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气象 三农工作 实施方案

气象 三农工作 实施方案

气象三农工作实施方案气象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农业灾害等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发挥气象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气象三农工作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监测站网络,实现对农田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

同时,加强气象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防灾减灾信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其次,要加强气象信息服务。

通过建立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库,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发布气象信息,包括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农业生产气象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另外,要加强气象技术培训。

组织农民参加气象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对气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此外,要加强气象保险工作。

开展农业气象保险试点工作,为农民提供气象保险服务,帮助农民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最后,要加强气象科研和技术推广。

加大对农业气象科研的投入力度,提高气象科研水平,研发适合农业生产的气象技术和产品。

同时,加强气象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先进的气象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农村地区,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综上所述,气象三农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加强气象技术培训、加强气象保险工作、加强气象科研和技术推广,才能更好地发挥气象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高度重视气象三农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动气象三农工作实施方案的落实,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而建设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建设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是指通过气象信息的采集、分析、传播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撑、技术指导和信息保障的服务体系。

建设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需要从气象数据采集、信息处理、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

1. 气象数据采集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首先需要有高质量的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的采集应当涵盖全国范围、多层次、多要素的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速、日照等各种气象要素。

需要运用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信息处理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气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预报、气象分析、气象诊断等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的天气信息和气象预警。

3. 技术指导农业气象服务不仅仅是提供气象信息,还应当结合实际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这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技术支持体系,包括农业气象专家、技术研究机构和农业气象咨询服务等,为农民提供气象灾害防御、适时农事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4. 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广泛的服务网络。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气象站、气象信息服务中心、农业气象科普宣传等方式,将气象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得气象信息和服务。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指基于气象信息的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的综合保障体系。

建设健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需要从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后恢复等方面进行完善。

1. 气象灾害监测建设健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气象灾害监测。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介绍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介绍

• • • • • •
农作物产量预报价 气象灾害监测评估 土壤墒情监测服务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1、农作物产量预报
• • • • • •
冬小麦产量预报 油菜产量预报 夏粮产量预报 秋粮产量预报 水稻产量预报 粮食总产预报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2、重要农事季节气象服务
(3)根据当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需求,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开展生态气象 业务服务。制作生态气象监测、评价、预测产品,针对重大生态问题以及重 大工程生态影响进行预警,评估,服务地方政府;
(4)利用多源遥感资料,以较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细化反演区域天气和气候 模式所需的陆面参数。 (5)开展区域、省级生态与农业气象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提高生态与农业气 象服务产品的技术水平;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3、农业气象灾害对策服务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4、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评价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5、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报告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6、土壤墒情监测分析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 7、媒体公众服务
•《现代农村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头版设“农 家气象站”每周一次刊出服务产品。 •省广播电台农村台每天20小时滚动、整点播出5分钟 《农业气象》 •电台、电视台的不定期专题节目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2、干旱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3、洪涝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4、森林火险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5、秸秆焚烧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6、积雪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6、雾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7、冻害监测
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产品 8、水污染监测
(二)、农业气象服务——省级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重点领域专业气象服 务,探索气象科技服务新思路。落实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有关政策,完善与推进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 务体制,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
.加强气象法治标准建设。推进气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权力 的制约和监督,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 、“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气象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
(六)加强组织保障,全力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的主导作用,落实气象事业发展各项任务。认真研究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 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聚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需求,加强面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加工和供应等各个环节的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网。优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方式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气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实现基于位置、关键农时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服 务。发展精细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加强花木盆景、黑塌菜等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特色服务,进一步放大“苏•皋 长寿”品牌效应,深化乡村旅游和美丽宜居乡村气象服务效益。与保险公司共建持续稳定的信息共享机制,扩大政策 性气象保险服务效果。
到2025年建成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完善、功能先进、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 象工作与“强富美高”新建设需求相适应。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6%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平均水 平提升5%,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45分钟以上,公众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 90分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平均下降15%。在城市和沿江气象服务方面形成比较明显优势, 气象灾害监测精细化程度、气象服务智慧化程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走在前列;在气象科技创 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形成比较明显优势,形成一批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业务人才。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9•【字号】宁政规〔2023〕3号•【施行日期】2023.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规〔202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宁德市人民政府2023年11月9日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责任重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2022〕2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及省气象局与市政府市厅合作协议要求,加快推进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宁德“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形成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宁德气象现代化新格局,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服务美丽新宁德建设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宁德“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的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体系。

在气象业务、气象服务、科技创新、气象治理上取得更大进展,气象监测更精密,预报更精准,服务更精细,在数字乡村示范建设、海上交通气象保障、山海特色旅游气象服务等方面打造特色亮点,为新时代新宁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气象服务试点方案模板

气象服务试点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气象服务现代化,根据国家气象局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二、试点目标1. 提高气象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2. 推进气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3. 完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4. 培育一批气象服务示范项目。

三、试点范围本试点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气象服务领域,重点围绕以下领域开展:1. 气象观测与预报;2. 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3. 气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4. 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四、试点内容(一)气象观测与预报1. 优化气象观测网络,提高观测质量;2. 提升气象预报精度,缩短预报时效;3. 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气象预报模型;4. 探索新型气象观测技术。

(二)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1.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提高预警覆盖面;2. 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3.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4. 推进气象灾害保险试点。

(三)气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1. 推动气象服务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2. 开发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同行业需求;3. 培育气象服务市场,扩大气象服务应用领域;4. 探索气象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

(四)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1. 加强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2. 提升气象服务信息化水平;3. 完善气象服务法律法规;4. 加强气象服务宣传与培训。

五、试点实施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1-3个月)1. 制定试点实施方案;2. 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3. 开展试点项目调研;4. 确定试点项目。

(二)实施阶段(4-12个月)1. 开展试点项目实施;2. 定期召开试点项目推进会议;3. 开展试点项目评估;4. 及时总结试点经验。

(三)总结推广阶段(13-15个月)1. 编制试点项目总结报告;2. 推广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3. 完善试点项目成果,为全国气象服务提供借鉴。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引言气象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民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制定种植和养殖的计划。

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许多地区开展了气象为农的服务方案。

本文将介绍气象为农的一些常见服务方案,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气象预报是气象为农服务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

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在降水可能较多的天气情况下,农民可以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避免农作物受灾。

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和农业机构都开展了气象预报的培训和推广工作,以提高农民的气象预报能力。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被应用于气象预报,以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2. 气象监测和农业管理气象监测是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天气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

例如,根据实时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农民可以调整灌溉和浇水的频率,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现如今,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气象监测站网络,实现了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与传输。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互联网访问这些数据,从而及时了解农田的气象情况。

这种信息化的农业管理方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气象灾害预警和农田保护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大威胁。

由于气象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及时的预警和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可以通过提前预警气象灾害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干旱、寒潮和冰雹等。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防御建议。

例如,在暴雨来临前,农民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农田积水;在干旱期间,农民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灌溉量。

4. 气象为农服务的影响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实时的气象监测可以帮助农民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种植和养殖计划,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气象站施工方案

农业气象站施工方案

农业气象站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农业气象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农业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气象信息,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决策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档将介绍农业气象站的施工方案,以及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二、主要设备和材料1.天气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测量和记录气象信息。

2.数据记录仪:用于存储和传输测量数据到中央数据中心。

3.通讯设备: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用于与中央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4.太阳能板:用于为农业气象站供电,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5.电池组:用于储存太阳能板发电的电能,以供给设备在无阳光时使用。

6.钢架和支撑杆:用于搭建设备支架和固定设备。

三、施工步骤1.选择合适的位置:农业气象站应尽量选择通风良好、不受遮挡的地方,以确保测得的气象数据准确可靠。

2.准备基础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所需的钢架和支撑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3.安装支架: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间距和高度,在选定的位置安装支架。

确保支架安装牢固,结构稳定。

4.安装太阳能板和电池组:将太阳能板固定在支架上,并连接电池组。

确保太阳能板朝向正南方,倾角适宜,以获取到最大的太阳辐射能量。

5.安装天气仪器和数据记录仪:根据设备的安装说明,将天气仪器和数据记录仪固定在支架上,并连接相应的传感器和设备。

确保安装正确、连接可靠。

6.安装通讯设备:根据通讯设备的类型和安装要求,将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连接到数据记录仪,并与中央数据中心建立连接。

确保通讯设备工作稳定、信号强度良好。

7.测试和调试: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所有仪器和设备正常工作,数据准确传输。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设备保护:在施工期间,要注意保护设备免受损坏,特别是在搭建支架和安装过程中,要避免对设备造成机械碰撞或其他损坏。

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第一章总论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任务 (2)第二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3)2.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 (3)2.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3)2.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第三章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 (4)3.1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 (4)3.2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4)3.3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需求 (4)第四章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5)4.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架构 (5)4.2 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 (5)4.3 农业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培训 (5)第五章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6)5.1 农业气象信息采集与处理 (6)5.2 农业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 (6)5.3 农业气象信息应用与反馈 (6)第六章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 (6)6.1 农业气象灾害类型与特点 (6)6.1.1 类型概述 (6)6.1.2 特点分析 (7)6.2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 (7)6.2.1 预警体系构建 (7)6.2.2 预警技术方法 (7)6.3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策略 (8)6.3.1 政策法规制定 (8)6.3.2 农业结构调整 (8)6.3.3 科技支撑 (8)6.3.4 农业保险 (8)6.3.5 宣传教育 (8)第七章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与应用 (8)7.1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分类 (8)7.2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流程 (9)7.3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应用推广 (9)第八章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与法规 (10)8.1 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体系 (10)8.2 农业气象服务法规建设 (10)8.3 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与法规实施 (11)第九章农业气象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 (11)9.1 国际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11)9.2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 (11)9.3 农业气象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策略 (12)第十章农业气象服务未来发展展望 (12)10.1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前景 (12)10.2 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创新 (12)10.3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 (13)标: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第一章总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而气象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农业气象服务是指通过利用气象信息和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针对农业生产的科学、准确、全面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以帮助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传播不畅、服务覆盖不全、服务内容不够精准等。

为了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提升农村农业气象监测能力农村农业气象监测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要加强对农村气象监测站点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建立农村气象监测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农民手中,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农村农业气象预报体系农村农业气象预报是农民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加强农村农业气象预报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

推广气象预报应用软件,使农民能够及时、方便地接收和使用气象预报信息。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气象预报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加强农村农业气象信息传播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渠道相对滞后,要加强农村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农民发布气象信息,如短信、微信、电视、电台等。

此外,建立农村农业气象信息平台,供农民查询和获取气象信息,提高信息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四、建立农村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提供者是关键,要建立农村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提供专业的农业气象咨询和服务。

该团队应由气象、农业、地理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能够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气象问题,并提供科学的决策意见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农村农业气象合作与交流农村地区的气象服务机构和农业生产主体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

气象服务机构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不断改进和优化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模式和方法。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贺道明 ( 安徽省肥西县气象局 安徽肥西 摘
2 3 1 2 0 0 )
要: 该文以农业气象服 务体 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 系建设 为中心, 指出了两个体 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 并结合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体 系
以及 农 村 气象灾 害防御 体 系建 设 方 面的 发展 现 状 , 提 出丁几点针 对 性 的措 施 与方法 , 望 能够推 动体 系建 设的 全 面发展 。 关键词 : 农业 气 象服 务体 系 农 村 气象 灾害防御 体 系 建设 不足 完善
学 术 论 坛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 0 1 3— N O . 3 2 n no vat i o n Her al d

团圜噩圃 ■ ■ 一 己 ; 一 崔 ■ ● 一 | l 一
农 业气 象 服 务体 系 和 农村 气象 灾害 防 御体 系 建设 问题 分析
及 时 做 好 对 预 警 势 必 能 够 促 进 三 农 服 务 水 平 的 进 一 步 提 立 足于 体 系 发 展 实 际 情 况 , 做 好 资 金 的 投 播 音 等 预 警 设 施 的 方 式 , 信 息 的 互动 沟通 工作 。同时 , 为 了能 够 实 现 高。 该 文 即 围绕 这一 问题 展 开详 细 分析 与探 入 以及 保 障 工作 。 同时 , 为了促 使体 系建 设
在 创新 气象 服 务 途 径 的 同时 , 达 到 提 1 ) 主体作用发挥困难 : 结 合 现 阶 段 的 促 政 府 部 门 工作 人 员更 加 积 极 主 动 的 参 与 方 案 , 体 系建 设 工作 ,另一方面 能 够 实 现责 任可 追 高 农作 物 观 测质 量 的 目的。 相 关 问卷 调 查结 果 来看 , 我 国东 西部 地 区在 标。 根 据 体 系建 设 的 验 收 情 况 , 可 以 气 象预 警服 务 的 供 给 方面 还 存 在 比较 大 的 究 的 目 通 过 推 行 “ 以奖 代 投 ” 机 制 的 方 式 , 对应 匹 3 结语 失 衡 问题 , 西 部 地区仍 然 有 I o % 以上 的农 村 配 体 系建 设 的资金 。 在 该 文 有 关 农 业 气 象 服 务 体 系以 及 农 人 口无 法获 取 及 时 的气 象预 警 信息 , 体 系建 2 ) 展 开部 门 协作 , 积 极促 进 资 源整 合 : 村 气象 灾 害 防 御 体 系 建 设 相 关 问题 的分 析 设 还存 在一 定 的滞 后, 导 致 这一 区域 农业 生 产 活动对气象预警信息的响应失效 。 造 成 在 农 业 气 象 服 务 体 系 以及 农 村 气 象 灾 害 防 过 程 当中 , 首 先 指 出 了存 在于 现 阶 段 , 农 业 需 要 安 排 工作人 员 气象 服 务体 系以 及 农 村 气 象灾 害防 御 体 系 这 一现 象 的 最主 要原 因就 在于 : 个 别政 府 领 御 体 系 的建 设 过 程 当中, 气 象 台站 的发 展情 况 进 行 考 评 , 建 设 中的 不足 之 处 , 进 而通 过 分 析 认 为 : 针 导对 于 气 象 为 农 服 务两 个 体 系 的建 设 重要 对 现 阶 段 , 评 估 在设 备 资 源 、 人 力 资源 、 以 及技 术资 源 对 在 主体 作用 发挥 困难 方面 的 问题 , 需 要通 性 认识 还 不 够充 分 , 无论 从 组 织 上 , 还 是 从 方 面 的 占有 情况 , 确 保 体 系的 建 设更 具 针对 过 突 出政 府 主导 地位 , 以 及社 会 参 与地位 的 资金 上 , 均无 法 提 供 支持 。 2 )资 金 筹 措 难 度 大 : 在 气 象 部 门为 农 性 特 征 。 更 加 关 键 的一 点在 于 : 农 业 气象 服 方 式 解 决 ; 针对 资 金 筹 措 难 度 大 方 面 的 问 需 要 通 过 展开 部 门 协作 的 方 式 解 决 ; 针 服 务 两个 体 系的建 设 过 程 当中, 绝 大 部分 筹 务 体 系 以 及 农 村 气 象 灾 害 防 御 体 系的 建 设 题 , 工作 绝 非 单 单 属于 政 府 部 分 的 工 作 , 更 需 对 建 设 方 式 方 法 上 存 在 的 滞 后 性 问题 ,则 措渠道为政府投资 , 以 项 目为支 撑 。 但, 对 于不 发 达地 区, 特 别 是西 部 偏 远 山区而 言 ,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皖发[2012]1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皖发[2012]1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皖发[2012]1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9•【字号】皖政办秘[2012]35号•【施行日期】201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皖发[2012]1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皖政办秘〔2012〕35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皖发〔2012〕1号),确保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工作分工等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分工(一)关于“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由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农科院等部门负责落实。

(二)关于“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由省农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安徽检验检疫局、省农科院等部门和单位负责落实。

(三)关于“推进新一轮种子工程”,由省农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省农科院等部门负责落实。

(四)关于“建立种业发展基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农委等部门负责落实。

(五)关于“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由省农委会同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落实。

(六)关于“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农技推广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由省农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落实。

(七)关于“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由省农委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落实。

(八)关于“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实现在岗人员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落实。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案手册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案手册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案手册第1章引言 (3)1.1 农业气象服务背景 (3)1.2 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3)第2章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分析 (4)2.1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 (4)2.2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4)2.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5)第3章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5)3.1 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5)3.1.1 作物生长周期与气象条件 (6)3.1.2 农业水资源管理与气象服务 (6)3.1.3 农业气象灾害防范 (6)3.2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6)3.2.1 灾害性天气特征分析 (6)3.2.2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影响 (6)3.2.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6)3.3 农业气象服务市场潜力评估 (6)3.3.1 农业生产规模与结构 (6)3.3.2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需求分析 (7)3.3.3 农业气象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7)第4章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7)4.1 农业气象服务组织架构 (7)4.1.1 层级架构 (7)4.1.2 职能部门设置 (7)4.2 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 (7)4.2.1 人员培训 (7)4.2.2 人员管理 (8)4.3 农业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8)4.3.1 观测设施 (8)4.3.2 预报与服务设施 (8)4.3.3 技术研发与推广设施 (8)第5章农业气象观测与数据采集 (8)5.1 农业气象观测要素 (9)5.1.1 土壤要素 (9)5.1.2 大气要素 (9)5.1.3 生物要素 (9)5.2 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与技术 (9)5.2.1 观测方法 (9)5.2.2 观测技术 (9)5.3 农业气象数据质量控制 (10)5.3.1 数据审核 (10)5.3.3 数据验证 (10)5.3.4 数据同化 (10)5.3.5 数据存储与管理 (10)第6章农业气象预报与预警 (10)6.1 农业气象预报方法 (10)6.1.1 常规气象资料收集与分析 (10)6.1.2 农业气象模型建立与应用 (10)6.1.3 数值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10)6.1.4 农业气象遥感监测 (10)6.2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 (11)6.2.1 灾害性天气识别与评估 (11)6.2.2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体系 (11)6.2.3 预警产品制作与发布 (11)6.3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 (11)6.3.1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类型 (11)6.3.2 产品制作流程 (11)6.3.3 产品发布与传播 (11)6.3.4 产品效果评估与改进 (11)第7章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 (11)7.1 农业气象信息处理与分析 (11)7.1.1 数据收集与整合 (11)7.1.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12)7.1.3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 (12)7.2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12)7.2.1 信息服务系统架构 (12)7.2.2 信息服务平台 (12)7.2.3 数据共享与交换 (12)7.3 农业气象信息传播与推广 (12)7.3.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 (12)7.3.2 农业气象科普宣传 (12)7.3.3 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12)第8章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拓展 (13)8.1 农业气象保险服务 (13)8.1.1 产品开发 (13)8.1.2 风险评估 (13)8.1.3 保险理赔 (13)8.2 农业气象技术服务 (13)8.2.1 农业气候区划 (13)8.2.2 气象灾害预警 (13)8.2.3 农业气象指导 (13)8.3 农业气象产业链延伸 (13)8.3.1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13)8.3.2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 (14)第9章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与法规 (14)9.1 农业气象服务政策体系 (14)9.1.1 政策制定背景 (14)9.1.2 政策目标 (14)9.1.3 政策措施 (14)9.2 农业气象服务法律法规 (14)9.2.1 法律法规概述 (14)9.2.2 法律法规内容 (14)9.3 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与规范化 (15)9.3.1 标准化建设 (15)9.3.2 规范化管理 (15)9.3.3 政策与法规的贯彻落实 (15)第10章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前景与展望 (15)10.1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15)10.2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机遇与挑战 (15)10.3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建议与展望 (16)第1章引言1.1 农业气象服务背景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象条件的影响。

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3年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皖北(宿州)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度)为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2〕52号)”,紧密围绕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内容和全国“百县千乡”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要求,立足宿州实际,以提升宿州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为着力点,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原则,全面提升宿州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促进当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为皖北地区各县区创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提供示范,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全市气象为农服务9项示范工程、信息反馈效果评估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夯实气象为农服务基础,初步实现气象为农服务业务规范化、服务产品精细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范围规模化、服务模式个性化,面向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政府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基本建成适应当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有效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机制。

二、建设内容1.县(区)级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工程建设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业务内涵提升,全面提高全市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同时,建立市、县(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上下互动、优势互补,形成气象为农服务合力,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加强对县区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指导,下发气象为农服务指导产品。

基层气象实施方案

基层气象实施方案

基层气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气候的科学,而基层气象工作则是指在地方或者农村等基层单位从事气象观测、预报、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基层气象工作在我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气象工作,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层气象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标1. 提高基层气象观测预报能力,确保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加强基层气象服务水平,为农业生产、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3. 建立健全基层气象管理体系,提高基层气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实施方案1. 加强基层气象观测网络建设(1)完善基层气象观测站点布局,确保气象观测网络的全面覆盖;(2)提高气象观测设备的质量和精度,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提升基层气象预报能力(1)加强对基层气象预报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预报技能和水平;(2)建立基层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报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有效利用。

3. 拓展基层气象服务领域(1)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气象信息;(2)加强城乡气象服务,为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运输等提供气象支持。

4. 健全基层气象管理体系(1)建立基层气象工作考核评估制度,激励基层气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加强基层气象信息管理,确保气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四、实施保障1. 加强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和促进基层气象工作的开展;(2)增加基层气象经费投入,保障基层气象工作的正常运转。

2. 提高技术支持(1)加强基层气象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气象人才;(2)推广先进的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提高基层气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 加强社会支持(1)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形成基层气象工作的良好氛围;(2)建立基层气象志愿者队伍,扩大基层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

五、总结基层气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基层气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加强气象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三篇)

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三篇)

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____年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和气象灾害的增多,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农民来说,了解天气情况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因此,市气象部门需要开展为农田的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和专业的农业指导,以支持农民的农业生产。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农民对气象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农业决策;2.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帮助农民进行合理的农事安排;3. 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 加强市气象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三、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气象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气象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机制市气象部门将与农业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定期沟通、信息共享的机制。

双方将共同制定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指标和预测模型,确保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市气象部门将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培训,提高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气象认知和技能水平。

2.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市气象部门将加大气象观测和预报设施的投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重点关注农业生产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雪等,提前发出预警和预报信息,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同时,市气象部门将通过短信、农业移动应用等方式向农民发送预报信息,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农民的及时获取。

3. 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市气象部门将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农业气象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气象认知和技术水平。

同时,市气象部门将与农业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农业生产的最佳气象决策模型,提供具体的农事指导和技术支持。

市气象部门还将建立农业气象咨询热线,及时回答农民的疑问,提供个性化的农业技术指导。

4. 加强宣传和推广市气象部门将加大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意识和需求。

通过举办农业气象科普讲座、撰写气象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气象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1、建立县乡(镇)气象服务组织领导体系。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

2、编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规划。

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当地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定量分析评价反映气象灾害风险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确定风险度指数、形成风险区划。

根据风险区划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开展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论证工作。

对乡镇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

充分利用和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优势,加强沟通,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灾害评估和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通过信息、人才、技术、发布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部门联合、共同应对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5、建设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系统。

建立乡镇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声讯电话、气象网站;建立广播、电视气象预警发布机制;建立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预警分发机制;发展农村手机气象短信用户,拓展手机短信气象预警覆盖面。

6、加强人工增雨抗旱工作。

建立人工增雨的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运行。

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对农业抗旱、人畜饮水、水库蓄水、水力增水发电的资源效益和降低森林火险、择机增雨灭火、处置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生态效益。

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农业气象服务管理制度

农业气象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气象服务管理,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从事农业气象服务的各类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农业气象服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保障农业生产需求;(三)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四)科技创新,持续改进,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效率。

第二章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第四条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包括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咨询服务、科技支撑等环节。

第五条加强农业气象观测设施建设,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各级气象部门应当确保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合理布局,保障观测数据的完整性。

第六条完善农业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覆盖面。

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提高预报预警水平。

第七条加强农业气象咨询服务,提供针对农业生产的关键气象信息。

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气象咨询服务体系,开展农业气象咨询业务。

第八条加强农业气象科技支撑,推动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

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农业气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三章农业气象服务内容第九条农业气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一)农业气象观测数据服务;(二)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三)农业气象咨询服务;(四)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服务;(五)农业气象科技支撑服务。

第十条农业气象观测数据服务应当包括:(一)土壤湿度、温度、水分等土壤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二)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农业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动态监测数据。

第十一条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应当包括:(一)短期、中期、长期农业气象预报;(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预报。

第十二条农业气象咨询服务应当包括:(一)农业气象信息发布;(二)农业气象技术咨询;(三)农业气象灾害防治建议。

2024年县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pptx

2024年县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pptx
二、2024年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一)产品服务主要对象
县级农业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县党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直通 式”气象服务用户。
(二)产品服务目标
为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直通式”用户提供准确的、科学的、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农业气象产品信息。
(三)产品内容
服务产品内容涵盖农业气象情报、粮食产量预报、旱涝和低温冻害等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重大农业病虫害气象 条件预报、重大林业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春播春种气象服务、夏收夏种气象服务、秋收秋种气象服务、农用天气 预报等业务服务领域,以及以蔗糖、水果等优势产业的灾害监测等。主要农作物(甘蔗、水果、早稻、晚稻、玉米 等)的发育进程、病虫害防御重点、天气实况及对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未来一周天气趋势、生产建议等。
2024年县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
2024年县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今年我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规范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增强县农业 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针对性,全力做好2024年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结合2024年我县农业气象服务重点和 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二)4月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春播春种生产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对春耕、春插的影响分析;
(三)9〜11月秋季干旱对秋粮及蔗糖生产的影响分析;
(四)9〜10月寒露风天气对晚稻抽穗扬花及灌浆等影响分析;
(五)极端低温冷害和异常大范围霜冻天气对甘蔗等越冬农作物影响分析;
(六)2025年1〜2月份寒潮、霜冻、低温阴雨天气对冬种作物以及春播育秧等的影响。
2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产品发布时间
注:在定量预报发布后,若后期天气气候条件出现异常,则15-20天内制作订正预报,并及时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5)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2号),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制定本方案。

一、需求与现状(一)需求分析《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职能和作用。

构建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迫切要求开展全方位、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当前,我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迫切要求针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及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开展全方位、精细化的农业气象保障服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迫切要求围绕粮食生产全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在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的发展目标,在商品粮基地建设、核心产区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后备产区生产潜力的挖掘等方面,都需要农业气象围绕增产和减灾两大目标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需要围绕农业生产的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运、加工等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迫切要求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增多、并发和加重的趋势,农作物产量波动加大。

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对策研究,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增强农业抵御气象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徽,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气象生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为合理地利用气候生态资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省建设,需要加强农村气象生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开展农村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气候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力。

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滞缓,既滞后于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也滞后于预测预报体系的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发展,是农业气象业务在新形势下适应我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体现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现状分析一是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观测网络。

我省建立了包括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2个、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0个和1个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2个省级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二是省、市、县三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全省各市均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除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淮南市外,其余各市均有农业气象业务,农业气象已成为我省发展最早、相对成熟的专业气象业务。

三是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我省各级农气站点不仅为各级政府指挥农业生产、组织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农业气象服务,而且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气象业务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展,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党政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

四是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不断深化,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应用推广逐步发展。

通过大别山区气象科技扶贫,开展了优质茶叶引种和高产栽培、山区水稻高产栽培、脐橙种植技术等开发及应用推广。

积极开展设施农业小气候试验研究,推广温棚果蔬花卉高效栽培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精细化区划,粮食生产气候承载力评估等。

有效提高了我省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是建立了安徽农网和覆盖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网。

安徽农网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普及包括农业气象和气象防灾减灾等信息在内的农村综合信息的重要平台。

通过多网合一,加强内涵建设,全省1327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已经成为集“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气象为农服务载体。

六是培养建立了一支有一定数量、一定水平的农业气象专业队伍。

通过有计划地引进应用气象专业毕业生,定期开展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和竞赛,加强农业气象科研和技术交流等手段,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队伍初具规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推动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面对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问题。

一是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分布不合理,观测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待调整、改进、充实和完善。

我省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明显偏少;农林小气候、设施农业小气候、特种种养小气候的观测还几乎是空白;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偏少;观测仪器更新换代速度缓慢,观测能力明显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共享、标准化处理和传输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气象试验站发展十分缓慢。

二是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薄弱,农业气象业务产品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我省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精细化不够、实用性差、服务形式单一、服务领域不宽,已经不能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等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

三是农业气象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乏力。

农业气象科技开发领域拓展不够,高效优质农业的气象保障技术、粮食生产安全气象保障技术研究较少;农业气象服务缺少系统的指标体系支撑,分析评估产品定性多、定量少,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仍显落后。

四是农业气象业务力量薄弱,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

全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总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基层农业气象业务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农业气象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农业气象业务与天气气候业务有机结合不够,在共同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方面不能充分形成整体优势等。

以上问题亟需通过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导向,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徽实际,依靠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试验、预测预报、分析评估等业务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优质高效农业气象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

以现代农业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明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从实际出发,根据安徽农业布局地区差异和天气气候的区域特征,构建具有安徽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坚持突出重点,集约发展。

以农村防灾减灾、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客观、定量、动态、精准为业务技术发展思路,突破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优化业务环节与资源配置,强化市、县等基层农业气象业务,实现集约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使我省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方向明确,结构更加优化,优势更加突出。

以稳定现有农业气象业务为主,科学谋划,分步推进农业气象新业务。

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安徽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与整个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协调发展,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省、市、县三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实现传统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转变。

(二)分项目标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

完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优化和任务调整,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观测、试验、示范和推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观测自动化、资料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装备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预报技术系统。

拓展农用天气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作物最佳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物候期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等预报业务,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预报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准化水平。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分析评估业务。

实现我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分析和预警预估、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与规范的业务产品,灾害评估的范围和种类明显拓展,定量化程度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保险的需要。

发展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业务。

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客观化、定量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能力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等基本形成业务能力和较为规范的服务产品,基本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完善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

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以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机构为研究开发核心,以农业气象试验、观测站为试验示范基地的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各具特色、上下协同的省、市、县三级业务布局体系。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建设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安徽农网和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用户的广覆盖。

四、主要任务(一)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

建立完善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实现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实景观测试验示范;逐步建设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温棚小气候观测试验和服务示范;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能力建设,面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完善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实验平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开展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和野外调查;发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建立完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模型;开发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改进农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完善省级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建立市、县级农业气象监测服务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