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合集下载

(精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精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查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最近,笔者对桃江县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

现实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无法为群众所掌握,也无法很好地转化。

目前,农业先进县不是缺乏技术和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

大部分技术干部都留在他们身上,职能发挥不好。

只有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传递到千家万户和各种生产环节,才能整合科技成果的开发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低效率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去年,该县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和“双底”油菜品种种植面积,推广免耕耕作制度,推广畜禽和鱼类配套饲养技术,增加经济效益约5200万元。

据对18个科技普及较好的村的调查,人均日纯收入从过去的15元增加到现在的30元,种田纯收入可以高于从事二三产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效率低的矛盾,稳定农民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的积极性。

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以户为主”条件下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为传统农业改革提供模式。

如何在家庭生产的契约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将科技网络延伸到村、组、户,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要求。

如果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与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实验总结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不仅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粮食高产区农业科技服务滞后。

1.虽然有制度,但是组织配置本末倒置。

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设置不理顺。

目前县级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无法协调好四个站(粮油站、经站、土肥站、植保站)、一个(农学院)、一个学校(农校)之间的关系。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范文最新推荐------------------------------------------------------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

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阶段,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的农技服务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问题,其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

为此,我们通过现状分析,就如何加强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一、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表现 1、农技服务的组织配置比较健全,但网络布局存在残破断层现象。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县的农技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县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县分片区设立了7个片农技站,各乡镇设立了乡级农技站,村级设置了专职或兼职农科员,村民小组建立了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三级一户”金字塔形的农技服务体系。

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农业生产服务指导工作,片农技站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农业服务工作,各乡镇农技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负责各乡镇的农业行政管理及农业生产指导工作。

整个体系结构较为紧凑,农技传递渠道比较畅通,从而为全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全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发生了1 / 7很大变化,原来维系的网络结构受到了冲击。

一是县派农技干部断源。

.yBaSK.m2003年,县农业局根据政事分设、政企分开的政策要求率先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有经营机构全部剥离脱钩,撤消了原有的片农技站,取消了对各乡镇农技站农技干部的派遣,全局事业干部进行了重新定编,由原来的272人缩减至79人。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农业领域科技服务的需求和现状,以及
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调查农业生产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情况,包括农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2. 农业科技服务现状:调查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服务内容,了解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布局和分工。

3. 农业科技服务创新:调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情况,包括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创新、机构创新等。

4. 农业科技服务师资队伍:调查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的情况,包括数量、专业背景、培养体系等,了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实力和能力。

5. 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支持:调查政府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情况,包
括政策文件的出台和财政支持的情况。

6. 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调查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与农业生产主体的需求是
否匹配,以及供给机构的服务满意度如何,了解供需矛盾和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调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的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开展调查时,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座谈
会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农业科技服务体
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农业生产的进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别开农技服务。

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靠于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尽管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时期,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别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县的农技服务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咨询题,其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受到了严峻妨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赋予高度关注。

为此,我们经过现状分析,就怎么加强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考虑。

一、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表现1、农技服务的组织配置比较健全,但络布局存在残破断层现象。

经过二十余年的进展,我县的农技服务组织机构别断健全,县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县分片区设立了7个片农技站,各乡镇设立了乡级农技站,村级设置了专职或兼职农科员,村民小组建立了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三级一户”金字塔形的农技服务体系。

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农业生产服务指导工作,片农技站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农业服务工作,各乡镇农技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治理体制,具体负责各乡镇的农业行政治理及农业生产指导工作。

整个体系结构较为紧凑,农技传递渠道比较畅通,从而为全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全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别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维系的络结构受到了冲击。

一是县派农技干部断源。

20xx年,县农业局依照政事分设、政企分开的政策要求领先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有经营机构全部剥离脱钩,撤消了原有的片农技站,取消了对各乡镇农技站农技干部的派遣,全局事业干部进行了重新定编,由原来的272人缩减至79人。

二是乡村农科员断档。

20xx年,全县启动乡镇农技站改革,因种种原因使得乡镇农科员定编工作难以及时到位,导致基层农科员转岗流失。

关于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调查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成为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某某县位于某某省中部偏南地区,是农业大县,也是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节点之一。

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我们将深入了解某某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以期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问卷调查1.设计问卷内容和形式,以了解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了解和需求以及对体系的评价;2.分发问卷,覆盖县内各乡镇及村庄,共计发放500份;3.收集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2.实地走访1.选择县内3个占农村人口较多、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乡镇进行走访;2.了解当地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等建设情况,并与相关机构进行交流;3.了解当地重点农产品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推广情况,并调研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

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了解情况1.了解得较为全面:5.3%2.大致知道:20.2%3.有所耳闻:43.6%4.完全不了解:30.9%2.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需求和期望1.想了解技术和方法,但找不到相关人员和机构提供服务:32.2%2.希望有更多的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技人员来引导生产:26.3%3.没有太大需求或期望:19.8%4.希望科技服务能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提高产量和质量:21.7%3.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评价1.完全满意:4.9%2.比较满意:25.7%3.比较不满意:43.9%4.完全不满意:25.5%实地走访结果1.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建设情况1.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县内9个乡镇均设立有代表点;2.中心主要提供种植、养殖、农机使用、农业节水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3.部分代表点建设较为简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样的前提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如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我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多个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员,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人员组成、工作任务、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等方面。

下面是调查的主要结果和分析。

一、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人员组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许多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人员构成较为单一,主要是高校毕业的农学和生物学专业学生,这些人员专业技能较为齐全,但缺少实践经验。

此外,一些机构也雇用了退役军人和农民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但人数较少。

因此,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需要招募更多拥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工作任务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农技指导、技术培训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

在具体服务中,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的生产特点,开展更为精细化的服务。

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服务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会受到政策方针的影响,例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秉持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益等。

此外,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

四、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服务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以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

然而,在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也需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开放,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

结论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的农业发展,但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员的招募、工作任务和服务对象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需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最近,笔者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桃江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

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

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双底”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5200万元。

据18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15元提高到现在的30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

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抓手。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农技人员短缺、农技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对策。

一、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引进目前,我国农技人员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农技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农技服务难以覆盖到每一个农户,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会受到瓶颈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培训可以在农村地区成立技术培训机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技人员的专业能力。

引进则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吸引外来的优秀农技人才,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二、强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筑一座完整的服务体系是农技服务工作的灵魂所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注重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扩大其服务领域,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2)加强农技服务站的建设。

增加农技服务站的数量,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3)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加强科技服务,为农业提供更高效,更节约成本的种植技术。

(4)加强农技畜医服务。

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畜牧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农业畜牧业的服务和支持同样需要加强。

三、提高农民对农技服务的认知度提高农民对农技服务的认知度,是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因此,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农民的认知度:(1)增加农技宣传的力度。

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农技服务的重要性,并贴切的向农民普及相关的服务知识。

(2)开展技术培训活动。

农民需要技术的指导和引导,因此需要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农技服务的认知度。

(3)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以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系部名称:食品系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年级:级班级:02班姓名:高小云学号:实践时间: 8月4日至年8月6日共 3天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1、学历和职称结构。

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

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

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当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

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

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五篇范文)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五篇范文)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五篇范文)第一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重新架构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思路。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由公益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准公益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经营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体系五大部分组成,体系内各系统应做到有机配合,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体系构架;创新平台;公共产品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一)发展历史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农牧生产的诞生而萌芽。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即1951~1957年为体系形成期,从1951年华北、东北地区首先试办农技推广站开始,到1957年,全国逐步建立起“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和技术员为骨干”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1958~1977年为起伏波动期,由于受政治运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技推广体系由解体-恢复-再解体-再恢复,到1969年创建“四级农科网”,1974年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1978~1998年为改革发展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是以农技站、种子站、植保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和土肥站等专业站得到发展,逐步形成了五级技术推广体系,二是农民自发的科技服务组织,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开始创建;1999至今为改革创新期,体制和机制创新是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新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如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专业协会和研究会等。

(二)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中国的农村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相反出现了“断线、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新兴的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新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的折射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无论是服务规模、辐射面,还是服务效果、影响力,都无法与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相媲美。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为更好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纵深推进我县“六大建设”,实现赣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和县农业局精神,笔者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全面了解我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破解方法,为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从而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1、机构设置:赣县农业局是赣县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

局机关内设人事秘书股、政策法规股、财务审计股,下设畜牧水产局、蔬菜生产办、农村能源办等三个副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及农技站、农经站、种子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农业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七个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在全县19个乡镇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村经济管理站,在全县设立了9个动物防疫检疫区域站。

2、人员经费:局机关实有公务人员17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事业人员28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获中级以上职称的有6人;聘用制干部8人,技术工人8人,获中级以上职称工人5人。

乡镇农技站实有人员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人(其中农艺师5人,助师50人,技术员4人),聘用制干部10人,技术工人7人。

乡镇农经站实有人员22人,乡镇防检站现有人员51人。

全系统有工作人员194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5-50岁63人,50岁以上19人),均为财政全额拨款。

3、管理体制:为理顺管理体制,1996年5月,根据《农业部关于落实乡镇推广机构“三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人发[1996]8号精神,我县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财、物划归县农业局管理,但由于乡镇农技站当时无住房,工作又在乡镇,当地政府有意见,所以在1999年5月份起乡镇农技站人员工资又返回乡镇财政所代发。

2024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2024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2024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本文从农业科技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及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农业科技服务主体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和农业企业等。

这些主体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

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服务的直接参与者,他们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农业科技服务内容农业科技服务内容是农业科技服务的核心,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品种培育:培育适应不同环境、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技术推广: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科学施肥: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病虫害防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产品的危害。

农业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

三、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是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内容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现场指导: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培训讲座: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等形式,向农户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

媒体传播: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

示范园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果,引导农户学习和应用新技术。

线上线下结合:结合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及到科技人员的组织和培训、科技信息的传递和推广、科技服务的提供等多个方面。

下面就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总结。

一、科技组织和培训科技组织是推动农村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

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服务组织,成立了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建立科技服务网络体系。

各个层级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相应设立了农技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岗位,招募和培养专业的科技人员。

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这些科技人员通过培训课程和现场指导,向农民传授科学种植、兽医技术、农机使用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还通过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书、编写农技宣传资料和举办技术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提供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这些科技组织和培训的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养,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二、科技信息传递和推广科技信息传递和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科技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农业科技园和农技推广站来实现。

这些科技推广机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信息传递给农民。

通过卫星通信、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农民,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方法。

同时,科技推广人员还主动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农民的田间地头,科技人员通过现场实践和技术示范,向农民展示优质品种的种植方法、高效农机的使用技巧和科学施肥等农业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精细管理,提高农业产值。

三、科技服务提供科技服务的提供是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科技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

科技推广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农民保持沟通,及时回答农民的咨询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2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我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县人大组成调研组,于20**年6月至7月开展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

先后召XX县级涉农、编制及人事等部门座谈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赴XX区、彭水县和四川XX县学习其先进经验;并实地到悦崃、鱼池、龙沙、大歇、石家等乡镇调研,听取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4+2”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县、乡两级农服机构、畜牧兽医站为基础,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用人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公益性农服体系基本健全全县有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77个,从业人员38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9人,占61.8%。

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公益性服务。

1.县级服务机构。

现有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单位13个,其中农委组成机构3个(畜牧局、辣椒办、烟办),农委直属管理事业机构9个(科教信息科、两芋办、特色产业办、农技服务中心、农环站、水产站、植保植检站、马铃薯研究发展中心、农机推广站),直属县委党校管理的县农广校1个。

县农委所属事业机构56人,技术人员26人;畜牧局39人,技术人员10人。

2.乡镇服务机构。

现有乡镇农服中心32个,编制184名,实有152人,缺32名;乡镇畜牧兽医站32个,编制153名,实有140人,缺13名。

农服中心内设农技、农机、水利、林业等岗位,行政归属乡镇人民政府,业务上分别接受农委、水务局、林业局、扶贫办等部门指导。

乡镇兽医站由县畜牧局直管。

(二)社会化农服体系日趋完善1.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其中部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12个,县级示范社20个,农户入社率44.6%。

关于对水富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水富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分 专 农技 协 只有 1 8个 , 员 1 0 会 3 0多人 , 中理 事 会成 员 任 , 管科 技 工作 的副 乡镇 长 兼 任 副主 任 , 职 科技 其
1 3人 ,属纯 协 会 8个 ,协 会 +基 地 ” 6 “ 4个 , 协会 + “
助 理 员任 办 公室 主任 , 技 、 业 、 牧 、 利 、 委 、 农 林 畜 水 团
111全县 先后成 立 了各类 农村专业 技术 协会 3 会 代训 。 .. 0
多个 , 员有 3 0 会 1 0多人 , 专业 涵 盖种 植 业 、 济林 果 经
业、 养殖业 、 加工 营销业 。目前能基 本正 常运作 的各类
13建立健 全 了乡镇 科技 管理体 系 .
各 乡镇都 建 立 了乡镇 科委 , 乡镇 长 兼任 乡科 委主
收稿 日期 :0 0 0 — 7 2 1- 4 2
40
雯 第期 I b交流 2 3 1 0年 ] 管理-/¨ 0 口 \_
部门“ 合唱 ” 的局 面 。
22知 识结 构单 一 , 务水平 低 下 . 服 农 业技 术 人 员普 遍存 在 知识 结构 单 一 , 乏复合 缺
23素质低 , 入不足 , 会组织 化程度 低 . 投 协
中具 有副 高职 人员 8名 、中职 人 员 6 1人 、初职 人 员
1 3人 。 3
农 民 文化 素质 普遍 偏 低 , 念 落后 , 接 受 新技 观 在 术 方面 存在 文化 障碍 , 收能 力差 , 时 , 乏农 业 龙 吸 同 缺
管理与交流 I 云科管 2年3 0 技理 南 第期 1 0
关对富农 科服体建情 的查思 于水县村技务系设况调与考
杨明富
( 水富县科学技术局 ,云南 水富 6 7 0 5 8 0)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

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阶段,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的农技服务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问题,其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

为此,我们通过现状分析,就如何加强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一、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表现1、农技服务的组织配置比较健全,但网络布局存在残破断层现象。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县的农技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县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县分片区设立了7个片农技站,各乡镇设立了乡级农技站,村级设置了专职或兼职农科员,村民小组建立了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三级一户”金字塔形的农技服务体系。

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农业生产服务指导工作,片农技站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农业服务工作,各乡镇农技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负责各乡镇的农业行政管理及农业生产指导工作。

整个体系结构较为紧凑,农技传递渠道比较畅通,从而为全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全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维系的网络结构受到了冲击。

一是县派农技干部断源。

20xx年,县农业局根据政事分设、政企分开的政策要求率先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有经营机构全部剥离脱钩,撤消了原有的片农技站,取消了对各乡镇农技站农技干部的派遣,全局事业干部进行了重新定编,由原来的272人缩减至79人。

二是乡村农科员断档。

20xx年,全县启动乡镇农技站改革,因种种原因使得乡镇农科员定编工作难以及时到位,导致基层农科员转岗流失。

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科技成果、培训农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一、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乡村推广,加强科技成果与实际情况的对接。

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站和科技小屋,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传递给农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在2024年,我们推广了一系列新的农业技术,包括精细化农业管理、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农民培训取得了明显进展。

我们注重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组织农户参加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知识。

同时,我们还鼓励农民参与实践,积极引导农民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

在2024年,我们培训了大量的农民,他们学到了新的农业技术,增加了农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盈利性。

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和推广,我们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还承担起科技示范、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四、政府支持政策不断完善。

为了促进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包括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优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2024年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农民培训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农业科技进村服务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和发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等。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_区__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目前,__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农户;另一种是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

两种模式在推广主体,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

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角,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的主体。

__乡政府根据“三乡”发展战略和产业建设要求,加强乡域内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投资XXX万元,整合了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了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由乡财政全额拨款,配置仪器设备,稳定技术队伍。

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执行全乡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技、物一体化服务,管理科技服务队伍,与科研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收集信息,开展各种培训等。

在运行机制上,主要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农民技术服务队为载体,发挥示范户与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为此,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了“三个一”方法把农业技术输送到每一户农民。

组建一支农民技术服务队,让农民教农民。

由各村推荐的5-XXX 名中青年农民,组成一支XXX人的科技服务队。

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进而为全乡林业种植户提供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

服务中心还挑选了XXX个专业种植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免费为其提供核桃良种苗木、专用肥、农药等。

中心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果树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周围农户,实行“百户带千户”活动,提高更多农民的核桃管理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

依托一个科研单位,让山乡获得科技外援。

__乡为发展核桃产业,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聘请区林业局核桃专家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施工中现场指导,使该乡百里核桃产业带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建园要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作为农业大市,我们需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无疑科技是首要的支撑力。

按照市委"五大战略"大调研工作方案,我局就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开展了调研活动。

由主要领导带队,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就目前全市农技推广状况、农民获得科技信息渠道及科技应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基层农科、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多数呈现"线断、网破、人散"的瘫痪局面。

据调查,全市90多个乡镇(场)中,能够正常开展业务工作的有10个,如开原市城东农科站,昌图县老四平农科站等。

这10个站的主要特点是农科站长业务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对农民科技服务较好,仍起到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的作用。

第二类农科站是属于勉强维持糊口型的。

这部分农科站全市有36个,占总数的37.5%,他们完全依靠从事农资经营收入来维持站内人员基本工资,解决不了开展业务所需经费问题,无法开展科技普及和推广业务工作。

第三类是名存实亡型的。

这样的乡镇农科站全市有50个,本身无经营性资产,既无经营能力,更谈不上技术推广,全员放假,自寻出路。

昌图县33个农科站当是有31个属于这种类型。

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国威说,20年前,与他一同或先后毕业的学农和畜牧专业的同学相继从乡镇和县里离开了本职岗位,纷纷自谋职业,有的养猪,有的做豆腐,有的蹬板的谋生。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农科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绝大多数乡镇原有的畜牧兽医站基本都"黄摊"了。

原有的专业人员有的回家种地,有的自己搞起了养殖,稍为好一些的是受聘于养殖场或开个体兽药、饲料商店。

乡镇畜牧助理基本是外行、干外活,无从谈起技术推广。

二、造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原因调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造成农科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断线或"基础断层"的'主要原因是:一管理体制不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最近,笔者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桃江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

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

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双底”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5200万元。

据18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15元提高到现在的30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
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

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

主要是“两个不顺”: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

县一级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四站、一所、一校之间的关系。

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各网一面,缺乏配套性协作。

二是人员配置没有理顺。

全县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54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70.3%,乡镇一级占29.7%。

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传递。

这种倒宝塔型人员配置结构,既与农技推广相脱节,又与网络延伸相抵触。

这“两个不顺”使科技传递出现“断层”,网络分布出现“断面”,专业指导出现“断线”等服务滞后现象。

二、虽然运转,但措施配套脱节错位。

一是少数地方搞农技推广,各自为阵,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结合。

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不愿从事大田试验。

科研成果被闲置的情况也很突出。

二是技术与投入脱节。

近几年农技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比较突出,有的正常农技活动也被压缩。

三、虽有服务,但层次很低囿于表面。

一是服务项目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二是服务质
最缺乏高效、低耗、优质的规范化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缺乏技农贸一体化的多样化服务;四是服务体系缺乏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的标准化服务。

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往往形成星与点之间的辐射盲区,放弃了内围死角;少数农技推广单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术推广,而是搞经营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广项目,也是高价收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消极作用。

建设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实途径一、针对多成份、多门类的农业经济格局,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的主攻点放在村一级。

根据桃江县实际,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应当建成头轻、腰硬、腿粗、脚大的宝塔型结构。

这是近期内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笔者的思路是:第一,调整县级,重点是“减肥”。

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站、所、校之间的关系,使挂帅的有实权,充分发挥其指挥协同职能;对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重叠机构,可以作适当调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员下派到乡镇去;采取“三不变”轮换制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搞示范、搞承包,对出类拔萃的农技人员可直接分配到乡镇担任农技推广的领导工作。

第二,充实乡一级,重点是补齐。

乡镇农技服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技术人员的配备原则上要保持在50%以上,在科技力量调配上要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农技服务内容可由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全过程方面发展。

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阶段按规划实施。

经济实力不足的,宜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宜向农民摊派抽薪。

第三,强化村一级,重点是完善。

组织上要健全村农技综合服务队,配齐农技员,也可根据本村
特点,配置畜技员、鱼技员等。

为减轻群众负担,有技术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

在技术指导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为主,也可用示范户的办法,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

二、针对多层次、多内容的农业技术工作机构,分解职能,从实处起步,把服务的立足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

县一级农业职能机构有数十个,若加上乡一级,机构更多,如何搞好各部门分工,很值得研究。

有计划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无效劳动,很有必要。

笔者设想科研机构的主战场,就在引进科研成果、试验科研成果、比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课题可分解到人,完成时间也可一并落实。

农技工作部门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

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抓住能启动全县农业生产大踏步发展的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推广;也可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与现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结合的项目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推广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针对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结构,改进农业科技指导方法,把科技培训的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低文化、低素质的问题,难以适应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

如何提高科技在农村的接受程度,现阶段除了加强农村劳力的培训、教育外,
比较现实的途径是要把科技培训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

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队伍,使之遍及全县所有村组。

二是农技人员要与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

用田头讲座、
田头诊断、田头示范等形式,把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

县农业技术学校,应把培训重点优先放在村农技员和“两户”队伍上,并逐年轮换,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针对多机制、多功能的农村经济服务实体,把经营的出发点放在无偿或低偿服务上。

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应端正指导思想,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立足“围绕服务搞经营、办好实体促服务”,强化为农服务意识。

对常规、普及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开方配药、适用技术实行低偿服务,高难技术实行有偿服务。

同时,乡一级要合理配置好服务与经济的力量,在自食有余的情况下,力争使多数民办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服务、推广工作。

湖南桃江县委政策研究室:六的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