1)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病原微生物泄漏。

(2)定期进行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消毒,保证实验设备的清洁和安全。

5. 实验环境措施:(1)保持实验室环境的稳定和适宜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以保证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受到控制。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危险评估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危险评估
2动物感染实验: 指以活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的实验。
实验活动名词解释说明
3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
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 作。 4灭活材料的操作:
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 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 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5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3.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通过 接种疫苗或给予抗血清的预防(被动免疫);卫生 措施,例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动物宿主或节肢动 物媒介的控制。
4.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被动 免疫、暴露后接种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 物和化学治疗药物,还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能 性。
2样本检测:包括样本的病原菌分离纯化、药物敏感性实验、 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涂片、显微观察 等初步检测活动。
3霍乱弧菌:因属甲类传染病,流行株按第二类管理,涉及 大量活菌培养等工作可在BSL-2实验室进行;非流行株归 第三类。
• 《名录》对列入的病原微生物操作作出 了最基本的法规要求,但不可能涵盖所 有的实验活动。各单位应根据实验活动 的具体情况,对实验活动的危害进行再 评估和实时评估,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 施,确保生物安全。
第三类74种,第四类6种;
2) Prion 6种: 第二类 5种,第三类 1种;
3) 细菌等155种:第二类10种,第三类145种;
4) 真菌59种: 第二类 4种,第三类55种。
病原微生物名录 特点
1) 科学实用,中西结合—— 明确了不同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明确了运输包装分类(A类和B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实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实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实例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探究其细菌学特性。

同时,通过对潜在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保护环境。

二、实验所用病原微生物本次实验所用的病原微生物为大肠杆菌,其为常见的肠道细菌,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感染病菌。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2.仪器设备:安全柜、显微镜、平板计数器、离心机等。

3.试剂:乙醇、甲醛。

四、实验风险评估1.感染风险分析本次实验所用的病原微生物为大肠杆菌,该细菌常见于肠道中,如果无意中接触或者误食,可能会引起人体感染。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注意洗手卫生和实验场所的消毒,以避免实验操作中的感染风险。

2.毒性分析大肠杆菌一般不会引起人体严重的中毒,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培养基、试剂或仪器设备未经消毒,可能会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从而引起中毒。

因此,在实验操作前,要先对实验设备和试剂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实验操作中的交叉感染。

本次实验操作涉及到培养基和微生物的传播,如果不注意操作规程,可能会污染实验场所,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在实验操作前,要对实验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实验操作中的环境污染。

五、安全操作指南1.操作前洗手在操作前,工作人员要彻底洗手,避免病原微生物在实验操作中,通过手部传播风险。

2.佩戴防护手套在实验操作中,工作人员应该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细菌或感染源。

3.使用消毒剂在实验操作前,要对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

4.注意环境卫生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实验场所的环境卫生,避免环境污染和实验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5.及时清理和处理废弃物实验操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细菌培养物要及时清理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风险。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起草人: 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审核: ________________
EHS审核: 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其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控制措施:
所有进入微生物检测室的人员均应经过相应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

培训设备的原理及使用,让每个人合理的使用设备,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减少感染的风险。

4.4环境因素
实验室也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文件供操作人员使用,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若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标识不清晰瞩目,造成设备的混用,交叉污染,増加感染的风险。

控制措施:
1)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设置责任人,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仪器使用者如实记录使用情况。

2)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标识》的要求,每个设备均设置相应的警示和运行标识,防止混用。

3)垃圾废物严格按照实验室垃圾废物处理执行,所有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不能作为可利用废物处理或变卖。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精品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精品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是生物安全的核心工作,对于保证生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毒力、致病性、生物稳定性、传播途径、传染性、地方流行性、实验室的性质和职能、涉及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疫苗及治疗方法的可用性2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用途选择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管理规程等3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微生物特性、设备和操作程序、动物模型、屏障设备和设施、实验室相应的管理等等第一节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主要依据1 .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越强,导致的疾病越严重,其等级越高。

2 .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受到当地人群已有的免疫水平、宿主群体的密度和流动、适宜媒介的存在以及环境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措施包括:通过接种疫苗或给予抗血清的预防(被动免疫) ;卫生措施,例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动物宿主或节肢动物媒介的控制。

4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措施包括:被动免疫、暴露后接种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化学治疗药物,还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能性。

按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该名录除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除进行危害程度分类外,还规定了其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

二、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及其对应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是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关系是相对应而非“等同”的。

在确定所从事特定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所使用病原微生物所属的某一危害程度分类来机械地确定所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列出的微生物实验操作应采取的是最低防护水平第二节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相关因素在实验室工作中,通常应根据危害程度分类,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为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通常根据特定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以及实验活动内容,以确定拟采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然而,危害程度类别相同的不同种病原微生物对人可能产生的危害也不一定相同。

应关注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在进行不同实验活动时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同。

综合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及所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可能产生的危害,得出实验活动风险评估的结论。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的应包括以下要素:(一)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浓度所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密切相关,对病原微生物操作的危险性通常涉及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样本的类型,临床样本检测操作的风险小于样本培养。

如实验操作涉及体积较大的样本或浓度较高的病原微生物制品,或实验可能产生较大量的气溶胶,或操作本身危险性较大,则需要额外的预防措施并加强防扩散装置的防护水平。

1.待检样本所含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在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或鉴定时,样本所含病原微生物浓度相对较低。

应根据样本来源(确诊、疑似或一般病例)等相关背景资料、临床样本种类(组织、血液、痰液或体液等)、样本的体积及病原微生物含量和待检样品数量等进行分析,判定其风险性。

2.浓缩样本所含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实验室在病原微生物扩增培养、浓缩或使用纯培养物进行相关实验时,病原微生物相对浓度扩大,其风险也会增加,应根据病原微生物培养特性等相关资料以及实验要求,评估可能使用的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体积以及样本数量。

3.操作超常规量(如大量抗原提取制备)或从事特殊活动“浓度较高的病原微生物制备品”是指病原微生物的体积或浓度,大大超过了通常进行的检验、鉴定、分型或小量抗原制备所需要的量,如进行大规模发酵、抗原和疫苗的生产以及在各种商业和研究活动中,增殖和浓缩需要处理大量“生产数量”级的病原微生物。

操作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可能造成危险性增加,所以对于任何指定的病原微生物,不可能将“生产数量”限定为有限的体积或浓度。

3.1重要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

3.1重要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
可以预防和但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支持并抗病毒治疗。
56
人疱疹病毒6
第三类

可致病
血液,唾液
不稳定

儿童玫瑰疹,霍齐金病,多发性硬化等相关。
可以预防和但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治疗:支持并抗病毒治疗。
57
人疱疹病毒7
第三类

可致病
血液,唾液
不稳定

可能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相关。
可以预防和治疗
治疗:先锋霉素,,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
11
霍乱弧菌
第二类

条件致病菌
粪口
环境中可存在3周

可从无病症到致死性腹泻。
可以预防和治疗
预防:疫苗。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2
类志贺气单胞菌
第三类

条件致病菌
伤口、呼吸
环境中稳定存在
人和动物
腹泻,伤口感染,败血症,呼吸道与眼部感染。
可以预防和治疗

细菌性痢疾
可以预防和治疗
预防:疫苗。治疗:喹诺酮类,头孢类等抗生素。
7
迟钝爱德华菌
第三类

条件致病菌
泌尿、生殖
冷血动物体内稳定存在
人和动物
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染,脑膜炎,败血症
可以预防和治疗
治疗:抗生素敏感性不可预测〔须做药敏〕
8
变形菌属
第三类

条件致病菌
泌尿、伤、血液
环境中稳定存在

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染,脑膜炎,败血症。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与注射疫苗。治疗:支持并抗病毒治疗。
60

4-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李建东

4-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李建东

实验室活动风险评估
生物安全风险
事故发生前 事故发生后
可能性 可能性
事故
结果 结果
影响事故能否发 生的因素,eg:
1、病原特性 2、活动特征 实验室活动 生物安全措施
影响严重程度或事 故的因素,eg:
1、病原特性 2、宿主特性 3、防治措施与手段
生物安保风险评估
生物安保风险
事故发生前 事故发生后
可能性 可能性
几乎不引起健康工作人员或动物疾病。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
第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 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 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 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
传播途径
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相同,主 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母婴传播。 – 围产期孕妇感染,可在生产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 儿,但少见。 – 怀孕期间可由母亲传给胎儿,即宫内传播。 – 尚未发现经母乳喂养传播(流行区仍可哺乳)。 经性传播。 输血传播。 实验室感染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产生气溶胶的潜力。 数量。 浓度。 病原微生物环境中的稳定性(固有生物衰减率)。 实验活动类型(如:体外、体内、气溶胶传播研 究等)。 • 重组微生物的制备与使用(如:重组毒力因子或 毒素编码基因、宿主范围改变、致瘤性、复制能 力、返祖能力)。 • • • • •
风险防范与管控
• 开展特定病原体实验室 活动风险防范与管控需 考虑的因素包括:实验 室环境工程、操作程序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与 身体条件等 • 防护水平应与所开展诊 断、研究、临床、教学、 生产等活动的要求和规 模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是生物安全的核心工作,对于保证生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毒力、致病性、生物稳定性、传播途径、传染性、地方流行性、实验室的性质和职能、涉及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疫苗及治疗方法的可用性
2.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用途
选择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管理规程等
3.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
微生物特性、设备和操作程序、动物模型、屏障设备和设施、实验室相应的管理等等
第一节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主要依据
1.微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越强,导致的疾病越严重,其等级越高。

2.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受到当地人群已有的免疫水平、宿主群体的密度和流动、适宜媒介的存在以及环境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
措施包括:通过接种疫苗或给予抗血清的预防(被动免疫);卫生措施,例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动物宿主或节肢动物媒介的控制。

4.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措施包括:被动免疫、暴露后接种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化学治疗药物,还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能性。

按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该名录除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除进行危害程度分类外,还规定了其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

二、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及其对应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是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类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关系是相对应而非“等同”的。

在确定所从事特定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所使用病原微生物所属的某一危害程度分类来机械地确定所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列出的微生物实验操作应采取的是最低防护水平
第二节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相关因素
在实验室工作中,通常应根据危害程度分类,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在通过风险评估工作来确立适当的生物安全水平时,除了危害程度分类,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因素,应收集与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有关资料以及将进行的相关试验的信息,并作为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病原微生物的相关信息,可从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教科书或相关专业杂
志、网络上获取。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凡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都是致病生物,导致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强弱不同,即使同类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毒株也还可以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低感染剂量就可导致发病,同一微生物感染数量越大,其暴露的潜在后果也越严重。

病原微生物对感染个体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体质、免疫状态以及对该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有关。

二、暴露的潜在后果
暴露以后,后果的轻重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机体的抵抗力,不同属、种、亚种、型的病原微生物,甚至不同株的病原微生物,其致病性各异。

同时还取决于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当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而病情则较为严重;反之,则潜伏期较长而病情较轻,或不发病。

不同个体被传染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结局,最轻的不出现任何症状、最重的发生严重型临床疾病而死亡。

对暴露的潜在后果评估,应参考教科书并收集相关资料,突出个体传染过程与结局。

个体传染过程与结局:
1.隐性感染或不显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2.显性感染或临床传染病
3.是否出现个体最严重的结局,发生严重型临床传染病而死亡
4.是否出现个体间的传播
三、自然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血液、母婴、虫媒、土壤等途径传播。

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一定相同,同一种传染病在各个具体病例中的传播途径也可以不同,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有一种以上的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引起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气溶胶是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最重要因素。

四、操作所致的非自然途径感染
因实验操作而造成非自然途径感染的机会是很多的:
1.对感染性材料的清除污染和处理可能导致手污染;
2.微生物操作中释放的较大粒子和液滴(直径大于5μm)会迅速沉降到工作台面和操作者的手上,由于手被污染而导致感染性物质的食入或皮肤和眼睛的污染;
3.破损玻璃器皿的刺伤,使用注射器操作不当可能扎伤而引起经血液感染;
4.血清样本采集时可能喷溅和气溶胶可产生呼吸道感染或误入眼睛而发生粘膜感染;
5.进行动物实验时被动物咬伤、抓伤可导致感染。

五、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

病原微生物为了维持其种系的生存,可凭借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应对外界不利的环境。

不同的微生物的稳定性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应考虑其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其对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所操作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密切相关。

对病原微生物的操作的危险性通常涉及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样本的类型(纯培养物、固体组织标本、血标本、痰标本等)以及实验操作等因素。

生物安全委员会必须对要进行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估,选择与危险性适合的操作技术、防扩散仪器和设施,而不需考虑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的体积和浓度。

七、病原微生物的宿主
应确定拟操作病原微生物的宿主,同时应注意收集该病原微生物对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的感染性的相关资料。

八、从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中得到的信息
在某些病原微生物或待检样品危害程度相关背景信息量不足时,应尽可能从病人医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以及样品来源地收集有用的信息,同时可以利用动物致病性、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研究数据获取对风险评估有用的信息。

九、拟进行的实验操作
应预先确定拟进行的实验项目;实验操作中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步骤;在处理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性材料时是否使用可能产生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搅拌机、离心机、匀浆机、振荡机、超声波粉碎仪和混合仪等设备。

十、涉及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实验
动物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正常传播途径,使用的容量和浓度,接种途径,能否和以何种途径被排出。

关于动物实验室中使用的动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动物的自然特性,亦即动物的攻击性和抓咬倾向性;自然存在的体内外寄生虫;易感的动物疾病,播散过敏原的可能性等;对使用野外捕捉的野生动物应考虑潜伏感染的可能性。

十一、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
应收集拟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治疗与预防措施资料,确定是否有有效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化学药物和抗血清等治疗药物和其他与该疾病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否有针对该传染病的疫苗,同时应考虑该疾病是否有典型的体征和可靠的诊断试剂,以用于疾病监测,在查出可能感染时能及时进行有效的隔离与预防。

此外,还应考虑“当地”是否有条件进行上述有效的预防或治疗。

十二、工作人员的素质
应对所有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包括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个人心理素质、健康状态等,对实验室管理者还应进行管理能力与处理紧急事故能力的测评。

第三节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原则
对于同一病原微生物而言,从事不同的实验活动,操作者接触微生物的数量、浓度、可能的感染途径是不同的,一旦暴露,其后果也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实验活动均应进行风险评估,以指导操作者采取合适的生物安全防护。

一、含已知的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对使用已分离并鉴定的,或来源清晰的购买或赠送的病原微生物,可根据对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研究、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以及相关教科书或其他资料进行风险评价。

二、含未知的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在待检样品信息不足时,可以利用病人的医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发病率和病死率资料、可疑的传播途径、其他有关暴发的调查资料)以及有关标本来源地的信息,帮助确定处理这些样本的危害程度,同时应当谨慎地采取一些较为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